钱钟书专辑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合集下载

《围城钱钟书》课件

《围城钱钟书》课件
家庭责任与个人自由
在婚姻中,家庭责任和个人自由常常是一对矛盾。在《围城》中,主人公们在面对家庭责 任和个人自由的选择时,常常陷入困境,无法找到平衡。
职业的围城
职业选择的困境
现代人在选择职业时常常面临各种困境,如兴趣与现实的矛盾、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冲突等。在《围城》中,钱钟 书通过主人公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揭示了这些困境。
06
《围城》与现代人生存困 境
婚姻的围城
婚姻的困境
婚姻对于许多人来说,常常是一个看似美好却充满困境的选择。在《围城》中,钱钟书揭 示了婚姻内外的种种矛盾和困境,使人们对于婚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爱情的理想与现实
《围城》中的婚姻并非都是幸福的,许多人在婚姻中失去了爱情,或者在追求爱情的过程 中遭遇困境。这反映了现代人在追求爱情和婚姻中的困惑和无奈。
许多读者对《围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和人文精神。
02
广泛传播
由于该作品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力,许多读者在接触之后对其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进而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03
情感共鸣
很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认为该作品所描绘的人
物形象和生活场景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THANKS
感谢观看
人物命运
唐晓芙的命运充满了波折 。她最终没有得到真爱, 而是嫁给了一个不合适的 人。
孙柔嘉
人物性格
孙柔嘉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女性 。她善良、体贴,但又有些懦弱
、依赖。
人物背景
孙柔嘉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家庭,接 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她渴望得到 真爱,但却常常被男人所忽视。
人物命运

九年级语文钱钟书先生(PPT)4-1

九年级语文钱钟书先生(PPT)4-1
• 学目标
• 1.体会钱钟书先生淡薄名利、学贯中西的 独特人格魅力,感受作者对钱钟书先生的 崇敬之情。
•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白描手法的 特点及其作用。
增进血液循环,从而使皮肤细嫩光滑。 [] ⒏预防感冒 胡萝卜含有一种免疫能力很强的物质,它就是木质素,它可以提高人体巨噬细胞的能力,减少得感冒。 马陆又名千足虫,这是一种节肢类动物,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一般马陆的体长大概十到三十厘米,在非洲曾发现过它的踪迹,长达三十八厘米。巨型马 陆比普通马陆更长,体长可达三米,是当; 优游 ;之无愧的爬行霸王。 [] 巨型马陆是远古时代的一种马陆,体长米,身材高 大,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节肢动物之一。巨型马陆生活在石炭纪,因为当时的氧气含量达%,所以当时的节肢动物都十分巨大。科学家推测它们都住在自 己的洞穴里。据传在马来西亚某群岛上出现过,后又跟随岛屿消失不见,据说是幽灵般的存在。 [] 中文学名 巨型马陆 界 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 门多足亚 门 纲 倍足纲 亚 纲唇颚亚纲 分布区域 马来西亚群岛 时 代石炭纪 目录 简介 发现历程 ? 首次发现 ? 环境变化 ? 再次发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 分布与繁 殖 ? 进食习性 ? 天敌 简介 巨型马陆是远古时代的一种马陆,马陆(millipede)也叫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体长米,身材高大,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 节肢动物之一,多足亚门,倍足纲,体节组成,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巨型马陆生活在石炭纪,因为当时的氧气含量达%,所以当时的节肢动物 都十分巨大。 目前在地球上已经有了一万多种马陆,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关的分布,科学家推测它们都住在自己的洞穴里。据传在马来西亚某群岛上出现过,
• 说明:
• 白描是这篇文章的重要表现手法,也是授课的主要内容。 但是如何将这一术语引入课堂,让学生理解而非机械地记 忆却是学习的障碍点。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本分 析能力,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学生能够对人物进行把握, 能够发现正是钱老先生自己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塑造了自己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形象,而非作者直 接进行评论。这就是白描表现手法的特点,教师只要介绍 稍加即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人物性格、品质的把握不 能够概念化以及脱离文本,学生阐述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 必定是以文本为依据的。

《论快乐》钱钟书课件

《论快乐》钱钟书课件
快乐是一种态度,而非状态
钱钟书认为,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对待生活的乐观 和积极。快乐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追求和 创造的过程。
《论快乐》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01 02
道德与快乐的统一
钱钟书认为,道德和快乐并非相互矛盾,而是相互统一。一个有道德的 人,内心自然会感到快乐;而一个内心快乐的人,也更愿意遵循道德规 范。
《论快乐》的语言特色
语言优美
钱钟书在《论快乐》中运用了丰富的 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语言优美。他运 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 得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语言精练
钱钟书在写作时注重语言的精练和含 蓄。他的文字简练明快,言简意赅, 同时又富有深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论快乐》的修辞手法
比喻
钱钟书在《论快乐》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得抽象的快乐变得具体可感。比如他将快乐 比喻为“心灵的鸡汤”,形容快乐能够滋养人的心灵,给人带来温暖和舒适。
谢谢
THANKS
价值观的多元与包容
钱钟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应该是多元的、包 容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并从中学习和借鉴。
03
追求内心真实的快乐
钱钟书强调,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真实的快乐,而不是被外界所左右。只
有内心真实的快乐,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论快乐》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关注心理健康
钱钟书的《论快乐》提醒我们,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调节 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04 《论快乐》的启示与思考
CHAPTER
《论快乐》的人生哲学
人生短暂,快乐无价
钱钟书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每一刻,追求快乐。快 乐不是追求物质的满足,而是源于内心的感受。

作家钱钟书代表作《围城》长篇小说阅读知识点梳理培训讲座PPT模板课件

作家钱钟书代表作《围城》长篇小说阅读知识点梳理培训讲座PPT模板课件

但《围城》中的讽刺更多的是基于对人性的解剖。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欺诈、 虚荣、软弱、对环境的无奈等等,读者扪心自问,做过这些事的似乎不止这些 人,有时也包括自己,就好像我们在阿Q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相貌特征一样。
角色介绍
方鸿渐也是《围城》中最好的人——或许除掉唐晓芙。在 整部小说里,只有一个唐晓芙,是纯洁而可爱的。这是因
如果那样的话(忽略其言语),《围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围城》 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
《围城》中的妙喻有三种,一是真 实的写景写事物的形象比喻,读来 令人舒畅,感觉恰到好处。二是抽 象的思维和感觉运用具体的物象来 比喻,或者反行之,读来让人觉得 新奇,玄妙。第三种是利用喻体和 本体在价值等级上的强烈反差逻辑 性,达到对对象的嘲讽贬抑,使作 品更显诙谐、幽默。
如何改变
RU HE GAI BIAN
只有每一位员工都成为高效能人士 企业才会真正成为高效能企业
养成七种习惯
一、积极主动

二、以终为始

三、要事第一


四、双赢思维

五、知彼解己

六、统合综效
七、不断更新
为什么这七种习惯是高效的
找到产出和产能的平衡点,才算真正的高效能。
通常效能可以反映在三类资产上:物质、财务、人力(Physical, Financial and HumanCapital)。高效能是指短期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只有自己 对自己的时间、注意力、情绪都有了掌握(主动性),知道自己要什么(短 期和长期的目标),知道什么比什么更重要(要事第一)并且懂得如何能 够让别人舒服的同时双方获利(双赢、听取、综效),并不断迭代更新,才 是真正的取得高效能。本书的作者认为想要真正的高效和幸福,需要关 注本质而非言行,从心改变,而非只是关注行为。

钱钟书 ppt课件

钱钟书 ppt课件

钱钟书与妻子的故事
钱钟书和林徽因住过邻居,他的猫经常和 林的猫打架,他就准备了一根长竹竿,不管 天气多冷,只要听到他的猫在打架,他就拿 起竹竿去帮他的猫打架。。。 1966年,杨绛、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 蛇神”双双接受“改造”。就是在那些苦 难的日子里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比 如被迫剃了“阴阳头”,她会说:“小时 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果不其然,羡慕 的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 1911年,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 1920年,入无锡东林小学。父亲为钱钟书改字“默存”,要他少说话。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报考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破 格录取。因出众的才华受到罗家伦、吴宓、叶公超等人的欣赏,被看做特殊的学生。 1935年 ,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 1937年,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同年,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女 儿钱瑗出生。 1944—1946年,写作《围城》。 1949,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 ”,经受了冲击。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杨绛用事实澄清了 诬陷。 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省罗山县的“五七干校”。 1970年6月,女婿王得一含冤自杀。 1998年1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晚,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 电话,对钱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杨绛 作品
散文类:《干校六记》、《将饮茶》《回忆我的父亲》《 记钱钟 书与〈围城〉》《回忆我的姑母》《杂写与杂忆》《怀念陈衡哲》 《丙午丁未年纪事》《我们仨》《我在启明上学》《走到人生边 上》《老王》 小说类: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小 阳春》《大笑话》《玉人》《ROMANESQUE》、《鬼》、《事业》 《我们仨 》 译作类:《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 多》、《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 剧本类:《弄真成假》、《称心如意》、《风絮》 论集类:《春泥集》、《关于小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钱钟书)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钱钟书)精品课件
123
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作者在第7段指出,中国诗除社交 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外,在内容 上与西洋诗“无甚差异”。例如,外国 也有“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
123
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外国:史诗——戏剧——抒情诗
1、史诗
中国:抒情——戏剧——无史诗 外国:诗的篇幅愈短愈妙。 2、篇幅 中国: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 二三分钟。 长诗比起外国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 剪掠。
123
长篇小说 《围城》 散文集 《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学术著作 《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 《七缀集》等。
《围城》有英、法、德、俄、日、西语 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开创性的中西 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经 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的比较 上辨析、阐发。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 《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 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 节译为中文。
123
下列词语中红色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A、梵(fàn)文 轻鸢(yuān)剪掠 B、颦蹙(pí ncù) 吞声咽(yà n)理 C、缄(qiān)默 jiān 呶呶(náo)不休 D、叫嚣(xiāo) 了(liǎo)不足奇
123
123
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 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1935年携妻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后赴法国巴黎大 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在昆明 西南联大、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 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曾任北京大学文 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 NhomakorabeaB

围城钱钟书(精选优秀)PPT

围城钱钟书(精选优秀)PPT
回到上的海后婚,方姻鸿渐、找不生到合活适的和工作命,在运一家,报社也做些掌杂活控。 着方鸿
他照顾别人的感受,关心体贴;
渐的婚姻、生活和命运。这是一个极 而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流浪汉” 小说以主人公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其他的人物和情节随着主人公的经历而安排,不像一般小说那样逻辑严密、故事连
“流浪汉” 小说以主人公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其他的人物和情节随着主人公的经历而安排,不像一般小说那样逻辑严密、故事连
就像一个甜蜜的圈套,却掌控着自己 贯,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成分。
所以方鸿渐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从一出场到全文结束,他都。
所以方鸿渐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没有能力把握 自己的人生,从一出场到全文结束,他都在受别人和命 运的摆布。书中有一句话,借了赵辛楣的口已然给他下 了定论――“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一句看似 随口说的话,已然概括了主人公悲剧的性格和人生走势。
孙柔嘉
《围城》人物谱里更有独特意义的
是孙柔嘉。这个怯生生的小女生,这
围城钱钟书
走近作者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
于江苏无锡。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十九 岁时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1933年于清华 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曾赴英国、法国 留学。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 伦留学。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先生在 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作品有: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
却是个最工于心计的人。这种既柔又 失去了朋友的方鸿渐与同来的孙柔嘉日久生情,最后在成为学校帮派之争的牺牲品后与她一起离开。
●老头子恋爱像老房子着了火,烧起来没有救的。 后来他失了业,谋生的困厄和琐屑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他们夫妻不离而散。

钱钟书《吃饭》课件

钱钟书《吃饭》课件

作者介绍
钱钟书(1910-1998),中国现代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以其独特的 幽默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闻名于 世。
他的作品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多 个领域,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作品背景
《吃饭》一文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人们的生 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美食和饮食文化的追求也日益增强。
推荐阅读
推荐一些与《吃饭》主题相关的经典 著作和文献,如《食物与文化》、《 餐桌上的文化》等。
推荐一些与钱钟书作品相关的经典著 作和文献,如《围城》、《人兽鬼》 等,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钱钟书的 文学思想和风格。
谢谢聆听
讽刺手法
讽刺社会现象
钱钟书在《吃饭》中运用讽刺手法,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他 通过对餐桌上的种种表现和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讽刺,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丑 恶,让读者在反思中领悟生活的真谛。
讽刺个人行为
除了对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外,钱钟书还对个人的行为和价值观进行了讽刺。他 通过描绘不同人物在餐桌上的表现,揭示了人们内心的虚荣和攀比心理,让读 者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05 钱钟书《吃饭》的影响与评价
文学地位
经典之作
钱钟书的《吃饭》被广泛认为是 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 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使
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创新突破
该作品在文学形式和主题上都有所 创新和突破,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 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学术研究价值
由于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度,该作品 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吸引了众 多学者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
04 钱钟书《吃饭》的思想内涵
社会批判
批判物质主义
钱钟书通过《吃饭》对物质主义进行 了尖锐的批判。他认为,现代社会中 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精神 层面的追求,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变得冷漠和疏离。

钱钟书ppt..

钱钟书ppt..
者生平
钱钟书(1910—1998),现代著名学者、 作家。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 语、拉丁文、意大利文、希腊文、西班 牙文等,因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 故正式取名“钟书”。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之家(父亲是著名学 者钱基博),六岁起就读于家塾,1920 年入东林小学,1923年入苏州桃坞中学。 数学较差,国文与英文却成绩优异。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3年 毕业。1935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英国 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 英文系留学。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 研修。
1938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昆 明西南联大、湖南师范学院、上 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国立师范 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全国解放至1953年任清华大学 外文系教授,并主持外文研究所 工作。 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革时 任中宣部《毛泽东选集》英文编 译委员会委员,中央毛选英文编 译定稿小组负责人。
又有一次黄永玉要写一个有关“凤凰涅槃”的文字根据,但一点材料也没有。《辞 源》,《辞海》,《中华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人民日报》资料室,北京 城的民族学院、佛教协会都请教过了,都没有! 忽然想起钱先生,连忙挂了个电话,钱先生就在电话里说了以下的这些话: “这算什么根据?是郭沫若1921年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三教九流之外的 发明,你哪里找去?凤凰跳进火里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罗马钱币上有过浮雕纹 样,也不是罗马的发明,可能是从希腊传过去的故事,说不定和埃及、中国都有点 关系……这样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简明不列颠 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得到。”结果马上找到,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2.淡泊名利
还会迷恋钱吗
1991年,全国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 代文化名人录》,要拍钱钟书,被他婉拒。别人告 诉他会有很多的酬金以及曝光率。他淡淡一笑: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

《围城作者:钱钟书》课件

《围城作者:钱钟书》课件

钱钟书的作品常常采用独特的叙事视 角,如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等,使故 事更加生动有趣。
钱钟书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使情节 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非线性叙事
他善于运用倒叙、闪回等手法,打破 传统叙事结构,使故事更加错综复杂 。
04
作品评价与影响
当时评价
文学价值
钱钟书的《围城》被认为是中国 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
钱钟书在创作过程中,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尤其是法国 文学和英国文学。他将西方文学的叙事技巧和讽刺手法融 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得《围城》成为一部具有世界影响 力的文学作品。
文学地位与影响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作家和读者。
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社会反响
作品出版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 讨论,被视为对当时社会现象和人 性的深刻揭示。
批பைடு நூலகம்与争议
部分人对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思想内 涵持批评态度,认为其过于尖酸刻 薄,对人性过于悲观。
现代影响
文学地位
《围城》被列为中文系学生的必 读书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影视改编
主要人物分析
方鸿渐
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善 良、正直、有理想的知
识分子。
苏文纨
方鸿渐的妻子,一个聪 明、独立、有思想的女
性。
唐晓芙
方鸿渐的初恋情人,一 个美丽、温柔、善良的
女孩。
赵辛楣
方鸿渐的好友,一个幽 默、风趣、豁达的人。
主题思想
通过方鸿渐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展现 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了人性的 善良和美好。
《围城》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扩大了作品的影响力和受众范

钱钟书《吃饭》PPT课件

钱钟书《吃饭》PPT课件

饮食与世态百相
饮食与政治
饮食与历史
*
“中国人也许拥有世界各民族中最坚硬的牙齿,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几乎遇见的都要吃掉’”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公款吃喝每年都在四五百亿元,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教育经费的总额。20世纪90年代后,已突破1200个亿,相当于全国陆海空军军事预算的两倍。”
3
文章的字里行间有一种独到的老辣,不动声色中透出幽默诙谐,幽默诙谐中又闪烁着智慧。这篇随笔式的散文,语气是调侃而随意的,目光却冷静而深邃。
*
治理一个国家如此,治理一个省、乡乃至单位家庭,若要从矛盾中求得统一,从差异中求平衡,就得像厨师一样善于综合调剂,使多种物料相互浸润、化解,变革和融合到非常和谐的最佳效果。
在作者看来,综合调剂,和谐统一,(“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不仅是厨师做菜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艺术见解,更是中国许多政治家的理政之道。
追求比喻的新奇性与意外感,注重引发读者陌生化和长久的审美感觉,是钱钟书比喻理论的精髓。 文中比喻(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
“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一碗菜仿佛一支乐曲” ——具有出奇制胜的陌生化的效果。奇思妙喻唤起特别的关注,并能体味创造性美感。
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从现实生活的人情世态到抽象的人生观理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古罗马的波西蔼斯到中国的伊尹、老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却处处涉笔成趣。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作为作家与学者的钱钟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化语境中与陈寅恪、顾准等人一起成为某种文化英雄的符号与象征。
1
2
*
钱钟书(1910-1998) 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学者。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生于无锡城书香门第“钱绳武堂”,古文家钱基博的长子,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

钱钟书中国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课件

钱钟书中国知名作家个人生平介绍课件
《管锥编》 《管锥编增订》
《也是集》 《七缀集》 《模糊的铜镜》 《石语》 《钱锺书手稿集 容安馆札记》 《宋诗纪事补订》 《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年份 1941年 1945年 1945年 1947年 1995年
主要作品
文学作品
作品 《写在人生边上》
《猫》 《人·兽·鬼》
《围城》 《槐聚诗存》
体裁 散文集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集 长篇小说 诗词集
主要作品
治学方法
钱锺书学术方面的贡献,不仅在于产生了许多重要学术著作,而且在于创建了一种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特殊治学方法。他 的治学方法独标高格,主要是打通、参互和比较。钱锺书在学术研究中,坚持不懈地从事打通学术壁障的工作。他说: “吾辈穷气尽力,欲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他的《谈艺录》是中国第一部广采西方 文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艺的学术著作;《管锥篇》是他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书中引述4000位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 数万条书证。参互就是在学术研究中,以社会科学的多种方法交替推挽、相互经纬。钱锺书经常从文化典籍中摘出一个 观念,以此引端类推,并从大量的著作中剖贝取珠,一一编结在前引观念之下。他在许多著作中,把对于文学现象的分 析,纳入一个文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与文学并列的哲学、宗教、语言、历史、艺术等等学科,统统被用以阐释文学。 所谓比较,就是为显真黜感,探究规律,对大量的文学现象甚至包括非文学现象进行对照、分析和综合,揭示其间相同、 相异或共生相成之性质。钱锺书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他读书既多,思辨又精,常能在古来无人着眼处 独具慧眼。钱锺书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均做出了杰出的成绩。
创作特点
文化影响
钱锺书给予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钱锺书以 一种文化批评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 的基础上,钱锺书在视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苏醒的头 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 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 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 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 特殊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心 伤春伤别昔曾经 木石吴儿渐忏情 七孔塞茅且浑沌 三星钩月不分明 闻吹夜笛魂犹警 看动风幡意自平 漫说此中难测地 好凭心画验心声
钱钟书先生诗作
赠绛 卷袖围裙为口忙
朝朝洗手作羹汤 忧卿烟火熏颜色
欲觅仙人辟谷方
睡梦 别犹相忆睡全忘 目语心声两渺茫 情最生疏形最密 与君异梦却同床 睡乡分境隔山川 枕坼槐安各一天 那得五丁开路手 为余凿梦两通连
• 1969—1970年五十九——六十岁 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 “先遣队”去河南省罗山县的“五七干校”。不久,“五七 干校”迁至淮河边上的河南息县。1970年6月,女婿王得一被 逼含冤自杀。 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
• 1975年六十五岁 此年前后,海外误传钱钟书的死讯,在港、 台、日本等地引起了一阵悼念活动。于1977年前后被澄清。 《管锥编》初稿完成,此后又陆续修改。
对月同绛
分辉殊喜得窗宽 彻骨凝魂未可干 隘巷如妨天远大 繁灯不顾月高寒 借谁亭馆相携赏 胜我舟车独对看 一叹夜阑宁秉烛 免因圆缺惹愁欢
钱钟书先生诗作
窗外丛竹
上窗写影几竿竹 叶叶风前作态殊 萧瑟为秋增气势 翩翻类客转江湖 不堪相对三朝格 漫说何能一日无 便当此君亭畔物 高材直节伴羁孤
钱钟书先生诗作
• 1933—1935年二十三———二十五岁 在上海光华大学任 外文系讲师。
• 1935年二十五岁 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 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 婚,同船赴英。
• 1937年二十七岁 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 同年,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女儿钱瑗出生。
钱钟书先生诗作
遣愁 归计万千都作罢 只有归心不羁马 青天大道出偏难 日夜长江思不舍 乾愁顽愁古所闻 今我此愁愁而哑 口不能言书不尽 万斛胸中时上下 恍疑鬼怪据肝肠 绝似城狐鼠藏社 鲠喉欲吐终未能 扪舌徒存何为者 一叹窃比渊明琴 弦上无声知趣寡 不平物犹得其鸣 独我忧心诗莫写 诗成喋喋尽多言 譬痒隔靴搔亦假
钱先生著作书目: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1941,开明 《人.兽.鬼》(短篇小说集)1946,开明 《围城》(长篇小说)1947,晨光 《谈艺录》(文论)1948,开明;补订本,1984,中华 《管锥篇》(1-4册,文论)1979中华;增订本,1982,中华 《七缀集》(文论集)1985,上海古籍
• 1916年六岁 在亲戚家的附塾附学,曾念《毛诗》。以后 由伯父教他读书。读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 义》以及《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等小说。
• 1920年十岁 入无锡东林小学。父亲为钱钟书改字“默 存”,有要他少说话的意思。
• 1923年十三岁 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大量 阅读《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
• 1925年十五岁 返家度暑假,乃得知《古文辞类》、 《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大型选本,从此开始系 统阅读,是一生治学之始。
• 1929年十九岁 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报考时,数学成绩 不及格,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破格录取。
• 1929—1933年十九———二十三岁 在大学期间,建立了 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观念,知识结构正式形成。因出众的 才华受到罗家伦、吴宓、叶公超等人的欣赏,被看作特殊 的学生。1932年,结识杨绛。1933年,与杨绛订婚。
山斋不寐 睡如酒债欠寻常 无计悲欢会两忘 生灭心劳身漫息 住空世促夜偏长 蛙喧请雨邀天听 虫泣知秋吊月亡 且数檐牙残滴沥 引眠除恼得清凉
待旦
梦破抛同碎甑轻 纷拿万念忽波腾 大难得睡钩蛇去 未许降心缚虎能 市籁咽寒方待日 曙光蚀黯渐欺灯 困情收拾聊申旦 驼坐披衣不语僧
钱钟书先生诗作
哀望 白骨堆山满白城 败亡鬼哭亦吞声 熟知重死胜轻死 纵卜他生惜此生 身即化灰尚赍恨 天为积气本无情 艾芝玉石归同尽 哀望江南赋不成
• 1941年三十一岁暑假由广西乘船到上海,时值珍珠港事 件。散文随笔集《写在人生边上》由开明书店出版。
• 1944—1946年三十四——三十六岁写作《围城》。其时 困顿于上海沦陷区时期的经历和情绪,对《围城》题旨和 书名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1946年,短篇小说集《人兽 鬼》由开明书店出版。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 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8年再版,1949年三版。《谈 艺录》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49年再版而止。
• 1955—1957年四十五——四十七岁 在郑振铎、何其芳、王 伯祥等人的支持下,穷两年之力完成了《宋诗选注》,选注 了宋代81位诗人的297首作品。1957年因父病到湖北省亲, 有《赴鄂道中》五首绝句,寄寓了对当时形势的感受。此年 父亲钱基博病逝。
• 1958年四十八岁 《宋诗选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列 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钱钟书先生诗作
肩痛 无人送半臂 子京剧可慕 遂中庶人风 两肩如渍醋 春事叹无多 老形惊已具 因知风有味 甘辛不与数 偏似食梅酸 齿牙软欲蠹 气逼秀才寒 情同女郎妒 喝风良有已 代醋三升故 岂我吟诗肩 瓮醯入偶误 不须更乞邻 但愿风可捕 云何忘厥患 俳谐了此赋
钱钟书先生诗作
中秋夜作 补就青瓷转玉盘 夜深秋重酿新寒 不知何处栏干好 许我闲凭借月看 往年经夕共杯盘 轻别无端约屡寒 倘得乘风归去便 穷山冷月让人看 涸阴乡里牢愁客 徙倚空庭耐嫩寒 今夜鄜州同独对 一轮月作两轮看
• 1949—1953年三十九——四十三岁 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 授,并负责外文研究所事宜。1953年院系调整,清华改为 工科大学,文科部分并入北京大学。钱钟书摆脱教务,在文 学研究所工作,实际干的是《毛泽东选集》英译的定稿工作。 极少发表作品,以静静读书为主。
• 1955年四十五岁 翻译德国海涅的《精印本〈堂·吉诃德〉 引言》,刊载于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编的《文学研究集刊》 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版)。
• 五十年代末成立《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定稿小组。袁水伯任 组长,乔冠华、钱钟书、叶君健任组员。小组的工作至文化 大革命爆发暂时中断。
• 1966年五十六岁“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 “揪出”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经受了冲击。有人写 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杨绛用事实澄清 了诬陷。
• 1984年七十四岁《也是集》由香港广角镜出版社出 版。《谈艺录》补订本由中华书局出版。
• 1985年七十五岁《七缀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此书包括《旧文岁《钱钟书论学文选》(六卷本) 由舒展编成,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此书包 含有钱钟书新补手稿约20余万字的内容。
• 1932
年 在 清 华 大 学 气 象 台

四 十 年 代 写 《 围 城 》 时

一 家 三 口
• 50
岁 生 日 时 和 夫 人 杨 绛

钱 先 生 在 书 房

笑 看 人 生

发 表 演 说

耳 顺 之 年
钱钟书先生故居
钱钟书先生故居
钱钟书先生故居
钱钟书先生故居
钱钟书先生诗作
钱钟书先生的一生
•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21日(庚戌年10月20日),钱 钟书出生于江苏无锡县。父亲钱基博,叔爷钱基厚。
• 1911年(宣统三年)一岁 钱钟书出生那天,曾有人送来 一部《常州先哲丛书》,伯父为他取名“仰先”,取“仰 慕先哲”之义,字“哲良”。至此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 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
• 1990年八十岁12月,电视连续剧《围城》在中 央电视台播出,获得普遍好评。
• 1991年八十一岁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中国当 代文化名人》,钱钟书为首批36人之一,但他 谢绝拍摄。
• 1998年12月19日八十八岁上午7时38分,钱钟 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晚,江泽民总书记 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电话,对钱先生的 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 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 1980年七十岁11月,赴日本访问。在早稻田大学作 《诗可以怨》的演讲。《围城》重印。
• 1982年七十二岁《管锥编增订》出版。本年起担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 1983年七十三岁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身分主 持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并致开幕词。《人兽 鬼》和《写在人生边上》被列入“上海抗战时期文 学丛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 1976年六十六岁 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 出版。诗作《老至》寄寓了对形势的感受。
• 1979年六十九岁 4月至5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赴美 国访问。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分校 等,大受欢迎。《管锥编》1—4册由中华书局出版。《旧文 四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收有《中国诗和中国 画》、《读〈拉奥孔〉》、《通感》、《林纾的翻译》等4篇 文章。《宋诗选注》重印。
钱钟书先生专辑
钱钟书(1910 11 21-1998 12 19日)字默存,号槐聚。江 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 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 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绦结婚,同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 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 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 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 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散文 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一书。《谈艺录》是一部 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 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 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所著多卷本 《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 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任中国社会 科学院副院长。
1938年二十八岁 秋,与杨绛乘法国邮船回国。
• 1939年二十九岁夏,自昆明回上海探亲,开始写作《谈 艺录》。秋,赴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