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数学模块四作业

合集下载

新课标小学数学布置作业

新课标小学数学布置作业

新课标小学数学布置作业新课标小学数学布置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份新课标小学数学作业的示例:一、基础知识巩固1. 口算练习: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口算题目,每题至少做两遍,确保准确无误。

- 15 + 23 =- 36 - 19 =- 48 ÷ 6 =- 32 × 3 =2. 填空题:请同学们根据题目要求填写正确的数字或数学表达式。

- 一个数加上35得到68,这个数是______。

- 两个数相乘等于72,其中一个数是8,另一个数是______。

二、应用能力提升1. 实际问题解决:请同学们阅读以下问题,并给出解答。

- 小明有36个苹果,他想平均分给6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 图表分析: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表,并回答以下问题。

- 图表中显示了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请问哪一天的最高气温最高?- 如果气温超过30度,我们称之为高温天气,请计算一周内有多少天是高温天气?三、思维拓展训练1. 逻辑推理题:请同学们根据题目描述,推理出正确的答案。

- 如果所有的猫都怕水,而Tom是一只猫,那么Tom怕水吗?2. 数学游戏:请同学们参与以下数学游戏,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 24点游戏:使用数字1, 3, 4, 6,通过加减乘除运算,得到24。

四、自主学习任务1. 阅读材料:请同学们阅读数学课外书籍或相关文章,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数学日记:请同学们写一篇数学日记,记录一天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或数学思考。

结束语:同学们,完成以上作业不仅能帮助你们巩固数学知识,还能锻炼你们的思维能力。

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不断进步,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老师提问。

祝学习愉快!。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解读课件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解读课件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实践作业
题目难度
适应学生层次
设计意图
题目来源
预计完成时间
中等 对应知识点 核心素养
优等生学生
改编
5分钟
考察的知识点:垂直和平行的知识点
应用平行和垂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彰显学生的 个性,又会让学生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感受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 的美。在学生想象和动手做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核心 素养。
题目来源 改编
本题通过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彰显了学
生的个性,有让学生体会到图形世界的神奇和美丽,感受并创造了数
学美。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3课堂巩固训练作业
设计意图
题目难度 简单 对应知识点 核心素养
适应学生层次 题目来源
全体学生
青岛版四上55页改编
理解两点间的距离的意义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作业
三、拓展延伸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跳水队 再次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实力,首次包 揽了所有8个跳水项目的金牌,创造了 历史。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 跳水队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和接续传承。 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的入水路线对 于形成水花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下图所示,A点为某运动员跳水前的 一个位置,0点是入水点,AO是他的 入水路线。要使运动员形成的水花较 小,应使入水路线最短,请问入水点 O'在哪里,才能让水花最小。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作业
设计意图
题目难度
适应学生层次
题目来源
中等
全体学生
原创
对应知识点 垂直和平行的定义

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小新课程新练习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小新课程新练习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小新课程新练习答案1、30°角是()[单选题] *A、第一象限(正确答案)B、第一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9.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直线AB与直线BC是同一条直线(正确答案)B.线段AB与线段BA是不同的两条线段C.射线AB与射线AC是两条不同的射线D.射线BC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3、5.已知集合A={x|x=3k+1,k∈Z},则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 A.-2∈AB.2 022?AC.3k2+1?A(正确答案)D.-35∈A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单选题] *A. 5m+2m=7m2B. ﹣2m2?m3=2m?C. (﹣a2b)3=﹣a?b3(正确答案)D. (b+2a)(2a﹣b)=b2﹣4a25、390°是第()象限角?[单选题] *第一象限(正确答案)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6、25.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出m条对角线,它们将五边形分成n个三角形.则m、n的值分别为()[单选题] *A.1,2B.2,3(正确答案)C.3,4D.4,47、2.在+3,﹣4,﹣8,﹣,0,90中,分数共有()[单选题] *A.1个B.2个C.3个(正确答案)D.4个8、17、已知点P,且是方程的解,那么点P在()[单选题]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正确答案)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9、8.(2020·课标Ⅱ)已知集合U={-2,-1,0,1,2,3},A={-1,0,1},B={1,2},则?U(A∪B)=( ) [单选题] *A.{-2,3}(正确答案)B.{-2,2,3}C.{-2,-1,0,3}D.{-2,-1,0,2,3}10、35.若代数式x2﹣16x+k2是完全平方式,则k等于()[单选题] *A.6B.64C.±64D.±8(正确答案)11、18.如果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线段AB=4cm,BC=2cm,那么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单选题] *A.2cmB.6cmC.2或6cm(正确答案)D.无法确定12、16、在中,则( ). [单选题] *A. AB<2AC (正确答案)B. AB=2ACC. AB>2ACD. AB与2AC关系不确定13、14.将△ABC的三个顶点坐标的横坐标都乘以-1,并保持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单选题]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正确答案)C.关于原点对称D.将原图形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14、15、如果m/n<0,那么点P(m,n)在()[单选题] *A. 第二象限B. 第三象限C. 第四象限D. 第二或第四象限(正确答案)15、23.将x-y-6=0改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为()[单选题] *A. x=y+6B. y=x-6(正确答案)C. x=6-yD. y=6=x16、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在轴上有点Q,它到点P的距离等于3,那么点Q的坐标是()[单选题] *(0,3)(0,5)(0,-1)(0,5)或(0,-1) (正确答案)17、二次函数y=3x2-4x+5的常数项是()。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摘要:新课标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提倡大单元教学理念,更加强调教学的整体性,将知识结构化的特点表现出来,关注学生数学规律与概念的本质,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品质。

作业是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将大单元教学理念与作业设计融合起来,让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步增长,共同进步,以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新课标对教育教学的要求。

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具体展开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数学学科具有明显的科学性价值,其内在逻辑与知识结构是严密的、完整的,考察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综合能力。

大单元与数学系统性且统整性的学科特点相符,以大单元为中心,设计并布置作业,一方面可以打破单一知识点教学的传统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将知识点统整起来,数学知识更加系统,促进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

以下站在小学数学三学段,对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索与归纳。

一、作业目标的整体定位以新课标为导向的大单元作业设计,需要从以下出发,第一以课程标准为要求,兼顾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情感、能力的多维目标发展;第二,统整教材、基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第三,大单元作业设计要体现“教—学—评”整体性,尽可能地将作业的育人作用全面地发挥出来。

例如:设计几何教学内容《圆》的大单元作业目标时,围绕课程标准要求对作业设计目标进行了制定,第一,以生活与活动出发,认识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第二,会用圆规画圆,能够运用圆周长与面积公式计算结果;第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第四,结合圆周率的发现历史,体会数学文化,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小学生从一年级就认识了圆,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到五年级后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并具有一定的抽象与逻辑思维。

本次的知识更加细节、抽象且深入,基于学情出发,对知识进行迁移与内化,加深学生对圆的理解,为后面的圆柱圆锥等知识奠定基础。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层级作业创新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层级作业创新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层级作业创新一、作业设计理念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我们设计了第四单元层级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与目标1. 作业内容第四单元层级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应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作业目标- 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够正确地表示分数;-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够应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层级设计第四单元层级作业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基础层级、提高层级和挑战层级。

1. 基础层级基础层级主要针对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练习。

通过填空、选择、判断等形式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计算方法。

2. 提高层级提高层级主要针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练习。

通过计算、应用题等形式的题目,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挑战层级挑战层级主要针对应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练习。

通过综合题、探究题等形式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作业评价与反馈1. 作业评价作业评价主要从学生的解答过程、解答结果和思考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对于基础层级和提高层级的作业,主要以正确率为评价标准;对于挑战层级的作业,主要以创新性、实践性和综合素质为评价标准。

2. 反馈方式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面批、讲解、讨论等方式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层作业设计案例摘要:新课标要求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作业安排和设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分层作业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本文以小学数学四年级图形与几何板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例3为案例,分析如何进行分层作业设计。

关键词:分层作业设计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包括三个内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梯形的特征、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教学例3内容为梯形的特征,包括认识梯形、梯形各部分的名称、梯形高的画法、特殊的梯形。

要求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理解梯形的含义,掌握梯形的特征,会画梯形的高,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55名学生,男生33人,女生22人。

由于我校为华中农业大学附属的子弟学校,大部分学生为教职工子女,学习能力强,见识广,接受和消化信息较快。

少部分学生为第三代和务工子女,相对来说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基于此,在教学环节及作业设计时,应注重均衡协调,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作业设计理念和意图】结合本课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课作业设计采用分层、多元、自选的设计方法,保证作业的目标性、科学性、多样性、应用性、适切性的同时,更加追求层次性、趣味性和创造性。

本次作业的设计,主要有三个意图:1.在辨一辨、画一画,加一笔,解决梯形相关的实际问题等活动中,引导学生直观地辨析梯形,解决相关问题。

2.培养观察、操作、比较、表达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3.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放性思考训练和实践性作业,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造。

【设计方案】基础题:1、判断。

(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做梯形。

()(2)梯形只有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3)直角梯形只有一个直角。

()(4)梯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数学学科一年级第一学期单元作业第四单元

数学学科一年级第一学期单元作业第四单元

数学学科一年级第一学期
课题:第四单元《物体的形状》单元作业设计
评价要点和标准:
课题 第四单元 物体的形状 作业一
班级 姓名
评价等第:
☆☆☆☆☆
1、 填一填
(1)从右往左数,正方形排在第( )个,长方形排在第( )个。

(2)从左往右数,圆柱体排在第( )个,排在第二个的图形名称叫( )。

(3)总共有( )个图形,其中长方体有( )个。

2、按要求在()内填入下列图形的编号
① ② ③ ④
能描出 的物体室( )号,
能描出 的物体是( )号,
能描出 的物体是( )号,
能滚动的物体是( )号,只朝一个方向滚动的物体是( )号。

学生自评:
我会填一填 ☆ ☆ ☆ 我会数一数 ☆ ☆ ☆ 我会想一想 ☆ ☆ ☆
课题 第四单元 物体的形状 作业二
班级 姓名
评价等第:
☆☆☆☆☆
一、填表。

(在相应的格子里打“√” )
能站稳 能滚动
二、下面平面图形是从哪个物体上描下来的,请你连一连。

学生自评:
我会写一写 ☆ ☆ ☆ 我会连一连 ☆ ☆ ☆ 我会想一想 ☆ ☆ ☆。

小学数学,数学模块一、数学模块三作业答案

小学数学,数学模块一、数学模块三作业答案

小学数学,数学模块一、数学模块三作业答案篇一:小学数学模块一作业题小学数学模块一作业题:一、教学反思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哪些重要价值?答: 1、构建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交往环境;2、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交往榜样3、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交往策略;4、提高整体素质,注意避免运用失当的交往方式。

二、小学数学教师提升交往沟通能力的实践策略有哪些?答 1、教学反思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客服职业病;2、教学反思使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更有创新性;3、教学反思促使小学数学老师更深入地理解课程改革理念。

一、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教材解读能力的方法有哪些?答:1、不断扩展和更新专业知识;2、提升理论水平,转变教材解读的思维方式;3、掌握教材解读的主要策略与思路。

二小学数学教师在设置三维目标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1、正确把握三维目标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2、设置教学目标从“关注结果”到“关注学生“3、教学目标设置要全面、适度、明确、具体。

小学数学模块三作业题:一.小学数学概念具有哪些特性?答: 1、更多需要形象和表象的支撑; 2、小学数学概念多依赖于不完全归纳法来构建; 3、小学数学概念的定义多采用描述的方式; 4、小学数学概念是具有发展“阶段性”的。

二、主要环节1、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2、对比迁移,探究算法。

3、归纳方法,模仿训练。

4、综合性训练,巩固算法。

5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三、教学环节有哪些1、明确目标,激发兴趣。

2、基本练习,寻找漏洞。

3、综合练习,拓展提高。

4、检测反馈,评价反思。

篇二:小学数学模块3作业小学数学模块三回馈练习答案1、小学数与代数内容第一学段包括哪些内容? ( ) (1分) (最少选1项,最多选6项)正确答案:ABCFA.数的认识B..数的运算C.常见的量D.式与方程E.正比例\反比例F.探索规律22、数与代数内容的教学应抓住哪几条重要的主线? ( ) (1分) (最少选1项,最多选4项)正确答案:ABCDA.数概念的建立B.运算的理解和掌握C.问题解决与数量关系D.代数的初步33、《标准》对整数的认识在第一学段设计了4条内容,下面哪几条是第一学段的内容? ( ) (1分) (最少选1项,最多选6项)正确答案:ABEFA.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B.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C.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D. 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E.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F.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44、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是() ( ) (1分)正确答案:DA.部分和整体的关系B.具体的量C..分数起源于分D.小数是十进分数55、“数的运算”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是() ( ) (1分)正确答案:BA.数位B.计数单位C.运算律66、学习估算有()价值。

人教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下学期第4单元测试卷1 (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下学期第4单元测试卷1 (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四单元检测一、直接写得数。

10.56×10= 3.15×1000=0.101×100=12.1÷100=7.85÷10= 3.9÷100=0.002×1000=0.4÷100=10.3÷100=2÷1000= 1.8×10÷100=360÷100×10=二、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小数。

三、填空题。

1.0.506读作(),“5”在()位上,表示5个(),“6”在()位上,表示6个()。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摘要: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一直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导致许多老师经常在课后作业中采用“题海战术”来组织学生的“习题”,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素质,就必须对课外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学中应注意引进新的设计思想,使学生在课后的作业中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作业设计;策略;学习效率;小学数学引言从现阶段课堂教学来看,课后作业对小学生课程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课后作业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查验他们能否应用学过的知识处理对应的问题。

尤其是对即将进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课后作业的设计应当得到更高度的重视,与此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一、新课程标准视角下的小学作业设计标准(一)主体性原则“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从这一点来看,在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自主、独立学习,有助于数学知识的探索。

如果把掌握知识的全过程比成建房子,教师应当给学生仅是建筑材料——砖、水泥砂浆等,切砖的工作应由学生来做。

小学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来体会和获得。

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中,要做到对作业的创新,创新的前提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从而激起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

(二)开放性原则传统知识观重视知识的客观性、可预测性和使用价值中立性。

依据这类知识观,每项工作都要有明确、唯一的回答,但在许多情况下,只注重标准答案会成为学生思维逻辑的阻碍。

小学作业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际知识观。

依据这类知识观,知识并不具备一定的客观性,通常知识是对外开放的,对很多问题而言,答案并非封闭式的、唯一的,对同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见解,也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继续教育小学数学模块四作业

继续教育小学数学模块四作业

第1题.在图形测量的过程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请举例说明。

下面以圆为例,谈一谈在图形测量的过程中,我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圆是第一、二学段学习的平面图形中唯一的一个曲线图形,对它的周长以及面积的探索和公式的给出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经历分析圆的半径与周长关系的过程,并通过对特殊情况的归纳得出圆的面积公式。

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转化” 和“极限”的思想。

一、渗透转化的思想:如:在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圆周长的测量过程。

(课件演示)测量方法一:用圆片在直尺上滚动,测量长度;测量方法二:用线绕圆片一周,把线拉直然后测量线的长度。

这样既积累了测量的经验,又可以渗透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再如:在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利用旧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让学生充分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渗透极限的思想: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割圆术”,让学生经历正多边形到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体验,随着边数越来越多,正多边形越来越像圆,感极限思想。

可以设计用小棒摆一个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你的想法。

还可以借助电脑体会割圆的过程:让学生从感官上体会“割之弥补,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从而感受极限的数学思想。

三、渗透函数的思想:在统计测量数据、填表、观察、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直径变,圆的大小变,周长也随之变化,而它们的倍数关系不变,从而感受函数思想。

四、渗透微积分的思想:在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把圆柱体看成是相同大小的圆堆积而成,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向学生渗透微积分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套餐式”单元作业设计方法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套餐式”单元作业设计方法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套餐式”单元作业设计方法(一)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是“套餐式”单元作业的基础,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以学生客观认知规律为导向,将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科学分布到各单元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站在统筹兼顾的角度,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层次的研读和解析后,全面掌握各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科学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以此为基础,设计套餐式作业,能够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小数乘法与除法”的教学内容分布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完成第三单元的教学工作后,在布置作业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到一起,设计套餐式学习任务,并引导学生自主灵活地选择与个人学习能力相匹配的任务。

在设计“小数乘法”与“小数除法”套餐式单元作业的过程中,可结合以下内容:套餐一:(1)运用所学知识计算0.35×2.2,并验算。

(2)运用所学知识计算2.05÷1.47,并验算。

套餐二:(1)25×2.4=600,小红做对了吗,若不对请用两种方法证明。

(2)3.75÷12.5=30,小明做对了吗,若不对请用方法证明。

套餐三:(1)25×2.4能解决下列哪些数学问题?①用电视播放电影每秒放映25帧,2.4秒可播放多少帧?②一种圆珠笔2.4元一支,买25支圆珠笔共花多少钱?③一个花圃长25米,宽2.4米,这个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④小华叠一朵纸花需要2.4分钟,叠2.5个纸花需要多长时间?(2)请你编一道用2.05÷(1+0.47)来解决的数学问题。

不同套餐的作业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套餐一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法的算理与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和验算。

套餐二要求学生明白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在计算小数除法时,能够科学选择运算定律提高计算的简便性。

套餐三要求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综合意识,体会函数思想。

最新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 下册第二学期 同步习题 电子课堂作业设计 第4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最新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 下册第二学期 同步习题 电子课堂作业设计 第4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口算乘法(1)一、填一填。

2.1.二、口算。

16×4= 24×4= 15×4= 12×7= 35×2= 160×4= 240×4= 150×4= 120×7= 350×2= 三、根据左边的算式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6×2=12 60×2=15×4=60 150×4=25×4=100 250×4=29×5=145 290×5=四、1瓶水有250毫升。

现在学校举行运动会,小明班上总共有5名运动员,每个人需要准备这样的1瓶水,5瓶水一共多少毫升?五、谁看的书比较厚?张燕:我每天看23页,共看了4天。

赵雄:我每天看26页,共看了3天。

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2课时口算乘法(2)一、填空题。

1. 计算31×30时,先算()×( )=(),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所以31×30=()。

2. 计算220×40时,先算()×()=(),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所以220×40=()。

二、口算下列各题。

40×21= 60×11= 300×32=200×42= 14×200= 11×800=13×30= 11×50= 5×15=150×10= 12×3= 12×30=24×2= 21×10= 22×10=三、在里填上“>”“<”或“=”。

12×30 21×3050×20 20×50400×30 600×80×70 70×9020023×70 32×70 22×70 20×72四、新月食堂一次购进80袋大米,如果每袋重55千克,用载重4吨的卡车装,能一次运走吗?五、王伯伯家今年前3个月交天然气费99元,按照这个标准,那么他家20个月要交天然气费多少钱?六、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整十数,使等式成立。

对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作业设置的几点看法精

对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作业设置的几点看法精

对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作业设置的几点看法学科:小学数学大港区太平镇第三小学左庆霞胡玉利内容提要: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项基本的活动形式。

过去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分数,作业布置多以应试为主,题海战术不仅把学生们累得抬不起头来,也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建立新型的作业观,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一,作业要溶于具体情境中,使数学生活化。

二,作业设计要创新,要能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三,作业形式要开放,要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

四,作业内容要有层次性,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性。

五,作业评价要多元化,不要只局限于教师评价。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项基本的活动形式,是课堂的继续和延伸。

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可见恰当、合理的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回顾过去,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分数,在作业布置上煞费苦心,题海战术不仅把学生们累得抬不起头来,也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如今面对新的课改形式,以前那种“只重视机械模仿,不重视能力培养;只重视书面过程,不重视语言训练;只重视方法训练,不重视实际运用;只重视知识培养,不重视情感投入”的传统作业观已不再适应新型教学要求。

我们广大教师要摒弃传统作业观,建立一种适应当今社会需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作业观。

小学课程改革已进行了8年,在这几年的教学改革中,我也在不断的实践、探索。

下面就对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置试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作业要溶于具体情境中,使数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因此学生的作业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应把作业的内容放到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到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技能。

例如:教学有关利息的知识时,当学生学习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后,布置什么作业呢?照传统做法,让学生背公式,然后照公式机械的计算几道利息。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单元整体设计:《表内乘法》单元为例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单元整体设计:《表内乘法》单元为例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单元整体设计:《表内乘法》单元为例元作业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根据自己对单元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规划和整体设计,通过分析、整合、重组后形成的作业体系。

设计单元作业是避免重复性低效作业过多,作业整体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

单元作业的设计要点目标性围绕单元核心概念和主要教学目标构建单元作业目标体系,和课程与教学有效呼应与对接,让作业成为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整性整体考虑课时作业在整个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可有效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出现和碎片化。

统整单元作业,是对一些知识点的倾斜或分解;对另一些知识点的压缩或整合。

单元作业的统整,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单元知识的共性,紧扣学科本质,契合单元教学目标,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理解、促进高阶思维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反馈性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重要工具。

单元的作业设计还有以下功能的体现:1.触发功能,触发学生回忆起课堂新知的功能。

2.检验功能,检验学生思维水平发展层次的功能。

3.反思功能,有效引发学生反思自身学习效果,并重温与回顾的功能。

《表内乘法》单元作业的目标与结构在设计单元作业的目标与结构时,应注重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目标的整合,注重学生整体要求和个性差异的融合。

从而使得作业目标更科学,作业结构更合理。

本文以人教版《表内乘法》两个单元为例,探讨在单元整合与拓展的基础上,以思维发展为导向、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创新优化作业形式为手段的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和方法。

《表内乘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概念。

在小学数学课程框架中,乘法的基本概念构成了学习多位数乘除法、乘法运算性质以及其后分数、小数和比例等其他主题的学习基础。

同时,表内乘法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必须达到计算准确、迅速。

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计算教学的要求,以及人教版的相关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如下单元作业目标:具体结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总共安排了58课时的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堂作业设计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堂作业设计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堂作业设计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堂作业设计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一、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二、根据图形下面的分数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三、填空。

1、38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2、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就是(),这里的单位“1”表示的是()。

3、在生活垃圾中,废纸约占35。

35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

4、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100,71100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

5、1根木料长3米,平均截成7段,每段长()米。

()6、一项工程计划10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7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3÷7=()()12÷19=()()1÷101=()()11÷9=()() 79=()÷() 1712=()÷() 111=()÷()2、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分数。

5分=()元 11小时=()日 19厘米=()米 28分钟=()小时 165千克=()吨 45平方分米=()平方米 3、判断题。

(1)除法就是分数。

()(2)一个分数的分子就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分母就相当于除数。

()(3)a ÷b =ab(b ≠0)。

() 4、(1)平均每人分这根彩带的()(),是()米,是3米的()(),是1米的()()。

(2)把3千克水平均倒在5个杯子里,每杯水是3千克的()(),是()()千克。

5、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一次,每一小块就是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6、小亮10天读完一本350页的《童话故事》,平均每天读这本书的几分之几?平均每天读了多少页?7、把5米长的木料据8次,每段同样长,每段是这根木料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几分之几米?8、在一个有2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举班长,选举的结果是()当选班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小学数学模块四作业1.在图形测量的过程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请举例说明。

答:图形测量渗透了转化思想、比较思想等。

三年级上册在测量方面,有平面图形周长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对初次接触的小学生来说,是把重点放在周长公式的结果上,还是注重引导学生在测量具体图形中探索周长的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公式─例题─习题”的教学结构模式,而是采用新课程努力倡导的“问题情景─猜想─建立模型─验证与解释─应用与拓展”新型教学模式进行的。

在联系实际复习“周长”的含义之后,我就设臵了一个问题情境: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看上去周长差不多),哪个周长长一些呢?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想出了“滚”、“围”、“先量再算”等多种策略。

对于这些方法,我没有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又恰到好处地抛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两个操场,我们又该怎样计算呢?”又一次激发孩子们的探究热情,学生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之中了。

通过小组交流,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对其可行性加以思考、比较与取舍。

这不仅验证了刚才的策略是否合理,同时又从中领悟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策略。

最后,又一个挑战的问题出现了:图A与图B,它们的周长相等吗?再一次进行学习与探究、这里我就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

是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进行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

既要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但又不应该追求任何强制的统一。

在类似的“计算周长”教学中,学生会有各种不同的算法,对他们的不同算法,教师不要急于归纳到公式中去,可以让他们说说算的道理。

在多次的测量和计算的过程中,学生自己逐步会掌握用周长公式计算的方法。

当然,对一些不善于用周长公式计算的学生,也不必强求统一,随着计算周长经验的积累,他们慢慢也能悟出周长公式的意义的。

感悟数学思想(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索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也得到发展。

2.圆的面积教学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将16个扇形拼成不同的图形—在拼上下功夫。

下面是学生拼的图形: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尝试解决圆的面积的问题。

下面是学生的做法:①圆中画一个内接四边形。

②圆中画小方格。

③教材中的“切蛋糕”。

思考:①在上述的两个教学案例中,哪个学生的活动是富有数学价值的?说说您的理由。

②学生的想法和教材上的想法有没有什么联系?教材中为什么要“切蛋糕”?③面对学生的想法,您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处理?①在上述的两个教学案例中,哪个学生的活动是富有数学价值的?说说您的理由。

答:案例二学生的活动是富有数学价值的,因为:案例一的教学要求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能力。

以往主要教学方法是:教师先带领学生将圆沿半径剪开,将若干个小扇形拼成长方形,借助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圆面积的公式。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部分学生再将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甚至梯形、三角形,借助已知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圆面积的公式。

但是案例一比较机械常规。

案例二中,下面是学生的做法:①圆中画一个内接四边形。

②圆中画小方格。

③教材中的“切蛋糕”。

课上展现自己思维的孩子几乎都是数学班的孩子,他们已接触过一些关于圆面积的问题。

欣喜的是学生都在自己想尽办法的解决问题,疑惑的目光少了,有创意的想法多了。

他们解决问题的勇气与思路是多么的可贵呀!②学生的想法和教材上的想法有没有什么联系?教材中为什么要“切蛋糕”?学生的想法和教材上的想法有没有什么联系?学生的想法和他们的生活实际以及固有的经验和自身的知识水平有很大联系,和教材的联系不是很大。

教材中为什么要“切蛋糕”?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索圆面积计算的方法,可最终还是应该以“切蛋糕”方法来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

首先这是因为“切蛋糕”的方法是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是在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公认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毕竟我们的学习还是以间接经验为主,学习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的。

其次“切蛋糕”的方法是基于学生在推到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后而进行的,这时学生已经有了“转化”的思想,而“切蛋糕”正是“转化”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和运用,以此法来进行推导便于学生理解,顺理成章,具有说服力。

另外,“切蛋糕”的方法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转化思路,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观察得出:1、转化前的圆与之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圆周长的一半。

3、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圆的半径。

当学生看出这些后,只须将平行四边形的公式变形就会得到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说有理有据,符合人的思维特点,也合乎数学学科严谨科学的特点。

③面对学生的想法,您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处理?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投影出示 P16 中草坪喷水插图)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插图,说说从图中你能发现数学知识吗?学生观察并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喷水头转动一周浇灌的面积有多大。

(板书:圆的面积)二、探究思考。

解决问题1、估计圆面积大小师:请大家估计半径为 5 米的圆面积大约是多大?(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感官,估计草坪面积大小)……2、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圆面积大小①投影出示 P16 方格图,让同学们看懂图意后估算圆的面积,学生可以讨论交流。

②指明反馈估算结果,并说明估算方法及依据。

同学们的估计很有道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要有一个精确的结果,我们接下来就来讨论一个能计算圆面积的方法。

三、探索规律1、由旧知引入新知师: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的面积来的吗?(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那么圆形的面积可由什么图形面积得来呢。

2、探索圆面积公式师:拿出我们剪好的图形拼一拼,看看能成为一个什么图形?并考虑你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圆形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开始操作,教师巡视)师:说得很好,大家看看自己拼成的图形与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是否一样呢?生:我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也就是圆形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形的半径。

(学生在说的同时教师注意板书)师:现在请大家来观察一下刚才两个同学拼成的图形,哪个更接近长方形呢?生:等分为 32 份的更接近长方形。

师: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把一个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什么图形呢?生:等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

师:下面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板书,你能否由平行四边形或者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圆形面积公式呢?并说出你的理由。

(生说,教师板书)生 1: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也就是圆形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圆形的半径。

而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那么圆形面积公式=圆周长的1/2×半径即可。

生 2: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也就是圆形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形的半径。

而长方形面积=长×宽,那么那么圆形面积=圆周长的 1/2×半径即可。

师:用字母怎么表示圆面积公式呢?生:S=∏•R•R 生:还可以写作 S=∏•R²师:这说明求圆的面积只需要知道半径即可,那我只告诉你们圆的直径又如何求出圆的面积呢,请大家自己把这个公式写出来。

教师板书。

3、应用圆面积公式师:现在请大家用圆面积公式计算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面积的农田。

(学生独立解答,知名回答)四、应用圆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 第1题,归纳整理本单元所学有关圆的基本知识,加深理解圆的特征,巩固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可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回顾。

在整理知识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本单元的知识脉络来理解:首先可回顾画圆的方法,在画出的圆上标出圆心、半径、直径,进而再研究这些要素的特点,然后再回顾圆周率的意义,从而整理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这样有条理的方式来梳理知识,可帮助学生对圆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对圆的特性的整体把握,从而在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时能逐步融会贯通。

2. 第2题,是利用学过的圆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生活中与圆相关的问题很多,教材选取的是就餐时圆形餐桌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问题。

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巩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等内容,从而达到以习题带动单元知识整理的目的。

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

从理论上说,喷灌装臵是呈正方形点阵排列的,横排和竖排每相邻两个喷灌的距离就是射程。

但在实际应用中,受条件的限制,可能又要大于这个距离,也就是说喷灌的数量少于理论上的数量。

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只有理论上的答案,实际的答案可以是开放性的。

第4*题,本题蕴含着一个数学规律,即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则最大,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

已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1225 cm2,通过分解质因数,可得正方形的边长是35 m,则周长是140 m。

长方形的长若是1225 m,宽是1 m,则周长是2452 m;而长若是49 m,宽是25 m,则周长是148 m,可见,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则周长越短,但都大于正方形的周长。

本题中圆的面积为1256 cm2>1225 cm2,但计算出圆的周长是125.6 m<140 m,说明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