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学生学习、思维、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德育教育则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呢?本文将探讨一些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注重文本选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的选择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选择既富有审美价值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文本来进行教学。
可以选取一些蕴含着美好情感和正确价值观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本。
通过这些文本的阅读和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也能够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注重课堂讨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文本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让他们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教师可以针对文中的某一道德问题,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三、注重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也需要注重情感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如善良、正直、勇敢等。
通过这种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也能够接受并内化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四、注重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与德育教育相关的题材来进行作文,如“我的榜样”、“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等。
通过这些作文的写作,可以让学生自觉地传承正统文化,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五、注重阅读指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理解和欣赏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和道德内涵。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教育中,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因此,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成为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注重思想引导作文教学是思维训练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培养的过程。
在作文的思考与写作过程中,针对核心素养、特质品质和审美品位的培养必须要有德育教育的渗透。
作文的主题、情感、知识、体裁、语言等都需要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
德育教育是思想教育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认识自我,有正确的人生追求和道德取向。
同时,要让学生通过作文抒发自己的情感,体现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价值观,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二、创造真实情境小学作文教学可以通过情境的引导和纵深探究,将“真、善、美”融入作文之中。
通过给定真实的情境导入,可以触发学生的真实感知、情感体验,从而挖掘出真诚、善良的情感,为写作提供强有力的情感基础。
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创造出一个富有感性的情境,教育他们如何在现实中去体察、理解、描摹并且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得作文不仅仅是写作训练,也是品德教育的融汇。
三、展现正确价值观通过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生活体验展现正确的价值观,如:做人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要有志向、勤奋、自信;社会要有正义、公平等道理。
要求学生在作文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强调最基本的国民道德,引导学生掌握正确价值观,愿意向好的方向发展,用笔尖来写好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祖国。
四、弘扬优秀文化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
通过让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了解优秀文化的前世今生,从中体悟人文情怀,这样的文化情怀教育方式是最好的潜移默化和传承方式。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广大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更要注重德育教育。
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也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作文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让他们感受到作文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的,从而能够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情,感受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世界,通过情感表达和思考,将自己的作文写得更加细腻、深刻、富有感染力。
比如,通过生活中的感人故事、悲欢离合的亲身体验、自然景物的触觉体验等,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更加关注真善美,从而深化德育教育渗透。
二、引导学生关注正义和责任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正义和责任来实现。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班级里的好同学、好老师或好事迹等的作文,使学生在写作中深入思考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负责任。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和生活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服务、植树造林、清洁街道等,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爱祖国、爱家庭的情感,从而促进小学生的道德感知和道德判断。
三、引导学生培养自信心和勇气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同样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培养自信心和勇气。
教师可以通过赠送勇气捐赠物、展示敢于担当事情的功劳花等方式来激励学生,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让他们在写作中表现自己的理想和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奖励惩罚的方式,让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塑造的过程中,更加自信乐观,积极向上。
通过上述渗透方法,教师可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价值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认识,从而完善小学德育教育的体系,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将学生引领到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方向上。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逐渐被国家和社会所重视。
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小学教育也需要注重德育教育。
而小学作文教学可以视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因为通过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下面就浅谈一下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要注重情感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情感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非常重要。
学生在写作中往往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而教师可以从他们的作文中引导他们逐步了解和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有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他们通过模仿和创作来提高他们的文学审美水平。
二、要加强价值观教育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正确认识和价值观,教师在进行小学作文教育时可以注重价值观教育。
学生写作时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如何正确选择和评价事物,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很多优秀的作品都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观的思考和理解,让学生了解生命和人生的意义是很有必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如何更加美好,应该为未来的人生规划做出什么样的打算。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名人事实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四、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获得人生经验的方式很多,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素材,然后创造出充满价值的教育课程。
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主题作文,从某个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写作,例如写作“女性能顶半边天”、“读书的好处”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总之,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必须注重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孩子们提供富有价值的启示和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关键任务。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我们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提供一些途径与方法,希望能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情感教育的德育渗透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而情感的培养在德育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与方法来渗透德育:1.培养学生对美的情感。
在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以及培养学生通过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通过教学材料中的真善美事件的描写和情节的设置,激发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培养学生向往美好品质和行为的意愿,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向善,追求真善美。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和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的描写,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思想教育的德育渗透思想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式和思想品质的教育,而良好的思想品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与方法来渗透德育:1.教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人生哲理、名言警句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人生和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通过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价值观冲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观冲突和人物选择的探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价值观冲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三、行为教育的德育渗透行为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的教育,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德育教育的具体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授语言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以下是几种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感性体验中进一步认识事物。
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情感能力,提高情感认同度。
比如,在教学篇目时,教师可以利用如诗歌、小说等文本,让学生在感受中领悟人生道理。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生动的形象以及真实的例子,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理解和认同。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提升,更加健康成长。
二、注重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另一重要途径和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活动来感知、体验语言,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认知水平。
比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文具或者小工艺品,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语言,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情感认同度。
这样的实践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更好地形成自己的人生观。
三、注重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第三种途径和方法。
教师要通过文本导读、言行模范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地品德修养,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中有关人物的品德描写,启示学生珍爱他人、勇敢正直、坚强顽强等等,从而教育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同时,在言行上要做到身教带头,让学生在德育方面学到更多的东西。
四、注重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最后一种途径和方法。
启发式教育注重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培养学生优秀的思考品质和探究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下面就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注重修养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人文情怀,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诗歌、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领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品味。
教师还可以针对精美的语文篇章和名家名作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感悟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崇高人格。
二、讲究语言礼仪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礼仪是文明生活的基本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尊重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
教师还可以通过文言文、名言警句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古代先贤的高尚品德和优美语言,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注重文学熏陶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作,感受经典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
教师还可以从文学中挑选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好的情感、崇高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注重思想引导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包括思想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古代诗词、现代散文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师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从中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
五、注重情感沟通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包括情感沟通,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读诗朗诵、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倾听学生的诉求,引导学生化解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能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一、利用课文内容渗透德育教育选取经典课文: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经典课文,这些课文内容丰富,蕴含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其中蕴含的道德价值。
例如,学习《雷锋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
分析人物形象: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例如,通过《小英雄雨来》中的主人公雨来的勇敢和智慧,教育学生要勇敢面对困难,保持机智和勇气。
二、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德育教育推荐有益书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中包含了许多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优秀的道德品质,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举办读书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读书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笔记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让他们在阅读中受到道德教育。
例如,阅读《爱的教育》后,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爱的理解和体会,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
三、结合日常生活实践德育教育编写情景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编写并表演情景剧。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道德情境,从而加深道德认知。
开展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可以让学生讨论和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和解决办法。
例如,以“文明礼貌伴我行”为主题,让学生谈谈在学校和家庭中应该如何做到文明礼貌,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四、教师言传身教渗透德育教育以身作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作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一直以来备受重视。
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何将德育教育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养,更能够提升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成为广大教师的课堂实践难点。
下面就浅谈一下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注重情感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文是表达学生内心感情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情感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短文、诗歌等形式的作品,或者通过教师自己的情感表达,引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能够在写作中表达真挚的情感。
二、注重价值观培养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之一就是注重价值观培养。
作为师生沟通的桥梁,作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名著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感恩、孝顺、友爱,懂得尊重他人和团结互助。
教师还可以通过作文教学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使他们在写作中体会到价值观念对人生的指引和意义。
三、注重人文关怀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另一个渗透方法是注重人文关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生活体验、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关注和呵护,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和呵护,激发学生的爱心和同理心,使他们在写作中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弱势群体,使他们在写作中表达对社会的担当和责任感。
四、注重品德修养品德修养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写作一些能够展现品德修养的主题作文,如关于友情、亲情、爱国情怀、守信用、尊重他人等方面的作文,使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良好的品德修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一、选取适合的教材语文教学中的教材选择非常重要,教材中应该融入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诗歌、童话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可以选取一些传统的经典作品如《格萨尔王传》、《孙子兵法》等来进行阅读,通过分析讨论其中的人格修养、忠诚勇敢等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思考与反思。
二、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结合德育主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讲解成语典故,品读优秀的诗歌散文,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从中汲取道德力量。
可以组织一些德育主题的朗诵比赛、文学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力量,培养他们的正直、诚信、勤奋等品质。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风气,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卖、环保宣传、关爱贫困儿童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善良和奉献的快乐,激发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设置德育评价指标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建立德育评价指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平时考察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德育水平。
可以根据学生的诚信、友爱、守纪守时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状况,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选取适合的教材、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设置德育评价指标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德育和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字数2036】第2篇示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教育则是小学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如何将德育教育与作文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成长为有道德素质的人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德育教育的内涵和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出发,探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德育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德育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手段,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热爱劳动、尊敬师长、友爱互助、乐于奉献、关心集体、有责任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品德。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关心集体、有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品德。
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品德素质对其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小学生作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是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有限,其次是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再者是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强烈的直接性和游戏性。
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又需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三、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1. 选材引导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和素材,引导学生写作。
选择一些与孝道、友情、助人为乐、责任心等相关的话题,激励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这些价值观的理解和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尊敬你的父母了吗?”,“你愿意帮助别人吗?”,“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放弃?”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
2. 作文点评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学生的品德表现进行点评。
不仅仅是对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内涵,表扬学生在作文中所展现出的真、善、美的品质。
当学生在作文中体现出对父母的尊敬和孝敬之情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继续保持。
德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小学阶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德育,而作文是教师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写出内容积极、文笔流畅的好文章。
一、重视情感教育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讲授课本内容,与学生之间并没有过多情感沟通。
而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以便学生能更好接受教师的思想引导,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正处于具有很强创造性、想法很多的阶段,教师在引导时,不能用成人思维限定学生的思维、限制他们的创造力。
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倾诉欲望,教师应持鼓励态度,引导学生表达想法,并将想法融入到作文中。
教师对每个学生应平等相待,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鼓励学生沟通。
当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时,情感交流会更顺畅。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也不应大声训斥,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降低写作教学的质量。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经验和个人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将真实情感写入作文中。
如写“我的妈妈”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分享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的,比如:妈妈经常做哪些事情,如何对待家人,和妈妈在一起有哪些难忘时光和事件,对妈妈的情感是怎样的……分享完毕,请学生认真思考,然后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有内容可写,且写出的作文具有真情实感。
二、引导学生观察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仔细观察,写作时思路就会更清晰,细节描写就会更准确、生动。
许多事物在表象之下都有丰富的内涵,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质,如果不仔细观察,只看表面,是很难看出来的。
有些学生不具备观察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事物,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激活了学生的写作灵感。
如以写一种小动物为例,有些学生只观察了动物的外形特征,而没有关注小动物的其他方面。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5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5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德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可以通过选取具有高尚道德情感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讲解。
可以选取《小兵张嘎》、《孝子精忠》等篇目,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表达。
教师可以针对一些热点话题,让学生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班级中出现的一些矛盾问题、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表达自己的道德情感,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
语文教学也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等文学作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和道德观念。
可以让学生了解岳飞的民族气节、庄子的忠厚品格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名人的事迹来认知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得到进一步启发和教育。
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渗透德育。
在阅读完孝子精忠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感受孝子精忠的情感,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文课文的内容来进行道德观念的引导。
在学习《草房子》的时候,可以通过对阿Q的人生观的讨论来引导学生了解自尊、自立、自强等正面的品质。
通过这种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有很多种,而这些方法无不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希望广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不仅仅在知识上有所收获,更能够在品格上得到提升。
第2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字、语言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德育教育的载体。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渗透进去呢?以下是一些渗透方法供大家参考。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教师引导、教材选择、学生实践等方面,就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进行探讨。
一、在教师引导方面进行渗透教师引导是小学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明确作文的主题,引导学生抒发真情,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感情。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作文进行点评,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价值观不正确、人生观狭隘等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文化名人的事迹、故事,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
小学作文教学的教材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德育教育渗透的关键,是要选择具有道德故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故事和作品,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选取教材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人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挑选一些优秀作文进行上课讲解,通过分享优秀作文,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实践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友爱,从而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读书分享会等德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德育教育是小学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则需要教师引导、教材选择、学生实践等多方面的努力。
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德育修养,做学生的榜样,通过精心的引导,指导学生正确的写作态度和价值取向。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摘要】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意识、引导他们注重作文中的道德价值观、关注他们写作过程中的品德表现等方式来渗透德育教育。
重视学生作文内容中的德育教育渗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采表达能力,更可以培养他们的感恩心、责任心和爱心等良好品质。
通过作文教学,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的文学修养得到提升,更可以促进其道德素养的培养。
德育教育与作文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应当重视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以促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作文教学、渗透方法、道德情感、价值观、品德表现、全面发展、紧密联系、重视。
1. 引言1.1 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既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而德育教育则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德育教育可以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注重作品中的道德价值观,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品德表现,以及在作文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
德育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意识,还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作文教学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德育教育的指导,从而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
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意识是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作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感意识,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人生道德,注重社会责任感。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作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是每位小学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教师的角度谈一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学生熟悉的话题来进行作文教学。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而话题的选择对于学生的思维和感情的引导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比如家庭、友谊、助人为乐等。
通过这些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真善美的问题,使他们了解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值得追求的。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具体的事例和故事来进行作文教学。
作文是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有时学生很难理解或找不到合适的素材进行写作。
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事例和故事,让学生从中找到切入点,引发他们的思考。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关于友谊的故事,鼓励学生谈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和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友善和关爱之情。
教师可以通过批改作文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批改作文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和指导,也是对学生思想和品德的教育。
在批改作文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格特点,对其作文进行指导和评价。
如果学生的作文存在不够友善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批改指出,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写出改正的方案。
通过这样的批改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德育教育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德育观念的理解。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德育相关的活动,比如举办作文竞赛、写信互动、走进社区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力量,增强他们对德育观念的理解和认同。
这些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有选择适合学生熟悉的话题、提供具体的事例和故事、批改作文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组织德育教育活动等。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语文作为小学生的第一门学科,既是一门文化的载体,也是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理念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德育渗透呢?下面将从几个途径和方法进行谈论。
一、注重内容选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贯穿始终的。
要做好德育渗透,首先要注重内容的选择。
要在课文中多选取一些有益于学生品德发展的故事或者片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能够接触到这些正能量的内容。
可以选取一些蕴含着高尚情操的古诗词或者现代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领悟到其中蕴含的道德意义。
也可以选取一些带有鲜明人文关怀的现实题材,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人性的美好。
二、注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又能够感受到情感共鸣和思想情操上的熏陶。
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去感悟其中的道德内涵。
可以通过故事阅读、诗歌朗诵和作文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挑战,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注重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要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滋养。
要通过细腻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感受中领悟到美的存在,感受到友爱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
也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一种温馨和亲切,从而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四、注重行为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要注重行为引导。
语文教学是一个全面的人格塑造过程,要通过真实的行为示范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品德修养。
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要注意对学生的行为引导,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6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6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品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欣赏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感受中体验美、感悟爱,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激之情。
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故事、小品、笑话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中感悟道德、感受人生。
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模仿和创作来实现。
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而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更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让学生在模仿中领悟作品中的情感和品德,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谈论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教育内容来渗透德育。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深入探讨作品中涉及的伦理、道德、人生哲理等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感悟道德、提升道德修养。
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和演讲来实现。
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关美德、人生哲理的课文、文章让学生朗读,通过学生的朗读来感染师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演讲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崇敬,增强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比如情感教育、文学作品的模仿创作、谈论作品中的道德教育内容以及学生的朗读演讲等方式。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德育渗透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道德、陶冶情操。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5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5篇第1篇示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非常重视的问题。
因为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德育教育恰恰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呢?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
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比如在教学中选择一些有思想性、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或小说来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等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多选取一些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善于表达。
在教学评价上,要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让学生明白,语文教学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更是培养思想道德情感,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学生文学活动来实现。
学生文学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情感和创造力。
在学生文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写作文、创作小说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导,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美、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可以通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来实现。
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社会团体合作,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德育教育的活动。
比如组织学生参加义工活动、社区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助人为乐、乐于分享的快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通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和体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小学习作教学中德育渗透措施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中德育渗透措施研究引言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理念、德育目标与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相结合,通过学科教育活动来实施德育,以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部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如何将德育融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是当前小学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践行素质教育当前,教育部门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德育渗透正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将德育融入语文作文教学中,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3.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德育融入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调控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1.选材讲究德育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讲究选材,选取一些具有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的作文素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怀,从而在情感的洗礼中感受美好、珍爱生活,体验真善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3.注重写作过程的德育引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写作过程的德育引导,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考社会和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
4.课堂教学中体现德育要求在语文作文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审视生活、感悟生活,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路径1.学校制定德育教学计划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德育教学计划,将德育内容融入到语文作文教学中,明确德育渗透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步骤。
2.教师发挥示范作用教师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引导者和示范者,他们应该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充分利用教材和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和资源,选取一些体现人文关怀和正能量的作文素材,结合德育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体验美好、珍爱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
严格要求养成写真实的习惯,拓宽领域采取多种命题形式,开展活动,积累写作素材,要定向观察、深入分析和全面观察、综合分析。
创设良好写作情景,陶冶道德情操。
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一个庞大的德育体系,学生置身于这个环境中,无时无处不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样逐渐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小学作文思想品德德育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
小学作文教学纲要指出:”小学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手段,又是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渗透品德教育,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但是我们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写作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品德教育的渗透。
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主要应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一、提倡写真述实,培养诚实的品质
诚实是一种美德,它在小学生作文中的具体体现是写真人实事,抒发自己真情实感。
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这是对小学生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基础。
小学生的作文往往受一些范文模式的束缚和升
学考试的压力,很难写出反映现实生活,流露真情实感的文章。
教师在指导中,也多侧重于培养。
致使学生胡编乱造,移植别人的作品。
不仅使文章缺乏真情实感,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养成说谎的坏习惯,这和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是相悖的。
叶老先生还说:”求诚实含着以下的意思:从原料讲,要有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上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
”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写真述实的良好文风呢?
1、严格要求,使之养成写真实的习惯
编造情节是当前小学生作文的通病。
如要求学生以《拾到东西以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有一名学生写了这样一件事:他在公共汽车上拾到两角钱,问身边的乘客都说没丢。
怎样处理这两角钱呢?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用这两角钱买了一张车票。
周围的人向他投来谴责的目光。
下车时,他向乘务员出示了自己的月票。
小作者在文章结束时发表了议论,他认为:把钱留下来固然是不应该的,但如果交给乘务员,又有落入个人腰包的可能,只有用它买张车票,才算真正地交给了国家。
我在评改时,感到这篇文章的立意是很新颖的,但又认为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能选择这样的处理方法,把问题考虑得那样复杂,深刻,似乎不大真实。
经过一番了解,我才知道这个学生确实在公共汽车上曾拾到过两角钱,但他没有用它买车票,而是交给了乘务员。
后来他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处理方法很独特,所以就照搬过来了。
象这样编造部分情
节的现象应引起教师的注意,如不防微杜渐,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
所以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写假话的危害,让学生知道写假话就是说谎,是坏习惯。
这样,使学生彻底打消胡编乱造、蒙混过关的念头。
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使学生逐渐养成写真述实的好习惯。
2、拓宽领域,采取多种命题形式
作文训练要着重指导学生写自己的话,强调倾吐胸中的积蓄,使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因此,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务必要使学生有话可写。
小学阶段以命题作文为主,这就和小学生写作素材少发生了矛盾。
为使学生能把有限的素材写进文章里,而又不至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教师可采取灵活的命题方法。
一是在统一写作要求的前提下,多拟几个题目。
例如,让学生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给他们出了一系列题目:《这件事教育了我》、《班级里的新鲜事》、《我真高兴》、《后悔》、《我学会了做米饭》、《第一次学游泳》等,由学生任选其一,也可以在不改变写作要求的前提下自拟题目。
二是半命题。
就是题目写出一半,另一半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素材补充完整,并写出文章。
例如,以《我的××》、《……的人》等题目,让学生写一个记人的记叙文,要求通过二、三件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
这样的命题拓宽了学生的选材范围,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去胡编乱造了。
三是教师提出要求由学生自由命题。
这样能使学生的选材范围更加宽广,也极容易写出他们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3、开展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应该指出,学生写假话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写作素材,而写作素材的来源是丰富的生活,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难以持久地使学生写真述实。
如要求学生写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个班48名学生竟有19名写拾到钱交给教师,16名学生写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
据了解,他们所写的事件都是真实的,但就取材范围来看,却窄得令人可怜。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
每开展一项活动之前,都要向学生讲明活动的内容、要求和意义,让学生定向、定式积累素材。
比如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每周每个学生要选择自己认为满意的一篇日记贴在墙报上,互相交流。
有的学生看了别人的日记很有感触,觉得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为什么别人能写出感人的日记,而自己却把这么好的素材舍弃了呢?教师抓住这个机遇积极诱导,告诉他们:”在作家的眼里,每一件事都是写作的素材。
好多很有意义的事都没有引起你们的注意,说明你们还没有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不具备分析事物的能力。
如果遇事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长此下去,就会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写文章时也就得心应手了。
”
二、面向社会生活,提高鉴别能力
社会生活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其中既有真、善、美,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假、恶、丑。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思想、各种人物都会登台表演。
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耳闻目睹,
必然会受到社会上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分析,提高他们对事物属性的鉴别能力。
1、定向观察,深入分析
小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对一些事物理不清头绪。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事物时,不要急于让他们去观察社会,以免造成学生不知道看什么,想什么,写什么,而要从家庭或学校入手,由小及大,由近及远。
如命题为《我的××》,要求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兴趣爱好或性格特点,并要求从优、缺点两方面选材。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写此类文章时,往往只写人物的优点,不写缺点。
这次把写人物的缺点作为一项要求提出来,迫使作者不得不认真地去观察分析文章中的主人公,这样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定向观察分析的能力。
2、全面观察,综合分析
定向观察基本限于家庭和学校,情节是生活问题或学习问题。
而全面观察的取向要转向社会。
社会上各种事物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政治色彩,如何定性,是学生难以把握的。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能不能让学生写社会的”阴暗面”,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争论已久,目前似乎尚无定论。
我认为不应该将社会”阴暗面”划入学生写作文的禁区,因为它毕竟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极好的反面材料。
通过引导,使学生知道哪些是美与丑,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提高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避免在观察分析时犯以偏概全的错
误。
三、创设良好写作情景,陶冶道德情操
认识是社会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对一个事物的评价,人的主观能动性起主导作用。
好人做好事感到光荣,坏人干坏事不觉得可耻。
作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所以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的关键。
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1、阅读优秀的文章,观看优秀的电视节目
编入教材的文章都有较强的政治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各级电视台也为少年儿童安排了大量的优秀节目。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多看、多听,写观后感,小评论,并组织学生讨论。
2、多接触先进人物,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先进人物都带有一定的积极因素,他们事迹中的闪光点能够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中产生作用,如请英模作报告,到军烈属家做好事,开展一些健康的文体活动等,使学生既从中受到了教育,又丰富了写作素材。
3、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加强政治修养
如不要利用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等。
戒掉自己的不良习惯,以自身良好的道德风尚去影响学生。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一个庞大的德育体系,学生置身于这个环境中,无时无处不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样逐渐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认为,作文教学是两条线交织在一起的,一条
是传授作文的基本知识,一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忽略了哪一条线,都会导致作文教学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