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分析法按其分析的技术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测试,即实施“符合性测试” 程序,评价控制风险,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规划和控制;
3、对改善企业管理制度和业务处理程序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可 能情况下向管理当局提出管理建议书。
制度基础审计程序的工作流程
制度基础导向审计程序的明显不足在于审计资源不恰当分配到低风险和高风险审计领域, 造成低风险审计项目的审计过量和高风险审计领域的审计不足,从而使审计为达到一定 的效果而使效率较差或审计达不到效果。此外,制度基础导向审计还有一项更大的致命 弱点,那就是基于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模式没有与审计风险联系起来,没有为有效降低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盘点法。盘点法按其组织方式,分为直接盘点和监督盘点两种。
2、调节法。调节法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数据, 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数据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结存日的(书面 盘点日的 结存日至盘的 结存日至盘的 资料日期)数量 =盘点数量 + 点日发出数量 - 点日收入数量
现代审计广泛采用计抽样有其合理的理论依据:一是有充分的数 学依据。二是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依据。三是有合理的经济依据。
₻统计抽样的意义在于:(1)统计抽样能够科学地确定抽样规模(2)统计抽 样中总体各项目被抽中的机会是均等的,可以防止主观的判断;(3)统计抽样 能计算抽样误差在预先给定的范围内其概率有多大,并根据抽样推断的要求,把 这种误差控制在预先给定的范围之内;(4)统计抽样便于实行审计工作规范化。
较。
(5)分析法。审计分析法按其分析的技术分类,可以分为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账 户分析、账龄分析、平衡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可以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1)顺查法。顺查法又称为正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对证、账、
表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
(2)逆查法。逆查法又称为倒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相反的处理程序依次对表、账、
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查询法、比 较法和分析法。
(1)审阅法。
(2)核对法。 (3)查询法。查询法又分为面询和函询两种。面询是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内
外的有关人员当面征询意见,核实情况。函询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来了解情况取得证 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往来款项的查证。
(4)比较法。比较法大多通过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包括指标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
计风险的评估上,并通过审计程序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水平。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基础审计的区别:
第wenku.baidu.com节 审计的常规方法 一、审计方法的选用原则
1、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应审计的目的。 2、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合审计方式。 3、审计方法的选用要联系被审计单位的实际。
二、审计的技术方法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二、制度基础审计(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期)
制度基础审计是以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审计。它通过确定被审 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进而判断财产保护和会计记录真实性 上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对此进行详细考证、分析,以查明错弊。
制度基础审计是审计技术的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审计程序的变 化上:
1、通过了解并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健全及是否得到有效实 施,发掘重点,以提高审计效率;
【例】某企业2001年12月31日账面结存A材料2000公斤,通过审阅和核对并无错弊。2002 年1月1日至15日期间收入35000公斤,发出34500公斤。1月1日期初余额及收发数额均经 核对、审阅和复算无误。2002年1月15日监盘实存量为2800公斤。调节计算如下: 结存日数量=28000+34500-35000=2300(公斤)
审计风险提供指南和帮助,而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要远远超出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范围。
三、风险基础导向审计(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今)
风险基础审计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 为出发点,制定审计战略,制定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 划,以达到审计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
风险基础审计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将客户置于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中,运用立体观察的理论 来判断影响因素,从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条件到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等构成的内外部 各个方面来分析评估审计风险水平。这一方法的另一特点是,明确确认在为审计测试选 择一个样本。企业开展业务的商业环境、对报表余额的真实性和公正性给予审计评价等 都可能存在风险,并把这种意识贯穿到审计的全过程,从而在审计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审
(四)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1、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
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1)审计人员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应关注属性抽样风险:
1) 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 的可能性。
证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
3、 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可以分为详查法和抽查法。
(1)详查法。详查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所有凭证、账簿和报表或
某一项目的全部会计资料进行详细审查的方法。
(2)抽查法。抽查法是指从被审计单位审查期的全部会计资料中抽取其中一部
分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推断总体有无错误和弊端的一种方法。
2) 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信 赖程度的可能性。
(2)审计人员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应关注变量抽样风险。
1)误受风险。误受风险,也称“β 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误 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2)误拒风险。误拒风险,也称“α 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误而 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3、观察法。
4、鉴定法。
第三节 审计抽样技术
一、审计抽样概述
所谓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 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技术方法。在审计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任 意抽样、判断抽样和统计抽样三种类型。
(一)任意抽样
(二)判断抽样
(三)统计抽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