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论文-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自卑情绪的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例自卑情绪的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案是对一名有“自卑心理”的小学生进行咨询的案例报告。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摄入性会谈、心理评估诊断儿童的一般行为问题。咨询师主要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的相关治疗技术,使其改变自己对目前现状的认知;通过五次咨询,最终实现了求助者克服自卑心理,自信心增强的咨询目标。

关键字:自卑一般心理问题认知-行为疗法

一、个人资料

1. 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父亲是蒙古族人,母亲是汉族人,父母经商,有一个6岁的弟弟。

2. 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身体健康,性格内向,父母经商。父母有较为明显的重男轻女的倾向,在比自己小4岁的弟弟出生后,父母对求助者的关注度明显降低。在弟弟出生后,除了学习外,生活中主要是照顾弟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了好的成绩没有表扬,做错事会受到较严厉的批评,从而逐渐缺乏自信心,变得较为自卑。

3. 求助者的精神、身体和社会功能状况

求助者意识清醒、思维逻辑正常,情绪较为低迷,人格稳定。近期无重大疾病,无躯体异常感觉,无精神病家族史。能按时上下课和完成作业,成绩中等,但与同学交往少,不积极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求助者不太爱说话,回答问题会小心翼翼的,谈及到父母和家庭时会有情绪波动,眼眶泛红。求助者认为是自己没有弟弟表现好,所以父母不关心自己。

个人陈述:在我印象当中,小时候爸妈也是很疼我的,因为爸爸的蒙古族人所以还可以再要一个孩子,后来就有了我弟弟。家里人高兴坏了,我一开始也很高兴,因为有个小弟弟可以陪我玩儿了。但是,后来我觉得爸妈没有以前那么关心我了,整天都是照顾我弟弟。从幼儿园回来后也是让我看着弟弟,陪弟弟玩儿。等到上小学的时候,弟弟还没有去上幼儿园,所以爸妈早上送我去学校后,中午就让我到附近的一个阿姨家吃午饭、睡午觉,晚上放学回家后,写完作业就要照顾弟弟。虽然我知道我是姐姐,要照顾弟弟是应该的,但是爸妈也应该关心我。二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考了全班第一名,回家后爸妈也没有表扬我,我很伤心。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排在了班级后面部分,回家后爸妈批评了我,我哭了。后来渐渐的我觉得爸妈就只关心弟弟了,是不是因为我没有考好,惹他们生气了,他们就不欢喜我了呢?我也不是很清楚……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心理咨询师的观察

求助者衣着整洁朴素,身材较为瘦小,说话细弱,有些紧张,不敢和咨询师对视。谈话时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因为听说咨询室的老师很和蔼可亲,所以来寻求帮助。经过学校例行体检,无重大生理疾病,身体无病痛,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在谈到考试得了第一名之后爸妈没有表扬的时候,流露出委屈的神色。在谈到后来有一次没有考好而受到批评的时候有哭泣。求助者很在意爸妈对自己的态度和说的话。

2.求助者班主任反映

她是一名挺听话、挺安静的孩子,没有调皮捣蛋的时候,也不跟别的同学发生矛盾。我是从三年级开始做他们班的班主任,以前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据以前的班主任说学习挺好的。现在在我们班成绩中等吧。从上个学期开始就渐渐的不爱和同学一起玩儿了,下课经常一个人坐着,感觉不太高兴似的。

3.求助者同学反映

性格较为内向,平常较少与同学主动交流,少与人发生争执。也不是很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大家一起玩儿的时候比较少。尤其是近半年比较明显,情绪较为低落。

四、心理评估

1. 鉴别诊断

(1)排除精神疾病。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无幻觉、有自知力;知情意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确定心理正常,故排除精神疾病。

(2)排除神经症。心理冲突是常性的,病程不到三个月,求助者可以正常学习和生活,与人交往有轻微影响,问题没有泛化,因此排除神经症。

(3)排除严重心理问题。该求助者的社会功能没有严重受损,无较为强烈的痛苦情绪,没有失去理性控制,问题也没有泛化,因此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综上所述:具体诊断为由自卑情绪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

2. 导致其问题的主要原因

(1)生理原因:该求助者自出生以来身体健康,无严重的躯体疾病。求助者刚经历了学龄初期,目前正处于学龄期,正是培养勤奋感的时候,这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2)心理原因:性格偏内向、敏感,缺少广泛的人际交往,自我评价过低,存在认知偏差(即认为因为自己那一次没有考好所以父母不喜欢、不关心自己了)从而否定自己。缺少与父母、老师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3)社会原因:父母在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对求助者的关心度明显下降,且关注负面的东西过多,打击求助者的积极性。不广泛的人际关系使得求助者缺

少沟通,负性情绪没有得到良好的释放。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鉴于有效的咨询目标所包含的7个要素,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同求助者协商,针对其目前问题及造成的影响,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缓解自卑情绪,增强自信心,改善当前人际关系,增加人际沟通。

2.最终目标和长期目标:促使求助者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情看待人和事,完善个人人格,满足爱和尊重的需求,发展健康心态。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气氛下,咨询师与求助者商定了双方认同的咨询方案。主要涉及咨询方法、双方责权、咨询时间等方面的内容。

1.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对此类问题是有效的。

根据ABC理论,整个过程应以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动思维的存在和影响,列举错误认知,改变歪曲的信念或原则,帮助求助者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求助者认为父母不喜欢她、不关心她是因为那一次的成绩导致的,所以求助者现在很伤心难过,觉得自己不受欢迎,有自卑情绪。要改变求助者歪曲的认知和信念,父母没有过多的关注求助者是因为弟弟还小,更加需要关心和照顾,而求助者相对于弟弟来说已经是大孩子了。

咨询师与求助者的父母进行沟通,在关心弟弟的同时,也应履行对求助者应有的职责,给予相应的关心和爱护。让父母采用正强化法,在求助者做出好的、积极的事情时,表现出关注以及提出表扬,强化求助者的积极行为和信念,促使求助者缓解消极状态,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情绪。

2. 咨询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原理和过程;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求助者有权提出或终止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