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PPT
第二章 科技革命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二章 科技革命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113442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5.png)
第二章科技革命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革命的内容,理解其特征;了解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教学重点: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教学难点: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教学内容:第一节科技革命概论一、科技革命的内涵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总称。
(一)科学革命的含义科学革命(马工教材的定义)是指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重要发现。
科学革命: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
它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革命,也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提出种种新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原则。
(二)技术革命的含义技术革命:是指人们改造客观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的重大发明和突破。
(三)科技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关系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关系,根源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科学是目标的发现,技术是目标的发明;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技术则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与实体形态的综合,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科学的根本职能在于认识世界,技术的根本职能是改造世界,2、科学与技术是统一的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改造世界。
正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共同基础上,科学和技术统一起来了。
科学主要提供改造世界的可能性,技术主要是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二、工业革命的含义工业革命是建立在经济与产业结构变革的基础上,主要决定于技术革命是否导致一系列产品在技术与设计等方面广泛的刷新,从而诞生一系列发明与新产品乃至新的行业。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科技革命中处于核心和先导地位,广泛渗透于各个新科技领域。
当今时代的科技发展与国际竞争PPT教学课件
![当今时代的科技发展与国际竞争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7d2a8752ea551810a687e9.png)
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国际竞争
日趋激烈
国际竞 争实质
经济和科技实力 为基础
综合国力 的较量
综合国力包括:经济 科技
政治 教育 军事 社会发展 国际关系 等。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强调把经济摆在国家安全的首位, 宣称美国的外交要为“振兴经济,重建美国”服务, “通过打开海外市场,为国内创造更多的财富”,帮助 美国人获得最大的全球贸易增长利益。
1993年11月,美国创建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制定了以优先发展高科技,政府积极协调,加强军民两 用,注重成果转化等为特点的科技政策,并制定了“信 息高速公路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接受的各国高科技人才达 50多万名,至今仍以每年1万多名的速度递增。目前,美 国从事高级科研的工程学博士后中66%是外国人。苏联 解体后,美国把挖掘苏联科学家作为一项战略计划,专 门制定了接待与安置办法,与欧洲国家展开争夺。
(以下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忠诚 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
科研究所所长。是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完 成万例开颅手术和千例以上脑动静脉畸形手术。在医学 理论和临床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系统性、创新 性的科研成果,解决了重大关键性的神经外科领域难题, 使我国的神经外科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牵头组建了中 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创办了《中华神经外科杂 志》。创建北京天坛医院、北京神经外科学院。对北京 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初步建成了 一支国内一流的神经外科专家队伍。律己育人,技术精 湛,是医务界德艺双馨的典型代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世界神经外科最高荣誉奖获得者。
科技革命优质课件PPT
![科技革命优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18f8b9561252d381eb6ec1.png)
14
1998年克隆珍珠牛
2021/02/01
15
1999年克隆小仔猪
2021/02/01
16
2000年克隆猕猴
2021/02/01
17
2000年中国第一只体细胞 克隆山羊诞生
2021/02/01
18
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BCD A最早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克隆技术的设想; B可以抢救濒危动物;可以攻克遗传型疾病;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
以上材料说明: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 发展,人类由此进入 信息化 社会;
2021/02/01
6
比尔盖茨的童年
2021/02/01
7
2021/02/01
8
互联网
2021/02/01
9
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示意图
2021/02/01
10
2021/02/01
2004年4月2日华龙网
类 数据 的通信媒介,人类由此进入 信息化 的社会; 4、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 、 细胞学 、 微生物学 、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其核心是 基因工程 ,其中 克隆 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2021/02/01
5
电视和计算机的推广使人们比以前更便利 和更快地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
2021/02/01
1
1996年世界第一只从成年动物细胞
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利”诞
生。
2021/02/01
2
1、 20 世纪 四五十 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 、计算机 、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 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第 三 次科技
世界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及其全解PPT资料36页
![世界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及其全解PPT资料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d078661eaf1ffc4ffe47acb0.png)
1、多学科、多领域竞先并进
单一学科突破——众多学科和技术全面突破 交替领跑,竞相突破 信息革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纳米科
技——新能源——新材料——空间科技——海 洋科技 经典传统学科焕发生机 以工业化社会初、中期的眼光,以机械式、还 原式的认识论来评判当代科技创新已经过时。
深度空间 地球深层
深海 物质深层结构
5.新科技革命呼之欲出
当今世界科技正处在科技革命的前夜,国际金融危机导 致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将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及其交叉领域融合创新将成为 科技革命的前沿,绿色、智能和可持续成为主要特征。
人类对从宇观到微观世界的探索将殊途同归,形成对世界 认识的新突破,引发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关系的 深刻调整。
交叉与融合将引领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
美国国家科学基
金会、商务部于 2019年发布了 未来科技展望报
NBIC会聚技术
告,首次提出了
“NBIC 会聚技 术”的概念
改善 医疗 保健
提高 生活 质量
增加 社会 产出
保障 国家 安全
改善人类生命质量,提升和扩展人的能力
网络化、普适化、智能化:人机物和谐发展
社会网络
SaaS、云、P2P 等
Cyberspac e
信-物融合系统
Web 2.0
物联网
网络舆情
4G
虚拟世界
空天一体化
智慧地球
人与社会
多网融合 信息世界
绿色计算
多核 物理世界
网络融 合
传输方式融 媒体内容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3张PPT)2024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3张PPT)2024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a92ca14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0.png)
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 概况 (1)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① 计算机 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 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2.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 (1) 计算机技术: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② 埃尼阿 克 ”问世;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③ 网络 。20世纪90 年代,互联网实现商业化。 (2) ④ 人工智能 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在生产中得到 大量应用。出现“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 厂”。
的“超级计算机”击败。这展现了计算机诸多功能中的( A )
A. 人工智能
B. 电子商务
C. 信息交流
D. 记忆存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被美国人看成“技 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 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实现阿波罗登月。这反映了( C ) A. 苏联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 B. 美国科技全面落后于苏联 C. 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 D. 美苏争霸集中在科技领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至少于2008年起,向全球近10万台计 算机植入专门软件,监听各国社会动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C ) A. 全球化推动了各国信息的共享 B. 信息革命削弱了美国霸权主义 C. 社会信息化带来安全方面风险 D. 网络对社会安全影响弊大于利
新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讲稿(PPT34张)
![新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讲稿(PPT34张)](https://img.taocdn.com/s3/m/17d2090ea5e9856a57126013.png)
高科技园区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二、新科技革命成果展示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科研人 员在监控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运 行情况
“未来汽车”秀在上汽集团 通用汽车馆上演
2008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南京开幕 广州: 市民 发短 信可 实时 查询 路况
3G“中国标准”TDSCDMA测试和试商用在8 城市启动
二维码解码芯片物联网应用获突破
克隆食品 慎对餐桌上的“革命”
三、新科技革命影响
当代新科技革命就其深度和广度及其对全世界的
影响而言, 史无前例的。它还将深刻影响21世纪的历
史进程,影响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各国实 力的对比,影响全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 和生活。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社会生产力快速提高 第二,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巨变 第三,社会生活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加速 第四,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第五,武器和军事战略的急剧变革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 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即 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 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 安全、生 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 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 产生。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 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 物。不再处理废物。它是 一门从源 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原子经济性的概念,即原料分 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 化成了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 反应是原料分子 中的原子百分 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生副 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 放"。 原子经济性反应
2009年七月生物学家卡里 姆调制出一种化学物质和 维生素构成的“鸡尾酒”, 在这种“鸡尾酒”培养环 境下,人体干细胞转变成 精子。
新科技革命对人类带来的严峻挑战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https://img.taocdn.com/s3/m/213a619731b765ce0408141c.png)
次第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项目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科技革命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 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
3、世界格局发生 变化 ,资本主义 最终战胜封建主 义,形成了西方先 进、东方落后的 局面。
1、生产力迅猛发 1、极大地推动了社
展;
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面貌发生 2、引起了世界经济
巨大变化;
结构和国际经济格
3、世界格局发生 局的变化,从而促 变化 ,主要资本 进世界经济格局多 主义国家进入帝国 极化;
主义阶段。
3、促进世界经济全
球化。
精选课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 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⑵中国进行了洋务运动,近代工业产生,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
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 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舒适得多, 我们早已利用机械的力量横渡海洋,并且 利用机械力量可以使人类从各种辛苦繁重 的体力劳动中最后解放出来。我们学会了 飞行,我们用电磁波从地球的一个角落方 便地同另一个角落互通信息。
——1939年
精选课件
专题复习
精选课件
模块一:
➢ (2)材料二对科技有何认识?
▪答:科技的发明和使用改变着世界、改善着生活、也 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如果不恰当的使用将 给人们带来灾难如:战争、环境恶化、资源渐失、、、
精选课件
➢ (3)、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例,谈谈科技对西欧 主要大国相互关系的影响以及对世界政治格局产 生的影响。
▪答: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如欧 盟的成立。也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 发展。
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d5dd140b307e87101f69687.png)
41% 38% 51% 39% 33% 27% 62% 70%
1970
1991
2001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美、英、日、德、法等五个主要发达国家三次 产业就业人口构成变化
(二)促进国际贸易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日益渗透到国际贸 易的各个方面 1、高技术产品贸易迅速增加 2、信息服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增强市场行情等重 要信息的获得 3、国际贸易交换方式走向电子化
(二)产品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
(三)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四)科技进步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科学技术的国际传播机制
(一)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导致利润驱动的技术革新资源需求 (二)海外直接投资带来技术转移 要实现这种转移,需要技术创新国具有向外转移技术
的诱因,技术引进国具有吸收应用能力,还有各种法
(一)1945 — 1955,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和平利 用为标志,人类开始利用核能的新时代 (二) 1955 — 1965,以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为 标志,人类开始向外层空间进军 (三)1965 — 1975,以DNA重组实验的成功为标 志,人类进入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
(四) 1975 -1985,以微处理器的大量生产和广泛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3% 5% 1950 1970 2% 1991 2% 2002 60% 54% 43% 50% 46% 38% 27% 71%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美、英、日、德、法等五个主要发达国家三次产 业GDP构成变化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50
新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
![新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abfdd55449649b6648d747f9.png)
新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历史事实证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突破。
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直接的生产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经济的格局。
新科技革命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新科技革命必将带来新产业革命。
新产业革命是新科技革命的结果。
一方面,无论是从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演进趋势,还是从人类共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孕育发展中的新产业革命的爆发将更基于多重技术的交叉融合。
另一方面,尽管第二次技术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爆发以来,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到产业革命的时间越来越短。
21世纪以来,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其中有以下几个主要趋势:1、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业结构高效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原有主导产业,如钢铁、石化、汽车等将被信息与通信、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新材料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所替代;2、用高新技术改造后的传统产业将赢得新的发展空间,具体表现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后,不但使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建筑业正在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使钢铁、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成技术密集型产业;3、传统制造业出现向东半球转移的趋势,部分先进技术以及研发中心转向东盟、中国等制造业加工基地。
国际间产业转移将包含更高的制造业技术水平,同时研发中心也向制造业中心转移。
而产业结构的转移无疑会造成世界范围内经济中心的转移。
过去的几次科技革命已经表明哪个国家能够率先抓住在科技上实现领先,就能够在未来的一段经济上实现领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本质上是新生产要素替代旧生产要素、新生产方式替代旧生产方式、新动能替代旧动能的“创造性毁灭”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淘汰一大批旧的、过时的、污染严重的生产方式,引入新的、高效的、环保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带来产业结构的改变,产业结构又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6讲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PPT
![第6讲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b71ebda98271fe900ef996.png)
一、科技革命及进 程
•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
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 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 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
代表人物:美国人比尔·盖茨。
二、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
内容
1.信息技术
•
在信息技术中,具有关键性的技术
主要发生在微电子、计算机、通信、自动
第6讲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 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 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 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 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 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化、激光等领域。
二、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 内容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 2013年6月,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以峰值 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 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天 河二号运算1小时相当于13亿人同时用计算器算 1000年。
• 据中央广播网2014年5月13日报道,中国曙光公司 将研发十亿亿次超级计算机超越天河二号。
— —十八大报告
一、科技革命及进程
• 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 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 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 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 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
一、科技革命及进程
• 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科学领域,然后是技 术领域。
• 第一次科学革命是指从15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叶 发生,由哥白尼天文学革命开始,以牛顿、伽利 略为代表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的科学革 命。
《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
![《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8fa5e2f12d2af90342e65b.png)
二、 非关税壁垒措施
•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 一般又分为直接非关税壁垒间接非关税壁垒
30
三、 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
(一)鼓励出口措施 • 出口信贷 • 出口补贴 • 商品倾销 • 外汇倾销 (二)出口管制措施包括单方面出口管制和多边出口管
• 根据乌拉圭回合的决议,1995年1月1日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 GATT完成其历史使命。
WTO的构成: 1、货物贸易由94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及下属十几个贸易协议组成。 2、服务贸易由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下属金融、自然人、电信等贸
易附件组成。 3、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 4、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 5、争端解决机制(机构及程序)。
18
参考题目与参考书目
• 参考题目
1、目前世界经济中表现出来的国际分工种类有哪些? 2、世界市场的两大流通系统分别是什么? 3、世界经济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 参考书目
1、庄起善主编《世界经济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宗则行、樊亢著《世界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3、钱俊瑞著《世界经济概论》,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4、仇启华著《世界经济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出版。
5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
第一个阶段: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
•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 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 实施马歇尔计划 • 推行“第四点计划” • 建立“巴统”,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
当代世界科技发展(PPT24页)
![当代世界科技发展(PPT24页)](https://img.taocdn.com/s3/m/0d86e0f0453610661fd9f486.png)
(3)信息处理——网络化
网络时代:全球范围的信息交流与知识 共享时代。
革命性变革:信息传播、电子商务、远程 教育、电子政府、生活方式等。
趋势:三机合一(电视、电话、电脑—— 多媒体),三网合一(电信网、广电网、计 算机网——高速宽带网),三业合一(电信 业、广电业、网络业——信息服务业)。
4.智能模拟——智能化
•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基因来改变品种、创造新物 种。
• 人类基因结构图谱——30亿个碱基配对。
• 人类基因组“初步解析”——3万多个基因。对 医疗诊断、医药、基因治疗有重大意义。
三.新材料技术
1.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 (工程塑料等),新型非金属材料 (新型陶瓷等),复合材料。
2.新型功能材料:光、电、磁、热、 声、力、气等。
———————————————
无 线 电 波
— 红
可紫
外
见外
光
光光
射 线
γ χ
射 线
信息产业
有关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利用的 产业。主要是计算机业、通讯业、音像业(广播电视)和 信息服务业。
特点:(1)高新技术产业 (2)高渗透性(3)高智力、 高投入、高风险(4)高增长、高产出、高效益。
3.纳米材料
纳米:10亿分之一米
纳米技术:在0.1—100纳米范围内,对物 质和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最终目标是用 分子、原子组装特殊性能的材料和产品。
纳米材料:用纳米级超微粒子构成的材料。
特性:强度、弹性、延塑性、顺磁性、导电 性、稳定性等。
应用:各种材料、所有领域。
四.新能源技术
1.节能技术与环保技术及产业 2.新能源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微处理器、 存储器)----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主要 硬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四、科学技术的国际传播机制
(一)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导致利润驱动的技术革新资源需求 (二)海外直接投资带来技术转移 要实现这种转移,需要技术创新国具有向外转移技术 的诱因,技术引进国具有吸收应用能力,还有各种法 律制度层面的条件。 (三)国际间的技术专利转让 (四)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 促进各国大力引进技术,模仿吸收之后进行自主创新
2、信息服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增强市场行情等重 要信息的获得
3、国际贸易交换方式走向电子化
13
(三)国际金融关系的信息化 银行业务网络化,国际资本、货币流动电子化,国 际资本市场交易网络化
(四)跨国公司经营业务的信息化 1、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于信息产业 2、跨国公司建立内部信息网络
(五)战后信息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增长、经济全 球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可能导致信息 技术领域的发展不平衡和竞争加剧
10
80%
70%
60%
54%
50%
43%
40%
30%
20% 13%
10%
0% 1950
46%50%
5% 1970
60% 38%
2% 1991
71%
27% 2%
2002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美、英、日、德、法等五个主要发达国家三次产 业GDP构成变化
11
80%
70%
60%
50% 40%
38%41%
9
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看,发生了三次重 大变化:第一次重大变化: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 叶发生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产业革命, 使欧美先进国家走上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道路。 第二次重大变化:19世纪最后30年发生了以电力和 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和推广为中心,以重化工业 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产业革命,重化工业迅速兴起, 并促进了轻纺工业的发展。第三次重大变化:以微 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为技术和知 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的工业结构日益“软化”。
不仅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更多地是代替人的脑 力劳动;使用新的原材料和投入品,同时在劳动使用 方面倾向需求更多的熟练劳动力 (二)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 (三)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 (四)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大力开发科技人才资源 (五)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5
三、科学技术革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
易) 8
三、 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
(一)加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发达国家的经济产业结构有两次重要转变,第一
次是重心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也就是由第一产业向 第二产业的转移,18世纪后半叶开始。第二次是重心 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二战后大大加速。第三 产业的内部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 专业化的发展,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3
(四) 1975 -1985,以微处理器的大量生产和广泛 使用为标志, 揭开了扩大人脑智慧的新篇章
(五) 1985 -1995,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信息产业 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
(六)1995-至今,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克隆技 术的发展
4
二、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
(一)具有全面性和世Leabharlann 性,影响到生产力各个方面 和世界各国
30%
22%
20%
10%
0% 1950
51% 39%
9%
1970
62%
33%
5%
1991
70%
27% 3%
2001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美、英、日、德、法等五个主要发达国家三次 产业就业人口构成变化
12
(二)促进国际贸易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日益渗透到国际贸
易的各个方面
1、高技术产品贸易迅速增加
发达国家竞争激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内部差距加大
14
7
第二节 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
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蓬勃兴起的高新技术及其传播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材料技术
不断取得突破
高新技术合作传播的例子:全球在控制甲型H1N1流
感的技术合作,美国总统竞选演说称将出口清洁煤技术
到中国
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兴起
手机电视
网络杂志、新闻
各传统产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网上金融证券交
第七章 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内容、特点、作用、传 播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
内容和特点
作用和传播
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1
第七章 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内容、特点、
作用和传播
一、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
战后的这次科技革命在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 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空间技术、海洋工 程技术等领域都出现了重大突破。
2
(一)1945 — 1955,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和平利 用为标志,人类开始利用核能的新时代 (二) 1955 — 1965,以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为 标志,人类开始向外层空间进军 (三)1965 — 1975,以DNA重组实验的成功为标 志,人类进入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