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释旬阳黄州会馆古建筑特征

合集下载

旬阳蜀河古镇的景点介绍

旬阳蜀河古镇的景点介绍

旬阳蜀河古镇的景点介绍
1. 嘿,你可知道蜀河古镇的黄州会馆?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地方!当你走进它,就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看看那精美的建筑,精致的雕刻,难道不让你惊叹不已吗?这就像是一个藏在时光深处的宝藏,等你来发掘啊!
2. 哇塞,杨泗庙也很值得一看呀!站在它面前,感受着它独特的气息。

那高高的台阶,就好像在邀请你一步步去探索它的神秘,你难道不想上去走走吗?
3. 还有那清真寺呢!它安静地矗立在那里,庄重而肃穆。

它就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着古镇的岁月变迁,这是多么神奇的存在呀!
4. 古街道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哦!漫步在那石板路上,听着自己的脚步声,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这不就像走在一幅古老的画卷中吗?真是让人陶醉呀!
5. 蜀河古镇的三义庙也是不得不提呀!它承载着多少故事和情怀。

你想想,在过去的岁月里,人们在这里寄托了多少希望,你能不被打动吗?
6. 水旱码头也很有意思呢!曾经这里是多么的热闹繁华,就如同一个活力四射的舞台。

如今虽然安静了许多,但依然能让你想象出当年的景象,是不是很厉害?
7. 火神庙也别错过呀!那红彤彤的建筑,多么引人注目。

看着它,就好像看到了一团热烈的火焰,给古镇带来温暖和生机,太奇妙了!
8. 哎呀,旬阳蜀河古镇的景点真的是各有各的精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品味。

它们就是古镇的瑰宝,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呀!。

浅论黄州青云塔的建筑与文化特色

浅论黄州青云塔的建筑与文化特色

摘要黄州是千年文化古城,青云塔是黄州地区珍贵的历史文物之一。

青云塔因塔内刻有“青云直上”而得名。

青云塔就地取材,采用青灰色块石建造而成。

青云塔共七层,有十六个实门、四十个虚门。

青云塔于万历二年(1574年)开始建造,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塔上五层倒塌。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青云塔得以重建,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青云塔采用了“壁内折上式结构”,同时它本身又是研究古代长江流域石塔建筑的珍贵材料。

青云塔建造在黄州地区的最低处,从风水文化角度来说,是为了关拦水口,聚集灵气。

后来,黄州地区也人才辈出,科举上榜者比比皆是。

无论是从建筑角度还是文化角度,黄州青云塔都是值得研究的对象,也是黄州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

浅论黄州青云塔的建筑与文化特色湖北黄州,是历史文化名城。

青云塔,是黄州有名的古建筑。

通过研究黄州青云塔的建筑与文化特色,能加深我们对青云塔的认识,对了解黄州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有重要意义。

一、黄州青云塔的概况(一)黄州的简介黄州区,今属于湖北省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东连浠水。

有五千年历史的螺狮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就在黄州,足以证明黄州的文明之久。

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装饰品等在螺狮山出土。

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等多种文化在这个时期的黄州交汇。

因此,螺狮山遗址的文化属性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

春秋时,黄州地区属于楚国版图。

到战国时候,黄州地区已有一定的发展,人口也逐渐增多。

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郢(今荆州市区)被秦国将领白起率兵攻破。

因此楚顷襄王迁都于陈,并且在后来,楚国的统治重心向东移动。

黄州地区也成为了许多楚国贵族的迁居地,此地的政治地位也日渐提高。

可惜的是,这一时期的文字记录并没有流传下来,目前只能通过考古挖掘来复现当年的繁华。

战国后期,楚考烈王在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辅助下,国力增强,北伐吞并邾国。

邾国国民被迁徙到黄州境内,受楚国管辖。

邾国国民在此兴建城池,扩大规模,并把这个城池命名为邾城。

蜀河黄州馆历史简介

蜀河黄州馆历史简介

蜀河黄州馆历史简介1. 蜀河黄州馆的建立蜀河黄州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建筑,位于湖北省黄州区的蜀河边。

它的建造始于唐朝,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成为了一座集合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文化传承的瑰宝。

2. 唐朝时期的黄州馆2.1 建筑风格黄州馆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唐代宫殿建筑的影响,独具一格。

主体建筑群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三个部分,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形式。

2.2 文化活动唐朝时期的黄州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场所。

它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到访,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如书法展览、诗歌吟诵等。

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也弘扬了传统文化。

2.3 文化传承黄州馆在唐朝时期就开始注重文化传承。

它对文人墨客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文化人才。

3. 宋朝时期的黄州馆3.1 建筑变迁宋朝时期,黄州馆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

建筑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它更加注重了建筑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

3.2 学术研究宋朝时期的黄州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

许多学者聚集在这里,进行各类学术研究与交流。

其中,最著名的是对经学和古文献的研究。

3.3 文人雅集宋朝时期的黄州馆举办了许多文人雅集。

这些雅集吸引了大批文学家、诗人、画家等前来参加。

这些文人雅集的举办,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4. 明清时期的黄州馆4.1 重修与翻新明清时期,黄州馆经历了多次重修与翻新。

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时期的特点,展示了时代的艺术特色。

4.2 书法艺术明清时期的黄州馆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场所。

许多著名书法家云集于此,进行书法创作和交流。

这些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3 文化交流明清时期的黄州馆继续保持了文化交流的传统。

它成为了许多学者、文人、艺术家的聚集地,吸引了众多人士前来交流与学习,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5. 当代的黄州馆5.1 保护与修缮当代的黄州馆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修缮。

陕西省旬阳县太极城

陕西省旬阳县太极城

从远处俯瞰陕西省旬阳县县城,呈现出典型的太极八卦图案。

该城四周叠翠,峰高谷低,沟壑分明,八卦罗列,且绿水绕廊,阴阳回旋,故称“太极城”。

“天然太极城”是因奇特的地貌所造成。

由于旬河的下切、侵蚀、堆积,使河床呈“S”形。

旬河环绕流经旬阳县城,并在老县城东注入汉江,组成了一幅天然太极图案。

在此,可体会到我国古代造城选址的独特思维和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身处汉水之滨、旬河之畔的旬阳城,又称太极城。

恒古洪荒,岁迁月移,处子般静置在陕南的一方沃土上。

旬阳历史悠久,秦设旬关,西汉置县,素有“秦头楚尾”和“北国江南”之誉。

积淀了深厚的秦、楚、巴蜀、岭南、吴越等历史文化和丰富久远的汉水流域文化。

县城地貌景观极为独特,一条婀娜多姿、蜿蜒流长的旬河环城270度流入汉江,犹如“S”型的旬河水将县城天然分成阴阳两鱼岛,与四周环立的8座山峰一道勾画出一幅形态逼真、惟妙惟肖的太极图,鬼斧神工般造就了中国一个神秘、神奇、神圣的八卦太极城。

自古就有文人墨客这样来描绘她的壮美:“满城灯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绕太极”“灵山刻就天书字,旬水绘成太极图”“仞望俯瞰江河流、太极突现山城秀”“南望汉江、北镇旬河太极八卦图,江河锁钥旬阳城;东倚灵崖,西倚林园,秀丽妩媚太极城”……名胜古迹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为太极城之辉煌。

仅现在陈列于城内博物馆的新石器及战国、汉代文物就多达数千件。

其中最著名的象牙算筹、孤独信多面体煤精组印等可谓稀世珍宝。

境内现有60多处景点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明代文庙、赤岩千佛洞、三国孟达墓和蜀河黄州会馆更是领尽风骚。

三面环水的太极城风景名胜数不胜数:柏荫铜碑、灵岩芝草、环城曲水、禹穴遗踪……在秦岭与大巴山的交界处有这样一座城市,汉水南流,洵河北绕,山水相依,阴阳回旋,其状如二鱼首尾相对,又似太极浮出,人称“太极城”。

太极城者,安康旬阳之谓也。

丁亥年仲夏,余应邀赴该县采风,赏于山而玩于水,着实陶醉了一番。

为表胸臆,今书文字以记之。

黄州青云塔的建筑特色分析

黄州青云塔的建筑特色分析

黄州青云塔的建筑特色分析主要介绍位于湖北黄州钵盂峰上的一座明代古塔,通过对该塔的遗存现状、形制构造以及建筑艺术的分析描述反映其鲜明的建筑特色。

标签:青云塔;形制;结构;用途青云塔是历史文化名城——黄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07年湖北省文化厅古建筑保护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青云塔进行了实地勘察测绘,笔者参与其中,因此对该塔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青云塔为楼阁式石塔,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该塔造型优美、结构特色鲜明,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劳动人民辛勤智慧的结晶,实为不可多得的中国古塔遗存。

具有很珍贵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1 青云塔的基本概况青云塔又名文峰塔,安国寺塔,南塔俗称宝塔,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市区西南,西湖一路安国寺内钵盂峰上,西南濒长江,东临泖湖,北对安国寺大殿。

该塔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由黄州籍郡丞李时芳、别驾黄士元捐资、集资修建。

青云塔自建成以来曾历经数次劫难,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塔上五层倒塌。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倒塌200余年的青云塔得以重建,塔高十二丈八尺,即今日之黄州青云塔。

清光绪三年(1877年),塔顶因雷震倾圯,光绪五年(1879年)知府英启劝捐,再次修复青云塔。

青云塔通体由长方形青灰色块石砌筑而成,块石重者300公斤以上,轻者100公斤左右,七级浮屠,四面八方;分别由塔基、塔身、塔室、塔顶四部分组成。

塔基——青云塔塔基平面呈八边形,沿塔体根部出沿1米,高度0.79米,基座边长43米,石材砌筑。

塔基各面边缘遗留有方形小孔,0.24米×0.14米至0.26米×0.16米不等,共24孔,部分石孔内残存断裂石榫头,由此可推断,塔基边缘原有石望柱及栏杆(图1)。

塔身——青云塔塔身全为石材砌筑,塔共七层,层层出檐,每层八个檐角上遗留有铃铛吊环。

塔体通高39.8米,塔身第一层最高,以上各层逐层递减,平面呈八角形。

旬阳文化遗产资源及特色浅析

旬阳文化遗产资源及特色浅析
文史 艺术 2 0 1 4年 6月 ( 中)
句 阳文化遗产 资源及特色浅析
宋 晓敏 ( 陕西省旬阳县博物馆 。陕西 旬阳 7 2 5 7 0 0 )
摘要 :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 . 是人 类文 明的重要栽体。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 ,代表 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 史
培育 民族精神 , 增 强民族 自 豪感和凝聚力 。
土有汉象牙算筹 , 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
印,宋代铜象棋子 ,明代万佛寺石刻造像 , 清 时杨泗庙 、黄州会馆、清真寺等民居建筑 遗存和 匾额 、楹联等 民俗文物 ,品类繁多 , 异彩纷呈 , 无一不是诸多地区和民族共 同创
造 的珍 贵文化 遗产 。国宝级 的文物数 量可 观 ,其 中不乏号称 “ 稀世 国宝 ”者。现代时 期 ,又有名闻遐迩的 “ 红军老祖”墓及其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家和民族 的历史 , 是 民族 的根基 , 是历史 的 纪念碑 。 我们 的文化遗产虽然不是人类共有
处 。其中被公 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8 8 处,
省 级文 物保护单位 7 处。 可移动文物 ,即博
的, 却是人类共享 的。我们保护 自己文 明的 同时 , 也在为人类保护一份 巨大 的,珍贵 、 不 可替代 的财富 。中国是一个有着 5 0 0 0年
华 民族在思想 、文化、艺术 、 科技等方面 的 传统 和特色 , 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 的重要
资料 。
文化 因素的荟萃 、融合 , 此地的南北文化交
融得到不 断沉淀 、提升 , 形成了地方特色文
化 。从旬 阳出土的新石器时期大溪文化石铲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 “ 有形文 化遗产 ” , 即传统意义上的 “ 文化遗产 ” ,包括历史可 移动文物 、历史建筑 、人类文化遗址等。文 物是人类 在历史 发展过 程 中遗 留下来 的遗

写蜀河古镇的黄州馆

写蜀河古镇的黄州馆

写蜀河古镇的黄州馆一说起陕西的宫殿式古建,很多人会想到华阴西岳庙和三原城隍庙,都是金碧辉煌,规模宏大,乍一看,像是北京故宫的翻版。

然而,在陕西南部,却有一座风格截然不同的“南派宫殿”,它没有大红大绿的色彩、金顶琉璃瓦之类闪耀的装饰,只是一派灰砖粉彩的素雅,看起来却也十分恢弘。

这便是位于安康市旬阳县蜀河古镇的黄州会馆,一座始建于清代中叶的古建群。

黄州会馆在蜀河古镇街巷的深处,位于汉江支流蜀河边一处山坡的半坡,是陕西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中最显眼、也不得不游的景点,几乎所有有关蜀河古镇的游记攻略中都会提到它。

它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黄州馆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蜀河古镇现存所有建筑中,规模最为宏大、建筑最为华美、保存最为完整的。

蜀河古镇称得上陕西数一数二的明清古镇,可与青木川媲美,因为地处汉江边,又在湖北与陕西的中间,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数千年的繁华。

虽然现今只是一个镇子,古时,这片小小的河谷坡地却建过郡县,历史地位不一般。

大约在明清时,随着汉江商业航运发展,蜀河凭借着离湖北汉口近的优势,又有骡马古道直通省城西安,因此迅速地发展成一个红火的商镇,各省商人都来这里落脚,从事商贸活动。

有商人的地方就有组织,今有各地商会,古时则是会馆。

蜀河古镇曾有陕帮三义庙、回帮清真寺、江西帮万寿宫、武帮武昌馆、船帮杨泗庙,本地帮火神庙等会馆建筑,现在保存下来依然有回帮清真寺、武帮武昌馆、船帮杨泗庙和黄帮黄州馆,这其中,船帮杨泗庙和黄帮黄州馆是最大的,而黄州馆则比船帮杨泗庙还要气派许多,可见当时在蜀河古镇的黄州商人实力之雄厚。

走近黄州馆,第一眼就会被门楼所震撼,高达十余米,相当于现在楼房的3层多高。

门楼由一色的青灰色砖砌成,是三重檐的牌坊式建筑,上部正中有三个大字“护国宫”。

这里供奉的是湖北黄州麻城一带的地方神。

“帝主”,又称张七相公、紫微侯,所以又叫“帝主宫”。

屋檐上下的装饰有徽派建筑的神韵,用小块的白色打底,用黑色勾勒布局边框,用粉彩绘出植物花卉,青蓝色的碎瓷片拼贴着色,很有江南风情。

会馆知识点总结

会馆知识点总结

会馆知识点总结会馆是中国传统建筑类型之一,它是供商业、宗教、政治、文化等活动的场所。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会馆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会馆中,人们不仅进行了商贸交易,还开展了文化交流和宗教活动。

本文将对会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建筑特点、功能作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可以给读者们带来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一、会馆的基本概念会馆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重要的社团组织,它是为了满足同乡、同业、同乡商、同乡民等人群的社会和经济交流而建立的一个独特的组织形式。

会馆的性质多种多样,有经济性、民间性、专业性、行业性等。

会馆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经济交流的场所,还是文化传播的中心。

会馆在中国社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社团组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会馆的发展历史会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的会馆建设可以追溯到宋代,而在明代更是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形式。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会馆一直是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播和宗教活动的重要中心。

在中国的社会中,会馆的发展经历了很多的变迁和发展,它不仅是商业交流的场所,还是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三、会馆的建筑特点会馆的建筑特点非常鲜明,它在建筑设计和装饰上有着非常独特的风格。

会馆建筑通常是木结构建筑,采用榫卯结构和斗拱结构,其建筑形式多为横向长条形,建筑整体结构简洁、明快、庄重、典雅。

会馆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有的是仿古建筑,有的是承载了当地特色,但它们都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会馆建筑的装饰通常采用龙、凤、麒麟等传统文化图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道风景线。

四、会馆的功能作用会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商业交流的场所,还是文化传播和宗教活动的中心。

在会馆中,人们进行了商贸交易,还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书画展览、文学讲座等。

同时会馆还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一些地方会馆还兼有为同乡提供宿舍、饮食、丧葬、教育等生活服务的功能。

苏轼在黄州修建的建筑

苏轼在黄州修建的建筑

苏轼在黄州修建的建筑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生活在宋代,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苏轼修建的建筑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还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品味。

苏轼在黄州修建的建筑是他在历史上留下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

黄州是苏轼的故乡,也是他的重要据点,他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

苏轼修建的建筑不仅仅是一处房屋,更是一处展现他思想、品味和生活方式的象征。

苏轼修建的建筑在当时是非常精美的,他注重设计和装饰的细节,力求体现自己对文化艺术的独特见解。

建筑物的结构凝练,线条流畅,色彩明快,给人一种简洁而不简单的感觉。

在建筑上,他倾注了许多心血,不仅要有美的外表,更要有实用性和历史性。

苏轼的建筑大多数是围绕他的文化兴趣和生活方式而建的。

在黄州,苏轼建了许多文学书屋,收集了大量书籍和文物,供自己和朋友们研读。

他还在建筑中设置了花园和亭台,周围种满了各种花木,以便自己品味自然之美,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苏轼修建的建筑不仅体现了他对文化艺术的热爱,还反映了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

他认为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和自然、社会和文化的结合体。

他希望通过建筑传达自己对生活、诗歌、文学的理解,表达自己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提升的向往。

苏轼的建筑虽然在宋代就已经存在,但至今仍然保留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它们不仅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也是展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实物。

苏轼的建筑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窥探宋代文人生活和品味的窗口,也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对苏轼的建筑进行研究和保护,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文化史,也可以促进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苏轼的建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和研究,让它们继续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第二篇示例:黄州,位于今天的湖北省黄冈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唐宋时期,黄州曾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地方,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前来游历,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

旬阳旅游景点

旬阳旅游景点

旬阳旅游景点旬阳是位于陕西省南部的一个县,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

旬阳旅游景点多样,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人文景观等多方面,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旬阳的几个著名景点。

一、高家庄高家庄坐落在旬阳县四十里铺镇东北方向,是旬阳县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各种石头和土块围成的巨石群状似迷宫,充满神秘色彩。

而周围山峦环绕,树木葱茏,纵横交错的小溪和奔腾而来的瀑布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二、四十里铺土司衙署和白草留民居四十里铺土司衙署和白草留民居位于旬阳县四十里铺镇,是一处非常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点。

这里的土司衙署建于明代,是传统的汉族官方建筑,是当时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

白草留民居则是清代的官辅住宅,其建筑形式独特,石刻、彩画极富艺术价值。

这两个景点代表了旬阳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值得一游。

三、七里庙七里庙位于旬阳县神木镇东南部,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佛寺。

据传,明朝国子监的诗人张九龄曾游历过这里,留下了许多悠扬动人的诗句。

二十四根直径0.3米左右的石柱支撑着寺庙的主体结构,看上去既雄伟又古老。

这里还有一颗高达20米的千年松树,它被誉为“七里梅花松”,四季美景皆有。

四、徐家坪徐家坪位于旬阳县洛南镇的赵家沟里面,这里是陕西省保存得最好的一处红军驻扎旧址,也是中国工农红军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

这里自然景观优美,山清水秀,史迹雄伟,是一个文化和自然的完美结合。

五、水镜村水镜村坐落在旬阳县石佛村镇境内,这里的农家乐活动非常丰富,游客可以在村里体验采摘、养蜂等农家活动,也可以品尝到当地农家美食。

这里的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春天花开飘香、夏天绿草如茵、秋天金黄遍地、冬天白雪皑皑,景色各异,让人流连忘返。

以上旬阳旅游景点可以满足各种游客的需求,无论您是自然景观爱好者,还是历史文化追寻者,亦或是寻求慢节奏旅游的游客,这里都能为您提供一份难忘的体验。

浅释旬阳黄州会馆古建筑特征

浅释旬阳黄州会馆古建筑特征

浅释旬阳黄州会馆古建筑特征旬阳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流,状若太极,被誉为“中华天然太极城”。

旬阳人文历史悠久厚重,各类文物保护点1337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2009年被国家文化部、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州会馆就是县域内众多文物保护单位中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之一。

1 基本情况黄州会馆位于旬阳县蜀河镇西后街,为清代“黄帮”(即黄州籍客商)分期建造,始建年代约在清代中期,其时仅正殿三间,道光二十九年(1849)建拜殿,同治十二年(1873)建乐楼和门楼。

这些主体建筑都布置于中轴线上,且依地势作台阶式上升,目前基本保持原状;附属建筑看台、香客房、伙房等,不规划分布于中轴线两侧。

建筑艺术精华集中体现在门楼墙和与之相连的乐楼上:牌楼式的门楼墙面由五楼构成,全用砖砌砖雕、石刻石雕,呈现出雄浑高大、巍峨逼人的气势;整座乐楼的屋顶穿插采用了歇山、庑殿两种样式,又通过与门楼墙、两山卧虎状屏风墙的巧妙衔接,组成屋面前后四脊,浑然一体的壮观景象。

2 历史沿革据现存碑记,黄州馆初为黄州“在蜀河贸易之诸君倡举而成”,开始仅“正殿三间”,祀有帝主“神灵”;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有乐从者“见正殿虽成,而拜殿末备”,于是劝捐募善,经两载而拜殿之功复竣;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积公房之租税”,并“乞解四方之囊”,“刻桷丹楹”,而“乐楼始成”。

建国以后的1950年,黄州馆被用作蜀河粮管所,在此期间,粮管所于保持黄州馆原有建筑外,作了较大规模的扩建、增建。

1982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后,县文物主管部门与镇政府签订保护协议,由镇政府安排专人管护。

3 概况描述黄州会馆位于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西后街,面向蜀河,南临汉江,背倚山坡,地理座标东径109°42′20″,北纬32°57′5″。

寻访旬阳清代民居

寻访旬阳清代民居

寻访旬阳清代民居
庞博;尹夏清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 滚滚奔流不息的汉江,横贯位于陕东南部的旬阳县境,江北为秦岭山麓,江南为巴山山脉,县东北、东南与湖北接壤,素有"秦头楚尾"之称.位于汉水中上游地区的旬阳境内,迄今仍完好地保存着规模不等、风格各异、残存不一的清代民居近30座,如点点晨星,闪烁在汉江沿岸.
【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庞博;尹夏清
【作者单位】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
【相关文献】
1.走进美丽的《边城》--寻访凤凰古城建设与传统民居保护 [J], 黄禹康
2.民居见证迁徙:寻访鄂东古村落背后的历史 [J], 钱烨;
3.走进美丽的《边城》——寻访凤凰古城建筑与传统民居保护 [J], 黄禹康
4.寻访即将消失的河口古民居 [J], 高延滨
5.寻访西安古民居 [J], 雷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中国古典建筑赏析

浅谈中国古典建筑赏析

浅谈中国古典建筑赏析发表时间:2018-01-05T15:45:16.31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作者:周宗惠[导读] 本文将以几个经典建筑为案例浅谈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理解与赏析。

柞水县牛背梁管委会摘要:随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见证中国的发展及进步,在国际潮流中也掀起一阵中国热,中国的汉语,美食,民俗风情等都成了世界各国追捧的热点。

当中要数中国古典建筑最妙不可言了,气势恢宏的北方宫殿,温柔委婉的南方园林,精致玲珑的徽派建筑。

无一不是万里挑一的经典之作。

这些建筑的流传,不仅是古典建筑文化的传承,更彰显着中国深厚的建筑文化底蕴。

经过千百年时间的积淀,形成自己别具韵味的独特建筑形式。

本文将以几个经典建筑为案例浅谈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理解与赏析。

关键词:中国;古典建筑一、中国宫廷建筑说到中国宫廷建筑,那北京的故宫便不得不提,故宫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体系了,早在1987年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了。

其建筑以恢宏的气势,壮丽的外观,全木质结构的建筑,规格严谨的建筑布局而著称。

故宫的建筑布局讲究的是对称性,以南北线为中轴,讲究东西对称,而故宫的中轴线,也同样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将北京城划分为均匀的两等分。

更为精妙的是故宫中金銮殿的龙椅所在的位置,正是整个北京城的正中心,足以见得修建宫殿时的良苦用心。

故宫建筑以轴线为中心,有秩序的向东西两面展开,以门窗,廊柱等规格排列顺序明显的物体为例,展示出了一种庄严,肃穆的隆重美感。

这种规格严谨的建筑艺术,形成了故宫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这是故宫建筑的庄严美。

在故宫建筑结构里,不得不说的也是最为精妙的一个特点便是它的全木质结构了。

全木质的榫卯结构是中华工匠艺术发展历史中最精巧绝伦的手艺之一了,小到桌椅板凳,大到屋顶房梁,利用榫卯工艺制作的东西既结实又美观。

如此宏大的建筑物没有使用一个钉子,全部由榫卯结构搭建而成,在经历千百年风雨后依然耸立如初,不得不令人啧啧称奇,这是故宫建筑的精巧美。

《安康·旬阳县·黄州会馆》陕西名胜简介

《安康·旬阳县·黄州会馆》陕西名胜简介

《安康·旬阳县·黄州会馆》陕西名胜简介
《安康·旬阳县·黄州会馆》陕西名胜简介
在旬阳县蜀河镇后坡。

黄州会馆为清代湖北黄州一带商民在这里的“办事处”。

蜀河镇,为昔日的水陆码头,商业繁荣一时,这个会馆便应运而生,始建于清中期,至清穆宗载淳同治十二年(1873年)全部竣工,正面前为3间牌楼,正楼高约10米,门楼前有石狮和石鼓。

整个建筑砖砌,坐西北面向东南,依地势逐级而上,正面墙上砖雕“黄州馆”三大字,正殿长12米(宽度)、进深8米,拜殿居正殿之前,大小相当,拜殿相对便是乐楼,楷书“鸣凤楼”三字。

该会馆构筑精巧气势恢宏,雕刻细腻,质地优良,为旬阳的一处著名古建筑。

藏在陕西的一座古建筑,拥有200年历史,古朴宁静遗世独立

藏在陕西的一座古建筑,拥有200年历史,古朴宁静遗世独立

藏在陕西的⼀座古建筑,拥有200年历史,古朴宁静遗世独⽴⽂/不⼆姑娘在秦岭腹地,拥有着数不胜数的美景,如果你细细探索,总是能够收获许多的感动。

当然了,在不熟悉路线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家提前做⼀下旅游攻略再去,这样在旅游过程中才能够避免迷路。

历史最迷⼈的地⽅就在于,⽆声⽆息,漫长久远。

⽽最能够代表历史的东西莫过于是建筑物了,建筑物便是⽆⾔的历史。

这次来到陕西,我们⼜发现了⼀座惊艳岁⽉的古建筑,当地⼈表⽰,这座古建筑已经在这⾥矗⽴了200年了。

它就是位于陕西的黄州会馆,在它的⾯前是滔滔不绝的汉江⽔,在它的背后,则是秀丽⽆⽐的秦巴⼭,这座会馆更是结合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全部特⾊,看上去栩栩如⽣,恢宏壮丽,古⾊古⾹。

这座会馆距离陕西安康市⾮常的近,开车仅仅需要不到⼀个⼩时就可以到达,它就坐落在蜀河古镇之上,⼀直以来并没有什么知名度,⽽且隐藏得⼗分隐蔽,所以知道那⾥的⼈很少,很多陕西本地⼈都不知道它。

虽然黄州会馆才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蜀河古镇距今已经有快2000年的历史了,过去的蜀河古镇因为傍⽔⽽居,⼜位于汉江上游,曾经⾮常的繁荣,⽽且是⼀个贸易集中地,在过去是有名的富庶之地。

⽽如今的蜀河古镇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黄州会馆便是古镇上规模最⼤且保存最完整的⼀座古建筑,这座古建筑建造在清朝时期,来来往往的⽣意⼈们都聚集在这⾥做⽣意,类似于这样的会馆在古代的时候曾经有很多,但是保留下来的却只有寥寥⼏座。

黄州会馆造型古朴,会馆中⼀⽚冷寂,与过去的繁华形成了极⼤的反差,让⼈不由得感叹岁⽉的⽆情。

会馆之内不仅有许多客房,还有着⼤殿、门楼、祠堂等等的建筑。

在这⾥还供奉着三尊神灵,这三尊神灵虽然叫不出名,但却是当地⼈⾮常敬仰的神像,⼏乎每个会馆中都会供奉着这样的神仙,这是⼀种传统⽂化。

旅游⼩贴⼠:1:这座会馆是完全免费的。

2:⼤家可以来这⾥免费参观。

3:⽣活在安康附近的朋友可以⾃驾游前去。

图⽚来源于⽹络,侵删。

蜀河古镇:汉水之滨的璀璨明珠

蜀河古镇:汉水之滨的璀璨明珠

蜀河古镇:汉水之滨的璀璨明珠连续的高温愈发感觉精(sheng)神(wu)抖(ke)擞(lian)呢,这里,小编只想弱弱的问句,“五花you”们,乃们还好吗?来,看看这座清凉小镇能不能让你消消暑:蜀河古镇位于旬阳县太极山城以东53公里处,北倚秦岭,南傍巴山。

蜀河,传因蜀王逝世、蜀冢存此而冠名。

至明清时,蜀河已成为汉江上游的商贸重镇,东连湘鄂、南达川渝、西通陇海、北抵关中的天然区位优势,使蜀河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就成为了鄂、陕、川三地的重要物流集散地。

素有有'小汉口'、'汉江小都会'的美誉。

镇蜀河人文景点众多,文化积淀厚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口岸。

据当地人讲,蜀河古渡鼎盛之时停泊船只达上百艘,绵延三华里,因商贸之繁盛被称为“钱窝窝”,汉水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里有啥好逛呢?小板凳端好了,听小编慢慢讲:黄州会馆黄州馆位于蜀河古镇下街后坡,清代时由湖北黄州客商建立,是陕南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会馆杰作。

黄州馆由门楼、乐楼、拜殿、正殿构成。

楼上有金匾一幅,楷书“鸣凤楼”三字,相传为武昌某状元所书。

有研究者认为“(蜀河)黄州馆是陕南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美,且具有典型南方风格的宫殿式建筑”。

闭目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杨泗庙杨泗庙位于蜀河镇后坡南端,背依山坡,面对蜀河,站在庙前就直接鸟瞰到码头和船舶,其现存建筑主要有上殿、拜殿、乐楼和门楼。

庙内供奉的杨泗,人们说法不同,一说杨泗将军是一个因治水有功而被封为将军的明朝人,一说杨泗将军是晋朝周处那样的敢于斩杀孽龙的勇士,一说杨泗将军就是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么。

蜀河老街漫步古镇的老街上,古老的民居,雕梁画栋,青石屋瓦,浸透着岁月的沧桑;会馆寺庙、老院庭落,诉说着这里往日的繁盛。

如今,安详的古镇不为是一处休闲歇息的胜地。

清真寺蜀河的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后来随着回族移民的渐渐增多,在清末民初又进行了扩建。

清真寺依山而建,傍水而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释旬阳黄州会馆古建筑特征
旬阳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流,状若太极,被誉为“中华天然太极城”。

旬阳人文历史悠久厚重,各类文物保护点1337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2009年被国家文化部、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州会馆就是县域内众多文物保护单位中最具代表性的
古建筑群之一。

1 基本情况
黄州会馆位于旬阳县蜀河镇西后街,为清代“黄帮”(即黄州籍客商)分期建造,始建年代约在清代中期,其时仅正殿三间,道光二十九年(1849)建拜殿,同治十二年(1873)建乐楼和门楼。

这些主体建筑都布置于中轴线上,且依地势作台阶式上升,目前基本保持原状;附属建筑看台、香客房、伙房等,不规划分布于中轴线两侧。

建筑艺术精华集中体现在门楼墙和与之相连的乐楼上:牌楼式的门楼墙面由五楼构成,全用砖砌砖雕、石刻石雕,呈现出雄浑高大、巍峨逼人的气势;整座乐楼的屋顶穿插采用了歇山、庑殿两种样式,又通过与门楼墙、两山卧虎状屏风墙的巧妙衔接,组成屋面前后四脊,浑然一体的壮观景象。

2 历史沿革
据现存碑记,黄州馆初为黄州“在蜀河贸易之诸君倡举而成”,开始仅“正殿三间”,祀有帝主“神灵”;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有乐从者“见正殿虽成,而拜殿末备”,于是劝捐募善,经两载而
拜殿之功复竣;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积公房之租税”,并“乞解四方之囊”,“刻桷丹楹”,而“乐楼始成”。

建国以后的1950年,黄州馆被用作蜀河粮管所,在此期间,粮管所于保持黄州馆原有建筑外,作了较大规模的扩建、增建。

1982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后,县文物主管部门与镇政府签订保护协议,由镇政府安排专人管护。

3 概况描述
黄州会馆位于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西后街,面向蜀河,南临汉江,背倚山坡,地理座标东径109°42′20″,北纬32°57′5″。

占地面积约2892平方米。

会馆的主体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从前至后依次有门楼、乐楼、月台(二者之间为院场)、拜殿、正殿,因地势作台阶式上升。

正殿、拜殿的方向一致,为座西向东;乐楼、门楼的方向有所偏转,为座西南向东北。

门楼:正面为砖砌(雕)三间四柱五楼八字屏风牌楼式墙面,通面阔约14.0米。

主楼高近10米,庑殿式屋面,檐头装彩画花板,间以7个外突的果碟,其内分别置桃、佛手、葡萄、枇杷等果样,其下为三重(层)如意斗栱,栱下有平板枋、折柱、花板(板涂红色,未作彩画);平板枋下为单额枋,其下为石额,中刻竖排阳文正书“护国宫”,边缘环绕浮雕龙、珠、海波、圭板(或箭袋),外栏为砖刻贴瓷“万”字花边;额下为下额枋和龙门枋;主楼的二边柱不接地,柱面阴刻行书贴瓷18字楹联,次楼平板枋以上装饰近
似于主楼,平板枋以下依次有突起贴瓷的卷云纹单额枋,彩绘枋心;圆形花板,板心彩画山水楼阁花鸟,边框突起,外栏绕以贴瓷蝙蝠,在圆形花板上角,近边柱处装凤鸟形铁铸件;边楼为次楼边柱外斜出的屏风式楼,其平板枋以上装饰略同次楼,区别在于如意栱只有2层;边墙顶端起单脊墀头,墀头下墙面钉有“连升三级”,由于边楼造型手法的别具一格,避免了五楼同在一个平面而产生的单调呆板,平铺直叙的视觉缺陷,增加了层次,也增强了美感。

乐楼:由主楼和前楼连接而成,二者之间既有分界,又相通相连,而且通过门楼墙面、两山的卧龙状屏风墙及屋面的巧妙衔接,构成一座浑然的整体。

主楼面阔3间,长14.9米,深4.2米,分上中下三层,歇山式顶,其后背墙亦即门楼墙体的背面。

一层为通廊;二层前面于高台之上立6柱,中间的4柱上部前伸4梁与前楼(戏台)的4柱连接,在顶部沿边的枋下装木刻浮雕花鸟、卷草、麒麟、海马、博古图案带,形若倒挂楣子,以遮挡背面的梁枋,不致完全裸露;三楼明间即戏台后室,屋顶中梁(脊枋)中部画太极八卦图。

前楼(戏台),面阔6.8米,进深4.2米,分二层、一层为悬空的内廊及至大门的15级踏步;二层为戏台(后室与主楼的三层相通);外部正面在额枋与平板枋之间装透雕木刻的朱雀、平板枋正面浮雕仰莲、蝙蝠;枋上正中嵌匾额,阳刻正书“鸣凤楼”,原作黑底金字,现有残缺。

屋面为庑殿顶,内檐一周亦垂楣子,其下正面有一内倾的倒梯形斜面,其内由圆雕的龙凤头叠成五块三角形界面,内套4层如意栱,栱间再套以各种透刻的团花,其两侧进深方
向只装如意栱。

戏台内中顶装八边八层藻井;一层平铺刨出边线的薄板;由二层起井,在各边平板下垂楣子;三层在上下二板中装透雕花板,角两侧装圆雕支墩,角下装花牙;四至七层各边装楣子,角下装花牙,角头垂方柱、金瓜柱。

门楼、乐楼的整体屋面,从侧面来看,乐楼的主楼为歇山顶,以博脊为界,其后坡无垂脊,而于左右两侧做平出的花脊,且与两山的卧龙状屏风墙中线相交,屏风墙顶中起一重镂孔的脊棱;后檐正中即门楼的庑殿顶,其两山又平出“万字”形脊;其前坡两垂脊伸至前楼庑殿顶的正面两翼角下,形成重檐。

结构极为繁复而精巧。

戏台前为院场及通向拜殿的14级踏步,在第8级踏步两侧砌一高台,台沿装石栏杆,形如月台,望柱头作圆雕的金瓜、狮、象及浮雕博古图案的方形柱头(月台内原植桂花、香元树,今不存)。

拜殿:面阔三间,长13.3米,深8.3米,中柱高7.7米。

两山为卧龙状屏风墙,轩棚形前、后檐,屋架明间为抬梁式,边间紧贴山墙为穿斗式。

正殿:即黄州帝主宫,面阔三间,长13.3米,深8米,中柱高7.8米。

硬山式屋顶,前檐及室内梁架同拜殿。

二殿原来的装饰与摆设,据当地知情的老年人回忆,大致情形是拜殿前有台阶及前廊,装以汉文卷草栏杆;后有隔扇门,花格背衬粉板。

正殿前亦有台阶,栏杆,殿内供奉泥塑贴金的盖天帝主像。

二殿之间的过道左置鼓,右置钟。

4 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黄州会馆兴起的成因,与当时的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蜀河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吸引移民中的行商坐贾在此,商贸发展迅速,对当时我国南北商业贸易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蜀河镇黄州会馆由在蜀从事商贸的黄州籍各商号、帮会集资修建,据现在馆内《修建蜀河口黄州会馆碑记》可知,其建造经历了几代人百余年的努力,“规模实已备焉。

”故有研究者认为“(蜀河)黄州馆是陕南乃至汉水流域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美,且具有典型南方风格的宫殿式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蜀河黄州会馆在建筑构造、结构特点、工艺技术与材料诸多方面,与官式建筑相较而言,既有同源同宗共性的一面,又有各具特色个性的一面;彼此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抹杀和同化。

从平面布局看,主体建筑都置于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则视需要和地形作灵活安排,不局限于对称均衡;木构架为抬梁与穿斗式并用;屋面(顶)式样有硬山、歇山、庑殿、卧龙状屏风墙式,而一座乐楼的屋顶却穿插采用了歇山、庑殿两种样式,又通过与门楼墙、两山卧龙状屏风墙的巧妙衔接,组成屋面前后四脊,浑然一体的壮观景象;装饰艺术集中体现在门楼墙面和乐楼上;乐楼屋面陡峭、重檐飞翼,柱础以上,屋檐以下除构架柱、梁、檩、大枋外,全是木刻木雕,而不用一砖一石,是荟萃木作艺术的精品。

装饰题材多是寓意吉祥平安,荣华富贵的民俗风情内容,“凤”纹以细腻精美、生动传神取胜;无论是宏观的空间安排布局,还是微观的局部艺术处理,都注意到了虚与实,疏与密,点、线、面的有机结合,
使整座建筑群既庄重典雅,又空灵秀丽,表现出古代建筑大师们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