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总论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1肿瘤总论大纲-PPT精选文档24页
![11肿瘤总论大纲-PPT精选文档24页](https://img.taocdn.com/s3/m/3bd1b5fea1c7aa00b52acbe5.png)
26.10.2019
病理学
23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26.10.2019
病理学
11
三、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肿瘤细胞的代谢比正常细胞旺盛,尤以恶性 肿瘤更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瘤细胞分化不 成熟和生长旺盛的特征。
核酸代谢:合成↑> 分解↓ 蛋白质代谢:合成↑>分解↑,肿瘤蛋白 酶系统:酶谱的一致性 糖代谢:糖无氧酵解过程↑
26.10.2019
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 遗传、免疫、内分泌、性别年龄、种族因素
26.10.2019
病理学
22
肿瘤的发病学
细胞突变学说(基因学说)
基因表达失调学说(基因外学说)
癌基因学说
• 癌基因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诱导细胞恶性转化 的潜在活性基团,可分为病毒癌基因(v-onc,转 化基因)和细胞癌基因(c-onc,原癌基因)。
局部压迫和阻塞 并发症:蒂扭转、血管瘤破裂出血、发生
在粘膜面时可发生溃疡及继发性感染等 发生在内分泌腺时可引起激素分泌过多
26.10.2019
病理学
18
七、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邻近组织和器官、阻塞器官管腔 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浸润破坏周围组织 并发症:大出血、坏死后继发感染 相关症状:疼痛、发热等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副肿瘤综合征 恶病质
肿瘤
(tumor,neoplasm)
26.10.2019
病理学
1
一、 肿瘤的概念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基 因调控失常,致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肿瘤总论医学PPT课件
![肿瘤总论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0eb3afa0116c175f0e48f3.png)
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城市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 农村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
一、分类
目的: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选择治疗 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 形态学 对机体影响
肿瘤的命名
良性——来源组织+瘤 癌—来自于上皮组织 恶性 肉瘤—来自于间叶组织
交界性—生物学行为显示良性与恶性之间类型
某些恶性肿瘤仍沿用传统名称“瘤”或“病”。如恶 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白血病,何杰金病等。 有的肿瘤虽然为良性,但由于部位与器官特征所致 的恶性后果显示生物学为恶性的肿瘤如颅内良性肿瘤伴 颅内高压,肾上腺髓质瘤伴恶性高血压及胰岛素瘤伴低 血糖。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肿瘤(Tumour)
肿瘤概论
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
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非人体需要的过
度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特性: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不受
机体生理调节正常生长,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
官。
肿瘤
良性 恶性 已成为目前死亡常见原因之一,男性
为第二死因,女性为第三位主要死因
良性肿瘤 瘤细胞形态 似正常细胞 核分裂象 少或无 恶性肿瘤 常见异型或幼稚型 常发并可见不典型核 分裂象 包膜 几乎都有 几乎都无 生长方式 膨胀性 浸润性 生长速度 常慢 常快 转移 无 易发生转移 复发 无或很少 常易复发 对机体影响 一般危害性小 危害性大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遗传性肿瘤前疾病
(1)神经纤维瘤病(NF) (2)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PC)80%-100% 可发生结肠癌。 (3)发育异常痣综合症(B-K痣综合症) 家族性不典型痣——恶性黑色瘤综合 症,为恶性黑色病的癌前病变。
一、分类
目的: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选择治疗 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 形态学 对机体影响
肿瘤的命名
良性——来源组织+瘤 癌—来自于上皮组织 恶性 肉瘤—来自于间叶组织
交界性—生物学行为显示良性与恶性之间类型
某些恶性肿瘤仍沿用传统名称“瘤”或“病”。如恶 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白血病,何杰金病等。 有的肿瘤虽然为良性,但由于部位与器官特征所致 的恶性后果显示生物学为恶性的肿瘤如颅内良性肿瘤伴 颅内高压,肾上腺髓质瘤伴恶性高血压及胰岛素瘤伴低 血糖。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肿瘤(Tumour)
肿瘤概论
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
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非人体需要的过
度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特性: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不受
机体生理调节正常生长,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
官。
肿瘤
良性 恶性 已成为目前死亡常见原因之一,男性
为第二死因,女性为第三位主要死因
良性肿瘤 瘤细胞形态 似正常细胞 核分裂象 少或无 恶性肿瘤 常见异型或幼稚型 常发并可见不典型核 分裂象 包膜 几乎都有 几乎都无 生长方式 膨胀性 浸润性 生长速度 常慢 常快 转移 无 易发生转移 复发 无或很少 常易复发 对机体影响 一般危害性小 危害性大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遗传性肿瘤前疾病
(1)神经纤维瘤病(NF) (2)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PC)80%-100% 可发生结肠癌。 (3)发育异常痣综合症(B-K痣综合症) 家族性不典型痣——恶性黑色瘤综合 症,为恶性黑色病的癌前病变。
肿瘤学总论分析ppt课件
![肿瘤学总论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13674bd0d233d4b04e694e.png)
DNA肿瘤病毒
• 既有病毒增殖,又可转化细胞 • 转化细胞效率高,有时一个病
毒分子即可转化 • 有反转录酶存在 • 有包膜
只有转化作用,无病毒增殖 转化细胞效率低,可能需要 需要10~100个病毒分子 无 不一定有
-
17
• 病毒 EB病毒 HBV病毒 HPV病毒
• 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
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肝癌 宫颈癌
年全世界估计每年有635万例肿瘤新发病例,其 中发达国家为31.3万,发展中国家为322万。发 达国家主要癌症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 癌和前列腺癌;发展中国家主要为宫颈癌、胃癌
、口/咽癌、食管癌和乳腺癌。
• 我国每年大约有160万人患癌,并且恶性肿瘤的
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由70年代的84.58/10万上升
肿瘤学总论
-
1
问题
• 什么是肿瘤?肿瘤学的概念是什么? 癌与肉瘤的关系?
• 癌是否就意味着死亡? • 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 为何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
-
2
基础部分
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理学
临床部分
肿瘤诊断学 肿瘤治疗学
-
3
•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据1980
• 其他化学致癌物 某些抗癌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
-
15
物理致癌因素
• 电离辐射
皮肤癌 白血病 甲状腺癌 肺癌
• 紫外线
皮肤癌 黑色素瘤
-
16
生物性致癌因素
• 肿瘤病毒是指能引起机体发生肿瘤,或使细胞恶性转
化的一类病毒。根据所含核酸类型分为RNA和DNA两类 与人类相关的肿瘤病毒。
肿瘤学总论课件
![肿瘤学总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eaa4f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7.png)
谢药 。 3)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阿糖胞苷
3、用药方法: ivgtt,iv, im, po,TAI,TAE。
肿瘤学总论
48
4、化疗副反应: 1)造血系统反应:白细胞↓,血小
板↓ 2)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
泻,口腔溃疡。 3)毛发脱落。 4)血尿,肝、肾功能改变。 5)免疫功能降低。
肿瘤学总论
11
2 内分泌因素: 子宫内膜癌、乳癌和雌激素有关。
生长激素刺激癌的发展,青少年癌 恶性度高,发展快,早转移。
肿瘤学总论
12
3 免疫因素:
根据“免疫监视”学说,免疫系统 的功能之一是对可能发生癌变的细胞进 行监视,并具有消灭和抑制癌细胞的能 力。当免疫功能异常时,肿瘤的发生率 显著增加。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白 血病、淋巴瘤。应用免疫抑制剂,肿瘤 发生率高。
5、MRI
肿瘤学总论
36
(五)内镜检查:
应用金属或纤维光导内镜直接观察 脏器或体腔并取活检。
(六)病理形态学检查:
1、细胞学检查:脱落细胞、黏膜 细胞、细针穿刺。
2、病理组织学检查:快速冰冻切 片、常规石蜡切片诊断。
肿瘤学总论
37
七 肿瘤分期 T→tumor N→node M→metastasis
肿瘤学总论
46
4)生物碱类:干扰细胞内纺锤体形 成,使细胞停留在有丝分裂中期 →VCR、VP-16。
5)激素类:改变内环境,增强抵抗力 乙烯雌酚,强的松,地塞米松。
6)其它:抗肿瘤作用,甲黄苄肼,顺 铂。
肿瘤学总论
47
2、根据药物对细胞周期作用分类: 1)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烷化剂,抗
生素。 2)周期特异性药物:5-FU等抗代
肿瘤学总论
3、用药方法: ivgtt,iv, im, po,TAI,TAE。
肿瘤学总论
48
4、化疗副反应: 1)造血系统反应:白细胞↓,血小
板↓ 2)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
泻,口腔溃疡。 3)毛发脱落。 4)血尿,肝、肾功能改变。 5)免疫功能降低。
肿瘤学总论
11
2 内分泌因素: 子宫内膜癌、乳癌和雌激素有关。
生长激素刺激癌的发展,青少年癌 恶性度高,发展快,早转移。
肿瘤学总论
12
3 免疫因素:
根据“免疫监视”学说,免疫系统 的功能之一是对可能发生癌变的细胞进 行监视,并具有消灭和抑制癌细胞的能 力。当免疫功能异常时,肿瘤的发生率 显著增加。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白 血病、淋巴瘤。应用免疫抑制剂,肿瘤 发生率高。
5、MRI
肿瘤学总论
36
(五)内镜检查:
应用金属或纤维光导内镜直接观察 脏器或体腔并取活检。
(六)病理形态学检查:
1、细胞学检查:脱落细胞、黏膜 细胞、细针穿刺。
2、病理组织学检查:快速冰冻切 片、常规石蜡切片诊断。
肿瘤学总论
37
七 肿瘤分期 T→tumor N→node M→metastasis
肿瘤学总论
46
4)生物碱类:干扰细胞内纺锤体形 成,使细胞停留在有丝分裂中期 →VCR、VP-16。
5)激素类:改变内环境,增强抵抗力 乙烯雌酚,强的松,地塞米松。
6)其它:抗肿瘤作用,甲黄苄肼,顺 铂。
肿瘤学总论
47
2、根据药物对细胞周期作用分类: 1)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烷化剂,抗
生素。 2)周期特异性药物:5-FU等抗代
肿瘤学总论
外科学课件:肿瘤学总论
![外科学课件:肿瘤学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e1d5bff033687e21ae45a954.png)
2% Brain & other nervous system 15% Breast 25% Lung & bronchus
5% Pancreas 2% Stomach 11% Colon & rectum 5% Ovary 2% Uterine corpus 5% Non-Hodgkin’s lymphoma 4% Leukemia 2% Multiple myeloma 21% All others
3.7
Diabetes Mellitus 2.7
Suicide 1.3
Homicide 0.9 HIV Infection 0.7
Adapted from Greenlee RT,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00:50;22.
Oncology Epidemiology
Male cancer statistics
Estimated incidence
Melanoma of skin 4% Oral cavity & pharynx 3%
Lung & bronchus 14% Pancreas 2%
Kidney & renal pelvis 3% Colon & rectum 10% Prostate 29% Urinary bladder 6% Leukemia 3%
肿瘤学总论
பைடு நூலகம்
=恶性肿瘤真的很要命
肿瘤流行病学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Heart Diseases
Cance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6.9
23.3
31.4
5% Pancreas 2% Stomach 11% Colon & rectum 5% Ovary 2% Uterine corpus 5% Non-Hodgkin’s lymphoma 4% Leukemia 2% Multiple myeloma 21% All others
3.7
Diabetes Mellitus 2.7
Suicide 1.3
Homicide 0.9 HIV Infection 0.7
Adapted from Greenlee RT,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00:50;22.
Oncology Epidemiology
Male cancer statistics
Estimated incidence
Melanoma of skin 4% Oral cavity & pharynx 3%
Lung & bronchus 14% Pancreas 2%
Kidney & renal pelvis 3% Colon & rectum 10% Prostate 29% Urinary bladder 6% Leukemia 3%
肿瘤学总论
பைடு நூலகம்
=恶性肿瘤真的很要命
肿瘤流行病学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Heart Diseases
Cance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6.9
23.3
31.4
肿瘤总论_课件
![肿瘤总论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d720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3.png)
抗癌药作用机制
嘌呤合成
抗嘌呤药 抗叶酸药
Ara-c 抑制DNA聚合酶
HU 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PCB 引起DNA碎裂
BLM 引起DNA单链断裂
ACTD、柔红霉素、ADM、EPI、Mx
插入DNA,干扰转录
mRNA
三尖杉酯碱 干扰核糖体功能,阻止蛋白质合成
氨基酸
L-ASP 分解门冬酰胺
蛋白质
翻译
核苷酸 DNA
恶性肿瘤得生长特点
进行性 无目得性 不考虑周围组织得后果 与身体需求无关 自主性 寄生性
恶性肿瘤转移途径
淋巴道转移: 血行转移:但最常见得就是肺,其次为肝 种植转移:种植性转移常见于腹腔器官得肿瘤
癌症诊断手段
-临床症状 -体检 -实验室检测:含肿瘤标记 -内窥镜检查 -影像学检查:X线、B超、CT、MRI -手术探查 -病理检查:细胞学、血液病理、组织病理切片、尸检 -分子生物学检查
肿瘤总论
肿瘤得分类
按组织学及生物学分类 -良性肿瘤 -临界性肿瘤 -恶性肿瘤
依组成细胞来源 -上皮肿瘤 -间质性肿瘤 -混合性肿瘤 -畸胎瘤
肿瘤得命名原则
良性肿瘤称为“某某瘤” 恶性上皮肿瘤称为“某某癌” 恶性间质肿瘤称为“某某肉瘤” 有时会在良性肿瘤得名称前面加上“恶性”两字,表示
化疗对部分病人有效,但不能延长生存期:膀胱癌、宫颈癌、恶性
黑色素瘤、甲状腺癌、肝癌、胰腺癌、阴茎癌
传统分类法
抗肿瘤药物得分 类
作用机制分类法 细胞动力学分类法
传统分类法
烷化剂:HN2、CTX、IFO、CB1348、TSPA、CCNU、MeCCNU、BCNU 抗代谢类药物:MTX、5-FU、Ara-C、双氟胞苷(Gemcitabine)、6MP 抗癌抗生素:ACTD、MMC、ADM、EPI、THP、Mx、BLM 植物类药物:VLB、VCR、VDS、NVB、VP16、VM26 、HCPT、CPT-11、
肿瘤总论 PPT课件
![肿瘤总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855701770bf78a6429549e.png)
3.以人名命名:如霍奇金淋巴瘤、尤文肉瘤等。
4.以惡性…瘤命名惡性腫瘤:如惡性神經鞘瘤、 惡性腦膜瘤、惡性黑色素瘤等。
5.以“瘤”或“病”命名惡性腫瘤:如白血病、 精原細胞瘤等。
6.以“瘤病”命名多發腫瘤:如神經纖維瘤病、 脂肪瘤病、血管瘤病等。
7.畸胎瘤是性腺或胚胎剩件中的全能細胞發生的 腫瘤,常發生於性腺,一般含有兩個以上胚層的多 種成分,分為良性畸胎瘤和惡性畸胎瘤兩類。
腫瘤性增殖 非腫瘤性增殖
細胞數量明顯增多,分化差, 細胞數量稍有增多,分化良
形態幼稚,與正常組織細胞有明 好,形態正常,與正常組織細
顯差異;組織結構紊亂,功能喪 胞相似;組織結構完好,功能
失或不全。(不成熟性)
健全。
增殖的細胞具有與原組織細
胞完全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如生 長旺盛、侵襲轉移,破壞組織, 影響機體生長發育,有害無益。 (不協調性)
一、腫瘤的命名原則
(一)腫瘤命名的一般原則
1.良性腫瘤命名:一般原則是部位+組織/細胞 類型+瘤。如:子宮平滑肌瘤、甲狀腺腺瘤、乳 腺纖維腺瘤等。
2.惡性腫瘤命名:
上皮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統稱為癌(carcino-ma)。 命名原則是上皮組織名稱+癌。如:鱗狀細胞 癌、腺癌、腺鱗癌等。
間葉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sarcoma)。命名原則是間葉組織名稱+肉瘤。如平滑 肌肉瘤、纖維肉瘤、骨肉瘤等。
乳腺癌的TNM分期系統
第七節 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良性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一般影響較小,主要表現為局部壓迫和阻塞症狀。
顱內—可壓迫腦 組織,阻礙腦脊液 迴圈,使顱內壓增 高。
腔道— 可引起梗 阻和阻塞
繼發出血感 染—如子宮粘膜 下肌瘤,患者因 此而貧血。
肿瘤 总论 ppt
![肿瘤 总论 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018e923169a4517623a31d.png)
(三)干扰核酸合成中的转录过程,阻碍RNA的合成 放线菌素D、ADM、DNR,属于CCNSA
(四)抑制拓扑异构酶,影响DNA合成,引起DNA断裂 CPT、HCPT、CPT-11、VP-16,属于CCNSA
(五)损伤纺锤体,使有丝分裂停滞 VLB、VCR、秋水仙碱,主要杀伤M期的细胞,属于CCSA
(六)激素类和分子靶向药物
价格昂贵,每月
2-10万;由于
比如CD20单抗、 抗HER2单抗、 抗VEGF单抗、 抗EGFR单抗
肿瘤的异质性, 靶向药物临床应 用受限;有效期 不长;不可能选 用一种靶向药物
治疗某一肿瘤的
全部
对肿瘤相关分子 靶点的特异性作 用;对肿瘤细胞 的选择性杀伤作 用;与化疗药物 存在疗效互补; 对耐药性细胞的 杀伤作用;相对 较低毒性,尤其 是血液毒性
12
二、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结构中的活性基团与DNA分子形成 交叉联结,直接破坏其结构和功能 代表药:CTX,DDP,MMC
13
三、嵌入DNA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
嵌入到DNA双链的碱基之间,与DNA 结合成复合体,阻止RNA的转录。
代表药:ADM,ACTD
肿瘤内科治疗总论
消化内科 王雅坤 2013-11-22
内容提要
• 肿瘤内科治疗的历史和现状
1
• 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
2
3 • 联合用药的基础理论 • 肿瘤内科治疗的原则和策略
4
2
近代肿瘤内科治疗的重要里程碑
时间 20世纪40年代
治疗方法
作用机制
盐酸氮芥治 疗淋巴瘤 甲氨蝶呤治 疗小儿急淋
作用于DNA化 学结构
中和、阻断、 激活ADCC等
DDP、ADM适 应症更广,开始 能够治疗肿瘤 (睾丸肿瘤、儿 童白血病)
(四)抑制拓扑异构酶,影响DNA合成,引起DNA断裂 CPT、HCPT、CPT-11、VP-16,属于CCNSA
(五)损伤纺锤体,使有丝分裂停滞 VLB、VCR、秋水仙碱,主要杀伤M期的细胞,属于CCSA
(六)激素类和分子靶向药物
价格昂贵,每月
2-10万;由于
比如CD20单抗、 抗HER2单抗、 抗VEGF单抗、 抗EGFR单抗
肿瘤的异质性, 靶向药物临床应 用受限;有效期 不长;不可能选 用一种靶向药物
治疗某一肿瘤的
全部
对肿瘤相关分子 靶点的特异性作 用;对肿瘤细胞 的选择性杀伤作 用;与化疗药物 存在疗效互补; 对耐药性细胞的 杀伤作用;相对 较低毒性,尤其 是血液毒性
12
二、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结构中的活性基团与DNA分子形成 交叉联结,直接破坏其结构和功能 代表药:CTX,DDP,MMC
13
三、嵌入DNA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
嵌入到DNA双链的碱基之间,与DNA 结合成复合体,阻止RNA的转录。
代表药:ADM,ACTD
肿瘤内科治疗总论
消化内科 王雅坤 2013-11-22
内容提要
• 肿瘤内科治疗的历史和现状
1
• 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
2
3 • 联合用药的基础理论 • 肿瘤内科治疗的原则和策略
4
2
近代肿瘤内科治疗的重要里程碑
时间 20世纪40年代
治疗方法
作用机制
盐酸氮芥治 疗淋巴瘤 甲氨蝶呤治 疗小儿急淋
作用于DNA化 学结构
中和、阻断、 激活ADCC等
DDP、ADM适 应症更广,开始 能够治疗肿瘤 (睾丸肿瘤、儿 童白血病)
肿瘤.外科学总论PPT
![肿瘤.外科学总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bf4d7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3.png)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 异常核分裂像
正常核分裂像
核染色质排列成花瓣 状和赤道板状,称为 菊花状和赤道板状核 分裂像,在正常组织 可见,但在恶性肿瘤 时,其数目明显增多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 异常核分裂像
病理性核分裂像
核染色质排列成3极、 4极、不对称和顿挫状, 称为多极、不对称和 顿挫型核分裂像。为 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 特征之一
外界因素
• 化学因素:⑴烷化剂;⑵多环芳香烃类化 合物;⑶氨基偶氮类化合物;⑷亚硝胺类 ;⑸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⑹其他
• 物理因素:⑴电离辐射;⑵紫外线;⑶其 他
• 生物因素:主要是病毒病因;寄生虫
内在因素
• 遗传因素:癌症的遗传倾向性(遗传易 感性)(Hereditary Susceptibility)
肿瘤的三级预防
• 一级预防: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 防止癌症的发生
• 二级预防:癌症一旦发生,应早期及时发 现之并予以及时治疗
• 三级预防:注重治疗后的康复,提高肿瘤 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寿命
肿瘤的分类
• 目的: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 选择治疗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 分类:
良性肿瘤
肿瘤的实验室检查
• 常规化验:三大常规、血沉 • 血清学检查:测定人体内由肿瘤细胞产
生的分布于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中的 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包括⑴酶 学检查;⑵糖蛋白;⑶激素类;⑷肿瘤 相关抗原等 • 流式细胞分析术(Flow cytometry,FCM ) • 基因或基因产物检查:即基因诊断
• 恶液质: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衰竭的表现 • 某些部位肿瘤可以引起相应的功能亢进
或低下,继而发生全身性改变。如肾上 腺肿瘤、甲状旁腺肿瘤、脑肿瘤等
肿瘤学概论ppt课件
![肿瘤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c81f27a0116c175f0e48b9.png)
3/10万
中国常见癌瘤分布
• 乳腺癌——散发分布 • 鼻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 • 食管癌——河南、河北、山西 • 胃癌——西北及沿海各省(甘肃、青海、宁夏、江苏、浙江等) • 肝癌——东南沿海(上海、广西、福建、江苏、广东) • 肺癌——京、沪、津、辽宁、吉林、河北等 • 宫颈癌——山西、内蒙、陕西、湖北、江西等 • 大肠癌——浙江和长江下游
流行病学——人群分布
• 年龄 • 性别:男>女,但乳腺癌、胆囊癌、甲癌却相反 • 职业:扫烟囱工人→阴囊癌(Pott,1775年〉
苯胺染料工人→膀胱癌(Rehn,1895年) • 种族:鼻咽癌 —— 广东人
皮肤癌 —— 白种人 口腔癌 —— 印度人 胃癌 —— 日本人
我国癌症死亡谱(一)(1990-1992)
前言
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危害性极大、令人可怕的疾病, 其中恶性肿瘤〈俗称“癌症”)是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居第二位造成人类 高死亡率的疾病。全世界每8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在一生中患过癌症。 美国今年约有122万新的癌症病人,另有130万皮肤癌未计算在内,在美 国每4个死亡者中有1个是死于癌症的。美国每年约55万人死于癌症, 亦即每天有1500人死于癌症,我国每年新病例达160万,死于癌症130 万,每5个死亡者中有1个是癌症死亡,现有癌症病人200多万。
肿瘤的分类及命名
1.按生长特性分类: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与周围组 织关系 血液供应
பைடு நூலகம்转移 全身影响
治疗后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癌和肉瘤)
慢 膨胀性生长
快 浸润性生长
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 破坏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界限清楚、活动度大
中国常见癌瘤分布
• 乳腺癌——散发分布 • 鼻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 • 食管癌——河南、河北、山西 • 胃癌——西北及沿海各省(甘肃、青海、宁夏、江苏、浙江等) • 肝癌——东南沿海(上海、广西、福建、江苏、广东) • 肺癌——京、沪、津、辽宁、吉林、河北等 • 宫颈癌——山西、内蒙、陕西、湖北、江西等 • 大肠癌——浙江和长江下游
流行病学——人群分布
• 年龄 • 性别:男>女,但乳腺癌、胆囊癌、甲癌却相反 • 职业:扫烟囱工人→阴囊癌(Pott,1775年〉
苯胺染料工人→膀胱癌(Rehn,1895年) • 种族:鼻咽癌 —— 广东人
皮肤癌 —— 白种人 口腔癌 —— 印度人 胃癌 —— 日本人
我国癌症死亡谱(一)(1990-1992)
前言
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危害性极大、令人可怕的疾病, 其中恶性肿瘤〈俗称“癌症”)是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居第二位造成人类 高死亡率的疾病。全世界每8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在一生中患过癌症。 美国今年约有122万新的癌症病人,另有130万皮肤癌未计算在内,在美 国每4个死亡者中有1个是死于癌症的。美国每年约55万人死于癌症, 亦即每天有1500人死于癌症,我国每年新病例达160万,死于癌症130 万,每5个死亡者中有1个是癌症死亡,现有癌症病人200多万。
肿瘤的分类及命名
1.按生长特性分类: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与周围组 织关系 血液供应
பைடு நூலகம்转移 全身影响
治疗后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癌和肉瘤)
慢 膨胀性生长
快 浸润性生长
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 破坏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界限清楚、活动度大
肿瘤学概论及肿瘤诊断PPT课件
![肿瘤学概论及肿瘤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424c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3.png)
通过症状和体征,进行初 步判断是否可能存在肿瘤 。
通过X光、CT、MRI等影 像学检查,观察肿瘤的大 小、位置和侵犯范围。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进 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 肿瘤的性质和分化程度。
进行全身检查,了解肿瘤 是否转移和转移的范围。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
肿瘤诊断的策略与决策分析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生物样 品中的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 对肿瘤进行辅助诊断的方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
检测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肿瘤 标志物,如AFP、CEA等,对 某些肿瘤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 价值。
生化指标检测
检测与肿瘤相关的生化指标, 如酶活性、蛋白质含量等,有 助于了解肿瘤的生长和代谢情 况。
免疫学检测
常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与应用
甲胎蛋白(AFP)
用于诊断肝癌,尤其是原发性肝癌。
癌胚抗原(CEA)
用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和监测。
CA19-9
用于胰腺癌、结巢癌的辅助诊断和监测。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与局限性
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辅助临床诊断,监测病情进展,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价值。
总结词
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对肿瘤进行 确诊的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对肿瘤 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 助于鉴别肿瘤类型和来源。
分子病理学诊断
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分子生物学 检测,如基因突变、融合基因等 ,有助于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和 预后。
生化与免疫诊断
01
02
03
04
总结词
肿瘤的症状与体征
肿瘤内科学总论全套课件
![肿瘤内科学总论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81bf767c1cfad6195fa7ec.png)
Non-Hodgkin’s lymphoma 5% All others 19%
3% Esophagus
33% Lung & bronchus
5% Pancreas 3% Liver & intrahepatic bile duct 3% Stomach 10% Colon & rectum 11% Prostate 3% Urinary bladder 4% Leukemia 5% Non-Hodgkin’s lymphoma 22% All others
肿瘤内科学总论
内容提要
• 常见肿瘤的动态变化 • 肿瘤综合治疗的进展 • 内科治疗的回顾和评价 • 当今的热点——靶向治疗 • 近年来的一些新进展
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结论
• 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是反映一个 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医疗卫生工作质 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卫生部和科技部 于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第三 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 示,我国城乡和不同区域死亡率差异较 为明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 民死因的主要疾病。
疗,热疗。 • 5,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大剂量化疗。5—7
个对数杀灭。主要HD,NHL,MM等。
化疗的几种方式
• 1,根治性化疗;如绒癌,睾丸癌,卵巢 癌,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 病,小细胞肺癌。
• 2,姑息性化疗:常见晚期实体肿瘤化疗; • 3,辅助性化疗;如乳腺癌,胃肠道癌术
后 • 4,新辅助化疗。 • (1)减瘤;(2)清除 亚临床病灶。
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
高水平,不同性别、地区别差异 明显
• 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死亡率比70年 代中期增加了83.1%,比90年代初期增加 了22.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恶性 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恶性肿瘤是
3% Esophagus
33% Lung & bronchus
5% Pancreas 3% Liver & intrahepatic bile duct 3% Stomach 10% Colon & rectum 11% Prostate 3% Urinary bladder 4% Leukemia 5% Non-Hodgkin’s lymphoma 22% All others
肿瘤内科学总论
内容提要
• 常见肿瘤的动态变化 • 肿瘤综合治疗的进展 • 内科治疗的回顾和评价 • 当今的热点——靶向治疗 • 近年来的一些新进展
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结论
• 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是反映一个 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医疗卫生工作质 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卫生部和科技部 于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第三 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 示,我国城乡和不同区域死亡率差异较 为明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 民死因的主要疾病。
疗,热疗。 • 5,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大剂量化疗。5—7
个对数杀灭。主要HD,NHL,MM等。
化疗的几种方式
• 1,根治性化疗;如绒癌,睾丸癌,卵巢 癌,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 病,小细胞肺癌。
• 2,姑息性化疗:常见晚期实体肿瘤化疗; • 3,辅助性化疗;如乳腺癌,胃肠道癌术
后 • 4,新辅助化疗。 • (1)减瘤;(2)清除 亚临床病灶。
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
高水平,不同性别、地区别差异 明显
• 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死亡率比70年 代中期增加了83.1%,比90年代初期增加 了22.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恶性 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恶性肿瘤是
肿瘤学总论ppt课件
![肿瘤学总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0022d8102de2bd9605886c.png)
28
肿瘤的诊与平片、造影检查、特殊显
影
CT 超声 放射性核素显像 MRI
Accidents Pneumonia & Influenza Diabetes Mellitus Suicide Homicide HIV Infection
Adapted from Greenlee RT,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00:50;22.
3
Oncology Epidemiology
8
肿瘤的分类
目的: 明确肿瘤性质 明确组织来源
选择治疗方案
提示预后
依据:肿瘤的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 类别:良性,恶性,交界性
9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biology)行为、 形态学(morphology)及对机体的影响
肿瘤可分为良性(benign)与恶性(malignant)两类。 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neoplasm) 恶性肿瘤来自上皮(epithelium)组织者称为“癌”(cancer) 来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sarcoma) 胚胎性肿瘤常称为母细胞瘤(metrocytoma),如神经母细胞瘤 (neuroblastoma)。 某些恶性肿瘤仍沿用传统名称“瘤”或“病”,如淋巴瘤、精 原细胞瘤、白血病、霍杰金病等。 少数肿瘤,形态上属良性,但常浸润(infiltrate)生长,切除 后易复发(recur),多次复发有的可出现转移(metastasis),从 生物学行为上显示良性与恶性之间的类型为交界性肿瘤。诸如 包膜不完整的纤维瘤(fibroma)、粘膜乳头状瘤、唾液腺混合瘤 等。
Male cancer statistics
Estimated incidence
肿瘤学概论教学课件ppt
![肿瘤学概论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0f83e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0.png)
对有家族遗传史的高危人群进行遗传咨询和筛查,提供针对性的 预防建议。
环境因素控制
减少暴露在有害环境因素中,如辐射、化学致癌物等。
筛查与早期诊断
常规筛查
开展常规筛查项目,如乳腺、宫颈、结肠等癌症的筛查,以早期 发现肿瘤迹象。
早期诊断
提高对肿瘤早期症状的认识,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实现 早期诊断和治疗。
肿瘤的分类和分级
肿瘤的分类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其中,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对机体影 响较小;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以浸润破坏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肿瘤的分级
恶性肿瘤根据细胞的分化程度、异型性、核分裂象数目等分为Ⅰ、Ⅱ、Ⅲ、 Ⅳ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局部影响
肿瘤可以压迫、阻塞、浸润和破坏器官,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甚至丧失。
免疫疗法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包括抗体药 物、细胞免疫治疗等方法。
细胞凋亡诱导疗法
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如利用 化学药物或基因疗法。
肿瘤研究的前沿和挑战
肿瘤干细胞
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和作用,以探索新的治疗 策略。
转移和复发
研究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机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
06
肿瘤研究进展
新兴肿瘤研究领域
肿瘤基因组学
研究肿瘤细胞的基因组变异,以揭示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的机制。
肿瘤免疫学
研究免疫系统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探讨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 的应用。
肿瘤细胞信号转导
研究肿瘤细胞内部信号转导通路,以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肿瘤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靶向治疗
利用特定靶点,如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变异或蛋白质, 设计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环境因素控制
减少暴露在有害环境因素中,如辐射、化学致癌物等。
筛查与早期诊断
常规筛查
开展常规筛查项目,如乳腺、宫颈、结肠等癌症的筛查,以早期 发现肿瘤迹象。
早期诊断
提高对肿瘤早期症状的认识,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实现 早期诊断和治疗。
肿瘤的分类和分级
肿瘤的分类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其中,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对机体影 响较小;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以浸润破坏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肿瘤的分级
恶性肿瘤根据细胞的分化程度、异型性、核分裂象数目等分为Ⅰ、Ⅱ、Ⅲ、 Ⅳ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局部影响
肿瘤可以压迫、阻塞、浸润和破坏器官,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甚至丧失。
免疫疗法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包括抗体药 物、细胞免疫治疗等方法。
细胞凋亡诱导疗法
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如利用 化学药物或基因疗法。
肿瘤研究的前沿和挑战
肿瘤干细胞
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和作用,以探索新的治疗 策略。
转移和复发
研究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机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
06
肿瘤研究进展
新兴肿瘤研究领域
肿瘤基因组学
研究肿瘤细胞的基因组变异,以揭示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的机制。
肿瘤免疫学
研究免疫系统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探讨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 的应用。
肿瘤细胞信号转导
研究肿瘤细胞内部信号转导通路,以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肿瘤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靶向治疗
利用特定靶点,如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变异或蛋白质, 设计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性
恶性
一、生长特
性
1. 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常有包膜 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
浸润性生长 无包膜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缓慢生长
生长较快
2. 生长速度
接近正常组织
与正常组织差别较大
3.质地与色泽 一般不侵袭,少数局部侵袭 一般多有侵袭和蔓延现象
4.侵袭性
不转移
一般多有转移
5.转移性
完整切除,一般不复发
治疗不及时,常易复发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比较
良性
恶性
三、继发改变 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常出血、坏死、溃疡
四、功能代谢 除分泌激素肿瘤以外, 核酸代谢旺盛、
一般代谢正常
酶谱改变、
常产生异常代谢
五、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 较大,除压迫、阻塞外,
或阻塞作用。如发生在 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
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 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
死亡原因 (ICD-10)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呼吸系病 心脏病
损伤和中毒 消化系病
内分泌营养代谢
泌尿生殖系病 神经系病 精神障碍
10种死因合计
县
死亡专率 (1/10万)
130.2
105.5 84.9 71.8
46.1 17.0 8.2 6.7 4.2 3.8
构成 %
25.1
20.4 16.4 13.9
后果
合并感染,造成恶病质
22
癌与肉瘤的比较
癌
肉瘤
1.组织来源 2.肿瘤部位 3.大体特点
4.组织学特点
5.网状纤维 6.超微结构
7.免疫组化特点 8.转移 9.治疗反应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多位于体表或内脏
多位于躯干与四肢,腹膜后等处
质较硬,色灰白,干燥,切面常呈 质软,色灰红,湿润,切面细腻,
粗颗粒状,常有坏死
③混合:癌肉瘤(carcinosarcoma)
18
重点 肿瘤的命名原则
胚胎性肿瘤: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 传统名称:瘤、病(恶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白血病、
霍奇金病)
组织器官来源:乳癌、肺癌、结肠癌 细胞形态:鳞癌、腺癌、腺鳞癌 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未)分化
19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比较
28.8 (3)
胃癌
17.4
13.3 (3)
24.0
18.8 (4)
肝癌
15.3
13.9 (2)
15.0
8.6 (5)
食管癌
9.7
7.7 (4)
5.9
4.4 (6)
结直肠癌
9.7
5.4 (6)
4.0
1.9 (8)
宫颈癌
7.0
3.2 (7)
3.8
2.3 (7)
白血病
4.0
2.8 (8)
鼻咽癌
1.8
1.1 (9)
1. 肺癌 2. 乳腺癌 3. 结直肠癌
12
我国2005年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统计
男性
女性
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肺癌 肝癌 胃癌
食管癌
结直肠癌 白血病 膀胱癌 鼻咽癌
49.0
41.8 (1)
乳腺癌
24.8
6.7 (5)
40.0
36.2 (2)
肺癌
22.9
19.3 (1)
37.1
1. 亚洲 49.9% 2. 欧洲 25.3% 3. 北美 8.2002)
1. 亚洲 37.0% 2. 欧洲 29.6% 3. 北美 21.1%
中国 312万
10
2006年我国居民疾病死亡原因构成(/10万)
市
顺 位
死亡原因
死亡专率
(ICD-10) (1/10万)
膀胱癌
1.5
0.6 (10)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13
14
流行病学总结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 中国居民疾病死亡率居第一位的是肿瘤 发达国家死亡率较高 发病率、死亡率逐渐上升 无论全球还是中国,肺癌是死亡率第一的肿瘤, 病因与吸烟和环境污染有关
15
肿瘤的概念和分类
16
重点
肿瘤: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和促进因素长
8.9 3.3 1.6 1.3 0.8 0.7 92.3
11
Estimated New Cancer Cases* 10 Leading Sites by Gender, US, 2007
1. 前列腺癌 2. 肺癌 3. 结直肠癌
1. 乳腺癌 2. 肺癌 3. 结直肠癌
1. 肺癌 2. 前列腺癌 3. 结直肠癌
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新生物一旦形成后,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
肿瘤分类 形态学 良性:瘤(脂肪瘤、纤维瘤)
生物学 恶性:癌、肉瘤
17
重点 肿瘤的病理命名原则
肿瘤命名
①上皮组织来源:癌(carcinoma);鳞癌、腺癌
②间叶组织来源(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 脉管、骨、软骨组织):肉瘤(sarcoma);平滑肌 肉瘤、脂肪肉瘤、骨肉瘤
常有出血
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 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
纤维组织常有增生
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
组织少
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
肉瘤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
肿瘤学总论
1
奥黛丽 赫本
2
陈晓旭
3
Cancer —形源状自拉生丁语长c特an性cer 螃蟹
crab
lung cancer
4
学习目标
了解肿瘤的概念、病因 熟悉肿瘤的分类 熟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熟悉恶性肿瘤的检查诊断方法、分期与转移方式、 预防和治疗原则 掌握常见的体表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1 恶性肿瘤 144.6
2
脑血管病
93.7
3
心脏病
90.0
4
呼吸系病
69.3
5 损伤和中毒
32.4
6 内分泌营养代谢
17.6
7
消化系病
15.6
8 泌尿生殖系病
7.3
9
神经系病
5.0
10
精神障碍
3.4
10种死因合计
构成 %
27.3
17.7 17.1 13.1
6.1 3.3 2.9 1.4 0.9 0.7 90.4
6.复发
20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比较
良性
二、组织学特点
1. 组织分化程度 分化好
异型性小
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
2. 排列与极性 排列规则,极性保持良
3.核膜
好
4.染色质
通常较薄
5.核仁
细腻,较少
6.核分裂相
不增多及变大
不见病理性核分裂相
恶性
分化不好 异型性大 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 大 极性紊乱,排列不规则 通常增厚 通常深染、增多、增粗 粗大,数量增多 常见到病理性核分裂相 21
5
一、肿瘤概论
肿瘤流行状况 肿瘤分类 肿瘤病因、发病机制 肿瘤预防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 肿瘤的止痛与姑息 肿瘤学的未来
二、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
6
肿瘤流行状况
7
全球1086万肿瘤新增病例(2002)
1. 亚洲 44.9% 2. 欧洲 26.0% 3. 北美 13.2%
中国 20.3%
8
全球672万肿瘤死亡病例(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