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成年人保护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懂得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等环节,增强未成年学生的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情景讨论、调查交流等方法,初步学习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掌握一定的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努力增强对自己的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的内容理解。
难点:分析各种案例,学会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教具、课件
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体会温暖
【多媒体显示】图片:大树下的幼苗,风雨中的小草……
教师:我们青少年学生正如这幼苗和小草,还很稚嫩,需要有特别的呵护,才能让我们的生命健康成长。国家考虑到我们未成年学生年纪小、阅历少,思想单纯,是非判断能力差,缺少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所以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予
以特别的法律保护,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亲切关怀,也反映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多媒体显示】图片:孩子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情景的照片教师:我们每个人在充满爱的家庭中诞生,在家庭的呵护中一天天长大。可是家像港湾,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也会有潮起潮落的时候,在家庭里不光有欢笑,还会有委屈、伤心、甚至是伤害的泪水。
【多媒体显示】课题: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
(一)不许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撑起家庭的保护伞
案例:四川新闻网报道:成都洞子口乡一位家长因无法管教孩子,竟将他用铁链锁在家中,而记者在采访家长时,家长竟然说孩子是自己的,想怎样管教就怎样管教,没有任何不对。你认为这位家长的做法对吗
案例分析:虐待是指用打骂、冻饿、捆绑、限制自由、强迫干重活、有病不给治等手段,对他人进行迫害。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是我的,想打想骂,别人管不着。他们遇到孩子做的事不随自己意,或因孩子有病、呆傻而虐待孩子,使孩子的身心都受到严重摧残。还有个别家长为了自己的快乐,把未成年的孩子扔掉或赶出家门,迫使孩子在外流浪,导致孩子受伤甚至死亡,这些都是触犯法律的。在我国,小孩子同成年人一样,享有人身自由,父母对子女,不管是亲生的,还是抱养的,都不得虐待。
【多媒体显示】法律依据:《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
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调查与交流】
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同学们你们怎么看
(二)教育和引导是学校不可忽视的责任——撑起学校的保护伞
案例:从2011年开始,长垣一中实施包括不准携带手机入校的“六条禁令”、“七个不准”等校规校纪,违反者一被发现,就被开除、劝退。“我孩子在长垣一中读高中,晚自习后在宿舍玩了一会儿手机,被学校工作人员抓住后,就被劝退,要想返校上学,得给学校交6000元。”河南省长垣一中学生家长展墨近日向记者反映这一情况。
案例分析: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教育法所赋予公民的权力,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学校都没有劝退学生的权利。
【多媒体显示】法律依据: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
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二十五条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调查与交流】
【多媒体显示】对开除学生你怎么看
(三)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撑起社会的保护伞
案例:2014年6月19日,山东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在市城区学校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动员会议上强调,要认真扎实开展好集中整治活动,切实做到学校及周边的路灯要亮、道路要畅、校园要美、师
生要安、秩序要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的教育教学环境。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是教育优先战略的需要、是培养未来的需要、是建设文明美丽水城的需要,努力把环境整治做好,为孩子们学习、接受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中国经济网转)
案例分析:为了保证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社会各界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展一些活动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多媒体显示】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调查与交流】实施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你知道还有哪些举措吗
授课人:免费开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外辅导员;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制品;校园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开发、推广“绿坝”上网软件……的确,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和爱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时难免要遭到侵犯,这时,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学生的合法权益呢
【多媒体显示】提示学生的自我保护小贴士
求助于老师;
致信给青少年保护委员会
求助于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
反映至学校领导;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作者信息:无棣县车王镇小学文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