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与流域管理
浅谈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的特点
e v o me tpa s O h a i o ea he e n n x e i c o teGE ie v r rjc , h o g e n t t na de tn in e n i n n l . n t eb ss f h c iv me t d e p r n e r m F Ha e 0e t t r u hd mo sr i n xe s ,w r n t a e f h h Ri P ao o
全球环境基金( E 赠款资助的“ G T) 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
而下 ” 的活动包括建立法律 、 政策 、 规章制度 、 标准以及水资源 分配等l 。具体体现在省( _ 2 直辖市 )地( ) 、 市 和县( 、 各级 市 区) 之间 , 上级对下级需要 有明确 的技术与政策的指导 , 以明确定
义其 水 资 源 可 利用 量 、 许 消 耗 的 E 允 丁数 量 、 许 的污 水 排 放 允 量 、 道 中应 存 留 的水 量 、 要 向 下 游 输 送 的 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 、 染 物 控 河 需 污
境综合管理” 目, 项 旨在提高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综合 管理
水平 , 减轻流域水污染状 况 , 从而改善渤海 的水 环境质量 。其 中“ 水资源与水环境综 合管理 规划 (、 I 倥MP ” G T 海 河项 ^ )是 E 目的核心 , 目标是 : 其 在充分研究现状水资源和水 环境特点及 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 从改革水管理体制人手 , 强水管理部 门 加 之间的合作; 同时 引入 E丁 蒸腾蒸发) ( 管理的理念 , 以知识 管理 开发和遥感监测 E 丁作为技术支撑 , 通过各种工 程和非工程措 施,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 善生 改 态环境 , 使地下水超采速度有较大幅度 的减缓 , 地表水体较现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1-7章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三.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1.坚持依法治水 2.坚持水资源国有的原则 3.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 4.坚持市场经济原则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四.水资源管理的准则
1.综合效率 2.技术效率 3.实施的可靠性 4.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联系及工作流程
一.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联系及区别
第三节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定义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它是指根据区域水资源潜力,按照水资源利用 的底限,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排放标准,并 用最严格的行政行为进行管理的制度。
第三节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主要内容
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 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 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第二节 水资源数量评价
2、降水量计算
(2) 流域或区域面上的平均降水量计算方法有:
a.算术平均法:此法简单,但当降水量随地形变化 较大时,精度较差;只有当地形起伏不大,且降水 量观测站分布较均匀时,计算效果较好。
第二节 水资源数量评价
2、降水量计算
(2) 流域或区域面上的平均降水量计算方法有: b.等值线法:一般来说,等值线法是计算流域(或 区域)平均降水量的较完善方法,因为它考虑了地 形变化对降水的影响。因此,当地形变化较大,区 域内有足够数量的降水量观测站,又能够根据水资 料结合地形变化绘制出降水量等值线图时,采用等 值线方法是比较理想的。 c.泰森多边形法:当流域内待选的降水量观测站比 较少,绘制降水量等值线又比较困难时,可以选用 本方法。
内陆河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研究
内陆河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而内陆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区,其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研究亟待加强。
一、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特点内陆河流域是指流经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河流,其水源主要来自于降水和地下水。
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 季节性差异明显:内陆河流域的降水分布不均匀,季节性差异明显,导致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存在不平衡的状况。
2. 水资源稀缺:内陆河流域地区的降水量较少,水资源相对稀缺。
而且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3. 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内陆河流域地区的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质地较差,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这不仅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还加剧了土地的退化和沙漠化进程。
二、内陆河流域水资源规划的必要性1. 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内陆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区之一,保障人民的生活用水是水资源规划的首要任务。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水资源,可以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 促进经济发展:内陆河流域地区的水资源不仅用于人民的生活用水,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能源等领域。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水资源,可以促进内陆河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生态保护与修复:内陆河流域地区的水资源对于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修复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水资源,可以保护和修复内陆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内陆河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挑战1. 跨区域合作难度大:内陆河流域涉及多个省份和地区,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分歧较大。
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跨区域合作,是内陆河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挑战。
2. 数据不完备:由于内陆河流域地区的地理环境复杂,水资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存在困难。
缺乏准确的数据会影响水资源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
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水是生命之源,流域水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一些重点流域的水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污染加剧、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等。
为了改善这些流域的水环境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点流域水环境现状评估首先,我们需要对重点流域的水环境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
这包括对水质、水量、水生态等方面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实地采样、监测站点的数据收集以及遥感技术等手段,获取准确的水环境信息。
在水质方面,要检测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等,确定主要的污染因子和污染来源。
同时,关注水体的物理指标,如透明度、浊度等。
水量方面,分析流域内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状况,以及水利工程对水流的影响。
水生态方面,考察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群落结构,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服务功能。
二、问题分析与成因探讨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方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导致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违规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较低。
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也不容忽视。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随意排放,都会随着雨水冲刷进入流域水体。
此外,流域内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河流生态流量不足,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同时,水土流失、河道侵占等问题也会影响流域的水环境质量。
三、治理目标与原则明确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是规划的关键。
短期目标可以设定为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中期目标可以是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提升;长期目标则是实现流域水环境的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制定目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将流域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治理。
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
潭水 库下游 供 水能力 和保 证率 ,为 椒江 流域 水资源
可持 续发展 控 制和可 持续 防洪规 划提 供决 策依据 。 然后 在此 基础 上 ,总结经验 ,升 级系 统 ,进 行二 次 开发 后 ,在全 省推 广应 用 。 2 . 1系统 功 能
水 资 源 规 划 与 管 理 决 策 支 持 系 统 能适 应 水 资
合 台州 市温 黄平 原水利 规划 ,建立椒 江流 域水 资源
信 息 管理数 据库 ,对 椒江 流域 相关水 资源 数据进 行
集 成 管理 ,建立水 资源 系统优 化调 度模 型 ,重 点研
究朱 溪水库 与 长潭水 库联 合优化 调度 模型 ,提 高长
涝 灾害 、增加 洪水转 化 水资源 的数量 。
理 决策支 持系 统 。
1 项 目目的
由于 水 资源 信 息应用 的迅速增 加 ,工 作深 度 的 大幅度 加 大 ,对 水资源 信 息 的质 量和 数量 等 的要求
通过 学 习调研 分析 ,可 以看 出,该系 统在许 多 方面 是我 们 能 了解 到 的最先进 的 、最符 合浙 江省 实
源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作者 简介 :谢 放 ( 1 9 5 6年一 ) ,男 ,副 总工程 师 ,教授 级高工 。
・2 7・
水 利技 术监 督
2 0 1 3 年 第 2期
2 项 目概 况
本 项 目的主 要工作 内容 为 ,在对 流域 水资源 规
划 与 管理 决策支 持系 统进 行消化 、吸收 基础 E,结
目的主 要应用 有 :一是 对不 同需 求 、约 束 、规则 、
数 据库 ( 宏观 战 略、长远 规划 、 中长 期规划 和 建设 规划 ) ,资源 配 置规 划 数据 库 ( 流 域 综合 规划 、防 洪规划 、水 资源 综合 规划 、区域 水资源 配置 规划 ) 等 数据 平 台 ,将 水 资源 的各类信 息与 成果 在 引进 的
流域治理历程简述
流域治理历程简述摘要:一、流域治理的概念与重要性二、流域治理的历程与方法1.水资源管理2.防洪与抗旱3.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4.污染治理与水质保护三、我国流域治理的实践与成效四、未来流域治理的趋势与挑战五、公众参与与流域治理可持续发展正文:流域治理是指对一定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水环境、生态系统等进行综合管理和调控的过程。
它旨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障流域水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流域治理的概念与重要性流域治理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工作,涉及水资源、环境、生态、地质、土壤等多个方面。
在我国,流域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地位。
一方面,我国水资源总量有限,人均占有量较低,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流域治理有助于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流域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等问题,流域治理成为当务之急。
二、流域治理的历程与方法1.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流域治理的核心任务之一,主要包括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分配、水资源调度等方面。
通过科学制定水资源规划,合理分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调度,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2.防洪与抗旱:防洪与抗旱是流域治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建设防洪工程、抗旱设施,提高流域的防灾减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是流域治理的关键环节。
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生态修复项目,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4.污染治理与水质保护:流域污染治理是保障水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加强水质监测与保护,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生活水源。
三、我国流域治理的实践与成效近年来,我国在流域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长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流域的水资源保障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水资源和流域管理与规划
水资源和流域管理与规划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全球水资源正越来越紧张。
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但也是有限资源。
因此,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管理和规划水资源和流域。
一.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全面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一系列行动。
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整个水文周期为基础,涵盖水的来源、分配、供应、质量和排放的管理。
首先,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干旱地区和发展中国家。
虽然水资源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但只有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才能确保其可持续性。
同时,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防止污染,并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减少浪费。
其次,应该要提高用水效率。
许多地方的用水效率很低,每天大量的水被浪费掉。
因此,我们应该推广节水意识、制定水价政策、改变用水方式、改进供水系统等,以提高用水效率。
最后,需要加强水文监测和管理。
水文监测和管理是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通过水文监测可以了解水资源的情况、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调整水资源分配、预警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流域管理是一种典型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它是指对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进行综合管理。
流域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并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二. 流域管理和规划流域规划和管理是指人们在对流域进行综合管理和规划的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考虑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以实现流域对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
首先,要强调生态保护。
流域生态系统是水资源的重要保障。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改善人类生态环境,增加生态系统的恢复力。
其次,要遵循适应性管理原则。
由于各地的水资源情况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管理方案。
流域管理应该考虑到本地区的水资源特点,考虑到所在区域的气候、地貌、土壤、生态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最后,流域管理还需要强调跨地区合作,以促进流域管理的有效性。
江河流域管理对水资源保护的意义
江河流域管理对水资源保护的意义水是维持生命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日益突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江河流域管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管理模式,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江河流域管理机制江河流域管理涉及多个地区和各个行业的利益关系,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来协调各方利益。
例如,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将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农业和工业等部门的工作整合起来,确保水资源的综合治理。
同时,还需要加强流域内外的合作,与上下游地区建立共同管理机制,共同制定流域管理规划和政策,实现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的统一保护和合理利用。
二、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江河流域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护和修复水资源。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因此,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工作,建立水资源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水污染问题。
同时,还需要加强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重建湿地和河道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态功能的重建。
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水资源的保护能力,减少水资源的损失。
三、促进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实现江河流域管理不仅关乎水资源的保护,还涉及到水资源的利用。
通过建立健全的水资源市场和定价机制,可以发挥水资源的经济价值,推动水资源的优先配置和高效利用。
例如,可以通过水权交易的方式来调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以制定经济奖励和惩罚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四、提升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江河流域管理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因此,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的方式,提升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例如,组织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了解和认同。
同时,还可以通过水资源保护义务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技能,培养公众的环保习惯。
流域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为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本流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流域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实现流域水资源科学、合理、高效利用。
2. 提高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生态安全。
3. 保障流域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提高用水保障水平。
4. 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
三、工作内容1. 水资源调查与监测(1)开展流域水资源现状调查,摸清水资源家底。
(2)建立水资源监测网络,对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
(3)定期发布水资源监测信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2. 水资源规划与配置(1)编制流域水资源规划,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2)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3)开展水资源论证,确保水资源开发项目符合规划要求。
3.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1)加强水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水污染事件。
(2)实施水污染防治措施,改善水环境质量。
(3)推进水生态修复,提升水生态功能。
4. 用水管理(1)建立健全用水管理制度,规范用水行为。
(2)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实施用水定额管理。
(3)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5.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1)建立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2)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提高管理效率。
(3)开展水资源管理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6. 水资源管理考核与监督(1)建立水资源管理考核机制,对各地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2)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严肃查处水资源管理违规行为,维护流域水资源管理秩序。
四、实施步骤1. 组织编制本流域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内容、步骤和保障措施。
2. 开展水资源调查与监测,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3. 编制水资源规划,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4. 开展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
5. 加强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
6. 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能力。
水资源管理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资源管理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管理是保证人类生活与经济发展可持续进行的关键环节。
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需要进行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工作。
本文将从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管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介绍相关的方法和措施。
一、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是指在一定的规划范围内制定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方案的过程。
水资源规划的目标是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水资源规划方法。
1. 区域水资源规划区域水资源规划是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规划水资源利用的总体方案,通常以流域或水库集群作为划分单位。
该规划要考虑该区域的水资源供求状况、地形地貌特点、自然环境、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通过综合评估提出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
2. 水资源调度规划水资源调度规划是指对流域或水库集群内水资源进行调度的总体方案,以满足不同用水需求和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该规划要考虑到农业、工业、城市供水等多种用水需求,并结合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
3. 水资源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是指制定水资源保护的总体方案,以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保护规划需要考虑到水源地的保护、水环境的治理、生态修复等多种措施,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的实施、操作和监督,以实现水资源规划的目标。
水资源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管理措施。
1. 水资源调查与监测水资源调查与监测是了解水资源现状、运行状况的基础,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与监测工作,可以了解水资源的分布、用量、质量等情况,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2. 水资源分配与节约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节约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
在水资源分配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水需求和水资源供应状况,确定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
在水资源节约方面,需要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减少用水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流域管理制度
我国流域管理制度流域是指一个区域内的所有水文过程和相应的水资源,一般具有一个水系网络,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以及相关的土地。
在我国,流域管理制度是对流域内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的重要制度安排。
在中国古代,流域管理早已存在,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水资源管理的复杂性,流域管理制度亦不断完善。
一、我国流域管理制度概述我国的流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划制度、管理机构和实践经验四个方面。
1.法律法规:我国的《水法》、《水资源保护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流域管理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2.规划制度:《国家水资源规划》、《流域规划》等规划文件对流域管理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为流域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
3.管理机构:在我国,流域管理由国家、省级和市县三级政府共同负责,设立了水利、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不同部门和单位来协同开展流域管理工作。
4.实践经验:我国在流域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一些重要流域开展了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不断提高了流域管理水平。
二、我国流域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1.综合性:我国流域管理制度注重处理流域内各种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强调从整体考虑,综合协调各方利益。
2.科学性:我国流域管理制度推崇科学理性,注重借助技术手段和专业知识来指导实践,提高管理效果。
3.公众参与:我国流域管理制度鼓励广大公众参与流域管理工作,倡导多元化的管理主体,使得管理更具民主性和透明度。
4.规范性:我国流域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对管理行为做出了规范,保证了管理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5.先进性:我国流域管理制度不断借鉴国际经验和先进理念,致力于开拓创新,提高管理水平,适应时代需求。
三、我国流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权责不清:在实际工作中,我国流域管理制度存在权责不清、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导致管理不到位,进展受限。
2.协同配合不足:流域管理是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然而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不足,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流域综合治理与水资源规划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流域综合治理与水资源规划流域综合治理是指在流域内进行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实现流域内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优利用,保护水土资源,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治理方式。
水资源规划则是在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流域内水资源的调查评价、需求预测、资源评价和水资源配置的科学规划,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逐渐紧张和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地解决流域内水资源配置不均、生态环境恶化、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实现流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
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包括水资源、土地利用、环境科学、水文水资源、地质学等。
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规划应该坚持生态优先、保护水源、综合配置、循环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流域内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优利用。
在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规划中,应该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对流域内水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和监测,为水资源规划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要加强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生态修复、植被恢复等措施,保护水源地,维护流域生态安全。
在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规划过程中,需要注重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与共识。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规划的领导和组织,积极促进各方面的合作,形成共识,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规划的顺利实施。
企业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主动参与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规划,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共同参与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规划工作。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不断完善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规划的制度和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创新技术手段,解决流域内水资源配置不均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实现流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
生态环境中的流域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中的流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但关键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水、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要素。
流域生态系统不仅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如水质、气候、土壤保持和二氧化碳吸收,也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等过程影响着周围的生态系统。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已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保护流域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议题。
1. 水资源管理水是流域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
流域内的水循环过程不仅影响着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还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
流域面积内的水文和气象特点也大不相同,因此水资源管理需要为每个流域制定一个不同的管理策略。
在管理流域水资源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水的供需关系,制定流域整体规划。
此外,多元化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也必须纳入考虑。
流域内的水资源分配不仅需要满足生态需要,还要考虑到人类活动的需求。
2. 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生态系统提供给我们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逐渐被破坏,导致流域内大多数物种生存面临骤降风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受到威胁。
因此,为了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这需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管等。
3. 土地利用规划流域生态系统地表的土壤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
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土地的利用模式会发生变化,从而对流域内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保护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这需要综合考虑流域面积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确定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土地用途,以保持土地的良好生态环境,并合理分配各类资源。
4. 水资源污染控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不断扩大,如农业、工业、城市化等,其排放产生的水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水资源。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水污染。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污染排放标准与环保法律,在政策法规层面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流域统一管理实施方案最新
流域统一管理实施方案最新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域管理已成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流域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地区,各方利益诉求不一,流域管理的统一实施一直面临挑战。
二、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制定统一的流域管理方案,实现对流域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内容1. 制定统一的流域管理规划根据流域的地理特征、水资源分布、环境状况等情况,制定统一的流域管理规划,明确流域管理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
2. 建立流域管理协调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流域管理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协作配合,推动流域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3. 加强流域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流域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流域水质、水量、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4. 推进流域水资源调控制定统一的流域水资源调控方案,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流域内各地区和行业的用水需求得到合理满足。
5. 加强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和恢复湿地、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衡。
6. 完善流域管理法律法规完善流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流域管理的法律依据和法律责任,加强对流域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流域管理方案由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制定流域管理方案,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
2. 建立流域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流域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流域管理工作,加强流域管理的组织领导和统一指挥。
3. 加强宣传和培训开展流域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流域管理的认识和支持度,加强流域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4. 推动流域管理实施按照流域管理方案和时间节点,有序推动流域管理工作的实施,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简述
(3) 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对于发展中国家,只有消除了贫困,才能生 长起保护环境和建设环境的能力。发展的内涵 包括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对于水资源,部分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深层地下 水,一部分则属于可再生的资源,如地表水资源等。
目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并被赋予丰富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 发展是受限制的
人类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环境承载力极限之内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显然,地球的 承载力决不是无限的,因为最基本的一点是地球的面积是 有限的。 80年代的事实表明,如果不从环境的角度来管理经济,经 济增长就面临着极限;反之,如果对经济的管理是适宜的, 则可以在确保维持最低的生态资源水平的一系列限制下得 到经济增长。
11、水资源工程管理
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特点,研究水资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
12、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如数字 河流(湖泊)、工程仿真模拟、遥感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等
13、行业水资源管理
分行业研究水资源管理,如农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景观管 理、工业水资源管理等
5、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原则、水资源规划的方法、水资源 规划实施的保障等
6、水资源配置管理
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平台的水的的分配
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之一。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过度开发,导致了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对长江流域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了威胁。
因此,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至关重要。
一、长江流域水资源供需状况长江流域的总面积达到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之一。
长江流域共有九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苏、重庆和上海,其中上游省份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而下游省份的水资源相对较为短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状况不断恶化。
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长江流域的入河总水量逐渐下降,到2018年已经下降了约17.5%。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典型的表现是流域内一些地区常年缺水,洪涝灾害频发。
二、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现状长江流域地区的水资源管理责任主要由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水利部门负责水资源开发规划和调度,环保部门负责水环境保护,地方政府负责当地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但是,由于这些部门之间职责不够明确,管理层级多且松散,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出现了多头管理、资金过于分散等问题,各地管理的重心不一致,缺少协同配合,难以形成一体化,使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难以得到有效的协调和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水资源被浪费利用及污染,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常常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三、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控的对策为解决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一方面,应该建立与完善多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建立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明确各职责分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控制度,明确各省份的用水指标、用水计划和用水配额。
针对流域内用水衝突问题,应当实行分配调度、优先保证生态用水等措施,并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控和调度。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1.水资源管理措施:加强对小流域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建立数据库,定期进行水资源评估和规划,科学调度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合理设置水源保护区和控制区,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监管。
2.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小流域内的植被和土壤保护工作,通过植被覆盖和土壤保持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持水源涵养功能,改善流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和利用,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农村集中居民和农村企事业单位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减少对水体的直接排放和污染。
4.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措施:采取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如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农田水土保持措施和农田灌排工程,降低农田面源污染物的流失和泥沙的径流输移。
5.排水管理措施:加强小流域内的排水管理工作,建设排水系统,合理规划和设计排水管网,对城市和农村的雨水和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和排放,减少水体受到污染的风险。
6.生态修复措施:加强小流域的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工作,重点保护和恢复湿地、水生植被和水产资源,修复受损的湿地和植被,恢复水体的自净作用,提高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7.社会经济发展措施: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加强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8.社会宣传教育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小流域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公众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
9.立法法规制度措施:建立健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组织和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和权责关系,完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促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10.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推动国际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和合作,共同应对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挑战,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的规划与保护方案
水资源管理的规划与保护方案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短缺和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需要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的规划与保护方案。
一、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沿海地区和大江大河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内陆地区和西北地区则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其次,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较高,而农业灌溉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
再次,水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等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管理的原则与目标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规划与保护方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均衡利用、保护优先、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其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环境的健康。
三、水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农业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加大水资源价格调节力度,引导用户合理使用水资源。
2. 加强水环境治理。
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率。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技术。
3. 加强水资源调度与保护。
建立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机制,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湿地和河流的生态功能。
四、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1. 完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水资源管理的权责和法律责任。
2. 建立水资源管理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和利用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组织和协调。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和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
五、水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水资源管理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可以积极参与国际水资源管理的合作机制,与其他国家共同研究和解决水资源管理的问题。
新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及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及管理工作的思考
刘兆孝
【期刊名称】《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卷),期】2024(41)4
【摘要】组织编制并实施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国家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也是水利部门履行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重要工作。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经历了从起步、探索、实践与发展到形成完善体系的过程,推进了流域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科学有序发展。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调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出台,为更好地推进和落实新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管理工作,系统梳理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发展历程与成效,分析当前流域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厘清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定位和思路,并据此提出新时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及管理的工作建议,对凝聚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共识、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体系、推进水资源保护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治江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7页(P1-7)
【作者】刘兆孝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库水源地面源污染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规划引领促进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新发展
2.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历程与思考
3.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构想
4.长江流域(片)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5.新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规划与城市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姓名:杨柳学号:1008150845 专业班级:水文学及水资源研1017班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水资源和生态水之间的关系,对城市生态需水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各部分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进而研究了水资源规划中如何配置生态用水量。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生态用水量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干旱,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严重缺水,南方的一些地区也存在着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或工程性缺水等问题。
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水体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状况,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这次规划工作,将对我国水资源的状况重新作出评价,科学预测近期和远期需水趋势,在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统筹安排水资源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的布局和方案。
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水资源量的评价、水资源有效保护、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与此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是:(1)水资源量的计算及组成;(2)水资源量中,生态消耗水量、生活、生产消耗水量的计算与相互关系;(3)工业、农业、生活、牲畜以及生态等各种途径的用水量分配及相互关系问题。
弄清楚这些问题对我们进行水资源规划十分有益。
1. 水资源的概念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一词虽然出现较早,随着时代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但是水资源的概念却既简单又复杂,其复杂的内涵通常表现在:水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各种水体具相互转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广泛,各种用途对其量和质均有不同的要求;水资源所包含的“量”和“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更为重要的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制约。
因此,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体会,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的差异。
目前,关于水资源普遍认可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数量要求和质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般认为水资源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 生态用水与水资源间的关系
生态用水量与水资源量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包含和被包含关系,在水资源规划中,需要分清计算的生态用水量中哪些需要在水资源量中进行配置,哪些不需要进行配置。
从图1中可看出生态用水与水资源之间的简单关系。
图1 生态用水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是指城市中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水量,定义为城市生态环境发挥正常功能的自然主体需水量,包括植被、河湖和地下水的蓄水量。
最小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改善或维护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至于进一步下降所需要的最低水量,包括公园、湖泊需水、风景观赏、河道需水、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需水等等,由人工投入和天然补给共同满足。
3.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
3.1 水面蒸发需水量
水面蒸发是水体水分的消耗项,无论是河湖还是河流,都必须将这部分水进行补充,才能保证在入水和出水平衡的情况下,水位保持不变,水量不至于减少或干涸。
w ·=t E W A E 水
式中:E W 水——河湖水面蒸发需水量,单位108m 3;
t A ——河湖面积,单位hm 2;
w E ——河湖水面蒸发量,单位mm/a 。
··=·t i j k A A αβγ
式中:i α——第i 种包含水面的城市绿化覆盖率,%;
j β——第j 种公共绿地在全部绿地中的比例,%;
k γ——第k 种河湖在公共绿地比例,%。
3.2 循环水量
当城市湖泊自身不能净化输入的污染物,人工换水成为一种解决办法,实质是促进水体流动起来,循环水量和次数由相关部门规划而来,模拟河湖自身换水
周期将达到最佳效果,换水实施应同清淤、疏浚结合起来,做到标本兼治。
换水的年需水量:
i ··=t W A h θ换水
式中:W 换水——河湖在换水周期下的需水量,单位108m 3;
t A ——河湖面积,单位hm 2;
θ——河湖面积在城市水面中的比例,%;
i h ——城市河湖的平均水深,mm 。
3.3 河道输水损失量
河道输水损失量,扣除河道输水期的水面蒸发量及形成或补充两岸侵润带的水景,就是河道渗漏补给地下水的水量。
公式为:
=W W W W ++河浸河损河蒸河地
式中:W 河损——河道输水损失量,108m 3;
W 河蒸——输水期的水面蒸发量,108m 3;
W 河浸——形成或补充两岸浸润带的水量,108m 3;
W 河地——河道水量补给地下水的水量,108m 3。
3.4 渗漏需水
当河流、湖泊中的水位抬高,水压加大,在地下水较低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渗漏损失。
河湖、水库渗漏的经验公式为:
==W K F W K W 12渗1渗2河湖蓄;
式中:W 渗1——河湖年渗漏损失量,m 3;
F 河湖——河湖年平均蓄水水面面积,m 2;
W 渗2——河湖年渗漏损失量,m 3;
W 蓄——河湖年平均蓄水量,m 3。
K 1,K 2——经验取值或系数。
3.5 河道基流
城市河流一般流速较低,有些基本上是死水,为维持水体的流动性,必须保持一定流速;在缺水时,城市河流水位较低,反映在河道断面上有水侵润的部分在整个断面上的比例较低。
为抵消干土地面造成的“热岛效应“而需要的水面面积应占城市市区面积的1/6。
4. 水资源规划中如何配置生态用水量
4.1 生态用水量的确定
按照“保证生态系统好坏程度不同所需水量不同”来划分生态用水类型:
(1)最高生态用水,即对应的植物生长良好、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合理生态用水,即对应的植物生长较好、生态系统完整但处于一般发展状态;
(3)最低生态用水,即对应的植物生长不好、生态系统完整性较差,但能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
另外,还可以按照“生态系统状况的参考状态”把生态用水类型划分为:
1)现状生态用水,就是以现状生态系统状况的用水为依据,也就是要维持现状生态系统的需水量。
这种计算适合于现状生态环境条件较好,希望未来开发维持目前状况。
2)天然生态用水,是假定没有人类活动时的天然状态下的生态用水。
这种计算有利于还原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有利于已经破坏了的生态环境的保护。
3)目标生态用水,是指达到生态系统某一目标状况时的用水。
这种计算有利于按照实际需要规定生态系统的控制目标,有利于生态环境科学调控与水资源合理分配。
因此,在确定生态用水量的大小时,首先需要确定生态系统维系到什么样目标?这里,与计算生态用水有关的指标有两方面:一方面,需要确定不同覆盖陆面的面积,是维持现状还是增加或减少;一方面,需要确定各种覆盖类型的用水定额,是按照合理生态用水或是按照最低或最高生态用水进行计算。
对于一般流域规划来说,建议如下:
1)由于水资源规划是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对生态用水的配置,因此建议采用合理生态用水确定生态用水定额;
2)在一般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未来水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是,维持现状,可以按照现状生态用水进行计算;
3)在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需要得到恢复的地区,应该按照拟订的目标生态用水进行计算;
4)在生态环境质量很好,且目前的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未来的水资源开发可以动用一部分生态用水,也就是说未来的生态用水量小于现状生态用水量,可以按照这一目标生态用水进行计算。
4.2 从水资源量中分配生态用水量的大小
如前所述,生态用水与水资源之间有着比较复杂的关系。
下面给出一般确定通式:
设,某计算范围内的天然状态下的生态用水量为W 天,现状条件或规划水
平年时的生态用水量为W
实(可能包括天然生态用水和人工生态用水),水资源量为W 总。
则
如果W 实>W 天,在水资源量W 总中,需要分配给生态的水量为W 实-W 天; 如果W 实<W 天,在水资源量W 总中,有W 天-W 实的生态用水量被挤占为它用。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天然状态”与天然河川径流量计算所指
的“天然状态”为同一状态。
有时,也并非是绝对的天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