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凤凰教师:统编教材六上按课文内容填空测试卷(附答案)
![凤凰教师:统编教材六上按课文内容填空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c7d53484868762cbaed57e.png)
——鲁迅《学界的三魂》
3.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
)的人, 有(
)干的人, 有
(
)的人, 有(
)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
)。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4 公众号:凤凰教师
统编教材六上:按课文内容填空(答案)
篇目
标题
内容
这次, 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是
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
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 ),手( )一柄( ),向一匹( )
用力地( )去。那 ()却将身( ),( )从他的( ) 了。
日积月累(八)
1.(
)未必真豪杰,(
)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3.惟有(
)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
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这
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
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 )里,连(
)和
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
)。
课文 3《古诗三首》 1.《宿建德江》作者是( )代的(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商、角、徵、羽五彩:黄、青、赤、白、黑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 善
文言文二则 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 而志在流水, 锺子 课文 21 《伯牙鼓琴》 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 伯牙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f0590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8.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一、《草原》1.这是那么了小丘,二、《古诗词三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日积月累(一)过故人庄唐孟浩然三、《七律·长征》日积月累(二)诸葛亮曹植——李纲游日积月累(三)春日宋朱熹日积月累(四)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四、《古诗三首》九曲黄河万里如今直上银河栽。
日积月累(五)五、《文言文二则》1.《伯牙鼓琴》,本文选不可改也。
六、《月光曲》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日积月累(七)生七、《少年闰土》日积月累(八)鲁迅《答客诮》——鲁迅《故乡》——鲁迅《学界的三魂》——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答案:一、1.可爱清鲜明朗高歌一曲愉快一碧千里一会儿一会儿无边的绿毯绣上了柔美渲染勾勒翠色欲流流入云际既又既又境界骏马无限乐趣二、《古诗词三首》1.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江清月近人2.宋苏轼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3.宋辛弃疾明月清风稻花香里说丰年七八个星天外路转溪桥忽见日积月累(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三、毛泽东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死而后已视死忽如归当以死守忘忧国日积月累(三)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日积月累(四)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四、1.唐刘禹锡浪淘风簸自天涯同到牵牛织女家2.唐杜牧绿映红酒旗风四百八十寺楼台烟雨中3.宋王安石茅檐无苔成畦将绿绕排闼日积月累(五)金木水火土稻麦黍菽稷宫商角徽羽黄青赤白黑五、1.《吕氏春秋·本味》鼓琴听之巍巍乎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汤汤乎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世无足复为鼓琴者2.宋苏轼蜀中锦囊玉轴曝牧童拊掌尾搐两股掉尾谬以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六、1.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2.静静地水天相接微波粼粼霎时间越升越高一缕一缕微云刮起卷起涌过来恬静仿佛波涛汹涌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轻歌曼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画龙点睛笔走龙蛇妙笔生花栩栩如生七、1.鲁迅《故乡》2.深蓝金黄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碧绿银圈捏钢叉猹刺猹一扭反胯下逃走日积月累(八)怜子如何不丈夫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民魂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中国的脊梁。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课文知识》专项(一)——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课文知识》专项(一)——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e4214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2.png)
期中复习《课文知识》专项(一)—按课文内容填空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代著名爱国词人_________写的一首吟咏_________风光的词。
词人把人们熟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2.《花之歌》采用第_________人称的方式,分别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_________、_________,花还是人类纯洁和神圣感情的寄托,它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充分表现了花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操。
3.《七律·长征》的作者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家,还是一位_________。
这首诗对__________________作了生动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___________精神。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原》是人民艺术家__________第一次访问内蒙古时所写的一篇文质皆美的_________(体裁)。
作者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描写了草原优美的_________,还写了非常_________的草原人民。
课文最后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蒙汉人民之间的_______________。
2.《宿建德江》是_________代诗人孟浩然写的。
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落日、_________、_________、清江、_________等景物,衬托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写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及相关延伸(第一单元)(含答案)(供打印 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及相关延伸(第一单元)(含答案)(供打印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55e0181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9.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按课文内容填空及相关拓展(以下内容常考形式:填空、选择、判断、课内阅读)第一单元一.草原1.《草原》生动地描写了,以及蒙古族人民的、. 的特点,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文中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是“,。
”2、《草原》作者,作品有话剧、,小说,1950创作,获北京市政府授予“”称号。
3.课文依次写了、、亲切会见、热情款待、。
4.那里的天比别处的________,空气是那么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使我总想_________,表示我___________。
5.那些小丘的线条是 ,就像只用 ,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人云际。
6.羊群一会儿 ,一会儿,走在哪里都像给绣上了。
7.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又叫人______,既愿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 。
8.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_ ,好像_ 。
9.有关草原的古诗:,。
,。
10.送别诗:,。
,。
1、《丁香结》作者,其作品、,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2给作者带来美好的回忆。
接着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写到了微雨,写到了的人生认识。
3.作者从丁香结感悟到人生哲理是:,同向春风各自愁。
一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6.7. ,肠断丁香结。
一冯延巳《醉花间》三.《古诗词三首》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_______著名文学家、书法家、_____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字______,号__________,世称_____。
他与其父_____,其弟_____,并称为_____。
2、《宿建德江》作者是朝诗人,诗中描写了诗人暮宿建德江畔所见的江边夜景,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朝诗人,“西江月”是,“夜行黄沙道中”是诗的。
诗中描写了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4.《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描写月亮的诗句分别是“”和“”,前者表达 ,后者表达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这句诗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象。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92d354011ca300a6c390d8.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据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第一单元1.《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他原名,创作的一篇。
文章主要讲了、和。
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抒发了作者对2.《丁香结》是作家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
结,;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我们既有赏花的,又有解结的。
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
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3.《宿建德江》是代诗人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刻画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字,号,世称。
他与其父,其弟,并称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同是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并称“欧苏”,为之一。
苏轼善书,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代词人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的词。
字,号,人称,与合称“苏辛”,与并称“济南二安”。
此词着意描写的夜景:,,,,。
全词从三方面抒写夏夜的,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6.《花之歌》是的著名作家的散文诗集《组歌》中的一首,诗人用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
诗人通过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
第二单元1.《七律·长征》是一首,选自,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的艰难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狼牙山五壮士》本文记叙了 ,七连六班的 ,为了的转移, , ,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最后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的精神。
3.《开国大典》写了下午3时,首都人聚集在,隆重举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完整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2a10cb58fb770bf68a5556.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完整版)一、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_,寄托了诗人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憧憬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的《江南春》,采用了__________相衬、________结合、视觉与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等多种方法。
3. ________的《书湖阴先生壁》暗用的典故是________和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达了湖阴先生的爱美的情趣。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讲述了孔子东游路遇两小儿在争论,一儿认为__________,一儿认为__________,就连孔子也无法裁决,体现了两小儿____________和孔子__________的精神。
2.《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____”二字,刻画了___________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
三、积累与运用。
1.读看辛弃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仿佛看到了明月升上树梢,惊飞枝头喜鹊,还仿佛听到了声声蝉鸣。
2.杜牧的《江南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3.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正如李纲所言:“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就会迎来希望,就像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用课文原句回答)四、回忆所学课文,完成练习。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4b8d0a030b1c59eef9c7b404.png)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4.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5.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6.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7.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必考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必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50001d4693daef5ff73dec.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必考题)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走近人物:开学以来,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
有为了掩护群众转移,将敌人引上绝路的______;有点燃书本照亮后续部队前进道路的_______;有______的老支书。
虽然他们的事迹不同,但他们都具有________的精神品质。
2.走进小说:小说的结局往往出人意料。
《桥》一文的结尾令读者意外的是_______;《穷人》的结尾______让人意外;《在柏林》中让人意外的是__________。
3.走近诗文:“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深厚的友情;“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的豪情壮志;“_______,________”再现了百花齐放的美丽春景;“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怀着词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这里的句子描写非常简短,作用是____________。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这句话是对__________的描写,反映出女主人的______________。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这句话暗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戴嵩画牛》文章最后引用的古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宋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文学成就颇高,他与他的父亲及兄弟在文学史上并称“三苏”。
“三苏”是______、_____、___三位诗人。
我们本学期学过他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请写下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8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8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32bf231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d.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8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1.那里的天空比别处更美丽,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亮,总是让我感到心情愉快。
2.小丘的线条优美流畅,就像艺术家的笔触一样,到处都是美景,令人陶醉。
3.这种境界既宁静优美,又充满活力,既让人感到平静,又让人充满激情。
4.是啊,蒙汉情深,相濡以沫;斜阳西下,相互述说心中的话语。
5.古人曾经说过“丁香一雨,隔墙芳翠”,在细雨中,沾满了水滴的丁香更加迷人动人。
6.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充满向往;我从不放弃追求,也不停止前行。
7.我乘船旅行,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紧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真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8.晴朗的夏夜,我漫步到河边,听蛙声阵阵,闻到风中传来的稻香,真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诗人与朋友喝完酒后,约定重阳节再来赏菊花,这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0.“六月天,孩儿脸”,夏天的天气变幻莫测,正如苏轼的诗句所描绘的那样:天气多变,孩子们的脸庞也跟着变化。
雨过天晴,西湖的景象别有洞天。
五岭翠烟缭绕,乌蒙磅礴走泉声咽卧石,日色斜行红照水。
这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这庄严的宣告,这铿锵有力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高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铿锵有力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大江南北,传到万水千山,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澎湃起来。
七律·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四句,具体地表现了红军将士不怕艰难险阻。
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倾尽全力。
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叫“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
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征战疆场,真的是“捐躯赴国难,义不容辞”。
为了保卫祖国边疆,边防战士们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知道:“祖宗疆土,不可丢失,不可以任人欺凌。
”即使自己地位低微,他也在心里牢记要忧国忧民,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
【全册】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全册】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216378a58da0116c1749b4.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第一单元一、课文原文填空。
(5分)1.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春使我,夏让我,秋令我。
2.《丁香结》中的丁香白的,紫的,散发出淡淡的的甜香,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3.《草原》一文按照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再描写草原和的情形,结尾用“”来表现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代词人写的,“西江月”是,这首词描写了(季节)夜晚的山村风光,从词句“”可以看出来。
5.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低吟一首。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
6.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7.古人词云“”“”。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
8.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我从不,也不。
二、古诗文填空。
(5分)1.蒙汉情深何忍别,。
2.野旷天低树,。
3. ,还来就菊花。
4. ,听取蛙声一片。
5.黑云翻墨未遮山,。
第二单元一、课文原文填空。
(6分),。
,。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爱国名言警句填空。
(4分)(1) ,死而后已。
(2)位卑未敢。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4) ,视死忽如归。
三、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5分)1.《开国大典》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的。
( )2.“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海、陆、空三军。
( )3.“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光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使中国永远摆脱黑暗统治,获得光明。
( ) 4.《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故事的主人公是马宝玉和葛振林。
( )5.《灯光》一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四、日积月累,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6分)(1)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全册课文内容回顾按课文内容填空(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全册课文内容回顾按课文内容填空(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39ae17767f5acfa1c7cd8c.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一单元1.《草原》一课中表现蒙汉两族同胞之间感情深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________________,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___________________。
3.《丁香结》一文,作者用_________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_______。
____,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_______也是解不完的。
我们既要有赏花的情调,又要有解结的心志。
生活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4.《宿建德江》中诗人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客观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忧愁。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采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并和王维《鸟鸣涧》中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七律·长征》这首诗中列举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个典型战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诗句中我们知道,这两个战役分别是巧渡______和飞夺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按___________顺序进行叙述,依次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____________→引上绝路→____________→英勇跳崖”五个阶段的情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及相关延伸(第三、四单元)(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及相关延伸(第三、四单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4f23b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a.png)
六年级期中复习按课文内容填空及相关拓展(3、4单元)(以下内容常考形式:填空、选择、判断、课内阅读)第三单元九、《竹节人》1.《竹节人》一文记叙了小时候“我”和伙伴们迷上了的游戏,既介绍了,又介绍了,重点回忆了的趣事,表现了“我”和。
2.《竹节人》的作者是人。
本文回忆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等几件趣事。
3.读《竹节人》时,如果要完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这一任务,须特别注意文中写“我们”投人地、的部分。
4.读“讲一个关于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我们主要关注、的部分。
重点梳理故事的、经过、。
5.读着文中那些妙趣横生的童年趣事,你想到的古诗句是:“,。
”十、《宇宙生命之谜》1.《宇宙生命之谜》告诉我们,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地球之外,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2.“宇宙生命之谜”的“谜”是指,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揭示了科学家探索的过程,赞扬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3.生命存在具备的条件包括:①;②;③;④。
4.八大行星离地球由近到远依次为:、、、、、、、。
十一、《故宫博物院》1.《故宫博物院》份材料,分别从、、和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关于故宫的完整的介绍,突出了故宫、、的特点,赞扬了和。
2.故宫又称和,它的“三大殿”指的是、、,“后三宫”指的是、、。
《故宫博物院》说明的重点是。
3.读了《故宫博物院》后,我会选择、这两个景点,在游故宫的时候为同行人作讲解。
4.文中对龙的描述居然有十次之多的原因是:。
5.在介绍“三大殿”时,作者把作为说明重点,原因是。
6.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
语文园地(三)1.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我来到泗水之滨,看到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不禁吟诵起朱熹《春日》里的“,”诗句。
春风徐徐,百花开放,万紫干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地吟诵:“,”2.《春日》的作者是代的,诗中蕴含哲理的名句是:,。
3.读书好比 —— 。
杨绛4.学了本单元,我明白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采用的也会有所不同。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f8410726964bcf84b9d57b4e.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课《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满心的().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上了小丘,()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里,连()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3课古诗三首(1)《宿建德江》作者是()代的().(),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是()代的().黑云翻墨未遮山,().卷地风来忽吹散,()(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代的().()别枝惊鹊,()半夜鸣蝉.(),听取蛙声一片.(),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第二单元5课《七律•长征》作者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五岭()腾细浪,乌蒙()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三军过后尽开颜.日积月累鞠躬尽瘁, .——[三国]诸葛亮捐躯赴国难, .——[三国]曹植祖宗疆土, ,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位卑未敢.——[宋]陆游第三单元春日[宋]朱熹, ., .第四单元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 .第六单元17课古诗三首(1)《浪淘沙》作者是()代的().九曲黄河万里沙,().如今直上银河去,().(2)《江南春》作者是()代的().千里()绿映红,水村()酒旗风.南朝(),多少().(3)《书湖阴先生壁》作者是()代的().()长扫静(),花木()手自栽.一水护田(),两山()送青来.第七单元21课文言文二则(1)《伯牙绝弦》,本文选自《》.伯牙善(),钟子期善().伯牙(),(),钟子期曰:“善哉,()若泰山!”(),钟子期曰:“善哉,()若江河!”伯牙(),钟子期().子期死,伯牙谓世(),乃(),终身().(3)《书戴嵩画牛》作者是()代的().()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常以自随.一日()书画,有一()见之,()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入()间,今乃()而斗,()!”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不可改也.22课《月光曲》即《》或《》皮鞋匠()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月亮(),穿过()轻纱似的().忽然,海面上()大风,()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下的()的大海.第八单元24课《少年闰土》作者是《》,本文选自《》.()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的圆月,下面是(),都种着()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手()一柄(),向一匹()用力地()去.那()却将身(),()从他的()了.。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完整版)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0b64cedd36a32d727581a1.png)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完整版)一、课文内容回顾。
1.《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描写洪水的句子,其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__。
”这个句子妙在:___________。
文章中的党支部书记让我印象深刻,他具有_____________的品质,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把句中的“揪”换成“拉”可以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前半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这种描写在《__________》中运用比较多,如在写_____________时就是运用了这种描写方法。
4.《穷人》一文故事情节清晰,全文以_______________为主线,围绕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前后设置两个悬念: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悬念交替展开,推动故事发展,扣人心弦。
故事主要赞美桑娜和渔夫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我最喜欢的一句爱国的名言是:___________;最喜欢的一句关于惜时的名言是_____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围绕“______”这句话来写,主要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告诉我们_________的道理。
2.写文章要先确立中心,古时梁朝的萧统说得很好:以立意为宗,________。
3.《盼》这篇课文写的是“我”盼________的故事,课文以“_______”为线索,以_______的视角来叙述事情的经过,围绕中心描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没法出门盼雨停和_____________几个事例,表现了“我”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
三、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7e99dbeefdc8d377ee324f.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完整版)一、根据课文内容填。
1.《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们的依据是一儿认为_______________;一儿认为______________。
2.《表里的生物》通过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______,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_________在里面。
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___________,是个_______,爱________的孩子。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启发我们___________。
4.《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文中玛琪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二、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
文中的两个小孩围绕________展开了辩论,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其理由是__________,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孔子不能决也”反映出孔子对知识持____________的态度,我们可从中悟出__________的道理。
2.《学弈》选自《_________》。
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最后的结果不同,是因为前一个人________,后一个人__________。
3.《学弈》告诉我们,做事要__________,不能_____;《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要______观察事物、看待问题;而且辩论时要有_________,并且要有______。
4.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的方法写出了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
第一个人的学习态度是___________,第二个人的学习态度却是__________。
从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以推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
![统编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daf82fdc9b89680203d82599.png)
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复习(课文内容填空)姓名______________1.《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他原名舒庆春,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
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2.《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
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表达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是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
3.《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愁”是“诗眼”,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世称苏东坡。
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每一句仿佛一幅画,分别描绘了黑云、白雨、狂风、湖水等景物,描摹出了从阴到雨到晴的过程变化。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6.《花之歌》是黎巴嫩的著名作家纪伯伦的散文诗集《组歌》中的一首,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角度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景象。
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抒发了其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知识填空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知识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254ff10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0.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知识填空1.《草原》一课的作者是。
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示了草原风光,而且让我们感受到。
2.诗人眼中的花草往往带有独特的情感志趣,例如诗人李商隐笔下的:“,。
”3.《七律.长征》这首诗的作者是,他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的气魄的诗句是:“,”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宋代的,其中“西江月”是作品的。
作品中展现了作者对夏夜农田生机勃勃的喜爱和对人民幸福生活关怀的一句是:,。
5.天体上生命存在至少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6.朱熹(宋)的作品《春日》中最富有哲理的诗句是:,;学了第四单元,我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
认识了的老支书;的桑娜;7.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倡导“舌尖上的节约”,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警句:“一粥一饭,;半丝半缕,。
”8.《夏天里的成长》告诉我们夏天是。
9.我国幅员辽阔,风景绚丽,很多诗人都为此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句。
这其中有:“,。
”的塞北风光,也有“,”的江南好景。
10人们常用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赞美老师对学生春风化雨般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11.请你设计一句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
12.《伯牙鼓琴》中,(伯牙)方鼓琴而,锺子期曰:“,。
”从这里可以看出锺子期是伯牙的。
文中表现了知音难遇的思想,可以用成语来表达。
13.鲁迅原名:,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散文集。
你积累了鲁迅先生的名言有:,。
14.书法是我国的国粹,你知道的书法家有:(至少写两个)你知道的书法作品有:。
15.语文是一首诗,曲中有“明月别枝惊鹊,”的妙趣;语文是一幅画,画里有“,白雨跳珠乱入船。
”语文是一段情,情中有“,就菊花”的约定。
16.疆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基业,寸土不让,正如李纲曾说:“”17.通过四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美丽的人:有《桥》中的老支书;有《穷人》中收养两个孩子的;《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也是美丽的,因为。
(暑假预习也可用)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4单元期中复习)按课文内容填空
![(暑假预习也可用)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4单元期中复习)按课文内容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99e37cc427d3240c8547ef3d.png)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背诵课本填空1课《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满心的()。
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上了小丘,()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
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里,连()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
3课古诗三首(1)《宿建德江》作者是()代的()。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是()代的()。
黑云翻墨未遮山,()。
卷地风来忽吹散,()(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代的()。
()别枝惊鹊,()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5课《七律·长征》作者是()。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腾细浪,乌蒙()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三军过后尽开颜。
17课古诗三首(1)《浪淘沙》作者是()代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
如今直上银河去,()。
(2)《江南春》作者是()代的()。
千里()绿映红,水村()酒旗风。
南朝(),多少()。
(3)《书湖阴先生壁》作者是()代的()。
()长扫静(),花木()手自栽。
一水护田(),两山()送青来。
21课文言文二则(1)《伯牙绝弦》,本文选自《》。
伯牙善(),钟子期善()。
伯牙(),(),钟子期曰:“善哉,()若泰山!”(),钟子期曰:“善哉,()若江河!”伯牙(),钟子期()。
子期死,伯牙谓世(),乃(),终身()。
(3)《书戴嵩画牛》作者是()代的()。
()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常以自随。
一日()书画,有一()见之,()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全册】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全册】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216378a58da0116c1749b4.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练习题第一单元一、课文原文填空。
(5分)1.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春使我,夏让我,秋令我。
2.《丁香结》中的丁香白的,紫的,散发出淡淡的的甜香,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3.《草原》一文按照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再描写草原和的情形,结尾用“”来表现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代词人写的,“西江月”是,这首词描写了(季节)夜晚的山村风光,从词句“”可以看出来。
5.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低吟一首。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
6.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7.古人词云“”“”。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
8.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我从不,也不。
二、古诗文填空。
(5分)1.蒙汉情深何忍别,。
2.野旷天低树,。
3. ,还来就菊花。
4. ,听取蛙声一片。
5.黑云翻墨未遮山,。
第二单元一、课文原文填空。
(6分),。
,。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爱国名言警句填空。
(4分)(1) ,死而后已。
(2)位卑未敢。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4) ,视死忽如归。
三、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5分)1.《开国大典》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的。
( )2.“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海、陆、空三军。
( )3.“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光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使中国永远摆脱黑暗统治,获得光明。
( ) 4.《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故事的主人公是马宝玉和葛振林。
( )5.《灯光》一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四、日积月累,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6分)(1)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b16df97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8.png)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一单元1课《草原》这次我去了草原,那里的天空更加宽广,空气更加清新,天空更加明亮,让我感到心情愉悦。
在这片草原上,视野开阔,四周环绕着小丘,平地和XXX都是绿色的。
羊群在小丘上蹦跳着,然后又下来,无论它们走到哪里都像是在给草原点缀白色的大花。
小丘的线条非常柔和,就像是一幅只用绿色勾勒而不需要墨线的中国画一样,到处都弥漫着轻柔的气息。
这种景象令人惊叹,也让人感到舒适,我也想在这里久久地停留,或者坐下来低声吟唱一首优美的小诗。
在这里,甚至连蚂蚁和牛都时不时地停下来,好像在回味草原的美丽。
3课古诗三首1)《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的XXX。
夕阳西下,客人心中感到新的忧愁。
茫茫的野地上,天空低垂,树木疏落,江水悠悠,让人感到无限凄凉。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唐代的XXX。
黑云翻滚,仿佛是浓墨覆盖了山峦。
但随着风的吹拂,这些乌云又突然消散了。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唐代的XXX。
路旁的树枝被惊飞的鸟儿拍打着,午夜时分,蝉鸣声此起彼伏,听起来像是一片蛙声。
突然,几滴雨点落在山前,这让人想起了旧时茅店和社林边的情景。
第二单元5课《七律•长征》的作者是XXX。
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奋勇前进,五岭山脉像细浪一样在他们的脚下翻腾,乌蒙山区像泥丸一样被他们践踏。
金沙江的水拍打在云崖上,温暖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这些景象让人感到无比壮观。
最终,他们克服了所有困难,三军胜利归来,满面笑容。
日积月累,不断努力,最终会收获成功。
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中的XXX,他为国家的安宁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XXX也曾经说过:即使身份卑微,也要为国家的疆土而努力奋斗。
第三单元XXX的诗句出自宋代XXX的《春日》。
春天的阳光明媚,风吹拂着嫩绿的树叶,让人感到无限的舒适。
XXX的诗句出自宋代XXX的《竹石》。
这首诗写道,竹子和石头都是非常朴素的事物,但如果你真正了解它们,你会发现它们也有自己的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单元
1课《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满心的()。
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上了小丘,()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
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里,连()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
3课古诗三首
(1)《宿建德江》作者是()代的()。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是()代的()。
黑云翻墨未遮山,()。
卷地风来忽吹散,()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代的()。
()别枝惊鹊,()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
第二单元
5课《七律•长征》作者是()。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腾细浪,乌蒙()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三军过后尽开颜。
日积月累鞠躬尽瘁,。
——[三国]诸葛亮捐躯赴国难,。
——[三国]曹植祖宗疆
土,,不可以尺寸与人。
——[宋]李纲位卑未敢。
——[宋]陆游
第三单元
春日[宋]朱
熹,。
,。
第四单元回乡偶书[唐]贺知
章,。
,。
第六单元
17课古诗三首(1)《浪淘沙》作者是()代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
如今直上银河去,()。
(2)《江南春》作者是()代的()。
千里()绿映红,水村()酒旗风。
南朝(),多少()。
(3)《书湖阴先生壁》作者是()代的()。
()长扫静(),花木()手自栽。
一水护田(),两山()送青来。
第七单元
21课文言文二则(1)《伯牙绝弦》,本文选自《》。
伯牙善(),钟子期善()。
伯牙(),(),钟子期曰:“善哉,()若泰山!”(),钟子期曰:“善哉,()若江河!”伯牙(),钟子期()。
子期死,伯牙谓世(),乃(),终身()。
(2)《书戴嵩画牛》作者是()代的()。
()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常以自随。
一日()书画,有一()见之,()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入()间,今乃()而斗,()!”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
”不可改也。
22课《月光曲》《月光曲》即《》或《》皮鞋匠()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月亮(),穿过()轻纱似的()。
忽然,海面上()大风,()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下的()的大海。
第八单元
24课《少年闰土》
作者是《》,本文选自《》。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的圆月,下面是(),都种着()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手()一柄(),向一匹()用力地()去。
那()却将身(),()从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