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10倍放大电路
电工电子三极管放大电路 (共87张PPT)
• 差模输入信号uid——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两个输入信号。
(a)扩音机的功能框图 这种失真是因为三极管进入饱和引起的
任务三 学习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倒相作用——ib、ic与ui 相位相同;
图6-3 简化的单管放大电路
(a)信号直接输入输出
(b)变压器耦合信号输入输出
图6-4 信号输入输出的其他形式
2 放大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符号的规定
• 表6-1 放大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符号
名称
直流值
交流分量
瞬时值
有效值
总电压或 电流
瞬时值
基极电流
IB
ib
集电极电流 发射极电流
IC IE
ic ie
集-射极电压
• 1.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 • 2.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1.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
• (1)输入端等效
• 如果输入信号很小,可认为三极管在静态工 作点附近的工作段是线性的
• uCE为常数的条件下,当晶体管在静态工 作点上叠加一个交流信号时,有输入 电压的微小变化量ΔuBE以及相应的基极电
流变化量ΔiB。
• 设输入信号ui=ωt V,则晶体三极管发射
结上的总电压
• uBE=UBEQ+ui=(+ωt)在之间变化。 • 由于晶体三极管工作在输入特性曲线
的线性区,随着uBE的变化,工作点沿 着Q→Q1→Q→Q2→Q往复变化,故iB随 ui按正弦规律变化,变化范围为20~60μA
之间,
• 即ib=20sinωt μA
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内阻称为输出电阻ro。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设计参数计算主要包括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频率响应等参数的计算。
静态工作点设置指的是设置三极管的工作点电流和直流偏置电压,保证放大器在工作状态下的正常工作。
1.放大倍数的计算放大倍数是用来衡量放大器的信号放大情况的参数。
放大倍数的计算可以通过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和交流电流放大倍数的乘积来得到。
直流电流放大倍数可以通过三极管的参数手册查找得到,交流电流放大倍数与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相关,可以通过小信号模型计算得到。
2.输入电阻的计算输入电阻是指输入信号与输入端电阻之间的电阻值。
输入电阻可以通过分压器电阻和输入电容等组成,具体计算可以通过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关系计算得到。
3.输出电阻的计算输出电阻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出端电阻之间的电阻值。
输出电阻可以通过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关系计算得到。
4.频率响应的计算频率响应是指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响应情况。
频率响应可以通过三极管的参数和电容等元件的组成计算得到,可以使用电路分析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静态工作点设置是为了保证放大器在工作状态下的正常工作,通过设置三极管的工作点电流和直流偏置电压来实现。
1.工作点电流的设置工作点电流是指三极管的静态电流,可以通过电路组成元件的参数计算得到,通过电阻和电压的关系来计算。
2.直流偏置电压的设置直流偏置电压是指三极管的偏置电压,可以通过分压电阻和二极管的压降计算得到,通过电路的分析可以得到具体的计算方法。
总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静态工作点设置是设计一个合理的放大器电路的重要步骤。
通过计算和设置合适的参数和工作点,可以实现放大器的正常工作。
为此,需要了解三极管的参数和工作原理,以及电路计算和分析的方法,同时还需要使用相关的电路分析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和仿真。
第二章_三极管放大电路
一. 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
1.阻容耦合 优点:
iC
放大电路产生 截止失真
输入波形
uCE
ib
ib失真 uo 输出波形
(2-41)
2. Q点过高,信号进入饱和区 iC
放大电路产生 饱和失真
输入波形
ib
uCE
输出波形
uo
(2-42)
实现放大的条件
1. 晶体管必须偏置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 反偏。 2. 正确设置静态工作点,使整个波形处于放大区。 3. 输入回路将变化的电压转化成变化的基极电流。
rbe从几百欧到几千欧。
(2-25)
从输出回路看:
iC近似平行
i C IC i c β(I B i b ) βI B βi b
iC
所以: c i
βi b
uCE
uCE
(1) 输出端相当于一个受ib 控制 的电流源。 (2) 考虑 uCE对 iC的影响,输出 端还要并联一个大电阻rce。
rce的含义:
Δu CE u ce rce Δi C ic
(2-26)
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c
ib
ic
ib
ic ube rbe uce
ib
b
rce
uce
ube
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b
b
rbe
ib
c
rce很大, 一般忽略。
微变等效电路
e
(2-27)
2、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将交流通道中的三极管用微变等效电路代替: uo ui RB
4. 输出回路将变化的集电极电流转化成变化的集电 极电压,经电容滤波只输出交流信号。
三极管10倍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三极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三极管的工作模式,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静态工作点,以及常用的放大电路分析,估算(计算/图解)二、准备工具材料:工具材料:面包板,面包线,电阻若干,三极管NPN C1815 PNP A1015 ,电容若干仪器仪表:万用表,双踪显示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开关稳压电源三、电路功能要求:①.电源为12V单电源②.输入信号正弦波1KHz 峰值:50mV③.电压放大倍数Au=10;④.波形不失真,误差+-10%,不考虑频率响应范围四、电路设计(NPN共发射极分压偏置放大电路):根据资料:三极管C1815 参数: 硅管,b值为200----400 UCE=0.7设计:计算静态工作点:IB,IC,UCE Q点应工作在输出特性曲线的中央根据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图,要使Q点在中央,数值IB在50—150uA范围数值UCE在6—8V范围;设Ub点电位为电源电压一半,即:UB=1/2VCC,IC=IE在b(50—150uA)mA范围,这里取IB为50uA,b为300,电压放大倍数为10,电路不带负载计算过程:理论值UE=UB--UBE=5.3V;IE=IC=IB*b;IE=IC=50uA*b=15mARE=UE/IE=5.3V/0.015A=353R;UB=(Rb1/Rb1+Rb2)*VCC=5;Rb1= Rb2=50KAu=10=-b(RL’/rBE)rBE=300+(1+b)*(26/IE)=821RRL’=RC//RLRC=(rBE/b)*Au=27.4R;UCE=VCC-IC(RC+RE)=6.294V五、实验过程:按照设计好的电路,在面包板上实验,输入正弦1KHz信号,峰值50mA 用示波器观察输入波形;给放大电路接上电源,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两路信号相比较,发现放大倍数没有10倍,理论值跟实际值有差别,调节电阻RC使得放大倍数为10倍,且不失真的情况下RC=50R 时,电压放大倍数刚好10倍,温度变化时,对放大电路的影响比较小,说明分压偏置放大是可靠的测试频率响应范围,在不失真,放大倍数不改变的情况下为500Hz-------500KHz六、实际电路图:直流通路交流通路计算实际参数:UB=(Rb1/Rb1+Rb2)*VCC=5;IB=((UB-UBE)/RE)/b=31uaIC=b*IB=12.28MAUCE=VCC-IC*(RC+RE)=12-4.912=7VrBE=300+(1+b)*(26/IE)=1112Rri=Rb1//Rb2//Rbe=Rbe=1112Rro=RL’=RC//RL=50R;Au=-b(RL’/rBE)=-395*(RC/rBE)=17.7;七、测量计算参数:八、实验心得与结果:通过实验,对三极管的放大电路加深印象,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写实验报告,整理了整个实验过程的方法,计算过程,在后续的时间回顾复习有很大的帮助;在实验过程中b下降,RC 需要增大,否则电压放大倍数变小以及UCE过大;RE决定着IB也决定着UCE,就是一个联动式的,各个电阻参数设计需要考虑很多,该电路可能存在很多不足,希望批评改正!谢谢大家!。
三极管的三种基本放大电路-3极管放大电路
)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3.2.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射极输出器、射极跟随器)
一、电路组成与静态工作点
IBQ RB +VCC IBQ= (VCC – UBEQ) / [RB +(1+ RE]
C1
+ RS +u+Ii EQ us – RE
–
交流通路 ii ib
C2 +
RL
ic
+ uo
100 3//5.6 1.3
2)求 Au、Aus 、Ri、Ro
1.5 1011.5
Aus Ri
Ri Ri RB1 //
RRsB2A/u/[rbe131.(81(131.8.3))RE ]1.2
20 // 62 //[1.5 1011.5] 13.8 (k)
Ro= RC= 3 k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uo ui
ui us
ui us
Au
Ri Au Rs Ri
+
ui
RB1 RB2
RC RL
小信号等效电路
ii
ib
ic
+ ui
RB1 RB2 rbe
ib
R
C
uo 2. 输入电阻
Ri
ui ii
RB1 // RB2 // rbe
+ 3. 输出电阻 Ro= RC
RL uo
Ri
Ro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当没有旁路电容 CE 时: 1. 电压放大倍数
Ri Rs Ri
Au
2. 输入电阻
Ri RB1 // RB2 //[rbe (1 )RE ]
Ri R
(完整版)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原理
测判三极管的口诀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判别是电子技术初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测判方法,笔者总结出四句口诀:“三颠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准,动嘴巴。
”下面让我们逐句进行解释吧。
一、三颠倒,找基极大家知道,三极管是含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
根据两个PN结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图1是它们的电路符号和等效电路。
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或R×1k挡位。
图2绘出了万用电表欧姆挡的等效电路。
由图可见,红表笔所连接的是表内电池的负极,黑表笔则连接着表内电池的正极。
假定我们并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NPN型还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脚是什么电极。
测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
这时,我们任取两个电极(如这两个电极为1、2),用万用电表两支表笔颠倒测量它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接着,再取1、3两个电极和2、3两个电极,分别颠倒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
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即颠倒测量中表针一次偏转大,一次偏转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颠倒测量前后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这一次未测的那只管脚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基极(参看图1、图2不难理解它的道理)。
二、PN结,定管型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的导电类型(图1)。
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说明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被测管即为PNP型。
三、顺箭头,偏转大找出了基极b,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发射极e呢?这时我们可以用测穿透电流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1) 对于NPN型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测量电路如图3所示。
根据这个原理,用万用电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 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电子技术课件)
ሶ
20 ሶ = 20 1
=1
3.单级放大器频率特性
下限频率fL
上限频率fH
通频带BW = fH - fL≈fH
4.两级相同放大器的幅频率特性
绘制多级放大电路的
频率特性曲线时,只要将
各级对数频率特性在同一
横坐标上频率所对应的电
压增益相加,即为幅频特
性。
5.两级相同放大器的相频率特性
绘制多级放大电路的相
频特性曲线时,只要将各级
对数频率特性在同一横坐标
上频率所对应的相位差相加
,即为相频特性。
多级放大电路组成及耦合方式
2.6.1 多级放大电路组成及耦合方式
一、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框图如图所示,第一级的输入为电路总的输入,前级输出
工作点的相互影响。
直接耦合的两级共射放大电路
常用的解决电路形式
(a)
(b)
(a)采用电阻Re2提高VT2发射极电位,从而提高VT1集电极电位,避免
VT1进入饱和区。
(b)采用电阻R、稳压管VZ构成稳压电路,提高VT2发射极电位,从而
提高VT1集电极电位,避免VT1进入饱和区。
常用的解决电路形式
(c)
=
(−1)
总电压放大倍数为:
1 2
AU =
=
∙
∙⋯
= AU1 ∙ AU2 ∙ ⋯ ∙ AUN
1
1 1
(−1)
二、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
多级放大器级间耦合方式一般有: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直接耦合三种。
1.阻容耦合
前级输出信号通过电容、下
级输入电阻,传递到下一级的连
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放大倍数
文章标题:深度解析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在现代电子领域中,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经典且广泛应用的放大电路结构。
它能够实现较大的放大倍数,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电子设备和系统中。
本文将从浅入深地探讨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旨在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电路结构。
1. 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让我们了解一下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这种电路结构由三极管、输入电阻、负载电阻和输入信号源等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输出一个与输入信号成比例的放大后的信号。
2. 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计算我们将探讨如何计算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通常是指电路输出信号的幅度与输入信号的幅度之比。
在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放大倍数的计算涉及到三极管的参数、电路的工作状态等多个因素。
3. 提高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的方法除了计算放大倍数,我们还将探讨如何提高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通过合理选择电路元件、优化电路结构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路的放大性能和稳定性,从而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本文的我将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对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理解。
通过对这一电路结构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对其特性和应用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入的认识,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全面探讨,我们对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从基本概念到放大倍数的计算,再到提高放大倍数的方法,我们对这一电路结构有了更加清晰和全面的了解。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以及提高其放大性能。
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具体电路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优化,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也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电路设计能力。
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够在电子领域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
三极管10倍放大电路设计
另外因为用 将 的直流成分截去,故交流输出信号 即为 的本身: = =( ) 。因此,该电路的交流电压放大倍数 为: = / = / 。所以可以认为放大倍数 与 无关,而是由 与 之比来决定的(因为基极电流为0,所以与 无关,然而,严格来讲,是有关系的)。在该实验中输出信号增益≥20dB,故 / ≥10
3.6确定电源去耦电容
在电源上并联一个小电容和一个大电容,可以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降低电源对GND的阻抗。一般选用1uF的瓷片电容,与10uF的电解电容。
3.2multisim仿真
按照设计在multisim中连接好电路图,如图所示
用示波器仿真如下图,此时频率为10kHZ
波特图示仪仿真结果如下
中频区
半功率点,10HZ满足实验要求
事先一定要用万用表测量管子的hFE,以便可以准确的确定基极电流和射极电流。
在调试时,输入信号的峰峰值不要设得过大。
事先要预留出各个测试点以及接地点。
通过这次试验深入学习了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的控制
VB=1.37V,VC=9.18V,VE=0.72V,VCEQ=8.48V。
4.2电路频率范围
fmin=9.4Hz;fmax=1.21MHz;。
4.3放大倍数
经测量当f=10Hz时AV=7.68;经测量当f=1KHz时AV=10.6,当f=1MHz时AV=8.16,
4.4电路输出振幅
经测量当f=10Hz时A=7.68V经测量当f=1KHz时A=10.6V;;当f=1MHz时A=8.16V,
理工大学
开放性实验报告
(A类/B类)
项目名称: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
实验室名称:创新实验室
学生姓名:
创新实验项目报告书
三极管的三种基本放大电路
基极放大电路共基极的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图1 共基极放大电路主要应用在高频放大或振荡电路,其低输入阻抗及高输出阻抗的特性也可作阻抗匹配用。
电路特性归纳如下:输入端(EB之间)为正向偏压,因此输入阻抗低(约20~200 )输出端(CB之间)为反向偏压,因此输出阻抗高(约100k~1M )。
电流增益:虽然AI小于1,但是RL / Ri很大,因此电压增益相当高。
功率增益:由于AI小于1,所以功率增益不大。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发射极的放大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因具有电流与电压放大增益,所以广泛应用在放大器电路。
其电路特性归纳如下:输入与输出阻抗中等(Ri约1k~5k ;RO约50k)。
电流增益:电压增益:负号表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相位差180°)。
功率增益:功率增益在三种接法中最大。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如图3所示,图3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高输入阻抗及低输出阻抗的特性可作阻抗匹配用,以改善电压信号的负载效应。
其电路特性归纳如下:输入阻抗高(Ri约20k );输出阻抗低(RO约20)。
电流增益:电压增益:电压增益等于1,表示射极的输出信号追随着基极的输入信号,所以共集极放大器又称为射极随耦器(emitte r follow er)。
功率增益Ap= AI × Av≈β,功率增益低。
三极管三种放大电路特性比较。
三极管10倍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三极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三极管的工作模式,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静态工作点,以及常用的放大电路分析,估算(计算/图解)二、准备工具材料:工具材料:面包板,面包线,电阻若干,三极管NPN C1815 PNP A1015 ,电容若干仪器仪表:万用表,双踪显示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开关稳压电源三、电路功能要求:①.电源为12V单电源②.输入信号正弦波1KHz 峰值:50mV③.电压放大倍数Au=10;④.波形不失真,误差+-10%,不考虑频率响应范围四、电路设计(NPN共发射极分压偏置放大电路):根据资料:三极管C1815 参数: 硅管,b值为200----400 UCE=0.7设计:计算静态工作点:IB,IC,UCE Q点应工作在输出特性曲线的中央根据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图,要使Q点在中央,数值IB在50—150uA范围数值UCE在6—8V范围;设Ub点电位为电源电压一半,即:UB=1/2VCC,IC=IE在b(50—150uA)mA范围,这里取IB为50uA,b为300,电压放大倍数为10,电路不带负载计算过程:理论值UE=UB--UBE=5.3V;IE=IC=IB*b;IE=IC=50uA*b=15mARE=UE/IE=5.3V/0.015A=353R;UB=(Rb1/Rb1+Rb2)*VCC=5;Rb1= Rb2=50KAu=10=-b(RL’/rBE)rBE=300+(1+b)*(26/IE)=821RRL’=RC//RLRC=(rBE/b)*Au=27.4R;UCE=VCC-IC(RC+RE)=6.294V五、实验过程:按照设计好的电路,在面包板上实验,输入正弦1KHz信号,峰值50mA 用示波器观察输入波形;给放大电路接上电源,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两路信号相比较,发现放大倍数没有10倍,理论值跟实际值有差别,调节电阻RC使得放大倍数为10倍,且不失真的情况下RC=50R 时,电压放大倍数刚好10倍,温度变化时,对放大电路的影响比较小,说明分压偏置放大是可靠的测试频率响应范围,在不失真,放大倍数不改变的情况下为500Hz-------500KHz六、实际电路图:直流通路交流通路计算实际参数:UB=(Rb1/Rb1+Rb2)*VCC=5;IB=((UB-UBE)/RE)/b=31uaIC=b*IB=12.28MAUCE=VCC-IC*(RC+RE)=12-4.912=7VrBE=300+(1+b)*(26/IE)=1112Rri=Rb1//Rb2//Rbe=Rbe=1112Rro=RL’=RC//RL=50R;Au=-b(RL’/rBE)=-395*(RC/rBE)=17.7;七、测量计算参数:八、实验心得与结果:通过实验,对三极管的放大电路加深印象,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写实验报告,整理了整个实验过程的方法,计算过程,在后续的时间回顾复习有很大的帮助;在实验过程中b下降,RC 需要增大,否则电压放大倍数变小以及UCE过大;RE决定着IB也决定着UCE,就是一个联动式的,各个电阻参数设计需要考虑很多,该电路可能存在很多不足,希望批评改正!谢谢大家!。
三极管放大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
三极管放大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一个基本放大电路必须有如图(a)所示各组成部分:输入信号源、晶体三极管、输出负载以及直流电源和相应的偏置电路。
其中,直流电源和相应的偏置电路用来为晶体三极管提供静态工作点,以保证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就双极型晶体三极管而言,就是保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输入信号源一般是将非电量变为电量的换能器,如各种传感器,将声音变换为电信号的话筒,将图像变换为电信号的摄像管等。
它所提供的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就是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
图是最简单的共发射极组态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
我们先介绍各部件的作用。
1. 晶体管V2. 直流电源UCC3. 基极偏流电阻Rb4. 集电极电阻Rc5. 耦合电容C1、C2二、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在图(b)所示基本放放大电路中,我们只要适当选取R b、Rc和UCC的值,三极管就能够工作在放大区。
下面我们以它为例,分析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1. 无输入信号时放大器的工作情况在图(b)所示的基本放大电路中,在接通直流电源UCC后,当ui=0时, 由于基极偏流电阻Rb的作用,晶体管基极就有正向偏流IB流过,由于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那么集电极电流IC=βIB,集电极电流在集电极电阻Rc上形成的压降为UC=ICRc。
显然, 晶体管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管压降为UCE=UCC-ICRc。
当ui=0时,放大电路处于静态或叫处于直流工作状态,这时的基极电流IB、集电极电流IC和集电极发射极电压UCE用IB 、ICQ、UCEQ表示。
它们在三极管特性曲线上所确定的点就称为静态工作点,其习惯上用Q表示。
这些电压和电流值都是在无信号输入时的数值,所以叫静态电压和静态电流。
2. 输入交流信号时的工作情况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正弦交流信号电压ui时,信号电压ui将和静态正偏压UBE相串连作用于晶体管发射结上,加在发射结上的电压瞬时值为uBE=UBE+ui如果选择适当的静态电压值和静态电流值,输入信号电压的幅值又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则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发射结上的电压均能处于输入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如图(a),此时基极电流的瞬时值将随uBE变化,如图(b)。
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2.1.3 .BJT的特性曲线
BJT的特性曲线是指各电极电压与电流之间 的关系曲线,它是BJT内部载流子运动的外部 表现。
工程上最常用的是BJT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 性曲线。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以共射放大电路为例:
输入特性:iBf vBEvCE 常 数 输出特性: iCf vCEiB常数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输出特性曲线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 饱和区——iC受vCE控制的区域,该区域内vCE的 数值较小。此时Je正偏,Jc正偏
iC /mA
25℃
=80μA =60μA =40μA
=20μA
vCE /V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饱和区——iC受vCE显著控制的区域,该区域内vCE的数值较 小。此时Je正偏,Jc正偏。
电压增益2= 0lgAV dB 电流增益2= 0lgAI dB
由于功率与电压(或电流)的平方成比例, 因此功率增益表示为:
功率增益=10lgAP
【 AP
Po 】 Pi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2.2.2
+
VS
-
R
=
i
Vi I i
输入电阻Ri
I i
Io
+
+
Rs Vi
放大电路 Ri (放大器)
2.3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组成
放大的外部条件
输入回 路
输出回 路
两个回路 正确的直流偏置
ui为小信号 ui和VBB串接 RB为基极偏置电阻
RC为集电极偏置电
阻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三极管放大电路-PPT..
多级放 大器常 用的耦 合方式
1.阻容耦合
阻容耦合就是利用电容作为耦合和隔直流元件。
阻容耦合方式
• 阻容耦合的
• 优点是:
• 前后级直流通路彼此隔开,每一级的静态工作点 都相互独立。便于分析、设计和应用。
• 缺点是:
• 信号在通过耦合电容加到下一级时会大幅度衰减 。在集成电路里制造大电容很困难,所以阻容耦 合只适用于分立元件电路。
2.3.2 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放大电路
• 1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用微变等 效电路法 分析放大 电路的步
骤
• 2用相应的等效电路代替三极管
• 3计算性能指标
小知识 输入电阻是从输入端看放 大电路的等效电阻,输出电阻是 从输出端看放大电路的等效电阻 。因此,输入电阻要包括RB ,而 输出电路就不能把负载电阻算进 去。
本章导读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
本章重点学习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同时介绍放大电路的 性能指标,并介绍多级放大电路及应用。
本章以共射极的基本放大电路为基础,分析 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实质,讲述了电压偏置电路的 意义。通过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两种方法,讨 论如何设置工作点,计算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 电压放大倍数,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 式及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2.3 微变等效电路
• 2.3.1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 1.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其核心是晶体管的
微变等效电路。
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 2.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 小知识
• 交流通路上电压、电流都是交变量,既可 用交流量表示,也可以用相量表示,上图 箭标表示它们的参考方向。
模拟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附例题)
2
放大器的组成原则: 直流偏置电路(即直流通路)要保证器件工作 在放大模式。 交流通路要保证信号能正常传输,即有输入信 号ui时,应有uo输出。
us Rs 信号源 ui A
放大电 路 直流电源
uo
负载
RL
2
放大器的组成原则:
us Rs 信号源 ui A
Au
ui
uo
基本放大电路:一般是指由一个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第 四章介绍)组成的放大电路,可以将基本放大电路看成一 个双端口网络。
us Rs 信号源 ui A
放大电 路 直流电源
uo
负载
RL
1. 放大电路主要利用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的控制作用放大 微弱信号,输出信号在电压或电流的幅度上得到了放大, 输出信号的能量得到了加强。 2. 输出信号的能量实际上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只是经 过三极管的控制,使之转换成信号能量,提供给负载。 3. 晶体管为耗能元件。
VCC Rb
IBQ UBEQ
Rb称为偏置电阻,IBQ称 为偏置电流。
(3)估算UCEQ、ICQ
+VCC
Rb
RC
ICQ UCEQ
ICQ= IBQ
U CEQ VCC I CQ RC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2. 图解法(P74,P86)
iB
VCC/Rb IBQ
工作原理
- 1/Rb
Q
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
ICQ
IBQ
UCEQ UBEQ
Si管:UBEQ=0.7V
Ge管:UBEQ=0.3V
(1)直流通路 Rb
+VCC
RC
用估算法分析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 IBQ、ICQ、UCEQ)
三极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及静态工作点设置方法
数字电路即为TTL或C-MOS逻辑电路,而谈到模拟电路,首先就应想到运算放大器。
但是,这里讲的运算放大器是怎样一个器件呢?简而言之,运算放大器是具有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以极大的放大率将两输入端之间的电压放大之后,传递到输出端的一种放大器。
如果以电路符号来表示运算放大器,则如右图,可表示为三角形。
它的两个输入部分分别叫做非倒相输入(1N+)和倒相输入(IN-)。
它以极大的放大率将倒相输入端与非倒相输人端之间的电压放大,然后从输出端(OUT)输出。
在一个封装之中,放入一个运算放大器电路的称为单(Single)运算放大器,放入两个运算放大器电路称为双(Dual)运算放大器,放入四个运算放大器电路,称为四(Quad)运算放大器。
使用四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比使用单、双运算放大器组装的电路板,面积可变得更小。
在几乎所有的封装中,若为单运算放大器,则使用管壳型封装或8引脚双列式封装;若为双运算放大器,则使用8引脚双列式封装;若为四运算放大器,则使用14引脚双列式封装。
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引脚的排列一般是通用的,尽管也有例外,对业余爱好者使用的运算放大器来讲,可能只会使用以上几种封装方式。
因此,弄清这种引线的分布方式,将非常方便。
B类OTL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图a 半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图b 全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图一输入变压器式功放电路输入变压器式SEPP电路如图一,利用输入变压器进行相位反转作用。
线路简单而中心电压又稳定,如果使用两电源方式,可简单剪掉输出电容器。
又,输出短路时,不容易流出大电流,对过载引起的破坏,有很大的防止作用。
不过因为输入变压器的影响,不能有较深的负反馈,所以不能获得较低的失真,在高频特性及失真会显著恶化是主要缺点。
图二CE分割方式Lwn838电子-技术资料-电子元件-电路图-技术应用网站-基本知识-原理-维修-作用-参数-电子元器件符号如图二所示,利用三极管Q1 集电极与发射极之相位相反进行反向的方式,与真空管的PK分割相同。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放大器,由三极管、电源和输入、输出等元件构成。
工作原理如下:
1. 极性划分:三极管由一片N型半导体夹在两片P型半导体之间组成,分为三个区域: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
2. 偏置:通过在电路中加入适当的偏置电阻和电压源,使得三极管处于工作区域,即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为正向偏压,且工作在放大状态。
3. 输入信号:将输入信号接入三极管的基极,通过输入电容与基极相连。
输入信号作用在基极上,通过电容的隔离,实现输入信号与三极管发射极之间的隔离。
4. 放大过程:当输入信号作用在基极上时,由于基区薄,少数载流子可以渗透到基区,导致基极电流的变化。
该电流将在集电区交流负载电路中产生一个对应的输出电压信号,实现信号的放大。
5. 输出信号:输出信号通过输出电容与集电极相连,由于电容的隔离,实现输出信号与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隔离,从而可以连接至其他的电路。
6. 偏置调节:为了确保输出信号的线性放大,需要对偏置进行
适时的调整。
一般通过反馈电路来实现,使得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比例相同。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三极管放大电路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从而得到一个经过放大的输出信号。
该放大过程具有较高的增益和线性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