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合集下载

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2 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2.单步骤分析程序 在该程序下,不需要按成本性态分类和进行混合成本的分 解,而是按一定方法将全部成本直接一次性地区分为固定 成本总额和变动成本总额两部分,并建立有关成本模型。 这种程序不考虑混合成本的根据是:按照一元线性假定,无 论是总成本还是混合成本都是一个业务量的函数,因此, 按多步分析程序和合并为单步程序的分析结果应当是相同 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成本按性态分类
3.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增 减变动的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都属于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的主要特点是: (1)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即变动成本总 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2)单位变动成本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数额将始终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上。即单位变动成本 的不变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成本按性态分类
在管理会计中,对相关范围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由 于相关范围的客观存在,使得各项成本性态的划分具有相 对性、暂时性、可转化哇的特点。因此,不应该对成本性 态做绝对的理解。相对性是指在同一时期,同一成本项目 在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因而不能盲目照搬 其他企业和部门的成本性态分析结论。暂时性是指就同一 企业而言,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性态。 因此,企业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可转化性是指在同一时空条件下,某些成本项目可以在固 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相互转化。如公司支付厂房租金, 在长期租用时便是固定成本,在临时租用时这是变动成本。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成本按性态分类
正象我们前面指出的那样,研究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必须 与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业务量范围相联系。只要在相关范 围内,不管时间多久,业务增减变动幅度多大,固定成本 总额的不变性和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都将存在。 超过这个范围,将不能保持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和单位变动 成本不变的性态,所有成本都将呈现混合成本的性态。因 为不论是从较长时期看,还是从业务量的无限变动看,没 有绝对不改变数额的成本,也不可能存在绝对正比例变动 的成本。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二)管理会计中涉及到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重要性仅次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成本概念。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相对于“成本对象”而言。

可以容易地追溯给“成本对象”的成本称为直接成本,反之,则称为间接成本。

比较常用的“成本对象”是产品、部门和顾客等。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对概念对企业制定价格和衡量产品和部门的盈利能力就有重要意义。

笔者先用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

有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吃饭。

这样就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每人各点各的菜,还是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吃。

西方人比较习惯第一种情况,而我们东方人当然比较习惯第二种情况。

第二个问题是吃完后各付各的账(也就是所谓的AA制),还是由一个人付账。

同样,西方人比较习惯第一种情况,而我们东方人则比较习惯第二种情况。

如果将每个人作为“成本对象”,那么每人各自点的菜的价格就是直接成本,而大家一起点的菜的价格就是间接成本。

很显然,如果是吃完后各付各的账,那么,之前各点各的菜就更容易算账,这是因为菜的成本可以追溯到每个成本对象。

但是如果是一起点菜一起吃的话,那么菜的成本就要分摊给每个人。

分摊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平均分摊,二是谁吃得多,谁就摊得多。

第一种方法更简单,但是明显不合理,除非大家吃得一样多。

第二种方法更合理,但这样做非常麻烦。

现实生活中几乎没人会这样做。

如果非要追求成本分摊的合理性,还不如当初各点各的菜了。

那么企业中的一个成本对象(如产品或部门)一般既有单独耗用的,可以追溯的直接成本,也有与其他成本对象一起耗用的,只能进行分摊的间接成本。

变动成本一般都是直接成本,而固定成本既可能是直接成本(称为直接固定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也可称为公共成本)。

企业可以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平均地分摊间接成本。

这样做的优点自然是简单,但缺点是容易造成成本扭曲。

企业也可以尽量根据因果关系将间接成本分摊给各个成本对象。

所谓因果关系就是为每种间接成本找到恰当的成本动因,然后根据各个成本对象所消耗的成本动因来分摊间接成本。

成本与管理会计学,第2章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wc

成本与管理会计学,第2章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wc

管理成本
20世纪20年代管理会计出现以来,成本的范畴得到急速扩展, 产品成本、项目成本、责任成本、质量成本、资本成本、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概念层出不穷,人们已感到很难 给成本一个明确的定义,成本概念是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中发展最 快的概念之一。
美国会计学会(AAA)曾定义为:“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 而付出(或可能要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人们在区分成本与费用时把成本称之为按成本对象归集化了费 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费用(狭义成本)定义为:“是指 某一个体在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 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资产,或因 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
在上述定义中,费用(狭义成本)是企业为了获得营业收 入而发生的耗费。凡是不产生营业收入的资产耗费或减少,例 如,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资产毁损,是损失(Losses)。正 确的区分费用与损失,有利于会计报告使用者获得更有用的会 计信息。
39
(2)传统财务成本计量模式“好量疏质”、 “忽视核心竞争”,与现代化管理思想相抵触;
40
(3)传统财务成本计量建立的基准点是“短期的” (一个月到一年),反映企业短期的成本信息,将固 定成本短期期间化处理,淹没了大量战略信息,企业 绩效难以真正体现;
41
(4)间接费用简单化对待,没有揭示出业务活动 背后真正的成本动因。可见,传统财务成本计量模式 亟待改革,它已无法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阻碍企业 管理行为的有效实施。
2.1.1 经济学的成本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成本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 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
可见,在商品生产中用以补偿资本家所消耗 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 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也是C+V的货币表现。

管理会计知识点与决策相关的成本概念及其分类

管理会计知识点与决策相关的成本概念及其分类

管理会计知识点与决策相关的成本概念及其分类1.差别成本差别成本也叫差量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差别成本是指可供选择的决策备选方案之间预期成本的差额;狭义的差别成本是指由于产量增加或者资源利用率的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别。

2.边际成本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边际成本( marginal cost,MC)是指当产量发生无穷小的变化时成本的变化量,它可以用成本函数的一阶导数来表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边际成本是指产量变化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的变动。

在一定范围内,产量增加或者减少一个单位的差别成本就是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这时边际成本、差别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一致的。

3.机会成本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决策者只会从备选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优方案,而其他方案都会被放弃,被放弃的次优方案的可计量价值就是决策的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资源被用于某一方面就不能同时用于其他方面。

也就是说,资源在某一方面的利用是以放弃了它在别的方面的利用为代价的。

在决策中,企业选择了一个最满意的方案而放弃了次满意方案可能带来的收益。

这部分收益应该由被选择的方案来补偿,如果得不偿失,说明被选择方案并不是最优的。

所以,在决策中要考虑决策的机会成本,才能全面地评价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才能正确地判断被选中方案是否是真正最优的。

4.沉没成本沉没成本( sunk cost)是指已经发生的,不管现在做什么决策都不会发生改变的成本。

沉没成本是由之前的活动产生且无法恢复的,它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

5.重置成本重置成本( replacement cost)是指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购买与目前拥有的、相同的或类似的资产所需要支付的成本。

随着市场的变化,资产的重置成本和历史成本并不是相同的。

决策者在决策时必须考虑重置成本,立足现在,面向未来。

6.付现成本企业由于实施决策被选方案在未来需要支付的现金数量为付现成本(out- of pocket Cost),即决策带来的企业未来现金的流出。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机会成本:指由于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一种最有方案而放弃一些次优方案上的收益。

沉入成本: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引起的兵已经支出,现在的决策不能改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指由于去发生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加变化而成正比例增减变化的成本。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发生总额保持稳定,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

本量利分析法: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他是以成本形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方法。

保本点:也称损益平衡点货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全部销售等于全部成本费用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即在这一销售量或销售额上,企业正好不盈也不亏。

边际贡献: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超过其变动成本的金额,也称边际毛益。

安全边际:是指产品的预计销售量或销售额超过保本点销售量或销售额的差额。

变动成本计算法:也称直接成本计算法,是指将产品生产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和非制造费用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计入当期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安全存量:是指为了应付需求波动而额外持有的存货。

经济订货批量法:是指企业在保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使企业存货的相关总成本最低的每次订货批量。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过一定七建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实质上是指在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社会的平均资金利润率。

标准成本:是通过对未来请进行分析,预计在正常身材技术水平、有效的经营条件、较高的工作效率下,生产产品所需发生的成本。

预算:是用货币形式来表示的企业经营计划,是具体的企业经营目标。

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的营业利润减去其经营资产按规定的最低报酬率计算的投资报酬后的余额。

责任中心:是指企业内部按个子生产经营的特点和一定的控制范围,由其主管人员对其可控制的生产经营活动负责并拥有相应权力的内部单位。

成本中心:是指那些只能控制成本从而只对成本负责的责任中心。

管理会计知识点总结

管理会计知识点总结

管理会计知识点总结管理会计是一门关于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的会计信息处理和利用的学科。

它有别于财务会计,着重于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和控制,提供经济决策支持的会计信息。

以下是管理会计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成本概念和分类:成本是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直接与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费用,如间接材料和间接人工。

2.成本行为和成本驱动因素:成本行为是指成本如何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例如,固定成本在产量变化时不变,而变动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成本驱动因素是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如产品销售量和生产效率。

3.制造成本制度:制造成本制度是用于追踪和记录制造成本的方法。

它包括作业成本制度和过程成本制度。

作业成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过程中个别产品或订单的生产,而过程成本制度适用于连续生产的产品。

4.成本分配:成本分配是将间接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部门的过程。

常用的成本分配方法有直接法、单一费率法和双重费率法等。

5.经营预算:经营预算是企业制定的计划和目标的财务表达。

它包括收入预算、销售预测、成本预算和资金预算等。

经营预算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目标,监控和评估实际经营情况。

6.作业成本制度分析:作业成本制度分析是使用作业成本制度收集的成本信息进行决策和控制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成本、盈亏状况和生产效率等关键指标,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改进。

7.责任会计:责任会计是一种以责任中心为基础的会计制度。

责任中心是企业内部的利润中心,通过责任会计可以追踪和评估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

责任会计包括绩效评估、绩效考核和报酬措施等。

8.资本预算:资本预算是决策是否投资于固定资产或资本项目的过程。

它涉及项目的现金流量估算、投资评估和风险评估等。

资本预算可以帮助企业选择最有利可图的投资,实现长期利益最大化。

9.差异分析:差异分析是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以评估业务绩效和提供改进建议。

管理会计Part4 经营决策常用的成本概念及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Part4  经营决策常用的成本概念及基本方法

Part4 经营决策常用的成本概念及基本方法作业:一、基本概念五、计算题:1、2、3一、基本概念机会成本、差量成本、边际成本、沉没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相关成本、无关成本二、单项选择题1.某人有现金10000元,他若购买企业债券,年息10%;若购买金融债券,年息12%。

那么,他购买企业债券的机会成本是( B )元。

A、1000B、1200C、200D、8002.有一批可修复废品,有两种处理方案:一是降价后直接出售;一是修复后按正常价出售,修复成本为3000元,降价后出售收入为7000元,修复后出售收入为11000元,那么两个方案的差量损益为(D )元。

A、3000B、4000C、8000D、10003.当实现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的关系是( C )。

A、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B、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C、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D、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无关4.某企业在6年前购置一台机器,现已折旧,拟购买一台价值40000元新机器取代,卖方提出可用旧机器作价14500元进行交换,其余的25500元以现金支付,则该方案的付现成本为( C )元。

A、4000B、14500C、25500D、110005. 某企业在6年前购置一台机器,原价18000元,拟报废清理后作价出售,假定报废后得残值1200元,进行修理需花费4000元,修理后作价8000元,那么( A )元是沉没成本。

A、1800B、1200C、4000D、80006.在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 B )来进行择优决策。

A、边际贡献总额B、剩余边际贡献总额C、单位边际贡献D、单位剩余边际贡献7.在企业的某项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D )来进行择优决策。

A、边际贡献总额B、剩余边际贡献总额C、单位边际贡献D、单位资源边际贡献8.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未来形式的成本,称为(A )。

A、相关成本B、无关成本C、沉没成本D、联合成本9.对现在或者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成本是( A )。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CONTENCT

• 引言 •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 战略成本概念 •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核算方法 •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控制策略
01
引言
成本概念在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性
成本是管理会计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制定企业战略、决策和业绩 评价的重要依据。
准确、全面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识别竞争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变动成本的特点是随着产量的增减而 相应地增减,其变化幅度与产量的变 化幅度成正比。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较
01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成本,它们在管理会计中有着不同的作 用和意义。
02
固定成本通常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于预测 未来成本和利润非常有用。而变动成本则会随着产量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因 此对于分析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非常关键。
目标成本控制法的实施步骤包 括:设定目标成本、分解目标 成本、达成目标成本和评价与 反馈。
价值链成本控制法
价值链成本控制法是一种基于企业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方法,它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 和控制,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价值链成本控制法的核心思想是关注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找出潜在的成本控制点,通过优化价值链 来降低成本。
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产品或服务,因此其与特 定产品或服务的关联度较高;而间接成本无法直接 追溯,其与产品或服务的关联度较低。
在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时,直接成本和间接成 本都需要考虑在内,以确保成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在管理会计中,正确区分和计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 本对于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决策至关重要。
作业成本法

第5章 经营决策常用成本概念及方法

第5章 经营决策常用成本概念及方法


例5-1
注意!
机会成本并不在任何会 计账户中予以登记。
2
例.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一个学生在大学里呆了4年,每年支付1万美元的 学费与书费。如果该学生不上大学,而是到一家 银行做职员,每年的薪金为2万美元。 该学生的大学学位的机会成本为 12万美元。

那么,你关于上大学的决策又意味着什么呢? 大学学位可以提高我们的赚钱能力,因而我们可 以从中获益。为了做出是否上大学的明智的决策 。你必须比较收益与机会成本。
7
三、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边际成本:业务量增加一个经济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增加额。
在相关范围内,边际成本实质上就是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成本是增量成本的一种特殊形式。
例:以TC(x)代表产量为X件时的总成本,AC(x)代表产量为X 件时的平均成本;并假定根据有关数据得到其总成本与产量的 关系可用下列二次函数来表现: T C(X) 100 6X 0.01X 2 要求:分别计算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4
二、差量成本 incremental cost

差量成本:又称增量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 时,根据不同的备选方案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
例:某公司全年需要 l 200 件甲零件,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如 果外购,单价为 5 元;如果自制,则单位变动成本为 3 元,固 定成本 500 元。 问应该自制还是外购?
贡献毛益分析: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 备选方案边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 应注意以下几点:
19
例 5-8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小时) 单位销售价格(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最大产量(件) 单位销售价格(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 40000 个机器 单位 CM 工时,利用程度 80%,准备用剩余 专属成本 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甲、乙或丙。 CM总额 剩余CM总额 产品定额工时 单位工时CM 甲 4000 30 20 10 — 40000 — 2 5

第二章 成本形态分析

第二章 成本形态分析

(三)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总数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既随既有变动成本的特性,又有固定成本的特性。 注意:混合成本最终都可以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 半固定混合成本 • 半变动混合成本 • 延期变动成本
▲特点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不随业务量的变 动而变动,类似固定成本,当业务量突破这一范围, 成本就会跳跃上升,并在新的业务量变动范围内固定 不变,直到出现另一个新的跳跃为止。
5、求b值,b xp a xp
6、将a、b值代入y a bx
如图。 y
.. .. .. .
a x
0
散布图法的缺点
y 成本(元)
0
数据有代表性 存在视觉误差
业务量x (件)
3. 回归直线法
• 一元直线回归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或最小平方法, 是指利用微分极值原理对若干期全部业务量与成 本的历史资料进行处理,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 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第一节 成本分类概述
• 一、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 管理会计的成本是指企业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以货币表现的各种
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二、成本分类
• (一)成本按其实际发生时态分类 • 成本按其时态不同,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两类。 • 历史成本是指以前实际发生或本期发生的成本,也就是财务会计中的实际成本。 • 未来成本是指预先测算的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其类型主要包括:估算成本 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标准成本等
在成本发生的当期对每项成本的具体性态进行直接分析,将其分别归属于变动 成本或固定成本的方法。
• (四)历史资料分析法 • 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一系列的历史期成本和业务量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

管理会计知识点大纲

管理会计知识点大纲

管理会计知识点大纲一、引言管理会计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用会计原理和方法,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的一种会计分支。

本文将介绍管理会计的知识点大纲,帮助读者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

二、成本管理 1. 成本概念: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以及成本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2. 成本控制:介绍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和活动基准成本法。

3. 成本分析:介绍成本分析的目的和方法,如差异分析和边际成本分析,以支持管理层做出决策。

三、预算管理 1. 预算编制:介绍预算编制的步骤和方法,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和财务预算。

2. 预算执行:讲解预算执行的重要性和方法,如预算控制和预算报告的制定。

3. 预算分析:介绍预算分析的目的和方法,如预算静态分析和预算动态分析,以评估业绩和做出调整。

四、绩效评估 1. 绩效指标:介绍绩效指标的种类和选择方法,如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2. 绩效评价:讲解绩效评价的步骤和方法,如绩效评估表和绩效评价报告的编制。

3. 绩效改进:介绍绩效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如绩效激励和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五、决策分析 1. 决策理论:介绍决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决策模型,如边际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

2. 决策方法:讲解决策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如线性规划和敏感性分析。

3. 决策评估:介绍决策评估的步骤和方法,如决策树和决策矩阵。

六、战略管理会计 1. 战略定位:介绍战略定位的概念和方法,如SWOT分析和波特五力模型。

2. 增值管理:讲解增值管理的原理和策略,如全面成本管理和附加价值分析。

3. 管理控制:介绍管理控制的目标和手段,如预算控制和绩效控制。

七、案例分析 1. 实践案例:以实际案例为例,分析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

2. 分析方法:介绍案例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如问题定义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八、结语本文通过介绍管理会计的知识点大纲,帮助读者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

成本管理会计简答题

成本管理会计简答题

简答题成本会计第一章1.什么是成本?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什么?成本是由物化劳动(生产资料)和(人工)的必要劳动的价值组成的。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生产者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2.成本的开支范围是什么?它与成本的经济实质有什么差异?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来加以界定的。

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这种理论上的成本所包括的内容是有一定差别的。

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非生产性支出从实质上看,并不形成产品的价值,它不是产品的生产性耗费,并不属于成本的范围,考虑到经济核算的要求,应将其计入成本.3.早期成本会计阶段取得的成果有哪些?(执行性成本会计) (1)建立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算方法(2)建立间接制造费用分配方法(3)建立材料核算和管理方法(4)制造业根据生产特点,利用分批成本计算法或分步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5)组织方法4.近代成本会计阶段取得了哪些进步?(1)标准成本制度进入了实施阶段(2)除了制定标准成本外,还有预算的编制(3)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从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各种行业5.新型的看重管理的经营性成本会计有哪些内容?(现代成本会计)(1)成本预测和决策(2)进行目标成本计算(3)进行责任成本核算(4)实行变动成本计算法(5)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应用(6)成本会计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第二章1。

企业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什么?必须充分考虑各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以及管理上的要求。

2.在企业内部结算价格时,考虑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通常以当时的市场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2)材料物资、劳务等,也可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以双方协商确定的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3)企业生产的半成品,产成品等在内部转移时,可以用标准成本或计划成本作为内部结算价格;(4)在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成本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
是指以前时期已经发生或本期刚刚发生的成本。
未来成本 Future Cost
是指预先测算的成本。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分类标志
相 关 性
分类结果 成本细分 增量成本
分类的作用
机会成本
专属成本
相关成本 边际成本
成本决策
加工成本(可分成本)
可避免成本
可延缓成本
沉没成本
无关成本 共同成本(联合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用a表示) 的不变性
固定成本的性态模型
单位固定成本(用a/x表示) 的反比例变动性
y 单位成本(元/件)
y=a/x
0
x 业务量(件)
单位固定成本性态模型图
固定成本的进一步分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约束性固定成本
Committed Fixed Cost
厂房、机器设备折旧 费、不动产税、保险 费、管理人员薪金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性态的涵义
成本性态(Cost Behavior) 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
(Volume)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又称为成本习性。
成本总额的含义: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营业 成本费用,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管 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等非生产成本。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期间成本
损益计算
Period Cost
成本按可盘存性分类示意图
成本分类 开始
输入全 部成本
按可盘 存性分类
分类结果 存货估价 损益确定
存货成本
产品成本
销货成本
资产负债表 结束
期间成本
损益表

成本会计的内容

成本会计的内容

成本会计的内容成本会计是一种管理会计技术,用于核算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信息。

下面是成本会计的一些基本内容:1. 成本概念: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

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分配给具体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材料成本。

2. 成本分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层次,成本可以分为全面成本和可变成本。

全面成本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所有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可变成本是根据产量或销售额的变动而变化的成本。

3.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是指将发生的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有甲乙丙法和直接费用法。

甲乙丙法是按照产品成本构成的差异将间接成本分配给不同产品的方法。

直接费用法是将间接成本以某种适当的方式分配给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方法。

4.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制定预算、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和分析成本差异等手段,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成本,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有标准成本法和差异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分析,识别和分析成本差异的方法。

差异成本法是通过分析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找出成本控制的重点和突破口的方法。

5. 成本信息分析:成本信息分析是指通过对成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给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和评估的依据。

常用的成本信息分析方法有成本-收益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是通过比较成本与预期收益,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盈利能力。

成本-效果分析是通过比较不同决策方案的成本和效果,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经济效益。

以上是成本会计的一些基本内容,通过成本会计的应用,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管理成本信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管理会计中“成本”概念

管理会计中“成本”概念

管理会计中“成本”概念会计学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成本的概念也不尽相同。

⼀、财务会计成本概念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指可以对象化的耗费。

包括⽣产经营耗费、投资耗费和筹资耗费。

⽣产经营耗费可分为正常成本和⾮正常⽀出。

正常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期间成本。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包括销售费⽤和管理费⽤。

⼆、管理会计成本概念管理会计中成本指⽣产经营中,为达到特定⽬的⽽应当或可能发⽣的各种经济资料价值牺牲或代价。

可对像化和货币计量。

特定⽬的可以是⼀件产品、⼀项设计、⼀个客户、⼀个部门或⼀项⼯作。

管理会计中成本强调⽬的性,如产品成本、作业成本、质量成本等;如果存在⽆⽬的的成本情况,应属于浪费成本。

企业只有弥补了最低成本额,才能不⾄于亏损,每⼀项⽣产经营的输⼊和输出、成果转化都是资源消耗。

三、企业成本分类成本按形态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1、固定成本指在特定业务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

⼀定期间的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并不意味着⽣个⽉该项成本实际发⽣额⼀样。

固定成本的发⽣有两种情况:⼀是提供和维持⽣产经营所需⽽⽀出,如管理⼈员⼯资、折旧、取暖、财产保险等;⼆是为特定活动⽽⽀出,称作酌量性固定成本,如职⼯培训费、科研开发费、⼴告费等。

这种成本虽然由经理⼈决定,但对于长期发展的企业决不是可有可⽆。

酌量成本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它通常按预算来⽀出,这类成本的⽀出与时间相连,反⽽是酌量成本影响产量。

2、变动成本:指在总额随产量变动⽽正⽐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加⼯费等。

变动成本的发⽣有两种情况:⼀是技术变动成本,如每个产品的配料清单;另⼀类是单位成本的发⽣额由经理⼈决定,如销售佣⾦、新产品研制费,具有技术变动成本同样的特征。

3、混合成本它不随产品变动⽽变动,也不是成正⽐关系。

包括半变动成本、阶段式成本和延期变动成本。

成本与管理会计学: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成本与管理会计学: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1)作为成本项目计入帐上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2)厂商的所有者资本的利息和业主的劳动报酬。
第二项又称为“正常利润”。经济学把“正常利 润”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之中,是因为必须要考虑企 业所有者的资本代价。如果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得不到 回报,企业主将会把他的资本转移到别的行业。
于是: 生产成本=显性成本+隐形成本
管理成本
20世纪20年代管理会计出现以来,成本的范畴得到急速扩展, 产品成本、项目成本、责任成本、质量成本、资本成本、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概念层出不穷,人们已感到很难 给成本一个明确的定义,成本概念是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中发展最 快的概念之一。
美国会计学会(AAA)曾定义为:“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 而付出(或可能要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32
支撑传统财务报告的基础是收益确认理论和资产计量理论。 收益确认理论以历史成本、收入与成本配比、稳健原则为基础。 资产计量主要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
33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注重收入与成本配比 强调成本归属观念 强调成本流转观点
忽视已增值但未实现的收益信息、现金流量信息以及与 未来相关联的成本信息。
工成本,包括薪金、 包括三种类型,一
工资和其他福利成 是间接材料,二是
本。
间接人工,三是其
他制造费用。
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改进对上述 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的 划分或三者的构成有直接的影响。 如生产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 上述意义上的制造费用在生产成本 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增大。
销售成本 管理成本 财务成本
管理
成本效益 分析
事前预测 事中控制
资源消耗 资源重置
计算
计算损益、 确定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如果说学习财务会计要从学习会计分录开始,那么,学习管理会计则要从学习成本概念开始。

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可不是简单的定义和术语,它们具有很强的思想内涵。

学习并理解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对掌握整个管理会计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会计中主要有六对成本概念,它们分别是:(1)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2)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3)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4)承诺成本和酌量成本;(5)显性成本和隐性成
本;(6)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本文首先介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其他五对成本将分别在以后的文章中介绍。

管理会计首先将所有成本(总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一个混合成本(即有变动部分,也有固定部分)也可以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无独有偶,经济学也假设总成本由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组成。

这是因为管理会计和经济学都是“向前看”的思维模式。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是针对某个“成本动因”而言的。

如果一个成本随某个“成本动因”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这个成本就是变动成本。

如果一个成本不随某个“成本动因”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这个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因此,一个成本对这
个“成本动因”而言是变动的,而对另一个“成本动因”而言则是固定的。

例如,一般来说讲师课酬的成本动因是天数,也就是说对授课天数而言它是变动的,但对学生数量而言它则是固定的。

最常见的“成本动因”是销售量或生产量,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那么一般把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成本动因默认为销售量或生产量。

例如,在“本量利分析”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成本动因”就是销售量(“本量利分析”假设销售量等于生产量)。

如果以销售量或生产量为成本动因,那么典型的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销售提成等;典型的固定成本包括:设备折旧、管理者费用等;典型的混合成本包括:运费、电费等。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成本习性”是这样描述的:
(1)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总变动成本与成本动因成正比。

(2)在相关范围内,总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单位固定成本与成本动因成反比。

相关范围指的是在某个范围内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习性保持不变。

如果超出了相关范围,那么原来的假设就要发生变化。

相关范围可以指成本动因范围,例如,如果一个教室最多可以容纳50人,那么在1至50人的范围内教室成本是固定的。

如果人数超过了50人,那么就需要换一个更大的教室,这样教室成本也就发
生了变化。

相关范围也可以指时间范围。

在越近的时间范围内,固定成本的比重就越大,变动成本的比重就越小。

而当时间范围变长时,变动成本的比重变大,固定成本的比重变小。

从长远来说,所有成本都是变动的。

经济学也是这样的观点。

我们可以用“阶梯成本”的概念把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辩证统一起来。

顾名思义,“阶梯成本”就是在一段相关范围内一个成本是固定的,其图形就像一个“台阶”,当进入下一段相关范围时,这个成本就会往上高出一块,然后又变成固定的,这就像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样发展下去就形成了由很多“台阶”所组成的“楼梯”。

因此,一个“楼梯”是由两个因素组成:一个是保持水平的“台阶”,另一个就是向上延伸的直线。

其实,所谓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阶梯”有多长。

如果一个成本的“台阶”非常短,那么我们就可以忽略“台阶”因素,只关注向上延伸的直线因素,这样它就是变动成本。

如果一个成本的“台阶”很长,那么我们就更关注它的“台阶”因素,暂时忽略向上延伸的直线因素,这样它就是固定成本。

其实,相关范围的时间概念就好比我们从多远的距离来观察这个“楼梯”。

如果我们离“楼梯”越近,那么我们自然
能够更多地看到“台阶”因素。

这就是为什么时间越近,固定成本比重就越大。

如果我们离“楼梯”越远,那么我们自然就越看不清“台阶”,而更多关注向上延伸的直线。

这就是为什么时间越远,变成成本比重就越大。

如果我们离“楼梯”足够远,那么我们就根本看不见“台阶”,只看见向上延伸的直线,这就是为什么从长远来看,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成本。

将总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假设是构建各种管理会计模型的核心假设。

也正是这个假设使得各种管理会计模型成为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利器”。

管理会计中涉及到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重要性仅次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成本概念。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相对于“成本对象”而言。

可以容易地追溯给“成本对象”的成本称为直接成本,反之,则称为间接成本。

比较常用的“成本对象”是产品、部门和顾客等。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对概念对企业制定价格和衡量产品和部门的盈利能力就有重要意义。

笔者先用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

有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吃饭。

这样就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每人各点各的菜,还是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吃。

西方人比较习惯第一种情况,而我们东方人当然比较习惯第二种情况。

第二个问题是吃完后各付各的账(也就是
所谓的AA制),还是由一个人付账。

同样,西方人比较习惯第一种情况,而我们东方人则比较习惯第二种情况。

如果将每个人作为“成本对象”,那么每人各自点的菜的价格就是直接成本,而大家一起点的菜的价格就是间接成本。

很显然,如果是吃完后各付各的账,那么,之前各点各的菜就更容易算账,这是因为菜的成本可以追溯到每个成本对象。

但是如果是一起点菜一起吃的话,那么菜的成本就要分摊给每个人。

分摊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平均分摊,二是谁吃得多,谁就摊得多。

第一种方法更简单,但是明显不合理,除非大家吃得一样多。

第二种方法更合理,但这样做非常麻烦。

现实生活中几乎没人会这样做。

如果非要追求成本分摊的合理性,还不如当初各点各的菜了。

那么企业中的一个成本对象(如产品或部门)一般既有单独耗用的,可以追溯的直接成本,也有与其他成本对象一起耗用的,只能进行分摊的间接成本。

变动成本一般都是直接成本,而固定成本既可能是直接成本(称为直接固定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也可称为公共成本)。

企业可以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平均地分摊间接成本。

这样做的优点自然是简单,但缺点是容易造成成本扭曲。

企业也可以尽量根据因果关系将间接成本分摊给各个成本对象。

所谓因果关系就是为每种间接成本找到恰当的成本
动因,然后根据各个成本对象所消耗的成本动因来分摊间接成本。

例如,将设备折旧成本分摊给产品的成本动因是机器小时;将办公室租金成本分摊给各个部门的成本动因是员工人数。

这样做固然复杂,但它可以使管理者得到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利于管理者制定更合理的产品价格或更好地衡量一个产品或部门的盈利水平。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概念主要运用于绩效管理。

所谓(不)可控成本就是某个责任单位或管理者(不)可以在短期内施加影响的成本。

例如,对于一个零售门店经理来说,门店里的员工成本和水电成本等属于可控成本,而门店租金成本和设施成本等则属于不可控成本。

企业不应该让一个责任单位或管理者对不能控制的成本承担责任,否则就会造成反激励问题。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这三对成本概念组成了管理会计报表(又称为贡献报告或内部报告)的基本结构,这是它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的本质区别。

管理会计报表的主要逻辑如下描述:
(1)产品或部门的销售收入减去所有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销售提成等)得到边际贡献。

(2)然后边际贡献减去产品或部门的直接固定成本得到分部贡献。

如果要强调管理者的责任,那么直接固定成本
还可以继续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边际贡献减去可控的直接固定成本得到可控的部门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