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I32【民间美术】潮州蜡石艺术
潮州非遗介绍简介
潮州非遗介绍简介潮州非遗介绍简介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潮州非遗是指潮州地区具有文化传承、历史价值、艺术特色、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遗项目包括了潮语、木雕、陶瓷、剪纸、歌仔戏、婚礼习俗、饮食文化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对潮州非遗的简要介绍。
一、潮州方言潮州方言是潮州地区的当地语言,它是广东话的一种变种,具有独特的音韵、词汇和语法。
潮州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潮州人民的日常用语,也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木雕潮州木雕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传统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名。
潮州木雕起源于唐代,经过历代工匠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技艺体系。
潮州木雕注重在木材上表现出自然的美感,雕刻出各种形态的动物、人物、花卉等,充满生气和灵性。
三、陶瓷潮州陶瓷是广东省南部的一种传统工艺,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色彩而著名。
潮州陶瓷历史悠久,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以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被誉为中国陶瓷的瑰宝之一。
四、剪纸潮州剪纸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传统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名。
潮州剪纸历史悠久,传统技艺要求工匠要具有极高的技术水平和创作灵感,才能制作出各种形态的图案。
五、歌仔戏潮州歌仔戏是潮州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描绘而著名。
潮州歌仔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潮州人民的重要文化消遣方式之一。
六、婚礼习俗潮州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的婚礼文化中心,潮州的婚礼习俗独具特色。
婚礼习俗包括订婚、过大门、拜堂、接新娘、出嫁等多个环节。
潮州的婚礼习俗体现了潮州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风俗。
七、饮食文化潮州的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味道和精湛的制作技艺而著名。
潮州菜系以海鲜和蔬菜为主要原料,以清淡、鲜美、滋补和健康为特色,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以上是对潮州非遗的简要介绍,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潮州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
蜡烛制作技艺非遗
蜡烛制作技艺非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蜡烛制作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手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蜡烛是一种灯具,起源于古代,早在公元前2000年,人类就开始使用蜡烛作为照明工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灯的发展,蜡烛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蜡烛制作技艺仍然保留下来,成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
蜡烛制作技艺非遗,是指将传统蜡烛制作技艺传承下来,并加以传播和发扬的一种文化传统。
蜡烛制作主要包括选材、配方、熔蜡、浇灌、修整、成型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繁复的工艺处理,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操作。
蜡烛制作技艺非遗是一门技术含量极高且综合性很强的手工艺。
蜡烛制作的材料主要包括蜂蜡、植物蜡、石蜡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蜂蜡。
蜂蜡是蜜蜂在蜂巢内用蜂蜜和蜂蜡分泌的蜂蜜腺分泌物作为原料制成的,具有良好的防腐性和抗氧性,是一种理想的材料。
在蜡烛制作过程中,蜂蜡需要经过净化、熔融和处理,以确保蜡烛的品质。
蜡烛的配方也是决定蜡烛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配方的设计需要考虑蜡烛的燃烧时间、燃烧效果、香味、颜色等多个方面。
不同的蜡烛用途需要不同的配方,经验丰富的师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配方,确保蜡烛的品质。
蜡烛制作的工艺主要包括熔蜡、浇灌、修整和成型等环节。
首先是熔蜡,将蜂蜡或其他材料熔化成液体状态,然后通过浇灌到模具中,待蜡烛凝固后进行修整,最后成型。
这些工艺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操作,耐心和细致是蜡烛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品质。
蜡烛制作技艺非遗是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重视和保护。
通过传承和发扬蜡烛制作技艺,可以让这一传统手工艺得到延续,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和美好。
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地重视蜡烛制作技艺非遗,让这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知否小编整理】。
第二篇示例:蜡烛的制作过程既复杂又繁琐,需要经历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支完美的蜡烛。
首先是选择适合的原材料,一般来说,蜡烛的原料主要有蜂蜡、石蜡和植物蜡等。
广东潮州的中华传统工艺
广东潮州的中华传统工艺
广东潮州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中华传统工艺。
以下是潮州的一些代表性中华传统工艺:
1. 剪纸:潮州剪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致的剪纸技艺而闻名。
潮州剪纸以红色为主,形式多样,常见的有人物、花鸟、动物等造型,符号着吉祥和福寿。
2. 潮绣:潮绣是潮州的传统手工刺绣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
潮绣以其精致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了潮州人的聪明才智和细腻情感,常用于绣花扇、挂屏、衣物等。
3. 潮陶:潮州的陶瓷艺术历史悠久,潮陶被誉为“活化石”。
潮陶以红色、黑色为主,形式多样,工艺精湛,常用于制作瓶、罐、碗、盆等日常生活用品。
4. 珠宝饰品:潮州的珠宝饰品以其细腻精致、富有特色而著名。
潮州人善于以金银丝、珍珠、宝石等材料,制作耳环、项链、手链等各种精美的珠宝饰品。
5. 潮剧戏服:潮州是中国传统戏曲潮剧的发源地之一,潮剧戏服以其华丽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而备受赞赏。
潮剧戏服通常用丝绸、金线、绣花等材料制作,反映了潮州人的富有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这些中华传统工艺代表了潮州的独特文化和艺术才华,通过传承和发展,它们为潮州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是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广东十大民间工艺
广东十大民间工艺民间工艺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民间工艺,其中十大民间工艺更是代表了广东传统文化的瑰宝。
1.珠绣:广东是中国重要的珠绣产地,珠绣技艺精湛,作品色彩斑斓、细腻华美,常常被用于装饰龙袍、婚纱等高级礼服。
2.客家木雕:客家木雕是广东重要的民间工艺之一,以其线条流畅、造型传神而闻名。
作品种类繁多,包括家具、雕像、屏风等,常常被用于装饰客家民居。
3.潮州彩瓷:潮州彩瓷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绚丽多彩的图案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彩瓷作品常常被用于装饰室内外空间,丰富了生活的色彩。
4.针绣:广东的针绣工艺源远流长,技艺精湛。
作品细腻精致,常常被用于制作壁画、服饰等,展示了广东人民的智慧和美感。
5.沙画:广东的沙画是用五彩的沙子在玻璃上进行绘制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沙画作品常常被用于讲述故事和表达情感,吸引了众多观众。
6.广彩陶瓷:广彩陶瓷是广东著名的传统工艺,以其亮丽的色彩和精湛的绘画技艺而著称。
广彩陶瓷作品常常被用于制作餐具、盆景等,增添了生活的美感。
7.鱼珠扎花:鱼珠扎花是广东传统的手工艺,将色彩丰富的鱼珠串成花朵,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鱼珠扎花作品常常被用于装饰房屋、节庆场所等,显示出喜庆的氛围。
8.龙船灯:广东的龙船灯以其精致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
龙船灯常常在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使用,寓意着人们对祥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9.土陶:土陶是广东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制作工艺简单而粗犷,具有极强的民族风情。
土陶作品常常被用于制作食具、茶具等,具有自然、朴实的美感。
10.窗花:广东的窗花以其细腻的剪纸工艺和独特的图案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窗花常常被用于装饰窗户和室内空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以上所述的十大民间工艺代表了广东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广东人民的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工艺品不仅展示了广东人民的智慧和技艺,更传承了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底蕴。
潮汕最好的手工艺品
潮汕最好的手工艺品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的东部沿海地区,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
潮汕地区以其独特的手工艺品而被赞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之一。
下面将为您介绍潮汕最好的手工艺品。
1. 潮州剪纸潮州剪纸是潮州地区最著名的手工艺品之一。
它以其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而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潮州剪纸通常采用彩色纸张,通过剪、刻、贴等工艺制作而成。
它的图案多样,形态美观,内容丰富。
常见的图案包括花鸟、人物、动物等,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潮州剪纸既可以作为装饰品,也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给亲友,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和收藏价值。
2. 插金工艺插金工艺是潮汕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之一,起源于明代。
它通过在木制器物表面插入金丝,再经过琢磨、磨光等工艺处理,使木器表面呈现出光亮、金黄的效果。
插金工艺要求技艺高超和耐心细致,需要选用高质量的金丝,并在用力上有一定的技巧。
其制作的产品包括镜框、屏风、花瓶等,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富有艺术价值。
3. 盘花纹工艺盘花纹工艺是潮汕地区的民间手工艺之一,源远流长。
它主要以盘子为载体,通过手工绘制各种图案,并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使得盘子表面的花纹更加鲜艳、美观。
盘花纹通常采用红、绿、蓝等多种颜色,不同颜色的组合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效果。
盘花纹工艺的制作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以及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4. 瓷灯笼瓷灯笼是潮汕地区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造型设计。
它的特点是采用上等的陶瓷材料,经过精细的制作工艺,表面绘制各种精美的图案,形状优美、线条流畅。
瓷灯笼的灯光透出自然柔和的光线,瓷灯笼的灯光透出自然柔和的光线,给人温馨、浪漫的感觉。
瓷灯笼不仅可以作为室内装饰品,还可以用于户外节庆活动,成为潮汕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
5. 木雕潮汕地区的木雕工艺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
潮汕的木雕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潮汕的木雕作品通常采用优质的木材,经过精细的雕刻和打磨,形成精美的工艺品。
VII32【民间美术】石雕
随后,通雕石刻也开始出现。到光绪后期,潮州的通雕石刻技艺已经很高超。从熙公祠的石雕可以说是代表作。祠堂两条喷水柱前的倒吊花篮,也是镂空雕,雕工细腻,剔透玲珑,层次繁复,工艺水平要比康厝祠高得多。祠堂门楼的屋架上有几十件装饰性的石雕,以花卉虫鸟、人物走兽为题材,纯熟运用多层次镂空技法,制作的精巧,让人叹为观止。而技巧最高的是门前四副石雕方肚,四副门肚分别以仕农工商、渔樵耕读、花鸟虫鱼为题材。其题材内容,构图布局,形象塑造,与同时期一般潮州木石雕刻,基本相同。从熙公祠的石雕最使世人倾慕叹服的,是镂刻工艺的精细。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当推“仕农工商”屏中牧童拉紧的牛绳,绳长10厘米,直径仅4毫米,镂空雕刻,而绳纹清晰;“渔樵耕读”屏中渔夫撒开的鱼网,网目张缩有致,褶纹疏密自然。其他如花鸟屏的花枝荷梗,昆虫触角,都是高难度的制作。从熙公祠的石雕工艺,可以代表潮州石雕的最高水平。
通过明清时期潮州石雕掠影,我们可以发现,明代后期以来,特别是晚清以后,潮州石雕与潮州木雕工艺,有一个同步发展的过程:都从浅浮雕向高浮雕发展;从浮雕与透雕、圆雕结合,发展出多层次圆通雕的形式。这种同步发展,首先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条件促成的,而不同种类的潮州民间艺术在技法上的相互揣摩吸收,特别是潮州人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变化,对这种同步发展当有更深刻的影响。
实物、曲目及文献资料等
实物、地方志有载
项目现状
还在坚持着。精细奇巧的艺术创造,正是潮州石雕对中国石雕工艺的贡献。潮州石雕就是以这种精细奇巧,在中国石雕艺林独标一帜。潮安县彩塘镇的从熙公祠已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该公祠中的石雕具有代表性,士、农、工、商集于一体,其中门口的牵牛绳最为世人所赞叹。
VII32【民间美术】石雕
【精品赏析】潮州蜡石造型技艺非遗传承人陈伟华藏品集锦
【精品赏析】潮州蜡石造型技艺非遗传承人陈伟华藏品集锦从金融才子到藏石名家陈伟华广东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潮州市赏石文化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潮州蜡石造型技艺非遗传承人。
他,1981年从南海舰队退役后从事财政、金融、证券二十载,担任过金融信托信贷经理、中银公司老总,享有金融才子之称,近年来,多家小贷公司上门邀其出山,被婉言谢绝,究其因是为石之故。
他,出生于古城潮州雕刻世家“琢玉轩”,自幼受文化艺术的薰陶,酷爱书法、盆景、奇石。
2008年因祖辈留下的一块蜡石激起对奇石的热情,从而走上赏石、藏石、鉴石之路,并在自已的商厦设立了凝华石馆。
自从专业赏藏之后,与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奇石钟爱有加,惜石如命,对石的理解,悟性之高,见地独到;对石的选择,精益求精,能缺勿滥,优藏劣汰;观其藏品,自然孺雅,秀气灵动,韵味十足。
经过六年的不断积累,藏石近千方,并在潮州、深圳、清远、花都、贺州、柳州等地石展上多次获奖。
2009年参加潮州石展的五块作品获三金一铜;2011年参加清远龙湖石展获金银铜奖十多枚;2012年贺州玉石展上尽显潮州彩玉之风彩。
现收藏有潮州彩玉雕件,潮州蜡石雕件,台山玉石雕件,云南黄龙玉雕件,潮州水冲蜡石,紫金水冲蜡石,云南水冲蜡石,黄龙玉籽料,黄龙玉草花等。
他以独到的眼光和超前的赏石理念,在追求天然美、经典美、孺雅美及简约美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善于探索,敢为人先,2009年在潮州著名蜡石产地――登塘世田附近发现一种集质色于一体的石种(潮州彩玉),大胆尝试,与雕刻师共同研究探讨,采用各种雕法,巧妙俏色,率先雕琢出令人喜爱的作品,为潮州彩玉的开发利用付出了大量心血,从此结束了潮州有石无玉的历史。
为提升和推广潮州蜡石文化,2009年执行主编“中国潮州蜡石宝典”一书;2011年应清远龙湖奇石文化产业园之邀,担任该园举办的黄龙玉石展主评委;2012年担任该园举办的翡翠、黄龙玉、奇石鉴宝专家组成员。
走进凝华石馆,雅致奇特的云南黄龙玉琳琅满目,极具特色的潮州彩玉令人赞叹,人称潮州藏石名家的他,今年被市政府评为潮州蜡石造型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有关潮汕传统技艺的资料
有关潮汕传统技艺的资料
1. 潮汕工艺美术:潮汕地区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如花似锦,驰名中外。
早在新石器时代,潮汕就有了石器和陶器的生产工艺,到了东周时期,潮汕的陶瓷造型和施釉工艺,玉器、木器、青铜器工艺,已具有广东先进水平。
明清是潮汕工艺美术的鼎盛时期,大批工艺美术精品遗存于世。
2. 潮汕嵌瓷:这是大寮嵌瓷第四代传人许少雄的技艺,他擅长立体人物、半立体人物及屋脊花鸟的嵌制,代表作有《杨贵妃醉酒》、《三雄图》、《罗通扫北》等。
3. 抽纱:抽纱是以潮汕地区先民的衣物缝补及装饰品、日用品纹样绣制、编织手艺为基础,在清末融合西方图案纹样、色彩及刺绣、编织手艺形成发展起来的特殊技艺。
类别上可以分为抽通类、绣类、编织类、补布类和拼接类。
此外,潮汕传统民间的花灯、香包、泥塑、剪纸、首饰等都富有地方特色,驰名中外,成为官民人等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和时节应用品。
这些传统技艺经过千百年的精炼,融汇中外,推陈出新,自成流派,形成鲜明、浓郁的地方艺术风格。
蜡烛制作技艺非遗
蜡烛制作技艺非遗蜡烛制作技艺是一项非常古老而精湛的手工艺术,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蜡烛的制作过程繁琐而美妙,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虽然人们已经有了各种电灯照明的方式,但蜡烛作为一种传统的照明工具,依然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蜡烛制作的技艺传承已久,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
最初,蜡烛是由动物脂肪和蜂蜡制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石蜡和植物蜡等新材料进行制作。
蜡烛的制作过程包括准备材料、熔化蜡料、制作蜡芯、浇铸蜡烛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细致的操作。
在蜡烛制作的过程中,制作师傅们需要将蜡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倒入蜡模中,再将蜡芯置于蜡料中心,等待蜡料冷却凝固。
整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制作师傅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灵巧的双手,才能够制作出一支支精美的蜡烛。
蜡烛制作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门艺术。
制作师傅们可以通过调整蜡料的颜色、形状和香味等因素,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蜡烛作品。
有些蜡烛被制作成了各种动物或植物的形状,有些蜡烛则被制作成了美丽的花朵或者独特的艺术品。
这些蜡烛不仅可以用于照明,还可以作为装饰品摆放在家中,给人们带来美丽和温馨。
蜡烛制作技艺作为一项非遗项目,不仅代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蜡烛的温暖光芒让人们在黑暗中找到了希望和慰藉,也成为了人们心灵的寄托。
蜡烛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是在保护传统文化,更是在传递人类情感和生活方式的延续。
蜡烛制作技艺的非遗保护,不仅需要制作师傅们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将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蜡烛制作,让蜡烛继续在人们的生活中发光发热。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项非遗技艺,为蜡烛制作的美丽和艺术努力奋斗!。
【黄蜡石专栏】潮汕蜡石文化
【黄蜡石专栏】潮汕蜡石文化黄腊石是岭南石玩界广为流行的石玩,是传统赏石中质地最为坚硬致密的一种,大者侧身于四大园林名石之列,但质地稍嫌粗涩:小者堪与印石之王田黄相颉颃,润滑细腻,质胜于玉,久经把玩,包浆滋润,极富灵气,是握游佳石。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云:“岭南产蜡石,从化、清远、永安、恩平诸溪涧多有之……色大黄嫩者如琥珀,其玲珑穿穴者,小菖蒲喜结根其中。
潮汕地区是一个盛产黄蜡石的福地。
潮汕蜡石也称粤东蜡石,蜡石是广东较出名的观赏石种之一,广东各地多有产出。
在玩石界有着“岭南不如广东,广东不如粤东”之说。
粤东蜡石,名誉海内外。
潮汕人爱石玩石赏石藏石,是文人雅士的至爱,也是海外潮人思乡的载体,更是当地石农生涯的支柱。
潮汕人喜爱蜡石由来已久,在明清时代,潮州凤城、揭阳榕城等文化古城,收藏蜡石或用蜡石来伴植唐菖蒲和大头榕(榕树)的已不乏其人。
尤其揭阳的文人墨客供石者更为普通。
有的成了石玩世家,传宗接代。
历代到揭阳当县太爷的,也有不少染上石玩癖,供石以示风雅。
旧时揭阳县衙内,就供有石鱼一尾,凿石作盆,栩栩如生。
民国时期,当时的县长黄仲如,还为石鱼筑屋三间,名日:“石鱼斋”。
到建国前夕,石鱼不翼而飞,“石鱼斋”也随之名存实亡。
近年发现,供石鱼的石盆,被某工厂凿孔作为机座之用,殊为可惜。
谈到石趣,奇石收藏家和爱好者,都要赏识它的形和色。
潮汕蜡石形态各异,常见的有石笋、石屏、石峰,还有似禽、似兽、似瓜果等等,千奇百怪。
其色彩繁多,有乌蜡、白蜡、红蜡、黄蜡等等。
而黄蜡中又分蜂蜡、蜜蜡、柑蜡、赤蜡和甜果蜡(年糕色)等。
此外还有色彩纷呈的五彩蜡。
潮汕蜡石的色彩,人们还赋予它不同的象征意义,红蜡象征喜庆,白蜡象征高洁,乌蜡象征稳重大方,黄蜡象征富贵,五彩蜡象征如意吉祥等等。
蜡石欣赏是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蜡石具有丰富文化内涵。
换言之,它是集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体,是人文、天文、地质学和美学的集合体。
它不仅具有天然美,而且具有艺术美,无论质地、色彩、纹理、形状、图象、构造等等,是非人为创造的美。
潮州非遗介绍简介
潮州非遗介绍简介
潮州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之一。
潮州地域广阔,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潮州文化和潮州民俗文化,涵盖了广泛的艺术门类。
以下是潮州非遗的简要介绍:
1. 潮州木雕:潮州木雕起源于唐代,以人物、花鸟、山水等为主要题材,技法精湛,栩栩如生。
2. 潮剧:潮剧是潮州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著称,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 潮州银饰:潮州银饰制作历史悠久,多数工艺师傅均为家传手艺,擅长制作复杂精美的金银首饰和器具。
4. 潮州陶瓷:潮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以“潮州五彩”为代表,采用多种粘土和釉料进行制作,具有鲜明的潮州地方特色。
5. 潮州刺绣:潮州刺绣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术,以其精美细腻、富有民族风情而著称。
以上是潮州非遗的简要介绍,这些文化遗产都是潮州地区值得珍视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潮州腊石
潮州腊石潮州地处闽、粤的东南侧,位于新华夏系隆起带及莲花山深断裂带上,北东向的潮州——普宁深断裂带与汕头——惠州深断裂带于区内夹持,并与北西向的韩江断裂、黄岗河大断裂带交叉复合,多期次的构造活动频繁活动于大面积分布的燕山期岩体和侏罗世火山岩中,岩浆沿构造带岩脉大举入侵。
在潮州地质结构中,燕山期各类岩体多达50余个,花岗岩体出露面积达400平方千米,燕山期花岗岩体热液接触变质带处,尤其是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处,蜡石多且佳。
就目前已开采的产地的地质情况看,潮州蜡石具有多期次成矿作用的特征,呈带状、港湾状、星网状露布,点多线密,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县境内。
具体分布如下:饶平县的主要产地有樟溪镇的青岚村、石蛤村、木堂、径北等村镇,浮滨镇溪楼附近的一些溪涧也有零星分布。
潮安县的主要产地有田东镇、伍全,磷溪镇的葫芦、石坑、西坑村、芦庄、铁铺镇,登塘镇的枫树员、世田、黄潭、白水,意溪镇的古庵、锡美、凤凰镇区、天池旅游区。
这些产区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出产腊石的坑门,这些坑门主要有:山下寮、白沙溪、平坑、石壁潭、大径坑、猪母窟、拍竹杆、蛇地、石丁、陂尾底、山芹、和尚田、水库顶、草南武、杨梅坑、水吼、大洞埔、大坡下、狮地后等,其中以“山下寮”、“水吼”和“猪母窟”出产的蜡石最为知名。
1.“山下寮”位于石蛤村村北10余千米处,出产的蜡石品种繁多,形态奇特,质地细腻,色泽艳丽。
主要有:猫耳石、荔枝皱、黄枝蜡、蜘蛛石、幼肉红等多个品种。
其中出产的猫耳石最负盛名。
该石以石面呈现猫耳状浮雕纹样为特点,石色以黄、红居多,质地冻透,是潮州蜡石中的上品。
2.“水吼”位于磷溪镇西坑村西北面约4千米处。
该处产出的蜡石水冲度高,质地温润如脂,手感好,多呈黄色,线面柔顺。
主要有幼肉石、甜蜡黄枝蜡、狗脚迹石等品种。
其所产纹石深受石友喜爱。
3.“猪母窟”位于大径水库尾,登塘镇枫树员西面约8千米处。
那里地质补体发育、热源条件充足,靠近西北向构造带,多产出带红、黄色流水状纹样的蜡石。
蜡烛艺术工艺流程
蜡烛艺术工艺流程
《蜡烛艺术工艺流程》
蜡烛艺术是一种古老而又美丽的工艺,制作精美的蜡烛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
首先,蜡烛的制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蜡烛通常是由蜂蜡或者石蜡制成。
蜂蜡是天然的材料,而石蜡则是石油提炼而成的。
选择好材料后,需要将蜡烛的原料均匀地加热熔化,然后根据需要添加颜色和香气。
接下来,蜡烛的形状和图案设计成为了关键的一步。
制作者可以使用模具来制作特定形状的蜡烛,也可以利用手工技术雕刻出各种精美的图案。
无论是简单的柱状蜡烛还是复杂的雕刻蜡烛,都需要耐心和技巧来完成。
然后,蜡烛的冷却和固化是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材料被倒入模具或者被雕刻之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来让蜡烛完全冷却,并且变得坚固。
最后,蜡烛艺术的工艺流程还包括了涂饰和包装。
有些蜡烛可能需要在制作完成后进行一些特殊的涂饰工艺,如喷漆、镀金等。
而对于高端的蜡烛,还需要用精美的包装来展示其艺术价值和美丽。
总的来说,蜡烛艺术工艺流程包括了材料选择、熔化、设计、冷却、涂饰和包装等多个步骤。
制作出一支精美的蜡烛需要制
作者具备耐心、技巧和创造力,同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些精美的蜡烛不仅可以被用于照明,更是一种美丽的艺术品,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好。
浅谈潮州木雕的文化特点
浅谈潮州木雕的文化特点潮州木雕,是中国南方传统工艺品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木雕,是用木材为原料,通过手工创造出各种形态的雕刻品。
而潮州木雕,则是在传统基础上,结合了潮汕地区文化、艺术、历史、风俗等因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特点。
一、特点一:历史悠久潮州木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宋代、元代、明代等多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潮州木雕工艺品。
潮州木雕反映了潮汕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潮州木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二、特点二:技艺精湛潮州木雕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需要经过设计、雕刻、镶嵌、刨磨、彩绘等多个环节。
其中,雕刻技艺是最为重要的,需要雕工们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潮州木雕技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水平成为国宝级的工艺品。
三、特点三:形式多样潮州木雕形式多样,包括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器物等多种形态。
其中,人物雕刻最为广泛,主要表现了潮汕地区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历史名人、民间故事等。
动物雕刻则以龙、虎、熊、鹿等为主,强调力量、气质和神拟。
花鸟雕刻的表现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繁花似锦、鲜艳夺目,各种鸟类的动态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四、特点四:彩绘赋艳潮州木雕的雕刻工艺已经非常熟练,然而,通过彩绘,能够使长期以来受人尊崇的木雕工艺再次升华,赋予了色彩、灵韵和艺术气息。
小彩绘在木雕的表面上着笔,妙笔生花地勾勒出了家族门楼、花桥、亭台、楼台等建筑纹理和人物故事。
静、动、意境鲜明,激情、贵气,大大地提升了工艺品的艺术价值。
五、特点五:传承千年潮州木雕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喜爱,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传承潮州木雕工艺的人越来越少,及时的传承非常重要。
因此,需要加强对潮州木雕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保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总之,潮州木雕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精湛的手工技艺、多样化的形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世人的关注与喜爱。
中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39——潮州木雕
中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39——潮州木雕潮州木雕,用樟木雕刻,极能发挥樟木的柔韧性、可雕性,宜凿刻多层镂空的雕刻艺术精品,让观者惊叹是鬼斧神工之瑰宝,特别是经过髹漆贴金之后,又达到金碧辉煌、瑰丽精美、至高无上而精彩纷呈之艺术境地。
是可作为华侨巨商显赫人生的展示载体。
在雕刻技艺方面,潮州木雕以镂通雕为特色,在浮雕的运用上,较为少见;在镂通雕刻技艺中,尤以人物题材,特别是吸取潮州戏曲人物故事的题材和反映当地民间故事的题材,更显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潮州木雕广东东部的潮安、揭阳、潮阳、普宁、饶平和澄海一带,明清以来木雕艺术异常发达,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自成一个体系。
因为这几县旧属潮州府,人们便习惯地称之为“潮州木雕”。
潮州民间工艺美术是潮汕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发展,推陈出新,以其品类繁多、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潮汕文化精致机灵的独特风格。
潮州木雕,就是潮州民间工艺美术这片沃土孕育出来的一朵奇葩。
潮州木雕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一项民间雕刻艺术,它与东阳木雕并列为中国民间两大木雕体系。
主要用以建筑装饰、神器装饰、家具装饰、案头装饰等,往往经精雕细琢后贴上纯金箔,显得金碧辉煌,所以又叫潮州金漆木雕,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并誉于世。
这项技艺主要流行于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莲上村、西都村,同时波及饶平、汕头、潮安、潮阳、揭阳、揭西、普宁、陆丰、大埔、五华、兴宁、惠来、海丰,陆丰、兴宁和梅县等县市和福建东南部沿海一带。
由于木雕作品工艺精湛、玲珑剔透、金碧生辉、富丽堂皇,因而深受广大东南亚地区的华裔所喜爱,其精美的艺术魅力名扬世界。
潮州木雕始于何时不得而知,现潮州开元寺天王殿梁架上有一"草尾"装饰的斗拱为唐代遗物,而悬挂铜钟的木龙则为宋代遗物。
潮州许驸马府建于北宋治平年间,其建筑装饰木雕亦以"草尾"为主。
由此可知潮州木雕唐宋时期即已存在,公元1054年,潮州郡守郑仲重做计时器"漏"时已有"指工绳木,卯金涂漆"的记载。
中华蜡石十一个第一作品
中华蜡石十一个第一作品笔者专心研究蜡石艺术长达二十多年。
2015年在百度阅读发表了中国观赏石类型的第一部电子书《蜡石艺术理论与实践》,不久接连发表了《中国蜡石艺术作品图鉴》和《中国蜡石艺术作品图鉴2》等两部著作。
笔者在三本著作中把现代艺术理论引入到蜡石艺术理论中,创立中国蜡石艺术五个流派的理论,著录了各蜡石艺术流派的经典作品,并收藏了大量的蜡石艺术珍品。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呈现了小器大样的整体风格,也创造了众多个中华蜡石第一作品的记录。
笔者精心挑选出部分第一作品以飨读者,其中有:一、中华第一个观赏石类型的中国蜡石艺术流派著录的第一件蜡石艺术作品《朝霞飞舞图》。
中国蜡石艺术流派是首个观赏石类型的艺术流派。
它确立了以观赏石美学主体思想“真、善、美”作为本派美学思想的基础;提倡认定“童趣、独立、超然、和谐” 这四种精神为本流派的主要美学精神;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中国蜡石“三大风格、五种特色”的艺术现代理论。
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三年中,从众多的蜡石艺术品中精心著录了二十多件中国蜡石艺术流派经典作品。
《朝霞飞舞图》以极美的画面、优良的材质排列首位,成为首个著录的蜡石经典作品(详情见图一);二、中华蜡石第一图的艺术作品《高山黎明图》。
该图的色、形、质都属上乘之材,画面具象性特强。
《高山黎明图》的构图虚实相生,疏密得体,背景深远。
构成的画面天工巧得,把高山的巍峨、霞光的灿烂、彩霞的艳丽表现的淋漓尽致。
让观赏者欣赏到黎明的美丽、壮观,感受到人生的辉煌(详情见图二);三、中华蜡石宴第一席作品。
凡使用多种观赏石类型组合的奇石宴作品几乎都有三个共同的特征:1、使用的石种五花八门;2、色泽暗淡杂乱无章;3、绝大部分无法单个欣赏。
而笔者创作的蜡石宴有一百二十种食物,使用的石种单一,全部用的是著名的贺州天然蜡石。
这种由单一品种构成奇石宴的难度要大大高于由多种石种组合的奇石宴;该蜡石宴席呈现的是明亮的黄色;大部分以天然的象形蜡石为主即可整体欣赏也可单个品味。
岭南瑰宝
岭南瑰宝作者:林少芬来源:《中华奇石》2015年第12期潮汕蜡石的历史与文化潮汕历史文化悠久,拥有1400多年的潮汕文明,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位于广东省最东端的南海之滨,并与江西、福建两省交界,故有“省尾国角”之俗称。
得天独厚的地理,使潮汕地区盛产黄蜡石。
据史料记载:黄蜡石出产于真蜡国(柬埔寨)及潮汕地区、台山等地,说明潮汕的蜡石文化与潮汕文化并存。
潮汕蜡石也称粤东蜡石,是广东较出名的观赏石种之一,广东各地多有产出。
在玩石界有着“岭南不如广东,广东不如粤东”之说。
潮汕蜡石源远流长,石文化是潮汕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到粤东揭阳当县太爷的,不少染上了石癖,以示风雅。
如乾隆年间的张菱、刘业勤,同治初年的丁日昌、许万石,均建有名园,供奉蜡石和其他石玩,让游人赏玩。
其中丁氏的洁园、百兰山馆、石鱼斋,许氏的百洲草堂和惠迪书庄等等,更是脍炙人口了。
近年来,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青年委员会有学者申请立项,专门成立课题组,研究潮汕的宝玉石和赏石文化。
潮汕蜡石的产地与特点潮汕蜡石品种繁多,造型奇异,质地上乘,色泽艳丽,尤以潮州蜡石最负盛名。
潮州蜡石具有多期次成矿作用的明显特征,故而品种多样,丰富多彩。
潮州全市出产蜡石的坑口多达几十处,大体分为东西两大产区。
东部产区以饶平县樟溪镇青岚村和潮安县磷溪镇水吼村出产的为最优。
青岚蜡石质地晶莹润滑,呈油脂光泽,表面多有荔枝状、香蕉状、竹叶状、蜂窝状的浮雕纹理;水吼蜡石体量较小,多有流水纹,多出精品小石。
另外,潮州市凤凰山天池产出的蜡石,体量较大,常有色纹或流水纹。
西部产区以潮安县登塘镇世田村产出的为最优,质如黄蜡,肤如油脂,常有红色冻石或带红黄流纹而体量小者,小巧玲珑,造型多变。
潮州出产的蜡石种类有猫耳石、荔枝皱、黄枝蜡、蜘蛛石、木纹石、六角英、幼肉红以及多种冻蜡等几十个种类。
其中猫耳石最负盛名,是潮州蜡石的上品。
该石呈浮雕状、黄红冻透,石面有如猫耳,惟妙惟肖,观者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潮州蜡石的四大产区
潮州蜡石的四大产区
潮州蜡石主要包括青岚、水吼、世田和凤凰四大产区。
1,青岚蜡石产于潮州境内的饶平县樟溪镇青岚村、草南武等地.
特点:造型奇异,质地上乘,色泽艳丽。
种类:猫耳石、荔枝皱、黄枝蜡等。
其中以猫耳石最为出名,其特点呈浮雕状,黄红冻透,石面有如猫耳,惟妙惟肖。
2,水吼蜡石产于潮安县磷溪镇西坑村,距潮州市区约20公里。
有上、中、下水吼。
特点:大部分没有石皮,有皮则很厚,有些石带粉状,舒适的手感,纯黄的色泽和奇特的纹理。
3,世田蜡石产于潮州西部的潮安县田东镇和登塘镇。
特点:质地冻透似玉,色彩艳丽华贵,造型凹凸怪异,其肌理更是润泽可人。
以“猪母窟”的蜡石为著名,一些“猪母窟”蜡石的底部有一圈天然浮雕脚线。
4,凤凰蜡石产于潮安县凤凰镇,从潮州市区往东朝大山纵深处行进39公里。
特点:个体较大,以造型气势见长,表壳折皱多变,多呈泡状,带有明显矿石成分。
潮州的工艺
潮州的工艺潮州是中国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工艺传统。
以下是我对潮州工艺的介绍,详细描述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品及其制作过程。
首先,潮州木雕是非常有名的工艺之一。
潮州木雕可以追溯到宋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潮州木雕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潮州木雕的主要材料是楠木和红木,这些木材具有坚硬耐用的特点。
潮州木雕主要包括家具、屏风、雕板等。
制作潮州木雕需要经过选材、设计、雕刻、润色等多个步骤。
潮州木雕的特点是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富有层次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次,潮州银饰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工艺品。
潮州银饰以其精致、细腻的工艺而著名。
潮州银饰的主要工艺包括银丝细工和银器镂空工艺。
银丝细工是用极细的银丝编织出各种花鸟、人物等图案,再配以彩色宝石等装饰;银器镂空工艺则是利用雕刻刀在银器上刻出各种图案,并通过镂空的方式增加了银器的艺术表现力。
潮州银饰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设计、打磨、镶嵌等多个步骤,耐心和细心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潮州银饰的特点是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审美价值极高,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潮州金丝绣也是一项非常有特色的工艺。
潮州金丝绣以其独特的工艺和杰出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潮州金丝绣主要以金线和银线为原料,通过绣针将金银线绣制在绸缎上,绣制出各种花鸟、人物等图案。
潮州金丝绣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设计、铺线、绣制、整理等多个步骤。
潮州金丝绣的特点是线条流畅、色彩丰富、纹理细腻,富有立体感。
潮州金丝绣以其高雅的艺术表现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和赞誉。
最后,潮州陶瓷也是一项非常有特色的工艺。
潮州陶瓷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朝。
潮州陶瓷主要以粗陶和青瓷为代表,粗陶是指制作工艺粗糙但具有原生态美的陶瓷,青瓷则是指以青色为主色调的瓷器。
潮州陶瓷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泥料准备、成型、烧制、装饰等多个步骤。
潮州陶瓷的特点是造型简约、线条流畅、釉色柔和,富有自然质朴的美感。
潮州陶瓷以其粗犷、朴实、自然的风格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I32【民间美术】潮州蜡石艺术项目类别:民间美术项目名称和俗称潮州蜡石艺术分布区域潮州是黄蜡石著名产地,全市几十处有产出。
主要分布在潮安县登塘镇的世田、伍全、黄潭、枫树员、白水等,意溪镇的石庵、锡美,磷溪镇的水吼、葫芦、石坑,凤凰镇区及乌岽、天池旅游区等地;饶平县樟溪镇青岚、草岚武、杨梅坑、石蛤、木堂、径北等,浮滨镇溪楼等一些溪涧也有黄蜡石的出现和露布,呈带状、港湾状、星网状露布、点多线密,蜡石资源丰富。
分布在潮安县伍全、枫树员以至于丰顺茶背等地,多为个头、块头大的园林景点石、景观石、晶体石、盆景石、盆景司意石,一般质地较粗(远离构造带或热源条件差),个体硬大,部分为案头石、手玩石。
但在西溪源头世田村的猪母窟,那里补体发育、热源条件充足,靠近北西向构造,多产出具流线流面,带红色、黄色流条、流纹状、晶体腊面、晶莹、洁润、油脂蜡质、小巧玲珑的高级冻石,红冻通红等高质量的蜡石,有的带带期次腊石集合体,造型美,意境佳。
分布在饶平青岚、草岚武以及磷溪的葫芦西坑一带,呈油脂光泽,葡萄状、竹纹状、蜂窝状、龟裂状等,多为晶莹、润滑、透水性强、色带聚变、色如黄玉、质如凝脂、纹理柔和、质地纹理甚佳。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潮州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韩江中下游,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
东与福建省交界,西与广东省揭阳市接壤,北连梅州市,南临南海并通汕头市。
潮州处于东经116°22′-117°11′,北纬23°26′-24°14′之间,地势北高南低。
全市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其中海域533平方公里,海岸线136公里。
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饶平和潮安县北部。
潮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常绿,四季宜耕。
年平均气温21.4℃,年降水量1423.7毫米。
全年无霜期。
湘桥区是广东省潮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居闽粤交通要冲。
湘桥区因区域有我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湘子桥”而得名。
辖区面积155.14平方公里,总人口34.36万人。
辖9个街道1个镇。
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相得益彰,使之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区和旅游观光之胜地。
潮州历史悠久,地处粤东,区域上位于新华夏系隆起带闽粤的东南侧,区内分着大面积的燕山期岩体和侏罗世火山岩,火山活动强烈,岩浆侵入频繁,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结构复杂。
腊石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体(距今约1.5亿年)热液接触变质带处,尤其是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处,腊石更多且更佳。
由于受内力地质的作用,如地壳运动、岩浆、地热、地震、变质、地压等构造的作用,加上外力地质作用,形成造就优质、奇特的蜡石,潮州贮藏着丰富的蜡石资源,历来是蜡石的出产地。
潮州蜡石的产地主要分布在东、西二大产区。
东部主要蜡石产地:系在潮州境内的饶平县樟溪镇青岚村、草南武。
出产的蜡石主要分布在其周围的十余个坑门,这些坑门主要有:“山下寮”、“白沙溪”、“拍竹杆”、“蛇地”、“石丁”、“陂尾底”、“山芹”、“和尚田”、“水库顶”、“草南武”等,其中以“山下寮”出产的蜡石较为知名。
“山下寮”位于青岚石蛤村北面,距该村的十余公里,其出产的蜡石品种繁多,造型奇异,质地上乘,色泽艳丽。
位于潮州境内的潮安县磷溪镇西坑村、芦庄和铁铺镇的大坑出产的蜡石,主要分布在“水吼”、“大洞埔”、“大陂下”、“狮地后”等坑门。
西部主要蜡石产地:位于潮州境内的潮安县田东镇的“平坑”、伍全的“石壁潭”;登塘镇枫树员的“大径坑”、“猪母窟”等地皆出产蜡石,是西部主要蜡石产地。
潮州蜡石产地,地形地貌多姿多彩、坑流交错、清澈见底、飞瀑挂崖、一泻千里、山色秀逸、群山如屏、林木葱郁、鸟语花香。
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潮州辖区位于莲花山深断裂带上,地处北东向潮州──普宁深断裂带(多金属成矿带),汕头──惠州深断裂带的夹持区内,又与北西向韩江断裂,黄岗河大断裂带交叉复合,并沿构造带岩脉侵入多,并见有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多活动于燕山期花岗岩体中及侏罗世火山岩,使之发生宽达百米的角岩化接触变质带,构造活动频繁,岩浆发育,脉岩发育,为腊石成矿提供了有利构造条件。
区内燕山期各类岩体50多个,花岗岩体出露面积达400平方千米,提供了众多有利场所和空间,同时又处于燕山期变质作用发生粤东南沿海一带的重要地壳发展阶段,得天独厚的腊石生成环境,为黄蜡石矿生成提供极为有利条件和空间,盛产蜡石类矿产,蕴藏丰富的蜡石资源。
地貌特征及矿化特点:地形地貌多为丘陵、盆地、低山、山峦起伏、岩体突变处、坑流交错、隐岩残洞。
地貌上,由于构造热液活动强烈,蜡石区内多呈现水系多、水库密集,还常形成奇特的冰臼、石林、叠石、石群、石洞、深潭、幽穴、秀峰等地质奇观。
历史渊源潮州赏石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宋时期。
潮州素有“海滨邹鲁”、“岭南名邦”的美誉。
唐宋时期由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潮州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而传统的中国赏石文化也伴随中原文化一起进入潮州,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潮州赏石文化。
唐代是潮州历史的重要时期,以韩愈等为代表的一批名宦精英陆续来到潮州,这些人很多都是饱学之士,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精粹,传播弘扬儒家思想,为潮州作出很大贡献。
这时期,有一位中国赏石文化史上著名人物,唐代赏石藏石泰斗来到潮州,他就是晚唐宰相,后贬任潮州司马的李德裕。
李德裕,字文饶。
他一生爱石藏石,据《平泉草木记跋》,《素园石谱》中载:李德裕穷平生之力营建平泉庄,藏奇石千余枚,奇石佳木林立左右。
收藏有泰山、太湖、罗浮、桂林、严湍、庐阜、茅山、巫峡、琅邪台、八公山等名山大川之奇石。
他收藏奇石,上皆记得有“有道”二字,别样有趣。
在他的众奇石中,最知名的是一块名称“醒酒石”的奇石,该石上记得有他自作题石诗“韫玉抱清辉,闲庭日潇洒。
魄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据说当年大诗人白居易也十分钟爱“醒酒石”,时常前往赏玩。
“醒酒石”后几经辗转,几易其主。
至宋朝绍圣时,当朝皇帝下旨召“醒酒石”入宫,将其置于筑月台,后转置宜和殿。
李德裕作为唐代赏石藏石大师,为当师的赏石文化推波助澜,开创了大唐赏石文化的新风。
他熟谙石理,透悟石性,视石如宾客。
他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那“世事风尘外,诗情水石间”的境界,面对奇石,流连不已,常借石喻理明志,寄情舒怀,咏石诗文独出机杼。
他一生作了很多题石诗文,如《题罗浮石》、《题奇石》、《海上石笋》、《咏石》等。
唐代是中国赏石文化理论形成的时期,以李德裕等名宦、士大夫、诗人为主导的藏石家们,提出了独具的赏石理论观念,如曾得李德裕示范写成的白居易《太湖石记》就是中国较早的论石文章。
唐代的赏石准则为后来中国赏石文化奠定了理论根基。
李德裕一生痴石如命他曾留下遗训给子孙:凡将藏石让他人者非我子孙也。
这足见他惜石的程度。
李德裕晚年被贬潮州,在潮州处事认真,有政声。
他热爱潮州,对潮州评价很高。
誉潮州为“吾邦文献”。
在潮州历史上李德裕有很好口碑。
至今潮州还相传李赞皇(李德裕)玉象飞化鳄鱼潭的故事。
历史上潮州曾建有“二相祠”,“十相留声”的牌坊,就是为了纪念李德裕等先贤。
受苏轼、米芾这两位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赏石藏石大师影响,宋代潮州赏石文化之风已逐渐形成,一些名宦雅士建宅造园都喜欢叠石理水。
如宋代潮州名士林橡芳的东皋花园最为知名。
宋代潮州赏石藏石最著名,应首推潮州八贤之一──吴复古。
吴复古,字子野。
他性格奇特,趣趣超逸,喜云游四方,广交天下贤士,但不慕利禄荣华,自称“黄卷尘中非吾业,白云深处是我家。
”他与苏轼情谊甚浓,交往甚深。
据说苏轼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一文,是他受当时知府王涤所托,请苏轼写的。
吴复古与苏轼志趣相投,皆喜欢赏石藏石。
北宋熙宁乙酉年,吴复古在游登州时曾采得十二方“秀色灿烂”的美石。
并将美石自北海运石于南海,苏轼为之作《北海十二石记》又名《岁寒堂十二事记》记中:“近世好事能置石者多矣,未能取北省劲而置南海者也。
”古时奇石赏玩多为文人墨客之事,因而有“文人石”之称。
直至近代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赏石活动的认识和参与,潮州赏石文化开始走向平民百姓家。
在一些民俗活动中人们将部分赏石文化融入其中,如镇宅,祭祀,游神灯会等。
在过去潮州及闽南沿海一带以石镇宅很普遍。
人们在民居宅基,厅堂道口置石,祈求灵石保佑平安,禁压不祥,取“坚如磐石”之意。
在家居陈设上设有“维石是安”的风俗,如将一瓶一石供置于案桌上,寓意“平安长寿”。
这是一种灵石信仰的民俗活动。
潮州祭石,拜石的民俗早在明代就有之。
据载明成化年间潮人进士吴一贯,以报答澳头郑家养教之恩,修本陈奏宪宗皇帝,宪宗恩准,赐拜石三块,传旨潮州府,置石澳头郑家庙,郑家庙因御赐拜石名声远扬。
另曾听老辈者讲,他们年少时曾见过潮州北门某神前祭祀时,供桌上除敬奉三牲米果品外,还供奉有奇石,其中有一件蜡石“仙桃”。
“仙桃”色泽鲜润,黄里透红,娇娇欲滴,惟妙惟肖,十分逼真,以奇石神品供奉,的确别出心裁。
在浮洋“玄帝庙”也曾供有一“响石”,该石敲之翁翁作响,其声特异,故人称为“响石”。
从前潮州每逢元宵节,都有迎神游灯的风俗,潮州人称游花灯,很多大户商家铺号都组织游灯队伍,并设神坛迎接圣驾。
为显自家花灯别致,有的便在花灯台座上安放奇石,或在神坛供奉奇石花卉,配置灯火,供人观赏,这也许是潮州独有的“石展”吧。
可惜的是到上世纪中叶以后,潮州赏石文化进入低潮时期,赏石、藏石被列为“四旧”,大量奇石景观遭受破坏和流失,传统的赏石文化受到摧残,令人十分痛惜。
直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赏石文化的复兴,潮州赏石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潮州于一九九五年成立雅石根艺协会,并在一九九五年和九九年成功举办了二次大型奇石展。
潮州的爱石藏石者如雨后春笋一样,日益增多。
赏石活动空前活跃,石友们经常相聚赏石,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石艺,很多在居家中专辟一室陈列奇石,作为藏石斋室,每得一佳石便会呼朋唤友前来品茶赏石,赏石的氛围十分浓烈。
奇石收藏在质量和品位上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潮州藏石家们还多次参加了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大型石展,并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弘扬了潮州赏石文化,增进了同好间的交流。
二十多年来随着潮州蜡石资源的不断开发,一批精美潮州蜡石相继问世。
基本内容1.基本情况潮州蜡石的收藏与玩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潮州名人收藏与玩赏蜡石的记载。
蜡石的收藏与玩赏在古老的潮州来说是一门传统的艺术。
自古以来中国赏石文化多遵循“瘦、皱、漏、透、丑”等传统的赏石理念,这主要是从奇石的形态去品评其优劣。
近年来随着中国赏石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赏石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提出了以“色、质、形、纹”等为赏石要素的新赏石理念,全方位地审视每一枚美石。
潮州蜡石正是基于这一赏石新理念,脱颖而出,扬名海内外,成为当今奇石王国中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