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I32【民间美术】潮州蜡石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I32【民间美术】潮州蜡石艺术

项目类别:民间美术

项目名称

和俗称

潮州蜡石艺术

分布区域潮州是黄蜡石著名产地,全市几十处有产出。主要分布在潮安县登塘镇的世田、伍全、黄潭、枫树员、白水等,意溪镇的石庵、锡美,磷溪镇的水吼、葫芦、石坑,凤凰镇区及乌岽、天池旅游区等地;饶平县樟溪镇青岚、草岚武、杨梅坑、石蛤、木堂、径北等,浮滨镇溪楼等一些溪涧也有黄蜡石的出现和露布,呈带状、港湾状、星网状露布、点多线密,蜡石资源丰富。分布在潮安县伍全、枫树员以至于丰顺茶背等地,多为个头、块头大的园林景点石、景观石、晶体石、盆景石、盆景司意石,一般质地较粗(远离构造带或热源条件差),个体硬大,部分为案头石、手玩石。但在西溪源头世田村的猪母窟,那里补体发育、热源条件充足,靠近北西向构造,多产出具流线流面,带红色、黄色流条、流纹状、晶体腊面、晶莹、洁润、油脂蜡质、小巧玲珑的高级冻石,红冻通红等高质量的蜡石,有的带带期次腊石集合体,造型美,意境佳。分布在饶平青岚、草岚武以及磷溪的葫芦西坑一带,呈油脂光泽,葡萄状、竹纹状、蜂窝状、龟裂状等,多为晶莹、润滑、透水性强、色带聚变、色如黄玉、质如凝脂、纹理柔和、质地纹理甚佳。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潮州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韩江中下游,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东与福建省交界,西与广东省揭阳市接壤,北连梅州市,南临南海并通汕头市。潮州处于东经116°22′-117°11′,北纬23°26′-24°14′之间,地势北高南低。全市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其中海域533平方公里,海岸线136公里。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饶平和潮安县北部。

潮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常绿,四季宜耕。年平均气温21.4℃,年降水量1423.7毫米。全年无霜期。

湘桥区是广东省潮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居闽粤交通要冲。湘桥区因区域有我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湘子桥”而得名。辖区面积155.14平方公里,总人口34.36万人。辖9个街道1个镇。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相得益彰,使之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区和旅游观光之胜地。潮州历史悠久,地处粤东,区域上位于新华夏系隆起带闽粤的东南侧,区内分着大面积的燕山期岩体和侏罗世火山岩,火山活动强烈,岩浆侵入频繁,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结构复杂。腊石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体(距今约1.5亿年)热液接触变质带处,尤其是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处,腊石更多且更佳。由于受内力地质的作用,如地壳运动、岩浆、地热、地震、变质、地压等构造的作用,加上外力地质作用,形成造就优质、奇特的蜡石,潮州贮藏着丰富的蜡石资源,历来是蜡石的出产地。潮州蜡石的产地主要分布在东、西二大产区。东部主要蜡石产地:系在潮州境内的饶平县樟溪镇青岚村、草南武。出产的蜡石主要分布在其周围的十余个坑门,这些坑门主要有:“山下寮”、“白沙溪”、“拍竹杆”、“蛇地”、“石丁”、“陂尾底”、“山芹”、“和尚田”、“水库顶”、“草南武”等,其中以“山下寮”出产的蜡石较为知名。“山下寮”位于青岚石蛤村北面,距该村的十余公里,其出产的蜡石品种繁多,造型奇异,质地上乘,色泽艳丽。位于潮州境内的潮安县磷溪镇西坑村、芦庄和铁铺镇的

大坑出产的蜡石,主要分布在“水吼”、“大洞埔”、“大陂下”、“狮地后”等坑门。西部主要蜡石产地:位于潮州境内的潮安县田东镇的“平坑”、伍全的“石壁潭”;登塘镇枫树员的“大径坑”、“猪母窟”等地皆出产蜡石,是西部主要蜡石产地。潮州蜡石产地,地形地貌多姿多彩、坑流交错、清澈见底、飞瀑挂崖、一泻千里、山色秀逸、群山如屏、林木葱郁、鸟语花香。

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潮州辖区位于莲花山深断裂带上,地处北东向潮州──普宁深断裂带(多金属成矿带),汕头──惠州深断裂带的夹持区内,又与北西向韩江断裂,黄岗河大断裂带交叉复合,并沿构造带岩脉侵入多,并见有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多活动于燕山期花岗岩体中及侏罗世火山岩,使之发生宽达百米的角岩化接触变质带,构造活动频繁,岩浆发育,脉岩发育,为腊石成矿提供了有利构造条件。区内燕山期各类岩体50多个,花岗岩体出露面积达400平方千米,提供了众多有利场所和空间,同时又处于燕山期变质作用发生粤东南沿海一带的重要地壳发展阶段,得天独厚的腊石生成环境,为黄蜡石矿生成提供极为有利条件和空间,盛产蜡石类矿产,蕴藏丰富的蜡石资源。地貌特征及矿化特点:地形地貌多为丘陵、盆地、低山、山峦起伏、岩体突变处、坑流交错、隐岩残洞。地貌上,由于构造热液活动强烈,蜡石区内多呈现水系多、水库密集,还常形成奇特的冰臼、石林、叠石、石群、石洞、深潭、幽穴、秀峰等地质奇观。

历史渊源潮州赏石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潮州素有“海滨邹鲁”、“岭南名邦”的美誉。唐宋时期由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潮州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而传统的中国赏石文化也伴随中原文化一起进入潮州,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潮州赏石文化。唐代是潮州历史的重要时期,以韩愈等为代表的一批名宦精英陆续来到潮州,这些人很多都是饱学之士,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精粹,传播弘扬儒家思想,为潮州作出很大贡献。这时期,有一位中国赏石文化史上著名人物,唐代赏石藏石泰斗来到潮州,他就是晚唐宰相,后贬任潮州司马的李德裕。李德裕,字文饶。他一生爱石藏石,据《平泉草木记跋》,《素园石谱》中载:李德裕穷平生之力营建平泉庄,藏奇石千余枚,奇石佳木林立左右。收藏有泰山、太湖、罗浮、桂林、严湍、庐阜、茅山、巫峡、琅邪台、八公山等名山大川之奇石。他收藏奇石,上皆记得有“有道”二字,别样有趣。在他的众奇石中,最知名的是一块名称“醒酒石”的奇石,该石上记得有他自作题石诗“韫玉抱清辉,闲庭日潇洒。魄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据说当年大诗人白居易也十分钟爱“醒酒石”,时常前往赏玩。“醒酒石”后几经辗转,几易其主。至宋朝绍圣时,当朝皇帝下旨召“醒酒石”入宫,将其置于筑月台,后转置宜和殿。李德裕作为唐代赏石藏石大师,为当师的赏石文化推波助澜,开创了大唐赏石文化的新风。他熟谙石理,透悟石性,视石如宾客。他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那“世事风尘外,诗情水石间”的境界,面对奇石,流连不已,常借石喻理明志,寄情舒怀,咏石诗文独出机杼。他一生作了很多题石诗文,如《题罗浮石》、《题奇石》、《海上石笋》、《咏石》等。唐代是中国赏石文化理论形成的时期,以李德裕等名宦、士大夫、诗人为主导的藏石家们,提出了独具的赏石理论观念,如曾得李德裕示范写成的白居易《太湖石记》就是中国较早的论石文章。唐代的赏石准则为后来中国赏石文化奠定了理论根基。李德裕一生痴石如命他曾留下遗训给子孙:凡将藏石让他人者非我子孙也。这足见他惜石的程度。李德裕晚年被贬潮州,在潮州处事认真,有政声。他热爱潮州,对潮州评价很高。誉潮州为“吾邦文献”。在潮州历史上李德裕有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