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维护权利(1)
初二政治维护权利试题
![初二政治维护权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e330cdf111f18582d05a51.png)
初二政治维护权利试题1.钱某因索债无果而将债务人赖某关在自己家里。
钱某的行为①侵犯了赖某的财产所有权②侵犯了赖某的人身自由权③依法维护了自己的权利④属于非法拘禁,应承担法律责任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②【答案】A【解析】赖某欠钱某的债务侵犯了钱某的财产所有权,①说法错误,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钱某把赖某关在自己家里侵犯了赖某的人身自由,属于非法拘禁,应承担法律责任,②说法正确,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小刘和小张是同班同学,一天小刘的钢笔丢了,便怀疑是小张偷了,于是对同学说:“小张像个大老鼠,专偷人家的东西。
”说完,便乱翻乱搜小张的书包。
小张便问:“有你的钢笔吗?”小刘又给了小张一拳,并不准小张离开教室。
后经调查,小张确实没有偷小刘的钢笔。
小刘的说法和做法侵害了小张的()①名誉权②人身自由权③生命健康权④荣誉权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C【解析】题文中小刘说小张是小偷,侵犯了他的名誉权,刘打了小张一拳,侵犯了小张的生命健康权,并不准小张离开教室,侵犯了小张的人身自由权,因此答案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公民的合法权利。
3.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时,消费者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正、合法的解决。
下列属于正当、合法维权途径的有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C.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答案】ABCD【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视具体情形,通过下列途径解决: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④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⑤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题文中答案说法都是正确的。
所以答案选ABC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正确做法。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79533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d.png)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知识点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政府、政党、集团或个人在国家事务方面的活动以及治理国家施行的措施。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知识1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宪法明确国家权力1.我国宪法的原则是:(1)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5.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7.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8.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确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八年级上册政治权利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权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cbec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2.png)
八年级上册政治权利知识点在中国,政治权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指的是每个人在特定的国家政治制度中所享有的权力、自由和利益。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册政治权利的知识点。
一、表决权表决权是参与国家事务决策的权利。
在政治制度中,公民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选出代表自己的国家机构成员,并可以在国家机构的讨论和决策中发表意见,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家事务的表决。
这种能力是公民表达自己的意见的基础,同时也是会影响到政府对人民意见的重视程度及政策的制定。
二、选举权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决策的方式之一。
在中国,除少数例外情况,任何18岁及以上公民都有权投票。
公民可以通过投票来选举自己认为合适的代表或者领导人。
因此,公民在参与选举时,可以通过自己的选票来表达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
三、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获取信息的权利。
政府部门和机构需要公布国家政策、政府信息等,使公民得以了解政策和决策的信息,了解事情进展,再根据自己的状况选择不同的反应。
因此,知情权是公民了解事物、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政府对公民负责任的表现。
四、言论自由权言论自由权是公民表达自己主张的权利。
公民可以通过言论、写作、艺术作品等方式发表自己对国家政策、社会现象、个人观点等方面的看法和主张。
此外,言论自由也是公民监督政府的有效手段。
公民根据自己的状况表达自己的观点、倡议,引领社会公共舆论的发展,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平衡、公正和稳定。
五、罢免权政治权利也包括对不合格代表的罢免权。
如果认为代表不能代表自己参与国家事务的利益,公民有权参与代表的罢免。
这种权利使得选民可以有权利对所选代表进行呼吁,同时也可以通过此项制度促进政治的有效运转。
六、参政权参政权是万众瞩目的权利,也是公民对自己所生活国家的初步参与。
公民可以成为政党的成员,或者是非政府组织的成员,以此途径来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国家事务的推进进程。
此种权力的实现依赖于个人的能力以及机会。
七、组织权公民有组织权,这种权利使得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组织起来,通过民间团体或政党影响行动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17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17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e4956f3752d380eb63946d21.png)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尊重他人隐私权的意识,提高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
2、提高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意识。
[知识与能力]1、了解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规定;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不仅保护了公民的人格权利,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教学重点: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教具准备:教学后记:教师的“教”。
在指导思想上,教师不是用同一模式去要求学生,而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将统一要求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在地位上,教师不再是真理的代言人,不再是权威,而是活动中的参与者,是参谋、顾问、咨询人员;在活动过程的控制上,活动过程不再是教师预设的,而是在活动过程中生成的,教师不是用指令来约束活动,而是以信息诱导学生活动的方向;在组织上,教师不必拘泥于学科课堂教学程序和规则的限制,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学生得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活动才能。
教学设计1:法律保护公民隐私(一)人人有隐私情景感悟材料一:荣荣和晓晓是好朋友,荣荣将自己的日记给晓晓看,并要求为其保守秘密,但晓晓却公开荣荣日记的内容。
荣荣对朋友的不守信用很气愤。
材料二:王军无意中知道了好朋友吴海的qq号和密码,他偷偷地查阅了吴海的qq聊天记录,把其中好笑的事情讲给其他同学听,使吴海很难堪。
问题探讨;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学生列举类似的例子,明确当今世界,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们迫切要求保护个人隐私,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这里牵涉到隐私问题,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这就是隐私。
那么,什么是隐私?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https://img.taocdn.com/s3/m/4ca27b2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3.png)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根本原那么。
我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HY,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______。
2.宪法如何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1)宪法确认我国的______________,明确人民______________的地位。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HY是工人阶级指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明确规定:“HY的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______。
〞(2)宪法规定的HY______________奠定了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______________。
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根底是消费资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宪法规定的HY______________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阔人民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行使国家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______________,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管理______________。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______________,并规定实现公民根本权利的______________。
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稳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立事业,努力为人民效劳。
3.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那么的意义。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那么,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________________,担当起国家主人__________________。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本质内容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宪法。
八年级政治 第十五课 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案
![八年级政治 第十五课 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ab468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3.png)
第十五课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基本观点和知识结构本课地位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既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本课是“公民与法律”板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下册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讲解本课教材,对于教育学生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帮助学生了解揭发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重要手段,增强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知识结构本课由一个引言和四个框题组成。
引言总冠全文,点明为了积极护法、依法维权,了解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知道我国有哪些执法机关,以及诉讼程序,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框“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主要讲三方面问题。
即,第一,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第二,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第三,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第二框“控告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主要介绍控告检举的含义和作用、正当防卫的含义和条件。
第三框“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第四框“受到非法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有机整体,着重讲依法维权并介绍公、检、法三机关的职能和各自受理的案件。
第四框在第三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分别介绍三类诉讼即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程序。
由于法律的公正性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程序本身,没有程序就无法实现实体的权利与义务。
所以,讲一点有关诉讼方面的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按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提纲(一)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1.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2)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3)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知识点(1)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知识点(1)](https://img.taocdn.com/s3/m/56604b4602020740be1e9b8c.png)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一条规定)3.宪法如何规定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7.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8.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9.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10.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1.我国宪法的本质: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3.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5.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7.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8.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9.如何加强宪法监督?(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八年道法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要点
![八年道法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521f05e518964bcf847cfd.png)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7.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立法)(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维护权利履行义务初中政治课程的必修内容
![维护权利履行义务初中政治课程的必修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7a82d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1.png)
维护权利履行义务初中政治课程的必修内容。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与利益,而这些权利与利益的保障,需要依靠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来实现。
因此,作为公民和学生,我们就需要了解这些法律和制度,学会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只有明确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才能更好地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
例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享有表达意见、自由思想、知情权等基本权利,同时也需要履行守规矩、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等基本义务。
只有我们明确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才能更好地做好维护权利的准备。
我们需要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和手段。
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通过诉讼、上访、申诉等途径,让自己的诉求得到公正的处理和解决。
而手段则包括了自救、组织力量等,通过行动和团结,可以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例如,在遇到欺凌和暴力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自我保护,并通过学校或家长的协助,以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我们需要了解维护权利的意义。
维护权利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的追求,更是为了社会公正和稳定的维护。
当每一个人都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就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逐渐形成对法律、对制度、对国家机构的信任和尊重,从而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而言之,维护权利履行义务是初中政治课程的必修内容之一,也是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和手段,提高自我保护和维权的能力,从而为实现本身的理想和国家的发展做出努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权利与义务》考点整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权利与义务》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4b89a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d.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权利与义务》考点核心观点1.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宪法的核心价值是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使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监督权是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5.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6.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7.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8.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等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9.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10.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2.维护权利要守程序。
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13.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协商解决的。
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可通过协商解决。
14.调节主要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15.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主要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16.法律是保障公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
17.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18.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19.法律责任按照性质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20.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1.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1框公民基本权利2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P35、41)(1)政治权利和自由。
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人身自由。
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初中政治维护权利教案
![初中政治维护权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c3b73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1d.png)
初中政治维护权利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权利的含义和范围,明确权利的行使应当有界限。
2. 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增强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权利的含义和范围。
2. 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1. 权利行使的界限。
2. 权利维护的程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权利的理解和认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权利的含义和范围。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权利行使和维护的正确与否。
2. 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 教师总结案例分析要点,强调权利行使和维护的注意事项。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明确权利的含义、范围和行使、维护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2. 撰写一篇关于“我的权利故事”的短文,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行使和维护权利的经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权利的含义和范围,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权利素养,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行使和维护权利奠定基础。
依法行使权利--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
![依法行使权利--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https://img.taocdn.com/s3/m/c66a8b6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62.png)
信访
公民以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国家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反映问题。
从单位、社会团体获得帮助,等等 。
课堂小结
行使权利有界限
依 (“三不一依照”) 法 行 使 权 利 维护权利守程序
① 不能越界,不滥用 ② 不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
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 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活动方式、步
查阅宪法,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不得用言论进行诬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动; 行使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 实进行诬告陷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任何人不得利用结社自由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 健康、妨碍国家安全的活动;……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 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蛮侵入,永远停在了24岁。
观看影片思考:你怎样看待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言论的行为? 对我们日常发表言论有何启示?
我国公一民、应行如使何权行利使有基界本权限利?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
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 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01 行使权利有界限
粉色,是抵制网络暴力的颜色
杭州女孩郑灵华,因染了一头粉发、带着 硕士录取通知书去看望病床上的爷爷,而遭 遇网络污言秽语,不久前抑郁而终。
她笑容好看,她学习刻苦,她热爱生活, 她曾努力与网暴和抑郁症抗争自救,她也善
良地原谅了向自己道歉的网友,“不要让 你的孩子像我一样,长大了受这样的 伤害”,可她还是难以消解网络世界的野
骤和过程进行
和解 调解 仲裁 诉讼
八年级政治:受到非法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八年级政治:受到非法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ef56e8b6e2bd960591c67753.png)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八年级政治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受到非法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初二政治第十五课最后一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在课本的第111至115页。
题目是“受到非法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民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两部分知识是并列的,希望通过学习使我们清楚地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在我国,公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离不开公、检、法三大执法机关。
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同学们应了解这三大执法机关的现任最高领导:“打官司”这个词在中国人的心里总是听起来让人不太舒服。
应该说没有人希望、愿意打官司。
但是,我们身为社会中的人,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多种身份,人与人、人与事之间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当发生了不愉快的矛盾或纠纷,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更加主动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个公民权利。
社会矛盾的解决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当事人自决(即俗称的“私了”);二是通过民间机构解决(如消费者协会等一些仲裁机构);三是诉讼。
即国家审判机关作为解决纠纷的第三方,在双方当事人参与下,依据法定程序进行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具体解释诉讼这个词的含义是这样的:诉讼俗称“打官司”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形式。
诉:在此的含义为“控告”;讼:此处的含义是“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根据诉讼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诉讼法分为三种:一是刑事诉讼法,俗称“官告民”的法;二是民事诉讼法,俗称“民告民”的法;三是行政诉讼法,俗称“民告官”的法。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5e13804028915f804dc2a2.png)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难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提问:宪法宣誓有何意义?(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总结:宣誓仪式本身是一次活生生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认识宪法,增强宪法观念,从而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促进宪法实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阅读周记设计意图:以小眉所提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人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通过了解悬挂国徽的要求来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1.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中小眉的周记,思考她提出的三个问题。
(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提示:如检察院、驻外领事馆、出入境口岸等。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2.引导学生查阅宪法相关规定和国徽法的相关内容,明确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应当悬挂国徽。
3.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教师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国徽图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象征着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二:宪法规定知多少思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确认的?提示: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教师小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目标导学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一)经济制度(二)政治制度活动三:解读图片设计意图:四幅图片以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不同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相应的政治制度,懂得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公民基本权利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
![公民基本权利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https://img.taocdn.com/s3/m/9edb153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1.png)
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 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 不受侵犯
3.住宅不受 侵犯
4.通信自由 和通信秘密 受法律保护
非经法定程序,公民不受逮捕、拘 禁、搜查和限制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 谤和诬告陷害。包括名誉权、荣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隐私权等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 宅。
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隐匿,毁弃 ,拆阅或者窃听。
政治权利
课堂活动
➢ 思考:以下人群是否享受我国宪法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说明理由
外国留学生
小学生
少数民族农民Biblioteka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信仰宗教的人
笔记整理
① 条件
①国籍:必须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 ②年龄:必须年满18周岁; ③政治权利: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② 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 的基础。
二、人身自由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 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人
名誉权 公民要求社会和个人对自己人格尊严给予尊重
格
荣誉权 公民对社会有所贡献获得的荣誉禁止被非法剥夺
尊
肖像权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严
姓名权 公民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盗用姓名
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 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 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 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处分。
1、我买了一台电 (占有权)放家里、放包里、放身上
脑,放在书房里
2、我用电脑做课 (使用权)拿来用于工作、学习、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 维护权利,适应社会
【教材分析】
• 第十二课“维护权利,适应社会 ”在 陕人教版教材中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 元积极适应社会中的内容。课标要求: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 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知道法律保 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 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 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苏明娟社会实践当老师 (2002年考入安徽大学)
2006年已被安徽合肥 市内一家银行录用
如果苏明娟 最终没有得 到接受教育 的机会,现 在她又会过 得如何?
• 讨论:维护智力成果权的方法
• 要求侵害者停止侵害活动;消除影响; 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运用 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我 们中学生要从我做起,积极参与社会 对智力成果权的保护活动,尊重他人 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 事情。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有关于学校方面的元素不包括学校名称、学校性质等,而是说一些有关于学校外在性的东西比如学校校徽、学校象征物、学校颜色、学校旗帜等等,还有一些内在性的东西比如 校时间、成立时间、在相关院校当中的实力、学校拥有的校区、教师人数以及学生人数等等。为什么不能将这些东西加到个人简历里? 像学校师资力量不是体现学校实力的极佳东西吗?拥有多少个博士、多少个研究生、多少个本科生等等,如此强大的师资力量足以说明这所学校多么强大。这类有用的东西难道也不能令求职者受 面上看起来求职者可以因此受益的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有多少研究生、博士等等那都是不能直接体现学校在师资方面的力量,因为招聘者不知道这个数量在大学当中的排名怎么样,比如 个研究生的学校一般排在百分之多少的位置?还有把学校描述地太详细了是不必要的,因为学校怎么样和求职者怎么样是没有过大联系的。难道说求职者说自己是清华大学的那么企业就一定录用 用差点学校的人吗? 而至于校徽、学校象征物等更不必出现在个人简历里,因为这些东西没有实际性的作用那么将其加到个人简历里做什么?有些大学生喜欢把校徽等元素添加到个人简历封面里,觉得这样可以将学 融合到个人简历当中,也可以展现下学校的风采从而令招聘者对学校产生较深的印象。但是求职者却不知道招聘者只是看看学校名称即可,至于其它方面是不做了解的。 / 写字加盟
•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我国法律对受教育权利和 义务、财产所有权、继承权、智力成果权的法律规 定。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 维护自己及他人的合法权利,积极适应社会规则, 维护社会秩序。
唐山第七十三中 王印军
综合设计思路
慧眼识珠------感受教育 受教育是一项基本权利 受教育是一项基本义务
返回
经济权
“
国 历 史 上
片 为 标 志
深 震 撼 着
熟 悉 , 那
“
我 要 上
大 眼 睛
”
最 大 的 慈 善 活 动 。
的 希 望 工 程 也 已 成 为 中
人 们 的 心 灵 , 以 这 张 照
双 充 满 渴 望 的 大 眼 睛 深
”
学 的 照 片 为 很 多 人 所
苏 明 娟 当 年 手 握 铅 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