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次工业革命(详细版)
高中历史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⑴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②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⑤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原因⑵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⑶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特点: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2、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⑴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⑵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对外侵略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⑷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3、世界市场的形成⑴、形成过程:①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8、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⑵、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殖民扩张与掠夺——主要途径)⑶、影响: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③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珍妮纺纱机: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
它的发明是棉纺织业中第一项有深远影响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
高三历史——两次工业革命对比简表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出现
社会关系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主要影响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专题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自主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结构及世界格局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如直接把人类带入工业文明社会、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恶化自然和人类环境等。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革命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中期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家有些国家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等标志成就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动力机械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工业动力工业部门科技含量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集中在轻工业部门电力内燃机动力集中在重工业部门发明者多为工匠成果大多数来源于经发明者多为科学家与工程师自然科学新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发展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了技术进步最重要推动力经济组织经济思想社会关系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自由主义盛行垄断组织出现进入大企业时代凯恩斯主义出现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业无产阶级主要影响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不同点: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中期)
革命进程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时空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后扩展到其他国家19世纪70年代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国家显著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电力的广泛运用发明家及重要发明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敦-汽船、史蒂芬孙-火车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卡尔·本茨-汽车、莱特兄弟-飞机、爱迪生-电灯新能源煤炭电、石油交通工具汽船、火车汽车、飞机、动力蒸汽机内燃机时代特征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新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业电力、电器、石油、化学、汽车工业结构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主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中小企业占多数)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工厂制(大企业时代、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出现了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济思想自由主义思想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竞争的信条,殖民扩张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全球扩张加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意义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了经济霸权;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城市化进程加快;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世界进入“电气时代”;欧美其他工业国崛起,冲击了英国的经济霸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相同点①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都推动了社会进步③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④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⑤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不同点①第一次首先发生在英国,后波及到其他国家;第二次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广。
②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③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基本上都是基层的手工业者,与科学技术联系不紧密。
第二次的发明者大多是科学家,科学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次成就更突出。
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
③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
改革
内容
首先进行农业改革,如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然后进行工业改革,如下放部分企业管理权等,取得一定成效。
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等;
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等。
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⑶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封建经济瓦解,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表2: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比较
罗斯福新政
新经济政策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激化;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
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失败
的
原因
(根本原因)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直接原因)改革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改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赫鲁晓夫个人作风造成。
(根本原因)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直接原因)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根本原因)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直接原因)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前提与条件
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建立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的广泛建立
资金条件
殖民掠夺、贩卖黑奴、海外贸易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积累
技术条件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
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
劳动力条件
圈地运动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条件、特点、影响)
世界格局
加快殖民扩张,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东方逐步从属于西方,同时传播先进的技术、生产方式、制度、文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形成欧、美两大工业带;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工业国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亚非拉农业国生产原料;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加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尖锐,引发一战。
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石油、汽车、化学工业等
经济阶段、思想
自由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形成。
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思想形成
经济侵略方式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
阶级关系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通过议会经济政治改革,缓和了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
引发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运动,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开始城市化进程,出现火车、汽船等新交通工具;报纸等生活媒介;生活节奏加快;风俗习惯改变
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飞机、汽车等新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等新通讯工具;广播电影电视等生活媒介;电灯等照明工具;生活节奏加快;风俗习惯改变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条件、特点、影响)
项目
一工(1760年代-1860年代)
二工(1870年代-二战)
条件
前提
政权保障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19世纪60、70年代资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条件
市场
圈地运动(国内)殖民贸易和掠夺(国外)
改革统一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技术
工场手工业积累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由农业国转向工业国,轻工业兴起
重工业得到发展
生产形式
工厂制Hale Waihona Puke 垄断大企业组织经济侵略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前提
条件
理论依据
发明
或
标志
领先国家
新能源
新动力
新交通
新时代
时代标志
工业领域
社会变化
重大发明
实质
特点
影响
共同作用
重大启示
中国错失
的原因
对中国社
会的影响
世界整体
发展趋势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整体世界最终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详细版)
★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原料。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
★手工场时期积累了技术。
【表现】
★电的广泛使用,电灯、电话、发电机、电车的出现。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与使用。
★化学工业、钢铁工业、通讯行业等等。
意
义
★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资本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同点
★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
★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进入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产生了新的组织方式——工厂。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的形成。
★推动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加速了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
★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确立。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
★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重大变化,
重化工业取代了轻棉纺织业,成为
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对中国的影响
★欧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与商品销售市场。
★列强入侵,迫使清政府探求救国之路(洋务运动)。
★列强入侵,外商企业在中国建立,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引起了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工人运动逐渐兴起② 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 工人 ①工人运动逐渐兴起② 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① 各国工人政党纷纷建立② 各国工人政党纷纷建立② 运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 以合法斗争、 以合法斗争、经济斗争为 主③列宁主义诞生
资本主义侵略①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瓜 分世界、资本输出② 解放 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 分世界、资本输出②殖民 体系最终形成③主要事件: 运动 场②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体系最终形成③主要事件: ③主要事件:亚洲革命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主要事件: 风暴
时间 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 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两次
命,法美次之,德意 法美次之, 日俄尚未完成
侧重于基础工业、 部门 首先开始于轻工业部 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 门 业,能源工业部门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影
响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 革 命 革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② 国际 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② 关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资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
技术 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 科学技术和生产真正接 经验, 来源 经验,科学和技术尚 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 特
未真正接合 发展方面发挥突出作用 本主义国家, 本主义国家,新技术和 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发明超出一国范围,发 展迅速 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首先发生在英国, 国家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 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 它国家工业革命发展 进程缓慢
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背景 内容 本质 影响
都有充足的资金、科技、市场、 都有充足的资金、科技、市场、劳动力 都有许多科技发明 都是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都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都是社会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 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扩张 都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内容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
特点: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各地 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地位: 英国成为“世界 工厂”,在世界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第一、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世界联系日趋紧密,初步成为一个整体。
第三、西方列强借工业革命的优势,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 掠夺,给这些地区造成更大的灾难。同时,也使这 些地区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
——《共产党宣言》
请概括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 直接原因:
18世纪以来,英国的海外市场 需求不断扩大,要求人们改革 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
重大发明
瓦 特
影响: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 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大大推 动了机器的发明与使用,带来 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 城市之母。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 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 试航成功。
感受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
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
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
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
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 点?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
第二、世界联系更加紧密,20世纪初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第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变成殖民 地或半殖民地。
第四、新的生产方法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如标准化生产方 法和流水线生产方法。
第五、列强争夺世界的斗争更加激烈,后来引发第一次世界 大战。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或“技术 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是资本主义 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 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 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要点阐释:
1、分析、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并从中得出基本理论认识。
相同点:
①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出现。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不同点:
①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和技能,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的。
②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开展,第二次工业
革命则是多源的。
③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认识:
科技(工业)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2、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请举出一些事例加以说明?
答: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的财富大大增加。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的确立,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等。
还有人类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如火车、汽船、城市化等。
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完整版)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工业革命1、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不同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主要发明者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
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问题归纳】★1、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1)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社会的进步)(2)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8、【两次工业革命启示与思考】1、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改变我们人类的生活;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负面影响。
2、如何应对科技革命①我国应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②我们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趋利避害,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③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艰苦奋斗,立志报国,为实现民族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高一历史必修二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发生国
英国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重要角色
背景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2)六大条件——
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奴隶贸易获得大量资本。
劳动力:推行圈地运动,获得大量雇佣劳动力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再一次发生质的提升,所以欧洲各国之间为了不断争夺原料,资源,竞争世界霸主地位,掀起了新的一波殖民扩张,对中国也进行了更加残酷的商品倾销和战争掠夺。如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化程度加深,民族矛盾不断加深,资本主义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道路,在经历了农民领导革命的失败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观念开始被广大中国人民逐渐接受和适应,并最终由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在辛亥革命和实业救国的感召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到短暂的春天。
市场:美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环境: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主要标志
瓦特蒸汽机的出现(蒸汽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主要成就
(1)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2)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
(3)克隆普顿骡机
(4)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
(5)瓦特蒸汽机
(6)蒸汽机车和轮船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4)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炸药(塑料、人造纤维)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格)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含义
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这场在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叫做工业革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又叫蒸汽革命,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
及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也叫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的障碍
3、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4、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
5、拥有丰富的原料产地和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展: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拉开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
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实力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注重科技创新,重视人才
关于世界整体趋势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2、20世纪初(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或工业革命完成后)整体世界最终形成
备注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进行的原因: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
5、城市化开始,出现贫富分化,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1、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英国
2、生产力取得了又一次的飞跃,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率先发展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4、亚非拉国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开展了自救的改革,和民族独立运动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一、相同点:1、(从背景来看)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2、(从过程来看)它们都在动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3、(从结果来看)它们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不同点:1、(从背景来看)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
2、(从概况来看)开始部门:从轻工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开始地区:英国/几乎同时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发明者:主要是工匠/主要是科学家重大发明成就: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3、(从结果、影响来看)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对生产组织的影响: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对经济思想的影响: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对生产力的影响: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对社会关系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并向纵深发展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1、背景:(1)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2)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
2、目的:(1)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国家联系;满足统治者对海外奇珍异宝的需求(2)经济目的: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进行原始资本积累。
3、特点:(1)时间早:(2)规模大(3)次数多(4)贸易性质:前者是封建国家朝贡性的贸易,后者是掠夺性的贸易4、影响和后果:(1)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2)西欧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导致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详细版)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标志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主要特点科学与技术未结合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生产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动力蒸汽动力电力能源煤电、石油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采煤业、纺织业、冶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金业等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经济结构由农业国转向工业国轻工重工业得到发展交通工具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垄断大企业组织主要经济侵略方以商品输出为主以资本输出为主式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发明者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匠发明创造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工程师成果多数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多数是科研产物,属于经验型属于科研型且量多质高起先只限于英国,逐渐发展到其他一开始就在几个国家齐国家。
“一枝独秀”头并进,形成多元化。
“全面开花”始于棉纺织业,后来在主要轻工业以重工业和电力业为主部门展开要领域,对带动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具有更大的作用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矛盾激化。
开展的国家产业部门影响
1/ 1。
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
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两次工业革命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它们的主要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1.蒸汽动力的应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特点。
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并催生了工业革命的开始。
2.纺织业和机械制造: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纺织业为主导,纺纱机、织布机等机械设备的发明和使用取代了手工制造,大大增加了产量。
此外,机械制造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3.工厂制和劳动力的转移:工厂制的兴起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
生产从家庭转移到大规模的工厂中,劳动力从农村迁往城市,形成了新的劳动力组织和社会结构。
4.市场经济的兴起: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如工业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流通、商业银行体系的建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电力和化学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化学工业的革新为主要特征。
电力的应用和电气设备的创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化学工业的出现创造了新的材料和化学制品的生产。
2.钢铁和重工业的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见证了钢铁和重工业的快速发展,例如发动机、机床等。
这推动了交通运输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并对城市化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3.科学与技术的突破: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热力学、化学、电气工程和通信技术等。
这些科学和技术的发现和应用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推动。
4.全球性和帝国主义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着帝国主义的兴起和全球经济的联系加强,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和资源,并将工业产品输出到全球市场。
总的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强调机械制造和工厂制的发展,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以电力、化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特征,并具有更加全球性和帝国主义的影响。
这两次工业革命共同推动了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详细版)
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矛盾激化。
启示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标志(标志性发明)
代表人物
主要特点
科学与技术未结合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进入时代(生产力)
科学理论
动力
能源
煤(传统能源)
( ) ( )(新能源)
新兴工业部门
机器制造业、采煤业、纺织业、冶金业等
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
交通工具
主要发明和发明者
发明者身份
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匠、技师
发明创造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工程师
开展的国家
起先只限于( ),逐渐发展到其他国家。“一枝独秀”
一开始就在几个国家齐头并进,形成多元化。“全面开花”!突出的国家是( ) ( )
产业部门
始于__________(部门),后来在主要轻工业部门展开
以重工业和电力业为主要领域,对带动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具有更大的作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要点阐释:
1分析、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并从中得出基本理论认识。
相同点:
①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出现。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
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不同点:
①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和技能,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
之上取得的。
②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开展,第二次工业革
命则是多源的。
③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认识:
科技(工业)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2、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请举出一些事例加以说明?答: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的财富大大增加。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的确立,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等。
还有人类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如火车、汽船、城市化等。
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
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含义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前提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②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三、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问世2、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动力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2)交通运输的发展:美国人富尔顿——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4、工业革命的拓展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②政治上: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推销商品,掠夺原料);③社会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④文化方面: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的传播。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条件:A、政治前提: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B、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理论基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D、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E、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的国家
起先只限于英国,逐渐发展到其他国家。“一枝独秀”
一开始就在几个国家齐头并进,形成多元化。“全面开花”
产业部门
始于棉纺织业,后来在主要轻工业部门展开
以重工业和电力业为主要领域,对带动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具有更大的作用
影响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矛盾激化。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中期
19世纪后期
标志
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主要力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动力
蒸汽动力
电力
能源
煤
电、石油
新兴工业部门
机器制造业、采煤业、纺织业、冶金业等
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
经济结构
由农业国转向工业国轻工
重工业得到发展
交通工具
火车、轮船
汽车、飞机
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
垄断大企业组织
主要经济侵略方式
以商品输出为主
以资本输出为主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发明者
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匠
发明创造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工程师
成果
多数是生产经验的总结,
属于经验型
多数是科研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