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厚朴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合集下载

白术干燥药材配方大全

白术干燥药材配方大全

白术干燥药材配方大全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干燥后的白术药材便于储存和使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白术干燥药材配方,供参考:1. 白术健脾汤:- 材料:干燥白术15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炒白扁豆10克,陈皮5克。

- 做法:将所有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

-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止泻。

2. 白术益气散:- 材料:干燥白术30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川芎5克。

- 做法:将药材研磨成细末,每次服用5克,用温开水送服。

- 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血两虚。

3. 白术利湿茶:- 材料:干燥白术10克,泽泻5克,茯苓5克,山楂5克,荷叶3克。

- 做法:将药材放入茶壶中,加入沸水冲泡,盖上盖子焖10分钟后饮用。

- 功效:利水渗湿,适用于湿重体质。

4. 白术安胎饮:- 材料:干燥白术20克,菟丝子10克,桑寄生10克,续断5克,阿胶5克。

- 做法: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1小时,去渣取汁,阿胶烊化后加入药汁中。

- 功效:安胎养胎,适用于妊娠期妇女。

5. 白术养颜粥:- 材料:干燥白术10克,红枣5枚,龙眼肉5克,粳米50克。

- 做法:将白术、红枣、龙眼肉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稠。

- 功效:健脾养颜,适用于面色萎黄、气血不足。

6. 白术祛湿膏:- 材料:干燥白术50克,苍术30克,黄芩20克,黄柏20克,蜂蜜适量。

- 做法:将药材研磨成细末,与蜂蜜混合制成膏状,每次取适量敷于患处。

- 功效:祛湿止痒,适用于皮肤湿疹、瘙痒。

7. 白术健脾丸:- 材料:干燥白术100克,党参50克,白扁豆50克,山药50克,茯苓50克。

- 做法:将药材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蜂蜜制成丸状,每次服用10克。

- 功效: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

以上配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经方中厚朴的量效解读

经方中厚朴的量效解读

经方中厚朴的量效解读厚朴是一味常见的中草药,也是许多经方中常用的药物之一。

厚朴能够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对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食积等症状有着明显的效果,同时还可用于治疗躁郁、抑郁等神经系统疾病。

在中医经典文献中,厚朴在很多方剂中都出现,例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对于厚朴的使用量和功效,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文将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探讨,探索厚朴的使用量效解读。

厚朴在中医药理论中的功效我们来了解一下厚朴在中医理论中的功效。

厚朴的性味归经为辛、温、微毒,具有祛风湿、消食导滞、止痛镇痛的功效,并且还具有抗菌、抗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

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食积、呕吐、胃痛等症状,并且还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躁郁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在《本草纲目》中对于厚朴的功效也有明确的记载:“主治噤口痈肿,除口舌苦味,呕吐,腹胀,积聚,百病皆愈。

”可见厚朴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一味重要的药物,对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厚朴在经典方剂中的应用厚朴在很多经典方剂中都有应用,例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在《伤寒论》中就有多个方剂中包含了厚朴这味药物,例如《大承气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这些方剂中厚朴的使用量和角色各不相同,有的方剂中厚朴的用量较大,起到主导作用,有的方剂中厚朴的用量较小,起到辅助作用。

《金匮要略》中也有关于厚朴的应用,例如《茯苓杜仲汤》、《柴胡加龙骨牡蛎粉末汤》等。

这些方剂中也都有厚朴的应用,起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作用。

厚朴的使用量和功效对于厚朴的使用量和功效,中医界存在一定的争议,尤其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不同的医生对于厚朴的使用量和功效有着不同的看法。

一些医生认为,厚朴的剂量应该尽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因为厚朴具有很强的药性,使用量太大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另一些医生则认为,厚朴的剂量应该根据病情和体质来调整,适当增加使用量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文章来源:飞暖网白术(zhú),拉丁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

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

主要分布于、、等山区湿地。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

一,本草论述《神农本草经》:术。

味苦温。

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

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一名山蓟,生山谷。

《药解》: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

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本草蒙筌》:白术咀后,人乳汁润之,制其性也,润过壁土和炒。

《本草备要》:白术,用糯米泔浸,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炒。

1,药材简述a,性味归经味苦,甘,性温。

归脾、胃经。

b,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C,炮制方法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

(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斤)3.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

(每白术片100斤,用伏龙肝粉20斤)2,用法用量服:煎汤,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6]3,贮藏方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4,注意事项a、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b、忌桃、、菘菜、雀肉、青鱼。

茯苓厚朴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茯苓厚朴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茯苓厚朴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茯苓厚朴汤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茯苓厚朴汤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白茯苓(去皮)7钱半,半夏(汤煮透,滤,锉,焙干)7钱半,甘草3钱(炙),厚朴5钱(去粗皮,锉碎,每1斤用生姜1斤,切薄片,烂杵拌匀,酿1宿,慢火炒干)。

【功能主治】伤寒伤风夹痰,呕逆并吐泻后,喉涎牵响,饮食减少,脾胃气虚。

伤乳食停痰,咳嗽,或吐白沫,气喘。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7分,不拘时候温服。

或加大枣1个,去核同煎。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当归、川芎、茯苓、厚朴(制)各等分。

【功能主治】妊娠卒心痛,气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3合,煮取1合,以延胡索末1钱,和调顿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处方】茯苓3钱,厚朴1钱5分,白术2钱,半夏1钱,枳壳1钱,陈皮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虚闭。

浊阴之气上升,裹其痰饮,饮食不进,大便为气闭不通,小便清利。

生活常识分享。

六君子汤的配方和功效与作用半夏厚补

六君子汤的配方和功效与作用半夏厚补

六君子汤的配方和功效与作用半夏厚补六君子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汤剂,由半夏、厚朴、茯苓、白术、草果和陈皮六味药材组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六君子汤的配方组成、功效与作用,以及其中关键药材半夏和厚补的作用。

六君子汤的配方组成1.半夏:能舒适胃中食物,调整消化功能。

2.厚朴:有助于理气化湿,消化不良。

3.茯苓:具有利水、健脾胃的作用。

4.白术:能补脾胃,增强体质,调和脾胃气血。

5.草果:具有温中理气,增强脾胃功能。

6.陈皮:有助健脾胃、化湿通滞。

六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1.调和脾胃:六君子汤能通过草果、白术和陈皮调和脾胃气血,增强消化功能。

2.舒适肠胃:半夏和厚朴有助促进肠胃蠕动,缓解消化不良、胃肠胀气等症状。

3.健脾胃:茯苓和白术能补益脾胃,提高体质,增强消化能力。

4.利水消肿:茯苓具有利尿作用,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缓解水肿情况。

半夏的厚补作用半夏是六君子汤中的关键药材之一,其主要功效与厚补的作用相关。

半夏有以下作用:1.平喘镇咳:半夏可增加呼吸系统分泌物的排放,解决胸腔内的痰液和液体积聚问题。

2.镇静止吐:半夏有止呕作用,能减轻胃肠道痉挛症状,对恶心、呕吐有缓解作用。

3.升白降黑:半夏对失眠、多梦、神精失常等病症有辅助疗效。

4.化痰止嗽:半夏可增加呼吸系统分泌物的排放,有利于缓解咳嗽、哮喘等症状。

综上所述,六君子汤是一种具有调理脾胃、促进消化、舒适胃肠等作用的经典中药汤剂,其中半夏和厚补等药材的功效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应用中,应按照医师指导合理用药,避免不当用药引起不良反应。

Markdown格式输出完成。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厚朴的使用方法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厚朴的使用方法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厚朴的使用方法厚朴的功效厚朴是植物厚朴和庐山厚朴的树皮、根皮和枝皮,厚朴别名厚皮、重皮等,厚朴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

厚朴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厚朴可以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胸满喘咳等症状。

气虚津亏者及孕妇当慎用厚朴,干姜为之使,厚朴恶泽泻、寒水石、消石。

厚朴的作用1、对胃肠道的作用厚朴及其挥发油味苦能刺激味觉,反射性的引起唾液、胃液分泌、胃肠蠕动加快,而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厚朴生品、姜炙品均有抗胃溃疡作用,姜制后抗胃溃疡作用加强,但清炒品则抗胃溃疡作用不明显。

和厚朴酚、厚朴酚是抑制胃黏膜溃疡的有效活性成分。

厚朴酚对幽门结扎、水浸应激性等所致胃溃疡,均有抑制效果,对组胺所致十二指肠痉挛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厚朴酚能明显抑制麻醉大鼠因静脉注射四肽胃泌素及氨甲酰甲胆碱所致的促进胃酸分泌作用。

厚朴酚的抗溃疡、抗分泌作用可部分归于它的中枢抑制作用,此与阿托品、甲氰咪胍、二甲基前列腺素E2的作用不同。

厚朴酚的抗溃疡作用,不是通过神经末梢作用,而是通过中枢性(分泌)的抑制作用所产生。

厚朴酚的抗溃疡、抗分泌作用可部分归于它的中枢抑制作用厚朴煎剂对离体兔肠管和支气管呈兴奋作用。

煎剂浓度在1:166时对小鼠离体肠管呈兴奋作用,而在浓度加大到1:100时则转为抑制,对豚鼠离体肠管的作用与小鼠基本一致。

但是,兴奋作用不明显,而抑制作用则更强。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百日咳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均有抗菌作用。

实验表明,同其他61种中药相比,厚朴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的作用最强。

其对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作用为杀菌作用。

在试管内,厚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黄连、黄芩、大黄为强。

煎剂(1:1)稀释至1/640时,其抑菌作用仍强于金霉素。

白术饮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饮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饮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方剂可以说是有很多的种类,白术饮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白术饮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白术(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高良姜(炮)1两,桂(去粗皮)1两,人参1两,干姜(炮)1两,藿香(去梗)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伏阴气,胸膈妨闷,吐逆不定,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白术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处方】白术半两,人参半两,生姜(切)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虚,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以水3盏,煎至1盏半,去滓,食前分温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处方】白术1两,芦根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枇杷叶(去毛,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邪热虽退,胃中不和,干呕不已,甚则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别名】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人参1两,草果仁1两,干姜(炮)1两,厚朴(姜制,炒)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橘皮(去白)1两,木香(不见火)1两,麦糵(炒)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脾劳虚寒,呕吐不食,腹痛泄泻,胸满喜噫,多卧少起,情思不乐,肠鸣体倦。

【用法用量】白术散(《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二)。

本方方名,《金匮翼》引作“白术汤”。

【摘录】《济生》卷一【别名】白术散【处方】白术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甘菊花半两,人参1两,白芷1两,防风(去叉)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邪在胃,头旋不止,复加呕逆。

【用法用量】白术散(《医统》卷五十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处方】白术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桔梗(锉,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细辛(去苗叶)1两,干姜半两(炮)。

厚朴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厚朴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厚朴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有人想知道厚朴散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实厚朴散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
有人想知道厚朴散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实厚朴散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去黑皮.焙)、厚朴(去皮.姜汁炙)、陈皮(去白),各一两;干姜(炮)三分,甘草(炙)半两。

【炮制】上件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外感风冷,壮热憎寒,头痛体重,中寒气逆,呕吐恶心,或手足厥冷,及脾胃不和,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钱二片,枣子一枚,同煎至五分,滤去滓,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厚朴半两,牡蛎半两,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米饮调下,1日2-3次。

【摘录】《鸡峰》卷十
【处方】厚朴3两(炙),黄连2两,豆蔻5枚(连皮)。

【功能主治】妊娠痢,黄水不绝。

【用法用量】水2升,煮取1升,顿服。

【注意】忌生冷肥腻。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妇人良方》卷十五
【处方】白茯苓1两半,肉豆蔻(面裹煨)半两,厚朴(去皮,生生活常识分享。

白术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白术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白术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中药方剂吃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那么你知道白术丸是什么吗?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白术丸的相关知识呢?一起来看一下
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中药方剂吃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那么你知道白术丸是什么吗?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白术丸的相关知识呢?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白术500克(土炒,研末)生地250克(饭上蒸熟)
【制法】上药捣和,干则少入酒为丸。

【功能主治】治痔漏,脱肛下血,面色萎黄,积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米饮下,日三次。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白术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虚冷,不能食,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温酒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白术3分,赤石脂3分,犀角屑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龙骨3分,黄连1两(去须),乌梅肉3分(微炒),当归3分(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及水谷冷热气痢。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原缺,据《普济方》补。

生活常识分享。

经方中厚朴的量效解读

经方中厚朴的量效解读

经方中厚朴的量效解读厚朴,又名川朴、白朴,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一味药材,其性味为辛、温,归胃、大肠、脾经,具有行气、止痛、解毒等功效。

在古代经方中,厚朴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药材,常见于肠胃疾病、胸闷、腹胀、泄泻等症状的治疗中。

那么,厚朴在经方中的用量及其效应是如何的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解读与讨论。

1.单方应用根据《本草纲目》记载,厚朴单方应用时的量为3-9克。

常见的方剂如川朴腹泻饮、厚朴附子汤等都是以厚朴为主要药材,其用量大多在3-9克之间。

在复方中,厚朴的用量会根据其他药材的配伍关系及主治症状而有所调整。

以治疗胸腹疝气为例,常用的方剂有二陈丸、苓桂术甘汤、香砂六君子丸等,其中二陈丸中的厚朴用量为3-6克,苓桂术甘汤中的厚朴用量为3-12克,香砂六君子丸中的厚朴用量为3-9克。

1.行气化湿厚朴能够行气化湿,主要是针对胸腹胀满、腹泻等症状。

其独特的辛味能够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气机畅通,从而达到行气化湿的作用。

2.止痛厚朴有一定的止痛作用,特别是对于肠胃病引起的疼痛比较有效。

一些研究还表明,厚朴能够减轻痛经等相关疼痛症状。

3.解毒厚朴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以解除人体内毒素的影响,从而减轻相关症状。

例如,厚朴能够缓解蛇虫咬伤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4.抗菌厚朴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生长。

有研究表明,厚朴中的主要成分厚朴素对于多种病原菌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总之,厚朴在中医经方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用量和效应都与其他药材的组配和患者病情密切相关。

在使用厚朴时,应根据医师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白术与厚朴搭配的原理

白术与厚朴搭配的原理

白术与厚朴搭配的原理白术与厚朴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物搭配,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治疗脾胃虚弱、胃肠不适等症状。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探讨白术与厚朴搭配的原理。

一、白术的功效白术是一种嗜温之品,有补脾益气、健脾除湿、宽中止泻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主要功能是将食物转化为气血和营养液,输布全身。

如果脾气虚弱,则会导致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改善脾气虚弱的症状,增强脾胃消化功能,调畅气机。

二、厚朴的功效厚朴是一种嗜温之品,有行气止痛、祛湿除滞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湿是寒邪与湿气相结合产生的一种状态,湿邪容易伤脾,使脾阳受损,导致脾气虚弱。

厚朴具有行气祛湿的作用,可以消除湿邪的影响,改善脾气虚弱的症状,减轻胃肠道不适。

白术有补脾益气、宽中止泻的功效,而厚朴有行气止痛、祛湿除滞的功效,两者结合可以相得益彰,发挥更好的药效。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去湿理气厚朴可以祛除湿气,白术可以益气健脾,两者结合可以促进体内的气血代谢,改善体内的湿气状态,加快身体排毒。

2. 调畅气机白术可以宽中止泻,而厚朴可以行气止痛,两者搭配可以协同作用,促进胃肠道的运转,改善脾胃消化功能,减轻腹泻、腹痛等症状。

3. 辅助治疗白术与厚朴的组合可以较好地辅助治疗经常发生在脾胃区的疾病,比如:胃炎、胃痛、泄泻等。

综上所述,白术与厚朴是互相协同的中药搭配,有助于调节脾胃充足,改善胃肠道不适症状,全面景响人体健康的调节和治疗。

中药搭配并非是随意组合,而是在根据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病情和配伍禁忌进行合理搭配。

中药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厚朴的功效与作⽤及禁忌 【厚朴的功效】 厚朴是中药中的芳⾹化湿药。

药物功效:燥湿除满、下⽓消积、消痰平喘。

【厚朴的制法】 厚朴:刮去粗⽪,洗净,润透,切丝,晒⼲。

本品为弯曲丝条状,断⾯纤维性,外表⾯黄棕⾊,内表深紫褐⾊。

姜厚朴:取厚朴丝,照姜汁炙法(附录Ⅱ D)炒⼲。

本品为弯曲丝条状,断⾯纤维性,呈紫褐⾊。

【厚朴的⾷⽤⽅法】 厚朴可以内服,煎汤服⽤,⽤量为3到10克,亦可制成丸剂、散剂服⽤。

【厚朴功效及作⽤】 1.湿阻中焦,脘腹胀满 厚朴可以燥湿,下⽓除胀满,⽤于消除胀满。

2.⾷积⽓滞,腹胀便秘 厚朴具有下⽓宽中,消积导滞的功效。

可以治疗热结便秘,亦可消积导滞。

3.痰饮喘 厚朴具有燥湿消痰,下⽓平喘的功效。

可以治疗痰饮阻肺,肺⽓不降,咳喘胸闷,寒饮化热,胸闷⽓喘,喉间痰声漉漉,烦躁不安和宿有喘病,外感风寒。

⽤法⽤量:燥湿除满炒⽤为佳。

⽌呕姜汁炒⽤。

降逆平喘⽣⽤。

内服煎汤:3--10克。

厚朴的保存秘诀厚朴应置通风⼲燥处保存。

厚朴图⽚ 【厚朴禁忌】 1、厚朴不宜与⾖类⼀起⾷⽤,因为厚朴中含有鞣质,⾖类⾷品中富含蛋⽩质,⼆者相遇会起化学反应,形成不易消化吸收的鞣质蛋⽩。

另外,⼆者所含有机成分都⽐较复杂,同⾷可能还会产⽣其他不良反应,致使⾖类难以消化,形成⽓体充塞肠道,导致腹胀。

2、孕妇慎⽤。

【厚朴的作⽤】 1. 对胃肠道的作⽤ 厚朴及其挥发油味苦能刺激味觉,反射性的引起唾液、胃液分泌、胃肠蠕动加快,⽽有健胃助消化作⽤. 厚朴⽣品、姜炙品均有抗胃溃疡作⽤,姜制后抗胃溃疡作⽤加强,但清炒品则抗胃溃疡作⽤不明显.和厚朴酚、厚朴酚是抑制胃黏膜溃疡的有效活性成分.厚朴酚对幽门结扎、⽔浸应激性等所致胃溃疡,均有抑制效果,对组胺所致⼗⼆指肠痉挛亦有⼀定的抑制作⽤.中药厚朴图⽚ 2. 抗病原微⽣物作⽤ 体外实验证明,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溶⾎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百⽇咳杆菌等⾰兰阳性菌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等⾰兰阴性杆菌均有抗菌作⽤. 3. 松弛⾻骼肌的作⽤  4. 对中枢神经的作⽤ 厚朴的⼄醚浸膏有明显的镇静作⽤,腹腔注射可抑制⼩⿏的⾃发性活动,亦能对抗由于甲基苯丙胺或阿朴吗啡所致的兴奋作⽤.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也具有显著的中枢抑制作⽤.厚朴酚的中枢抑制作⽤机制是通过抑制多触突反射⽽引起肌⾁松弛作⽤,抑制脊髓兴奋性传导物质的前体⾕氨酸的作⽤⽽产⽣脊髓抑制作⽤. 5. 对⼼⾎管的作⽤ 厚朴煎剂对蟾蜍离体⼼脏有抑制作⽤.厚朴碱注射给药,在低于肌松剂量时即有明显降压作⽤,该作⽤不能被抗组胺药所拮抗,静注给药的降压维持时间约为10~15分钟,肌内给药的降压维持时间则可达1⼩时以上.厚朴花的酊剂⽔溶物给⿇醉猫、兔静注或肌注均有降压作⽤,并能使⼼率加快.。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白术的功能主治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白术的功能主治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白术的功能主治白术(zhú),拉丁学名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

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本品为常用中药。

始载《神农本草经》,原名“术”(包括苍术、白术)。

陶宏景曾提及术有白术、赤术二种。

至寇宗爽谓:有苍术、白术之分。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多为栽培,亦有野生。

产地: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南、安徽。

此外四川、福建、江苏等地均有引种。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条块状,大小均有,长5~10厘米,直径1.5~5厘米。

表面黄褐色,或微带棕色。

有细密的纵皱纹,全体多有瘤状突起,瘤突先端有深褐色下陷的盘状芽痕。

主根下端稍粗,瘤突较大,向上渐细瘤突较小,顶端常有一段柴质茎基。

下部有明显的根痕或须根残留。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有散在的小油点,中央多有裂隙,导管群放射排列,形成层环状。

气香特异,味甘微苦辛,略带粘液性。

以个大整齐,表面黄褐色,断面黄白色,质坚实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苍术醇,另含白术酮、维生素A类物质等。

功效与作用: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其作用为:1、健胃。

助消化,对止呕止泻有一定作用,但常需配消导药或利水渗湿药。

2、利尿。

作用较明显而持久,可能是由于抵制肾小管重吸收机能,增加钠的排泄。

3、镇静。

动物实验表明,所含挥发油小量有镇静作用。

此外,临床观察白术还有止汗、滋补、安胎等作用;实验证实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

又白术挥发油对动物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其对小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31%~49%[《医学学报》,10(4):199,1963]。

炮制:切片生用,麸炒、土炒、炒焦。

性味:甘、苦、微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燥湿利水,止吐泻,止汗,安胎。

经方中厚朴的量效解读

经方中厚朴的量效解读

经方中厚朴的量效解读厚朴(Hou Po)是中医经方中常用的一味药材,其性味辛苦、温而平,归属脾胃经经脉。

在中医理论中,厚朴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调理脾胃、化湿化饮、行气和胃、疏肝理气等功效。

本文将对厚朴的量效解读进行详细的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和理解这一中药材。

我们来看看厚朴的主要功效。

厚朴有行气、化湿、燥湿的作用,有暖中和胃、散寒止痛的功效。

它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成分、阿魏酸等。

挥发油具有刺激性,对胃肠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和胆汁分泌,具有增进食欲、助消化、杀菌、抗炎等作用。

阿魏酸能抑制平滑肌内膜收缩,对平滑肌松弛,对胃动力和括约肌有舒张作用。

我们来谈一谈厚朴的适用人群。

厚朴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寒,运化无力,食积停滞,食积不化,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对于胃寒胃痛,腹胀泄泻,脘痞腹胀,肠鸣腹痛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因为其有促进胃肠蠕动、增进胃液和胆汁分泌的作用,所以对于食欲不振、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尤为适用。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厚朴的用量和用法。

厚朴的用量一般在3~10g之间,它可以研末或煎服。

对于脾胃虚寒、运化无力、食积停滞寒湿阻滞所致症状,通常采用生用厚朴。

而对于胃痛腹胀、泻泻肠鸣、脘腹胀满所致症状,一般采用炮制厚朴。

厚朴还可以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如与苍术、半夏搭配煎服,对于胃气郁滞、瘀积内停,气滞痰停、痰浊阻滞所致的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我们来总结一下厚朴的注意事项。

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胀便溏、腹痞呕吐者宜慎服;厚朴不宜与金银花、黄连、硝石搭配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小儿慎用。

厚朴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合理使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厚朴,从而为大家的健康带来更多的帮助。

厚朴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厚朴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厚朴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有人不爱吃方剂,因为觉得有股苦涩味,其实大多数的方剂的味道确实不怎么好入口。

但中药方剂却能很好的治愈疾病。

厚朴泻心汤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剂。

【处方】
半夏半两,黄连1两,厚朴1两,干姜2两,白术2两,人参3分。

【制法】
上锉,如豆大,分作8服。

【功能主治】
伤寒2-3日,两脉沉数微涩,寸脉不甚浮大,胸腹满闷,按之不痛。

【用法用量】
每服水2盏半,生姜2分,切为片,同煎至1盏半,去滓,分2次温服。

如半日许未得利,再1服。

【摘录】
《伤寒微旨论》卷下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厚朴泻心汤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五运六气解方剂——白术厚朴汤

五运六气解方剂——白术厚朴汤

五运六气解方剂——白术厚朴汤〖组成〗白术、厚朴(姜炒)、半夏(汤洗)、桂心、藿香、青皮(各三两)、干姜(炮)、甘草(炙,各半两)〖用法〗上锉散。

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之。

〖主治〗脾虚风冷所伤,心腹胀满疼痛,四肢筋骨重弱,肌肉动酸,善怒,霍乱吐泻;或胸胁暴痛,下引小腹,善太息,食少失味。

本方为陈无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六己年的主方。

《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言:“土主甲己”,故六己年为土运不及之年。

岁土不及,肝木乘之,脾弱肝强而见“飧泄”等症;土气不及,肾水反侮,水气独行而火衰,故“咸病寒中”;土衰木亢,土之子金以燥气复之,肝胆同病,而见“胸胁暴痛,下引小腹,善太息”等症;土不及,脾土自病,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

所以发病后易出现上风燥中湿下寒的疾病病机特点,土运之气不足是主要病机。

清代缪问释方云:“岁土不及,寒水无畏,风乃大行。

民病飧泄、霍乱等证,皆土虚所见端。

但土虚则木必乘之,是补太阴必兼泻厥阴也。

夫脾为阴土,所恶者湿,所畏者肝,其取资则本于胃。

古人治脾必及胃者,恐胃气不得下降,则脾气不得上升,胃不能游溢精气,脾即无所取资。

故君以白术,甘苦入脾。

燥湿即佐以厚朴,苦温平胃理气,是补脏通腑之法也。

肝为将军之官,乘土不足而凌犯中州,是意泄之。

桂心辛甘,泄肝之气;青皮苦酸,泄肝之血。

辛酸相合,足以化肝。

复以甘草缓肝之急,兼制过泄之品,毋令过侵脏气。

再合藿香之辛芬,横入脾络;炮姜之苦辛,上行脾经;半夏之辛润,下宣脾气。

其种种顾虑,总不外乎奠安中土使脾气固密,自不畏乎风气之流行矣。

金气来复,又得厚朴、半夏,泻肺气之有余,不用苦寒戕土,即《内经》以平为期,不可太过之义也。

是方不用姜、枣,以脾之气分受邪,无借大枣入营之品,且畏姜之峻补肝阳。

锦心妙谛,岂浯言所能推赞哉。

”此方为“六己年少宫运,岁土不及,风乃盛行,木胜金复”所用之方,该方重在培土制水抑木,用白术甘温,燥湿健脾温中;厚朴苦温,平胃理气;两药合用以调补脾胃。

实脾汤: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大腹子附子白茯苓干姜各6g

实脾汤: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大腹子附子白茯苓干姜各6g

实脾汤: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大腹子附子白茯苓干姜各6g
实脾汤
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大腹子[1] 附子白茯苓干姜各6g 炙甘草3g 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方歌: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

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

方解:
附子、干姜――温阳化气行水;
茯苓、白术――健脾渗湿,使湿邪从小便而走;
厚朴、木香、槟榔、草果――行气导滞,化湿行水,气顺则胀消;
木瓜――酸温,芳香醒脾化湿;其酸敛可以护阴,同真武汤中之白芍;
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
[1] 大腹子:槟榔。

祛湿化浊。

厚朴散

厚朴散
厚朴散
《医方类聚》
01 组成
03 功用 05 附方
目录
02 用法用量 04 主治
厚朴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具有温中顺气进食之功效。主治①《医方 类聚》引《简要济众方》:胃气不和。②《圣济总录》:足阳明胃疟,寒热汗出,食则支满腹大。
组成
厚朴(去粗皮,用生姜自然汁炙香熟)二两,白术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干)一两,甘草(炙)半两, 桂心(去粗皮)半两。
谢谢观看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二个,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功用
温中顺气进食。
主治
①《医方类聚》引《简要济众方》:胃气不和。 ②《圣济总录》:足阳明胃疟,寒热汗出,食则支满腹大。
பைடு நூலகம்
附方
名称:厚朴散 组成: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二两,木香三分,黄连(去须,微炒)一两,吴茱萸(汤浸七遍, 焙干,微炒)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当归(锉,微炒)三分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二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主治:久赤白痢,腹内冷痛,白多赤少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 名称:厚朴散 组成: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一两,当归(锉,微炒)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木香 半两,诃黎勒(煨,用皮)一两,大腹皮(锉)半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主治:伤寒因有热服冷药过度,心腹胀痛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十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白术厚朴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有人想知道白术厚朴汤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实白术厚朴汤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处方】厚朴3两,
有人想知道白术厚朴汤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实白术厚朴汤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处方】厚朴3两,橘皮2两,人参2两,茯苓3两,生姜5两。

【功能主治】不能食,腹内冷气。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

【注意】忌桃、李、雀肉、酢物。

【摘录】《鸡峰》卷二
【处方】白术1两,甘草(炙)1两,葛根1两,厚朴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利胸膈,除寒热,美饮食。

主痰呕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1-2钱,水1大盏,加生姜5片,煎至6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宣明论》卷九
【处方】白术3两,厚朴(姜炒)3两,半夏(汤洗)3两,桂心3两,藿香3两,青皮3两,干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脾虚风冷所伤,心腹胀满疼痛,四肢筋骨重弱,肌肉瞤动酸(疒斯),善怒,霍乱吐泻;或胸胁暴痛,下引小腹,善太息,食少失味。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