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3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新版)沪教版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1df5e1a5e9856a561260ec.png)
教学主题自然界中的水一、教材分析自然界中的水》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它安排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之后进行学习,水的电解可以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气体的性质进行相应的复习与巩固,水的组成又对后面将要学习的物质的组成及元素的概念做了很好的基础作用。
本节课内容属于宏观世界章节与微观世界章节的交界处,如何从元素角度去理解水的组成对于第三章学习很有帮助,因此可以说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水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物质,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对水已有一定的认识,在物理学科中也已学习了“水的浮力”的基础知识。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的概念以及一些常见气体的相关性质,对于水的电解和其反应生成的气体学生本身具备探究水的组成这个实验的知识储备条件。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水与人类的关系及水的重要性;2.初步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及严重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
3.了解水的组成过程与方法1.从水的分解和合成的实验事实入手,通过分析、推理,建立水组成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收集社会生活中的事例,感受和体会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
2.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3.树立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环境囗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囗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囗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囗移动学习囗其他研讨表格展示讨论交流实验多媒体展示的现象并尝试总结结论学习反馈多媒体习题展示训练总结归纳电解水现象以及水的组成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本节课利用动画演示电解水和氢气燃烧实验替代实物操作实验,可以节省实验操作时间,以及操作的繁杂,动画的演示也能够形象生动,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2e5f37f7ec4afe05a1df63.png)
自然界中的水课题第3节自然界中的水课型实验探究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运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物质的组成。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组成教学难点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课前准备仪器:水电解器、直流电源药品:水、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火柴一、引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问题情景]1、你已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些什么性质?2、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吗?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如何转化的?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你能用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吗?[学生交流]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2二、师生互动:讨论交流:自然界水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
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探究一:水的组成提出问题:水是如此重要,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设计实验:将水电解(可提示学生回忆:碳酸氢铵的分解,由产物可推知碳酸氢铵的组成元素,也许学生会提出用加热使水分解的方法,教师可给予引导)演示实验:电解水实验注意:⑴纯净的水导电性很弱,在做水电解实验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而硫酸或氢氧化钠本身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⑵因为我们通常使用的是钠玻璃,焰色反应的影响,是反应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观察现象: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能如实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通电后电源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电源负极用燃着木条检验教师设疑;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是什么气体学生讨论;可能有多种答案演示实验;氢气燃烧并验证产物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但若是用玻璃导管做的实验出现的火焰颜色是黄色的。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设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33a95e6f1aff00bed51ea3.png)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水的净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能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了解水的组成,初步学会了仪器的连接。
本节课以自来水生产的一般过程为例,通过实验观察图片等形式,了解静置、絮凝、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等净化方法,并比较各种净水方法的效果。
使学生从实验体会中发现问题,从而归纳出过滤和注意事项,最后我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通过比较肥皂水在蒸馏水和硬水中的情况,既学会软水和硬水的区别,也突破了水的软化与净化的区别这一难点。
本节课选取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后在内心深处产生需要的倾向,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课标要求:1.初步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2.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学生情况分析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归纳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目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因此,本课会让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实验、视频观看等,使他们亲身经历科学实验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1.了解蒸馏水与天然水区别,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
2.观察和操作净化水的实验,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3.会做沉淀、过滤实验,培养实验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利用过滤实验探究,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难点重点水净化的几种方法、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硬水的软化方法难点水的软化与净化的区别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验法【仪器:烧杯、铁架台、漏斗、玻璃棒、酒精灯、火柴、滤纸、滴瓶、药匙等;药品:泥水、自来水样、蒸馏水、活性炭、明矾、肥皂水】2、了解你生活周围有哪些水的污染源,思考并提出防止污染的设想或建议归纳净化水的方法。
化学九年级沪教版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
![化学九年级沪教版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3eac1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7.png)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科学研究方法来深入理解水的性质和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学生通过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实证思维。
-学生通过模拟水循环的实验,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复杂性,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图表、模型等辅助工具来描述和解释水的循环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将通过一个互动式的讨论来激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兴趣和好奇心。首先,教师展示一张地球表面水覆盖面积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水的认识。接着,教师通过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1.提问:水有哪些存在形态?这些形态之间是如何转化的?
化学九年级沪教版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水的化学性质,包括水的组成、电离及酸碱性,掌握水的不同存在形态及其相互转化的条件。
-学生能够描述水分子的结构,并解释水的硬度与离子交换的关系。
-学生能够阐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形态。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电离现象,并解释电解质的种类及其对水性质的影响。
1.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将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教师需引导他们关注水资源问题,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学生在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养。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沪教版(2021-2022学年)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沪教版(2021-2022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aa6f0469a0116c175e0e489c.png)
自然界中的水ﻬ ﻬ知识目标 1.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初步认识硬水组成及其危害; 2.了解造成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教学 方法能力目标 1.能利用水的分解和合成反应来分析水的组成; 2.掌握利用过滤方法分类混合物的原理,学习并熟练进行过滤装置的组装及操作.情感目标 树立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 水的组成,水的净化.难点 硬水的特点,水的净化方法. 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 1.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实验表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
3.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漏斗、铁架台、烧杯、玻璃棒。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水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物质。
你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它有哪些性质?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 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 一、水的组成 【观察与思考】电解水实验负极产生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氢气;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二者的体积比约为2:1。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观察与思考】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在烧杯内壁 氢气+氧气→水个人二次备课凝结有水雾。
上述两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水的净化 1.天然水与纯净水的区分 【活动与探究】蒸馏水与不纯水的鉴别 【实验1】蒸发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 如果把某种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一定含有杂质。
【实验2】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氯化钙溶液 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很少,还会形成白色垢状物。
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或蒸馏等。
2.水的净化方法: (1)沉淀: 如果水中的杂质颗粒比较小,一般加入明矾等净水剂,溶于水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自然界中的水(第3课时)教学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自然界中的水(第3课时)教学案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cc4dc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f.png)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自然界中的水(第3课时)教学案沪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第3课时)教学案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2、了解水的污染源,如何防止水的污染。
知道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习惯和意识;二、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污染源,如何防止水的污染及节约用水。
三、学习与交流1、水在工农业中有哪些应用?2、水的污染源有哪些?3、如何防止水的污染?4、如何节约用水:四、典型题例1、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A、②③④⑤⑥⑦⑧B、④⑥⑧C、②③④⑦⑧D、②③④⑤⑥⑦2、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数以万计的人畜饮用水困难。
因此,我们要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A 用淘米水浇花B 开发利用地下水C 使用节水龙头D 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五、达标检测1、污染的主要来源是()(1)工业生产中的“三废”的任意排放(2)雨水和土壤接触(3)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4)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A 、1)(2)(3)B 、2)(3)(4)C、1)(3)(4)D、1)(2)(3)(4)2、(10.扬州)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志的是()3、是拥有300对歌翠玉珍珠般湖泊的江南水乡城市,以下措施有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A 扩容水上森林恢复湿地生态B 为发展经济大规模围网养殖C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D 为增加可耕地面积围湖造田5、世博会上最受欢迎的中国馆,处处蕴含着“低碳”理念。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是()A提倡步行 B一水多用C少用空调 D焚烧垃圾7 、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新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新版)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29f7dc964bcf84b8d57b2d.png)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2(新版)沪教版【学习目标】1. 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习惯和意识; 2.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3.知道过滤操作的作用,了解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课前预习】1、如右上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 试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C 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B 电极为电源的 ,D 管中的气体可用 检验。
(2)如果D 管中气体的密度是C 管中气体密度的16倍,则C 管中的气体与D 管中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
(3)做此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
2、如右图是 实验装置图,图中的仪器有哪些?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栏【学习过程】 二、水的净化1、P49活动与探究1:如何区分实验室的两瓶无色液体: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2、蒸发具体要求:(1)蒸发皿中液体量不能超过容积的 ; (2)蒸发过程中,玻璃棒要不断搅拌,防止 ; (3)当蒸发出现 固体时,停止加热;(4)蒸发结束后,应用 将蒸发皿转移是石棉网上; (5)固体冷却后,应用 将固体转移至指定容器中; 〖小结〗水受热蒸发的原理 。
3、活动与探究2:在甲、乙两只烧杯中各加20ml 的蒸馏水,再在乙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氯化钙,搅拌使它完全溶解。
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些肥皂水,搅拌,观察比较两只烧杯中的现象。
现象: 〖小结〗含有较多 的水是硬水。
硬水和软水的区分的方法 。
硬水的危害:对人的健康不利,影响加热效率,浪费能源,容易引起锅炉爆炸等 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常用 ,蒸馏,离子交换法。
4、P50活动与探究三:如何将一杯浑浊的水变为澄清透明的水? (1)如果水中的杂质颗粒比较小,我们一般加入 等混凝剂,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过滤: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 的一种方法 (2)具体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壁 二低:1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 2是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盛过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3课时 自然界中的水导学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3课时 自然界中的水导学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948492011ca300a7c390a4.png)
第3课时自然界中的水【课时目标】1.了解电解水实验,能利用水的分解和合成反应来分析水的组成。
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认识硬水组成及其危害.会区别硬水与软水。
3.了解造成水污染的因素,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常用的净水方法,认识活性炭和明矾的净水作用。
4.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5.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了解点燃或加热氢气前验纯的原因及验纯的方法。
【自主复习】1.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矿泉水等天然水都不是_______物,部分天然水常呈浑浊状。
2.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根据图示填写下列空格。
(1)试管a中是_______气,试管b中是_______气,为检验a、b试管中的气体,从水槽中取出试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际操作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这是为了_______。
(3)理论上a和b两支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但在实验中常发现两者的体积比大于该比值,你猜想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反应。
实验得出有关水的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进行以下实验:①点燃导管内纯净的氢气;②在氢气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
(1)能观察到的现象有①_______;②_______。
(2)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①_______;②_______。
4.水的煮沸与水的电解是两种不同的过程,这两种过程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
5.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_______色、_______气味的气体,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是自然界_______的气体。
6.点燃(或加热)氢气前一定要检验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新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新版)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99da1776eeaeaad0f3302d.png)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2)(新版)沪教版
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
年月
日
第课时课题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
标1.学习水的净化方法:过滤,蒸发,吸附沉降,硬水,软水的区分方法。
2.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素养;3.学习水的净化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
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
过滤和蒸
发的操作方法难点
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
法。
过滤和蒸发的操作
方法
教法及教具自主学习实验探究讲述
教学过
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
活动
听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通电分解水;氢气燃烧;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三、自然界中的水资源(江河湖海等)
26080 65E0 无Rw 25356 630C 挌40453 9E05 鸅
32416 7EA0 纠:836965 9065 遥30630 77A6 瞦Sj34117 8545 蕅。
化学初三沪教版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
![化学初三沪教版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be813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44.png)
化学初三沪教版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教材依据本节课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净化的有关知识。
设计思想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连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搜集各方面的教学资源,将演示实验、学生分组探究与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在教法上以启发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技能,同时指导学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以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界的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通过对水的净化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课前依照班级学生家庭居住的情形,分成若干小组,要求他们分别调查我市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的工艺流程并作记录;采集不同地点的水样并将其带到课堂供验,(如黄河水,遽河水,井水,学校养鱼塘的水,饮用自来水等),上课时结合同学们收集的信息,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实验操作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节课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探究,认识我们每天所用的、喝的水是来之不易的,因此要养成珍爱水、爱护水、节约用水的好适应;同时要学会简单的净化水的方法,以备应及时应用(如发生水灾、进行野炊等),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过滤和蒸馏的操作原理。
2、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过滤操作技能。
教学用品:铁架台带铁圈、烧杯(100ml 、50ml)、漏斗、玻璃棒、滤纸、蒸馏烧瓶、单孔塞、温度计、石棉网、冷凝管、尾接器、锥形瓶、酒精灯、沸石、火柴、明矾、不同的水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体会: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重、难点突破方面做的也专门到位,不仅使学生了解净化水的重要性及硬水的危害,同时教给学生净化水的差不多方法和硬水、软水的鉴别方法。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3 自然界中的水(第课时)教学案 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3 自然界中的水(第课时)教学案 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a88e3cf705cc1754270939.png)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第2课时)教学案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2、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3、了解硬水与软水的区别、鉴别方法及硬水的软化。
二、教学重难点水的净化方法及过滤操作。
三、学习与交流1、纯净水是_ __色、_ __臭、清澈透明的液体。
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_ __和_ _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2、蒸馏水食盐水怎样区别?3、区别硬水与软水?4、水的净化方法:(1)、静置沉降(2)、吸附(3)、蒸馏(4)、杀菌(5)过滤:原理:装置:所用仪器有、、、。
其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过滤操作中要注意哪些事项:一贴:二低:三靠:5、天然水需净化才能饮用。
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天然水需净化才能饮用。
下面是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天然水→→→→→。
四、典型题例10..右图为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⑴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⑵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⑶过滤后若发现滤液仍旧浑浊,请分析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五、达标检测1、过滤时,玻璃棒引流液体,末端要()A.指向漏斗中心 B.悬空 C.紧靠一层滤纸的一边 D.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5、xx年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
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 )。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6、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净化。
下列方法得到的水最纯的是 ( )。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发7、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还洗不干净。
生活中要使硬水软化,可采用的方法是()A过滤 B煮沸 C吸附 D搅拌8、下列方法中不可用于区别蒸馏水和硬水的是()A.水蒸干后有固体剩余的是硬水 B.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C.测密度,密度大的是硬水 D.尝一下,有咸味的是硬水9、纯水清澈透明,不含杂质,而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章 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新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章 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新版)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64553b312b3169a551a413.png)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2章第3节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新版)沪教版1.初步认识水的组成和氢气,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2.观察电解水的实验,通过对水的组成的认识,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3.知道纯水与天然水,软水与硬水的区别。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多种净化水的方法。
4.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知道水与人类关系的常识,了解水的重要性。
纯水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
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因此常是浑浊的。
一. 水的物理性质纯水是一种色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C,沸点是0C,水在0C时密度最大,是g/cm3。
结冰时体积。
等体积的水和冰,质量大;等质量的水和冰,体积大。
二. 水的组成实验:(一)水的分解—电解水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反应为:2H2O通电2H2↑+O2↑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知识解读】1.反应的微观过程:分解结合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由电解水微观过程可知: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②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即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④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设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794f533186bceb18e8bb47.png)
§2.3自然界中的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认识电解水实验的意义和基本操作过程,学会运用观察电解水实验和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获取信息。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推理出水的组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节水、爱水、惜水的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可以说很熟悉水,比空气还熟悉,了解了一些水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方面的知识。
要说认识水、知道水,那么必须通过本节的系统学习才能掌握水的组成元素、部分化学性质、水的用途和现实中遇到的有关客观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水的组成2、电解水实验实验用品:水电解器一套视频教学过程:引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情景: 1.你已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些什么性质?2.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吗?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如何转化的?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你能用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吗?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问题: 水是如此重要,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板书)二、水的组成探究: 水的组成设计实验:将水电解演示实验:或播放电解水实验视频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能如实记录:1、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都有气体产生2、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约是正极的2倍设疑: 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是什么气体?讨论: 可能有多种答案。
释疑:1、电解水的实验观察与思考:电解水的实验视频展示:电解水的实验图片讲解:电解水的实验(1)现象:1、电极上出现了气泡2、V正气体 : V负气体=1:2(2)生成物生成物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是氧气。
生成物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是氢气。
通电(3)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4)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是一种化合物。
推导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O2有关氢气视频: 氢气燃烧并验证产物整理: 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讲解: 这个实验也可用于氢气的检验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点燃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结论: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交流与讨论:1、水煮沸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2、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而且可以循环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9课自然界中的水学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9课自然界中的水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3812e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a.png)
第9课 自然界中的水目标任务预习导学 自主梳理 探究提升 ►环节一 探究水的组成课堂总结强化训练 一、水的组成 01目标任务 02预习导学1、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 1、2两试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气体验证:1中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2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反应文字表达式:;反应符号表达式: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文字表达式:;反应符号表达式:氢气燃烧也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水的净化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配水2、明矾:明矾常用作絮凝剂,能使水中细小的悬浮杂质集结而下沉。
3、活性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色素、异味、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
4、过滤: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叫过滤。
5、硬水和软水a.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泉水、井水等属于硬水,蒸馏水属于软水。
b.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得到软水。
c.区别方法:在水中滴加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或浮渣出现的是硬水。
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用水,合理用水1.2023 年 5 月 14 日至 20 日,长沙市开展了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旨在形成全民节水、护水、惜水的行动自觉。
以下认识或做法符合这一目标的是()A.地球上淡水资源很多,不需要珍惜水资源 B.用淘米水浇花C.工厂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湘江 D.向湘江中乱扔垃圾2.下列图标中,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A. B.C. D.3.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A.明矾B.活性炭C.小卵石D.石英砂4.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1)自来水厂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 _____(填“是”或“不是”)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1(新版)沪教版
学习目标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气体的验证及得出的结论2.了解氢气的性质
3.掌握造成水污染的因素及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重点
难点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气体的验证及得出的结论
教学内容
师生
随笔【预习导学】
1.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的极
(2)A试管里产生的是气;B试管里产生的是
气;B试管里的气体用来检验
(3)写出该实验中的文字表达式
2.下列各项措施可以减少水污染的是()
①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排放
②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③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④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A 只有①②
B ②③
C ②④D全部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
资源
C 人类需要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 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展示反馈】
引入:通过小学自然的学习和你的生活经验你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哪些性质?怎样理解“水是生命之源”这句话的含义吗?水的组成是什么样的?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电解水
目的:探究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
A端是极,B端是极
现象:
A气体检验:
B气体检验:
结论:①②
③
思考:1、水的加热煮沸过程与水的通电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
2、做电解水实验时,为什么向水中加氢氧化钠溶液?
3、水可以燃烧吗?有人说可以将水开发成能源,你怎样认为?
4、全世界的水资源的状况如何?我国的水资源情况怎样?我国是缺水的国家吗?
二、水的利用
1、造成水污染的原因:①②
③
1、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2、节约用水的方法
【课堂反馈练习】
1、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试管A中的气体是H
2
B 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产生的H
2和O
2
的质量比为2:1
D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2、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水元素组成
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3、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 产生淡蓝色火焰
B 放出大量热
C 产物是水
D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小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液滴
4、赤潮是海洋中一种红色的浮游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过度繁殖的生物现象,这种现象对海洋的危害越来越大。
为减少赤潮的发生,善待我们的家园,就是要从源头消除污染。
你认为造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田中化肥、农药的超量施用②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使用含磷洗衣粉④过度进行海水养殖⑤海洋中的潮汐现象⑥海岸绿
点燃
25194 626A 扪#_23939 5D83 嶃26534 67A6 枦33231 81CF 臏36357 8E05 踅22684 589C 墜fPgQ37250 9182 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