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初二生地会考必备资料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八年级地理会考必备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会考必备知识点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而八年级地理会考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在备战八年级地理会考时,同学们需要多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下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年级地理会考必备知识点。
一、气候区划气候区划是八年级地理会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在学习气候区划时,同学们需要掌握全球主要气候类型、气候分布规律以及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
此外,同学们还需要了解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和代表性地区,以及气候类型和植被、动物分布之间的联系。
二、自然灾害及其防御自然灾害在地球发展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不可预测性、瞬间性和破坏性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不幸。
在学习自然灾害及其防御时,同学们需要了解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旱灾、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特别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同时,还需学习各种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和应对方法,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三、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八年级地理会考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在学习经济地理时,同学们需要掌握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分布、发展水平及其原因,了解主要工商业分布格局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我国的主要经济区域和产业结构,掌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加深对区域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四、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与规划是八年级地理会考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在学习城市发展与规划时,同学们需要掌握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步骤与特点,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特别是我国的城市规划制度和城市化进程,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和出路。
五、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课题,也是八年级地理会考的考点之一。
在学习环境保护时,同学们需要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地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掌握各种环境保护措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是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以上是八年级地理会考的必备知识点,同学们在备考时可以更加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
八年级地生会考知识点
八年级地生会考知识点
地球生命会考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固态地壳、流动的地幔、固态的地核和气体的大气层组成。
了解地球的结构对于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质现象和生物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的变化,而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这些运动对于地球上生物的分布和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3. 大气层和气候:大气层是地球上的气候系统,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等。
了解大气层的构成和气候变化对于理解生物适应和分布的规律非常重要。
4. 地球上的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了解地球上的不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食物链关系等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和维护生物平衡。
5. 地球的资源:地球上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等。
了解地球的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对于生物生存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6. 地球的环境问题:地球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水污染等。
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环境保护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是地生会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7. 地球科学实践:地球科学实践包括地质探测、气象观测、生物调查和环境监测等。
了解地球科学实践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以上是八年级地生会考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生命系统和环境问题,培养他们对地球的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初二的同学们来说,地理会考是一次重要的检验。
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下初二地理会考的重要知识点。
一、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疆域我国领土辽阔,陆地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分别是: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 22 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 14 个,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 18 万多千米,与 6 个国家隔海相望,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2、人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 141178 亿人。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1、地形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主要山脉: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的山脉有贺兰山、横断山脉。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面积最大)、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归纳大全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一、地势和地形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P24中的图2.4)⑴四大高原的特点: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东北平原:我国面积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盆地,有我国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八年级地生会考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地生会考重点知识点本学期,八年级地理学生将参加地理学考试。
在这场考试中,学生需要深入了解各种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地生会考中的重点知识点。
1. 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
地球是由岩石、气体和液体构成的。
它被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板块运动是指地球上不同地质板块之间的移动。
了解这些板块的运动方式和结果是本节课程的核心。
2. 地球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
在这个环境中,人类使用资源并与其他生物和自然环境元素交互。
这些元素包括江河、山川、气候、动植物等等。
3. 地球的气候特征
气候是指对地球不同气候过程形成的长期平均条件进行分析。
在这个学科中你将学习气候和气象的关系,探究降水和蒸发是如何影响气候的因素。
4. 国家的资源特征和发展方向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了解不同资源的种类,区域特征及开采过程,发展趋势等问题对于了解国家资源的优势有很大的帮助。
5. 人口和城市
在这个学习领域,你将探究人口的流动,城市的成长,城市化程度对于经济及社会变化的影响等问题。
6.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球信息科技(GIT)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地球表面特征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展示。
其中包括地图制作,遥感和 GPS 等技术。
在准备八年级地生会考之前,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十分重要。
这不仅会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地理学习和成绩,也会使其在将来更好地理解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 疆域。
- 我国的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 我国的领土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附近)。
- 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 我国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2. 行政区划。
-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县级市、自治县)、镇(乡)三级。
-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 人口。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
-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较大。
-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 - 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
1. 地形和地势。
-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的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主要地形为高原和盆地,海拔多在1000 - 2000米;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为平原和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 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影响: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最全)初二生地会考必备资料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最全)初二生地会考必备资料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初中地理知识归纳总结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重难点
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重难点2024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重难点归纳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识图)2、地形: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土壤:“红土地”,四川盆地有紫色土。
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5、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目前我国已经识别认定的民族共有56个。
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4、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情况,是经过数千年间民族的人口迁移、调动而逐渐形成的。
5、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多、长、大、广、穷。
6、“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7、“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是同志提出的。
8、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9、“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间也互相离不开”。
10、“三个不容”的重大论断是“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们党处理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优势不容削弱。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_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_八年级地理会考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的整理能使我们更好地应对八年级地理的会考,你做好复习了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八年级地理会考的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图例图例是集中于地图一角或一侧的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内容与指标的说明,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地图。
就是指地图符号和注记的简要说明。
它通常配置在地图的边缘或拐角处。
例如1∶4000000《中国地形图》(地图出版社,1982),它的图例是这样的:首都用红色五角星表示,省、市、自治区政府驻地用红色圆形表示,其他城镇分别用大小不等的蓝色圆圈表示;国界、省界、地区界分别用粗细不一、间隔不等的虚点线表示;铁路用黑白相间的线段表示;公路用红色单线表示;河流用由细到粗的蓝色单线表示;山峰用黑色三角形表示,等等。
还有一些地图,专门表示各种自然条件、工业分布等。
在这些图上,也必然有相应的图例,说明某种符号代表某种森林,某种符号代表某种矿产,某种符号代表某种工业,等等。
读图之前,先把图例中的地图符号和注记的意义弄清楚,对于正确理解地图内容就方便多了。
可以这样说,图例是读图的“钥匙”。
总结:图例具有双重任务,在编图时作为图解表示地图内容的准绳,用图时作为必不可少的阅读指南。
图例应符合完备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图例的作用图例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是现代地图的语言,是读图和用读所借助的工具。
要看懂地图,必须先认识图例。
图例有地图语言的功能,要从地图上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熟悉常用图例是十分必要的,如表示城市、村庄的符号,表示边界、道路的符号,表示山脉、河流的符号等等。
地面上的事物种类繁多,不可能按比例——表示在地图上,必须把它们加以分类、归纳,根据它们的特征,设计和制定各种形式的线条、图形,以代表相应的地理事物,这些线条和图形叫做地图符号。
此外,还需要一些文字、数字和地图符号相配合,用来说明国家、城市、山脉、河流的名称以及山高、水深等,这些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选择题题P39):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由两条 相对 的经线构成经线圈,相对的两条经线度数之和为 180°,除0°和180°经线外,相对的两条经线中有一条经线经度为 东经 ,另一条经线经度为 西经 。
任何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东、西半球的界线是由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西半球的围是160°E —180°—20°W 。
东半球的围是20°W —0°—160°E 。
5.重要的经纬线: 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低、中纬度界线 30°纬线;中、高纬度界线: 60°纬线;南、北回归线: 23.5°N 、23.5°S ;南、北极圈: 66.5°N 、66.5°S ;东、西经的分界线: 0°和 180°;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 、 160°E 。
6.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 网络 叫经纬网。
作用是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 位置,常用的经纬网,有如下类型:7.地球自转与公转比较 (地球的运动是重点,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8.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 66.5°的夹角,这样在一年之,太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地理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各地正午(每天的12时即为正午) 太阳高度 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是90°,其它地方正午太阳个高度小于90°。
昼夜长短的变化:除赤道外,其他各地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和秋分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现象;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昼现象。
初中生地会考知识点总结2023
初中生地会考知识点总结2023一、地理部分。
(一)地球和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 地球仪。
-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为点。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3. 经度和纬度。
- 纬度: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纬(N),赤道以南是南纬(S)。
0° - 90°。
-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界,0°经线以东是东经(E),0°经线以西是西经(W)。
0° - 180°。
4. 地图三要素。
- 方向: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比例尺: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二)陆地和海洋。
1. 海陆分布。
-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2. 七大洲和四大洋。
-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洲界:- 亚、欧:乌拉尔山脉 - 乌拉尔河 - 里海 - 大高加索山脉 - 黑海 - 土耳其海峡。
- 亚、非:苏伊士运河。
-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八年级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地理学科是我们在学校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个学科,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地理课程都是必修课。
其中,八年级地理学科知识点尤其重要,因为这些知识点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学业和生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八年级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1. 地球的形状和尺寸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的球体,北南直径是12713km,东西直径是12756km。
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2. 经纬度的概念经纬度是地球表面的网状系统,通过经度和纬度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上的一个位置。
经度是指通过北极点和南极点的虚拟圆的圆心,反映一个地点位于东半球或西半球。
0度经线又称为本初子午线。
纬度是指与赤道面平行的虚拟圆(代表地球的各个纬圈)上的某一点,反映一个地点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
赤道是0度纬线。
3. 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转动的运动,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运动,周期为365天6小时。
4.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水灾、风灾等等。
其中,地震是一种在地壳中产生的振动,具有破坏性。
水灾包括洪灾、旱灾和台风;风灾包括龙卷风、暴风雨和飓风等等。
5. 气候与地带气候是指一定时期内地球上某一地区的气象条件,它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力等等因素。
地带是指从北极到赤道一段范围内的区域,按照这些区域的气候和生物特征可以划分成亚热带、热带、亚寒带、寒带等等。
6. 世界地理世界地理包括五大洲和七大洋。
五大洲包括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和非洲。
七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北极洋、南海和北海。
以上就是我们要记忆的八年级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更好地完成地理群体任务,为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八年级地生会考必备知识点
八年级地生会考必备知识点地理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知识点。
对于八年级的同学们来说,地理的知识点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八年级地生会考必备知识点。
一、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是地理学中非常基础的一个知识点,也是考试中的热门题型。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的变化,而公转则引起了四季的变化。
二、地区分布和地貌
地球表面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地理特征,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地区分布和地貌。
地区分布指的是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动物群落等自然特征及人文特征;而地貌则是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
三、人口和经济
人口和经济是地理学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
地球上的人口分
布不均,其中人口集聚的地区就是人口密集区。
人类活动还带来
了经济的发展,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模式都不相同。
四、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是地球为人类所提供的一种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们也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过度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会
带来各种环境问题,因此,环境保护也是地理学中的重要话题。
五、地理技能
除了上述的基本知识点外,地理学还涉及到很多地理技能,包
括地图阅读、地理位置度量和数据分析等。
这些技能是日常生活
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上述学习,八年级的同学们不仅能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知识,还能够提高地理技能,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了解生活。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是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012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10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
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地理初中知识点总结会考2024
地理初中知识点总结会考2024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形状。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有: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现象、地球卫星照片等。
2. 大小。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 纬线和经线。
- 纬线。
-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为点;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形状是圆。
- 纬度划分: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为90°,赤道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
低纬度(0° - 30°)、中纬度(30° - 60°)、高纬度(60° - 90°)。
- 经线。
-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 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形状是半圆。
- 经度划分: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E),0°经线以西为西经(W)。
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东西经180°重合。
2. 经纬网。
- 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例如,北京的经纬度约为(116°E,40°N)。
(三)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自转。
-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 周期:约24小时(1天)。
- 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地方时差异(东边时间早于西边,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 地球的公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1年。
- 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最全)初二生地会考必备资料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汇总(精华版)最全面
初中地理知识归纳总结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 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 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4 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 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特点经线纬线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形状特征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长度特征经线长度都相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初中生地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地会考知识点总结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表面积约为 51 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点叫南极。
3、经线和纬线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4、经度和纬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起始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 90°。
5、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有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
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6、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是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二、世界地理1、海陆分布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
2、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5、气温和降水气温的日变化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气温的年变化是指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
初二会考生物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二会考生物地理必背知识点一、生物部分。
(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长成大树;动物的繁殖等)。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种瓜得瓜体现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变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 生物部分:-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 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控制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等);绿色部分的细胞质中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细胞质中还有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可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 动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八年级会考知识点地理总结
八年级会考知识点地理总结
一、自然环境
1. 地球与地图
地球是一个球体,具有南北两极和赤道。
地图是将地球投影在平面上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投影方式。
2.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海啸、飓风、洪水等,是自然环境中常见的现象。
3. 气候与气象
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量、湿度等。
气象是天气的短期变化。
4.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人文环境
1. 人口与人口分布
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居住的人的总数,人口分布指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
2. 城市与乡村
城市具有集聚人口、产业发达的特点,乡村则相对较为分散和传统。
3. 地理景观与人文景观
地理景观指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则是人类活动形成的景观,如城市、建筑等。
4.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卫星等技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三、区域环境
1. 地理区划
地理区划是指根据不同的地理特征对一个地区进行划分,如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省份和自治区划分。
2. 中国区域地理
中国是一个面积较大、地貌复杂的国家,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
和经济社会情况也有所不同。
3.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指全球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各大洲、各国家和地区等。
4. 地缘政治与军事地理
地缘政治是指地理环境对国家或地区政治决策的影响,军事地
理则是指地理环境对军事活动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知识归纳总结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西经) (东经)愈向西愈大 愈向东愈大赤道4、利用经纬网定位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0° 10° 20° 180° 10° 20° 180° 本初子午线0°10° 10° 20° 20° 90° 90° (北纬)(南纬)愈向北愈大愈向南愈大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三、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 ⑵方向的判读: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4中的图1.24)铁路 国界 山峰 2、地形图的判读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1.27)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热 带 北温带南 温 带 北 寒 带 南 寒 带 有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有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直射无极昼极夜、直射 90°90°(北极圈)66.5°(南极圈)66.5°(北回归线)23.5°(南回归线)23.5° (赤道)0°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地球?水球?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⑶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03.10.15,杨利伟,神舟5号飞船;2005.10.12,聂海胜、费俊龙,神舟6号飞船;2008.9.25,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7号飞船。
2、七大洲和四大洋⑴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图2.5)⑵海陆分布大势: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②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P29中的图2.6)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线:(P30中的图2.7)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⑶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二、海陆的变迁1、沧海桑田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注意: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P37中的图2.19)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3、气温的分布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⑷分布规律: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P53中的图3.17)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⑹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与生活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