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中铅锤法解题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D 的坐标为( ∴ DM=m ﹣ ∴ S= = = = = DM • BE+
DM ( BE+OE ) DM • OB × ×3
3
=
( m﹣
) +
2
∵ 0< m< 3, ∴ 当 m= 时, ;
S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 3) ① 由 ( 2) 可 知 : M′ 的 坐 标 为 (

) ;
② 过 点 M′ 作 直 线 l1 ∥ l′ , 过 点 B 作 B F⊥ l 1 于 点 F, 根 据 题 意 知 : d 1 +d 2 =BF , 此 时 只 要 求 出 BF 的 最 大 值 即 可 , ∵ ∠ B FM ′ =90 °, ∴ 点 F 在 以 BM ′ 为 直 径 的 圆 上 , 设 直 线 AM ′ 与 该 圆 相 交 于 点 H , ∵ 点 C 在 线 段 BM ′ 上 , ∴F 在优弧 上, ∴ 当 F 与 M′ 重 合 时 , BF 可 取 得 最 大 值 , 此 时 BM ′ ⊥ l 1 , ∵ A( 1, 0) , B( 0, 3) , M′ ( ∴ 由 勾 股 定 理 可 求 得 : AB= , ) , , M ′ A= ,
中余弦 cos
BAC
AC AB
5 10

2 ,求出角度。 2
5
六、同步训练
1 2 x +bx+c(b,c 是常数,且 c<0)与 x 轴分别交 2 于点 A,B(点 A 位于点 B 的左侧) ,与 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 C,点 A 的坐标为(-1,0). (1)b= ▲ ,点 B 的横坐标为 ▲ (上述结果均用含 c 的代数式表示) ; 1 (2)连接 BC,过点 A 作直线 AE∥BC,与抛物线 y= x2+bx+c 交于点 E.点 D 是 x 轴上 2 一点,其坐标为(2,0),当 C,D,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点 P 是 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连接 PB,PC,设所得△PBC 的 面积为 S. ①求 S 的取值范围; ②若△PBC 的面积 S 为整数,则这样的△PBC 共有 ▲ 个.
二次函数中的铅锤高求面积法
一、课程标准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通过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3. 会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表达式化为
y a( x h) k 的形
2
式,并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说出图像的开口方向,画出图像的对 称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5.*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PS:标有*的内容为选 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二次函数在教材中属于较难的一个章节。主要表现在:与动点、最值、相似、四 边形、分类讨论这些内容相结合,涉及知识点多、条件多,技巧性和综合性强。 三、考情分析 二次函数部分在中考中的分值一般会占 30 分左右, 在近几年的苏州数学中考卷 中,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综合题大都会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 二次函数与三角形面积的结合也是常考的题型之一,而通过作三角形的铅锤高 是解决三角形面积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四、知识回顾 过△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 叫△ABC 的“水平宽” (a),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 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 的“铅 锤高(h) ”,由此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即 S=½ah,即三角形面积等 于水平宽与铅锤高乘积的一半
(2013 年苏州中考)如图,已知抛物线 y=
6
7
1
五、中考演练
( 2016 •苏 州 )如 图 , 直 线 l : y= ﹣ 3x+3 与 x 轴 、 y 轴 分 别 相 交 于 A 、 B 两 点 ,抛 物 线 y=ax ﹣ 2 ax+a+4 ( a < 0 ) 经 过 点 B . ( 1) 求 该 抛 物 线 的 函 数 表 达 式 ; ( 2) 已知点 M 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 并 且 点 M 在 第 一 象 限 内 ,连 接 AM 、 BM , 设 点 M 的 横 坐 标 为 m , △ ABM 的 面 积 为 S , 求 S 与 m 的 函 数 表 达 式 , 并 求 出 S 的最大值; ( 3) 在 ( 2) 的 条 件 下 , 当 S 取 得 最 大 值 时 , 动 点 M 相 应 的 位 置 记 为 点 M′ . ①写 出 点 M′ 的 坐 标 ; ② 将 直 线 l 绕 点 A 按 顺 时 针 方 向 旋 转 得 到 直 线 l ′ , 当 直 线 l ′ 与 直 线 AM ′ 重 合 时 停 止 旋 转 ,在 旋 转 过 程 中 ,直 线 l ′ 与 线 段 BM ′ 交 于 点 C ,设 点 B 、 M ′ 到 直 线 l ′ 的 距 离 分 别 为 d 1 、 d 2 , 当 d 1 +d 2 最 大 时 , 求 直 线 l ′ 旋 转 的 角 度 ( 即 ∠ BAC 的 度 数 ) .
, M ′ B=
过 点 M ′ 作 M ′ G ⊥ AB 于 点 G , 设 BG=x , 2 2 2 2 ∴ 由 勾 股 定 理 可 得 : M ′ B ﹣ BG =M ′ A ﹣ AG , ∴ ∴ x= ﹣( , = , ﹣ x) =
2
﹣x ,
2
百度文库
cos ∠ M ′ BG= ∵ l1∥ l′, ∴ ∠ BCA=90 °, ∠ BAC=45 °
2
2
【解答】解: ( 1 ) 令 x =0 代 入 y= ﹣ 3x+3 , ∴ y=3 , ∴ B( 0, 3) , 2 把 B ( 0 , 3 ) 代 入 y=a x ﹣ 2ax+a+4 , ∴ 3=a+4 , ∴ a= ﹣ 1 , 2 ∴ 二 次 函 数 解 析 式 为 : y= ﹣ x +2x+3 ; ( 2 ) 令 y= 0 代 入 y= ﹣ x +2x+3 , 2 ∴ 0= ﹣ x +2x+3 , ∴ x= ﹣ 1 或 3 , ∴ 抛 物 线 与 x 轴 的 交 点 横 坐 标 为 ﹣ 1 和 3, ∵M 在抛物线上,且在第一象限内, ∴ 0< m< 3, 过 点 M 作 ME ⊥ y 轴 于 点 E , 交 AB 于 点 D , 2 由 题 意 知 : M 的 坐 标 为 ( m , ﹣ m +2 m+3 ) , 2 ∴ D 的 纵 坐 标 为 : ﹣ m +2m+3 , 2 ∴ 把 y= ﹣ m +2 m+3 代 入 y= ﹣ 3x+3 , ∴ x= , , ﹣ m +2m+3 ) , = DM • OE ,
4
点拨:1.利用了铅锤法求面积的最大值。 下列为铅锤法步骤设动点的坐标 由动点向 y 轴作铅垂线,构造出“铅垂高、水平宽” 。 铅垂高: “动点”与“交点”间的距离,交点:铅垂线与定直线的交点 水平宽:两定点间的竖直距离(两定点的纵坐标之差) 利用铅垂法面积公式求出关于面积的二次函数表达式, 2、利用转换的思想,将求 d1+d2 的最值,变成求 AC 之间的最短距离,最后再利用直接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