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大学有机化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有机化学理论:
掌握有机化学的根本理论: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和立体效应;立体化学的根底知识和根底理论。
掌握重要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典型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重要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掌握亲核取代、亲电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反响、自由基取代等反响机理,碳正离子、碳自由基、碳负离子等活性中间体及其在有机反响中的作用。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制备及其相互转变的条件和规律,掌握常见官能团特征化学鉴别方法,掌握特性官能团转换的常用方法,了解逆向合成分析的根本要点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了解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根本原理,进行谱图解析。
根本实验技术:
掌握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萃取、枯燥、重结晶等根本技术及应用;能够解答常见的实验问题
二、试题类型及比例
1.命名与写结构式,约20分;
2.完成反响式〔包括中间产物、最终产物、试剂和重要反响条件〕,约30分;
3.综合题〔填空、选择或排序,涉及根本概念、理论、性质等〕,约30分;4.鉴别或别离,约10分;
5.合成题,约20分
6.机理题,约10分;
7.结构推导,约20分
8.实验题〔包括作图、答复下列问题等〕,约10分
三、主要参考教材
1. 《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有机化学实验》王莉贤主编 XX大学出版社。
16秋浙大《有机化学(A)》在线作业
B. CH3CHO
C. PhCOCH3
D. CH3COCH3
正确答案:
3. 下列各组物质一定是同系物的是
A. 符合通式(CH2)nO2 的酯
B. 甲酸和醋酸
C. 正丁烷和异戊烯
D. 硬脂酸和油酸
正确答案:
4. 已知甲、乙两种烃的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甲烷与氯气均在黑暗中混合
正确答案:
22. 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最高的是()。
A. 正已醇
B. 正已烷
C. 1-己炔
D. 1-氯己烷
正确答案:
23. 下列四个试剂,不跟CH3CH2COCH2CH3反应的是:
A. RMgX
B. NaHSO3饱和水溶液
C. PCl5
D. LiAlH4
A. 环丙烷
B. 环丁烷
C. 环戊烷
D. 环己烷
正确答案:
31. (R)-2-氯丁烷 与(S)-2-氯丁烷的哪种性质不同?
A. (A) 熔点
B. 沸点
C. 折射率
D. 比旋光度
正确答案:
32. (CH3)3CBr与乙醇钠在乙醇溶液中反应主要产物是:
A. (CH3)3COCH2CH3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芳杂环化合物是平面形的,π电子数符合4n+2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卤素取代位置对反应的影响:卤素离羧基越近,诱导效应越强,酸性越弱。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在农业上常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来浸种,给种子消毒,因为该溶液中含有甲酸。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2、掌握分析化学中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正确处理分析数据与信息,并具有选择分析化学方法、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
3、掌握物理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掌握物理化学的公式应用及应用条件,概念要明确,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二、考试内容及复习范围无机、分析化学部分1.物质结构简介1)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2)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概率、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
重点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n、l、m、ms)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律和合理组合。
3)根据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和能级组概念,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根据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及有关性质。
4)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及其一般递变规律。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论要点。
重点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关系。
6)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性质。
7)熟悉和掌握晶体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类型,以及离子键和离子晶体,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2.滴定分析概述1)了解有关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等。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消除及减免、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措施和方法,掌握各种误差的计算(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动系数)。
3)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了解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概念及计算。
4)掌握可疑值的取舍方法(Q检验法、G检验法)。
了解显著性检验方法(F检验法、t检验法)。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有机化学》考研考试大纲适用专业:化工、制药、材料、应化等专业试题总分:150分答题时间:3小时参考教材: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一、考试目的和要求《有机化学》课程考试旨在了解和考查学生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以及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熟悉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了解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术,能够较熟练地解决有机化学的基本问题。
二、题型及分布1.命名与写结构式,约15分;2.完成反应式(填空方式,包括中间产物、最终产物、试剂和重要反应条件,内容涉及基本反应),约30分;3.综合题(填空、选择或排序,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性质、基本规律等),约30分;4.简答题(包括反应机理、实验现象分析等),约20分;5.鉴别或分离,约15分;6.合成题,约30分;7.结构推导,约10分。
难易分布:较易题型40%;中等题型40%;较难题型20%三、考试范围(一)命名与写结构式1. 系统命名法:烷、烯、炔,双环化合物,含1个手性碳的手性分子,取代芳烃,卤代烃,醇,醚(含冠醚),酚,苯醌萘醌衍生物,醛酮(及其衍生物如肟、腙等),羧酸及其羧酸衍生物(取代酸如羟基酸、卤代酸,酯、内酯、酸酐、酰胺、内酰胺等),硝基化合物,胺(包括季铵盐、季铵碱),偶氮化合物,五元六元杂环衍生物。
2. 典型结构能够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构造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互变异构;构型异构:顺反异构及Z/E异构;乙烷丁烷构象,环己烷衍生物构象(椅式、船式、平伏直立键及最稳定构象);对映异构及R/S构型的标记与命名,手性分子的Fischer投影式、透视式、Newman式及其转换。
熟悉常见基团的结构与名称,熟悉伯仲叔季碳、伯仲叔氢、伯仲叔卤、伯仲叔胺等的特征;了解衍生命名法和习惯命名法。
《有机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查总目标《有机化学》考试内容要求考生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的理论和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有机化学:15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完成方程式简答题合成题结构推断题三、《有机化学》考查范围(一)考查目标1、掌握近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科学新成就。
2、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合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运用有机化学原理、方法解决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问题。
(二)考核要求第一章烷烃1、了解烷烃的氧化、热裂、异构化反应及其用途,理解原子轨道杂化理论;2、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σ键的结构特点及特性,构象式(纽曼式或透视式)的写法;3、烷烃卤化反应的自由基反应机理以及各类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
第二章单烯烃1、了解烯烃的来源及其重要用途;2、理解SP2杂化的特点,形成π键的条件以及π键的特性;3、掌握烯烃的命名法、次序规则的要点及Z / E命名法;4、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及应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第三章炔烃和二烯烃1、了解炔烃和共轭二烯烃的的制法及应用;2、理解SP杂化的特点,共轭效应及其相对强弱;3、掌握炔烃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第四章脂环烃1、了解脂环烃的制法,理解环烷烃的结构稳定性及张力学说;2、掌握脂环烃的命名方法,小环烷烃的性质,环己烷及一取代、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第五章对映异构1、理解对映异构的一些基本概念;2、掌握Fischer投影式的书写方法,掌握构型的R、S标记法,掌握判断分子手性的方法。
第六章芳烃1、掌握芳香烃的命名;2、理解苯的结构,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3、掌握取代基的定位规律及其应用;4、掌握休克尔规则及芳香性的判断。
-有机化学考研大纲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专业代码:070304、081701、081702、081703、081704、081705
专业名称: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
考试科目代码:815 考试科目名称:有机化学
(一)考试内容
试题以徐寿昌编写的《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为蓝本,内容涵盖该教材的第一至十七章。
要求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掌握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的结构、性能、合成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和理论,掌握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试题重点考查的内容:
一、烃类化合物
含烷烃、烯烃、炔烃、二稀烃、脂环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
二、立体化学
三、卤代烃
四、醇、醚
五、酚和醌
六、醛和酮
七、羧酸及其衍生物(含β—二羰基化合物)
八、硝基化合物和胺
九、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十、杂环化合物
十一、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是:
1.基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掌握好基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常见化合物的俗称,顺、反、Z、E、R、S等命名规则。
2.对知识要会综合运用:复习时要注意教材各章节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官能团的转化为主线,掌握各官能团的主要性质和化学反应特点以及有机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注意课本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练习,对知识点学会融会贯通,切忌死记硬背。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太原科技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初试)科目代码:837科目名称:化工原理1.前言化工原理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化工单元操作的掌握情况。
测试分两个方面:一是化工单元过程原理,测试考生基本概念,过程计算和熟悉程度;二是综合应用化工单元过程原理能力,从而对考生有较全面的评价。
2.题型说明化工原理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试卷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基本概念题: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构成。
(2)计算题:包括过程计算、公式推导。
(3)实验题: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解释。
3.考试内容3.1绪论(1)化学工程及其发展。
(2)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3)四个基本关系: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平衡关系及速率关系。
3.2流体流动(1)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
(2)流量与流速、定态与非定态流动、连续性方程式、能量衡算式、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3)牛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非牛顿型流体的概念、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滞流与湍流、边界层的概念。
(4)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摩擦系数、因次分析、管路上的局部阻力、管路系统中的总能量损失。
(5)并联管路与分支管路。
(6)测速管、孔板与文丘里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
3.3流体输送设备(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离心泵的性能改变和换算、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允许吸上高度、离心泵的工作点与调节、离心泵的联用、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
其它类型泵,如往复泵、旋转泵、漩涡泵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2)离心通风机的结构、性能参数和选择,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旋转鼓风机、真空泵。
3.4非均相物系的分离(1)沉降速度、降沉室、沉降槽。
(2)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过滤基本方程式、恒压过滤、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过滤、过滤常数的测定、过滤设备、滤饼的洗涤、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3.5传热(1)传热的基本方式。
(2)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平壁热传导、圆筒壁热传导。
《有机化学》科目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科目考试大纲本《有机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化学化工学院工科专业有机化学及以有机合成为主要手段的其他相关专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枝,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的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点及立体异构、主要性质、反应、来源和合成制备方法等内容;能完成反应、结构鉴定、合成等各类问题。
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命名及物性(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2)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各种表示方法(3)有机化合物的普通命名及国际IUPAC命名原则和中国化学会命名原则的关系(4)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结构关系2、有机化学反应(1)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换的常用方法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胺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简单的杂环体系(2)主要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重排反应、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
3、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1)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立体效应(2)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卡宾、苯炔等活性中间体(3)共振论简介、有机反应势能图及相关概念(4)有机反应机理的表达4、有机合成(1)官能团导入、转换、保护。
(2)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3)逆向合成分析的基本要点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5、有机立体化学(1)几何异构、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静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2)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不对称合成简介(3)取代、加成、消除、重排、周环反应的立体化学6、有机化合物的常用的化学、物理鉴定方法(1)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化学鉴别方法(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HNMR), 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和质谱(MS)的谱学特征(3)运用化学方法及四谱对简单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7、杂环化合物及元素有机化学含N,S,O等的五、六元杂环化合物、及其他结构的有机硫、磷、硅化合物8、碳水化合物、油脂、氨基酸、蛋白质、萜类、甾族等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二、考试要求(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各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涵义、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一般的研究方法及分类掌握了解有机化合物特性1.1了解机化合物的涵义、有机化学及其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重要性1.2熟悉并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特性1.2.1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物理特性、立体异构,官能团异构,同分异构现象,构型与构象1.2.2 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1.2.3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概念1.3 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1.4了解有化合物的分类:按碳胳分类,按官能团分类第二章烷烃和脂环烷烃2.1 掌握烷烃的分类、命名、结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异构、构象及构象异构体、物理性质变化趋势2.2了解烷烃的重要物理性质: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折光率。
浙大838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浙大838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化工原理的大纲如下:
一、基本原理
1. 化学平衡与反应动力学
2.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3.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4. 过程热力学与能量平衡
二、化学工程单位操作基础
1. 分离工程基础
2. 吸附过程与设备
3. 萃取过程与设备
4. 吸收过程与设备
5. 溶剂萃取与吸附
三、化学过程模拟与优化
1. 化学过程的数学模型
2. 常规反应器模型
3. 传质与输运过程模型
4. 化学过程的优化
四、基本化工过程
1. 固体颗粒过程
2. 液相有机反应工程
3. 液-液相等速反应工程
4. 气相反应与催化工程
5. 转化与转变性质过程工程
五、化工热力学
1. 化学平衡与热力学基础
2. 混合物热性质与热力学计算
3. 热化学计算
六、过程分析测量与控制
1. 过程分析基础与技术
2. 过程测量与仪器
3. 过程控制基础
4. 控制器设计与稳态分析
5. 过程控制与稳定性分析
七、化工系统工程
1. 过程综合与系统优化
2. 化工流程综合设计
3. 实时过程优化与控制
以上即为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化工原理的大纲,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有机化学》考试大纲(2016年7月)Ⅰ.考核目标考核学生是否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是否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典型物理性质,是否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是否掌握反应原理,是否具备解决一般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Ⅱ.考核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使用规格统一的答题纸。
三、考试内容与题型结构1.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3.完成反应方程式,,每空2分(写出产物或反应条件),共30分。
4.按要求完成题目(包括简答题,化合物的鉴别,混合物的分离,推测反应机理,合成目标物等)每题5分,共30分。
5.结构推测,每题10分,共30分Ⅲ.考核内容一、饱和烃1.烷烃的沸点、熔点与结构的关系;2.自由基的结构和相对稳定性;3.小环环烷烃的性质;4.环己烷各种构象转变的能量关系;5.同系列、同分异构、构造和构象等基本概念;6.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7.烷烃和环烷烃的命名法、常见基的名称和写法、烷烃的自由基卤代反应和机理。
二、不饱和烃1.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2.原子或基团的次序规则、烯烃和炔烃的命名规则、顺反异构体的结构特征及Z/E标记法;3.熟练掌握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定性鉴定;4.了解诱导效应、碳正离子的结构及相对稳定性、烯烃、炔烃的一般氧化反应;5.双键和叁键的结构特点及反应、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机理、溴化氢的过氧化物效应、炔烃的结构和加成反应、末端炔烃的特性。
6.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反应性分析、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三、芳烃1.苯的结构和芳香性;2.定位基与定位效应、稠环化合物萘、蒽的芳香性及亲电取代反应。
3.苯及同系物命名、芳香族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芳香性判据——Hückel规则。
四、对映异构1.偏振光、旋光性和有机化合物的比旋光度;2.相对构型与绝对构型;3.手性碳原子、对映异构体的命名和表示方法(R/S标记法);4.对称因素与手性分子判断;5. Fischer投影式的立体概念。
《有机化学》入学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入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有机化学属我校进行命题的考试。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指定参考书中所含盖的主要内容。
考查要点详见本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有机化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正确掌握和理解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方法;2.熟练掌握和理解各基础有机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应用范围;3.熟练掌握和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以及反应机理等,特别注意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反应中的立体化学问题;4.正确地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和理论来进行有机合成反应的设计、反应现象和机理的的解释以及推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等。
四、考生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150分。
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反应)约55%有机合成约20%机理题约10%推断结构(含波谱分析)约10%实验约5%(四)参考书目荣国斌主编,《大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版)上、下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2006)。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第一章绪论1.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2.共价键的基本性质3.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方法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章烷烃1.烷烃的异构与命名2.烷烃的构型与构象3.烷烃的物理性质4.烷烃的化学性质5.卤代反应的机理,自由基的稳定性第三章环烷烃1.环烷烃的命名与异构2.环烷烃的物理与化学性质3.环烷烃的构象及构象分析4.多环烃第四章对映异构1.旋光性2.手性3.分子的手性与对称性4.含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5.含几个不对称碳原子的开链化合物6.碳环化合物的立体异构第五章卤代烷1.卤代烷的命名2.一卤代烷的结构和物理性质3.一卤代烷的化学性质4.亲核取代反应机理5.一卤代烷的制法6.有机金属化合物第六章烯烃1.烯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2.烯烃的制法3.消去反应机理4.烯烃的物理性质5.烯烃的化学性质6.亲电加成反应机理,碳正离子的稳定性7.烯烃的来源和用途第七章炔烃和二烯烃1.炔烃的结构、异构和物理性质2.炔烃的化学反应3.炔烃的制法4.共轭作用,超共轭作用5.共轭二烯烃6.累积二烯烃第八章芳烃1.苯的结构、共振论2.苯衍生物的异构、命名及物理性质3.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及机理4.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5.多环芳烃6.卤代芳烃7.休克尔规律第九章醇、酚、醚1.醇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2.一元醇的反应3.一元醇的制法4.二元醇5.酚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6.一元酚的反应7.二元酚和多元酚8.醚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9.醚的反应10.醚的制法11.环醚第十章醛、酮、醌1.一元醛酮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2.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3.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4.醛酮的氧化和还原5.一元醛酮的制法6.醛酮的来源和用途7.α,β-不饱和醛酮8.醌第十一章羧酸1.一元羧酸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2.一元羧酸的反应3.一元羧酸的制法4.二元羧酸第十二章羧酸衍生物1.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3.酯水解反应机理4.羧酸衍生物的反应5.羧酸衍生物的用途6.烯酮7.不饱和羧酸8.取代羧酸9.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十三章含氮化合物1.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2.硝基化合物的性质3.硝基化合物的制备4.胺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5.胺的化学性质6.胺的制法7.芳香族重氮化反应8.芳香族重氮盐的性质9.分子重排第十四章含硫、磷和硅的化合物1.含硫化合物2.含磷化合物3.含硅化合物第十五章杂环化合物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五元杂环化合物3.六元杂环化合物4.生物碱第十六章周环反应1.周环反应理论2.电环化反应3.环加成反应4. -迁移反应第十七章碳水化合物1.单糖2.双糖3.多糖4.糖的衍生物第十八章有机合成1.逆合成分析2.有机合成设计第十九章有机波谱分析(UV、IR、1H NMR和MS等)第二十章蛋白质、氨基酸和核酸第二十一章有机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合成方法)。
浙江大学1991年-2014年有机化学15年考研试题
一、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有机化学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系基础课之一,也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材 料化学,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础。通过有机化学这门 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掌握各官能团结构、性质、制备及其相互转换和有机化学基本原理组成。 涉及的官能团有:烷、烯、炔、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羧 酸衍生物、胺、硝基化合物、杂环、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涉及的基本原理 有:立体化学、结构解析、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和亲 核取代等机理初步。 通过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有机化学学科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了解 其在化学、化工、环境、材料、能源、生命、医药、农业等学科中的根基地位及其相 互的关系。
1
3. 烯烃的物理性质 4. 烯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加卤素、卤化氢、水、硫酸、次卤酸、硼氢化、催 化氢化等),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不对称烯烃与极性试剂的 加成反应和加成产物的定位; 5. 亲电加成反应历程,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6. 诱导效应:产生、特点,马氏加成和反马氏加成; 7. 炔烃的结构和命名、炔烃的物理性质; 8. 炔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亲电和亲核加成);氧化反应,聚合反应,金属炔 化物的生成; 9. 共轭效应:π-π共扼效应,p-π共扼效应,超共轭效应; 10.共轭二烯烃:1,2-加成和 1,4-加成;Diels-Alder 反应; 11.炔烃的制法。 (四)、芳香烃 1. 芳香烃的分类和命名; 2. 单环芳烃:苯的结构、苯的稳定性; 3.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4. 单 环 芳 烃 的 化 学 性 质 : 苯 环 上 的 亲 电 取 代 反 应 ( 卤 代 、 硝 化 、 磺 化 、 Friedel-Crafts 烷基化和酰基化);芳烃环的氧化反应;芳烃侧链的反应 (氧化 和α-氢的卤代); 5. 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历程; 6. 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及其解释; 7. 稠环芳烃:萘、蒽、菲的结构;稠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取代、氧化、还原; 8. 芳香性与 Huckel 规则;环多烯。 (五)、对映异构 1. 偏振光和旋光性;旋光度和比旋光度 2. 手性和手性碳原子,对称因素和对称操作,分子的手性与对称性;对映异构体, 外消旋体; 3. 旋光异构体构型表示法,Fischer 投影式和透视式,顺序规则,对映体的命名: 绝对构型和 R、S 表示法; 4. 含两个和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的开链化合物,非对映异构体,内消旋体; 5. 外消旋体的拆分。 (六)、核磁共振、质谱和红外光谱 1. 核磁共振氢谱: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和偶合常数,积分比例; 2. 质子去耦碳谱:碳化学位移; 3. 质谱:分子离子峰,同位素丰度,主要碎片峰; 4. 红外光谱:振动的类型,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频率; 5. 紫外光谱:跃迁类型,共轭体系和最大吸收波长的关系。 (七)、卤代烃 1. 卤代烷的分类和命名,异构现象,伯、仲、叔卤代烷; 2. 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有机化学》科目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科目考试大纲一、指导思想为了客观、准确、科学的反映我校化学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学生研究生有机化学学科的成绩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有机化学的考试质量和水平,特制的本考试大纲,以规范研究生有机化学考试过程。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内容按(一)基本知识、(二)基本反应、(三)基本理论三部分列出。
具体考核内容以A 、B 、C 、D分别代表考试目标的四个层次,即(A)认识与记忆,是指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认识与牢固记忆。
(B)理解与判断,是指对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反应和基本理论的准确理解和对相关的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C)掌握与应用,是要求牢固掌握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牢固掌握有机化学基本反应和基本规律,并熟练运用于有机制备、合成和有机物的分离与鉴定;能够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有机化学的一些结构和化学性质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
(D)分析与综合,是要求从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出发,运用演绎、归纳等方法推论、分析、论证解决某些有机化学中的问题;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制备及相互间的衍生关系,能初步设计较合理的合成路线,进行有机合成。
具体考核内容包括:(一)基本知识包括定义、通式、各类化合物的分类、基本结构、异构现象、命名、名词术语、物理性质、重要化合物、波谱知识等。
(二)基本反应包括各类化合物化学反应中的通性反应、特性反应、制备反应。
(三)基本理论包括结构理论、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理论、反应历程、立体化学、重要反应规律。
第一章绪论一、基本知识1.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涵义 A2.有机物的特性 A B3.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 A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 A B C二、基本理论:1.共价键理论(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B C2.共价键的键参数。
B C3.共价键的断裂与有机反应类型 B C4.有机化合物中的电子效应—诱导效应 B C第二章烷烃一、基本知识1.通式、同系列、同系物、同系差 A B2.伯、仲、叔、季碳原子,伯、仲、叔氢原子 A B3.同分异构现象 A B C4.命名(普通命名和系统命名法) A B C5.碳原子的sp3杂化及其结构 A B C6.烷烃的分子结构(构型和构象) A B7.自由基的定义 A B8.分子结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A B9.烷烃的来源 A10.烷烃的制备和用途 A二、基本反应1.烷烃的卤代、氧化 A B C2.烷烃的稳定性 A B三、基本理论1.自由基的结构与稳定性 B C2.自由基取代反应的历程及特点 B C第三章单烯烃一、基本知识1.单烯烃的通式 A B2.同分异构现象 A B C3.系统命名和顺反异构体( Z/E,顺/反)的命名 A B C4.碳原子的sp2杂化及其构型 A B C5.π键的形成及与σ键的不同点 A B C6.单烯烃的分子结构 A B C7.单烯烃的物理性质 A二、基本反应1.烯烃的催化加氢 A B C2.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1)与卤素的加成反应 A B C D (2)与HX的加成反应 A B C D(3)与H2SO4的加成反应 A B C D(4)与H2O的加成反应 A B C D (5)与HOX的加成反应 A B C D (6)硼氢化氧化反应 A B C D 3.烯烃的氧化反应(1)烯烃与KMnO4、 OsO4的氧化反应 A B C D(2)烯烃与O3的反应 A B C D (3)过酸氧化、空气氧化、氨氧化法 A B C4.α-H的卤代反应 A B C D5.烯烃的制备(1)醇的脱水 B C(2)卤代烷脱HX B C三、基本理论1.亲电加成反应历程(鎓离子历程和碳正离子历程) B C2.烯烃不对称加成规律(马氏规则) B C D3.过氧化物效应(自由基加成历程) B C D4.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B C5.诱导效应 B C D第四章炔烃与二烯烃一、基本知识1.炔烃的通式 A2.二烯烃的分类及同分异构 A B C3.命名 A B C4.碳原子的sp杂化及其构型 A B C5.共轭体系的分类、离域键、离域能 A B6.丁二烯的分子结构 A B C7.重要化合物(1)丁二烯 A B(2)异戊二烯 A B(3)乙炔 A B二、基本反应1.炔烃的加成反应(与H2,X2,HX,H2O及带活泼氢的HCN,RCOOH,ROH反应) A B C D2.炔烃的氧化反应 A B C3.乙炔的聚合反应 A B C4.端炔的活泼氢反应,炔化物的生成 A B C D5.共轭二烯烃的1,2和1,4加成 A B C6.双烯合成反应 A B C D三、基本理论1.共轭效应 B C2.烯和炔亲电加成反应活性的比较 B C3.速率控制与平衡控制 B第五章脂环烃一、基本知识1.脂环烃的命名 A B2.环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A B3.构象(1)环己烷的构象 A B C (2)环己烷衍生物的构象 A B C4.重要化合物,环己烷,环戊二烯 A B二、基本反应1.环烷烃的卤代反应 A B2.小环环烷烃的加成(与H2,X2,HX) A B C3.环烷烃的氧化 B C三、基本理论环烷烃的结构和稳定性(张力学说) B第六章对映异构一、基本知识1.平面偏振光,偏振面 A2.旋光性物质 A B3.旋光度比旋光度 A B4.旋光仪的构造及原理 A B5.手性碳原子、手性分子 A6.对映体、非对映体、左旋体、右旋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 A B C7.费歇尔投影式、透视式、纽曼投影式之间的转换 A B C D8.环状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A9.构型的表示方法(D,L法及R,S法) A B C10.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丙二烯型及联苯型化合物) A11.外消旋体的拆分 A二、基本理论1.手性和对称因素 A B C2.亲电加成反应历程中的立体化学 B C第七章芳香烃一、基本知识1.芳烃的分类 A B2.苯系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命名 A B C3.苯系芳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A B4.苯的结构 A B C5.萘的结构 A B6.蒽、菲的结构 A7.共振论简介 A二、基本反应1.苯的亲电取代反应(1)卤代反应 A B C D (2)硝化反应 A B C D (3)磺化反应 A B C D (4)付—克氏反应 A B C D2.苯及其同系物的氧化反应 A B C3.苯的加成反应 A B4.萘的取代反应 A B5.萘的氧化反应 A B6.萘的加成反应 A B7.蒽、菲的性质 A三、基本理论1.亲电取代反应的历程 B C2.苯环上亲电取代定位规律及解释 B C D3.休克尔规则及在非苯系芳烃中的应用 B C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一、基本知识1.电磁波谱的一般概念 A2. 紫外光谱(1)紫外光谱及其产生 A(2)Lambert-Beer定律和紫外光谱图 A B(3)紫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关系 A B C(4)紫外光谱的应用 A B C3. 红外吸收光谱(1)基本原理 A(2)红外光谱图的表示方法 A B(3)红外光谱图与有机分子的关系 A B C(4)各类官能团(或基团)的特征吸收 A B(5)典型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的解释 A B C D4.核磁共振谱(1)基本原理 A(2)HNMR谱的表示法 A B(3)简单典型核磁共振谱图的解释 A B C D5. 质谱的原理和有机物的质谱图解析 A第九章卤代烃一、基本知识1.卤代烃的分类 A B2.卤代烃的命名 A B C3.卤代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A4.一卤代烷的物理性质和光谱特征 A5.重要的卤代烃 A6.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 B C二、基本反应1.一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1)一卤代烷的水解反应 A B C D(2)一卤代烷的醇解反应 A B C D(3)一卤代烷的氨解反应 A B C D(4)一卤代烷的氰解反应 A B C D(5)一卤代烷和AgNO3醇溶液的反应 A B C D2.一卤代烷的消除反应及消除规律(扎依采夫规则) A B C3.一卤代烷与金属Na、Mg、Li的反应 A B C4.卤代烃的制法(以烃、醇为原料和RX的互换) A B C三、基本理论1.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反应性能的解释 B C2.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 N1,S N2,邻近基团的参与历程) B C D3.SN 2和SN1反应的立体化学 C D4.影响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的因素(烃基结构,离去基团,亲核试剂,溶剂) A B C D第十章醇、酚、醚一、基本知识1.醇的结构 A B2.醇的分类 A B3.醇的命名 A B C4.醇的光谱性质 A B5.醇的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A B6.酚的结构 A B7.酚的命名 A B C8.酚的物理性质光谱性质 A9.醚的分类 A10.醚的命名 A B11.醚的同分异构 A B12.醚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A13.重要醚(环氧乙烷,冠醚) A二、基本反应1.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A B C D2.醇与卤化磷的反应,与SOCl2的反应 A B C D3.醇与无机酸的反应 A B C D4.醇的氧化与脱氢 A B C D5.醇的脱水反应 A B C6.邻二醇的特性反应(与C u(O H)2、H IO4、片呐醇重排) A B C D7.酚羟基上的反应(弱酸性、显色反应、成醚反应) A B8.酚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A B C9.酚的氧化反应 A B10.醚羊盐的生成 A B11.醚与氢卤酸的反应 A B C12.醚过氧化物的生成与检验 A B13.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 A B C14.醇的制法(烃烯水合,RX水解,醛酮的还原及与RMgX反应) A B C D15.苯酚的制法(磺酸盐碱熔法,氯苯水解法,异丙苯氧化法) A B C16.醚的制法(醇分子间脱水及威廉姆逊法) A B C17.α-消除反应 A三、基本理论1.消除反应历程(E1,E2历程) A B C2.消除反应规律及解释 B C3.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B C4.消除反应与取代反应的竞争 B第十一章醛和酮一、基本知识1.醛酮的结构 A B2.命名 A B C3.物理性质 A4.光谱性质 A5.重要醛酮的制备、性质、用途 A B二、基本反应1.加成反应(1)加HCN A B C D(2)加Na2HSO3A B C D(3)加RMgX A B C D (4)加ROH A B C D (5)加H2O A B C D2.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缩合反应 A B C D3.α—H原子的反应(1)卤代 B C D (2)羟醛缩合 B C D (3)其它的缩合反应(安息香缩合、柏琴反应等) B C D 4.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①托伦试剂 A B C②斐林试剂 A B C③强氧化剂 A B C (2)还原反应①还原成醇 A B C D②还原成烃 A B C D (3)歧化反应 A B C5.醛的显色反应 A B C6.α,β—不饱和醛酮特性、插烯规律 A B C7.醛酮制法(1)醇的氧化 A B C(2)烃的氧化 A B C(3)偕二卤代物的水解 A B(4)付—克氏酰基化反应 A B C(5)炔烃的水合 A B C(6)烯烃的羰基化 A B三、基本理论1.简单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C2.复杂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C3.羰基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Cram规则) C4.影响羰基活性的因素 B C第十二章羧酸一、基本知识1.羧酸的分类 A2.羧酸的命名 A B C3.羧酸的结构 A B C4.羧酸的物理性质 A5.羧酸的光谱性质 A6.二元羧酸的物理性质 A二、基本反应1.羧基中氢原子的反应 A B C D2.羧基中羟基的反应(生成酰卤、酸酐、酯、酰胺) A B C D3.还原反应 A B C4.脱羧反应 A B C D5.α- H的卤代反应 A B C D6.一元羧酸的制法(1)烃、伯醇、醛等的氧化 A B C D(2)由卤代烃制备(和氰化物反应再水解,和有机金属反应) A B C D(3)烯烃与一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A B7.二元羧酸的化学性质(酸性、受热分解反应) A B C D8.羟基酸、羰基酸等取代酸的特性和制备方法 A B C三、基本理论1.取代基对酸性的影响: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场效应 B C D2.酯化反应历程 C D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一、基本知识1.羧酸衍生物的分类(酰卤、酸酐、酯、酰胺) A2.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A B C3.羧酸衍生物的结构特点 A B C4.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A5.羧酸衍生物的光谱性质 A二、基本反应1.亲核取代反应:水解、醇解、氨解 A B C D2.与格氏试剂的反应 A B C D3.还原反应 A B C4.酯的缩合反应(Claisen酯缩合、Dieckmann缩合、混合酯缩合) A B C D5.酰胺的脱水和霍夫曼降解反应 A B C D6.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A B C7.乙酰乙酸乙酯的互变异构 A B C8.乙酰乙酸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A B C D9.丙二酸二乙酯的制备 A B C10.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A B C D11.有机合成路线(1)增减碳-碳键反应 A B C D(2)形成碳环的反应 A B C D(3)转换官能团的反应 A B C D(4)对立体化学的要求 A B C D(5)合成路线的设计(逆合成法、导向基的引入、保护基的应用) B C D三、基本理论1.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加成-消去反应历程,羧酸衍生物结构的比较) B C D2.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原理 C D第十四章含氮有机化合物一、基本知识1.硝基化合物的结构 A2.硝基化合物的分类 A3.硝基化合物的命名 A4.胺的分类 A B C5.胺的结构 A B C6.胺的命名 A B C7.胺的物理性质 A8.重要的硝基化合物(1)硝基苯 A(2)苦味酸 A(3)TNT A9.季铵盐、季铵碱的制备和用途。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bc4045b4-6ea5-11ec-9e1f-7cb59b590d7d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有机化学是林业、环境科学、生物、林业化学等理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也是植物学和林业化学专业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的范围和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大纲根据教育部理工科非化学化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一)有机化学理论基础1.按照中国化学学会1980年推荐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命名各类有机化合物,注重系统命名,熟悉一些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常用名称或习惯命名。
2.应用现代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理解分子结构与其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机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3.立体有机化学:结构异构和立体异构(构象异构、顺反异构和光学异构)、手性原子表示(R/s表示)和立体化学顺序规则。
环己烷和取代环己烷的稳定构象。
4.正确理解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并合理解释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规律:例如极性强弱、酸碱性强弱、化学活性次序、芳香族取代基的定位规律等。
5.应用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来解释化合物的沸点、熔点和溶解度等物理性质的变化。
6.波谱分析(紫外、红外、核磁共振与质谱)的基本原理及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1.烷烃的卤代反应及自由基取代反应,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
2.环烷烃的小环加成开环反应。
3.烯、炔烃中碳碳双键的加成、氧化还原反应,亲电加成反应历程,马尔可夫尼可夫规律。
共轭双键的1,4-加成、双烯合成反应。
4.取代反应、侧链氧化、亲电取代反应过程以及芳烃和多环芳烃的局部化效应。
非苯芳烃和哈克尔定律。
5.卤代烃的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及查依采夫规律,sn1与sn2、e1与e2反应历程,格氏试剂的制备,卤代烯烃与卤代芳烃中卤素的活泼性。
6.醇羟基的酸碱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脱水反应。
(完整word版)616药学综合(I)(含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学术型)
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616 药学综合(Ⅰ)(含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专业类别:√学术型□专业学位适用专业:药学一、基本内容有机化学1。
绪论化学键与杂化轨道理论;Bronsted酸碱理论与Lewis酸碱理论。
2。
烷烃和环烷烃烷烃的结构与命名,构造异构。
脂环烃的分类、命名。
环已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烷烃的化学性质:①卤化反应及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②氧化反应。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自由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3. 烯烃和炔烃烯烃的结构与命名,构造异构、顺反异构与表示方法.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①亲电加成:加卤素,加卤化氢(加成反应规则,诱导效应,碳正离子结构、稳定性和碳正离子的重排),硼氢化反应(选择性);②催化氢化;③自由基加成及反应历程;2。
双键的氧化反应;3.α—氢原子的反应:卤代(烯丙基自由基)、氧化。
烯烃的制法和鉴别。
炔烃的结构与命名。
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加氢、亲电加成(加卤素、加卤化素,加水);②氧化反应;③活泼氢反应;④炔烃的制备与鉴别。
4.二烯烃共轭体系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1,4及1,2加成),②Diels—Alder 反应。
环烯烃和环二烯烃的反应。
11. 醛和酮结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及历程;②α—氢原子的反应;③氧化反应;④还原反应;⑤歧化反应。
醛酮的制备与鉴别。
α、β—不饱和醛酮的性质.12. 羧酸及其衍生物、β-二羰基化合物羧酸:结构和命名。
化学性质:①酸性;②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机理;③还原反应;④脱羧反应;⑤α-氢原子的取代反应。
羧酸衍生物:结构和命名。
化学性质:①羧酸衍生物的相互转化;②与有机金属的反应;③酰胺Hofmann降解反应。
碳负离子的反应及应用:①酯缩合反应;②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及类似物的α-氢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
13. 有机含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结构和命名。
《有机化学》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共四页)
《有机化学》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共四页)考生对有机化学内容应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认识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熟悉各类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其规律;牢固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反应及其应用。
二、基本要求:1. 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熟练掌握系统命名的命名原则——最低系列原则和次序规则,了解习惯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和常用的俗名。
系统命名法要熟练掌握脂肪烃、脂环烃、芳烃的母体名称,主要官能团及各种基的名称及其编号次序,多官能团化合物命名时母体名称的选择和基团编号次序。
立体化学的名称重点掌握顺-反、Z-E 及R-S标记法。
习惯命名法要理解正、异、新、伯、仲、叔、季的涵义。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影响深刻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具体要求如下:(1)碳原子成键时的杂化状态(sp3,sp2,sp)及碳原子各种杂化轨道在成键时对键长、键角、键能的影响,以及对与这些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或官能团的影响。
(2)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区别,用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描述,定性说明定域键和离域键(共轭π键)。
(3)理解共轭结构和共振杂化体的概念及其在芳烃亲电取代反应中的应用,理解芳香性的概念,包括苯系芳烃及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芳香性。
(4)主要官能团(C C ,—C≡C— ,—X , —OH , —O—,—CHO , C O,—COOH ,—COOR ,—COCl ,—CONH2,—COOCO—,—C≡N ,—NO2 ,—NH2,—N=N—,—SO3H)的特征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
(5)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共振效应)、超共轭效应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说明取代羧酸的酸性强弱、α-氢原子活泼性、1,3-丁二烯的亲电加成以及一元取代苯和萘的定位规则。
(6)空间效应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说明顺反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环己烷的两种一元取代物(a 键型和e键型)的相对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醛、酮 1. 羰基的结构和特点; 2.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醛酮的物理性质;
3
(五)、对映异构 1. 偏振光和旋光性;旋光度和比旋光度 2. 手性和手性碳原子,对称因素和对称操作,分子的手性与对称性; 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 3. 旋光异构体构型表示法,Fischer 投影式和透视式,顺序规则,对映 体的命名:绝对构型和 R、S 表示法; 4. 含两个和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的开链化合物,非对映异构体,内消 旋体; 5. 外消旋体的拆分。
3. 醛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加水、加醇、缩醛缩酮、加 亚硫酸氢钠);与氮亲核试剂的加成 (肟、腙、缩氨脲和 Schiff 碱 的生成);与碳亲核试剂的加成 (与有机金属试剂、氰负离子的加成); α-氢的反应 (羟醛缩合,卤代,卤仿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歧化反应;安息香缩合;
4. 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5. 酮-烯醇式互变异构及平衡; 6. α,β-不饱和醛酮:1,2-加成和 1,4-加成;Michael 加成反应;
选择性还原; 7. 一元醛酮制备方法;
(十一)、羧酸 1. 羧酸的分类、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 2. 羧酸的酸性;取代基对羧酸酸性的影响,诱导效应; 3. 羧酸的化学反应:羧酸衍生物的生成,脱羧反应,还原反应,α-氢 的卤代反应; 4. 一元羧酸的制法; 5. 二元羧酸的性质;
(十二)、羧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 1. 分类、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2.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水解、醇解、氨解、酸解反应,反应活性 比较; 3. α,β-不饱和羧酸:反应和制备; 4. 羟基酸:制备及反应;个别醇酸 (乳酸,酒石酸,柠檬酸); 5. 酚酸:制备方法,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 6. 羰基酸:丙酮酸的性质;β-酮酸的性质;γ-酮酸的性质; 7. β-酮酸酯:β-酮酸酯的α-氢的酸性;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平衡; β-酮酸酯的烃化和酰化;成酮水解和成酸水解;β-酮酸酯 Claisen 缩合和 Dieckmann 缩合;
熔点、比重的影响。
(二)、饱和脂肪烃 1. 烷烃的结构:SP3 杂化;同系列;烷基的概念;同分异构现象;伯、 仲、叔、季碳原子的概念;烷烃分子的构象:Newmann 投影式,重叠 式与交叉式构象及能垒。 2. 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及系统命名法; 3. 烷烃的物理性质; 4. 烷烃的化学性质:自由基取代反应游离基取代反应历程(均裂反应、 链锁反应的概念及能量曲线、过渡态及活化能) 5. 氧化反应及热化学方程式; 6. 烷烃的来源和用途; 7. 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单环烷烃、螺环和桥环化合物); 8. 环烷烃的结构,张力学说; 9.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开环反应、取代反应 10.环烷烃的构象:环己烷的椅式和船式构象;直立键、平伏键;优势 构象;纽曼投影式; 11.构象分析:顺-十氢萘、反-十氢萘;顺、反-取代环己烷的稳定性。
(六)、核磁共振、质谱和红外光谱 1. 核磁共振氢谱: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和偶合常数,积分 比例;
2
2. 质子去耦碳谱:碳化学位移; 3. 质谱:分子,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频率; 5. 紫外光谱:跃迁类型,共轭体系和最大吸收波长的关系。
(八)、 醇、酚 1. 醇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2. 醇的物理性质;氢键对醇物理性质的影响; 3. 醇的化学性质:醇羟基的酸碱性;醇与金属的反应;醇羟基被卤离 子取代的反应 (与 HX 氢卤酸的反应,与卤化磷 PX3、PX5 的反应,与 二氯亚砜的反应);醇的脱水反应 (分子内、分子间);醇的酯化反 应;醇的氧化反应; 4. 一元醇的制备; 5. 酚的分类、命名和结构;酚的物理性质 6. 酚的化学性质:酚的酸性;取代基对酚的酸性的影响;苯环上的亲 电取代反应;酚的氧化反应; 7. 酚的制备。
(十三)、胺 1. 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胺的物理性质; 2. 胺的酸碱性及强度比较; 3. 胺的化学性质:烃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与亚硝酸的反应,芳胺 的保护和芳环上的反应; 4. 胺的制备:直接氨化,Gabriel 合成法,还原法,醛酮的还原氨化, Hofmann 重排; 5. 季铵盐和氢氧化四烃基铵:相转移催化,Hofmann 消去; 6. 胺的氧化物:Cope 消去。
1
(三)、不饱和脂肪烃 1. 烯烃的结构:SP2 杂化、异构现象(结构异构和位置异构); 2. 烯烃的命名:顺反异构体的命名;Z、E 标记法;次序规则; 3. 烯烃的物理性质 4. 烯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加卤素、卤化氢、水、硫酸、次卤酸、 硼氢化、催化氢化等),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不 对称烯烃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反应和加成产物的定位; 5. 亲电加成反应历程,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6. 诱导效应:产生、特点,马氏加成和反马氏加成; 7. 炔烃的结构和命名、炔烃的物理性质; 8. 炔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亲电和亲核加成);氧化反应,聚合反 应,金属炔化物的生成; 9. 共轭效应:π-π共扼效应,p-π共扼效应,超共轭效应; 10.共轭二烯烃:1,2-加成和 1,4-加成;Diels-Alder 反应; 11.炔烃的制法。
二、 教学内容 (一)、结构与性质
1. 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以及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 2. 有机分子的结构:共价键、碳原子的特性; 3.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表示法:实验式、结构式、投影式; 4.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碳原子的杂化轨道、σ键和π键; 5. 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极性和极化度; 6. 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对溶解度、沸点、
(七)、卤代烃 1. 卤代烷的分类和命名,异构现象,伯、仲、叔卤代烷; 2. 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3. 卤代烷的化学反应:亲核取代反应 (被亲核试剂如 OH、OR、NHR、CN 等取代),消除反应 (脱卤化氢),与金属的反应 (与金属镁反应生 成格氏试剂、还原反应,卤离子交换反应; 4. 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SN1、SN2;反应坐标,过渡态和中间体;试剂 的亲核性强弱;亲核取代反应的立体化学; 5. 消除反应的历程,E1,E2;消除方向的查依采夫规则;消除反应的 立体化学; 6. 消除反应与取代反应的竞争; 7. 卤代烃制备方法; 8. 卤代芳烃及反应:芳环上亲核取代反应及机理,苯炔。
(十七)、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1. 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和命名;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2. α-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两性性质和等电点;α-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3. 多肽的结构和性质:多肽和蛋白质的结构测定; 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5. 蛋白质的性质:两性性质和等电点; 6. 核酸:核酸的组成和结构;核苷、核苷酸;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 酸。
(十四)、其他含氮合物
4
1.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还原、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2.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性质和反应; 3. 芳基重氮盐:结构和性质;重氮盐的取代反应;重氮盐的偶联反应;
还原; 4. 偶氮化合物:制法和反应;
(十五)、杂环化合物 1. 杂环化合物分类、命名; 2. 杂环化合物结构与芳香性; 3. 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吡咯、呋喃、噻吩):结构、物理性质、 化学反应; 4. 含两个以上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咪唑、三唑、恶唑、噻唑、异恶唑 等):结构和基本性质; 5. 六元杂环(吡啶):结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
(四)、芳香烃 1. 芳香烃的分类和命名; 2. 单环芳烃:苯的结构、苯的稳定性; 3.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卤代、硝化、磺化、 Friedel-Crafts 烷基化和酰基化);芳烃环的氧化反应;芳烃侧链的 反应 (氧化和α-氢的卤代); 5. 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历程; 6. 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及其解释; 7. 稠环芳烃:萘、蒽、菲的结构;稠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取代、 氧化、还原; 8. 芳香性与 Huckel 规则;环多烯。
(十六)、碳水化合物 1. 单糖的结构:单糖的链状结构、变旋现象和环状结构;Fischer 投影 式、Haworth 式和构象式; 2. 单糖的化学性质:异构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成脎反应、 成苷反应; 3. 重要单糖和糖苷:D-核糖、D-2-脱氧核糖、D-葡萄糖、D-果糖、D半乳糖; 4. 低聚糖:常见还原性低聚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常见非还 原性低聚糖:蔗糖。
(十八)、类脂、萜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 1. 类脂类:脂肪酸、油脂、蜡、磷脂; 2. 萜类化合物结构和命名; 3. 甾族化合物结构和命名。
5
2016 年浙江大学有机化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一、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有机化学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系基础课之一,也是生物化学、药 物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 础。通过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掌握各官能团结构、性质、制备及其相互转换和有机化学基本 原理组成。涉及的官能团有:烷、烯、炔、卤代烃、醇、酚、醚、 醛、酮、醌、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硝基化合物、杂环、氨基酸、 碳水化合物等;涉及的基本原理有:立体化学、结构解析、自由基 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和亲核取代等机理初步。 通过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有机化学学科有一个系统的 认识,并了解其在化学、化工、环境、材料、能源、生命、医药、农业 等学科中的根基地位及其相互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