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7讲 人口的增长与人口合理容量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7讲 人口的增长与人口合理容量
另外中国的剩男(单身男)、剩女(大龄末婚女性)问题都突出,但不过剩女是伪命题,剩男 是大问题,剩女多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剩男是条件所限的被动结果。
基础自主梳理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___自__然__增___长__率_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
基础自主梳理
(3)人口的合理容量 ①概念: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 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_最__适__宜___的人口数量。 ②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 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③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就整个世界来说,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就各 国、各地区来说,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考点互动探究
核心突破 1.人口增长模式
探究点一 人口的增长
模式
“高高低”(原始型)
过渡(传统型)
“三低”(现代型)
特征生率低(一般在1.5%以下),
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 右),死亡率低(一般在2% 死亡率低(一般在1%左右),自然
死亡率多在4%左右,自 左右),自然增长率高(一 增长率低(一般在1%以下) 然增长率一般在1%以下) 般在1%以上)
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老保障制度改善
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 目前的分 如热带雨林中的一些原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布地区 部落
发达国家和中国、新加坡等少 数发展中国家
考点互动探究
模式
“高高低”(原始型)
人口年龄 金字塔图 的特征
过渡(传统型)
(续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人口与环境第17讲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人口与环境第17讲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人口结构不合理
(如男性比重偏
转变生育观念
高)
人口老龄化
放宽生育政策,延迟退休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 人口素质较低

人口地区分布不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
平衡
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积极发展交通、经
济,缩小地区发展 人口流动规模大
差距,增加就地就
业岗位和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 发展社会保障事
童、独生子女家庭 业,增加就地就业
增多
岗位和机会等
【方法点拨】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判断:一般情况下,农业社会及 其以前为原始型,工业化初期为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为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判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少数 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为现代型;发达国家均为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 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出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年龄段。第(2)题要联系选项中四个地区的自然、
社会经济特点分析。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少儿人口性别比相对平 衡,说明其重男轻女的观念并不突出,是人口迁移导致了其青壮 年性别比严重失衡,B错误。政局动荡、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人口 大规模迁移,但不会形成如此严重的性别比失衡,A、D错误。 产业结构中,某些主要需要男性劳动力的产业部门占比大,则会 吸引青壮年男性大量迁入,造成当地青壮年性别比失衡,所以C 正确。第(2)题,图示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男性人口多于 女性人口;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 最多的地区,经济收入高,吸引了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所以B 正确。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共31张ppt)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共31张ppt)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经济的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
9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高—高—低”模式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原 始型)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传 统型)
“高—低—高”模 式
“低—低—低”模式
基本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高出生率、低死亡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率、高自然增长率 低自然增长率
线状和片状分布
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土壤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 我国东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区,人口
口的分布不同
密度大
矿产资源
2020/6/9
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 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
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
拉玛依、鹤岗等
2020/6/9
12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数量的增长与人口基数大小、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有关。 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相同的情况下,人口基数越大,人口增长的数量越多。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减少
地理分布。人口数量的变化、素质的提高都会反
映在人口结构的变化上。总体上,随着社会的进
步,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2020/6/9
15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
增长模式 “高—低—高”模式
人口增长数=该年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n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自然增长率保持稳定) n年后人口总数=该年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n(n为年数)

高考湘教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模块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高考湘教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模块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贫困和不平等
这些国家还存在普遍的贫困和不 平等现象,需要加大减贫力度,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为人
口合理容量创造有利条件。
生态环境压力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生态 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发展中国家 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广可持续 发展模式,实现人口、经济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合作共同应对人口问题重要性
03
高度的城市化水平
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非常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人口集
聚效应明显,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
印度、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挑战与应对策略
人口快速增长
印度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面临人 口快速增长的挑战,需要采取有 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包括推广 计划生育、提高妇女地位、加强
教育等。
社会文化因素
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传统、价 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也会对人
口合理容量产生影响。
04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与合理容量现状及挑战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和死亡率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逐 渐提高。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高低高”模式(过度型)
发生在产业革命以后,以欧洲为代表。这种类型的人口转 变,带有普及和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性质,带有强制性的 干预。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主要分布在发达 国家以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转变原因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 逐渐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 要性,国家政策的调整等
05

2020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课件:人文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2-1-1

2020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课件:人文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2-1-1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第16页
微点拨:本题有两种方法,一是常规计算法。另一种是 由2010年移民人数与移民占总人口比例数据,可判断该国总人 口3亿左右;结合世界大国人口数量常识,可判断该国是美国; 美国二战后人口持续增长,特别是1950~1970年的“婴儿潮” 时期,可快速判断答案。
第6页
1.世界人口的变动
(1)原因:人口的出生率和死 亡率变化的结果。 (2)具体分析:
【方法】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 的关系
人口增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
长模式 生率-人口死亡率;
②出生率>死亡率,正增长;
③出生率<死亡率,负增长;
④出生率=死亡率,零增
长。
第7页
2.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人口合 化水平等因素制约。其中,土地资源 体水平都较低。西北地
理容量 的生产力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 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素。 水源,青藏高原地区最
(3)估算依据:一般根据农业生产提 主要的限制因素是热
供的粮食或其他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 量。
来进行。
第10页
2.人口合理容量 环 (1)概念: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 境 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 承 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下降的前提下,一个国 载 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力 (2)估算依据: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以预见 与 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与生活水平、自然 人 资源储量和消费量的变动情况,对未来某一时期一 口 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估算。 合 (3)影响因素: 理 ①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 容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量 ③科技水平。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6章人口的变化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6章人口的变化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口死亡率较高,会降低农村老年人口占比,C 项错误;人口密度对人口结构(包括人
口老龄化)产生的影响较小,D 项错误。
5.(2018 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攀枝花市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 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地图信息的获取及对人口分布特点的描述。结合图例内容从人 口密度和人口迁入的情况来归纳。东区和西区人口总量大,面积小,故其密度大,而 周边区县人口总量少,面积大,故人口密度小,可知,攀枝花人口密度差异大;图中 还显示 1965 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地区迁入人口少。
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 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 的劳动力多; 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影响
措施 趋势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①粮食供给不足;
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
1.综合思维:根据图表综合 分析人口增长特点,人口问 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2.人地协调观:人口增长 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 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树立正 确的发展观。
选择题
[思维导图]
1
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知识记牢‖——识记基础忆教材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1)时间差异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第17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一
栏栏
目目
考点二
导导
航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

共同点 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发生变化,使人 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 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珠三角等主要城市群人口迅速增长。完成21、22题。
C 21.劳动年龄人口和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的变化,其影响是
A.劳动力的优势削弱
B.机器换人速度趋于减缓
劳动力数量在减少,劳动力素质在提高 劳动力在减少
加快
劳动力在素质方面的的优势提高,在数 量方面的优势在削减
C.产业升级需要加快 满上足升高素质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产业升级需要加快
D.出口商品成本优势
出口商品劳动力成本 上升,优势下降
人口容量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在保证①__资__源___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②_生__态___环__境___ 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因素
影响
资源③_丰___富___的地区,能承载较多的人口
保持 合理的规模之内 措施 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
权利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性
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强调的是一个区域的资源和
强调点
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 量(极限人口),即地球最
多能养活多少人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 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 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即 地球适合养活多少人
二、人口问题
世界突出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迅速增长的问题、人口数量过 多的问题、人口年龄结构失调的问题。人口问题在不同国家 有不同表现与影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6.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_资__源__ _丰__富__程__度__、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 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3.人口合理容量: 所谓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 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 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_最__适__宜__的人口数量。
【高考准预测】 1.下列是我国四个城市2016年的人口年龄构成图。图 中能反映“后备劳动人口”比重最大的城市是 ( )
A.甲市 B.乙市 C.丙市 D.丁市
【解析】选C。此图关键看少年儿童的比重,少年儿童 比重高,则后备劳动力多。图示丙市少年儿童比重最 高。
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 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 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 龄化。如图示意1953~2015年安徽省老年人口变化情 况。据此完成2、3题。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
容量
人口的自然增长 【知识·梳理自查】 1.总趋势:人口数量_不__断__增__长__。 2.决定因素:_出__生__率__和__死__亡__率__。
3.时间差异: (1)10万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_加__快__的趋势。 (2)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_快__速__时期。
6.与其他年份相比,2021年我国人口特点表现为 ()
A.劳动力人口多,就业压力大 B.总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C.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较接近 D.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数量较接近
【解析】4选A,5选D,6选C。第4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总人口数量,2007年最少。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呈 下降趋势,2007年数量最多,因此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最大的是2007年。第5题,从2013年起,我国放 宽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增加,到目前为止,人 口数量变动受其影响的是总人口,①对。老年人口数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课件(共94页)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课件(共94页)

【解析】(1)选B,(2)选D。第(1)题,表中提及的省区中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 建、天津、山东、辽宁、河北属于东部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多;新疆、云南属于西部经济地 带,内蒙古属于中部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少,所以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不均衡;2010 年与2000年相比较,各省区流入的人口都增加,但是东部经济地带流入的人口数量远远大于中 西部省区流入人口的数量,所以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与新 疆相比较,新疆流入人口多于云南;流入人口的增速的计算方法为:(2010年流入人口-2000年 流入人口)÷2000年流入人口×100%,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上海流入人口的增速约为187%,天津 约为310%,北京约为187%,所以天津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第(2)题,影响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使 人口大量流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选B, (2)选D。第(1)题,据图分析,东部地区占比在1982年至2005 年上升,2005年之后占比下降;中部地区占比是先下降后上升,西部地区占比是 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但是全国流 动人口增长率应该是1982年至1987年较快,1987年至1990年较慢,1990年至2008 年增长最快,之后增长率下降。第(2)题,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是流动人口总 量在增加,这和交通条件改善关系不大,主要是经济差距加大、东部地区就业机 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引起的;各地户籍政策放开,会促进人口流动, 但不一定向大城市集中,主要是向东部地区集中;2014年流动人口数量规模减少, 应该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关,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加且不必远 距离流动到东部,中西部对流动人口吸引力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依据图形区分
3.人口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问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
题化
儿童比重过大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
高;
低,需要的劳动力多;
原 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 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
因 福利制度;
完善;
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 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17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
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 人口的自然增长
(1)总趋势:人口数量 不断增长 。 (2)决定因素: 出生率 和死亡率。 (3)时间差异 ①10 万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的趋势。 ②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 快速 时期。
(4)空间差异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
—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
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高(>3.0%) 高(>3.0%) 低(<1.0%)
传统型 高(3.0%左右) 低(2.0%左右) 高(>1.0%)
现代型
低(<2.0%) 低(<1.5%) 低(<1.0%)
(1)该国可能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 2000 年到 2050 年,该国( )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解题关键】 计算出该国的人口总量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 第(1)题,世界人口 2000 年为 60 亿,该国占世界 人口比重约为 18%,大约为 10.8 亿,因此最有可能为印度。第(2) 题,根据预测 2050 年世界人口为 90 亿,该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比重基本没多大变化,仍然占 18%左右,因此人口可能达到 16 亿多,说明该国人口增长较快,因此 A、D 两项错误;该国的人 口比重没有多大变化,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 当,B 项正确;由于人口总量增长很多,所以老龄人口数量不会 减少,C 项错误。
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
儿童、独生子女 岗位和机会等
家庭增多
考向一 人口增长的差异及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
[考题引领] 1.(2017·海南卷)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 年,世界人 口将由 2000 年的 60 亿增长到 90 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 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读图可知,该国 2010 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数量萎缩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平均年龄下降 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2)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是( )
A.电子装配业
B.汽车制造业
育意愿不强
医疗进步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
影 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养老费 业、经济等的压力,影
响 用增加,社会需求不旺,老年 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
人生活困难、孤单
人口素质提高
措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延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
施 迟退休;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趋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
【答案】 (1)C (2)B
[变式训练] 1.(2018·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联合国历年发布 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 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 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下表为四个国家 2010 年的统计资料, 阅读分析表格,完成(1)~(2)题。
(1)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
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2)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人口数量最多
B.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
C.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
D.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解析:第(1)题,“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经济发展水平高, 国民平均就学年数多,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国家,结合表中数据可 知 D 正确。第(2)题,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甲国人口密度大,但 人口数量不一定最多,还与面积有关;甲、乙两国老年人口数量 不能具体确定,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也不能确定,丁国老年 人口比例最高,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势 家还会逐渐减少
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结构不合理 转变生育观念
(如男性比重偏高)
人口老龄化
放宽生育政策,延迟 退休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
平衡
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 人口流动规模大
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 持在 较低 水
平,人口增长缓慢
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 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 的进步,人口 死亡率
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2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 自然增长率 。
(2)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
3 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 现代型 。
答案:(1)D (2)D
考向二 人口问题 [考题引领]
2.(2018·黑龙江省虎林市高三摸底考试)老少比是老年人口 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 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 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下图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 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 现代 型过渡。 (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 现代型
的转变。
1.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成因
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判断:一般情况下,农业 社会及其以前为原始型,工业化初期为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 为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判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 少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为现代型;发达国家均为现代 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