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出液及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表
![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表](https://img.taocdn.com/s3/m/fd4a48b2b52acfc788ebc945.png)
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表【分析变异】用一般的检验方法鉴别滤出液和渗出液有时也难以准确判断,如蛋白质定量若在25~40g/L之间,则难以判明性质。
70年代Light推荐,以浆膜腔积液总蛋白和血清总蛋白之比≥0.5;LDH之比≥0.6时为渗出液;反之为滤出液。
但亦不能完全分清,仍为5%的误判。
也有人主张将浆膜腔积液根据诊断难易分为三级:一级检验基本为现在常用的一般检验;二级检验增加CRP、糖蛋白、FDP、LDH、淀粉酶等;三级检验为肿瘤标记物CEA、AFP及蛋白质级份分析等。
日本将肿瘤标记物CEA检验广泛应用于胸腔肿瘤的筛选试验,一般认为大部分的腺癌和鳞癌、一半左右的小细胞癌病人的胸水中,CEA的含量>5μg/L。
胸水中的CEA与血清中CEA比值>4.3时,是一种恶性病变的指标。
【临床意义】漏出液:常见于各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变、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
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因静脉阻塞、瘀血、回流受阻使血管壁营养不良,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力增高,渗透性加大加快,使血管内液体成分容易滤出而形成;其二是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时,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降低到不能有效抵抗流体静脉压力时,从而使毛细血管内液体的滤出明显增加所致;其三是由于肾脏排钠排水的减少造成的钠、水潴留,而钠和水的潴留可使细胞外液中的一个主要成分组织间液增多,从而导致浆膜腔内滤出液的大量形成。
由于淋巴管和胸导管阻塞使淋巴液回流受阻,以致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
当胸、腹腔内的主要淋巴管道阻塞时,如肿瘤压迫或寄生虫堵塞等,则可引起浆膜腔内的滤出液或乳糜样滤出液的形成。
渗出液:如发现乳酪样混浊,并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的变性破坏,常为化脓性渗出液。
常见有葡萄球菌、脑炎双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感染所致的各种浆膜腔积液。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积液为稠厚黄色;由肺炎双球菌引起者,积液常浓稠而色深;由链球菌引起者,积液多稀淡呈淡黄色;由放线菌引起者,积液浓稠、黄或黄绿色,且有恶臭味。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1e5d9fec08a1284ac85043b0.png)
【分析变异】用一般的检验方法鉴别滤出液和渗出液有时也难以准确判断,如蛋白质定量若在25~40g/L之间,则难以判明性质。
70年代Light推荐,以浆膜腔积液总蛋白和血清总蛋白之比≥0.5;LDH之比≥0.6时为渗出液;反之为滤出液。
但亦不能完全分清,仍为5%的误判。
也有人主张将浆膜腔积液根据诊断难易分为三级:一级检验基本为现在常用的一般检验;二级检验增加CRP、糖蛋白、FDP、LDH、淀粉酶等;三级检验为肿瘤标记物CEA、AFP及蛋白质级份分析等。
日本将肿瘤标记物CEA检验广泛应用于胸腔肿瘤的筛选试验,一般认为大部分的腺癌和鳞癌、一半左右的小细胞癌病人的胸水中,CEA的含量>5μg/L。
胸水中的CEA与血清中CEA比值>4.3时,是一种恶性病变的指标。
【临床意义】漏出液:常见于各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变、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
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因静脉阻塞、瘀血、回流受阻使血管壁营养不良,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力增高,渗透性加大加快,使血管内液体成分容易滤出而形成;其二是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时,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降低到不能有效抵抗流体静脉压力时,从而使毛细血管内液体的滤出明显增加所致;其三是由于肾脏排钠排水的减少造成的钠、水潴留,而钠和水的潴留可使细胞外液中的一个主要成分组织间液增多,从而导致浆膜腔内滤出液的大量形成,由于淋巴管和胸导管阻塞使淋巴液回流受阻,以致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
当胸、腹腔内的主要淋巴管道阻塞时,如肿瘤压迫或寄生虫堵塞等,则可引起浆膜腔内的滤出液或乳糜样滤出液的形成。
渗出液:如发现乳酪样混浊,并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的变性破坏,常为化脓性渗出液。
常见有葡萄球菌、脑炎双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感染所致的各种浆膜腔积液。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积液为稠厚黄色;由肺炎双球菌引起者,积液常浓稠而色深;由链球菌引起者,积液多稀淡呈淡黄色;由放线菌引起者,积液浓稠、黄或黄绿色,且有恶臭味。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的新阐释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的新阐释](https://img.taocdn.com/s3/m/53d3675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f.png)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的新阐释在传统的医学术语中,我们常常听到渗出液和漏出液这两个概念。
它们通常用于描述人体组织中的液体移动和流动。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演变和扩展。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新解释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概念,并探讨它们在实际临床中的意义和应用。
一、渗出液的概念渗出液是指由于毛细血管或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使得血管内的液体成分(如水、电解质、蛋白质等)渗出到周围组织中。
这种液体渗出的过程被称为渗出。
渗出液的成分取决于血管通透性的变化以及渗出的速率和量。
通常情况下,渗出液富含蛋白质,这是由于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导致血浆蛋白溢出所致。
二、漏出液的概念与渗出液相比,漏出液是指由于血管壁受损或破裂,导致血液直接漏出进入组织间隙。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创伤、炎症或血管疾病等情况下。
与渗出液不同,漏出液中包含的成分更接近血液本身,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
三、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通过以上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渗出液和漏出液在成分和产生原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渗出液主要是由于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引起的,导致血浆中的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中。
而漏出液则是由于血管壁的破损或损伤导致血液直接流入组织间隙。
渗出液和漏出液在临床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渗出液呈现为组织肿胀、局部瘀血和水肿等症状。
而漏出液则可能伴随明显的出血现象,如外伤或手术创伤引起的大面积出血。
四、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应用与意义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概念对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渗出液和漏出液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炎症性疾病中,观察渗出液的成分和性质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炎症的程度和类型。
某些疾病的治疗也可以通过控制渗出液的产生和减少其量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漏出液来说,重点在于及时控制出血和防止感染。
对于外伤或手术导致的大面积出血,对漏出液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可以防止进一步的血液流失和感染。
胸腔积液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胸腔积液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c97f5fc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6.png)
胸腔积液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胸腔积液在呼吸科可谓是屡见不鲜,诊断胸腔积液⾸先应确定胸腔积液的存在,然后分辨积液的性质为漏出液或渗出液,最后确定胸腔积液的病因。
作者:李贺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临床上判断患者是否有胸腔积液根据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等⼀般并不困难,但区分积液的性质,即判断渗出液还是漏出液是重中之重,也是临床上的难点。
每逢遇到胸腔积液的病⼈,上级医师查房的时候就会向实习⽣提问:“XX,你说⼀下这个病⼈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基础扎实的同学能略知⼀⼆,基础较差的只能望洋兴叹了。
积液要不要抽,怎么抽? ⽬前指南上并没有明确指出到达多少积液量可以进⾏胸腔穿刺术抽取积液,这时还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决定。
如果是单侧胸腔积液,病因不明,即使是少量,可以抽的尽量要抽,不管你是诊断性穿刺还是抽液,这对明确诊断⾮常重要。
但对于⼀些⽼年患者病情较重重的,甚⾄不穿⽐穿更好。
笔者曾经到外科会诊,看到了⼀个⽼年患者,平卧受限,端坐呼吸,BNP1000+,同时双侧胸腔积液,很明显是由⼼衰引起的积液,笔者不禁被他们的治疗⽅法所惊叹,居然在两侧摆了2个管⼦同时引流积液,但是这种的治疗⼜能起多⼤作⽤呢?所以没必要太积极抽胸⽔ ,如果少量胸⽔,⼜可以⽤低蛋⽩,⼼衰,或新发的感染来解释,你⾮要去抽,这不是害⼈害⼰吗,出了事,只能怪你⾃⼰。
如何抽的问题:在中国⾏医,安全第⼀位,⼀定要在先⾏B超定位后进⾏穿刺,即使你经验再丰富,智者千虑必有⼀失,即使你觉得它肯定是个⼤量胸腔积液,也不要盲穿,要认真看B超定位结果,进针深度等,以安全第⼀。
笔者曾遇到个患者,胸部CT报的⼤量胸腔积液,故进⼀步⾏胸腔B超定位欲⾏穿刺,但B超报了个极少量胸腔积液不宜穿刺,⼼想怎么可能呢,CT上看的那么多啊,所以笔者跟随着病⼈到B超室再次确认了⼀下,的确是少量积液,由于上级医师坚持要求穿刺定性,所以在B超引导下进⾏了穿刺,结果穿出来的全是脓液,是⼀个包裹性脓胸。
漏出液和渗出液比较1
![漏出液和渗出液比较1](https://img.taocdn.com/s3/m/f8d22b234b73f242336c5fbf.png)
类别
漏出液
渗出液
原因
非炎症所致
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
外观
淡黄,透明或微浊、浆液性
黄色、血色、脓性或乳糜性
比密
<1.018
>1.018
凝固性
不易凝固
易凝固
蛋白定量
<25g/L
>30g/L
糖定量
近似血糖量
多低于血糖量
李凡它试验(粘蛋白定性)
阴性
阳性
蛋白电泳
以白蛋白为主,球蛋白比例低于血浆
在结核性胸(腹)膜炎,化脓性胸(腹)炎和癌转移的早期,及胶原性疾病,可见半透明的带粘稠性黄色的浆液性渗出液。
血性浆膜腔积液常见于穿刺创伤、自发性气胸、肿瘤等。
积液抽出后清亮,久置后呈乳糜样,为乳糜性渗出液。临床上常见胸导管阻塞、破裂;纵膈肿当积液中含有多量的纤维蛋白原时,为纤维性渗出液。多见于红斑狼疮及各种化脓性感染。
渗出液为黄色混浊,镜检可见大量的胆固醇结晶。此为胆固醇渗出液。病因多与结核性有关。
积液呈黄绿色,胆红素试验呈阴性者为胆汁性渗出液,可见于胆汁性腹膜炎的腹水。
电泳图谱近似血浆
细胞总数
小于100×106/L
大于500×106/L
细胞分类
淋巴、间皮细胞为主
急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以淋巴细胞为主
【临床意义】
漏出液:常见于各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变、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
渗出液:如发现乳酪样混浊,并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的变性破坏,常为化脓性渗出液。常见有葡萄球菌、脑炎双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感染所致的各种浆膜腔积液。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积液为稠厚黄色;由肺炎双球菌引起者,积液常浓稠而色深;由链球菌引起者,积液多稀淡呈淡黄色;由放线菌引起者,积液浓稠、黄或黄绿色,且有恶臭味。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583038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9.png)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什么是渗出液?渗出液是指从某物体或组织中自然地流出的液体。
通常情况下,渗出液是由于物体或组织的表面存在一定的压力,导致内部的液体通过孔隙或开口处渗透到外部。
渗出液的主要特点是流动性较强,通常呈现出清亮或者混浊的液体状态。
渗出液的成分主要取决于渗出液的来源。
在生物体中,渗出液可以是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
在物理实验中,渗出液可以是溶液、悬浮液等。
无论是生物体还是物理实验中产生的渗出液,其成分和性质都对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有一定的启示。
什么是漏出液?漏出液是指本来应当被封闭或保留在某物体或组织内部的液体,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外溢的现象。
漏出液的主要特点是原本应当被封闭,但由于外部的压力、损伤或其他因素而发生溢出。
漏出液的成分也取决于漏出液的来源和导致漏出的原因。
在生物体中,漏出液可以是血液、淋巴液、脑脊液等。
在物理实验中,漏出液可以是溶液、悬浮液等。
漏出液的性质和成分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关于物体或组织的状态变化、损伤程度以及液体稳定性等方面的信息。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渗出液和漏出液在本质上都是液体的外部流动,然而它们在流动的原因和方式上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渗出液是由于内部液体的压力而通过孔隙或开口自然流出。
渗出液有时可以是正常生理过程的结果,也可以是组织损伤或炎症反应的体现。
渗出液的流动是渐进的,相对稳定,不会突然增多或减少。
漏出液是本应被封闭或保留在物体或组织内部的液体,由于外部的压力、破损或其他因素而发生外溢。
漏出液的流动通常是突然且较大量的,它的溢出往往是由于物体或组织的本身结构或封闭性失效导致的。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应用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概念不仅仅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中的关键概念。
在生物学中,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变化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线索。
通过对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成分、性质和流动规律的研究,可以了解生物体内部的状态变化、各种生理过程的进行情况以及损伤程度。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3df1e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4.png)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1. 渗出液是指由细胞内溶质通过细胞膜渗出的液体,其特征是细胞内溶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主要由水和离子组成;
2. 漏出液是指细胞外溶质通过细胞膜渗入细胞内的液体,其特征是细胞外溶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内,主要由有机物质组成;
3. 渗出液的pH值偏碱性,而漏出液的pH值偏酸性;
4. 渗出液的比重较低,而漏出液的比重较高;
5. 渗出液的电导率较高,而漏出液的电导率较低;
6. 渗出液的有机物含量较低,而漏出液的有机物含量较高。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docx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68888baaf1ffc4fff47ac87.png)
病因
外观
细胞总数
细胞分类
比重
PH 葡萄糖 细菌 蛋白总量 积液/血清蛋白比值 LDH 积液/血清LDH比值 ADA腺苷脱氨酶 胆固醇 积液/血清胆红素比值 特殊蛋白 CEA
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要点
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要点 渗出液 炎性积液:炎症性或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由感染、恶性肿瘤、外伤、变态反应性疾病、结缔组 织病等引起)
透明,淡黄色, 不能自凝
<100/mm3
以淋巴细胞为主,偶见间皮细胞,单个核细胞>50%
<1.018
>7.3
和血糖相近 阴性 <25g/L <0.5 <200u/L
<0.6 阴性 <1.56m自凝。1.黄色:化脓性细菌感染;2.乳白色:丝虫病、淋巴结结核及 肿瘤等;3.绿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4.黑色:胸膜曲霉菌感染
>500/mm3
炎症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期以淋巴细胞为主,恶性积液以淋巴细胞为主。 1.淋巴细胞增多:慢性炎症;2.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炎症;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状态及寄生虫 感染;4.大量红细胞:出血、肿瘤、结核;5.少量红细胞:穿刺损伤6.肿瘤细胞:恶性肿瘤
>1.018
6.8-7.3之间
低于血糖 可培养出相应致病菌 >30g/L >0.5
>200u/L,如>500u/L提示癌性
>0.6 感染、结核>45u/L,肿瘤<40u/L
>1.56mmol/L >0.6 SLE,类风湿等C3.C4水平降低 癌性升高并胸水的CEA>血清的CEA
漏出液 非炎症所致(由血浆渗透压、心力衰竭、肝硬化、静脉瘀血等引起
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表
![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表](https://img.taocdn.com/s3/m/2a7ff101caaedd3382c4d358.png)
CEA的含量>5μg/L。
胸水中的CEA与血清中CEA比值>4.3时,是一种恶性病变的指标。
【临床意义】漏出液:常见于各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变、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
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因静脉阻塞、瘀血、回流受阻使血管壁营养不良,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力增高,渗透性加大加快,使血管内液体成分容易滤出而形成;其二是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时,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降低到不能有效抵抗流体静脉压力时,从而使毛细血管内液体的滤出明显增加所致;其三是由于肾脏排钠排水的减少造成的钠、水潴留,而钠和水的潴留可使细胞外液中的一个主要成分组织间液增多,从而导致浆膜腔内滤出液的大量形成。
由于淋巴管和胸导管阻塞使淋巴液回流受阻,以致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
当胸、腹腔内的主要淋巴管道阻塞时,如肿瘤压迫或寄生虫堵塞等,则可引起浆膜腔内的滤出液或乳糜样滤出液的形成。
渗出液:如发现乳酪样混浊,并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的变性破坏,常为化脓性渗出液。
常见有葡萄球菌、脑炎双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感染所致的各种浆膜腔积液。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积液为稠厚黄色;由肺炎双球菌引起者,积液常浓稠而色深;由链球菌引起者,积液多稀淡呈淡黄色;由放线菌引起者,积液浓稠、黄或黄绿色,且有恶臭味。
在结核性胸(腹)膜炎,化脓性胸(腹)炎和癌转移的早期,及胶原性疾病,可见半透明的带粘稠性黄色的浆液性渗出液。
血性浆膜腔积液常见于穿刺创伤、自发性气胸、肿瘤等。
积液抽出后清亮,久置后呈乳糜样,为乳糜性渗出液。
临床上常见胸导管阻塞、破裂;纵膈肿瘤、淋巴结核、丝虫感染和创伤等原因形成的浆膜腔积液。
当积液中含有多量的纤维蛋白原时,为纤维性渗出液。
多见于红斑狼疮及各种化脓性感染。
渗出液为黄色混浊,镜检可见大量的胆固醇结晶。
此为胆固醇渗出液。
病因多与结核性有关。
积液呈黄绿色,胆红素试验呈阴性者为胆汁性渗出液,可见于胆汁性腹膜炎的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