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陶行知和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2014-2015
浅析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浅析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浅析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活教育”理论是老一辈知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
这一理论既吸取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关于“尊重儿童,重视实践”的正确主张,提倡儿童在教育活动中靠自己的智慧、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从做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又融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倡导“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创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活教育”理论。
“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是:1.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让他自己做;2.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让他自己想;3.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教学法;8.用比较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的暗示胜过消极的命令;10.替代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13.教学游戏化;14.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17.精密观察。
活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向传统教育的教学体系提出了挑战:一是在教育目的上,针对传统教育只注重灌输零星知识技能的弊病,活教育提出:“今后的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无知的人使他有知,主要的还要教会不会做人的人会做人”。
就是说,不仅要使儿童在智力上得到发展,还要使儿童在道德、身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是在教育内容上,针对传统教育固定的、僵化的教育内容,活教育提出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活教具、活教师,突破了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框框,对于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课堂和书本以外的知识,建立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三是在师生关系上,针对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活教育强调了儿童的学习应以儿童自己学、做为主,调动一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学校教学的气氛。
陈鹤琴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
陈鹤琴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前教育也成为了重要的教育领域之一。
在学前教育方面,陈鹤琴和陶行知这两位教育家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观点。
本文将以陈鹤琴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为基础,探讨他们的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陈鹤琴是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主张从“人的整体”,而不是“知识和能力”的角度去看待幼儿教育。
她认为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主,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和个体差异的尊重。
她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注重了解幼儿的成长规律,引导幼儿自由发展,关注幼儿的情感、意识、认知和身体发展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她还提出了“参与式教育”的思想,鼓励幼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和发现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给我国学前教育带来了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情感、意识、认知和身体的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尊重幼儿个性的发展,了解幼儿的差异,根据幼儿的需要和特点来制定教育方案。
最后,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和发现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
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以“以性情伟大为目的”的教育,即重视幼儿的情感、心理和道德教育。
他提出了“以自由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思想,认为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自由创造和自由发展,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
他还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教育应该围绕幼儿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展开。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心理和道德教育,以培养积极向上、有爱心和有责任感的人格为目标。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自由创造和自由发展,以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将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作为教育的中心,注重将课程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领域,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观点。
陶行知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幼儿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和引导,能够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这一理念在学前教育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学前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例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穿衣、吃饭、洗手等,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参与家庭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育方法上,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
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幼儿去实践、去操作。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陶行知主张将教育内容融入到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比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了解不同的职业和社会角色;通过搭积木的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陶行知还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天赋。
学前教育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
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和表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育环境方面,陶行知强调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这个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如宽敞明亮的教室、安全的游戏设施等,还包括精神环境,如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育氛围等。
他认为,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的师资至关重要。
他主张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爱心的学前教育教师。
杜威?陶行知、陈鹤琴教育思想
提出“活教育”理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和“五指活动课程”,强调“做中学, 做中教, 做中求进步”。肯定了书本对教育的作用。
一切为儿童, 一切为教育的儿童观。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他提出,学生的“做中学”必须要和教师的“做中教”结合,才能在“做”中求得进步。
儿童是中心, 教师任务主要是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起一种从旁协助学生活动的参谋作用,而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陶行知
传统的旧教育是只听教师讲,不许学生问, 不教学生用脑与动手, 摧残了学生的生活力与创造力。传统的旧的学校教育是脱离生活与生产劳动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认为应该先是“生活即教育”才能够“教育即生活”
杜威 陶行知、陈鹤琴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教育的本质
课程与教学
儿童与教师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杜威传统学校教育同儿童现在的生活相割裂, 没有给予儿童充分生活或生长提供必要的和适当的条件, 根本忽视了每个儿童的不同能力和需要, 忽视培养儿童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前提下提出儿童中心论)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强调教育对生活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具有简化、净化和平衡复杂社会的功能。
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情,是一种生活的三个方面。他强调最多的是“做”“儿童的六大解放”。
教师创造了学生, 学生创造了教师。
陈鹤琴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种死气沉沉、腐化的教育, 存在着脱离自然、脱离社会生活与儿童实际的弊端
陈鹤琴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强调了幼儿教育的社会功能,推动了幼儿教育与社会生活 的紧密结合。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后来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 对于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实践。
对当代学前教育的启示
教育理念
陈鹤琴和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都强调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身心发 展规律和个性特点,注重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教学方法
他们的教育思想都提倡通过游戏、活动和实践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这为当代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 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当代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性和活动性,让幼儿在游戏和实践中学习和成 长。
04
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多元化发展方向是指学前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而是向着更 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孩子的个 性差异,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特 长和兴趣,培养其自信心和创造
力。
同时,也需要引导孩子逐渐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促进其全面发展。
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性 格、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学前教育机构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制 定教育计划,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指导,帮助家长 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引导家 长正确认识和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庭教育的 质量。
05
陈鹤琴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应 用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范寅虎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1893.11.10-1946.7.25),安徽歙(shè)县人,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既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社会学家,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优秀的大众诗人、杰出的民间外交家、伟大的民主战士(周恩来称之为无保留追随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是主张通过教育来改造中国社会的一名行动理论家。
陶行知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和民主、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他去世以后,由全国53个人民团体进行了公葬,在他的遗体上覆盖着写有“民主之魂,教育之光”八个大字的旗帜,这是对陶行知一生最崇高的评价。
作为教育家,陶行知既是一名教育理论家,又是一名教育实践家。
在教育理论方面,陶行知最主要的贡献是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理论。
在教育实践方面陶行知亲自创建了十几所学校或教育实体,最著名的有晓庄师范、育才学校、山海工学团、重庆社会大学等。
在幼儿教育方面,他不仅有丰富深刻的幼儿教育思想,而且亲自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是中国乡村幼儿教育的先行者、开拓者。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和学说。
这一学说有三条基本的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的、为了生活和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生活即教育”的含义及启示“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对生活与教育关系的基本命题。
人们通常称“生活即教育”为生活教育的本体论。
在陶行知看来,生活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用陶行知的话来说,就是过的是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反过来,要想受什么教育就得过什么生活。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决定教育;二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育、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育;三是教育可以促进生活,提高生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过更有意义的生活,从而使学生受更有意义的教育。
陈鹤琴活教育”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
陈鹤琴活教育”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作者:李燕华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李燕华(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摘要: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国近代传统教育的弊端基础之上并借鉴吸收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基础之上形成的.他们二人的理论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本文就“活教育”思想与生活教育思想在目的论、方法论和课程论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其影响和价值进行评述.关键词:陈鹤琴;陶行知;“活教育”;“生活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1)04-0190-02陈鹤琴(1892-1982)是我国近现代幼儿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他倡导的“活教育”思想积极探索了基于我国自己国情的适合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幼儿教育之路.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活教育”理论是他幼儿教育体系中最负盛名也是影响最大的理论,也是我国学者第一次提出的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及方法体系,为改革传统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在他的这套“活教育”理论中包括了目的论、方法论、课程论.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致力于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近代教育弊端的批判基础之上并借鉴和吸取了西方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得以形成的具有本国特色的生活教育思想体系.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与“教学做合一”,他从这几个方面诠释了生活教育的内容、目标以及方法.“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时代文化方向的选择,不是哪位思想家灵机一动构想出来的,也不是哪位思想家照搬外国的某种模式就可以决定和奏效的.文化方向的选择,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及各种政治结构变动的结果.”[1]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就是中国近代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产物.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都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并且都是建立在对近代中国“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弊端的批判之上,批判传统的教育忽视儿童的主体性,学校和课堂脱离了生活实际,对待“洋化教育”的全盘吸收.在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在他们二人的思想中,不仅体现出批判吸收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理论尝试,也积极融入了在办学实践中所得到的宝贵经验,同时也体现了中国“身体力行”的古老教学思想,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很多观点对当今教育改革仍有启发作用.他们二人的理论既有共通之处,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但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1 “活教育”与“生活教育”目的论之比较在目的论的方面陈鹤琴指出儿童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而作为现代中国人要具备五个基本条件.首先是身体的健康,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够有幸福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的基础.其次是要具备创新的精神.教育应诱导儿童本性中潜藏的创造欲望,以培养其探索和创造能力.现今社会的发展依然要求现代人不断的创新,开拓进取.二十一世纪,世界的能源,环境,高科技都面临着激励的竞争,谁有创新谁就有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面对如此的竞争与挑战,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黄金时期.儿童的创新精神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光要积极鼓励他们而且要努力地朝好的方向引导他们才能培养出儿童正面的创新精神.再次,还需要有服务的意识.教育工作者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就培养他们与人合作、助人为乐的品质,不仅仅做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新人,也要从思想上树立起为国家、为大众服务的高尚意识.最后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要有世界的眼光.现代中国的儿童不光要了解本国国情,也要了解世界形势,做一个目光远大、胸襟开阔的新人.陶行知生活教育目的论认为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人的生活必须有相当的工具,才能表现出来.他说:“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生活教育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制造生活工具,运用生活工具.空谈生活教育是没用的,真正的生活教育必须是以生活教育为出发点.观察一个国家或一个学校的教育是否合乎实际生活,只须看有无生活工具;倘使有了,再进一步看是否充分运用所有的生活工具.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须看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中国教育已到绝境,千万不要空谈教育,千万不要空谈生活;只有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才是真教育,才是真生活.”[2]2 “活教育”与“生活教育”方法论之比较“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是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方法论的原则.他吸取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杜威主张“寓学于做”,学的基础是做,因而“做”是活教育方法论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他强调所有的学习都要靠做.基于他的“做”的教学原则,他把活教育的思想贯彻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并提出相应的步骤.首先是要实验与观察,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实验观察是儿童获得知识的最基本的方法.实验观察是学习的基础,但不能排斥间接经验.其次是阅读与参考,再次是发表于创作,最后是批评与研讨.这四个步骤分别要求学生要先通过感官去直观地学习系统的知识,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和鲜活的知识.然后阅读并研究相关的资料,融合自己的直接经验和别人的间接经验.之后才能进行自己的创作和发表.最后是师生间相互讨论学习成果,相互启发和鼓励,总结经验,臻于完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地位至关重要.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的组成部分有三个:“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3]陶行知屡次强调“教学做”是不可分的,并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他认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里面陶行知把“做”视为中心.这也体现了他所提出的“行-知-行”的发展过程.“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充分体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内涵.它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完善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使得学生能够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培养了学生的素质,为改造社会打好了基础.“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教学成果,因而具有深远的影响.3 “活教育”与“生活教育”课程论之比较陈鹤琴在批判传统教育方式单纯依赖书本的弊端从而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样的活教育课程论.陈鹤琴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课程中教材内容是一成不变的,不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只能产生“书呆子”而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因而要实施活教育,到自然和社会这个活教材中去学习.到大自然和社会这个活教材中去学习就是让儿童直接去接触自然和社会,让他们从亲自接触中去观察并获得经验和知识.活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就是大自然和社会,只有亲自接触大自然才能够真切理解书本知识,而不是读死书,死读书.才能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能够具体体现陈鹤琴“活教育”课程论思想的就是他提出的“五指活动”,即“健康活动(包括卫生、体育、营养等)、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时事等)、科学活动(包括生、数、理、化、地等)、艺术活动(包括音、美、工等)和文学活动(包括读、写、说、译等)”.[4]“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课程论.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他主张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他说:“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生活,受面包的教育;人生需要恋爱,我们就得过恋爱生活,也受恋爱教育.”[5]陶行知认为我们以生活为中心教学做合一,而不能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了一套教育方法.要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摒弃脱离了生活实际和忽视学生需要的注入式的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教学做合一.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包括了目的论、方法论、课程论等.“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对“活教育”课程论的概括表述.他反对传统教育中的死板读书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让儿童与自然和社会接触,获取直接的知识和经验.当然,他并未绝对强调经验,只是强调书本知识应该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应该能反映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特点.“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方法论的原则.“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石.陈鹤琴的“活教育”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课程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我们的儿童的被分裂在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中.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像一个典型的过滤器,使我们的孩子如标准件一般同一化,生产出一批批在知识学习面前丧失信心的孩子.那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孩子走进去,沉浸在这种时刻伴随着沮丧和失败的知识学习中,渐渐地变得呆巴巴、冷冰冰,毫无生活的活力.当前的教育体制中依然存在着陶行知所描写的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状况.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认真吸取优秀的教育理论,使得教和学真正达到实现理想的人的目的.参考文献:〔1〕李毅,张风江.选择与裂变[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2〕〔3〕〔6〕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文集修订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64-265,354-355.〔4〕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4-45.〔5〕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650.。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第一篇: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陈鹤琴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一南京鼓楼幼稚园,他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他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他还开创了我国幼儿心理的科研工作,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
抗战时期,他又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实验研究师范教育。
为我国幼儿教育师资培训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他批评当时的幼儿园不是抄袭日本就是模仿欧美,生搬外国的教材、教法,全然不顾中国国情。
“抄来去,到底弄不出什么好的教育来。
”他坚决主张“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材教法可以采用,总之以不违反国情为唯一的条件”。
同时,他积极地推进为中国平民服务的、培养民族的新生一代的幼儿教育,大声疾呼“幼稚园不是专为贵妇们设立的,还要普及工农幼稚园”,指出这是中国求进步,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状况,发展进步合理的社会之需要。
(二)、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陈鹤琴先生反对埋没人性的、读死书的死教育。
在抗战时代,他抱着实验新教育的使命,创建了活教育。
其教育的三大目标是——(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体系,对中国幼儿教育的各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教育观陈鹤琴先生指出,要遵照活教育的精神办幼儿园,必须“以自动代替被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自己去动手用脑获得知识。
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不能搞传统的注人式,消极地管束幼儿,等等。
这样的要求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对旧教育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
2.教育目标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当是育人,培养国家民族所需要的新生一代,培养像陈鹤琴先生所指出的那种身体健康、能建设、能创造、能合作、能服务的“现代中国人”。
陶行知和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
陈鹤琴 的幼儿 教育理 论和实 践
反对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 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幼儿园课程理论
第二节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幼儿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陶行知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 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 (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 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 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 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 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 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 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 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 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 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 《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 《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 行知诗歌集》。
教育的因袭旧法、脱离 ——“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
生活、死读书本,便立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志改革旧教育、创造新
教育。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
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活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教 育 的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三 大 目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 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陈鹤琴有关课程·教材·教法的理论详见教材38-39页。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
反对殖 民地半 封建的 幼儿教 育,提 倡适合 中国国 情的中 国化幼 儿教育
[中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一、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答:1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
2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
3他主张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要导之以礼"."讽之读书"。
"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
4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一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二、康有为的儿童教育思想有哪些?答:《大同书》,儿童接受社会的公教,母亲入人本院接受胎教,出生后进入育婴远、小学院、中学院接受系统的教育。
环境良好,设置符合年龄的教育设施,严格挑选教师,精心安排课程内容。
三、梁启超的儿童教育思想答:重视儿童教育,主张国家实施强制的义务教育。
1、传统儿童教育的弊端(1)教师不懂教育规律,教学内容狭窄(2)体罚盛行(3)不懂张弛有度2、主张:(1)教师要引导儿童善悟而非强记(2)教学要循序渐进。
(3)论述7种教材:识字、文法、歌诀、问答、说部、门径、名物(字典)(4)规定8-12岁课程表,中西兼学(5)德体智相结合(6)反对男女早婚(7)兴妇学四、陶行知的幼稚教育思想答:(一)地位和作用:重要,6岁前人格陶冶重要时期。
“小学教育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二)论创办工厂和幼稚园:1、如何创办乡村幼稚园:一方面确立创办的目标和方法,另一方面建议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去推广乡村幼稚园。
2、现有弊端: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转变为“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总目标3、论创造的儿童教育: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和发挥创造力,使儿童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
功能:(1)解放创造力,六大解放:解放头脑、眼睛、双手、嘴、空间、时间。
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
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对于儿童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及其现实应用。
一、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陶行知主张“因材施教”、“德育为先”,强调儿童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他主张从培养儿童的品德和素养入手,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自主性发展。
陶行知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充分的关爱和尊重,教师需要成为儿童的引路人和朋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陶行知主张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学校应该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儿童动手实践,并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他鼓励学校建设实践基地,让儿童亲自参与农田、工厂、商铺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注重学习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陶行知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他认为,教育应该使每个儿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道德观念、乐于助人的社会成员。
他主张让儿童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和参与能力。
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陶行知认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核心任务。
他反对机械笔记和填鸭式的教育,主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他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勇于提问,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实施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的现实应用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应用。
如今的教育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
一方面,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得到了体现。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总结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总结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位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以下是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总结:首先,陶行知认为教育应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
他强调,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天赋和发展需求。
因此,教育应根据儿童的个体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他主张尊重儿童的意愿和需求,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陶行知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实际需求,让儿童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他主张以游戏为基础的学习,通过自主探索和体验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他还强调教师应该成为儿童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通过与儿童的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再次,陶行知重视德育与学科教育的综合发展。
他认为儿童的品德教育和学科教育应该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他主张通过情感教育和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他还主张在学科教育中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挑战。
最后,陶行知倡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他认为教育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校和家庭应共同肩负起培养儿童的责任。
他主张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与沟通,共同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他还鼓励家长关注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强调儿童的个体差异、以儿童为中心、德育与学科教育的综合发展以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这些思想在现代中国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导我们更好地关注儿童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适应个体差异和社会需求的教育服务。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陶行知(1130-1201年)在《荀子》中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幼儿教育思想。
他的著作《论语》充分肯定了婴幼儿的性质,以及培养和教育婴幼儿应该具备的原则。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是一种把孩子的智力、意志、情感、社会性和道德素质培养起来的系统思想,可以说是古代幼儿智力、意志、情感、社会性教育思想的综合体现。
陶行知认为,婴儿具有天生的智力,因此要有效地培养和教育他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他相信,文化教育应该在先天基础上加以培养,使之在智力、意志、情感、社会性和道德素质等方面能够发展到最佳状态。
他强调,要想培养和教育孩子,就要“训示不息,见义勇为”,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他们能够以善良的心态去追求真理。
陶行知认为,以教师的榜样鼓励孩子的心态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既要塑造了孩子的道德品质,又要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
他还认为,要让孩子能够真正“学会学习”,就要“以自学为主”,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总之,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具体做法,仍然对现今的幼儿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启发和参考,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尤其强调“训示不息,见义勇为”,以“自学为主”的做法,以及以榜样鼓励孩子的思想品质,仍然是尊重和培养婴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强调对婴儿、幼儿进行智力、意志、情感、社会性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用一种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儿童,让儿童感受到教育者的关爱,而不是以凌虐为手段来约束儿童。
同时,要培养孩子的自信、独立性、坚强意志,让他们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的面对和克服困难。
从陶行知的“训示不息、见义勇为”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强调重视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以自我驱动的动力为孩子做教育训练,让孩子在充满热情的气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品性和意志力。
同时,他认为,要想培养和教育孩子,就要“以自学为主”,以有系统的培养计划来指导和引导孩子,让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
陶行知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比较
陶行知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比较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周亮摘要:1903年我国产生第一个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此后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批学前教育家相继出现并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奉献。
他们在借鉴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同时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形成了自己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
陶行知和陈鹤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就陶行知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进行初步比较。
关键词:陶行知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1903年我国产生第一个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此后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批学前教育家相继出现并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奉献。
他们在借鉴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同时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形成了自己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
陈鹤琴和陶行知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都是在批判中国近代传统教育的弊端基础之上并借鉴吸收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基础之上形成的.他们二人的理论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本文就陶行知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进行初步比较。
一.陶行知陈鹤琴教育思想简介〔一〕.陶行知与“生活教育”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很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健康的生活就受健康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
”“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和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活既教育”,“社会既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既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陈鹤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五)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陈鹤琴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和方法,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
1.幼儿教育和儿童教育探索(“教活书”、“教书活”、“活教书”)1919年9月,陈鹤琴任南京高师,授教育学、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
在此期间,通过对长子陈一鸣的追踪研究,探索中国儿童心理发展及教育规律,同时创办了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
2.“活教育”实验1941年,陈鹤琴创办了《活教育》杂志,标志着“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和“活教育”运动的开始。
3.“活教育”理论体系(1)“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具体内涵如下:①做人:这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是人区别与动物所在;②做中国人:意味着要爱护这块生养自己的土地,爱自己国家的历史,爱自己的同胞,体现了民族性;③做现代中国人: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提出了5个方面的要求: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服务;(2)“活教育”的课程论①在“活教育”课程的本质方面,陈鹤琴主张以活动课程为主,反对分科课程。
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同时,陈鹤琴也并未强调经验、否定书本;②在“活教育”课程内容方面,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让学生直接进行学习。
③在“活教育”课程的分类方面,陈鹤琴把课程分为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5种活动;④按照“五指活动”的设想儿童活动代替课堂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它追求的是完整的儿童生活,而以“五指活动”做比喻,是因为这五种活动犹如一只手的五根指头,是相连的整体。
(3)“活教育”的教学论①“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
②“活教育”教学的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批评研讨。
比较陶行知和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异同
比较陶行知和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异同(一)相同之处1.都主张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教育陶行知在《创建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当前中国的幼稚园有3中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
他指出,应该把我国的幼稚园改革成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
陶行知也为这一目标努力了一生。
陈鹤琴认为中国当时的幼儿园全是美式化的,所以要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园,真正以中国儿童为中心的幼儿园。
2.都主张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陶行知提出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先建立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创造力的基础。
陈鹤琴认为,幼稚园应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所以说,习惯是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的。
3.都反对传统教育中的“读死书,死读书”的观点陶行知坚决反对没有“生活为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陶行知还把“传统教育”称作“吃人教育”。
他主张把旧传统教育中的“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方法转为着重培养学生的活的能力的轨道上来。
陈鹤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教育课程中的教材内容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所以要改变。
(二)不同之处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陈鹤琴的“活教育”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很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是教育的目的,它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两者相伴而生,教育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而生活也时时刻刻需要教育。
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陈鹤琴主张活教育思想,即:“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2.关于教育目的论陶行知主张的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为“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的“全面教育”。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班级:姓名:学号:[摘要]琛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创者和改革者,他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幼儿教育之路,形成了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思想体系。
为了继承、弘扬和发展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本文着重介绍陈鹤琴幼儿教育理论和思想产生、发展的过程,并分析其成因。
Mr. Chen Heqin is our country modern preschool education pioneer and innovator, he explores a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meet the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oad, forming a unique infant education theory and ideological system. In order to inherit, carry forward and develop Chen Heqin's preschool education thought,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Chen Heqin infant education theory and thought,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causes.[关键词]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活教育;教育实验和研究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和“中国的福禄贝尔”。
他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幼儿教育问题,探索和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思想体系。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工作的启示】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工作的启示】[摘要] 陶行知认为知识的演化是“行知行”的过程,为强调“行”先的重要性,后改名“行知”。
陶先生教育思想对如何加强并且做好教育实践工作、切实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师范生陶行知认为知识的演化是“行知行”的过程,为强调“行”先的重要性,后改名“行知”。
陶先生深深认同他的德国朋友傅有任先生的观点:“中国人如果懂得‘行知’的道理而放弃‘知行’的传统思想,才有希望。
”陶先生教育思想对如何加强并且做好教育实践工作、切实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一、学生在教育实践中要创造性工作“行动产生理论,行动发展理论。
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着要指导行动。
理论要通过行动才能发生他的力量,丰富他的内容。
”陶先生的“行知行”中的后一个“行”是前一个“行”的更高境界,不是前一个“行”的简单重复与修正,而是在对客观真理更深刻把握后的更理性的行动,同时更包含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一种对更美好生活的创造与理论实践的升华。
通过“行”而获“知”不是最终目的,“知”是为更好的创造性的“行”。
教育实践过程 __一个由行之知,由知而行的过程。
要学会游泳必须下水实践,只是岸上观摩与书本理论研究是学不会的,师范生在校所学的一切知识都必须到实践中检验和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教师的各项基本素质也要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对于师范生实习来说这是一个在“教”中“学”的过程,每个师范生学会“做”教师这一行必须经过的阶段,每个师范生的“做”不能停留在模仿原导师的水准上。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的关门弟子许麟庐模仿齐白石的对虾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外人一般不能分辨出真假。
也有很多人想学齐先生画虾的对虾,但都不得要领,许麟庐为此很得意,有些飘飘然。
齐先生看在眼里,就说了这句话,许麟庐牢记恩师“学我者生,似我者亡”的教诲,博采众长,悟出了“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八字心得。
陈鹤琴、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1928年,在工部局华人教 育处办公楼平台上
年近九旬的陈鹤琴在整 理自己的,死教书,教书死; 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五大部分:目的 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 等。
6、儿童自订法则来管理自己。 7、课程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来编订的,教材也是根据儿童
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来选定的,所以课程是有伸缩性,教材是有活动 性而可随时更改的。
8、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上作时很静很忙,游戏时很起劲很高兴。 9、师生共同生活,教学相长。 10、学校是社会的中心,师生集中力量,改造环境,服务社会。
的局限性是什么?
活教育 1、一切设施、一切活动以儿童为中心和主体,学校里一切 活动差不多都是儿童的活动。 2 、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做人的态度,养成优良的习惯,发现 内在的兴趣,获得求知的方法,训练人生的基本技能。 3 、一切教学,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 步。 4 、分组学习,共同研讨。 5 、以爱以德来感化儿童。
1、目的论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 “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
2、课程论 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活教育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活教育的课程有如下特点:
(1)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主要的教材,以课本作参考资 料,这是直接的活知识、是直接的经验。
活教育课程编制有2个原则:一 是根据部颁的课程标难;一是根 据当地实际环境的情形。
活教育课程编制有2个原则: 一是根据部颁的课程标难 一是根据当地实际环境的情形
3、方法论
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 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鹤琴的生平与经历
南京鼓楼幼稚园——创 办于1923年,是我国最 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
陈鹤琴,1892年出生于浙江省 上虞县百官镇,早年毕业于清华大 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 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五四运动 期间回国后,长期从事师范教育与 儿童教育工作,在儿童心理的研究 与幼儿教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 的成果。
晓庄师范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 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教 育家,人们纷纷在先生 成长的纪念地安徽省黄 山市歙县、先生创办晓 庄师范的纪念地南京中 央门外晓庄村、先生创 办山海工学团的纪念地 上海宝山区真华路修建 或翻建了陶行知纪念馆。
重视幼儿教育
提出普及幼稚教育 改变态度
改革幼儿园的办法 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
梯田
火锅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幼儿种植活动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幼儿饲养鸡和鸭
幼儿饲养小白兔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幼儿自己组织游戏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幼儿自己组织游戏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教学做事是一件事,不是三 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做上 学。”
陶 行
开拓农村幼儿教育事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
对 重视幼儿教育
幼
儿 教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育 的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贡
献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开拓农村幼儿教育事业
陶行知积极推 行平民的、乡 村的教育,在 南京郊区首创 了中国第一所 乡村幼儿园— —南京燕子矶 幼稚园。此外, 还创建了农村 幼儿教育研究 会。
开拓农村幼儿教育事业
婴儿院 幼儿园
小学 中等幼师
他从事的幼教事业 是全面的、整体的,
创立了中国化的 幼儿教育和幼儿 师范教育的完整体系
高等幼师专校
陈鹤琴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陈鹤 琴创 办的 玩具 厂中 的玩 具与 教具
陈鹤琴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陈鹤琴编辑出版的儿童课外读物
《中国历史故事丛书》、 《小学自然故事丛书 》
幼儿在田地里学习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时间 空间
头脑
创造力
双手
嘴
(二)陈鹤琴
陈鹤琴(1892--1982 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 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 南京师范学院院长。 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 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 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 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 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 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 教具和幼稚团设备。 一 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 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
陈鹤年回国后,最初任南京高 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成立后, 任教授兼教务主任。在此期间,他 致力于研究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 学和幼儿教育学。1923年他创办了 鼓楼幼儿园,作为理论研究的实验 基地。
陈鹤琴有关儿童心理与教育的教学研究
成就:开创了我国儿童 心理的科研工作,是我国以 观察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 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
反 对 旧 式 教 育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陈教授是一位爱国民主
主义者,并且随着中国 人民民主革命的发展而
陶行知批判旧教育的一句名言
不断地进步。他在美国 ——“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
留学期间,曾受杜威、 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克伯屈的实验主义和进
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陈教授把这句话改成 回国以后面对旧中国旧
他非常重视实验与实践。19 27年,他在东南大学任教期 间,在南京建立教育实验区, 为推广小学教育作实验。陶 行知先生创办晓庄乡村师范 学校时,他担任校董会董事 并兼任该校第二院院长,为 推广乡村幼儿园进行实验, 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陈鹤琴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托儿所
完整 而 系统 的 幼教 事业
教 育 观
教育 目标
教育 方法
教育 内容
教育 原则
幼儿 “自动、 自发的 学习“, 自己去 动手用 脑获得
教育的因袭旧法、脱离 ——“教活书,活教书,教书
生活、死读书本,便立 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
志改革旧教育、创造新 活。”
教育。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
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活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教 育 的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三 大 目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 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语 言活泼,图文并茂。他幼 教、小教界主编了多种辅 导性刊物,如:《幼稚教 育》、《儿童教育》、《 小学教师》、《活教育》 与《新儿童教育》等 。
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
陈鹤琴 的幼儿 教育理 论和实 践
反对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 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幼儿园课程理论
第二节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幼儿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陶行知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 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 (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 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 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 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 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 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 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 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 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 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 《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 《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 行知诗歌集》。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幼儿体验社会生活,以此为教材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现象作为生活教材
日全食
美丽的紫色树木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以家乡生产为教材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
以风土人情为教材
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陈鹤琴有关课程·教材·教法的理论详见教材38-39 页。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
反对殖 民地半 封建的 幼儿教 育,提 倡适合 中国国 情的中 国化幼 儿教育
坚决主张“处处以适应本国国 情为主体,可以采用世界性的 教材和教法,总以不违反国情 为唯一的条件”
积极地推进为中国平民服 务的、培养民族的新生一 代的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