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5篇作为一名老师, 总归要编写教案, 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篇1一、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清晰地识别小面值人民币, 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归纳出1元=10角, 1角=10分。
二、过程与方法:以识别过程为载体,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借助儿歌视频导入新课,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③通过课上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 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 会进行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课师: 同学们, 上课前我们来听一首儿歌, 儿歌中提到一个单位, 大家试着把它做找出来。
除了它, 还有哪些人民币的单位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 认识人民币。
)听说猪猪文具店有“豪礼”相送, 我们一鹑デ魄!(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师: 请同学们看屏幕, 这些钱是我们国家目前正在流通的小面值人民币, 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师:请同学们从1号学具袋里拿出所有不同的小面值人民币, 互相说一说, 认一认。
遇到不认识的可以问老师, 也可以问周围的同学, 然后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师: 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民币了吗?老师要让大家认一认。
(师快速出示人民币。
)师: (出示一张破损的人民币)这张人民币怎么了?破损的人民币不美观, 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 因为爱护人民币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15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15篇)《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说设计思路: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教学重点: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教学方法: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过程: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观察想办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巩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
认识人民币教案7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和进率,简单的购物。
分两段安排:1.认识1元及面值小于1元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1元以内的简单购物(p68~70);2.认识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超过1元的简单购物(p71~73)。
另外安排一次实践活动“小小商店”(p74~75)。
二、教材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1.以购物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教材首先呈现购物的场面,引出对人民币的认识,然后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的进率。
在练习中联系物价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不仅认了钱,还认识了它所标志的实际价值,在购物活动中学习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最后安排实践活动进行模拟购物或实际购物。
这样安排能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作用,逐步学会解决现实的购物问题。
这说明教材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再认识其他人民币。
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利于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容易建立元、角、分的进率的概念,教材从“买1元钱的笔记本付10角可以吗”的讨论引入人民币的进率,并以换算图示表示出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着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之后安排伍角币、贰角币与1元币的换币活动,加深对元与角之间进率的认识。
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突出认识人民币中的数学知识,即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
3.在认币活动中既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突出重点。
多数学生已经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有的曾有过独自购物的经历,但也可能有学生没有接触过人民币,教学前应了解学生的认币情况。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来一些人民币,教师也可准备一些人民币,让学生分组活动,指认人民币。
在交流时重点应放在了解人民币的币值,认识大写的壹、贰、伍、拾、佰和繁体字圆,当然也要认识币面上用阿拉伯数字写的1元、1角、2角、5角等。
至于人民币的颜色、形状、图案、印制日期等不要作为教学内容,学生提出了就让他说说,没提到不要往上面引导,鉴定真假人民币显然不是一年级学生的工作职责。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数学是人们熟悉自然、熟悉社会的重要工具。
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学校一班级数学《熟悉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关心,请共享给最好的伴侣。
学校一班级数学《熟悉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熟悉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洁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洁的粘补技巧。
重点难点熟悉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预备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一、了解人民币1、出示人民币,老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2、老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
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在黑板上展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认真观看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觉。
3、老师订正、确定幼儿的说法。
4、简洁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3、……延长活动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嬉戏:购物。
学校一班级数学《熟悉人民币》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使同学在观看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熟悉商品的价钱,学会简洁的购物。
3、在取币,付币,换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育思维的敏捷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熟悉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学预备:多媒体1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超市图)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呀!今日老师也带来了很多的东西,小伴侣想要吗?(想)想要可没那么简单,老师有个规章:你们必需用钱来买。
认识人民币的教案(通用6篇)
认识人民币的教案认识人民币的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人民币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人民币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当孩子们在观察、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之间的进率。
2、经历分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参与学历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难点】人民币之间的互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文具店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文具店里买东西,你们看,这里有这么多的学习用品。
师:我们去文具店里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生:需要钱师:请你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学生汇报2、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
①、师:小朋友和妈妈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要用钱。
)②、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对,买车票也要用到钱)③、师: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呢?(出示第3幅图)师: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引出课题师:看来,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师:真棒!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认一认分一分师:拿出我们准备好的人民币认一认,并把你喜欢的一张拿出来说一说,介绍一下。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张人民币,并追问你是怎么认识它。
引导学生讲出可以看人民币上的数字,知道它的面值。
)之后教师课件出示一张一元纸币和硬币,让生生一起来认一认,巩固由数字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认识人民币》教案
《认识人民币》教案《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环节预设:一、认识人民币: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
(较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
(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
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设计思路: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活动目标: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篇)《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取币、换币、付币的教学活动中初步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验购物过程,感受购物乐趣,学会简单购物。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及初步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竹篓、各式各样1元以上的人民币,台灯、计算器、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1元以上人民币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已认识了哪些面值人民币?2、自主探究:你还认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请小朋友从面前竹篓里拿出你熟悉的人民币,进行相互辩认。
3、引出课题: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二、应用1元以上人民币1、基础练习、加深认识:同学们已能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下面请同学们对照物品标出的价格,拿出相应的一张人民币,(电脑出示物品,学生示范拿)。
如果几张人民币合到一起,你能说出钱数吗?练习一:师随手拿几张1元以上的人民币,让学生进行口答。
练习二:进一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抽取,相互辩认。
2、模拟购物、尝试运用:(1)集体购物台灯标价52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付钱的方法。
指名汇报:生1:一张50元加一张2元。
生2:两张20元加一张10元加一张2元。
………(2)小组购物组长出示计算器、录音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付钱的方法。
-1-(3)指定钱数购物引出:刚才同学们已能顺利的购买台灯,计算器、录音机,如给你10元钱,观察竹篓里的物品,你想买些什么?放音乐,组织学生自由选购说明:选购商品钱数总和应小于或等于10元,不能大于10元,选购商品件数可以是1件,也可以是2件,3件。
(4)选购体育用品引出:刚才同学们用指定钱选购了自己急需的日常生活小用品,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出示P65T6题、指名回答。
补充问题:A 带20元行吗?为什么?B 在第二问题中,不可能买的是哪两件商品?3、综合练习,拓展深化(1)“想想做做”第7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设计说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人民币,所以对人民币并不陌生。
在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然后根据教材提供的关系图,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兑换。
2.在教学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人民币的作用,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就是爱护我们国家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从小养成存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教材使用)学生准备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教材使用)教学过程⊙出示情境,导入新课1.铺垫。
课件出示教材52页4幅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说说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购买文具、买票、买报纸和存零钱)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人民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到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爱护人民币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国家。
同时我们也要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存钱的好习惯。
2.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看看它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列举出使用人民币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你们能认出几种?是怎样识别的?学生说出这些人民币的名称和识别的依据。
《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21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2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1教学内容: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人教版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第2题。
教材分析:本课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把人民币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通过兑换人民币,让学生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最后开展各种购物练习,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4、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突破方法:借助模拟人民币,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中认知。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小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文具用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用实物投影出示模拟钱币。
(学生回答钱或人民币)师: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钱,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这些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
(板书)请你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结合教材第52页前3幅主题图,学生自由回答,体会人民币的用途,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出示教材第52页第四幅主题图。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指名说一说图意。
先在小组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零花钱的,有存钱的习惯吗?存钱可以做什么?老师再指名回答。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第一章: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民币的定义和作用。
讲解人民币的种类,包括纸币和硬币。
演示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如100元兑换成10元、1元兑换成10角等。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人民币的了解。
设计小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第二章:认识人民币的面值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学生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名称和图案。
2.2 教学内容讲解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及其名称,如1元、5元、10元等。
介绍人民币上的图案及其含义。
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实物,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人民币上的图案及其含义。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第三章:学习人民币的单位换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进行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如100元兑换成10元、1元兑换成10角等。
3.2 教学内容讲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规则。
演示人民币单位换算的实例。
3.3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规则。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人民币单位换算的兴趣。
第四章:掌握人民币的支付和找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支付和找零人民币。
让学生了解支付和找零的原则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人民币支付和找零的原则和方法。
演示人民币支付和找零的实际操作。
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人民币支付和找零的原则和方法。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人民币的支付和找零。
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人民币支付和找零的兴趣。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节约使用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蓖ü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与复习,进一步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
2惫低识的前后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的方法,养成及时所学知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回顾本单元知识教师: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内容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数数和数的组成、写数和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认识人民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部分一部分地对本单元所学的这些知识进行与复习。
板书课题:与复习二、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教师:我们先来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请同学们数出27根小棒。
学生独立数小棒。
教师:你们是怎样数的?要求学生回答:先数出2个10根小棒,再数出7根。
教师:其他同学赞成吗?谁能归纳出我们数数的方法?要求学生说出:数数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一十一十地数和一个一个地数结合起来数。
教师:那么2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要求学生回答:27是由2个十和7个一组成。
教师:对了,一个数的十位上是几就说明这个数是由几个十组成,一个数的个位上是几就说明这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书上2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抽学生汇报。
三、复习写数和读数教师:下面我们来复习写数和读数。
读数和写数都要到数位,能说一说我们学习过哪些数位吗?引导学生回答学习过百位、十位和个位。
教师:这些数位是怎样排列的呢?引导学生说出从右面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在黑板上贴上算珠图(如右图)教师:你们所说的数位上的十位和个位是这样排列的吗?教师:这幅算珠图上的算珠分别表示什么?合起来是多少呢?引导学生回答:十位上有2颗算珠,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3颗算珠,表示3个一,合起来就是23。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推荐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6篇)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活动目标: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
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篇1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在取币、付币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和节俭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教学难点会付币,在合作学习中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及进率。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出示“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都要用到它。
”生它是钱。
师那么中国的钱叫什么呢?生它叫人民币。
师对,人民币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全班齐读课题。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活动2【讲授】二、自主体验,探究新知相互介绍,认识人民币师请你说一说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生买东西,在超市、在商店、在菜市场……师小朋友们,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尖,平时家里的大人在逢年过节都会给我们压岁钱,你是怎么安排这些零花钱的你有存钱的习惯吗你打算把存下的钱做什么(对学生进行合理使用零花钱和节约用钱的好习惯教育。
《认识人民币》教案完整版
《认识人民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认识人民币》章节,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面值及图样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运算,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场景模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和各类面值,能够识别各种人民币。
2. 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运算,培养其数学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的能力,提高其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民币的识别、加减运算及实际应用。
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实际场景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样图、PPT、计算器。
学具:人民币模拟钞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购物场景,引出人民币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介绍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引导学生学习人民币的换算,如1元=10角,1角=10分。
(3)讲解人民币的加减运算方法,并进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进行人民币加减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环节:(1)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2)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使用人民币。
六、板书设计1. 《认识人民币》2. 内容:(1)人民币的基本概念及面值(2)人民币的换算(3)人民币的加减运算(4)实际应用:购物场景模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请根据人民币的面值,将正确的符号填入括号内。
(2)计算题:计算下列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3)应用题:根据购物场景,选择合适的人民币进行支付。
2. 答案:(1)1元=(10角),1角=(10分)(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购物场景引入人民币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人民币的识别、加减运算及实际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辅导。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电子支付等其他支付方式,认识现代支付手段的便捷性。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面值10元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初步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课重点在于认识和使用人民币和单位名称。
2、难点在于每个环节的衔接。
活动准备1.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及1元的硬币若干。
2、装有纸币的信封若干份。
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1、出示纸币和硬币,教师介绍我国的钱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概括:我们今天以认识纸币为主)2、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一个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师:“它们是多少钱呢?你们怎么知道是1元、5元、10元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师:“仔细这些钱上面都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的共同名称吗?”{人民币}3、介绍认识人民币单位“元”。
4、将装有纸币的信封发给每一位小朋友。
师:“小朋友打开信封看看里边信封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呀?(钱)那你们说说你们手中拿的是多少钱哪?”(引导小朋友正确运用单位“元”。
)5、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
(钱可以用来买衣服,买菜,买水果,交学费读书,等等,还可以用来捐助有困难的人。
)6、教幼儿合理的使用钱。
课堂延伸:老师激发幼儿的爱心,鼓励幼儿向右困难的人捐助,带上手中的钱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
教学反思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
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二册《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应用能力;3.受到爱护人民币及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一、教材与学情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人民币,具有一定的购物经验,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思考、讨论、展示,在这种自主探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知道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含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与思维品质。
4、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三、设计理念(1)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我来介绍人民币”,“我会分类整理”等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较大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5篇
【导语】⼈民币的单位为元,⼈民币的辅币单位为⾓、分。
1元等于10⾓,1⾓等于10分。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年级数学认识⼈民币教案 教学⽬标: 1、认识不同⾯值的⼈民币,知道元与⾓之间的进率:1元=10⾓。
2、培养学⽣初步的观察能⼒、主动与他⼈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操作能⼒,激发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民币在社会⽣活、商品交换中的作⽤,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值的⼈民币。
教学难点: 元与⾓之间的进率:1元=10⾓。
教学具准备: 每组2袋⼈民币,⼀个钱包,⼀张⽩纸;多媒体课件;实物⼀宗。
(考虑到⼈民币学具卡表演不清晰,与真币有⼀定的差距,⽽且只有正⾯,没有反⾯,容易造成学⽣认识上的误差。
真币票⾯清晰、真实,与学⽣的实际⽣活更接近,便于学⽣认识和学习,所以我们为学⽣准备的是真实的⼈民币。
为了保证学⽣的.⾝⼼健康,我们准备的是新币,同时注意提醒学⽣养成⽤后及时洗⼿的卫⽣习惯。
) 教学过程: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课讲演⽰“蓝猫当家”的动画,让学⽣体会⼈民币在⽣活中的重要作⽤。
⼆、⼩组合作,认识⼈民币 1、认⼀认,说⼀说。
师:请⼩朋友把⽼师给⼤家准备的学具⼈民币拿出来,在⼩组内认⼀认,说⼀说;不认识的请⼩组的⼩朋友帮忙,看谁认的多,认的准。
(⼩组活动,初步认识⼈民币。
) 2、分⼀分,理⼀理。
师:刚才⼩朋友们认的很好。
但⽼师觉得这些学具⼈民币这样放在桌⼦上有点乱。
下⾯请同组的⼩朋友商量商量,把这些⼈民币分⼀分,有顺序、整齐地整理到钱包⾥,⽐⼀⽐哪个⼩组整理得好。
(⼩组活动;通过整理钱包,进⼀步认识⼈民币。
) 汇报交流: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整理的。
(通过展⽰学⽣的整理结果,使学⽣清晰地、有序地认识,⼈民币。
) 3、猜⼀猜,摆⼀摆。
分别出⽰⼀枝铅笔,⼀个转笔⼑,⼀个铅笔盒,让学⽣猜猜并摆出它们的价格。
(通过让学⽣展⽰、交流不同的摆法,说⾃⼰的想法,讨论得出:2⾓可以换2个1⾓;5⾓可以换5个1⾓;l元=10⾓。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设计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级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1、操作法:通过操作人民币,初步感知人民币,认识人民币。
2、观察法:通过观察发现各种面值的热民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谈话导入。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1、观察情境图2、提出数学问题三、解决问题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你存了多少钱”。
从了解本班学生的存钱罐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然后由情境图回到现实中来,一本班同学的存钱罐为素材开展学习活动。
提出的问题:你存了多少钱?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你存了多少钱”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采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1、首先是策略问题,即怎样才能知道存了多少钱,面对这么多钱怎样数。
2、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先分类,将面值相同的人民币放在一起。
3、夹流自己辨认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方法,可以从人民币上的面值、正反面的颜色、图案等方面进行辨认。
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出示第一个红点问题“你存了多少钱”。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存了多少钱,面对这么多钱怎样数。
生:给人民币分类。
生:交流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师:教师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2、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四、课堂练习五、课堂4、认识乐园、角、分的基础上,组织兑换人民币的活动,如:“1角兑换多少分?”“1元兑换多少角?”从而得出1元=10角,1角=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人民币(一)》说课稿教学设计的说明《认识人民币(一)》这一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并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制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1.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参加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为达成这4个目标,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购物为主线,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来组织教学活动。
一、情境导入通过播放学校在2001年9月28日举办的第三届红领巾跳蚤市场活动的录像片段,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
又因为这些一年级学生在去年的红领巾跳蚤市场活动中,没有直接参与活动,只当过观众。
所以在这里借此机会激发学生想不想在今年的跳蚤市场活动中露一手呢?从而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二、认识人民币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因此我首先让学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有序地进行板书: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老师有序的板书为下面学生按顺序同桌介绍人民币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这里老师指出本节课先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
接下来安排同桌互动合作学习和大组交流活动: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地向同桌介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然后交流:在刚才的介绍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发现?有没有需要提醒别人注意的地方?通过这两个问题,我借学生的嘴巴讲出有关辨认各面值人民币的方法。
事实证明,学生的发现、学生的经验是那么丰富,他们发现1元、1角的人民币有纸币还有硬币,硬币有新旧两种,图案不同;5角的人民币有纸币还有硬币,硬币是金色的,最容易区分;2角的人民币只有纸币,没有硬币。
他们认为在辨认人民币的时候要能认识大写的1、2、5,认为在辨认人民币时,可以看颜色、图案、大小、数字,但最主要的是要看数字后面的单位。
三、模拟购物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多个情境,有易到难地培养学生购物的能力。
A.模拟购物(一)这里通过录像情境提出问题:跳蚤市场上有一个可爱的芭比娃娃,售价是一元,如果我们来买,你准备怎样来付一元钱?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求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答案。
二是在学生交流中自然导出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这里我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适时总结点拨。
根据学生提出的付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操作,并用人民币摆一摆:用一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两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三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根据学生的付法,适时提问:为什么这么付,能说说理由吗?从他的发言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最后总结概括不管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都是1元。
B.模拟购物(二)这里通过出示班上邵亦锴同学收到的他爸爸从山东诸城寄来的信提出问题:先猜猜信封上邮票的价钱是多少?猜猜邵亦对寄信这一事情知道很少,因此这里提醒学生要关注生活,建议课后到邮局去调查一下,寄一封普通的信需要贴多少钱的邮票。
)这一问题的提出也有两个目的:一是继续提供付币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案从角币中取钱。
二是借此引出找币问题。
学生受第一次模拟购物方法的迁移,通过同桌讨论,很快地用角币摆出了多种付80分的方法。
随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身边没有几角的零钱,怎么办?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地想到可以付1元,然后找回2角。
这里自然地引出了找钱问题。
C.模拟购物(三)老师逐步出示五种商品,并提问。
付1元钱分别买一块价格是2角的橡皮、一把价格是4角的小刀、一个价格是3角的书签、一把价格是7角的尺子,应找回多少钱?怎么算?付1元钱买一盒价格是1元4角的铅芯,够不够?还要付多少?如果付1元5角,要找回多少钱?如果付2元,要找回多少钱?如果用1元钱去买这几样东西,最多可以买几样?哪几样?如果买两样,可以怎么买?这里充分利用题目内涵,增多练习的机会,延伸找钱问题,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简单加、减计算,提高购物能力。
四、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开展红领巾跳蚤市场活动。
这一环节的安排呼应开头,再一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010-12-28 07:42:22)标签:杂谈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
教学目标1. 在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认识面值在1元以下(包括1元)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 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逛过超市吗?到超市去买东西时要准备些什么啊?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钱,如买东西,交学费等。
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做人民币。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人民币)。
[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认识元、角、分1. 认识1元。
谈话:小朋友们,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只放着人民币的盆子,在盆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提问:你认识1元的人民币吗?请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举给大家看一看。
再问:(指学生手中的1元纸币)他拿的是1元吗?你是怎么认识的?有谁拿出的1元和他不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小结:是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指1元纸币)像这样纸质的人民币就是纸币,(指1元硬币)像这样金属做成的人民币就是硬币。
2. 认识1角和1分。
提问:(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纸币和一枚硬币,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吗?要求:你能从盆里分别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吗?学生按要求分别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
学生按要求拿出1分的人民币。
[说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特别是对1元、1角较熟悉。
上面环节中,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让学生拿出1元、1角和1分的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认识1元、1角和1分的方法,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
]3. 分一分。
谈话: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人民币,如果老师再拿出一些人民币,你们能很快地认出它们吗?课件分别出示5角、2角和5分、2分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
谈话: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人民币,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请小组里的小朋友合作,把盆里的人民币拿出来分一分。
学生活动后,分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把硬币和纸币分别作为一类;第二种是根据面值把1元分为一类,5角、2角和1角分为一类,把5分、2分和1分分为一类。
结合第二种分类的方法,讲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说明:通过分类活动,再一次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又自然地让学生体会了人民币的单位。
]4. 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们可以带上这些人民币去逛逛超市了。
(出示教科书第68页的情境图)瞧,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啊!这么多的商品,你想买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每种商品的价格。
谈话:笔记本的价钱是1元,你应该付多少钱给营业员阿姨呢?请小朋友用盆里的钱付一付。
学生活动后,反馈不同的付钱方法。
提问:同样是1元的笔记本,怎么可以用1元来付,也可以用10角来付呢?(10角就是1元)谈话:10角就是1元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角、2角、3角……10角(1元)。
10角就是1元,也就是说1元等于10角。
(板书:1元= 10角)启发:我们已经知道1元等于10角,那1角等于几分呢?一起来数一数。
(板书:1角= 10分)[说明:创设去超市购物的实际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在购物时付钱的经验。
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付1元钱,自然地总结出“1元= 10角”,并由此类推出“1角= 10分”,从而使学生知道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师生一起数出10角、数出10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邻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的印象。
]5. 教学“试一试”。
谈话:(拿出1元)老师这里有1元钱,我想把它换成零钱,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想一想,1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谁最先想好了,就拿着钱到老师这儿来换。
师生示范换钱,并让学生说一说换钱的过程:1张1元可以换成2张5角(或2张5角可以换1张1元)。
提问:再请小朋友想一想,几张2角可以换1张1元呢?让学生在同桌间互相换一换,并说一说换钱的过程。
[说明:换钱的活动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又能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时学会根据口袋里钱的情况灵活付钱。
]三、应用拓展1. 提问:(出示一块橡皮)这块橡皮5角钱,从下面的钱中,拿出5角,可以怎样拿?(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先将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拿1张5角;拿2张2角和1张1角;拿1张2角和3张1角;拿5张1角。
2. 谈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小超市”开到我们教室里来啦!(展示课前布置好的“小小超市”,主要是1元及1元以下的小商品)小朋友们愿意到超市来买东西吗?去超市买东西要注意些什么?提示学生买东西时要遵守秩序,要有礼貌,要想想怎样付钱,营业员需不需要找钱等等。
师生共同活动。
先指名交流后再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你买了什么?你是怎样付钱的?找回了多少钱?[说明:认识人民币的最终目的是学会使用人民币。
本环节的实际购物活动,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购物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初步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五、课后作业到商店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人民币(B)2009-08-10 16:01:38 说两句标签:一年级苏教版教案1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