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中海大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海大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1、两寮六大:p220/225/228西周早期由“卿事寮”和“太史寮”执掌国家各项政务。

“卿事寮”之下有司土(徒),司马,司工(空),号称“三右”,也称“三事大夫”分管属于国家的民政,军政和手工业等事务。

其下各有一定的僚属。

“太史寮”之下有太史,太祝,太卜,号称“三左”,分管宗教祭祀及文字册命等事务。

三左三右合成“六大”,也称“六卿”,是国家主要行政官员。

早期,两寮分掌政权,不分轩轾。

中晚期,“卿事寮”的作用显著,“三事大夫”改称“三有司”,下辖机构增多,尤其是增加了“司士”一职,主管澄清吏治,监督百官,“太史寮”地位下降,也说明当时社会生活进入更文明的阶段,对实际的政务的处理超过了一般的祈求,占卜。

当然,太史,太仆,太祝的作用仍然不容低估。

两寮六大是较清晰的,但是后期,王家事务官往往侵夺国家政务,专制王权增强。

2、三公九卿:p221/229三公1.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

2.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

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特点:1.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2.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

3.丞相位高权重4.新的较完备的官僚制度。

3、三省六部:p221/236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中国古代史全册的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全册的名词解释
19.两税法: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唐中叶后,土地兼并势力发展,均田制被破坏,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无法实施。安史之乱后,为解决财政危机,德宗采纳杨炎建议于780年行此法。即按田亩征收地税,按每户资产多少征户税,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并以征钱为主。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
24、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即封邦建国。具体做法是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王室直接管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各建邦国。被分封的的诸侯主要是周王的同姓亲属、功臣、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周天子保持着臣属的关系,要承担各种义务,如: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诸侯在封区之内,亦实行分封制,他们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又把所封采邑内的土地分封给士,士直接统治人民。
18.租庸调制是唐代前期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唐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内容有: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太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年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作庸。
5.谶纬神学:在 汉 代 统 治 者 的 倡 导 之 下 , 谶 纬 神 学 非 常 盛 行 。 谶 是 一 种 宗 教 性 的 神 秘 预 言 , 又 称 谶 语 , 以 之 预 测 吉 凶 , 因 通 常 配 有 图 , 故 又 叫 图 谶 。 古 人 多 用 於 政 治 斗 争 中 。纬 是 相 对 於 经 而 言 , 指 用 图 谶 等 神 秘 含 意 解 释 儒 家 经 典 , 又 称 为 「纬 书 」。实 际 上 , 谶 纬 神 学 是 古 代 的 具 有 宗 教 神 学 色 彩 的 政 治 宣 传 心 理 学 , 以 此 为 谋 求 权 力 者 或 已 登 上 权 力 宝 座 的 统 治 者 大 造 舆 论 , 从 而 收 服 具 有 传 统 天 命 观 的 民 众 , 证 明 其 权 力 的 合 理 性 。谶 纬 神 学 在 西 汉 末 年 的 哀 、 平 之 际 大 兴 , 在 王 莽 与 刘 秀 的 推 波 助 澜 之 下 , 到 东 汉 更 成 为 占 统 治 地 位 的 思想。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1、分封制这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王室子弟和功臣的制度。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极盛于西周,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故有诸侯国之称。

分封对象的主体是同姓亲族,分封的主要形式是“授土”、“授民”。

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且自置官署,任免官吏,征收赋税,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但诸侯需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定期朝觐述职、进贡献礼、驰援拱卫王室的义务。

因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名义上仍归周天子所有,故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局面。

但由于其主要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无法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绝对管理,随着地方诸侯势力的强大,周王室的逐渐衰微,分封制的弊端逐渐显露,至秦朝终被郡县制所取代。

2、宗法制这是中国古代对家族内部成员区分亲疏关系的制度。

其起源于西周时期,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在宗法制下,属同一原始血缘的后代被分为大宗和小宗两大支系,嫡长子传宗继统,即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及庶族系兄弟受封为诸侯,接受天子封赏的土地和城邑,是为小宗。

大小宗体系是相对而言的,他们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旨在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它对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也有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实现“国”和“家”的密切结合。

进入封建社会后,分封制崩溃,但宗法制仍然延续,尤其是嫡长子继承制对维护社会统治产生深远影响。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这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始建于秦朝,指的是封建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封建官僚机构管理并控制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

其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其中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的,体现在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上,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权力都具有一定的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则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体现在郡县制和选官制度上,即中央机构对地方拥有绝对有效的管理,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1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1

自考 中国行政史 80%名词解释 必考 第一章 夏商西周 1、禅让制:尧舜禹时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

相传四岳推举舜为尧的继承人,尧对舜三年考核后让舜作自己的助手。

尧死后舜继位。

后四岳又举治水有功的禹。

2、宗法制: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西周时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

核心内容是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

嫡长子为“大宗”,庶子分封为“小宗”,小服大,借以维护各级“宗子”为中心的宗法统治。

3、分封制:是中国奴隶社会中一种为协调统治阶级利益以便对付种族奴隶而建立的制度,即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世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

西周时期分封制度达到成熟和完善,它与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相互支持、相互巩固,以达到保证国家统治的稳固长久。

周天子除留下王畿的一部分地区由刑王室直接管理外,将其他部分分封给王族成员、功臣姻亲和传统贵族,这些人也依此做法再分给卿大夫。

经过不同层次的分封,西周王朝形成了等级结构的国家群。

分封诸侯的目的是拱卫中央王朝,天子与诸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4、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君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由君王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者从事生产。

“外服”是指侯国统治的区域,由各地诸侯管理,但外服诸侯与君主是一种君臣关系。

内外服制最早实行于商朝。

5、乡遂管理体制:是西周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实行的一种管理体制。

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

在国都内及其近邻划分若干乡,并设相应的管理者。

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实行遂制,也设相应管理者。

通过乡遂制度,形成层层控制的网络系统,成为后世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

四岳议事会:是君主的辅助及咨询顾问 王子王位继承制:盘庚迁殷后,变“兄终弟及”制为王子继承制,即由家族占有王位缩小到直系占有王位 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就是在诸嫡子之中,确定长子的优先继承地位。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大索貌阅:隋文帝开皇五年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诈小逃避徭役。

查出不实,流配里长、党长,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

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以防包容隐庇。

隋炀帝大业五年又一次“貌阅”。

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228万余。

2、输籍定样:隋文帝开皇五年采用高颖的建议,行“输籍定样”法(或称“输籍法“)。

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根据标准定百姓户等,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

这样百姓不能逃税,官员不能任情舞弊。

由于税额低于世家大族对佃户的剥削,因此吸引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户。

3、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时开始实施的中央官制。

三省是尚书、内史(唐中书)、门下,三省负责国家政务,互相牵制,内史省是决策机关,长官监、令;门下省是审议机关,长官纳言;尚书省是行政机构,长官令、左右仆射,下设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民部,唐户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部,是为六部。

三省长官同向皇帝负责,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帝集权。

决策与执行机构分开,对于防止权臣篡位,稳定政局,维护统一,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4、开元之治:开元年间,唐玄宗先后任命姚崇、张九龄、韩休等人为宰相,针对时弊进行以下改革:①裁汰冗官,整顿吏治;②抑制食封贵族;③压制佛教势力;④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⑤检田括户,限制土地兼并;⑥重视教育文化的发展。

因为以上各项改革,开元年间吏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文化的繁荣,成为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二王八司马事件:唐后期宦官专权严重,威胁皇权,也遭到朝臣反对。

永贞元年,顺宗重用王叔文、王伾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十人对弊政进行改革,剥夺宦官权力,但接掌军权的关键性措施因宦官集团反对未能成功。

同年八月,以权阉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与未皋等内外呼应,迫使顺宗让位与太子李纯。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第一章夏商西周1、禅让制:尧舜禹时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

相传四岳推举舜为尧的继承人,尧对舜三年考核后让舜作自己的助手。

尧死后舜继位。

后四岳又举治水有功的禹。

2、宗法制: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西周时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

核心内容是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

嫡长子为“大宗”,庶子分封为“小宗”,小服大,借以维护各级“宗子”为中心的宗法统治。

3、西周分封制:西周初年,统治者把大规模的土地连同居民分赏给王室子弟和功臣,建立西周的属国。

这些封地叫诸候,诸候在其封国内,又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子弟卿大夫,作为“采邑”。

卿大夫再分作为“食地”,此为大分封。

利用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

建立了天子、诸候、卿大夫之间的严格隶属关系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王权集中。

它是我国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

当然,也导致了长期的诸候争霸战争。

4、乡遂制度: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

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

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共近郊,划分为若干乡采用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比、闾、族、党、州、乡)。

边远农村地区衽遂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赞,五赞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邻、里、赞、鄙、县、遂)分别设“邻长、里胥、赞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

基层行政组织的蓝本。

第二章春秋战国1、家臣制:西周分封制下卿大夫所采用的人事组织管理制度。

分封制中卿大夫是最底层,再往下便是同一血统但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国人“士”。

卿大夫治国,国被称为“室家”,所以其官员被称为家臣,与卿大夫不同,无世袭,职位由卿大夫任命,并可随时免除,呈现雇拥关系和臣仆性质。

食邑则相当于后世的官员俸禄,两者均不能世袭,家臣制已具备后世官僚制度的雏形。

2、郡县制:战国时,各国推行一种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萌芽于春秋。

秦晋楚等国把兼并来的土地和小国改设为县,由群主直接控制。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1、官僚政治:所谓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但是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郡县制:确立于战国时期而被后世广泛采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制。

(1分)春秋时代中期随分封制被兼并战争破坏,大国开始将兼并小国改为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郡的设置比县稍晚,且规格比县要低,战国时出现郡管县。

郡的长官为“守”或“太守”,负责一郡行政、军事和财政。

县的长官称“令”或长,主管全县军政事务。

汉代以后州、路、行省先后取代郡成为一级行政区,而县制则沿用至今。

3、三省六部:P236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管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说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

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

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尚书综理全国政务。

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官。

吏部掌管理的铨选、考课、勋封。

户部管户口、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物。

4、票拟:P209所谓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以前,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实际上就是“票拟批答”,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

5、三公九卿:P229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

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

所谓九卿,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

九卿的设置主要有太常、宗正、卫尉等。

6、郡县兵役制:P4027、二十四司:P2378、三司会审制: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

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一、填空题(共计40分。

每空1分。

)1、《法经》是一部以()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和()。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与()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驻(),北洋大臣由()兼任,驻()。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简称《》。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和()。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及()。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

27、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

28、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

二、名词解释(总计32分,每小题)1、内服和外服2、宋代磨勘制度3、清代官缺制度4、淮军5、安福国会6、公务员惩戒委员会7、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8、人民检察院组织活动原则三、问答题(共计28分,1至4小题,每题6分。

中国政治制度史问答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问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三、名词解释1、政治:政治的歧义颇多,大体可归纳为三种观点:①政治指管理国家公共事物的一种行为和活动。

②政治是对公共权利的争取与运用。

③政治是制定与执行政策的过程。

2、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3、中央集权制:指的国家权力机构的联系与运作方式。

即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隶属关系上,地方绝对听命于中央,中央执掌立法、司法、人事、军政、财政等方面的大权,地方受制于中央并接受中央的监督。

4、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哪个主导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5、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6、“十通”:是一套考辩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军事图籍的重要工具书。

“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

四、简答题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答: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历代国体和政体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和规律。

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中国古代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管理体制,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

2、论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与运作的社会环境特点。

答:自然经济主导的农耕社会;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社会;儒学主导的文化专制社会;礼教为本的伦理型社会;君主专制的皇权社会;汉文化为主导的内敛型社会;历史悠久的古文明社会;人本文化主导的泛宗教社会。

3、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答:(1)以史资治,为我国现实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

(2)为自身成才和志向的完成奠定基础。

(3)为在中国政治制度史领域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4、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概念解析。

答:传统社会又称“礼俗社会”、“共同体”或“公社”,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的一种与现代社会(法理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类型。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中国行政史名词解释

1、内外服制: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

“外服”诸候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2、三公宰相制:具体内容是改丞相为大司徒、太慰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

汉武帝时代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又从宰相制度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

从宰相制度上讲,三公宰相制起到分散相权的作用。

3、二府三司制:是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使司,又称“计相”。

二府三司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

4、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

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

因此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5、中央设计局: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于1940年冬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

该局由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兼任总裁,该局主持设计的机构是审议会。

设计及审议的事项包括政治经济建设计划及预算、党政制度机构及重要法规的调整、重要政策的建议、政府各机关各年度施政计划等。

6、禅让制:尧舜时代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

7、战国时期上计制:上计制是战国时期官员考核的主要形式,即下级行政部门向上级禀报仓库存粮、垦国数、赋税数、户口统计以及治安情况。

其具体做法是:每年初中央重要官员和地方长官将一年的各种预算数字写在木卷上,呈报国君;国君将卷一分为二,国君执右卷,大臣执左卷,年终由国君亲自考核,将两卷相合,并将实际完成数字和预算数字相核,以定政绩高下。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部分名词解释汇编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部分名词解释汇编

中国古代史复习题汇编一,名词解释。

1.侨州郡县:东晋政权为安抚北方侨民在其辖区内用北方地名而设立的州郡县,西晋末年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他们多聚族而居,保持原来籍贯。

东晋政权在北方流寓人口集中的地方,用他们原籍区域名称,设置的侨州侨郡侨县,主要用于安抚管理北方人口和北方士族,以保持北方士族的封建特权,土断施行后,侨州郡县数量减少,隋朝统一,侨州郡县彻底废除。

2.侯景之乱:南朝梁武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的叛乱。

侯景原为东魏大将,投靠南朝萧梁后,于公元548年,举兵叛乱,叛军攻破建康、吴郡、广陵等地区,烧杀掠夺,对南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虽然叛乱于552年平定,但南方政权统治由此削弱,北强南弱对峙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南弱北强的局面正式形成。

3.宗主督护制:北魏初期的地方基层组织制度,十六国时期,连年战乱,各方地主聚族而居,建坞堡自守,其特点是,宗族性强,军事生产合一。

北魏建立后,以之为地方基层政权,任坞堡主为宗主,督护其坞堡周围的百姓居民,称之为宗主督护。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施“三长制”,这一制度北废除。

4.六条诏书:西魏宇文泰颁布的汉化措施,其内容为“先洗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六条诏书的实施,巩固了西魏的统治,为后来北周统一北部中国创造条件。

5.输籍定样(仅供参考):隋朝制定的户口等级和纳税标准的方法。

根据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高低),重新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薄。

它的推行,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打击了豪强士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6.输庸代役:一种以交纳绢布代替徭役的赋税制度。

唐代规定,每丁每年服役20天,若不服役,则每天纳绢3尺或布3尺7寸5分,这种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输庸代役,产生于隋,普遍适用于唐,它的推行,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来安排事务,对促进农业生产有积极作用。

7.甘露之变:唐后期统治集团朝官和宦官矛盾的重大事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由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制。

征辟制度:君主直接选拔人才称之为“征”,主要长官直接任用属吏称之为“辟”,这也是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用人制度丁忧:即为遵从礼法的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应当出任官职,居家守墓以魏孝思,具备一定的强制性上计制度:秦汉时地方守、相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的制度。

这一制度随着集权制加强而形成(百度百科)官僚政治:(特点)以科层组织形式分配权力和责任充分依靠成文的法规及档案文官制度,即为免试,申领俸禄,据能力,功绩和年资晋升弹劾酋帮制:(特点)地位永久的统治者集中化的权力一批官员分层化的社会分封制:西周覆灭,实行“封建制度”制度,所谓封建制度就是“封诸侯,建藩卫”。

封地的目的是创建以天子宗族居多干活,天子勋戚辅以冀的政治体系,以期利用宗亲关系去保护天子的正统地位宗法制:所谓“宗”,就是人们对共同祖先的崇拜,进而成为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体系。

是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血缘关系组织质变和扩大而形成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百科)所谓“公委曲长不以贤,立子以便宜不以长。

”这就是所谓的嫡长承继制郡县制:县发生于春秋前期,郡发生于春秋末年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盛行于秦汉。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百科)禅让制: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

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百科)世袭制: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发扬,这种发扬主要存有“家长”的发扬,诸侯国的发扬(百科)年号:历代帝王纪元所奠定的名号庙号:皇帝死后被封的称号,用以祭祀及表明在太庙里的位置。

谥号: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号尊号:皇帝已经就是最低的尊号,但是高居皇位的统治者并不以此为满足用户,他们期望赢得更尊荣的尊崇,而皇帝底下的官僚们,处在本省利益的动机,便在适度的时机迎合皇帝的性欲,官方的展开嘲讽,并使皇帝的名号又减少代莱内容,那就是尊号,也称作徽号。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和论述题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和论述题

常见名词1. 大运河隋炀帝时开凿了沟通了洛阳和杭州的大运河。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一带人开通济渠,由洛阳西引谷水、洛水到黄河,再由板渚引黄河入汴水,又从开封以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通于淮水。

同年,又征发淮南人开山阳渎,自淮安引淮水。

绕扬州、仪征入长江,即原来吴王夫差开的邗沟。

大业四年(608年),征河北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

大业六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

这条运河长达四五千里,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适应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联系。

2. 大索貌阅隋代搜括逃避赋役户口的措施。

隋政府为加强对人民的搜括,对户籍加强管理,防止隐瞒年龄逃避赋役,于开皇五年(585年)命州县大索貌阅,即按人查对户口,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

如有不实,正党长流配远方;并规定大功(堂兄弟)之下皆令分居。

有告发者受赏。

大业五年(609年)再度貌阅,规定有户口中一人不实者,官司解职;凡检举得一壮丁者,令被纠之家代为输赋役。

计搜得壮丁23000,人口641500。

3. 输籍定样亦称输籍法,隋代划分户等的办法,是隋文帝于开皇五年(585)接受高颎的建议所采取的一项经济政策。

即把各级民户向政府所输租税,从轻定额,写成定簿,由中央将划分户等的标准(定样)颁发各地,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出查,令民户各随近便,五党或三党(百户为党)为一团,依定样定户等上下。

既防止地方官吏、豪强在户籍、户等、赋役方面营私舞弊,又可把依附豪强的农民吸引过来,加强中央集权,有利经济发展。

4 《开皇律》:隋文帝于开皇元年(581年)夺位后,针对北周刑法繁杂苛酷的情况,即命高颎、郑译、杨素、裴政等人,于北魏、北周旧律的基础上改定新律。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又以“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每年断狱,犹至万数”,特敕命苏威、牛弘等人本着删繁就简的原则,修改《新律》,完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律》5.瓦岗军:隋末农民起义中战斗力最强大的队伍,由翟让、李密领导。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历史人物名词解释要点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历史人物名词解释要点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必修一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对象:贵族(受封的主体,封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特点:层层分封,上下级有严格的隶属关系2、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1904)3、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秦朝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虚设)九卿:众卿、列卿之意5、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盛行于秦汉。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

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其组织机构与中央政府略同,郡以下设县或道。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

6、殿阁大学士:朱元璋即位后,废除丞相。

丞相被废除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7、明朝内阁:内阁是在永乐时期建立的。

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内阁非法定一级中央机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

8、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国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

9、南书房: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

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

10、军机处: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第四章的复习思考题的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第四章的复习思考题的名词解释

第四章的复习思考题甘露之变唐文宗李昂任用李训为宰相,郑注为凤翔节度使,准备内外合势消灭宦官集团。

开始,斗争取得一些胜利,但太和九年(835年),由于李训争于建功,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一说是唐文宗经过布置),十一月授意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秦称大明宫左金吾卫大厅后的榴树上降有甘露,以引诱宦官,围而杀之。

但被宦官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现“甘露之变”。

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亦为宰相。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中宗即位,裴炎由侍中迁中书令,遂奏请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表明中枢决策重心已由执掌封驳之权的门下省转至草拟诏书的中书省。

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同时,又创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政事堂正厅之后,分理众务,所设吏员,地位至重。

在政事堂(中书门下)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笔”,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当的职权。

唐前期为755)连败唐军,攻入洛阳。

次年正月,自称雄武皇帝,占有河北大部州县。

七月,玄宗逃往蜀中,朔方留后杜鸿渐等迎太子李亨(肃宗)于武灵(今属宁夏)即位。

叛军进入长安,所至烧杀抢掠。

至德二载(757),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与回纥援军收复两京,安庆绪退至邺城(今河南安阳),安禄山部将史思明降唐。

次年,史思明复叛,并南下救援安庆绪,解邺城之围,干元二年(759)杀安庆绪于范阳,自称燕帝,再度南下攻入洛阳及附近州县。

上元二年(761),叛军分裂,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

宝应元年(762)十月,唐军收洛阳,叛军北逃。

次年正月,史朝义穷蹙自缢,叛乱始平。

叛乱历时七年余,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基本内容】:一、隋初的法制思想延续了南北朝时期北朝重视法律的社会功能的做法,同时对北周的法律作了修正,以“取适于时,留意宽简”的思想对前代的刑罚制度作了一定程度的减轻。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必修一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对象:贵族(受封的主体,封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特点:层层分封,上下级有严格的隶属关系2、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1904)3、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秦朝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虚设)九卿:众卿、列卿之意5、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盛行于秦汉。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

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其组织机构与中央政府略同,郡以下设县或道。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

6、殿阁大学士:朱元璋即位后,废除丞相。

丞相被废除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7、明朝内阁:内阁是在永乐时期建立的。

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内阁非法定一级中央机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

8、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国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

9、南书房: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

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

10、军机处: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政治类名词解释

政治类名词解释

政治类名词解释1.远古时代:指夏朝建立以前的时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始社会。

它包括了中国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以后,直到进入文明社会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历史学者通常把其分为原始人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考古学者将其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为了生存,他们十几人或几十人组成一个群体共同采集和猎取大自然提供的食物。

这种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但很松散,是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

按人类体质形态进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阶段的人类叫猿人,晚期阶段的叫古人。

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

3.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指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的阶段,包括了原始群的整个时期和氏族公社的初期。

新石器时代是指使用磨制石器的阶段,包括了氏族公社的发展、繁荣时期,直到青铜时代开始前的铜石并用时代。

4.元谋人:1965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

为两枚上中门齿的化石,可能属于男性青年。

共存的还有三件打制石器、碳屑和烧骨。

经测定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化石。

5.北京人:1927年首先发现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的龙骨山洞穴里,先后发现了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具,还有一些头骨残片以及股骨、胫骨、下颌骨、牙齿等。

属于40个以上男女老幼的不同个体。

还发现了10万多件的打制石器和石片、90多种哺乳动物的化石,还有木炭、灰烬、烧骨等用火的痕迹。

距今约70万年。

6.古人和新人:人类学家按人类体质形态进化的程度,把这一时期的人类分为直立人和智人,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两个小阶段。

原始群前期的是直立人,后期的是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属于现代人类型。

古人的生存时间,距今约一二十万年。

我国已发现的代表性的人类化石主要有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大荔人等。

经济生活来源仍然是采集和狩猎两大部门,工具仍是打制石器。

这一时期可能已经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由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制。

征辟制度:君主直接选拔人才称之为“征”,主要长官直接任用属吏称之为“辟”,这也是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用人制度
丁忧:即遵照礼法的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应担任官职,居家守墓以申孝思,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上计制度:秦汉时地方守、相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的制度。

这一制度随着集权制加强而形成(百度百科)
官僚政治:(特点)以科层组织形式分配权力和责任
充分依靠成文的法规及档案
文官制度,即择优录取,领取俸禄,据能力,功绩和年资升迁罢免
酋帮制:(特点)地位永久的统治者
集中化的权力
一批官员
分层化的社会
分封制:西周灭亡,推行“封建”制度,所谓封建就是“封诸侯,建藩卫”。

分封的目的在于建立以天子宗族为主干,天子勋戚为辅冀的政治体系,以期利用宗亲关系来维护天子的正统地位
宗法制:所谓“宗”,就是人们对共同祖先的崇拜,进而成为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体系。

是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血缘关系组织质变和扩大而形成的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百科)
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就是所谓的嫡长继承制
郡县制:县出现于春秋前期,郡出现于春秋末年
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盛行于秦汉。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百科)
禅让制: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

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百科)
世袭制: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长”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百科)
年号:历代帝王纪元所确立的名号
庙号:皇帝死后被封的称号,用以祭祀及表明在太庙里的位置。

谥号: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号
尊号:皇帝已经是最高的尊号,但是高居皇位的统治者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希望获得更尊贵的推崇,而皇帝底下的官僚们,处于本省利益的动机,便在适当的时机顺应皇帝的欲望,公开的进行吹捧,使皇帝的名号又增加新的内容,那就是尊号,也称为徽号。

议政王大臣:是努尔哈赤以费英东、额亦都、何和理、扈尔汗、费古扬等开过重臣为五大臣,让他们与诸贝勒一起参决政务的制度,“凡军国重务皆命赞决焉”。

军机处:是参与议政、负责传达皇命、职责办理和监督机密文书运转的御前机要办公中枢,是近在帝扉的、由皇帝直接统领的行政总汇机构。

军机处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能以军机处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门,一切重要文件均应以“军机大臣奉上谕”、“军机大臣寄信”等形式下达。

因此,军机处只是一个力求准确贯彻皇帝意图的御前机要处
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之前,先由内阁学士
“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
胥吏:又叫吏胥,是官府中专门办理文书的低级行政人员。

胥吏既不同于官,也有别与普通百姓,在隋唐以后,逐步称为一个官与民之间的独特阶级
乡绅:是官僚在离职、退休、居乡,或者还没有当官以前的称呼,在唐宋以后逐渐形成一个社会阶级。

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

三公分别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西汉末年改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东汉则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九卿其实并不是九个,而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

九卿包括:太常、宗正、光禄勋、卫尉、太仆、大鸿胪、典属国、廷尉、执金吾、大司农、少府、水衡都尉、将作大将、司隶校尉、皇后三卿、太子太傅。

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建立三省六部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

(百科)察举制:即经过考察后进行推荐,是在先秦乡里荐举选士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取士制度。

具体做法:任用“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由他们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来评定人才等级,然后由小中正上报大中正核查,大中正再上报司徒核实,再交尚书吏部使用。

科举制:科举制度是在推荐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

考满: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统考,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进行升降。

重在奖励。

是明代针对每一位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

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政绩。

办法是三年一考,三考为满,考满之日,由有关部门量其功过,分成上、中、下三等,依此为据决定其升降去留。

(百度百科)
京察大计: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明清实行三年一考,九年考满。

(百度百科,书)《法经》: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它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百度百科)
幕友制度:幕友是军政长官聘请的助手参谋,幕友制度属于私人聘请,不用申报中央,不享受国家的等级待遇,依靠的是官员个人支付的“束修”、“馆谷”、和委托信任。

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中国明代中后叶,一项赋役方面的重要改革。

主要是指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

(百度百科)
乡里制度:在县之下设乡、里、聚或连、闾等基层组织。

风闻言事:仅凭一些未经核实的迹象即可弹劾,不必承担诬告责任,目的是通过监察官以广收信息和清除反侧,利用监察人员的言论和弹劾权给官僚贵族不时敲警钟。

终养制度:允许官员因父母或祖父母年老,请假回家侍养奉亲的制度。

官职位:官、职一体,不存在独立于职位的官阶。

“以事为中心”,等级随职而定而非随人走。

管品位:官阶是个人品级,标志个人地位、资格、报酬。

官阶与职位分离,可官大职小、官小职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