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学时:81学时学分:4.5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是介绍和阐释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课程,是探讨和研究中医学理论体系必修的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医学其它各门课程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6学时)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重点:中医理论体系与中医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第二章精气、阴阳、五行学说(12学时)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了解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了解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重点: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难点:五行制化和胜复第三章藏象(20学时)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的分类方法,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和主要病理变化,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掌握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熟悉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熟悉五脏与形体、官窍之间的关系;了解脏腑的生理特性,了解五脏与液、志、华之间的联系,了解心包络与命门学说的概念。
重点:脏腑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关系。
难点:脏腑的生理特性,肾阴、肾阳、肾精、肾气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三焦的部位形态及功能掌握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生理功能,掌握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掌握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掌握气、血的生成和运行,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生成、分布与功能)。
重点:气的分类,血液运行,津液代谢。
难点:气的分类。
第五章经络(6学时)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和经络的生理功能,掌握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流注次序和表里关系,掌握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督、任、冲、带脉的循行路线和主要功能;熟悉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熟悉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了解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的循行特点和主要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纲目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纲目一、目的本教学纲目旨在提供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指导和框架,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核心原理,为进一步研究和研究中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3. 中医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术语;4. 中医学的病因病机观念;5.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和评估准则;6. 中医学的治疗原则和方法;7. 中医学的预防和保健;8. 中医学的药物学和方剂学;9. 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和名医传承。
三、教学目标1. 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2. 掌握中医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术语;3. 熟悉中医学的病因病机观念;4. 掌握中医学的常用诊断方法和评估准则;5. 熟悉中医学的常用治疗原则和方法;6. 了解中医学的预防和保健知识;7. 了解中医学的药物学和方剂学的基本概念;8. 了解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和名医传承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中医学知识体系;2. 实践操作:通过案例研究和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4. 独立研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考试成绩:包括平时小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3. 学术论文: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的学术论文,并进行评分。
六、参考资料1.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刘旭主编2. 《中医学基本理论教程》韩家悦主编3.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杨新国主编4. 《中医基础理论》张钧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药类专业用)由《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编委会于2001年9月28日通过,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于2001年10月23日审定。
前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研究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对人体生理的认识、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为研究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教学大纲充分考虑了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研究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了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该课程按90学时设计,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不得少于72学时。
实验课及其所用学时可由各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安排。
正文: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属于融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3.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2.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课堂讲授,共安排6学时,其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4学时,其他2学时。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性质:必修课(二)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B类)(三)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四)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五)所属系部:药学系(六)编制教研室:社区教研室(七)编制者:张世文(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中医学基础,是学习中医药最基础的课程,塔阐述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祖国医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拓展医学思维模式。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中医理论和知识指导临床实践,为学习中药专业其他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医发展简史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2)掌握中医脏腑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3)熟悉外感六淫、戾气、内伤七情、瘀血的致病特点(4)掌握中医的基本特点、防治原则(5)熟悉辨证论治的方法;了解养生预防的基本知识(6)掌握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7)了解经络、腧穴的基本知识2.能力目标(1)具有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病患进行指导的能力(2)具有规范、熟练运用常用中医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疗法的能力(3)学会辨证论治(4)具有中医健康宣传、指导养生保健的能力(5)具有和患者沟通的能力3.素质目标(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中医的整体观、热爱祖国医学(2)培养学习中医的兴趣,正确理解中医的特色和优势(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4)明确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思想(四)参考学时72学时理论,52学时,实践20学时(五)课程学分4学分(六)课程内容与要求七、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理论课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突出知识特点,减少知识的抽象性、多采用实物、多媒体等直观教学的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一定量的作业、习题、阶段测验、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供五年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医临床涉外专业、中医妇产专业、针灸推拿专业、骨伤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医事法律专业本科使用。
课程安排在第一或第二学期中讲授,教学中既要充分考虑到中医药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学生从高中阶段刚刚步入中医药殿堂在知识衔接方面的“断层”;又要全面(或系统)地展示中医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充分体现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目的和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级别。
“掌握”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使学生达到彻底明了,并能用文字或语言顺畅的表述;“熟悉”的内容,要求教师予以提纲挈领的讲解,使之条理分明,使学生对此内容完全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其梗概;“了解”的内容,要求教师讲解概念及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粗浅的印象。
目的: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在后期的专业课学习中,接触到以上内容时无陌生感,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二、课程学时分配教学总时数为78学时,其中理论75学时,实践教学(实验3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1.教材(1)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主编:王键(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孙广仁2.主要参考书(1)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张珍玉主编.中医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5)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李德新主编.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四、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占30%,(包括考勤20%;论文50%;实验30%),期末成绩占70%。
4.课程标准-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学时:68一、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着重掌握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以课堂讲授为主,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学、讨论、课间见习、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中医临床各专业使用,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性质和任务制定,致力于为学习和掌握各门中医学后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问诊的主要内容,熟悉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了解问诊的概念和系统问诊要点。
2.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熟悉各种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伴随症状和诊断提示。
3.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方法、重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悉体格检查内容的正常状态、其他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的参考值,熟悉常见检查项目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了解常见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方法。
5.了解X线检查、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了解各系统重要器官X线正常表现和常见疾病X线表现、重要器官正常声像图和常见疾病异常声像图,了解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
6.了解心电图描记的操作方法和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心电图的常用导联、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了解正常心电图,了解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常见异常心电图、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
7.熟悉常用诊断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了解常用诊断新技术的基本知。
8.了解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诊断的内容与格式。
(二)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对病人(宾客)进行系统性及针对性问诊。
2.能够通过对症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诊断提示的分析,做出病因的初步诊断。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贵州民族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1、总体目标《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见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树立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掌握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哲学思想以及藏象学说等为代表的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体系。
学会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及遣方用药法则。
通过学习该课程,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
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初步了解人体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3、能力目标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医案,结合理论进行辩证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观形象地把握理论,能初步运用中医理论来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4、素质养成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魅力,理解并热爱中医,形成对祖国医学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治未病”的养生观念,逐步确立职业目标。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学时序号教学内容概述能力要求(教学目标)安排1 绪论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大体过程;3.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4.了解中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22第一章精气、阴阳、五行1.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2.了解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阴阳、五行等概念的形成;3.掌握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4.了解古代哲学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说课说课稿
《中医基础理论》说课说课稿《中医基础理论》说课稿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习中医药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与辨证论治等。
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和病因病机学说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掌握中医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将抽象的中医理论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探索中医的奥秘。
四、教学资源与支持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条件。
这包括教材、讲义、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料,以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
我们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五、评价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和实践活动三部分。
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程。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条件,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也期待学生们能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掌握中医精髓,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说课说课稿(1)《中医基础理论》说课稿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前言《中医基础理论》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供五年制中医本科及中西临床本科学习使用。
通过本科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养生与治疗的原则,即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科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运用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阐述各章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提高教学效果。
绪论目的:1.了解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2.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3.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目的1.掌握气、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掌握五行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5.掌握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及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6.了解精气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学时:16学时(精气学说:1学时,阴阳学说:8学时,五行学说:6学时,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1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精气学说一、气的基本概念、精气的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概述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三节五行学说概述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各自的特性;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属性归类;五行的相生、相克、制化调节;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中医基础理论》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为学习中医其他各科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
了解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求用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授各章内容,对重点、难点深入探讨,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安排一定时间辅导答疑。
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能力,拟开设《中基》实验课,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课程结束时进行考/yaoshi/试,中间可以适当进行小测验。
本课程:81学时、4.5学分。
5※<教学内容>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3、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二) 教学内容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里理论的概念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二) 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创立和运用(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重点)五、《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2、掌握阴阳五行的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熟悉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4、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精气学说一、精与气的基本概念(难点、重点)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及阴阳学说的概念(一)阴阳的概念(难点、重点)(二)阴阳学说形成的源流(三)阴阳属性的归类原则及特点(四)阴阳学说的概念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一) 阴阳的对立制约(二) 阴阳的依存互根(三) 阴阳的消长平衡(四) 阴阳的交感互藏(五)阴阳的相互转化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二)说明人体生理功能(三)说明人体病理变化(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用于疾病的防治第三节五行学说一、五行及五行学说的概念(一) 五行的概念(二) 五行学说形成的源流(三) 五行的特性(重点)(四) 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一)五行相生(二)五行相克(三)相生与相克的关系(四)相生相克的异常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阐释人体生理功能(二)阐述五脏病理(三)用于疾病的诊断(四)用于疾病的治疗第二章藏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2、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分类及其主要区别3、掌握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特性及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4、掌握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5、掌握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6、掌握脏腑之间的关系7、熟悉藏象学说的形成与特点8、了解心包络与命门学说的梗概(二) 教学内容概说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涵义(重点)二、藏象学说的形成与特点三、脏腑的分类及主要区别(重点)四、五脏精气阴阳理论第一节五脏(重点)一、心(一)心的生理功能和特性1、主血脉2、主神志(1)精神意识思维活动(2)生命活动的总体现*心为火脏,喜动主明(二)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志为喜2.在液为汗3、合脉,其华在面4、开窍于舌5、心主夏附:心包二、肺(一)肺的生理功能和特性1、主气,司呼吸(1)主呼吸之气(2)主一身之气2、主宣发肃降3、通调水道5、朝百脉,助心行血、化血*肺为娇脏,喜润恶燥(二)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志为忧2、在液主涕3、外合皮,其华在毛4、开窍于鼻5、肺主秋三、脾(一)脾的生理功能和特性1、主运化(1)运化食物(2)运化水湿2、主升清3、主统血*脾喜燥恶湿(二)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志为思2、在液为涎3、主肌肉、四肢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5、脾主长夏,旺于四时四、肝(一)肝的生理功能和特性1、主疏泄2、主藏血*肝为刚脏,喜条达,恶抑郁(二)肝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志为怒2、在液为泪3、主筋,其华在爪4、开窍于目(附:五轮)5、肝主春五、肾(一)肾的生理功能和特性1、藏精、封藏之本;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阴、肾阳、肾精、肾气的关系2、主水3、主纳气*肾主封藏,为水火之宅(二)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志为恐2、在液为唾3、主骨、生髓,其华在发4、开窍于耳及二阴5、肾主冬附:命门(难点)第二节六腑(重点)一、六腑的生理特性二、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一)胆:贮藏胆汁助消化,主决断(二)胃:受纳、腐熟水谷;主降(三)小肠:主化物,泌别清浊(四)大肠:传导糟粕(五)膀胱:贮尿、排尿(六)三焦:(难点)1.六腑之三焦(1)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与气化(2)运行水液2.部位之三焦第三节奇恒之腑一、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二、女子胞:主月经和孕育胎儿,与脏腑和奇经的关系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重点)一、五脏之间的关系: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脾与肺;肝与肺;肾与肺;肝与脾;脾与肾;肝与肾。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前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交代疑点,既要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正文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课时与方法】总课时6主要特点4 其他2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大纲课程编号:01.021.0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学分学时: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学时,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案以及自学讨论。
前期课程:无要求授课对象:医(七)、中西结合(七)、中基(七)、医药(七)、中医、针推、骨伤、中西结合、运动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论文、汇报),其中期末考试占%,平时成绩占%,平时成绩的评定标准见附。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
其内容具体包括《中医学导论》、《中医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三个板块。
《中医学导论》主要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等基本知识。
《中医藏象学》主要论述人的形态组织结构、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病因病机学》介绍了中医研究和阐释人类疾病的起因及其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
,, , ,. .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基本掌握、熟悉或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内容,为学习中医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案要求】教案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述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内容,做到重点突出,讲清难点,1 / 158并可适当安排小组讨论,以巩固课堂所学的重点内容。
教案过程中,要尽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提高课堂教案效果。
二、教案要求和内容、方法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中医药的起源。
.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教案内容】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教案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案以及自学讨论。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了解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
.掌握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学理论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理论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中医学理论基础是中医药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能力。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中医临床诊疗思维、诊断和治疗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方药等方面。
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了解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理论,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辨证和治疗方法,能够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包括: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
同时,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
四、课程评价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同时,将注重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籍本课程选用合适的教材,同时推荐学生参考相关中医学基础理论书籍,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
此外,还推荐学生阅读现代中医学专著和相关学术论文,以拓宽知识面和增强学习兴趣。
六、课程实验与实习安排本课程将安排一定的实验和实习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
实验内容包括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以及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的操作技能。
实习环节将安排学生到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实践,了解中医临床诊疗流程和操作方法,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七、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本课程师资队伍应具备中医学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师应具备中医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有相关临床实践经验,能够系统地讲授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药类专业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编委会2001年9月28日通过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2001年10 月23日审定前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教学大纲,既充分考虑了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充分体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了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本课程按90学时设计。
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不得少于72学时。
实验课及其所用学时可由各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安排。
正文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课时与方法】课堂讲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一、课程介绍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石,它涵盖了中医对人体的认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以及辨证论治的方法。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从而为进一步学习中医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理解并掌握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及诊治方法。
3、学会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4、培养学生对中医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1、中医基本概念:讲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2、阴阳五行学说:讲解阴阳学说的含义和应用,五行的含义和作用。
3、脏腑经络理论:讲解脏腑的功能和关系,经络的循行和作用。
4、病因病机理论:讲解疾病的产生原因和发病机制,包括外邪、内因、病理产物等。
5、辨证论治:讲解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中医病例,使学生了解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发表观点,提高学习效果。
5、课堂互动: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论文阅读、案例分析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评估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进度本课程共分为16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具体教学进度如下:1、中医基本概念(2课时)2、阴阳五行学说(2课时)3、脏腑经络理论(2课时)4、病因病机理论(2课时)5、辨证论治(2课时)6、针灸推拿实践操作(4课时)7、复习与总结(2课时)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一、概述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涵盖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临床知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及任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由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照中医学的逻辑体系组织而构建的理论体系。
它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并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见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包括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两部分内容。
认识论方面主要是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哲学思想以及藏象学说等为代表的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方法论主要是以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遣方用药法则等。
本课程体现了古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融合,是中医院校各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药学其他各门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所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这种中医基础知识的奠定作用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灵魂,课程中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对临床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对学生以后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临床辩证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部分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中医其他各科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
课程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一一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初步了解人体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二、技能目标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用验案来对照理论,结合理论进行辨析讨论,让学生亲身感受临床诊疗经过,培养学生的临床兴趣,使得理论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并直观形象地把握理论,能初步运用中医理论来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魅力,理解并热爱中医,形成对祖国医学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情感,逐步确立为人类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第三部份课程教学框架设计与学时安排《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如下:课程在第1学期开出;总学时84学时,理论学时82学时,实验学时2学时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标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进入中医药学领域的入门课程,是探讨、研究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中医药学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亦是高等职业中医教育重中之重的课程。
在全校所有中医药类专业中,《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覆盖面是居于首位的绪论一、任务目标1、知道中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
2、归纳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知道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4、说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要点(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黄帝内经》2、《神农本草经》3、《伤寒杂病论》4、《诸病源候论》5、《三因极一病证方论》6、金元四大医家7、《温病条辨》&瘀血致病说9、《本草纲目》10、中医药学对世界医学的贡献(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三、教学活动建议以课堂讲授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中医的历史沿革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对于名医名著及其贡献的讲授,适度的引入小故事以激发学生对中医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章阴阳五行一、任务目标1、说出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说出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知道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能利用阴阳属性分析归类事物和现象。
二、教学要点(一)阴阳学说1、阴阳的概念。
2、阴阳的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二)五行学说1、五行的概念。
2、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以及制化、母子相及。
三、教学活动建议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启发讨论、课外辅导和自学是本章节的主要学习方法。
在课堂上重点讲授的基础上,给学生指定课外书籍课第二章藏象一、任务目标1、说出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2、说出五脏各自的主要生理机能、生理特性。
3、说出六腑各自的主要生理机能及胃的生理特性。
4、说出脑和女子胞的主要生理机能。
5、说出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6、归纳五脏与体、华、窍、液、志的联系及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7、知道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与特点。
8知道心包络和命门学说的梗概。
二、教学要点(一)概说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形成。
2、五脏与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与区别。
(二)五脏1、五脏各自的主要生理功能。
2、五脏各自与体、华、窍、液、志之间的关系3、神与精的各自概念及其与五脏的关系4、五脏各自的生理特性。
(三)六腑1、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2、胃与三焦的生理特性。
3、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
(四)奇恒之腑1、奇恒之腑的含义与特点。
2、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脏腑的关系。
3、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心、肝、脾、肾、冲任二脉的关系。
(五)脏腑之间的关系1、脏与脏之间的10种关系。
2、脏与腑之间的阴阳表里关系。
三、教学活动建议藏象学说重在使学生掌握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脏腑有抽象认识的同时又有直观的认识。
另外,布置课外读物,同时个别辅导。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一、任务目标1、说出人体之精的概念、代谢、功能及其分类。
2、说出人体之气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其分类3、说出血的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4、说出津液的概念、代谢和功能。
5、归纳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要点(一)精1、精的概念与生成。
2、精的生理功能。
(二)气1、气的概念与生成及其运动形式。
2、气的生理功能。
3、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及其功能;营气与卫气的异同。
(三)血1、血的概念与生成和生理功能2、血的循行与脏腑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津液1、津液的概念、生成与生理功能。
2、津液的输布与排泄和脏腑功能之间的关系。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1、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所包括的生理内容。
2、“津血同源”“血汗同源”的生理意义3、“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病理意义。
三、教学活动建议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授课的时候除了应用多媒体课件以外,还应用具体例子说明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精气血津液。
第四章经络一、任务目标1、说出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2、说出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和大体循行路线。
3、说出奇经八脉的概念和主要生理功能,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概况及基本机能。
4、说出经络的生理机能。
5、知道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部位和生理功能。
6、知道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7、知道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二、教学要点(一)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1、经络的概念。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经络的生理功能。
4、经络在病理、诊断和治疗上运用(二)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名称。
2、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3、十二经脉分布和表里关系。
4、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三)奇经八脉1、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概念。
2、督、任、冲、带四脉各自的生理功能。
三、教学活动建议经络这一章是比较抽象的内容,难以理解。
在授课的时候除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外,还应用具体例子说明的方法,加以实验验证让学生理解经络。
第五章体质一、任务目标1、说出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知道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二、教学活动建议以学生自学为主。
第六章病因一、任务目标1、说出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主要特点。
2、说出六气、六淫的概念,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及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说出疠气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4、说出七情、七情内伤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及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5、说出痰饮和瘀血各自的概念、形成和致病特点。
6、归纳病因学说的概念及病因分类沿革。
7、归纳疠气产生的因素。
8归纳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各自的致病特点。
9、归纳结石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点。
10、知道外伤、虫兽、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各自的致病概况。
二、教学要点(一)概说1、病因的概念及病因的分类。
2、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二)外惑病因1、六淫与六气的概念。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3、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各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4、疫疠的概念与致病特点。
(三)内伤病因1、七情与七情内伤的概念。
2、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4、饮食失宜与劳逸失度的概念。
(四)病理产物性病因1、痰饮与瘀血、结石的概念。
2、痰饮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3、瘀血的形成和病症特点。
4、结石的形成和病症特点。
(五)其他病因1、外伤所包括的各种病因。
2、各种虫兽伤的致病特点。
3、药邪、医过及先天因素的概念。
三、教学活动建议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积极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更直让学生观的掌握各种病因,便于学生今后临床应用。
第七章发病原理一、任务目标1、说出发病的基本原理。
2、知道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的类型二、教学要点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2、中医发病学原理。
3、正气与体质在发病中的关系。
4、正气与精神情志在发病中的关系。
三、教学活动建议运用多媒体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
第八章病机一、任务目标1、说出病机的概念。
2、说出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转归的关系。
3、说出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
4、归纳精虚、精施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运失常和精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
5、归纳津液不足、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的病机。
6、说出内生“五邪”的病机。
7、知道疾病传变的概念和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具体规律。
8知道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二、教学要点(一)概说、病机的概念 、中医病机学的特点。
(二)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的概念。
、虚或实的病理。
、虚实错杂、虚实真假与虚实转化。
(三) 阴阳失调 、阳盛则热与阴盛则寒的概念与病理。
、阴虚则热与阳虚则寒的概念与病理。
、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的概念。
(四) 气血失常 、气虚与气机失调的病理。
、血虚、血瘀、血热的病理。
、气血关系失调的病理变化。
(五)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不足的概念与病理。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的形成与病理。
、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的机理(六)“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的概念。
、“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的联系与区别。
(七)疾病传变121231231 2 3 1 2 3 1 21、病位传变的概念2、病位传变的具体规律。
3、寒热转化与虚实转化的概念。
三、教学活动建议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进行讲授,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的环节,缩短理论与实践二者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对中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更主动去探求未知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