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方言调查 参考书: 游汝杰,现代汉语方言学导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第一章 方言和方言学
第一节 方言是什么 第二节 方言差异的形成 第三节 方言学
第一节 方言是什么
方言:就是人们常说的“地方话”,它是通行 于某一地点或某一地区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家们对方言的理解正是着系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分化和统一。 语言的分化往往导致方言的产生。 形成方言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⑴人口的扩散和地理的影响,如大山阻隔、河流等。不过,现代 的交通工具,使移民与本土有可能保持一定的联系。 ⑵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它是各种语言的普遍现象,是导致方言 分歧的重要因素。 前者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后者属于语言方面的因 素。他们对方言差异的形成无疑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另外,不同 语言之间的接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九大方言的形成与原始汉语的关系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方言和共同语之间是兄弟姐妹关系,是古老语言历史 发展的结果 共同语是以一个方言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但共同语 一旦形成以后,它就在整个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主 导地位,而其他方言属于从属地位。 鉴别一种话是方言还是共同语,有两个条件: ⑴地方性交际工具还是全民性交际工具 ⑵在全民族范围内是处于主导地位还是从属地位
第三节 方言学
以方言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就是方言学。方言学 也是一种口耳之学。 研究方法: ⒈历史方言学,从历时的角度研究方言 ⒉描写方言学,在共时的平面静态的描写 ⒊方言地理学,研究方言特征的静态分布,绘 制方言地图
方言学研究内容
主要有两大类 ⒈普遍方言学,属于普遍语音学的范围,以一 般方言的理论为研究对象。 ⒉以某一种方言或某几种方言作为研究对象。 如汉语方言学。

第6章 汉语方言调查方法

第6章 汉语方言调查方法

9-10行,是北京话复元音韵母,要分辨 这些韵母在方言中是单元音韵母还是复元 音韵母,如果是复韵母,动程有多大。还 要注意韵尾的发音,如“ ” “ ” 韵尾。 流、收的 11-14行,是北京话鼻尾韵,各方言都存 在韵尾脱落、韵尾合并、韵腹鼻化等现象, 所以一定不要以对普通话的印象来记录方 言。尤其要仔细分辨韵尾还在不在,鼻化 色彩有没有,重不重等。
哥坡捉落喝 哥坡捉落喝 篮蛋山社 篮蛋山社 爸他袋柴 儿耳而二 儿耳而二 破茶扯八插 牌黑沟麦 牌黑沟麦
加恰假佳 铁舌尖仙 铁舌尖仙
借写学野
在介透贼 在介透贼 贝废费背 贝废费背 哥坡捉落喝 刀包讨咬 刀包讨咬 吼路绿手 吼路绿手 篮蛋山社 谈安颜减 谈安颜减 深跟灯进请 深跟灯进请 儿耳而二 帮上项忘 帮上项忘 东宗风空 东宗风空
金紧凭赢 金紧凭赢 腔枪凉扬 腔枪凉扬
军云准永 军云准永
装双皇仓 装双皇仓 勇用熊浓 勇用熊浓

牌黑沟麦 在介透贼

国获或歪 怪刽外筷


贝废费背
(三) 记声调



左边一栏竖着比字,把平上去入放在一起比较。第一格是 清声母、浊声母字都有,第二第三格左边列清声母字,右 边列浊声母字。读的时候竖着进行。记声调用五度标调 法。 中间一栏横着比,分别是:古清平· 浊平;清上· 次浊上; 清去· 全浊上· 全浊去;清入· 全浊入。中间有连线的字,如 果声、韵、调都相同,就在线上划“√”。如果不相同, 则划“×”。 右栏是全面记声调用的,从这一栏可以看到古四声在今方 言中分合的大致情况。1-3行古清平,4-6行古浊平,7 -9行古清上,10-12行古浊上,13-15行古清去,16- 18行古浊去,19-24行古清入,25-27行古浊入。单字 调表的例字一般应从这一栏中选取。

方言与普通话ppt1

方言与普通话ppt1


“口念阿弥,手挖心肺”——说的慈善,手 段毒辣。 “聪明多劳碌,麻宝多眠熟”——“麻宝” 指傻子,意同能者多劳。 “一只碗不响,两只碗丁当”——指一个人 吵不成嘴,两个人互不相让,才会吵起来。 “有拐被拐误,无拐会开步”——“拐”指 拐杖。心存依赖而不自立,反被耽误,无依 无靠的,自力更生,却有前途。 “不要颜色,只要贤德”——指看人不能光 看外表,更要注重品德(内在素质)。

一广东仔到火车站买车票,买票的人 多,排了好长的队伍,但是神龙见首不见 尾,前面的队伍还有形,后面的就乱了。 小伙子是读过书的人,是讲素质地,就问 旁边的一女孩:“小姐,你是不是最美的 呀!如果你是最美的我就爱你”。刚说完, 女孩就给了他一耳光,骂了一句流氓。其 实他想说的是:“小姐,你是不是最末尾 的,如果你是最末尾的我就挨着你”。

“鬼”是指人死了之后的精灵。 有时也指人心阴险、狡诈或做歪门邪 道的事。如鬼头鬼脑,鬼鬼祟祟等。 还有指沉溺于不良嗜好的人,如赌鬼、 烟鬼等。但在义乌方言中“鬼”还指 人很机灵,以致有些狡猾。比如说 “你这个人怎么这样鬼的”就是说 “你真是太机灵了”。

义乌方言说“玩” “嬉”, “不”为“弗”,“找”为“寻”, “疯”为“癫”,“筷子”为“箸”, “爹娘”为“爷娘”,年老妇人为 “老嬷”,年轻未出嫁女子为“小 娘”,“睡觉” 曰“眠”,过夜为 “宿(音su)夜”,“造房”为“葺 屋” 。
朱平说唱义乌方言 义乌方言趣话
花鼓与道情 佛堂麻痢
义乌话里的“一年”
清明: “清明冬至,前三后四” “吃过 清明馃,日日田畈坐。” 端午: “端午馄饨夏至面,食过节节健” “端午大午前” “食过端午粽,棉被夹 袄都好送”。 六月六: “好愁弗愁,愁个六月呒热头” “六月六,狗洗浴” “六月六,不食肉, 生个大疠毒”。 中秋: “七月半,枣当顿。八月中秋,枣 到苏州。” 除夕: “年到岁逼” “三十夜隔岁”。

语言文字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

语言文字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
媒体传播
利用媒体平台传播方言文化,如广播、电 视、网络等,扩大方言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THANK YOU
韵母的结构不同
普通话和方言在韵母的结构上存在差异,如普通话中的复 元音韵母ai、ei、ao、ou在某些方言中可能变为单元音韵 母[a]、[e]、[o]、[u]。
韵母的发音不同
普通话和方言在某些韵母的发音上存在差异,如普通话中 的后响复元音韵母ia、ie、ua、uo在南方方言中常常变为 前响复元音韵母iê、uê。
普通话中的“互联网”,方言中可能 表达为
词法差异
词的构成
普通话主要依靠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而方言则更多地采用词根附加词缀或 词根重叠的方式。
词语的用法
方言中某些词语的用法与普通话有所不 同,例如“着”在方言中表示进行时态 ,而在普通话中则没有这个用法。
普通话和方言是共存共荣的关系,普通话是共同语,方言是地域性语言。
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者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方言文化,让方言在适当的场合发挥其独特 的作用。
02
普通话和方言的语音差异
声母的差异
01
普通话中没有的声母
某些方言中存在普通话中没有的声母,如唇齿轻擦音f、喉塞音h、舌根
维护国家统一
普通话的普及有助于增强 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促进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方言保护的意义
文化传承
01
方言是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方言就是保
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的完整性。
社会和谐
02
方言的消失可能导致地域文化的消失,进而影响社会和谐与民
族团结。
研究价值
03

【高中语文】方言与普通话ppt精品课件1

【高中语文】方言与普通话ppt精品课件1

课堂练习:
拟写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 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
主题鲜明、态度诚恳、语言简明
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请说普通话,让沟通无限!
普通话——13亿人心与心的桥梁!
说好普通话,让真情流淌,血脉相连!
请讲普通话, 不分你我他; 讲好普通话, 共爱一个家。
中国话
探究作业:

探讨方言广电节目火热的原因。 方言,叫我如何对待你?

“口念阿弥,手挖心肺”——说的慈善,手 段毒辣。 “聪明多劳碌,麻宝多眠熟”——“麻宝” 指傻子,意同能者多劳。 “一只碗不响,两只碗丁当”——指一个人 吵不成嘴,两个人互不相让,才会吵起来。 “有拐被拐误,无拐会开步”——“拐”指 拐杖。心存依赖而不自立,反被耽误,无依 无靠的,自力更生,却有前途。 “不要颜色,只要贤德”——指看人不能光 看外表,更要注重品德(内在素质)。
1、内容见课本。
2、你好,晚饭吃过没? 侬好,夜饭食过咪?


义乌话里,“望”等于“看”。如: 望书(看书),好望(好看),望人(看人, 即相亲),望勿起(看不起),望勿过(看不 下去),望透(看透)…… “看”读ke,表示“看”的引申义“看 守” “看护” 。如:地里西瓜熟了,夜 里要有人“看”,小心做贼来偷!又如, 院子里养了一群小鸡,大人关照孩子: “小鸡看看好,不要被老鹰叼了!” 再 如,牧童“看牛”,保安人员“看门” 。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

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

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一、绪论:方言调查与方言学(一)汉语方言的学术价值(二)汉语方言调查是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功(三)《汉语方言学》的对象、内容、任务(四)《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课程安排(一)汉语方言的学术价值汉语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

语音:“车,古者曰‘车’声如‘居’,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近‘舍’。

”刘熙《释名*释车》(二)汉语方言调查是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功●赵元任《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载《清华学报》三卷二期,1926年)●朱德熙《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话里的“的”字》(载《方言》1980年3期)●方言的成果可以帮助发现或解决有关普通话的形成、结构、规划等方面的问题,甚至有些较为困难的问题,因为有了方言材料可以参酌比较,而迎刃而解。

(三)《汉语方言学》的对象、内容、任务●对象:方言是语言的支派和变体。

研究方言的学问称为方言学,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大类。

汉语方言学不仅研究地域方言,也研究社会方言。

研究内容●汉语方言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有自身的静态描写,有动态的考察;有内部结构系统的分析,也有外部关系的探究,有理论的概括,也有应用的研究。

●汉语方言学不仅调查、记录、描写和分析方言,也研究方言地理、方言历史、方言接触、方言演变、方言比较等问题。

二、汉语方言学的历史●(一)清末之前的传统方言学研究●(二)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的在华西洋传教士对汉语方言的描写、记录和研究●(三)民族学者的研究●(四)以描写为主的现代方言学(一)清末之前的传统方言学研究。

●1、勃兴期——西汉末扬雄《方言》、晋郭璞《方言注》。

●2、衰微期——隋唐宋元时期,没有真正意义的方言学著作。

●3、振兴期——明代李实的《蜀语》,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研究地区方言的著作。

●4、鼎盛期——清代方言学著作很多。

●戴震《方言疏证》、杭世骏《续方言》、范寅《越谚》、《拍掌知音》(泉州)《方言》贡献●第一,开创了调查记录方言口语的研究方向●第二,提供了大量汉代各地口语词汇●第三,提供了汉代通用的共同词汇●第四,保留了若干周代记录下来的古方言词●第五,间接提供了汉代方言地理的面貌《方言》不足:●北齐颜之推《家训·音辞篇》:●“后有扬雄著《方言》,其书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异同,不显声读之是非也。

第六章 汉语方言的调查

第六章  汉语方言的调查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i 阴平 p 逼 鼻 阳平 上声 去声 彼俾鄙比 蔽敝弊币毙 笔 闭箅~子陛~ 下裨~益婢臂 避鄙庇痹麻~ 篦毕必弼愎 碧璧壁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i 阴平 p 批披丕坯 匹劈霹 阳平 皮疲脾 枇~杷琵~

上声
去声
痞劈~柴癖 譬屁僻 辟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i 阴平 m t 阳平 上声 去声 秘泌密蜜 觅 帝第递弟 蒂地的目~ 替涕剃嚏 迷谜糜弥 米靡
第二节 发音合作人和田野工作者
本地人对于他自己的方言的事实,他是最后 最高的权威。 “破绽”的“绽”读成[ti51] 语音调查应该始终只用同一个发音人 调查词汇,应该多请几位发音人
第二节 发音合作人和田野工作者
录音机 听录音带记声调或变调是可行的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弄清方言的语音系统 找出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的语音对应 了解方言语音和古音的演变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方言调查 字表》 编同音字表(同音字汇) 北京话i韵同音字表 1. 2. 3.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i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伊医衣依 仪移夷姨 蚁倚椅矣 艺呓刈诣翳 揖 胰懿疑怡 已以乙 目~谊义议易 贻沂~河 懿肄异意毅 遗宜 邑逸忆亿抑 弋翼益溢亦 译疫役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同音字表的作用 一.校订字音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i 阴平 p 逼 阳平 上声 去声 彼俾鄙比 蔽敝弊币毙 闭箅~子陛~ 下裨~益婢臂 避鄙庇痹麻~ 篦毕必弼愎 碧璧壁笔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t 55 妻凄悽沏欺七戚漆期 35 齐脐奇骑歧祁鳍耆其棋旗麒祁畦 214 启企起杞岂乞 51 砌契~约器弃气汽缉~拿泣讫迄
第三节 语音的调查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PPT课件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PPT课件

大衣裹得越紧;最后,北风 件衫拉得越紧;后尾,北风
放弃了,请太阳出来,看看 唔玩了,叫太阳出嚟,睇睇
他的本事。太阳很快地发出 佢嘅本事。太阳好快咁发出
他所有的热力。不久,那旅 佢所有嘅势力。无耐,果个
人感受到太阳暖和的光线, 旅人觉得太阳暖粒粒,就将
便将衣服一件件脱下,最后,啲衫一件件咁剥落嚟,后尾,
》,说明方言 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 方言为什么会影响人们交流? 方言
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话 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 方言没有优劣之分
方言差异
1、方言差异首先表现在语音上; 2、词汇上,日常生活用语差异甚大; 3、汉语方言在语法方面的分歧也不小, 特别是最常用的虚词。 方言差异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广东话
绍菜 椰菜 芽菜 大豆芽菜 通菜 信瓜 凉瓜 蕃薯 薯仔
国语
大白菜 包心菜
黄豆芽 空心菜
苦瓜 红薯 马铃薯、土豆
日常用语 中粤语不 同于普通 话的词汇 多达50% 以上。
三、“有点怪”的结 构 怪不得 「唔怪之得」或「怪唔之得」
我先走了 我走先
公鸡
「鸡公」
有许多修饰成分倒置现象
粤语的变化:吸收了较多的外来词
• 课堂活动:乡音知多少
用家乡方言读故事《北风和太阳》 体会粤语的主要特点
北风和太阳争论谁最有权力,有日,北风同太阳争边个最
他们同意,谁先脱下旅人的 有权力,佢地同意,边个先
衣服,谁就是胜利者。北风 剥旅人啲衫,边个就赢。北
先试他的力量,用力猛吹; 风先试佢嘅力量,用力咁吹;
但是风越大,那旅人将他的 但系风越大,果个旅人将佢
没有zh、ch、sh和z、c、s的变化
但是
但系
笑话: 缆车与男厕

普通话与方言PPT课件

普通话与方言PPT课件

音变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复杂
鸭,鸭蛋,音压;一只鸭,音如晏。猫,白猫黑猫,音如毛; 一只猫,音慢。牌,门牌,音排;扑克牌,音办。叔,两叔 伯姆,音缩;阿叔,音宋。伯,伯父,音百;阿伯,音浜。 脚,脚骨,音接;拐脚,音将。
完好地保留了古代的入声字
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绝、灭、雪及笠、独等字都是入声字,带喉塞 音韵尾,读起来特别短促。
罗卜熟,医生哭 吃吃咸齑汤,搽搽珍珠霜
“你们年青人好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倷拉后生家赛过天亮头八九点钟咯日头。
笨贼偷捣臼,逭人遮亮头
捣臼(jiu)音就是以前农村用来捣谷子 还可以盛水的石臼,又大又笨重;逭读 (huan)音、平声。原指聪明的人,这 里是反话。遮读“茶”,音。遮亮头, 就是挡住亮光,让人没有看见。
他们——其拉、时候——辰光、使劲——煞抠 太阳——日头、厉害——结棍
词同义异
巴结:奉承、谄媚——勤快 惶恐:恐惧,害怕——难为情; 造孽:制造罪孽——吵架; 回头:等一会或改邪归正——拒绝或解雇。
多用叠音词
呜呜吹,噔噔走,毕毕跳跳、嘟嘟飞飞、格格笑笑;急绷绷、怕势势、酸汪 汪、骨骨抖 、愁愁哭 、扣扣好、喂喂哂 、笃笃敲 ;嗤嗤困 、洞洞响
小官说,我们领导说的是宁波方言,意思是: “一靠政策,二靠机遇,三靠北仑港。”
哇!众人均大跌眼镜。
普通话的定义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 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
语音特点 词汇特点
“典范”: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白话文”:排除文言文; “现代白话文”: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
吴语是汉藏语系汉语语族里的一个独立语种。 现代吴语仍然保存着一些在多数现代汉语支语 言中已经消失的古汉语特点。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ppt课件

“变了样”的词语 变了样” 变了样
谁 他的 看看 受不了 本事大 边个 佢嘅 睇睇 顶唔顺 犀利
在粤语中「 在粤语中「呢」表示「这」,「唔」表示「不」, 表示「 」,「唔 表示「 表示「欺负」,「 」,「边 表示「 等等。 「虾」表示「欺负」,「边」表示「哪」等等。这 都是「古越语」底层词的遗留。 都是「古越语」底层词的遗留。
什么是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 和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 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 是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是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 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 年龄、性别、 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 社会变体。 社会变体。
中文名称: 中文名称: 方言 英文名称: 英文名称: dialect 定义: 定义: 同一语言中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 同一语言中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 所属学科: 所属学科: 地理学(一级学科);社会与文化地理学(二级学科) );社会与文化地理学 地理学(一级学科);社会与文化地理学(二级学科)
我看普通话与方言
普通话VS方言
食品加工101班团支部 班团支部 食品加工
四方异声
某县推广普通话,大会上 某县推广普通话,大会上—— (1)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 )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 请香肠酱瓜! 请香肠酱瓜!” ——主持人说:“现在请乡长讲话!” 主持人说: 现在请乡长讲话! 主持人说 (2)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猪尾 )乡长说: 兔子们,虾米们, 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乡长说:“同志们,乡民们,注意 乡长说: 同志们,乡民们, 乡长说 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研究性学习 方言ppt课件

研究性学习 方言ppt课件
研究性学习 方 言
P3~4 我国方言简介
P5~18 具有代表性的方言 北京地区方言 P5~8 芜湖话 P9~12 粤语P13~18 P19~20 总结
一、汉语方言的形成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 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 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 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二、汉语方言的分类和发展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 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中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 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客家方 言、闽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 在中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 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而其余方言却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步形成的。在早 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 不能通话。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 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现在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现各方言之间差 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古越语在彼此接触之前,其内部就有各自的 地区性方言;二是北方汉语南下的时间不同,自然汉语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 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 方言。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 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 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 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汉语按地位分为两大类:北方话和其他六大南方汉语, 北方话由于和通用语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十分接近, 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即现代汉语,英文称作 Mandarin-Chinese。其他南方汉语没有官方语言地 位,除粤语,客家话,闽南话,北部吴语之外,其他都 没有规范化,处于衰落,消失的境地。除了闽语是保留 了很多上古汉语Old Chinese特征外,其他都和广韵能 对应起来,属于中古汉语Middle-Chinese后裔。粤语, 客家话,赣语很大程度上是中古汉语的北朝汉语后裔, 而吴语去声、入声五种声调,与临近地区的南京话类似。如 “白”“北”“伯”音“be”,“接”“急”音“jie”,“借”“季”音“ji”。

方言与普通话 PPT课件1

方言与普通话 PPT课件1





(1)语音方面的差异 方言中,语音方面的差异很大,声韵调 三个方面都有。 (2)词汇方面的差异 a.同词异义 b.同义异词 c.同词近义异用 (3)语法方面的差异 方言之间表现在语法方面的差异较小。 总之,方言之间的差异,以语音最为突 出,其次是词汇,语法方面的差异最小。
第三环节:方言艺术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四十六,牌子十足”,形容在别人面前摆架子, 要求别人对待自己全心全意。 带十七的词语。这个词是骂人的话。责骂那些 言行轻佻、流里流气、不稳重的人。尤其是男人在 女人面前打情骂俏,动手动脚,常被责骂“十七” 或“十七调”。 带十八的词语。义乌侬对事情办得出色的人称 赞为“十八力”。看到好字,会说:“这个字写得 十八力!”做手艺的工匠,技术好,制成的物品精 美,别人会说:“这个人的手艺真是十八力。” “十八力”,源于“十八般武艺”。古代有十 八般兵器,会娴熟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武林高手,称 “十八般武艺样样皆能”。《辞源》“十八般武艺” 条:“泛指多种武术技艺。”
义乌民谣---一年的农事:
一粒星,像盏灯。两粒星,上台门。 台门头,种块豆,豆铲铲,好种秧,秧齐齐, 种荸荠,荸荠种得壳,摘菱角,菱角挂满船, 划只船,一划划到义乌县,换来铜钿买索面。 索面头,挂碗沿,爷食碗铲菜园,娘食碗纺 木棉,媳妇食碗看雄鸡,雄鸡看不牢,一日 打三遭。
方言谚语、箴言




阳刚 豪放 大大咧咧 粗放 乐观
阴柔 婉 约 斤斤计较 精明 讲
填空: 普通话是以 北京语音 为标准 音,以 北方话 为基础方言, 以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 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判断正误:
地域 1、普通话与方言是因民族不同 而形成的语言种类。 错 2、普通话就是一种特殊的方言。

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37页PPT

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37页PPT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方言与普通话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

方言与普通话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
粗放 乐观
阴柔 婉 约
斤斤计较 精明 讲
填空:
普通话是以 北京语音 为标准 音,以 北方话 为基础方言, 以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 规范话与方言是因民地域族不同
而形成的语言种类。

2、普通话就是一种特殊的方言。

第二环节:说它一段吧 请用本地方言说出下列内容。
朱平说唱义乌方言 义乌方言趣话 花鼓与道情 佛堂麻痢
义乌话里的“一年”
清明: “清明冬至,前三后四” “吃过 清明馃,日日田畈坐。”
端午: “端午馄饨夏至面,食过节节健” “端午大午前” “食过端午粽,棉被夹 袄都好送”。
六月六: “好愁弗愁,愁个六月呒热头” “六月六,狗洗浴” “六月六,不食肉, 生个大疠毒”。
中秋: “七月半,枣当顿。八月中秋,枣 到苏州。”
除夕: “年到岁逼” “三十夜隔岁”。
义乌民谣---一年的农事:
一粒星,像盏灯。两粒星,上台门。 台门头,种块豆,豆铲铲,好种秧,秧齐齐, 种荸荠,荸荠种得壳,摘菱角,菱角挂满船, 划只船,一划划到义乌县,换来铜钿买索面。 索面头,挂碗沿,爷食碗铲菜园,娘食碗纺 木棉,媳妇食碗看雄鸡,雄鸡看不牢,一日
(1)语音方面的差异

方言中,语音方面的差异很大,声韵调
三个方面都有。
(2)词汇方面的差异
a.同词异义 b.同义异词 c.同词近义异用
(3)语法方面的差异
方言之间表现在语法方面的差异较小。
总之,方言之间的差异,以语音最为突 出,其次是词汇,语法方面的差异最小。
第三环节:方言艺术展
打三遭。
方言谚语、箴言
“口念阿弥,手挖心肺”——说的慈善,手 段毒辣。
“聪明多劳碌,麻宝多眠熟”——“麻宝” 指傻子,意同能者多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2、展开期(1926-1948)
展开期是以赵元任的两项重要研究揭开序 幕的。赵元任在1926年发表《北京、苏州、 常州语助词的研究》(载《清华学报》三 卷二期,1926年),这是中国第一篇研究 方言语法的论文。继北大方言调查会之后, 清华华在1927年组织了对吴语的调查, 192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方言调 查的重要著作——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 究》。
4、鼎盛期——清代方言学著作很多。
戴震《方言疏证》、杭世骏《续方言》、范寅 《越谚》 、《拍掌知音》(泉州)
9
《方言》贡献
第一,开创了调查记录方言口语的研究方 向
第二,提供了大量汉代各地口语词汇 第三,提供了汉代通用的共同词汇 第四,保留了若干周代记录下来的古方言
词 第五,间接提供了汉代方言地理的面貌
注意从音韵演变的角度来考释词语的转变, 从而探求词语的渊源。
12
(二)民族学者的方言记录和研究
民族学的研究旨趣在于某一民族或民系的社会和 文化。
民族学的著作也常常涉及语言和方言的问题。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1933年在广州出版,
第四章有“客家的语言”)。 刘锡蕃《岭表纪蛮》(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
方言的成果可以帮助发现或解决有关普通 话的形成、结构、规划等方面的问题,甚 至有些较为困难的问题,因为有了方言材 料可以参酌比较,而迎刃而解。
5
(三)《汉语方言学》的对象、内容、任 务
对象: 方言是语言的支派和变体。研究方言的学
问称为方言学,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 社会方言两大类。 汉语方言学不仅研究地 域方言,也研究社会方言。
19
3、普查期(1956—1966)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从 1955年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了解 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对应关系为主要目的的 汉语方言普查。
用两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全国各地2298 年方言点中的1849个点(80%以上)的普 查工作。
20
50年代出版了指导方言调查工作的工具书 刊,其中最重要的有:
14
举例:
各地土白的《圣经》全译本:上海、苏州、 宁波、台州、福州、厦门、兴化、广东、 汕头、客话。
艾约瑟著《上海口语语法》1853年初版
15
(四)、中国现代方言学时期
1、滥觞期(1923-1925) 2、展开期(1926-1948) 3、普查期(1956—1966) 4、深入期(1979年-)
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一、绪论:方言调查与方言学
(一)汉语方言的学术价值 (二)汉语方言调查是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功 (三)《汉语方言学》的对象、内容、任务 (四)《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课程安排
版,第十六章“诸蛮语言之比较”)。 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1937年上海中华书
局出版,第二十一章《极有趣味的粤语》)
13
(三)西洋传教士的方言记录和研究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重新准许西洋传教 士来华传教。大批传教士就此蜂拥而至, 开头仅在沿海城市立足,很快就深入内地, 为传教的方便,他们往往事先或就地学习 当地方言,并且编写出版大量记录和研究 汉语方言的著作,其中基督教更热衷于用 方言翻译《圣经》。
《方言调查字表》(1955) 《汉语方言调查简表》(1956) 《方言词汇调查手册》(1956) 《汉语方言调查手册》(1957)
北京大学汉语专业在1955年首次开设了 “汉语方言学”的课程
21
4、深入期(1979年-)
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专门刊登汉语方言调查 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方言》于1979年创 刊。
16
பைடு நூலகம்
1、滥觞期(1923-1925) 中国的现代方言学是在1923年揭开序幕的。
当时创办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沈兼士 提倡调查民间歌谣,而方言是调查、记录、 研究歌谣不可或缺的工具。 1924年1月,北京大学成立了“方言调查 会”,这可算是我国运用现代语言学方法 调查汉语方言的第一学术团体。
18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倡导组织了几 次规模较大的方言调查,如1928—1929年 两广方言的调查,1933年陕南方言的调查, 1937年徽州方言的调查,1935年春江西方 言的调查,1935年秋湖南方言的调查, 1936年湖北方言的调查,1940年云南方言 的调查,1936年四川方言的调查等。
10
《方言》不足:
北齐颜之推《家训·音辞篇》: “后有扬雄著《方言》,其书大备,然皆
考名物之异同,不显声读之是非也。”
11
清代鼎盛期——方言学著作很多。
戴震《方言疏证》、杭世骏《续方言》、范寅 《越谚》 、《拍掌知音》(泉州)
清末:章太炎 《新方言》 吸取了明清两代音韵、训诂研究的成果,
6
研究内容
汉语方言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有 自身的静态描写,有动态的考察;有内部 结构系统的分析,也有外部关系的探究, 有理论的概括,也有应用的研究。
汉语方言学不仅调查、记录、描写和分析 方言,也研究方言地理、方言历史、方言 接触、方言演变、方言比较等问题。
7
二、汉语方言学的历史
(一)清末之前的传统方言学研究 (二)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的在华
西洋传教士对汉语方言的描写、记录和研 究 (三)民族学者的研究 (四)以描写为主的现代方言学
8
(一)清末之前的传统方言学研究。
1、勃兴期——西汉末扬雄《方言》、晋郭 璞《方言注》。
2、衰微期——隋唐宋元时期,没有真正意 义的方言学著作。
3、振兴期——明代李实的《蜀语》,这是 中国现存最早的研究地区方言的著作。
3
(一)汉语方言的学术价值
汉语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 语音: “车,古者曰‘车’声如‘居’,所以居人
也;今曰‘车’,声近‘舍’。 ”刘熙 《释名*释车》
4
(二)汉语方言调查是语言学研究的基本 功
赵元任《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 (载《清华学报》三卷二期,1926年)
朱德熙《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 话里的“的”字》(载《方言》1980年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