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矾晶体培养日记
培养明矾晶体实验报告
![培养明矾晶体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c71b7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5.png)
实验名称:培养明矾晶体实验时间:2023年11月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矾晶体的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明矾晶体的培养方法。
3. 观察并记录明矾晶体的生长过程。
二、实验原理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盐,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结晶性。
在实验中,通过控制溶液的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可以促进明矾晶体的生长。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电子天平、温度计、结晶皿、干燥器等。
2. 实验药品:明矾(无水)、蒸馏水、氢氧化钠(NaOH)。
四、实验步骤1. 配制饱和溶液:称取一定量的明矾,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当明矾不再溶解时,即为饱和溶液。
2. 调节溶液浓度:将饱和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至7.5左右。
3. 过滤:将溶液过滤,去除杂质。
4. 结晶: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结晶皿中,放入干燥器中,静置观察。
5. 结晶形态观察:定期观察结晶形态,记录晶体的生长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晶形态: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明矾晶体呈八面体形态,晶体大小不一,部分晶体表面出现裂纹。
2. 影响因素:- 溶液浓度:溶液浓度越高,晶体生长速度越快,但晶体尺寸较小。
- 温度:温度越高,晶体生长速度越快,但晶体质量较差。
- 搅拌速度:搅拌速度越快,晶体生长速度越快,但晶体质量较差。
- 结晶时间:结晶时间越长,晶体尺寸越大,但晶体质量较差。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控制溶液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可以促进明矾晶体的生长。
2. 明矾晶体呈八面体形态,晶体大小不一,部分晶体表面出现裂纹。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溶液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以获得高质量的明矾晶体。
七、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对溶液浓度、温度等因素控制不够精确,导致部分晶体质量较差。
2. 在今后的实验中,应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明矾制作晶体实验报告
![明矾制作晶体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42e47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d.png)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
3. 观察并记录明矾晶体生长的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明矾是一种硫酸铝钾的结晶水合物,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高温下形成饱和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降低,导致溶液中的明矾结晶析出。
三、实验用品1. 仪器:烧杯、表面皿、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漏斗、量筒、玻璃棒、镊子、滤纸、细线。
2. 用品:明矾晶体(KAl(SO4)2·12H2O)。
3. 药品:无。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明矾晶体研磨成粉末,以便于溶解。
(2)准备好实验仪器和用品。
2. 制备饱和溶液(1)在100mL的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2)向沸腾的水中加入2g明矾粉末,用玻璃棒搅拌,使明矾完全溶解。
(3)继续加热至溶液呈微沸状态,保持5分钟,以确保明矾完全溶解。
3. 冷却结晶(1)将溶液从微沸状态降至室温(约20℃)。
(2)将溶液倒入洁净的表面皿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溶液均匀。
4. 观察与记录(1)将表面皿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观察晶体生长情况。
(2)每隔一定时间(如1小时、2小时、4小时等)记录晶体生长情况,包括晶体数量、大小、形状等。
5. 结晶成熟(1)当晶体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将表面皿放入冰箱中,降低温度,加速晶体生长。
(2)待晶体完全生长成熟后,取出表面皿,用镊子取出晶体,观察其形状和大小。
6. 实验结束(1)将实验仪器和用品清洗干净,放回原处。
(2)整理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发现明矾晶体在室温下生长速度较慢,而在低温下生长速度较快。
晶体形状多为八面体,大小不一。
2. 分析(1)实验结果表明,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2)在高温下,明矾溶解度较大,形成饱和溶液;在室温下,溶解度减小,晶体开始析出;在低温下,溶解度进一步减小,晶体生长速度加快。
明矾做水晶实验报告(3篇)
![明矾做水晶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c381a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e.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矾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利用明矾制作水晶的方法。
3. 观察水晶生长过程,了解晶体生长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明矾(硫酸铝钾)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在水中,明矾可以溶解并逐渐析出晶体,形成水晶。
本实验通过控制明矾与水的比例、温度、时间等因素,使水晶生长得更加完整和美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明矾、温水、小石头、棒棒糖棍、线、食用色素(可选)。
2. 实验仪器:平底玻璃杯、电子秤、计时器、温度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明矾、小石头、棒棒糖棍、线准备好,并将明矾准确称量。
2. 洗净小石头:将小石头用流水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
3. 配制明矾溶液:将称量好的明矾放入平底玻璃杯中,加入适量温水,用棒棒糖棍搅拌至明矾完全溶解。
4. 放置小石头:将洗净的小石头放入溶液中,或者用线拴住小石头,将线的另一端缠在棒棒糖棍上,使其悬挂在溶液中。
5. 调整溶液温度:将玻璃杯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使溶液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6. 观察生长过程:每隔一段时间观察水晶生长情况,记录晶体形态、大小等变化。
7. 培育过程:根据实验需求,调整明矾溶液的浓度、温度等条件,促进水晶生长。
8. 结晶结束:当水晶达到预期大小和形态后,停止实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小石头表面逐渐形成了一层透明的水晶,晶体形态优美,具有一定的光泽。
2. 结果分析:明矾在水中溶解后,通过析出晶体形成水晶。
小石头表面成为晶体生长的基底,晶体逐渐长大,最终形成美丽的水晶。
六、实验总结1. 明矾是一种可制作水晶的无机盐,通过控制溶液浓度、温度等因素,可以培养出美丽的水晶。
2. 本实验成功制作了水晶,验证了明矾的晶体生长能力。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水晶生长过程,及时调整实验条件,以确保水晶品质。
七、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水晶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实验条件,以确保水晶品质。
水晶项链——明矾晶体培养
![水晶项链——明矾晶体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ab88cd7b7fd5360cba1adb31.png)
晶项 链 。 Βιβλιοθήκη 明矾在水 中的溶 解度 随温度 升高 而明显增 大
(0C 解度 1 . g 。冷 却饱 和溶 液 可 自然 析 出 2  ̄溶 14 ) 小颗粒 晶体 ( 或挑选小 块 颗粒 ) 晶核 , 做 继续 培 养
佳 条件 , 收获很 多。
首先 引导学 生查 阅明 矾结 晶的有 关 知 识 , 大 致 了解 明矾 晶体 的培养过 程 。
H1 1 感 。 N 流
( 稿 1 : 0 00 .1 收 3期 2 1 -1 1 )
为 了避免 8 4消毒 液 对人 们 的 生命 活 动 所 带
水 晶项链—— 明矾 晶体 培 养
口 王 新 芳
山东省 章丘 市第 四 中学 2 0 0 5 20
山东 省实施 素 质教 育 , 求 高 中开设 选 修 二 要 校本课 程 , 开展 社 团 活动 。我 们利 用 实 验室 资 并 源, 组织 学生进 行 了明矾 晶 体 的培 养 活动 。通 过 此次活 动 了解 晶体 的形 成原理 , 培养过程 ; 观察 明 矾晶体 , 现 自然 之美 ; 发 同时 练 习称 量 、 杯加 热 烧
的学 生继续 开展类 似的创新 实践 活动 。
②探究 实验 中菌落计 数可 以采用菌 落计数仪
或其 他一 些仪 器 ( 显微 镜 ) 行 准 确计 数 。 为 如 进 减 少误差 , 在计数 时还可 以在培养 皿下放 置光源 ,
② 8 4消毒 液对 棉 丝 织 物 、 属 易 造 成 腐 蚀 金
力水平 的限制 , 目前还 无法实 施 , 望高 中和大学 希
魔法水晶实验作文
![魔法水晶实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e47678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a.png)
魔法水晶实验作文篇一《神奇的魔法水晶实验》今天我要做一个超级有趣的魔法水晶实验。
我在网上看到这个实验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神奇,心里像有只小老鼠在挠痒痒,迫不及待地想试试。
我准备好材料,有明矾、毛线、筷子、热水还有一个小玻璃瓶。
首先把明矾一点一点地放进热水里,就像给小冰块找家一样,慢慢地搅拌,让它们充分融合。
这时候我就在想,这白色的小颗粒到底会变成啥样的水晶呢。
我把毛线的一头系在筷子上,筷子横放在瓶口,让毛线的另一头垂到瓶子里面。
然后就静静地等着。
等啊等啊,一天过去了,毛线周围开始有了一些小变化,有一些很细小的晶体附着在上面,就像小沙子一样。
我特别兴奋,感觉像是看到自己种的小种子发芽了。
又过了一天,那些小晶体变得胖了一点,我就像一个盯着宝藏的小财迷一样,每隔一会儿就去看一下。
这个时候我发现温度对它的影响还挺大的。
有一回我把瓶子放到了稍微凉一点的地方,那些小晶体增长的速度就慢了些,于是我赶紧又给它挪回暖和的地方。
过了好几天,白色的晶体已经长得像一串串小冰柱,在灯光下还会一闪一闪的,好像星星掉到瓶子里了。
这时候我才真的觉得自己像个魔法师,把最普通的明矾变成了这么漂亮的水晶。
我拿着这个满是水晶的小瓶子,就像拿着稀世珍宝,到处跟家人炫耀。
这个魔法水晶实验真是太好玩啦。
篇二《魔法水晶实验中的意外惊喜》魔法水晶实验已经进行第二次了,我想让水晶长得更快更大一些。
这次我可是有备而来,比上次准备了更多的明矾。
按照老样子先调配好明矾溶液,然后把准备好的新毛线放进去。
前几天都很顺利,眼看着水晶在毛线上开始安家落户。
可是有一天早上我起来看的时候,发现瓶子里有点浑浊,而且水晶的增长好像停顿了。
这下我可慌了神,就像一个厨师看着菜烧焦了一样不知所措。
我左想右想,想起来我前一天加了一点自来水想补充点水分,我猜可能是因为这自来水有啥杂质导致的。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溶液倒掉一些,又重新配置了新的明矾溶液加进去,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救治病人的医生,在努力挽回局势。
制作明矾的实验报告(3篇)
![制作明矾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83d57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b.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矾晶体的生长过程。
2. 掌握制备明矾晶体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双盐,可由硫酸铝和硫酸钾在水中反应制得。
在制备过程中,溶液逐渐达到饱和,过量的明矾会以晶体形式析出。
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浓度等因素,可以促进晶体的生长。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结晶皿、电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
2. 试剂:硫酸铝(Al2(SO4)3)、硫酸钾(K2SO4)、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称取10g硫酸铝和5g硫酸钾,放入烧杯中。
2. 加入5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3. 将溶液加热至60℃,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4. 将溶液冷却至室温,此时溶液逐渐达到饱和。
5. 将饱和溶液过滤,去除未溶解的杂质。
6. 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结晶皿中,放入通风阴凉处。
7. 观察晶体生长情况,记录生长时间。
8. 待晶体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取出晶体,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
9. 将晶体放在干燥处晾干。
五、实验现象1. 溶液加热过程中,溶液逐渐变浑浊,说明溶液中的硫酸铝和硫酸钾开始反应。
2. 溶液冷却过程中,溶液逐渐变得清澈,说明溶液逐渐达到饱和。
3. 过滤后的溶液中,晶体开始析出,形成明矾晶体。
4. 随着时间的推移,晶体逐渐长大,形态逐渐趋于规则。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浓度等因素,可以制备出明矾晶体。
2. 晶体生长过程中,温度和浓度是影响晶体生长速度和形态的重要因素。
3. 实验过程中,晶体生长时间较长,需要耐心等待。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制备明矾晶体的基本方法。
2. 了解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后续晶体生长实验提供参考。
3. 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溶液溅到皮肤上。
2. 实验过程中,控制好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以保证晶体生长效果。
明矾晶体制取实验报告
![明矾晶体制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76b8287375a417866f8f40.png)
20h后有几颗小晶体沉在杯底,小晶体无色透明,硬度适中;冰块逐渐融化
3、重复2的操作约5次
小晶体长到一定大小。
4、将KAl(SO4)2·12H2O溶液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备日后实验用.将小晶体放于保鲜袋中,贴上标签.整理实验器材,完成庭小实验制取明矾晶体实验报告
一、实验人员:
导师:
实验开始时间:
实验结束时间:
二、实验目的:制取KAl(SO4)2·12H2O晶体
实验原理:KAl(SO4)2·12H2O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拓展应用:同理可制取的晶体: CuSO4·5H2O ,KNO3·nH2O ,NH4NO3·nH2O等
三、实验药品:KAl(SO4)2·12H2O药品粉末, 20°C的蒸馏水
溶液无色无味透明,稳定.
20h后有几粒小晶体沉在杯底,小晶体无色透明,硬度适中;冰块渐渐融化.
2、挑选出1~2粒小晶体,用细线系好.向杯中的溶液加入约3gKAl(SO4)2·12H2O粉末,用木棒搅拌均匀.用打火机将溶液加热至约45℃,静置1h.将小晶体挂在杯中央.用橡皮筋把保鲜膜扎在杯口上,放于冰块附近,静置20h.
实验仪器:玻璃杯,木棒,打火机,汤匙,小筷子,保鲜膜,橡皮筋,冰块.
四、实验操作与现象记录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1、往玻璃杯中倒入约15mL蒸馏水,用打火机加热至约45℃,用汤匙倒入KAl(SO4)2·12H2O粉末,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继续溶解,再加约0.3mL蒸馏水.用木棒搅拌均匀.静置1h后用橡皮筋把保鲜膜扎在杯口上,放于冰块附近,静置20h
自制明矾晶体实验报告
![自制明矾晶体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62b13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8.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矾晶体的制备过程。
2. 掌握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理明矾晶体是由硫酸铝钾(KAl(SO4)2·12H2O)组成的。
在制备过程中,明矾溶解于水中形成饱和溶液,随着溶液的冷却,明矾的溶解度降低,从而析出晶体。
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浓度和晶核的大小,可以影响晶体的生长速度和形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明矾:适量- 烧杯:1个- 玻璃棒:1根- 滤纸:1张- 细线:1根- 硬纸片:1张仪器:- 电子天平:1台- 温度计:1个- 秒表:1个四、实验步骤1. 准备溶液:将一定量的明矾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直至明矾完全溶解。
2. 控制温度:将溶液加热至比室温高10-20℃,并持续搅拌,以确保明矾充分溶解。
3. 冷却结晶:将烧杯放置在室温环境中自然冷却,观察溶液的变化。
当溶液冷却至比室温略高3-5℃时,将溶液倒入洁净的碗中,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4. 晶核形成:第二天,从碗中选取2-3粒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
5. 悬挂晶核:将晶核用细线轻轻系好,悬挂在烧杯中央,注意不要使晶核接触杯壁。
6. 补充溶液:将明矾溶液倒入烧杯中,向溶液中补充适量明矾,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15℃的饱和溶液。
7. 再次冷却结晶:待溶液自然冷却至比室温略高3-5℃时,将小晶体悬挂在烧杯中央,用硬纸片盖好,静置过夜。
8. 晶体生长:每天将已形成的小晶体轻轻取出,重复第6项操作,直至晶体长到一定大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多次重复操作,成功制备出明矾晶体。
晶体呈六方柱状,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规则性。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浓度和晶核的大小,可以影响晶体的生长速度和形态。
在本实验中,通过自然冷却和补充溶液的方法,使晶体逐渐长大,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大小和形态的晶体。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对晶体的生长速度和形态有重要影响。
明矾的结晶实验报告
![明矾的结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edfae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4.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和结晶过程。
2. 掌握饱和溶液的制备方法。
3. 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晶体生长的基本规律。
二、实验原理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盐,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当明矾溶液冷却至一定温度时,由于溶解度的降低,溶液中的明矾会以晶体形式析出。
本实验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使明矾结晶,并观察其生长过程。
三、实验材料1. 烧杯:500mL2. 明矾:5g3. 细线:1根4. 玻璃棒:1根5. 酒精灯:1个6. 硬纸片:1张7. 蒸馏水:适量8. 温度计:1个四、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加入约200mL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比室温高10~20℃。
2. 加入5g明矾,用玻璃棒搅拌,直至明矾完全溶解。
3. 继续加热,使溶液温度保持在比室温高10~20℃的范围内,直至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
4. 将溶液自然冷却至比室温略高3~5℃。
5. 将冷却后的溶液倒入洁净的碗中,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6. 从碗中选取2~3粒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
7. 将晶核用细线轻轻系好。
8. 将明矾溶液倒入烧杯中,向溶液中补充适量明矾,加热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15℃的饱和溶液。
9. 待溶液自然冷却至比室温略高3~5℃时,将小晶体悬挂在烧杯中央,注意不要使晶核接触杯壁。
10. 用硬纸片盖好烧杯,静置过夜。
11. 每天将已形成的小晶体轻轻取出,重复步骤8~10,直至晶体长到一定大小。
五、实验现象1. 在加热过程中,明矾逐渐溶解,溶液颜色逐渐变深。
2. 当溶液温度降至比室温略高3~5℃时,有少量晶体开始析出。
3. 静置一夜后,碗中出现大量晶体。
4. 悬挂的晶核逐渐长大,形成规则的晶体。
5. 通过重复操作,晶体不断长大,直至达到实验要求的大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加热可以使明矾更快地溶解。
2. 当溶液温度降低至一定值时,明矾的溶解度降低,晶体开始析出。
明矾的测定实验报告
![明矾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951725c5da50e2524d7ffb.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明矾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明矾晶体制取实验报告寒假家庭小实验制取明矾晶体实验报告一、实验人员:导师:实验开始时间:实验结束时间:二、实验目的:制取KAl(so4)2·12h2o晶体实验原理:KAl(so4)2·12h2o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拓展应用:同理可制取的晶体:cuso4·5h2o,Kno3·nh2o,nh4no3·nh2o等三、实验药品:KAl(so4)2·12h2o药品粉末,20°c的蒸馏水实验仪器:玻璃杯,木棒,打火机,汤匙,小筷子,保鲜膜,橡皮筋,冰块.四、实验操作与现象记录五、实验结果与实验心得篇二:制作明矾晶体实验报告制作明矾晶体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制作明矾晶体实验仪器:明矾100g纸片一张木棒两根玻璃杯一个瓷碗一个细线一团硬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放入比室温高10℃~20℃的水,并加入明矾,用木棒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
2.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溶液倒入洁净的瓷碗中,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3.从碗中选取2~3粒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
将所选的晶核用细线轻轻系好。
4.把明矾溶液倒入玻璃杯中,向溶液中补充适量明矾,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15℃的饱和溶液。
待其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小晶体悬挂在玻璃杯中央,注意不要使晶核接触杯壁。
用硬纸片盖好玻璃杯,静置过夜。
5.每天把已形成的小晶体轻轻取出,重复第4项操作,直到晶体长到一定大小。
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将明矾溶于水,当该溶液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能析出晶体实验体会:在实验中,看晶核在明矾的饱和溶液一点一点变大,感觉新奇而有趣。
再从结成晶体后呈八面体的明矾,感受到物质组成的奇妙。
篇三:明矾中铝含量的测定明矾中铝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明矾中铝含量的测定,不宜采用直接滴定法。
因为Al3+对二甲酚橙指示剂有封闭作用,且Al3+与eDTA络合缓慢,需要加过量eDTA并加热煮沸,络合反应才比较完全,且在酸3+度不高时,Al3+水解生成一系列多核氢氧基络合物,如[Al2(h2o)6(oh)3],[Al3(h2o)6(oh)6]3+等,即使将酸度提高至eDTA滴定Al3+的最高酸度,仍不能避免多核络合物的生成。
明矾做的实验报告(3篇)
![明矾做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81cb6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5.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明矾的制备方法及原理。
2. 掌握明矾的物理、化学性质。
3. 通过实验探究明矾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明矾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盐,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在实验室中,明矾可以通过铝盐与硫酸反应制备得到。
明矾具有以下性质:1.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块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甜而酸涩。
2. 化学性质: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失去结晶水,溶于水后电离出K+、Al3+和SO42-。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坩埚、干燥器、电子天平、滤纸等。
2. 试剂:硫酸铝钾、浓硫酸、氢氧化钠、盐酸、氨水、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明矾的制备(1)取一定量的硫酸铝钾固体,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2)将溶液加热至沸腾,持续煮沸一段时间,使硫酸铝钾完全溶解。
(3)将溶液冷却至室温,让其自然结晶。
(4)过滤,收集晶体,用蒸馏水洗涤晶体,晾干。
2. 明矾的物理性质探究(1)观察明矾的外观,记录其颜色、形状等。
(2)称量一定量的明矾,测量其密度。
(3)取少量明矾,加入蒸馏水中,观察其溶解情况。
3. 明矾的化学性质探究(1)取少量明矾,加入氨水,观察现象。
(2)取少量明矾,加入盐酸,观察现象。
(3)取少量明矾,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4)取少量明矾,加入硫酸溶液,观察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明矾的制备实验成功制备出明矾晶体,其外观为无色透明块状结晶。
2. 明矾的物理性质(1)外观:无色透明块状结晶。
(2)密度:2.72 g/cm³。
(3)溶解性:易溶于水。
3. 明矾的化学性质(1)与氨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2)与盐酸反应:无现象。
(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4)与硫酸溶液反应:无现象。
六、实验结论1. 成功制备出明矾晶体,并观察到其物理性质。
2. 明矾在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其具有与氨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性质。
作文《观察晶体的生长过程》
![作文《观察晶体的生长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556f3e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7.png)
观察晶体的生长过程篇一观察晶体的生长过程要说这观察晶体生长,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好像在实验室里搞什么科学实验似的。
其实吧,我最初的想法也挺“科学”的——想看看能不能在家自己弄点漂亮的晶体出来,然后摆在客厅里显摆显摆。
毕竟,谁还没个当科学家的梦呢?我选的材料是明矾,超市里随便就能买到的那种,做菜用的。
网上查了查,说只要把明矾溶解在热水中,然后慢慢冷却,就能长出晶体。
听起来简单得很,我立刻就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首先,我找了个透明的玻璃杯,那种喝奶茶剩下的那种就行,够大就行,方便观察。
然后,我按照网上的比例,倒了满满一杯热水,大概两百毫升左右吧,就那种平时喝奶茶的量。
接着,就开始往里面倒明矾,一勺一勺的加,一边加一边搅拌。
一开始,明矾溶解得很快,像个饿死鬼投胎似的,呼啦呼啦就没了。
可是,加到后来,就越来越难溶解了,杯底开始堆积起一层白白的粉末,像一层厚厚的小白雪。
我心想,这可是个技术活,不能心急。
最后,我加了大概半杯明矾,搅拌了半天,终于,杯子里只剩下很少很少一点点没溶解的明矾了。
然后,我按照网上的说法,用保鲜膜把杯口盖上,在保鲜膜上扎几个小孔透气,然后就放在一边等它慢慢冷却。
这期间,我时不时的去看一眼,心里像揣着个小兔子似的,紧张又兴奋。
过了几个小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保鲜膜一看,哎?啥也没有啊!什么晶体?连个影子都没看到!我当时那个沮丧啊,感觉自己被网上的教程给耍了。
第二天,我又去看,还是啥也没有。
第三天,我实在忍不住了,把杯子里的水都倒掉,仔细检查那个杯底,才发现,在杯底有一些粘在杯底的、极其微小的、像雪花一样的小点点。
哎,原来这晶体长出来这么慢,我还以为几个小时就能看到闪闪发光的晶体呢!篇二观察晶体的生长过程仔细想想,我之前的做法其实有点问题。
首先,我用的杯子太大了,溶液太浅,水冷却太快,没给晶体足够的生长空间和时间;其次,网上的说法太笼统了,没说具体要等多久。
这就好比炒菜放盐,光说“加点盐”一样,凭经验很难把握好量。
作文《观察晶体的生长过程》
![作文《观察晶体的生长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3503d19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c.png)
观察晶体的生长过程篇一观察晶体的生长过程我从小就对那些闪闪发光的玩意儿特别着迷,什么水晶啊宝石啊,都让我觉得特有魅力。
所以,当科学老师说我们要观察晶体的生长过程的时候,我那是相当兴奋,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变成科学家了!老师让我们自己选材料,我挑了硫酸铜,那颜色,蓝得跟夏天的天空似的,漂亮极了!回家后,我按照老师说的,先准备了一个干净的玻璃杯,然后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倒入热水,这热水烫得我差点儿把手缩回去,好险好险!接着,我又慢慢地往水里加硫酸铜粉末,一边加一边搅拌,就像个小厨师在调制什么神秘的魔法药水一样。
粉末刚开始溶解得很快,水也逐渐变成了美丽的蓝色,但加到一定程度后,水就好像饱和了一样,无论我怎么搅拌,那些粉末都沉在杯底不愿意溶解了。
我还特意多加了一点,想看看效果,结果杯底堆了一层蓝色的“沙子”,我心想这可真是“不听话”的粉末啊!然后,我把这个蓝色的“魔法药水”放在窗台上,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
第一天,没什么变化,第二天还是老样子,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对,或者这硫酸铜粉末是不是“罢工”了?第三天,我几乎快要放弃希望了,准备去问老师是不是哪里操作错了。
正要转身的时候,我无意中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了一眼玻璃杯底部,突然,我看到了!底部竟然长出了几根细细的、小小的蓝色晶体,就像几根细小的蓝色针扎在杯底!我的天啊,太神奇了!接下来的几天,这些小家伙们就开始疯狂地生长了,速度肉眼可见!它们由细变粗,由短变长,逐渐变成规则的晶体形状,颜色也越来越深,蓝得几乎发亮!有些晶体旁边还冒出了新的“小芽”,它们挤在一起,你追我赶,热闹非凡。
看着那些晶体一天天长大,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感觉自己像个“晶体培育大师”!好像我亲手创造了一个小小的,美丽的蓝色世界!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两周,最后我得到了一杯底部布满了闪闪发光的蓝色晶体的溶液。
虽然这个过程有点漫长,但看到最终结果,那些晶体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艺术品,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化学明矾晶石实验报告
![化学明矾晶石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8cb04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5.png)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化学明矾晶石的制备方法;2. 掌握化学明矾晶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明矾晶石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铝钾盐,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其制备方法一般采用复分解反应,将硫酸铝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经过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明矾晶石。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硫酸铝钾、氢氧化钠、蒸馏水;2.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加热器、电子天平、干燥箱、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硫酸铝钾和氢氧化钠分别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 混合反应:将硫酸铝钾溶液缓慢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直至混合均匀。
3. 结晶:将混合溶液倒入烧杯中,放入冰箱中冷却结晶。
4. 过滤:待结晶充分后,将溶液过滤,收集晶体。
5. 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晶体,去除杂质。
6. 干燥:将洗涤后的晶体放入干燥箱中,于80℃下干燥2小时。
7. 性质研究:观察晶体外观,进行化学分析,测定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观察:制备的明矾晶石为白色结晶,晶体大小不一,形状规则。
2. 化学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测定晶体的化学成分,结果如下:KAl(SO4)2·12H2O:97.2%杂质:2.8%3. 物理性质:通过显微镜观察,晶体具有层状结构,层间距约为0.4nm。
4. 化学性质:明矾晶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不易分解,在水中溶解度较低。
六、实验结论1. 成功制备了化学明矾晶石,晶体外观良好,化学成分符合预期。
2. 明矾晶石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作为工业、农业等领域的重要原料。
3.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化学明矾晶石的制备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酸碱溶液。
2. 混合反应时,缓慢倒入硫酸铝钾溶液,防止局部浓度过高。
明矾晶体培养日记
![明矾晶体培养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50206eaa02d276a200292e3b.png)
现象
照片
第一天
底部生成了大块晶体,但局部形状很不规则,且透明度差;棉线上无晶体生成
处理:取出最好的大晶体,并将剩余晶体溶解,再将大晶体栓起放入溶液中
第二天
讨论:1.第一天烧杯底部就产生了大块晶体,说明晶体生长较快,且溶液中晶核较少;棉线上没有产生晶体,可能是由于底部大晶体结晶的能力较强,而棉线结晶的能力较弱。
处理:保留最符合要求的晶体,其余溶解,继续培养。
第九天
晶体略微长大,其形状基本符合正八面体,上部透明度略低,下部透明度略高,体积适中
大晶体继续生长,并将棉线包裹了起来;底部有许多小块晶体生成
处理: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晶体不符合要求,于是将其溶解;又由于所生成的小晶体形状也不符合要求,便将所有晶体都溶解,并且热过滤一次,重新制籽晶。
(重做实验)
第三天
烧杯底部和棉线上都结了很多小晶体,这些小晶体透明度较好,形状规则,但体积太小。
处理:寻得棉线上一颗体积稍大、透明度好且符合正八面体形状的晶体,并将棉线上其余晶体刮下,连同底部的那些晶体全部重新溶解,并补加一些蒸馏水,待冷却后将悬线重新放入。
第四天至第第七天
(清明节放假时间,未进入实验室查看)
第八天
讨论:2.第三天棉线和底部都有大量小结晶,可能是由于溶液中落入了较多灰尘,形成晶核;或者由于溶液浓度高,且降温快,导致大量小晶体生成。
悬线上的晶体长大并包裹住了棉线,其形状基本符合正八面体,局部衍生出了小晶体而略显不规则,总体透明度较好;同时,棉线的其他地方以及烧杯底部也出现了大块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节放假时间,未进入实验室查看)
第八天
讨论:2.第三天棉线和底部都有大量小结晶,可能是由于溶液中落入了较多灰尘,形成晶核;或者由于溶液浓度高,且降温快,导致大量小晶体生成。
悬线上的晶体长大并包裹住了棉线,其形状基本符合正八面体,局部衍生出了小晶体而略显不规则,总体透明度较好;同时,棉线的其他地方以及烧杯底部也出现了大块晶体
处理:保留最符合要求的晶体,其余溶解,继续培养。
第九天
晶体略微长大,其形状基本符合正八面体,上部透明度略低,下部透明部生成了大块晶体,但局部形状很不规则,且透明度差;棉线上无晶体生成
处理:取出最好的大晶体,并将剩余晶体溶解,再将大晶体栓起放入溶液中
第二天
讨论:1.第一天烧杯底部就产生了大块晶体,说明晶体生长较快,且溶液中晶核较少;棉线上没有产生晶体,可能是由于底部大晶体结晶的能力较强,而棉线结晶的能力较弱。
大晶体继续生长,并将棉线包裹了起来;底部有许多小块晶体生成
处理:由于大晶体不符合要求,于是将其溶解;又由于所生成的小晶体形状也不符合要求,便将所有晶体都溶解,并且热过滤一次,重新制籽晶。
(重做实验)
第三天
烧杯底部和棉线上都结了很多小晶体,这些小晶体透明度较好,形状规则,但体积太小。
处理:寻得棉线上一颗体积稍大、透明度好且符合正八面体形状的晶体,并将棉线上其余晶体刮下,连同底部的那些晶体全部重新溶解,并补加一些蒸馏水,待冷却后将悬线重新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