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三角形检测试题A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专练
(8)(一)、填空题:1.如图1,点F 、C 在线段BE 上,且∠1=∠2,BC=EF,若要使△ABC ≌△DEF, 则还须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 ___.(写出一个即可)2.如图3,∠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 ③△ACN ≌△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80°,那么顶角是______度.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的长为3,另一边的长为5,那么它的周长是________. (二)、选择题:5.如图4,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B=∠C,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 仍无法判定△ABE ≌△ACD 的是( )A.AD=AEB.∠AEB=∠ADC;C.BE=CDD.AB=AC6.已知等边△ABC 中,BD=CE,AD 与BE 相交于点P,如图7,则∠APE 的度数是( ) A.45° B.55° C.60° D.75°7.已知AC 平分∠PAQ,如图8,点B 、B ′分别在边AP 、AQ 上,如果添 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AB=AB ′,那么该条件不可以是( ) A.BB ′⊥AC B.BC=B ′CC.∠ACB=∠ACB ′D.∠ABC=∠AB ′C(三).解答题:8. 如图5,在△ABC 中,AD ⊥BC 于D,BE ⊥AC 于E,AD 与BE 相交于F, 若BF=AC,求∠ABC 的大小.(1)12E D B A (3)12E DCB A N M F (4)EDB A(7)ED C B A P (5)E DCBAFBDB21DBAC (一)、选择题1.在ABC中,∠A=∠B=13∠C,则此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2.已知:如图,Rt ABC中,∠ACB=900,DE过点C,且DE//AB,若∠ACD=550,则∠B的度数为 ( )A.350 B.450 C.300 D.5503.下列判断:(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1个直角;(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1个钝角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 C.2个D.3个4.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 2cm 3cm B.6cm 2cm 3cm C 4cm 6cm 8cm D.5cm 12cm 6cm6.如图,已知AB//CD, ∠1=1000, ∠ECD=600 , 则∠E等于()A.300B.400C.500D.6007.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50和650,则下列角度不可能是这个三角形外角的是()A.1350 B.1250 C.1200 D.1150(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AB//CD,∠A=450,∠C=290,则∠E=_____ .9.P为ABC中BC边的延长线上一点,且∠A=400,∠B=700,则∠ACP=___ __10.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和7cm,且第三边为奇数,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cm. 11.如果将长度为 a—2,a+5和a+2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要以得到的一个三角形,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12.在活动课上,小红有两根长为4cm、8cm的小木棒,现打算拼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小红应取的第三根小木棒的长度是____cm.13.如右图,∠A=600,∠B=800,则.∠2+∠1=_____.(三).解答题:14. 如图2,CD平分∠ACB,AE∥D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若∠ACE=80°,求∠CAE的度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 三角形用尺规作三角形练习 北师大版
尺规作图一、选择题(共15题)1.已知△ABC内部有一点P,且点P到边AB、AC、BC的距离都相等,则这个点是()。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边高线的交点 C.三边中线的交点 D.三边中垂线的交点答案: D解析:解答:本作图属于作图中的基本作图,作一条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故选D.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而且是三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中,经常最到这个问题,简单易答.2.已知:线段AB作法:(1)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和D.(2)作直线CD.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A.中线 B.高线 C.中垂线 D.不确定答案: C解析:解答:本作图属于作图中的基本作图,作一条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故选C.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简单易答,分析此问题的关键考虑到同样长的半径.3.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直线平行于射线AN(如图),让同学们在直线l和射线AN 上各找一点B和C,使得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最多能画( )个.A .1B . 2C .3D .4答案: C解析:解答:作图有以下几种情况:N LN LN L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且考察了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理解,问题中容易忽视的是射线AN ,而不是直线AN .4.已知:∠AOB作法:(1)作射线O 'A '.(2)以点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C ,交OB 于D .(3)以点O '为圆心,以OC 长为半径作弧,交O ’A '于C '.(4)以点C '为圆心,以CD 长为半径作弧,交前弧于D '.(5)经过点D '作射线O'B'.∠A 'D 'B '就是所求的角.这个作图是( )A.平分已知角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作一个三角形等于已知三角形D.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答案:B解析:解答:这个作图题属于基本作图中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中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问题简单易解.5.已知:∠AOB (图3-43).作法:(1)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2)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点C.(3)作射线OC.OC就是所求的射线.这个作图是()A.平分已知角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作一个三角形等于已知三角形D.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答案:A解析:解答:这个作图题属于基本作图中的平分已知角.故选: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中的平分已知角,问题简单易解.6.已知:直线AB和AB上一点C(图3-44).作法:作平角ACB的平分线CF.CF就是所求的垂线.这个作图是()A.平分已知角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D. 过直线外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答案:C解析:解答:这个作图题属于基本作图中的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故选: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中的过直线上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问题简单易解.7.已知△ABC,利用直尺和圆规,根据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并根据要求填空:(1)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2)作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由⑴、⑵可得:线段EF与线段BD的关系为( )A.相等B.垂直C.垂直且相等D. 互相垂直平分答案:D解析:解答:∵E F是BD的垂直平分线∴EB=ED,FB=FD易证BE=BF∴EB=ED=FB=FD∴四边形EBFD是菱形∴EF与BD互相垂直平分故选: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知识,而且考察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是一道立意较好的作图综合性题目8.如图,已知△ABC(AC<BC),用尺规在BC上确定一点P,使PA+PC=BC,符合要求的作图是()答案:D解析:解答: D选项中作的是AB的中垂线,∴PA=PB,∵PB+PC=BC,∴PA+PC=BC故选: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作图得出PA=PB.要使PA+PC=BC,必有PA=PB,所以选项中只有作AB的中垂线才能满足这个条件,故D正确.9. 已知点A(4,2),B(-2,2),则直线AB ( )A.平行于x轴B.平行于y轴C.经过原点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解答:A(4,2),B(-2,2)∴点A到x轴的距离为2,点B到x轴的距离为2且A、B都在x轴上方∴AB平行于x轴分析:此题是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点所连线段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需要对点到直线的距离有着明确地理解,而且此题属于较简单的判断线与坐标轴位置关系的一类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附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ADE的周长为8,DH为AB的中垂线,EF垂直平分AC,则BC的长为()A、4B、6C、8D、162.下列几组数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A.8、15、17 B.7、24、25C.30、40、50 D.32、60、803.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A′B′C′的是()A.∠A=∠A′,∠C=∠C′,AC=A′C′B.∠A=∠A′, BC=B′C′,AB=A′B′C.∠A=∠A′=80O,∠B=60O,∠C=40O,AB=A′B′D.∠C=∠C′=90O, BC=B′C′,AB=A′B′4.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条()A、中线的交点B、角平分线的交点C、高线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5.到△ABC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高线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6.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A.20o B.120o C.20o或120o D.36o7.如图,两个高度相等的圆柱形水杯,甲杯装满液体,乙杯是空杯.若把甲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乙杯,则乙杯中的液面与图中点P的距离是()A.2cm B.43cm C.6cm D.8cm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等三角形是指周长和面积都一样的三角形;B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都一样 ;C 、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D 、全等三角形的边都相等9.高为3,底边长为8的等腰三角形腰长为 ( ).(A )3 (B )4 (C )5 (D )610.如图,△ABC 中,∠ACB=90°,BA 的垂直平分线交CB 边于D ,若AB=10,AC=5,则图中等于60°的角的个数为( )A 、2B 、3C 、4D 、5二、填空题11.如图:∠B=∠C=90°,E 是BC 的中点,DE 平分∠ADC,∠CED=35°,则∠EAB =12.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 、B 是两格点,如果C 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 的个数是 .13.三角形三条中位线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9,则原三角形的周长为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四种思路》专题试题(附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训练系列(附解析专训3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四种思路名师点金: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几何入门最关键的一步,学习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几种方法之后,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说明三角形全等,掌握说明全等的几种思路尤为重要.条件充足时直接用判定方法1.【中考·武汉】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A=OC,OB=OD,试说明:AB∥CD.(第1题)条件不足时添加条件用判定方法2.如图,点A,F,C,D在一条直线上,AF=DC,BC∥EF,请只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BC≌△DEF,并说明理由.(第2题)非三角形问题中构造全等三角形用判定方法3.如图是一个风筝模型的框架,由DE=DF,EH=FH,就能说明∠DEH=∠DFH.试用你所学的知识说明理由.(第3题)4.如图,要测量AB的长,因为无法过河接近点A,可以在AB所在直线外任取一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E,连接ED和BD,并且延长BD到点G,使DG=BD,延长ED到点F,使DF=ED,连接FG,并延长FG到点H,使H,D,A在一条直线上,则HG=AB,试说明理由.(第4题)答案1.解:在△AOB 和△COD 中,⎩⎪⎨⎪⎧OA =OC ,∠AOB =∠COD ,OB =OD ,所以△AOB ≌△COD.所以∠A =∠C.所以AB ∥CD.2.解:补充条件:EF =BC ,可使得△ABC ≌△DEF.理由如下:因为AF =DC ,点A ,F ,C ,D 在一条直线上, 所以AF +FC =DC +FC ,即AC =DF.因为BC ∥EF ,所以∠EFD =∠BCA.在△ABC 和△DEF 中,⎩⎪⎨⎪⎧BC =EF ,∠BCA =∠EFD ,AC =DF ,所以△ABC ≌△DEF(SAS).点拨:答案不唯一.(第3题)3.解:如图,连接DH.在△DEH 和△DFH 中,⎩⎪⎨⎪⎧DE =DF ,EH =FH ,DH =DH ,所以△DEH ≌△DFH(SSS).所以∠DEH =∠DFH(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解:在△DEB 和△DFG 中,因为DB =DG ,∠BDE =∠GDF ,DE =DF , 所以△DEB ≌△DFG(SAS).所以∠E =∠F.所以AE ∥FH.所以∠DBA =∠DGH.又因为DB =DG ,∠ADB =∠HDG ,所以△ADB ≌△HDG(ASA).所以HG =AB.。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全等三角形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周周清一、填空题1、若△ABC ≌△DEF ,△DEF 的周长为32 cm ,DE =9 cm ,EF =12 cm ,则AB =_____ cm ,BC =_____ cm,AC =_____ cm.2、若△ABC ≌△DEF ,AB =DE ,AC =DF ,∠A =80°,BC =9 cm,则∠D =_____,∠D 的对边是_____=_____ cm.3、已知如图1,在△ABF 和△DEC 中,∠A =∠D ,AB =DE ,若再添加条件_____=_____,则可根据边角边公理证得△ABF ≌△DEC .4、如图2,△ABC 中,∠C=90°,CD ⊥AB 于点D ,AE 是∠BAC 的平分线,点E 到AB 的距离等于3cm ,则CE=_____cm 。
图1图2 图35、如图3,△ABC ≌△ADE ,延长BC 交DA 于F ,交DE 于G ,∠D=25°,∠E=105°,∠DAC=16°,则∠DGB=____________。
6、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 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 。
二、选择题1、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 2cm ,3cm ,4cmB 、 1cm ,4cm ,2cmC 、1cm ,2cm ,3cmD 、 6cm ,2cm ,3cm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②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3、已知△ABC ≌△DEF ,∠A=70°,∠E=30°,则∠F 的度数为 ( )(A ) 80° (B ) 70° (C ) 30° (D ) 100°4、如图4,△ABD 和△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那么△ADC ≌△ABE 的根据是( )图4A.SSSB.SASC.ASAD.AAS 5、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F EDC BAA.带①去B. 带②去C. 带③去D. 带①和②去 6、下列说法:①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全等 ②斜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③顶角和腰长对应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全等 ④有两个锐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第7题 第8题 第9题7、如图,AB 平分∠CAD ,E 为AB 上一点,若AC=AD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BC=BDB.CE=DEC.BA 平分∠CBDD.图中有两对全等三角形8、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B=∠C ,则在下列条件中,无法判定△ABE ≌△ACD 的是( ) (A )AD=AE (B )AB=AC(C )BE=CD (D )∠AEB=∠ADC9、如图,AB=AC ,BE ⊥AC 于E ,CF ⊥AB 于F ,则①△ABE ≌△ACF ;②△BOF ≌△COE ;③点O 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10、下列条件中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一边及这条边上的高相等B.一边及这条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C.两角及第三个角平分线对应相等D.两条边及夹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11、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A.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C.各有一个角是40°,腰长都为3 cm 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腰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三、解答题1、已知,如图,∠1=∠2,BD=CD,求证:AD 是∠BAC 的平分线.2、如图,点E 在△ABC 外部,点D 在BC 边上,DE 交AC 于点F ,若∠1=∠2=∠3,AC=AE ,求证:△ABC ≌△ADEA B C D EC B A E F O3、已知线段a 和∠1,作一个△ABC ,使得AB=a ,AC=2a ,∠A=∠ 1.4、如图,已知AB =DC ,AC =DB ,E 是BC 的中点,求证:AE =DE5、如图,在△ABC 中,BE 、CF 分别是AC 、AB 两边上的高,在BE 上截取BD=AC ,在CF 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 ,连结AD 、AG 。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三角形作图、测距离、直角三角形判定经典练习
尺规作图、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知识点对应典型练习【知识点一】作三角形1、已知三边,作出一个三角形?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等于∠a ,∠b ,这两角所夹的边等于a 如图,求作这个三角形3、如图,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等于a,b ,这两边的夹角等于∠a .求作这个三角形.4、已知线段a ,c (a <c ) , 和一个直角 ∠α,利用尺规作一个Rt △ABC ,使∠C=∠α, AB=c , CB=a . ;5. 已知△ABC, 用尺规作图, 作一个三角形,使得△DEF ≌△ABC.a cαC【知识点二】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1.如图,A 、B 两个建筑分别位于两岸,要测得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从B 出发沿河岸面一条射线BF,在BF 上截取BC=CF,过F 作FE ∥AB,使E 、C 、A 在同一条直线上, 则EF 的长就是A 、B 之间的距离,请你说明道理,B AEFC2、如图,公园里有一条“Z ”形的林荫小道ABCD ,其中AB ∥OD ,在AB 、BO 、OD 三段路旁各有一条石凳E 、G 、F ,且G 恰好为BC 的中点,E 、G 、F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点G 与F 之间有一座假山,而使得两处不能直接到达.你能想出测量G 、F 之间距离的方法吗?说明其中的道理.3.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 、B 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 和B 的点C,连结AC 并延长到D,使CD=CA.连结BC 并延长到E,使EC=CB,连结DE,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写出你的证明.4.如图15,O 为码头,A ,B 两个灯塔与码头的距离相等,OA ,OB 为海岸线,一轮船从码头O 开出,计划沿∠AOB 的平分线航行,航行途中,测得轮船与灯塔A ,B 的距离相等,此时轮船有没有偏离航线?画出图形并说明你的理由.5.七年级(1)班同学到野外上数学活动课,为测量池塘两端A 、B 的距离,设计了如下方案: (I)如图(1),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 、B 的点C ,连接AC 、BC ,并分别延长AC 至D ,BC 至E ,使DC=AC ,EC=BC ,最后测出DE 的距离即为AB 的长. (Ⅱ)如图(2),先过B 点作AB 的垂线BF ,再在BF 上取C 、D 两点使BC=CD ,接着过D 作BD 的垂线DE ,交AC 的延长线于E ,则测出DE 的长即为AB 的距离.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I)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2)方案(Ⅱ)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3)方案(Ⅱ)中作BF ⊥AB ,ED ⊥BF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仅满足∠ABD=∠BDE ≠90o ,方案(Ⅱ)是否成立?__________.【知识点三】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一.选择题1.已知在△ABC 和△DEF 中,∠A=∠D=90°,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 和△DEF 全等的是( )A.AB=DE,AC=DFB.AC=EF,BC=DFC.AB=DE,BC=EFD.∠C=∠F,BC=EF2.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AAS B.SAS C.HL D.SSS3、用12根火柴棒(等长)拼成一个三角形,火柴棒不允许剩余、重叠和折断,则能摆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如图17,某同学把一把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 最省事的办法是( )﹒(A )带①和②去 (B )带①去 (C )带②去 (D )带③去 5.有一专用三角形模具,损坏后,只剩下如图中的阴影部分,你对图中做哪些数据度量后,就可以重新制作一块与原模具完全一样的模具,并说明其中的道理.图15B ′C ′D ′O ′A ′O D CB A 6.已知:a 、b 、c 是△ABC 三边长,且M =(a +b +c)(a +b -c)(a -b -c),那么 ( ) A .M >0 B .M =0 C .M <0D .不能确定7.周长为P 的三角形中,最长边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3P m P <≤ B .23P m P << C .23P m P ≤< D .23P m P ≤≤8.各边长均为整数且三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的周长小于13,这样的三角形个数共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图5 图69.如图5,已知∠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BAD ,你的添加条件是 (填一个即可)。
2020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七下第三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及答案(5套)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一)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1.一定在△ABC内部的线段是()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B.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一条角平分线C.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二条角平分线、三条高D.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C.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BC上两点,且BD=DE=EC,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A.4对 B.5对 C.6对 D.7对(注意考虑完全,不要漏掉某些情况)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5.下列各题中给出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a+1,a+2,a+3(a>0) B.三条线段的比为4∶6∶10C.3cm,8cm,10cm D.3a,5a,2a+1(a>0)6.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7,另一边是4,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8 B.15 C.18或15 D.无法确定7.两根木棒分别为5cm和7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如果第三根木棒长为偶数,那么第三根木棒的取值情况有()种A.3 B.4 C.5 D.68.△ABC的三边a、b、c都是正整数,且满足a≤b≤c,如果b=4,那么这样的三角形共有()个 A.4 B.6 C.8 D.109.各边长均为整数的不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小于13,这样的三角形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三角形所有外角的和是()A.180° B.360° C.720° D.540°11.锐角三角形中,最大角α的取值范围是()A.0°<α<90°; B.60°<α<180°; C.60°<α<90°; D.60°≤α<90°12.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不大于和它相邻的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为()A.锐角或直角三角形; B.钝角或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13.已知△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一定()A .小于直角;B .等于直角;C .大于直角;D .大于或等于直角 二、填空题1.如图:(1)AD ⊥BC ,垂足为D ,则AD 是________的高,∠________=∠________=90°;(2)AE 平分∠BAC ,交BC 于点E ,则AE 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________,AH 叫________;(3)若AF =FC ,则△ABC 的中线是________;(4)若BG =GH =HF ,则AG 是________的中线,AH 是________的中线. 2.如图,∠ABC =∠ADC =∠FEC =90°. (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3)在△FEC 中,E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4)若AB =CD =3,AE =5,则△AEC 的面积为________. 3.在等腰△ABC 中,如果两边长分别为6cm 、10cm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4.五段线段长分别为1cm 、2cm 、3cm 、4cm 、5cm ,以其中三条线段为边长共可以组成________个三角形. 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10,周长恰好是6的倍数,那么第三边长为________.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cm ,如果它的三边长都是整数,那么它的腰长为________cm . 7.在△ABC 中,若∠A ∶∠B ∶∠C =5∶2∶3,则∠A =______;∠B =______;∠C =______. 8.如图,△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I . (1)若∠ABC =70°,∠ACB =50°,则∠BIC =________; (2)若∠ABC +∠ACB =120°,则∠BIC =________; (3)若∠A =60°,则∠BIC =________; (4)若∠A =100°,则∠BIC =________; (5)若∠A =n °,则∠BIC =________. 三、解答题1.在△ABC 中,∠BAC 是钝角. 画出:(1)∠ABC 的平分线; (2)边AC 上的中线; (3)边AC 上的高.2.△ABC 的周长为16cm ,AB =AC ,BC 边上的中线AD 把△ABC 分成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若BD =3cm ,求AB 的长.3.如图,AB ∥CD ,BC ⊥AB ,若AB =4cm ,212cm =∆ABC S ,求△ABD 中AB 边上的高.4.学校有一块菜地,如下图.现计划从点D 表示的位置(BD ∶DC =2∶1)开始挖一条小水沟,希望小水沟两边的菜地面积相等.有人说:如果D 是BC 的中点的话,由此点D 笔直地挖至点A 就可以了.现在D 不是BC 的中点,问题就无法解决了.但有人认为如果认真研究的话一定能办到.你认为上面两种意见哪一种正确,为什么?5.在直角△ABC 中,∠BAC =90°,如下图所示.作BC 边上的高,图中出现三个直角三角形(3=2×1+1);又作△ABD 中AB 边上的高1DD ,这时图中便出现五个不同的直角三角形(5=2×2+1);按照同样的方法作21D D 、32D D 、……、k k D D 1-.当作出k k D D 1-时,图中共有多少个不同的直角三角形?6.一块三角形优良品种试验田,现引进四个良种进行对比实验,需将这块土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请你制订出两种以上的划分方案.7.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36cm,三边之比为a∶b∶c=2∶3∶4,求a、b、c.8.已知△ABC的周长为48cm,最大边与最小边之差为14cm,另一边与最小边之和为25cm,求△ABC各边的长.9.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5、10、a-2,求a的取值范围.10.已知等腰三角形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cm和6cm 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长.11.如图,已知△ABC中,AB=AC,D在AC的延长线上.求证:BD-BC<AD-AB.12.如图,△ABC中,D是AB上一点.求证:(1)AB+BC+CA>2CD;(2)AB+2CD>AC+BC.13.如图,AB∥CD,∠BMN与∠DNM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1)完成下面的证明:∵ MG平分∠BMN(),1∠BMN(),∴∠GMN=21∠DNM.同理∠GNM=2∵ AB∥CD(),∴∠BMN+∠DNM=________().∴∠GMN+∠GNM=________.∵∠GMN+∠GNM+∠G=________(),∴∠G= ________.∴ MG与NG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2)把上面的题设和结论,用文字语言概括为一个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已知,如图D是△ABC中BC边延长线上一点,DF⊥AB交AB于F,交AC于E,∠A=46°,∠D=50°.求∠ACB的度数.15.已知,如图△ABC中,三条高AD、BE、CF相交于点O.若∠BAC=60°,求∠BOC的度数.16.已知,如图△ABC中,∠B=65°,∠C=45°,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求∠DAE的度数.17.已知,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BE是∠ABC内任一射线,交CE于E.求证:∠EBC<∠ACE.18.画出图形,并完成证明:已知:AD 是△ABC 的外角∠EAC 的平分线,且AD ∥BC . 求证:∠B =∠C .单元测试卷(一)参考答案:一、1.A ; 2.D ; 3.A ; 4.C ;5.B ; 6.C ; 7.B ; 8.D ; 9.C (提示:边长分别为3、4、5;2、4、5;2、3、4.)10.C ; 11.D ; 12.D ; 13.C ; 二、1.(1)BC 边上,ADB ,ADC ;(2)∠BAC 的角平分线,BAE ,CAE ,BAC ,∠BAF 的角平分线; (3)BF ;(4)△ABH ,△AGF ; 2.(1)AB ; (2)CD ; (3)EF ; (4)7.5; 3.22cm 或26cm ; 4.3; 5.11; 6.2;7.90°,36°,54°;8.(1)120°; (2)120°; (3)120°; (4)140°; (5)290︒+︒n ;三、21.略;2.解法1:AB +BD +DA =DA +AC +CD ,∴ BD =CD ,∵ BD =3cm ,∴ CD =3cm ,BC =6cm ,∵ AB =AC ,∴ AB =5cm . 解法2:△ABD 与△ACD 的周长相等,而AB =AC ,∴ BD =CD , ∴ BC =2BD =6cm ,∴ AB =(16-6)÷2=5cm . 3.212cm =∆ABC S ,∴ 21AB ·BC =12,AB =4,∴ BC =6,∵ AB ∥CD ,∴ △ABD 中AB 边上的高=BC =6cm .4.后一种意见正确.5.不作垂线,一个直角三角形,即:1=2×0+1,作一条垂线,三个直角三角形,即:3=2×1+1,同理,5=2×2+1,找出相应的规律,当作出k k D D 1 时,图中共有2×k +1,即2k +1个直角三角形.6.第一种方案:在BC 上取E 、D 、F ,使BE =ED =DF =FC ,连结AE 、AD 、AF ,则△ABE 、△AED 、△ADF 、△AFC 面积相等;第二种方案:取AB 、BC 、CA 的中点D 、E 、F ,连结DE 、EF 、FD ,则△ADF 、△BDE 、△CEF 、△DEF 面积相等.7.设三边长a =2k ,b =3k ,c =4k ,∵ 三角形周长为36,∴ 2k +3k +4k =36,k =4, ∴ a =8cm ,b =12cm ,c =16cm .8.设三角形中最大边为a ,最小边为c ,由已知,a -c =14,b +c =25,a +b +c =48, ∴ a =23cm ,b =16cm ,c =9cm .9.10-5<a -2<10+5,∴ 7<a <17. 10.设AB =AC =2x ,则AD =CD =x ,(1)当AB +AD =15,BC +CD =6时,2x +x =15,∴ x =5,2x =10,∴ BC =6-5=1cm ;(2)当AB +AD =6,BC +CD =15时,2x +x =6,∴ x =2,2x =4,∴ BC =13cm ;经检验,第二种情况不符合三角形的条件,故舍去. 11.AD -AB =AC +CD -AB =CD ,∵ BD -BC <CD , ∴ BD -BC <AD -AB . 12.(1)AC +AD >CD ,BC +BD >CD , 两式相加:AB +BC +CA >2CD . (2)AD +CD >AC ,BD +CD >BC , 两式相加:AB +2CD >AC +BC . 13.(1)已知,角平分线定义,已知,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90°,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90°,互相垂直.(2)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它们的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14.94°; 35.120°; 36.10°;17.∠EBC <∠DCE ,而∠DCE =∠ACE ,∴ ∠EBC <∠ACE . 18.略.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二)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6,第三边为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 A.10 B.12 C.14 D.162.在△ABC中,AB=4a,BC=14,AC=3a.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2 B.2<a<14 C.7<a<14 D.a<14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少为 ( )[A.0 B.1 C.2 D.3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B.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C.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D.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5.能将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一条线段是 ( )A.中线B.角平分线 C.高线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6.如图5—12,已知∠ACB=90°,CD⊥AB,垂足是D,则图中与∠A相等的角是 ( )A.∠ 1 B.∠ 2 C.∠ B D.∠ 1、∠ 2和∠ B 7.点P是△ABC内任意一点,则∠APC与∠B的大小关系是( ) A.∠APC>∠B B.∠APC=∠B C.∠APC<∠B D.不能确定8.已知:a 、b 、c 是△ABC 三边长,且M =(a +b +c)(a +b -c)(a -b -c),那么 ( ) A .M >0 B . M =0 C .M <0 D .不能确定9.周长为P 的三角形中,最长边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3P m P <≤B .23P m P <<C .23P m P ≤<D .23P m P ≤≤10.各边长均为整数且三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的周长小于13,这样的三角形个数共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 二、填空题1.五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2,3,4,5,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长可以________个三角形.2.在△ABC 中,AB =6,AC =10,那么BC 边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周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2:2:1,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三角形. 4.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cm 和7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5.在△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正整数a 、b 、c ,且c ≥b ≥a >0,如果b =4,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个.6.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差为40°,则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 7.在△ABC 中,∠A -∠B =30°、∠C =4∠B ,则∠C =________.8.如图5—13,在△ABC 中,AD ⊥BC ,GC ⊥BC ,CF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D 、C 、F 、E ,则_______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_________是△ABC 中AB 边上的高,_________是 △ABC 中AC 边上的高,CF 是△ABC 的高,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来9.如图5—14,△ABC 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如果∠A =50°,那么∠D =_____. 10.如图5—15,△ABC 中,∠A =60°,∠ABC 、∠ACB 的平分线BD 、CD 交于点D ,则∠BDC =_____.11.如图5—16,该五角星中,∠A +∠B +∠C +∠D +∠E =________度. 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cm ,腰长为xcm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如图5—17,点B 、C 、D 、E 共线,试问图中A 、B 、C 、D 、E 五点可确定多少个三角形?说明理由.2.如图5—18,∠BAD=∠CAD,则AD是△ABC的角平分线,对吗?说明理由.3.一个飞机零件的形状如图5—19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D应分别是20°和30°,康师傅量得∠BCD=143°,就能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4.如图5—20,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DC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多5cm,AB与AC的和为11cm,求AC的长.5.如图5—21,△ABC中,∠B=34°,∠ACB=104°,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 的平分线,求∠DAE的度数.6.如图5—22,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B=13cm,BC=12cm,AC=5cm,求:(1)△ABC的面积;(2)CD的长.7.已知:如图5—23,P是△ABC内任一点,求证:∠BPC>∠A.8.△ABC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均为整数,且∠A<∠B<∠C,4∠C=7∠A,求∠A的度数.9.已知:如图5—24,P 是△ABC 内任一点,求证:AB +AC >BP +PC .10.如图5—25,豫东有四个村庄A 、B 、C 、D .现在要建造一个水塔P .请回答水塔P 应建在何位置,才能使它到4村的距离之和最小,说明最节约材料的办法和理由.单元测试卷(二)参考答案:一、1.C 2.B 3.C 4.C 5.A 6.B 7.A 8.C 9.A 10.C 二、1.3; 2.32周长20,164<<<<BC ; 3.锐角(等腰锐角); 4.cm 37;5.10; 6.︒65和︒25; 7.︒100;8.GAC FAC FGC BFC BE CF AD ∆∆∆∆,,,,,,;9.︒65; 10.︒120; 11.︒180; 12.126<<x . 三、1.可以确定6个三角形.理由:经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线段,而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可组成一个三角形,所以图中可以确定6个三角形.2.错误.因为AD 虽然是线段,但不符合三角形角平分线定义,这里射线AD 是BAC ∠的平分线3.假设此零件合格,连接BD ,则︒=︒-︒=∠+∠37143180CBD CDB ;可知()︒=︒+︒-︒=∠+∠40203090CBD CDB .这与上面的结果不一致,从而知这个零件不合格.4.∵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 D 为BC 的中点,BD CD =.∵ ADC ∆的周长-ABD ∆的周长=5cm ∴ cm AB AC 5=-. 又∵ cm AB AC 11=+, ∴ cm AC 8=.5.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180BAC ACB B .∴ ︒=︒-︒-︒=∠4210434180BAC . 又∵ AE 平分∠BAC . ∴ ︒=︒⨯=∠=∠21422121BAC BAE .∴ ︒=︒+︒=∠+∠=∠552134BAE B AED . 又∵ ︒=∠+∠90DAE AED ,∴ ︒=︒-︒=∠-︒=∠35559090AED DAE . 6.(1)∵ 在△ABC 中,︒=∠90ACB ,cm AC 5=,cm BC 12=,().3012521212cm BCAC S ABC =⨯⨯=⋅=∴∆[ (2)∵ CD 是AB 边上的高, ∴ CD AB S ABC ⋅=∆21.即CD ⨯⨯=132130.∴ ()cm CD 1360=.7.如图,延长BP 交AC 于D ,∵ A PDC PDC BPC ∠>∠∠>∠,, ∴ A BPC ∠>∠ 8.∵ A C ∠=∠74,∴ C A ∠=∠74,∴ C B C ∠<∠<∠74.又∵ ︒=∠+∠+∠180C B A ,∴ ︒=∠+∠+∠18074C B C .∴ C B ∠-︒=∠711180,∵ C C C ∠<∠-︒<∠71118074,∴ ︒<∠<︒8470C .又∵ C A ∠=∠74为整数,∴ ∠C 的度数为7的倍数.∴ ︒=∠77C ,∴ ︒=∠=∠4474C A .9.如图,延长BP 交AC 于点D .在△BAD 中,BD AD AB >+, 即:PD BP AD AB +>+. 在△PDC 中,PC DC PD >+. ①+②得PC PD BP DC PD AD AB ++>+++, 即PC BP AC AB +>+10.如图,水塔P 应建在线段AC 和线段BD 的交点处.这样的设计将最节省材料.理由:我们不妨任意取一点P ',连结P A '、P B '、P C '、P D '、AB 、BC 、CD 、DA , ∵ 在C P A '∆中,CP AP AC P C P A +=>'+', ① 在D P B '∆中,DP BP BD P D P B +=>'+', ② ①+②得DP CP BP AP P D P C P B P A +++>'+'+'+'. ∵ 点P '是任意的,代表一般性,∴ 线段AC 和BD 的交点处P 到4个村的距离之和最小.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卷(三)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3,4B 1,4,2C 1,2,3D 6,2,3 2. 在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的图形是( )3. 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B C DE图4图2 图 3 A 、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B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 、一条边对应相等D 、两条边对应相等4.已知:如图,CD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D 、E ,BE 、CD 相交于O 点, ∠1=∠2.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 A .4对 B ..3对 C 2对 D .1对5.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去B. 带②去C. 带③去D. 带①和②去6.右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 .6 B .7 C .8 D .97.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B .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C .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D .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8.在下列四组条件中,能判定△ABC ≌△A /B /C /的是( )A.AB=A /B /,BC= B /C /,∠A=∠A /B.∠A=∠A /,∠C=∠C /,AC= B /C /C.∠A=∠B /,∠B=∠C /,AB= B /C /D.AB=A /B /,BC= B /C /,△ABC 的周长等于△A /B /C /的周长9.下列图中,与左图中的图案完全一致的是( )10. 下列判断: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钝角,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③有两个内角为500和200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④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的和为900,其中判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 。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三角形全等(AAS或ASA)的证明试题以及答案 (共50道)
最新七年级下册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试题两角一边的证明题如下图模型。
1、如图,AB∥CD,且AB=CD,证明O是AD、BC的公共中点。
2、如图,CA⊥OM,CB⊥ON,OC平分∠MON,证明(1)OA=OB(2)连接AB,证明AB⊥OC。
3、如图,∠B=∠C,AD=AE,证明BD=CE。
4、如图,AC平分∠BAD,AB⊥BC,AD⊥DC,证明CA平分∠BCD。
5、如图,AB∥DE,BF=CE,∠A=∠D,试着说明AC和DF的关系。
6、如图,AB=CD,∠A=∠D,证明∠1=∠2.7、如图,∠A=∠D,∠BCE=∠ACD,CB=CE,证明AB=ED。
8、如图,DE⊥AB,DF⊥AC,D是BC的中点,∠BDF=∠CDE,证明AB=AC。
9、如图,∠1=∠2,AB=AE,∠B=∠E,证明∠D=∠C。
10、如图,AB⊥BC,DC⊥BC,BE=CF,∠BED=∠ACF,证明AF⊥DE。
11、如图,CE、BD分别是三角形的两条高线,且AB=AC,证明∠CBD=∠BCE。
12、如图,BE=CF,∠A=∠D,AB∥DE,说明AC和DF的关系。
13、如图,∠C=∠D,∠ABD=∠BAC,证明DE=CE。
14、如图,AB∥CF,AD=CF,证明E是AC的中点。
15、如图,AF=CE,AD∥BC,DF∥BE,说明AB和CD关系。
16、如图,BE⊥CE,AD⊥CE,AC⊥BC,且AC=BC,说明线段BE、AD、DE之间的关系。
17、如图,∠A+∠C=180°,BD平分∠ABC,证明AD=CD。
18、如图,∠1=∠2,∠E=∠D,AE=AD,证明EC=BD。
19、如图,AD=BC,∠A=∠C,说明A、C的连线和B、D的连线的关系。
20、如图,∠1=∠2,∠D=∠E,AB=AC,证明BD=CE。
21、如图,BD平分∠ABC,∠A=∠C,证明A、C的连线和BD垂直。
22、如图,△ABD是以AB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C与∠AEB互补,说明BE和AC的关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学情评估 附答案 (3)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圆的面积S与半径r的关系式为S=πr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是变量B.π是变量C.r是变量D.S是常量2.实际生活中,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加热的过程中,热水器里水的温度随着太阳光照射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过程中因变量是( )A.热水器里水的温度B.热水器的容积C.太阳光照射的时间D.太阳光的强弱3.若购买水性笔10支,花费20元,用y(元)表示购买水性笔的花费,x(支)表示购买水性笔的支数,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 )A.y=10x B.y=20xC.y=12x D.y=2x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简称音速,实验测得音速与气温的一些数据如下表: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在变化中,气温是自变量,音速是因变量B.音速随气温的增大而增大C.当气温为5℃时,音速为334 m/sD.当气温为30℃时,音速为350 m/s5.如图,y=2x+10表示了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关系,当输入x=-1时,则输出的y为( )A.12 B.10C.8 D.66.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小明从家出发沿笔直的公路骑行去公园,在公园休息玩耍后按原路回家.如图反映了小明离家的距离y(单位:km)与时间x(单位:h)之间的对应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小明家距公园30 kmB.小明休息玩耍的时间为1.5 hC.小明去公园的速度比回家时的速度快D.小明在公园休息玩耍和往返总时间为2.5 h7.下列图案是用长度相同的火柴棒按一定规律拼搭而成的,若第n个图案需要y 根火柴棒,则y与n之间的关系式为( )A.y=3n B.y=3n+3C.y=4n+3 D.y=4n-18.如图,匀速地向该容器内注水(单位时间内注水体积相同),在注水的过程中,满足容器中水面的高度y与时间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9.一蓄水池中有30 m3水,打开底部排水阀门开始放水后,该蓄水池剩余水量V(m3)与放水时间t(min)有如下关系:放水时间t(min)1234…剩余水量V(m3)28262422…剩余水量V(m3)和放水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式是( )A.V=2t B.V=-2tC.V=30-2t D.V=28-2t10.如图①,长方形ABCD中,动点P从点A出发,沿A→D→C→B路径运动.图②反映的是△PAB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的关系,则当点P在DC上运动时,△PAB的面积为( )A.4 B.6C.8 D.1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1.同一温度的华氏度数y(℉)与摄氏度数x(℃)之间的关系式是y=95x+32,如果某一温度的摄氏度数是25℃,那么它的华氏度数是______℉.12.长方形的周长为10,长为x,宽为y,其中x>y,则y与x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13.已知弹簧原长(不挂物体)15 cm,弹簧总长L(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的关系如表所示:弹簧总长L(cm)1617181920所挂物体质量x(kg)0.5 1.0 1.5 2.0 2.5 当所挂物体质量为5 kg(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总长是______cm.14.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高是4 cm,点D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 匀速运动,速度为0.1 cm/s,连接AD,设动点D的运动时间为t(s)(点D到点B后停止运动),△ACD的面积为S(cm2),则S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第14题) (第15题)15.在一条笔直的航道上依次有甲、乙、丙三个港口,一艘船从甲港出发,沿直线匀速行驶经过乙港驶向丙港,最终到达丙港.设行驶x h后,与乙港的距离为y km,y与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港与丙港的距离是90 km;②船在中途休息了0.5 h;③船的行驶速度是45 km/h;④从乙港到达丙港共花了1.5 h.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一)(每题8分,共24分)16.我们知道: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下表是海拔高度h(km)与此高度处气温t(℃)的关系.海拔高度h(km) 012345…气温t(℃) 201482-4-10…根据上表,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气温t与海拔高度h的关系式;(2)当气温是-40℃时,海拔高度是多少?17.如图,一辆汽车油箱内有油a L,从某地出发,每行驶1 h耗油6 L,设行驶时间为t h,剩余油量为Q L(汽车加油所用时间忽略不计),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时,汽车的油箱内有油____L;(2)t=____时,汽车加油,加了____L;(3)当这辆汽车行驶了8 h时,剩余油量为多少升?18.为顺利通过体测,小明和小军进行了1 000米跑练习.如图是两人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2分钟时,谁跑在前面?(2)谁先跑到终点?(3)小军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起跑后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离终点多少米?四、解答题(二)(每题9分,共27分)19.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c(℃)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f=95c+32.(1)一个人的体温有可能达到100℉吗?(2)如果某地早晨的摄氏温度为5℃,那么此地早晨的华氏温度是多少?(3)若当地某一时刻的华氏温度为68℉,则该时刻摄氏温度是多少?20.小华和小明是同班同学,也是邻居,某日早晨,小明7:40先出发去学校,走了一段后,在途中停下吃了早餐,后来发现上学时间快到了,就跑步到学校;小华离家后直接乘公共汽车到了学校.如图是他们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s(米) 和小明离家所用时间t(分钟)的关系图.(1)小华家和学校的距离是______米;(2)小明跑步去学校时的速度为______;(3)小华乘坐公共汽车后多少分钟到达小明吃早餐的地方?21.为了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定了如下用水收费标准:月用水量水费不超过5 t每吨2.4元超过5 t 不超过的部分仍按每吨2.4元收费,超过的部分按每吨4元收费(1)该市某户居民5月份用水x t(x>5),应交水费y元,求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如果某户居民某月应交水费24元,请你帮忙算出这个月这户居民用了多少吨水.五、解答题(三)(每题12分,共24分)22.甲水果店进行苹果优惠促销活动,苹果的标价为10元/千克,如果一次购买4千克以上的苹果,超过4千克的部分按标价的6折售卖.(1)购买3千克苹果需付款______元;购买5千克苹果需付款______元;(2)求付款金额y(元)与购买苹果的质量x(千克)的关系式;(3)隔壁的乙水果店也在进行苹果优惠促销活动,同样的苹果的标价也为10元/千克,且全部按标价的8折售卖.张阿姨和李阿姨分别在甲、乙两个水果店购买苹果,结果付款金额与购买苹果的质量都一样,问她们各自花了多少钱?各自买了多少千克苹果?23.如图①所示,在三角形ABC中,AD是三角形的高,且AD=8 cm,BC=10 cm,点E是BC上的一个动点,由点B向点C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②所示.(1)由图②知,点E运动的时间为______s,速度为______cm/s,点E停止运动时与点C的距离为______cm;(2)求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三角形ABE的面积y(cm2)与运动时间x(s)之间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当点E停止运动后,求三角形ABE的面积.答案一、1.C 2.A 3.D 4.D 5.C 6.C 7.A 8.B 9.C 10.A 提示:从题图②和已知可知AD=2,DC=6-2=4,所以当点P在DC上运动时,△PAB的面积为4×2×12=4.故选A.二、11.77 12.y=-x+5 13.25 14.S=0.2t15.④三、 16.解:(1)从表可知,海拔高度每升高1 km,气温就降低6℃,所以t=20-6h.(2)当t=-40,即20-6h=-40时,解得h=10.答:海拔高度是10 km.17.解:(1)42 (2)5;24(3)36-6×(8-5)=18(L).答:当这辆汽车行驶了8 h时,剩余油量为18 L.18.解:(1)由题图可知,2分钟时,小军跑在前面.(2)由题图可知,小明用时3.8分钟,小军用时4分钟,所以小明先跑到终点.(3)小军的平均速度为1 000÷4=250 (米/分).(4)起跑后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离终点1 000-250×3.4=150(米).四、19.解:(1)由题意,得95c+32=100,解得c=3779,因为当一个人发烧时体温能达到这个温度,所以一个人的体温有可能达到100℉.(2)由题意,得f=95×5+32=9+32=41.答:此地早晨的华氏温度是41℉.(3)由题意,得95c+32=68,解得c=20.答:该时刻摄氏温度是20℃. 20.解:(1)1 200 (2)120米/分(3)公共汽车的速度为1 200÷(14-8)=200(米/分),480÷200=2.4(分).答:小华乘坐公共汽车后2.4分钟到达小明吃早餐的地方.21.解:(1)y=2.4×5+4(x-5)=12+4x-20=4x-8.(2)因为24>12,所以用水量超过了5 t,所以4x-8=24,解得x=8.答:这个月这户居民用了8 t水.五、22.解:(1)30;46(2)当x≤4时,y=10x,当x>4时,y=10×4+10×0.6(x-4)=40+6×(x-4)=40+6x-24=6x+16.(3)设买了m千克苹果,由已知易得m>4,所以6m+16=10×0.8m,解得m=8.所以她们各自花了10×0.8×8=64(元).答:她们各自花了64元,各自买了8千克苹果.23.解:(1)3;3;1(2)根据题意得y=12×BE×AD=12×3x×8=12x,即y=12x(0<x≤3).(3)当x=3时,y=12×3=36,故三角形ABE的面积为36 cm2.11。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4.4 用尺规作三角形》同步练习卷(4)
北师大新版七年级下学期《4.4 用尺规作三角形》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点A在点O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AB⊥OA.根据已知条件和图上尺规作图的痕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O在点A的南偏东60°方向上B.点B在点A北偏东30°方向上C.点B在点O北偏东60°方向上D.点B在点O北偏东30°方向上2.在△ABC中,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图正确的是()A.B.C.D.3.如图,点C在∠AOB的边OB上,用尺规作出了∠BCN=∠AOC,作图痕迹中,弧FG 是()A.以点C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B.以点C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C.以点E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D.以点E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4.如图,在△ABC中,∠C=90°,∠CAB=5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E、F;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③作射线AG,交BC边于点D.则∠ADC的度数为()A.40°B.55°C.65°D.75°5.用尺规作图,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A.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B.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C.作已知直线的垂线D.作角的平分线6.如图,在△ABC中,过点A作BC边上的高,正确的作法是()A.B.C.D.7.已知∠AOB,求作射线OC,使OC平分∠AOB作法的合理顺序是()①作射线OC;②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③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C.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8.如图所示的作图痕迹作的是()A.线段的垂直平分线B.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C.一个角的平分线D.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9.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O=∠O'的依据是()A.SAS B.ASA C.SSS D.AAS 10.如图,过点P画出直线AB的垂线.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7小题)11.如图,在△ABC中,∠C=9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点E、F;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相交于点G;③作射线AG交BC边于点D.若∠CAB=50°,则∠ADC的大小为度.12.小为同学和小辰同学研究一个数学问题:尺规作图:作三角形的高线.已知:△ABC.尺规作图:作BC边上的高AD.他们的作法如下:①分别以B,E为圆心,大于BE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②连接AF,与BC交于点D,则线段AD即为所求.③以A为圈心,AB为半径画弧,与BC交于点E.老师说:“你们的作法思路正确,但作图顺序不对.”请回答: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填写序号).判断线段AD为BC边上的高的作图依据是.13.如图,在△ABC,∠C=90°,∠ABC=4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E、F;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③作射线AG,交BC边于点D,则∠ADC的度数为.14.如图,∠ADB=°.15.某学习小组中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为解决尺规作图:“过直线AB外一点M,作一直线垂直于直线AB”,各自提供了如下四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有.16.小明在运用尺规作已知∠O的平分线时,他的作法是.17.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作法:(1)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2)画一条射线O′A′,以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3)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4)过点画射线O′B′,则∠A′O′B′=∠AOB.三.解答题(共30小题)18.作图题:如图,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请你利用直尺和圆规,根据下列语句画出符合要求的图,请保留作图痕迹.(1)画直线AB,射线AC,线段BC;(2)在直线AB上找一点M,使线段MD与线段MC之和最小;(3)在线段AD的延长线上截AE=3AD,连线段CE交直线AB于点F.19.如图,已知四个点A、B、C、D,根据下列要求画图:(1)画线段AB、射线DC、直线AD;(2)画∠CDB;(3)找一点P,使P既在直线AD上,又在直线BC上.20.已知点A,B,C(如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画出直线BC、射线CA、线段AB.(2)过C点画CD⊥AB,垂足为点D.(3)在以上的图中,互余的角为,互补的角为.(各写出一对即可)21.如图,点B在线段AC上,且AB=2BC=2.(1)尺规作图:延长线段AC到D,使CD=AC(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点E是线段BD中点,求线段AE的长.22.结合图形,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观察图1到图2的变化,用“文字语言”描述图2的形成过程;(2)在图2中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不写作法:①作直线AC,射线BA;②延长BC至点D,使CD=BC.23.如图,在△ABC中,∠A=20°.(1)过顶点B,画出AC边上的高,垂足为D点;(2)求∠ABD的度数.24.在△ABC中,画出BC边上的高线,∠B的角平分线.25.已知∠AOB,求作∠COD,使∠COD=∠AOB.26.如图,过P点,画出OA、OB的垂线.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P是CD上一点,(1)过点P作AB的垂线段PE;(2)过点P作CD的垂线,与AB相交于点F;(3)将线段PE、PF、FO从小到大排列为,这样排列的依据是.28.已知∠AOB.求作∠A′O′B′和射线O′P,使∠A′O′B′=∠AOB,O′P平分∠A′O′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用黑色笔涂黑)29.在用尺规作线段AB等于线段a时,小明作射线AM,在射线AM上截取AB=a,如图所示.已知:如图所示,线段b.(1)请你仿照小明的作法,再在射线BM上作线段BD,使得BD=b;(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取AD的中点E,若AB=10,BD=6,求线段BE的长.30.如图,已知△ABC.(1)用尺规分别作出∠B、∠DAC、∠ECA的平分线;(2)观察所作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并证明你的猜想.31.如图所示AB是半圆的直径,图1中,点C在半圆外;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画图.在图中,画出△ABC的三条高线的交点.32.如图,在△ABC中.(1)画出BC边上的高AD和中线AE(2)若∠B=43°,求∠BAD的度数.33.直角三角形ABC中,∠C=90°.(1)用尺规作图法作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E,垂足为D.(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已知BC=8,AB=10,求BE的长.34.请按下列要求认真画图并填空.(1)画∠AOB=60°,作∠AOB的平分线OC;(2)在射线OC上截取线段OP=4cm;(3)过点P画OA的垂线,垂足为D;再过点P画OB的垂线,垂足为E;(4)量出线段PD、PE的长度,PD=cm,PE=cm;(5)若P是OC上任意一点,则线段PD与PE的大小关系为:PD PE.35.如图所示,过直线l外一点C画直线l的垂线,请你根据作图痕迹,叙述画图过程.36.如图,由共顶点O的三条射线OA、OB、OC组成的图形.(1)用量角器量出∠AOB、∠BOC的大小(精确到1°).(2)在图(1)中画出∠BOC的平分线OD;(3)在图(2)中画出∠AOE,使∠AOE=30°;(4)利用以上各问中角的大小,计算∠BOE的大小.37.李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准备去几个同学家家访,他事先知道:(1)张丽在学校北偏东45°方向上,距离学校2km;(2)在张丽家他了解到李超家在张丽家正东500m处;(3)在李超家他了解到刘东家在李超家西偏北60°方向上,到李超家1km.根据这些信息,请你画一张表示各处位置的图.38.如图,已知点P是∠AOB的外部一点.(1)请用尺规过点P作直线PE∥OB,PE交OA于E,作直线PF∥OA,PF交OB反向延长线于点F(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判断∠EPF与∠AO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9.按要求作图.(1)如图①,△ABC内有一点P,过P点分别画三边的垂线;(2)如图②,过点A画BC、CA和AB的垂线.40.如图,直线a与b相交于点O,M是直线a,b外一点.(1)过点M作直线c,使c∥a;(2)过点M作直线c′,使c′⊥b.41.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α(0<α<180°)的补角.42.如图,已知∠AOB.(1)用直尺和圆规作射线OP,使OP⊥OB,并分别作∠POA、∠AOB的平分线OM、ON;(2)求∠MON的度数.43.画图并回答问题.(1)如图,已知点P在∠AOC的边OA上.①过点P画OA的垂线交OC于点B;②画点P到OB的垂线段PM.(2)上述作图中表示点P到OC的距离的是线段的长度.(3)比较PM与OP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4.如图,请按要求作图,并回答问题:(1)过点C画线段AB的垂线,垂足为点D;(2)该垂线是否经过格点﹖如果经过格点,请在图中标出所经过的格点;(3)量一量点C到AB的距离(精确到1mm)45.读下列语句并作图形.(1)直线a,b,c是三条平行直线,直线m分别与直线a,b,c相交于点A、B、C,且直线n与直线m平行;(2)直线a,b互相垂直,O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m,n过点O,且平行于a,n 平行于b.46.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10,BC=12.(1)用尺规作图作∠BAC的角平分线AD.(不要求写作法、证明,但保留作图痕迹);(2)求△ABC的面积.47.已知,如图,∠A0B边上的点D.过点D作DF∥OA.(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你有几种方法?北师大新版七年级下学期《4.4 用尺规作三角形》2019年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点A在点O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AB⊥OA.根据已知条件和图上尺规作图的痕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O在点A的南偏东60°方向上B.点B在点A北偏东30°方向上C.点B在点O北偏东60°方向上D.点B在点O北偏东30°方向上【分析】如图想办法求出∠DOB的度数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由题意:∠AOD=30°,∠COD=90°,∴∠AOC=120°,由作图可知,OB平分∠AOC,∴∠AOB=∠AOC=60°,∴∠DOB=30°,∴点B在点O北偏东30°方向上,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方向角、角平分线的作法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在△ABC中,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图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线的定义:过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解答【解答】解:BC边上的高应从点A向BC引垂线,只有选项D符合条件,故选:D.【点评】掌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3.如图,点C在∠AOB的边OB上,用尺规作出了∠BCN=∠AOC,作图痕迹中,弧FG 是()A.以点C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B.以点C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C.以点E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D.以点E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分析】运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可得弧FG是以点E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熟习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4.如图,在△ABC中,∠C=90°,∠CAB=5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E、F;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③作射线AG,交BC边于点D.则∠ADC的度数为()A.40°B.55°C.65°D.7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可得AG是∠CAB的角平分线,然后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AD=∠CAB=25°,然后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A=90°﹣25°=65°.【解答】解:根据作图方法可得AG是∠CAB的角平分线,∵∠CAB=50°,∴∠CAD=∠CAB=25°,∵∠C=90°,∴∠CDA=90°﹣25°=65°,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作法,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5.用尺规作图,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A.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B.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C.作已知直线的垂线D.作角的平分线【分析】根据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属于中考基础题.6.如图,在△ABC中,过点A作BC边上的高,正确的作法是()A.B.C.D.【分析】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垂线,从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是三角形的高,据此作高.【解答】解:在△ABC中,过点A作BC边上的高,如图: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利用三角板和直尺画三角形的高的作图能力.7.已知∠AOB,求作射线OC,使OC平分∠AOB作法的合理顺序是()①作射线OC;②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③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C.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分析】找出依据即可依此画出.【解答】解:角平分线的作法是: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C;作射线OC.故其顺序为②③①.故选:C.【点评】本题很简单,只要找出其作图依据便可解答.8.如图所示的作图痕迹作的是()A.线段的垂直平分线B.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C.一个角的平分线D.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分析】根据图形发现此基本作图为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据此求解.【解答】解:观察作图痕迹发现该基本作图为: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五个基本作图,只要了解这五个基本作图解决本题就很简单了.9.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O=∠O'的依据是()A.SAS B.ASA C.SSS D.AAS【分析】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根据SSS可得到三角形全等.【解答】解:由作法易得OD=O′D′,OC=O′C′,CD=C′D′,依据SSS可判定△COD≌△C'O'D',∠O=∠O'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0.如图,过点P画出直线AB的垂线.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垂线的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过点P画出直线AB的垂线,正确的是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垂线的定义等知识,掌握垂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7小题)11.如图,在△ABC中,∠C=9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点E、F;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相交于点G;③作射线AG交BC边于点D.若∠CAB=50°,则∠ADC的大小为65度.【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得到AG平分∠BAC,则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AD=∠CAB=25°,然后利用互余计算∠ADC的度数.【解答】解:由作法得AG平分∠BAC,∴∠BAD=∠CAD=∠CAB=25°,∵∠C=90°,∴∠ADC=90°﹣25°=65°.故答案为65.【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2.小为同学和小辰同学研究一个数学问题:尺规作图:作三角形的高线.已知:△ABC.尺规作图:作BC边上的高AD.他们的作法如下:①分别以B,E为圆心,大于BE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②连接AF,与BC交于点D,则线段AD即为所求.③以A为圈心,AB为半径画弧,与BC交于点E.老师说:“你们的作法思路正确,但作图顺序不对.”请回答: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填写序号)③①②.判断线段AD为BC边上的高的作图依据是到线段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分析】利用基本作图(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得到正确的作图步骤,然后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判断AD⊥BC.【解答】解:作法如下:先以A为圈心,AB为半径画弧,与BC交于点E,再分别以B,E为圆心,大于BE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然后连接AF,与BC交于点D,因为根据到线段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线段AD⊥BC,即AD为高.故答案为③①②;到线段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3.如图,在△ABC,∠C=90°,∠ABC=4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E、F;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③作射线AG,交BC边于点D,则∠ADC的度数为65°.【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作图步骤知,AG是∠CAB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解法一:连接EF.∵点E、F是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B、AC的交点,∴AF=AE;∴△AEF是等腰三角形;又∵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AG是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AG平分∠CAB,∵∠ABC=40°∴∠CAB=50°,∴∠CAD=25°;在△ADC中,∠C=90°,∠CAD=25°,∴∠ADC=65°(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解法二: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作图步骤知,AG是∠CAB的平分线,∵∠CAB=50°,∴∠CAD=25°;在△ADC中,∠C=90°,∠CAD=25°,∴∠ADC=65°(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互余);故答案是:65°.【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作图过程推知AG 是∠CAB平分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如图,∠ADB=110°.【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CAD=∠DAB=20°,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可得AD平分∠CAB,∵∠C=90°,∠B=50°,∴∠CAB=40°,∴∠CAD=∠DAB=20°,∴∠ADB=180°﹣20°﹣50°=110°.故答案为:1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CAD =∠DAB是解题关键.15.某学习小组中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为解决尺规作图:“过直线AB外一点M,作一直线垂直于直线AB”,各自提供了如下四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有甲、乙、丙.【分析】根据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对甲、乙进行判断;根据圆周角定理对丙进行判断.【解答】解:甲作了AB垂直平分过点M的线段;乙作了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丙作了以AM为直径的圆;丁的作法不明确.故答案为:甲、乙、丙.【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6.小明在运用尺规作已知∠O的平分线时,他的作法是①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角AOB两边于点M,N;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③作射线OC.则射线OC为∠AOB的角平分线..【分析】只要在OB上取M,以O为圆心,OM为半径画圆,交OA于点N,连接CD,再分别以大于MN为半径,M,N,为圆心画圆,进而得出OC即为∠AOB的平分线.【解答】解:①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角AOB两边于点M,N;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③作射线OC.则射线OC为∠AOB的角平分线.【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作法是解题关键.17.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作法:(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2)画一条射线O′A′,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3)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AOB.【分析】利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基本方法求解即可.【解答】解: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作法:(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2)画一条射线O′A′,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3)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AOB.故答案为:O,任意长,O′,OC,C′,CD,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三.解答题(共30小题)18.作图题:如图,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请你利用直尺和圆规,根据下列语句画出符合要求的图,请保留作图痕迹.(1)画直线AB,射线AC,线段BC;(2)在直线AB上找一点M,使线段MD与线段MC之和最小;(3)在线段AD的延长线上截AE=3AD,连线段CE交直线AB于点F.【分析】(1)根据几何语言画出对应几何图形;(2)连接CD交AB于M,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到此时M点使线段MD与线段MC之和最小;(3)在AD的延长线截取DE=2AD,然后连接CE交AB于F.【解答】解:(1)如图,直线AB,射线AC,线段BC为所作;(2)如图,点M为所作;(3)如图,点E、F为所作.【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9.如图,已知四个点A、B、C、D,根据下列要求画图:(1)画线段AB、射线DC、直线AD;(2)画∠CDB;(3)找一点P,使P既在直线AD上,又在直线BC上.【分析】(1)利用几何语言画出对应几何图形即可;(2)作射线DB可得到∠CDB;(3)作出直线AD与直线BC的交点即可.【解答】解:(1)如图,线段AB,射线DC,直线AD为所作;(2)如图,∠CDB为所作;(3)如图,点P为所作.【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0.已知点A,B,C(如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画出直线BC、射线CA、线段AB.(2)过C点画CD⊥AB,垂足为点D.(3)在以上的图中,互余的角为∠DBC和∠BCD等等,互补的角为∠BDC和∠ADC等等.(各写出一对即可)【分析】(1)(2)根据几何语言画出对应的几何图形;(3)根据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求解.【解答】解:(1)如图,直线BC、射线CA、线段AB为所作;(2)如图,CD为所作;(3)∠DBC+∠BCD=90°,∠DAC+∠ACD=90°,∠BDC+∠ADC=180°.故答案为∠DBC和∠BCD等等;∠BDC与∠ADC.【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1.如图,点B在线段AC上,且AB=2BC=2.(1)尺规作图:延长线段AC到D,使CD=AC(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点E是线段BD中点,求线段AE的长.【分析】(1)在AC的延长线上截取CD=AC;(2)先利用点E是线段BC的中点得到CE=1,再利用CD=AB=AC+BC=6,然后计算CD﹣CE得到线段ED的长度.【解答】解:(1)如图,点D为所作;(2)∵AB=2BC=2,∴BC=1,AC=AB+BC=3,∴CD=AC=3,∴BD=BC+CD=4.∵点E是线段BD的中点,∴BE=BD=2,∴AE=AB+BE=4.【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线段中点的定义,线段的和差,两点间的距离等知识,作出点D是解题的关键.22.结合图形,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观察图1到图2的变化,用“文字语言”描述图2的形成过程;(2)在图2中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不写作法:①作直线AC,射线BA;②延长BC至点D,使CD=BC.【分析】(1)由图2得到线段BC;(2)根据几何语言画出对应的几何图形.【解答】解:(1)作线段BC;(2)如图,射线BA为所作;②如图,CD为所作.【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3.如图,在△ABC中,∠A=20°.(1)过顶点B,画出AC边上的高,垂足为D点;(2)求∠ABD的度数.【分析】(1)利用三角形高的定义,作BD⊥AC于D;(2)利用互余计算∠ABD的度数.【解答】解:(1)如图,BD为所作;(2)∵BD为高,∴BD⊥AD,∴∠ADB=90°,∴∠ABD=90°﹣∠A=90°﹣20°=70°.【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4.在△ABC中,画出BC边上的高线,∠B的角平分线.【分析】作AD⊥BC于D,作BE平分∠ABC.【解答】解:如图,AD、BE为所作.【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5.已知∠AOB,求作∠COD,使∠COD=∠AOB.【分析】利用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出∠COD=∠AOB.【解答】解:如图,∠COD为所作.【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6.如图,过P点,画出OA、OB的垂线.【分析】根据垂线的定义,画出垂线即可;【解答】解:(1)如图1中,PE⊥OB,PF⊥OA.(2)如图2中,PE⊥OB,PF⊥OA.【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属于中考基础题.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P是CD上一点,(1)过点P作AB的垂线段PE;(2)过点P作CD的垂线,与AB相交于点F;(3)将线段PE、PF、FO从小到大排列为PE<PF<OF,这样排列的依据是用垂线段最短.【分析】(1)、(2)利用题中几何语言画出对应的几何图形;(3)根据垂线段最短求解.【解答】解:(1)如图,PE为所作;(2)如图,PF为所作;(3)利用垂线段最短可判断PE<PF<OF.故答案为PE<PF<OF;用垂线段最短.【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8.已知∠AOB.求作∠A′O′B′和射线O′P,使∠A′O′B′=∠AOB,O′P平分∠A′O′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用黑色笔涂黑)【分析】利用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出∠A′O′B′,然后作它的平分线OP′.【解答】解:如图,O′P、∠A′O′B′为所作.【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9.在用尺规作线段AB等于线段a时,小明作射线AM,在射线AM上截取AB=a,如图所示.已知:如图所示,线段b.(1)请你仿照小明的作法,再在射线BM上作线段BD,使得BD=b;(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取AD的中点E,若AB=10,BD=6,求线段BE的长.【分析】(1)根据作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可得;(2)先求出AD=16,再根据中点性质知AE=8,由BE=AB﹣AE可得答案.【解答】解:(1)如图所示,BD即为所求;(2)∵AB=10,BD=6,∴AD=16,又∵E是AD中点,∴AE=8,则BE=AB﹣AE=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30.如图,已知△ABC.(1)用尺规分别作出∠B、∠DAC、∠ECA的平分线;(2)观察所作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并证明你的猜想.【分析】(1)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作法得出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一.选择题1.如果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场地,设长方形的面积为S(m2)周长为p(m),一边长为a(m),那么S、p、a中,常量是()A.a B.p C.S D.p,a2.弹簧挂上物体后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m(kg)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挂物体的质量m/kg012345弹簧的长度y/cm1012.51517.5202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没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B.弹簧的长度随所挂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弹簧的长度是自变量,所挂物体的质量是因变量C.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m(kg)之间的关系可用关系式y=2.5m+10来表示D.在弹簧能承受的范围内,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时,弹簧的长度为20cm3.某复印的收费y(元)与复印页数x(页)的关系如下表:则()x(页)1002004001000…y(元)4080160400…A.B.C.y=10x D.y=4x4.某商场自行车存放处每周的存车量为5000辆次,其中变速车存车费是每辆一次1元,普通车存车费为每辆一次0.5元,若普通车存车量为x辆次,存车的总收入为y元,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A.y=0.5x+5000B.y=0.5x+2500C.y=﹣0.5x+5000D.y=﹣0.5x+25005.(2018春•岐山县期末)如图所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8cm和6cm,剪去一个长为xcm(0<x<8)的小长方形(阴影部分)后,余下另一个长方形的面积S(cm2)与x(cm)的关系式可表示为()A .s =6xB .s =8(6﹣x )C .s =6(8﹣x )D .s =8x6.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将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的高度h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这个容器的形状可能是()A .B .C .D .7.有一天,兔子和乌龟赛跑.比赛开始后,兔子飞快地奔跑,乌龟缓慢的爬行.不一会儿,乌龟就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兔子想:“这比赛也太轻松了,不如先睡一会儿.”而乌龟一刻不停地继续爬行.当兔子醒来跑到终点时,发现乌龟已经到达了终点.正确反映这则寓言故事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 .8.小刚从家去学校,先匀速步行到车站,等了几分钟后坐上了公交车,公交车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学校,小刚从家到学校行驶路程s (单位:m )与时间t (单位:min )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 .B .C.D.9.如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齐齐哈尔市的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下列从图象中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A.0点时气温达到最低B.最低气温是零下4℃C.0点到14点之间气温持续上升D.最高气温是8℃10.如图,在物理课上,老师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铁块浸没于水中,然后缓慢匀速向上提起,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则下图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的读数y(单位:N)与铁块被提起的高度x(单位:cm)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D.11.小明和小华是同班同学,也是邻居,某日早晨,小明7:40先出发去学校,走了一段后,在途中停下吃了早餐,后来发现上学时间快到了,就跑步到学校;小华离家后直接乘公交汽车到了学校.如图是他们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s(米)和所用时间t(分钟)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明吃早餐用时5分钟B.小华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240米/分C.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是100米/分D.小华到学校的时间是7:55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2.同一温度的华氏度数y(℉)与摄氏度数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x+32.若某一温度的摄氏度数值与华氏度数值恰好相等,则此温度的摄氏度数为℃.13.如图,在△ABC中,∠C=90°,AC=8,BC=6,D点在AC上运动,设AD长为x,△BCD的面积y,则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14.甲、乙两人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驾车从B地到A地,他们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甲先出发6分钟后,乙才出发,在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千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乙到达终点A时,甲还需分钟到达终点B.15.某日小明步行,小颖骑车,他们同时从小颖家出发,以各自的速度匀速到公园去,小颖先到并停留了8分钟,发现相机忘在了家里,于是沿原路以同样的速度回家去取,已知小明的步行速度为180米/分钟,他们各自距离出发点的路程y与出发时间x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当小明到达公园的时候小颖离家米.16.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动点P从A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A→B→C→D→A方向运动到点A 处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PAB面积为y,如果y与x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则矩形ABCD .的面积为17.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评卷人三.解答题18.某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4000元,每月的乘车人数x(人)与每月利润(利润=收入费用﹣支出费用)y(元)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答案及解析1.【分析】根据篱笆的总长确定,即可得到周长、一边长及面积中的变量.【解答】解:根据题意长方形的周长p=60m,所以常量是p,故选:B.2.【分析】因为表中的数据主要涉及到弹簧的长度和所挂物体的重量,所以反映了所挂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长度之间的关系,所挂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由已知表格得到弹簧的长度是y=10+2.5m,质量为mkg,y弹簧长度;弹簧的长度有一定范围,不能超过.【解答】解:A.在没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根据图表,当质量m=0时,y=10,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反映了所挂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长度之间的关系,所挂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当物体的质量为mkg时,弹簧的长度是y=12+2.5m,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C中y=10+2.5m,m=4,解得y=20,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分析】待定系数法设一次函数关系式,把任意两点代入,求得相应的函数解析式,看其余点的坐标是否适合即可.【解答】解:设解析式为y=kx+b(k≠0),则,解得,故y=0.4x;故选:B.4.【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写出题目中的函数解关系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可得,y=0.5x+(5000﹣x)×1=﹣0.5x+5000,故选:C.5.【分析】直接利用已知表示出新矩形的长,进而得出其面积.【解答】解:∵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8cm和6cm,剪去一个长为xcm(0<x<8)的小长方形(阴影部分)后,∴余下另一个长方形的面积S(cm2)与x(cm)的关系式可表示为:s=6(8﹣x).故选:C.6.【分析】根据每一段函数图象的倾斜程度,反映了水面上升速度的快慢,再观察容器的粗细,作出判断.【解答】解:注水量一定,从图中可以看出,OA上升较快,AB上升较慢,BC上升最快,由此可知这个容器下面容积较大,中间容积最大,上面容积最小,故选:D.7.【分析】根据题意得出兔子和乌龟的图象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乌龟运动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兔子运动的图象路程先增大,而后不变,再增大,并且乌龟所用时间最短,故选:D.8.【分析】根据小刚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确定出图象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小刚从家到学校行驶路程s(单位:m)与时间t(单位:min)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故选:B.9.【分析】根据齐齐哈尔市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分析变化趋势和具体数值,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由函数图象知4时气温达到最低,此选项错误;B、最低气温是零下3℃,此选项错误;C、4点到14点之间气温持续上升,此选项错误;D、最高气温是8℃,此选项正确;故选:D.10.【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F浮=G,浮力不变,故此过程中弹簧的度数不变,铁块露出水面以前,F拉+当铁块慢慢露出水面开始,浮力减小,则拉力增加,当铁块完全露出水面后,拉力等于重力,故选:D.11.【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中各拐点的实际意义求解可得.【解答】解:A、小明吃早餐用时13﹣8=5分钟,此选项正确;B、小华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1200÷(13﹣8)=240(米/分),此选项正确;C、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是(1200﹣500)÷(20﹣13)=100(米/分),此选项正确;D、小华到学校的时间是7:53,此选项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12.【分析】根据题意得x+32=x,解方程即可求得x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2=x,解得x=﹣40.故答案是:﹣40.1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结合BC=6,CD=(8﹣x),即可得到,△BCD的面积y与AD的长之间的函数表达式.【解答】解:根据题意得:CD的长为:8﹣x,则y=×6(8﹣x)=24﹣3x,即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24﹣3x.14.【分析】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得甲乙的速度,根据相遇前甲行驶的路程除以乙行驶的速度,可得乙到达A站需要的时间,根据相遇前乙行驶的路程除以甲行驶的速度,可得甲到达B站需要的时间,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可得答案.【解答】解:由纵坐标看出甲先行驶了1千米,由横坐标看出甲行驶1千米用了6分钟,甲的速度是1÷6=千米/分钟,由纵坐标看出AB两地的距离是16千米,设乙的速度是x千米/分钟,由题意,得10x+16×=16,解得x=千米/分钟,相遇后乙到达A站还需(16×)÷=2分钟,相遇后甲到达B站还需(10×)÷=80分钟,当乙到达终点A时,甲还需80﹣2=78分钟到达终点B,故答案为:78.15.【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得两人在第20分钟相遇时小明的路程为3600米,再根据小颖先到并停留了8分钟且往返速度相等得出小颖的速度及公园距离小颖家的距离,进一步求解可得.【解答】解:由题意知,小颖去往公园耗时10分钟,且停留8分钟,∴小颖原路返回时间为第18分钟,∵小颖往返速度相等,∴小颖返回到达时刻为第28分钟,由小明的速度为180米/分钟知,两人在第20分钟相遇时,小明的路程为20×180=3600(米),∴小颖的速度为3600÷(28﹣20)=450(米/分钟),则公园距离小颖家的距离为450×10=4500(米),∴小明到达公园的时刻为第4500÷180=25(分钟),则当小明到达公园的时候小颖离家450×(28﹣25)=1350(米),故答案为:1350.16.【分析】根据图象②得出AB、BC的长度,再求出面积即可.【解答】解:从图象②和已知可知:AB=4,BC=10﹣4=6,所以矩形ABCD的面积是4×6=24,故答案为:24.17.【分析】根据图象可知点P在BC上运动时,此时BP不断增大,而从C向A运动时,BP先变小后变大,从而可求出BC与AC的长度.【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点P在BC上运动时,此时BP不断增大,由图象可知:点P从B向C运动时,BP的最大值为5,即BC=5,由于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此时BP最小,即BP⊥AC,BP=4,∴由勾股定理可知:PC=3,由于图象的曲线部分是轴对称图形,∴PA=3,∴AC=6,∴△ABC的面积为:×4×6=12故答案为:12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10分)18.【分析】(1)直接利用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表中数据分析得出答案;(3)利用由表中数据可知,每月的乘车人数每增加500人,每月的利润可增加1000元,进而得出答案;(4)由(3)得出当利润为5000元时乘客人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每月的乘车人数x是自变量,每月的利润y是因变量;故答案为每月的乘车人数x,每月的利润y;(2)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月乘客量达到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月乘客量达到2000人以上时,该公交车才不会亏损;故答案为2000;(3)由表中数据可知,每月的乘车人数每增加500人,每月的利润可增加1000元,当每月的乘车人数为2000人时,每月利润为0元,则当每月乘车人数为3500人时,每月利润为3000元;(4)由表中数据可知,每月的乘车人数每增加500人,每月的利润可增加1000元,当每月的乘车人数为2000人时,每月利润为0元,则当每月利润为5000元时,每月乘车人数为4500人,故答案为4500.19.【分析】(1)由表格可知,开始油箱中的油为50L,每行驶100km,油量减少8L,由此填空;(2)由表格可知,开始油箱中的油为50L,每行驶100km,油量减少8L,据此可得Q与s的关系式;(3)把Q=26代入函数关系式求得相应的s值即可.【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轿车油箱的容量为50L,行驶150km时,油箱剩余油量为:50﹣×8=38(L).故答案是:50;38;(2)由表格可知,开始油箱中的油为50L,每行驶100km,油量减少8L,据此可得Q与s的关系式为Q=50﹣0.08s;故答案是:Q=50﹣0.08s;(3)令Q=26,得s=300.答: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00km.20.【分析】(1)直接利用自变量以及因变量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B两站之间距离A站8km处出发,向C站匀速前进,他骑车的速度是16.5km/小时,进而得出离A站的路程;(3)利用出发时间为1小时,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骑车的时间是自变量,所走的路程是因变量;(2)∵小明骑车的速度是16.5km/小时,∴离A站的路程为:y=16.5x+8;(3)当x=1时,y=16.5+8=24.5<26,可知上午9时小明还没有经过B站.21.【分析】(1)依据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即可得到自变量和因变量;(2)依据函数图象,即可得到点P运动的路程x=4时,△ABP的面积;(3)根据图象得出BC的长,以及此时三角形ABP面积,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AB的长即可;由函数图象得出DC的长,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出梯形ABCD面积即可.【解答】解:(1)∵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故答案为:x,y;(2)由图可得,当点P运动的路程x=4时,△ABP的面积为y=16,故答案为:16;(3)根据图象得:BC=4,此时△ABP为16,∴AB•BC=16,即×AB×4=16,解得:AB=8;由图象得:DC=9﹣4=5,=×BC×(DC+AB)=×4×(5+8)=26.则S梯形ABCD22.【分析】(1)根据图象变化确定a秒时,P点位置,利用面积求a;(2)P、Q两点的函数关系式都是在运动6秒的基础上得到的,因此注意在总时间内减去6秒.(3)以(2)为基础可知,两个点相距3cm分为相遇前相距或相遇后相距,因此由(2)可列方程.【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点P在BC上运动时,△APD的面积保持不变,则a秒时,点P在AB上.∴AP=6则a=6(2)由(1)6秒后点P变速,则点P已行的路程为y1=6+2(x﹣6)=2x﹣6∵Q点路程总长为34cm,第6秒时已经走12cm,点Q还剩的路程为y2=34﹣12﹣=(3)当P、Q两点相遇前相距3cm时,﹣(2x﹣6)=3解得x=10当P、Q两点相遇后相距3cm时(2x﹣6)﹣()=3解得x=∴当t=10或时,P、Q两点相距3cm23.【分析】(1)因为y轴表示路程,起点是家,终点是学校,故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2)与x轴平行的线段表示路程没有变化,观察图象分析其对应时间即可.(3)共行驶的路程=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折回书店的路程×2.(4)观察图象分析每一时段所行路程,然后计算出各时段的速度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1)∵y轴表示路程,起点是家,终点是学校,∴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2)由图象可知:小明在书店停留了4分钟.(3)1500+600×2=2700(米)即: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2700米.一共用了14分钟.(4)折回之前的速度=1200÷6=200(米/分)折回书店时的速度=(1200﹣600)÷2=300(米/分),从书店到学校的速度=(1500﹣600)÷2=450(米/分)经过比较可知:小明在从书店到学校的时候速度最快即:在整个上学的途中从12分钟到14分钟小明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450米/分。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全等三角形练习题
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证明题等 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分析题目中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易错点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如概念混淆、定理应用不当等。 练习题解析:针对具体的练习题目,进行详细的解析,包括解题思路、步骤和答案。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01 全 等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和 判 定 方 法 02 全 等 三 角 形 的 应 用 03 全 等 三 角 形 的 综 合 应 用 04 全 等 三 角 形 的 易 错 点 分 析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中线、角平分线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题目: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D 是BC上一点,E是线段AD上一点,且 ∠BED=2∠BAC=90°,BD=1,CD=2, 求DE的长。
添加 标题
题目:在三角形ABC中,AB=AC,D是 BC的中点,E是线段AD上一点,且 ∠BED=2∠BAC=90°,求证:BE⊥AD。
条件:SAS、ASA、SSS、AAS 应用: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证明两三角形全等 证明方法: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证明 注意事项:避免使用不正确的证明方法
题目:已知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且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2,若M为AB的中 点,且MC=3,求DF的长。
题目:在三角形ABC中,角A=90度,AB=AC,D为BC上任意一点,求证:BD^2 + CD^2 = 2AD^2。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及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一)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1.一定在△ABC内部的线段是()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B.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一条角平分线C.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二条角平分线、三条高D.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C.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BC上两点,且BD=DE=EC,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A.4对 B.5对 C.6对 D.7对(注意考虑完全,不要漏掉某些情况)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5.下列各题中给出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a+1,a+2,a+3(a>0) B.三条线段的比为4∶6∶10C.3cm,8cm,10cm D.3a,5a,2a+1(a>0)6.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7,另一边是4,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8 B.15 C.18或15 D.无法确定7.两根木棒分别为5cm和7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如果第三根木棒长为偶数,那么第三根木棒的取值情况有()种A.3 B.4 C.5 D.68.△ABC的三边a、b、c都是正整数,且满足a≤b≤c,如果b=4,那么这样的三角形共有()个 A.4 B.6 C.8 D.10 9.各边长均为整数的不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小于13,这样的三角形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三角形所有外角的和是()A.180° B.360° C.720° D.540°11.锐角三角形中,最大角α的取值范围是()A .0°<α<90°;B .60°<α<180°;C .60°<α<90°;D .60°≤α<90°12.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不大于和它相邻的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为( ) A .锐角或直角三角形; B .钝角或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或直角三角形13.已知△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则∠BOC 一定( ) A .小于直角; B .等于直角; C .大于直角; D .大于或等于直角 二、填空题1.如图:(1)AD ⊥BC ,垂足为D ,则AD 是________的高,∠________=∠________=90°;(2)AE 平分∠BAC ,交BC 于点E ,则AE 叫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1∠________,AH 叫________;(3)若AF =FC ,则△ABC 的中线是________;(4)若BG =GH =HF ,则AG 是________的中线,AH 是________的中线. 2.如图,∠ABC =∠ADC =∠FEC =90°.(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3)在△FEC 中,E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4)若AB =CD =3,AE =5,则△AEC 的面积为________. 3.在等腰△ABC 中,如果两边长分别为6cm 、10cm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4.五段线段长分别为1cm 、2cm 、3cm 、4cm 、5cm ,以其中三条线段为边长共可以组成________个三角形.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10,周长恰好是6的倍数,那么第三边长为________.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cm ,如果它的三边长都是整数,那么它的腰长为________cm .7.在△ABC 中,若∠A ∶∠B ∶∠C =5∶2∶3,则∠A =______;∠B =______;∠C =______.8.如图,△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I . (1)若∠ABC =70°,∠ACB =50°,则∠BIC =________; (2)若∠ABC +∠ACB =120°,则∠BIC =________; (3)若∠A =60°,则∠BIC =________; (4)若∠A =100°,则∠BIC =________; (5)若∠A =n °,则∠BIC =________. 三、解答题1.在△ABC中,∠BAC是钝角.画出:(1)∠ABC的平分线;(2)边AC上的中线;(3)边AC上的高.2.△ABC的周长为16cm,AB=AC,BC边上的中线AD把△ABC分成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若BD=3cm,求AB的长.3.如图,AB∥CD,BC⊥AB,若AB=4cm,2=S,求△ABD中AB边上的高.12cm∆ABC4.学校有一块菜地,如下图.现计划从点D表示的位置(BD∶DC=2∶1)开始挖一条小水沟,希望小水沟两边的菜地面积相等.有人说:如果D是BC的中点的话,由此点D笔直地挖至点A就可以了.现在D不是BC的中点,问题就无法解决了.但有人认为如果认真研究的话一定能办到.你认为上面两种意见哪一种正确,为什么?5.在直角△ABC中,∠BAC=90°,如下图所示.作BC边上的高,图中出现三个直角三角形(3=2×1+1);又作△ABD中AB边上的高DD,这时图中便出现五个不1同的直角三角形(5=2×2+1);按照同样的方法作21D D 、32D D 、……、k k D D 1-.当作出k k D D 1-时,图中共有多少个不同的直角三角形?6.一块三角形优良品种试验田,现引进四个良种进行对比实验,需将这块土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请你制订出两种以上的划分方案.7.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36cm ,三边之比为a ∶b ∶c =2∶3∶4,求a 、b 、c .8.已知△ABC 的周长为48cm ,最大边与最小边之差为14cm ,另一边与最小边之和为25cm ,求△ABC 各边的长.9.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5、10、a -2,求a 的取值范围.10.已知等腰三角形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cm 和6cm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长.11.如图,已知△ABC中,AB=AC,D在AC的延长线上.求证:BD-BC<AD-AB.12.如图,△ABC中,D是AB上一点.求证:(1)AB+BC+CA>2CD;(2)AB+2CD>AC+BC.13.如图,AB∥CD,∠BMN与∠DNM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1)完成下面的证明:∵ MG平分∠BMN(),1∠BMN(),∴∠GMN=2同理∠GNM =21∠DNM .∵ AB ∥CD ( ),∴ ∠BMN +∠DNM =________( ). ∴ ∠GMN +∠GNM =________.∵ ∠GMN +∠GNM +∠G =________( ), ∴ ∠G = ________.∴ MG 与NG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2)把上面的题设和结论,用文字语言概括为一个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已知,如图D 是△ABC 中BC 边延长线上一点,DF ⊥AB 交AB 于F ,交AC 于E ,∠A =46°,∠D =50°.求∠ACB 的度数.15.已知,如图△ABC 中,三条高AD 、BE 、CF 相交于点O .若∠BAC =60°, 求∠BOC 的度数.16.已知,如图△ABC 中,∠B =65°,∠C =45°,AD 是BC 边上的高,AE 是∠BAC 的平分线.求∠DAE 的度数.17.已知,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BE是∠ABC内任一射线,交CE于E.求证:∠EBC<∠ACE.18.画出图形,并完成证明:已知:AD是△ABC的外角∠EAC的平分线,且AD∥BC.求证:∠B=∠C.单元测试卷(一)参考答案:一、1.A; 2.D; 3.A; 4.C;5.B; 6.C; 7.B; 8.D;9.C(提示:边长分别为3、4、5;2、4、5;2、3、4.)10.C; 11.D; 12.D;13.C ; 二、1.(1)BC 边上,ADB ,ADC ;(2)∠BAC 的角平分线,BAE ,CAE ,BAC ,∠BAF 的角平分线; (3)BF ;(4)△ABH ,△AGF ; 2.(1)AB ; (2)CD ; (3)EF ; (4)7.5; 3.22cm 或26cm ; 4.3; 5.11; 6.2;7.90°,36°,54°;8.(1)120°; (2)120°; (3)120°; (4)140°; (5)290︒+︒n ;三、21.略;2.解法1:AB +BD +DA =DA +AC +CD ,∴ BD =CD ,∵ BD =3cm ,∴ CD =3cm ,BC =6cm ,∵ AB =AC ,∴ AB =5cm . 解法2:△ABD 与△ACD 的周长相等,而AB =AC ,∴ BD =CD , ∴ BC =2BD =6cm ,∴ AB =(16-6)÷2=5cm . 3.212cm =∆ABC S ,∴ 21AB ·BC =12,AB =4,∴ BC =6,∵ AB ∥CD ,∴ △ABD 中AB 边上的高=BC =6cm . 4.后一种意见正确.5.不作垂线,一个直角三角形,即:1=2×0+1,作一条垂线,三个直角三角形,即:3=2×1+1,同理,5=2×2+1,找出相应的规律,当作出k k D D 1-时,图中共有2×k +1,即2k +1个直角三角形. 6.第一种方案:在BC 上取E 、D 、F ,使BE =ED =DF =FC ,连结AE 、AD 、AF ,则△ABE 、△AED 、△ADF 、△AFC 面积相等;第二种方案:取AB 、BC 、CA 的中点D 、E 、F ,连结DE 、EF 、FD ,则△ADF 、△BDE 、△CEF 、△DEF 面积相等.7.设三边长a =2k ,b =3k ,c =4k ,∵ 三角形周长为36,∴ 2k +3k +4k =36,k =4, ∴ a =8cm ,b =12cm ,c =16cm .8.设三角形中最大边为a ,最小边为c ,由已知,a -c =14,b +c =25,a +b +c =48, ∴ a =23cm ,b =16cm ,c =9cm .9.10-5<a -2<10+5,∴ 7<a <17. 10.设AB =AC =2x ,则AD =CD =x ,(1)当AB +AD =15,BC +CD =6时,2x +x =15,∴ x =5,2x =10,∴ BC =6-5=1cm ;(2)当AB +AD =6,BC +CD =15时,2x +x =6,∴ x =2,2x =4,∴ BC =13cm ;经检验,第二种情况不符合三角形的条件,故舍去. 11.AD -AB =AC +CD -AB =CD ,∵ BD -BC <CD , ∴ BD -BC <AD -AB .12.(1)AC+AD>CD,BC+BD>CD,两式相加:AB+BC+CA>2CD.(2)AD+CD>AC,BD+CD>BC,两式相加:AB+2CD>AC+BC.13.(1)已知,角平分线定义,已知,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90°,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90°,互相垂直.(2)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它们的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14.94°; 35.120°; 36.10°;17.∠EBC<∠DCE,而∠DCE=∠ACE,∴∠EBC<∠ACE.18.略.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二)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一、选择题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6,第三边为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 A .10 B .12 C .14 D.162.在△ABC 中,AB =4a ,BC =14,AC =3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 >2 B .2<a <14 C .7<a <14 D .a <14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少为 ( ) A .0 B .1 C .2 D .3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B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C .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D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5.能将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一条线段是 ( ) A .中线 B .角平分线 C .高线 D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6.如图5—12,已知∠ACB=90°,CD⊥A B ,垂足是D ,则图中与∠A 相等的角是 ( )A.∠ 1 B .∠ 2 C .∠ B D .∠ 1、∠ 2和∠ B 7.点P 是△ABC 内任意一点,则∠APC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 ) A .∠APC>∠B B .∠APC=∠B C .∠APC<∠B D .不能确定8.已知:a 、b 、c 是△ABC 三边长,且M =(a +b +c)(a +b -c)(a -b -c),那么 ( )A .M >0B .M =0C .M <0D .不能确定9.周长为P 的三角形中,最长边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3P m P <≤B .23P m P <<C .23P m P ≤<D .23P m P ≤≤10.各边长均为整数且三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的周长小于13,这样的三角形个数共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 二、填空题1.五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2,3,4,5,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长可以________个三角形.2.在△ABC 中,AB =6,AC =10,那么BC 边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周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2:2:1,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三角形. 4.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cm 和7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5.在△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正整数a 、b 、c ,且c≥b≥a>0,如果b =4,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个.6.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差为40°,则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 7.在△ABC 中,∠A-∠B=30°、∠C=4∠B,则∠C=________.8.如图5—13,在△ABC中,AD⊥BC,GC⊥BC,CF⊥AB,BE⊥AC,垂足分别为D、C、F、E,则_______是△ABC中BC边上的高,_________是△ABC中AB边上的高,_________是△ABC中AC边上的高,CF是△ABC的高,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9.如图5—14,△ABC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如果∠A=50°,那么∠D =_____.10.如图5—15,△ABC中,∠A=60°,∠ABC、∠ACB的平分线BD、CD交于点D,则∠BDC=_____.11.如图5—16,该五角星中,∠A+∠B+∠C+∠D+∠E=________度.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cm,腰长为xcm,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三、解答题1.如图5—17,点B、C、D、E共线,试问图中A、B、C、D、E五点可确定多少个三角形?说明理由.2.如图5—18,∠BAD=∠CAD,则AD是△ABC的角平分线,对吗?说明理由.3.一个飞机零件的形状如图5—19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D应分别是20°和30°,康师傅量得∠BCD=143°,就能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4.如图5—20,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DC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多5cm,AB与AC的和为11cm,求AC的长.5.如图5—21,△ABC中,∠B=34°,∠ACB=104°,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 的平分线,求∠DAE的度数.6.如图5—22,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B=13cm,BC=12cm,AC=5cm,求:(1)△ABC的面积;(2)CD的长.7.已知:如图5—23,P是△ABC内任一点,求证:∠BPC>∠A.8.△ABC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均为整数,且∠A<∠B<∠C,4∠C=7∠A,求∠A的度数.9.已知:如图5—24,P是△ABC内任一点,求证:AB+AC>BP+PC.10.如图5—25,豫东有四个村庄A 、B 、C 、D .现在要建造一个水塔P .请回答水塔P 应建在何位置,才能使它到4村的距离之和最小,说明最节约材料的办法和理由.单元测试卷(二)参考答案:一、1.C 2.B 3.C 4.C 5.A 6.B 7.A 8.C 9.A 10.C 二、1.3; 2.32周长20,164<<<<BC ; 3.锐角(等腰锐角); 4.cm 37;5.10; 6.︒65和︒25; 7.︒100; 8.GAC FAC FGC BFC BE CF AD ∆∆∆∆,,,,,,;9.︒65; 10.︒120; 11.︒180; 12.126<<x . 三、1.可以确定6个三角形.理由:经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线段,而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可组成一个三角形,所以图中可以确定6个三角形. 2.错误.因为AD 虽然是线段,但不符合三角形角平分线定义,这里射线AD 是BAC ∠3.假设此零件合格,连接BD ,则︒=︒-︒=∠+∠37143180CBD CDB ;可知()︒=︒+︒-︒=∠+∠40203090CBD CDB .这与上面的结果不一致,从而知这个零件不合格.4.∵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 D 为BC 的中点,BD CD =.∵ ADC ∆的周长-ABD ∆的周长=5cm . ∴ cm AB AC 5=-. 又∵ cm AB AC 11=+, ∴ cm AC 8=.5.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180BAC ACB B .∴ ︒=︒-︒-︒=∠4210434180BAC . 又∵ AE 平分∠BAC .∴ ︒=︒⨯=∠=∠21422121BAC BAE .∴ ︒=︒+︒=∠+∠=∠552134BAE B AED . 又∵ ︒=∠+∠90DAE AED ,∴ ︒=︒-︒=∠-︒=∠35559090AED DAE . 6.(1)∵ 在△ABC 中,︒=∠90ACB ,cm AC 5=,cm BC 12=,().3012521212cm BC AC S ABC =⨯⨯=⋅=∴∆ (2)∵ CD 是AB 边上的高, ∴ CD AB S ABC ⋅=∆21.即CD ⨯⨯=132130.∴ ()cm CD 1360=.7.如图,延长BP 交AC 于D , ∵ A PDC PDC BPC ∠>∠∠>∠,, ∴ A BPC ∠>∠. 8.∵ A C ∠=∠74, ∴ C A ∠=∠74,∴ C B C ∠<∠<∠4.又∵ ︒=∠+∠+∠180C B A , ∴ ︒=∠+∠+∠18074C B C .∴ C B ∠-︒=∠711180,∵ C C C ∠<∠-︒<∠71118074,∴ ︒<∠<︒8470C .又∵ C A ∠=∠74为整数,∴ ∠C 的度数为7的倍数.∴ ︒=∠77C ,∴ ︒=∠=∠4474C A .9.如图,延长BP 交AC 于点D .在△BAD 中,BD AD AB >+, 即:PD BP AD AB +>+. 在△PDC 中,PC DC PD >+. ①+②得PC PD BP DC PD AD AB ++>+++, 即PC BP AC AB +>+.10.如图,水塔P 应建在线段AC 和线段BD 的交点处.这样的设计将最节省材料. 理由:我们不妨任意取一点P ',连结P A '、P B '、P C '、P D '、AB 、BC 、CD 、DA ,∵ 在C P A '∆中,CP AP AC P C P A +=>'+', ① 在D P B '∆中,DP BP BD P D P B +=>'+', ② ①+②得DP CP BP AP P D P C P B P A +++>'+'+'+'. ∵ 点P '是任意的,代表一般性,∴ 线段AC 和BD 的交点处P 到4个村的距离之和最小.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卷(三)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3,4B 1,4,2C 1,2,3D 6,2,3ACD3. 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B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 、一条边对应相等 D 、两条边对应相等4.已知:如图,CD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D 、E ,BE 、CD 相交于O 点, ∠1=∠2.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 A .4对 B ..3对 C 2对 D .1对5.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6.右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 .6 B .7 C .8 D .9 7.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B .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C .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D .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8.在下列四组条件中,能判定△ABC ≌△A /B /C /的是( )A.AB=A /B /,BC= B /C /,∠A=∠A /B.∠A=∠A /,∠C=∠C /,AC= B /C /C.∠A=∠B /,∠B=∠C /,AB= B /C /D.AB=A /B /,BC= B /C /,△ABC 的周长等于△A /B /C /的周长9.下列图中,与左图中的图案完全一致的是( )10. 下列判断: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钝角,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③有两个内角为500和200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④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的和为900,其 中判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测试卷及答案共3套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单元检测题(本试卷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关于圆的面积的表达式S=πr 2中,变量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2.“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上下班.赵叔叔家距离单位4千米,某天赵叔叔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去单位上班,行进速度为5千米/时.若用s (千米)表示赵叔叔距离单位的距离,行驶时间用t (小时)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 是自变量,t 是因变量B.s 是自变量,v 是因变量C.t 是自变量,s 是因变量D.5是自变量,s 是因变量3.2015年7月10日,某河流受暴雨的影响,当日该河流的水位记录如下表: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表反应的是时间与水位之间的关系 B.随着时间的逐渐增大,水位逐渐增大 C.20时到24时水位上升最快 D.12时到20时水位上升最慢4.华氏温度F (华氏度)与摄氏温度C (摄氏度)之间的关系为F=C+32,若某地某时温度为20摄氏度,则该温度相当于华氏温度为( ) A.68华氏度 B.-华氏度 C.77华氏度 D.华氏度 5.新农村社区改造中,有一部分楼盘要对外销售. 某楼共30层,从第八层开始,售价x (元/平方米)与楼层n(8≤n <30)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楼层n 8 9 10 11 12 … 售价x(元/平方米) 20002050210021502200…则售价x (元/平方米)与楼层n之间的关系式为( )A.x=2000+50nB.x=2000+50(n-8)C.n=2000+50(x-8)D.n=2000+50x6.小刚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车5分,在原地休息了6分,然后以500米/分的速度骑回出发地下列图象能表达这一过程的是(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格可以准确的表示两个变量的数值关系B.图象能直观的反应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C.关系式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唯一方法D.当关系式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另一个变量总有唯一的一个值与之对应59320320时间/时 0 4 8 12 16 20 24 水位/米 1.523.55679AB C D8.图1为某一天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为20 ℃B.4时到12时,温度在上升C.这一天的温差为10 ℃D.这一天中,只有8点的温度为14 ℃9.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正方形CEFG的边长分别为8和4,且点D,C,E 在同一条直线上,动点M从点E向点F移动,连接DM.若ME=x,则阴影部分的面积y 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A.y=6xB.y=12xC.y=6x-80D.y=80-6x10.按如图3的方式用火柴棒摆放正方形,若用n表示正方形个数,y表示摆放正方形所用火柴棒根数,则y与n之间的关系式为()A. y=3n+1B.y=4n-1C.y=4+3nD.y=n+n+(n-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常用的三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2.若用一根长16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S(m2)与长方形的一条边长x(m)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根据表格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写出你发现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13.联通公司手机话费收费有一种套餐,该套餐月租费15元,通话费每分钟0.1元.小丽用该套餐月话费为y(元),月通话时间为x分,在这个情境中,自变量为_______,因变量为_________.14.由于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的不同,因此,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重量和在月球上的重量是不相等的.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量y(千克)与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重量x(千克)之间的关系式为y=x,则在地球上重量为120千克的物体,在月球上重量减少了_______千克.15.某汽车生产厂对其生产的A型汽车进行油耗试验,试验中汽车为匀速行驶.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的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61t(小时)0 1 2 3y(升)100 92 84 76 由表格中的数量关系可知,油箱的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当汽车行驶_______小时,油箱的余油量为0.16.亮亮从家跑步到学校,在学校图书馆看了一会书,然后步行回家,亮亮离家的路程y(米)与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则亮亮回家的速度为__________.17.根据图5所示的计算程序计算变量y的对应值,若输入变量x的值为-0.5,则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18.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甲、乙两名选手的行程y(千米)随时间x(时)变化的图象如图6所示.有下列说法:①甲先到达终点;②起跑后1小时内,甲始终在乙的前面;③起跑1小时,甲、乙两人跑的路程相等;④乙起跑1.5小时,跑的路程为13千米;⑤两人都跑了20千米.以上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8分)19.(9分)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物体下落的高度h(米)与下落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下表:h(米) 5 20 45 80 180 …t(秒) 1 2 3 4 5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物体从80米的高处落下时,大约需要多少秒?(3)随着高度h(米)的变化,下落的时间t(秒)是如何变化的?20.(10分)在数轴上,若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和x,则A,B之间的距离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1)当x的值为-5时,求y的值;(2)根据关系式,完成下表:x -1 0 1 2 3 4 5 6y21.(12分)点燃一根蜡烛后,蜡烛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下表:t/分0 2 4 6 8 103xh/厘米30 29 28 27 26 25(1)蜡烛未点燃前的长度是多少厘米?(2)写出蜡烛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式;(3)求这根蜡烛能燃烧多长时间.22.(12分)某水库初始的水位高度为5米,水位在10小时内持续匀速上涨,测量可知,经过4小时,水位上涨了1米.(1)写出水库的水位高度y(米)与时间x(小时)(0≤x≤10)之间的关系式;(2)经过______小时,水库的水位上涨到6.5米;(3)当时间由1小时变化到10小时时,水库的水位高度由______米变化到______米.23.(15分)星期天,小宇的爸爸9点钟从家里到附近的一个银行办理业务,他走了一段路后,突然发现忘记带身份证,于是他跑步回家,拿了身份证,跑到银行办理业务,办完业务他步行回到家.他离家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7所示.(1)小宇的爸爸几点钟到达银行?他办理业务共用多长时间?(2)几点钟,小宇的爸爸发现忘记带身份证,此时,他离家多远?(3)小宇的爸爸在去银行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走过的路程为多少米?(4)求小宇爸爸从银行回到家的速度.附加题(15分,不计入总分)24.如图 8所示,梯形的上底AD=4,下底BC=6,CD=8,∠C=∠D=90°,点M从点C出发向点D移动,连接AM,BM,假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y,CM的长度为x. (1)写出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2)当x=2时,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3)在点M的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简单说明理由.41参考答案一、1.C 2.C 3.D 4.A 5. B 6.C 7.C 8.D9.D 提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减去三角形DEM面积.10.A二、11.表格法关系式法图象法 1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略 13. 通话时间月话费 14.100 15.y=100-8t 12.5 16.60米/分17.-1.5 提示:当x=-0.5时,对应关系式是y=x-1,代入计算得y=-0.5-1=-1.5.18.①③④⑤三、19.解:(1)反映了物体下落的高度h(米)与下落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其中物体下落的高度h(米)是自变量,下落的时间t(秒)是因变量;(2)4秒;(3)随着高度h(米)的逐渐增大,下落的时间t(秒)随着增大.20.解:(1)当x的值为-5时,y==8.(2)21.解:(1)蜡烛未点燃前的长度是30厘米;(2)h=30-0.5t;(3)当h=0时,得0=30-0.5t.解方程,得t=60.所以这根蜡烛能燃烧60分.22.(1)y=0.25x+5(0≤x≤10);(2)6(3)5.25 7.523.(1)小宇的爸爸9:16到达银行,他办理业务共用4分.(5)9:05小宇的爸爸发现忘记带身份证,此时,他离家300米.(3)300×2+800×2=2200(米).所以小宇的爸爸在去银行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走过的路程2200米.(4)800÷(30-20)=80(米/分).所以小宇爸爸从银行回到家的速度为80米/分.附加题24.(1)y=-x+24;(2)当x=2时,y=-2+24=22;(3)不存在,理由:假设存在,则-x+24=××(4+6)×8.解方程,得x=14>8.所以不存在.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问题中,因变量是( )A.沙漠B.体温C.时间D.骆驼2.气温y(℃)随高度x(km)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下表,由表可知,气温y随着高度x 的增大而( )高度x/km 0 1 2 3 4 5 6 7 8气温y/℃28 22 16 10 4 -2 -8 -14 -203 5--4121A.升高B.降低C.不变D.以上答案都不对3.长方形的周长为24 cm,其中一边长为x cm(其中0<x<12),面积为y cm2,则该长方形中y与x的关系式可以写为( )A.y=x2B.y=(12-x)2C.y=(12-x)·xD.y=2(12-x)4.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途中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加快了骑车速度.下面是小明离家后他到学校剩下的路程s关于时间t的图象,那么符合小明行驶情况的图象大致是( )5.如图是某市某一天的气温变化图,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24 ℃B.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16 ℃C.这一天中2时至1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升高D.这一天中只有14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6.某校组织学生到距学校6 km的光明科技馆参观.王红准备乘出租车去科技馆,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表:里程数收费/元3 km以下(含3 km) 8.003 km以上每增加1 km 1.80则收费y(元)与出租车行驶里程数x(km)(x≥3)之间的关系式为( )A.y=8xB.y=1.8xC.y=8+1.8xD.y=2.6+1.8x7.均匀地向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注满水,能反映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的是( )8.A,B两地相距20 km,甲、乙两人都从A地去B地,图中l1和l2分别表示甲、乙两人所走路程s(km)与时间t(h)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①乙晚出发1 h;②乙出发3 h后追上甲;③甲的速度是4 km/h;④乙先到达B地.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9.同一温度的华氏度数y(℉)与摄氏度数x(℃)之间的关系是y=x+32.如果某一温度的摄氏度数是25 ℃,那么它的华氏度数是____________.10.小雨画了一个边长为3 cm的正方形,如果将正方形的边长增加x cm,那么面积的增加值y(cm2)与边长的增加值x(cm)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11.如图是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中所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则甲的速度____________乙的速度(用“>”“=”或“<”填空).12.小明早晨从家骑车到学校,先上坡,后下坡,行驶情况如图所示,如果返回时上、下坡的速度与去学校时上、下坡的速度相同,那么小明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__.13.某航空公司行李的托运费按行李的质量收取,30 kg以下免费,30 kg及以上按图中所示的关系来计算,若某人行李的质量为200 kg,则他需要付托运费____________.14.小英、爸爸、妈妈同时从家中出发到达同一目的地后都立即返回,小英去时骑自行车,返回时步行;妈妈去时步行,返回时骑自行车;爸爸往返都步行,三人步行的速度不等,小英与妈妈骑车的速度相等,每个人的行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分别是下图中的一个,走完一个往返,小英用时____________,爸爸用时____________,妈妈用时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5题10分,16题12分,17,18题每题14分,19题16分,共66分)15.下表是佳佳往表妹家打长途电话的收费记录:时间/min 1 2 3 4 5 6 7电话费/元0.6 1.2 1.8 2.4 3.0 3.6 4.2(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若佳佳的通话时间是10 min,则需要付多少电话费?16.如图表示某市2016年6月份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观察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氏度?(2)这天共有多少个小时的气温在31 ℃以上? (3)这天什么时间范围内气温在上升?(4)请你预测一下,次日凌晨1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17.张阳从家里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会儿后,又走到文具店去买笔,然后走回家,如图是张阳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体育场离张阳家多少千米?(2)体育场离文具店多少千米?张阳在文具店逗留了多长时间?(3)张阳从文具店到家的速度是多少?18.如图,一个半径为18 cm的圆,从中心挖去一个正方形,当挖去的正方形的边长由小变大时,剩下部分的面积也随之发生变化.(1)若挖去的正方形边长为x(cm),剩下部分的面积为y(cm2),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2)当挖去的正方形的边长由1 cm变化到9 cm时,剩下部分的面积由变化到.19.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kg)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挂物体的质量/kg 0 1 2 3 4 5 6 7 弹簧的长度/cm 12 12.5 13 13.5 14 14.5 15 15.5(1)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 kg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_______;(2)如果所挂物体的质量为x kg,弹簧的长度为y cm,根据上表写出y与x的关系式;(3)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5.5 kg时,请求出弹簧的长度;(4)如果弹簧的最大长度为20 cm,则该弹簧最多能挂质量为多重的物体?参考答案一、1.【答案】B解: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义可知,在这一问题中,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是自变量,体温是因变量,故选B.2.【答案】B3.【答案】C4.【答案】D5.【答案】D解:由题图可知,这一天中气温在逐渐降低的时段有0时至2时和14时至24时,故选D.6.【答案】D解:由题意知,当出租车行驶里程数x≥3时,y=8+1.8(x-3)=1.8x+2.6,故选D.7.【答案】A8.【答案】C解:①③④正确,②应为乙出发2 h后追上甲.二、9.【答案】77 ℉解:将x=25代入关系式可得y=×25+32=45+32=77,故它的华氏度数是77 ℉.10.【答案】y=x2+6x解:边长为3 cm的正方形的面积是9 cm2,边长为(x+3)c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3+x)2cm2,所以面积的增加值y=(3+x)2-9=x2+6x.11.【答案】>12.【答案】37.2 min 解:由题图可知,上坡速度为 3 600÷18=200(m/min),下坡速度为(9 600-3 600)÷(30-18)=500(m/min),返回途中,上、下坡的路程刚好相反,所用时间为 3 600÷500+(9 600-3 600)÷200=37.2(min).13.【答案】340元14.【答案】21 min;24 min;26 min三、15.解:(1)反映了电话费与通话时间之间的关系;其中通话时间是自变量,电话费是因变量.(2)设电话费为y元,通话时间为t min.则由题意可知,y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y=0.6t,故当t=10时,y=6.所以需付6元电话费.16.解:(1)37 ℃.(2)9 h. (3)3时至15时.(4)25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7.解:(1)体育场离张阳家2.5 km.(2)因为2.5-1.5=1(km),所以体育场离文具店1 km.因为65-45=20(min),所以张阳在文具店逗留了20 min.(3)文具店到张阳家的距离为1.5 km,张阳从文具店到家用的时间为100-65=35(min),所以张阳从文具店到家的速度为1.5÷=(km/h).18.解:(1)剩下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所以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πr2-x2=324π-x2.(2)(324π-1)cm2(324π-81)cm219.解:(1)13.5 cm(2)由表格可知,弹簧的长度y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之间的关系式为y=12+0.5x.(3)当x=5.5时,y=12+0.5×5.5=14.75(cm).(4)当y=20时,20=12+0.5x,解得x=16,故该弹簧最多能挂16 kg重的物体.第3章变量之间的关系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只能用关系式表示B.图象不能直观的表示两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C.借助表格可以表示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D.以上说法都不对2.如果一盒圆珠笔有12支,售价18元,用y(元)表示圆珠笔的售价,x表示圆珠笔的支数,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y=12x B.y=18x C.y=x D.y=x3. 一辆汽车由韶关匀速驶往广州,下列图象中大致能反映汽车距离广州的路程(千米)和行驶时间(小时)的关系的是【】.A B C D4.在一定条件下,若物体运动的路程s(米)与时间t(秒)的关系式为,则当时,该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A.28米 B. 48米 C.57米 D. 88米5.在某次试验中,测得两个变量和之间的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1 2 3 40.01 2.9 8.03 15.1则与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下列各关系式中的【】.A.B.C.D.6.“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7.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左右,但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不尽相同,如图1反映了一天24小时内小红的体温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清晨5时体温最低B.下午5时体温最高C.这一天小红体温T的范围是36.5≤T≤37.5D.从5时至24时,小红体温一直是升高的8.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输入… 1 2 3 4 5 …输出……那么,当输入数据8时,输出的数据是【】.2 332st1232++=tts 4t=m v mvm v22v m=-21v m=-33v m=-1v m=+C037C0122531041752636.517125T/t/h2437.5图1A.B. C. D.9. 如图2,图象(折线OEFPMN )描述了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第3分时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 B.第12分时汽车的速度是0千米/时 C.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D.从第9分到第12分,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10. 向高为10厘米的容器中注水,注满为止,若注水量V (厘米3)与水深h (厘米)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3所示,则这个容器是下列四个图中的【 】.二、填一填,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每小题3分,共30分)1.对于圆的周长公式c=2r ,其中自变量是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 2.在关系式y=5x+8中,当y=120时,x 的值是 ___ .3.一蜡烛高20 厘米,点燃后平均每小时燃掉4厘米,则蜡烛点燃后剩余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0≤t ≤5).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厘米,底边长为厘米,腰长为厘米. 则与的之间的关系式是 .5.如图4所示的关系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书店,又去学校取封信后马上回家,其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则小明从学校回家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小时.6.小亮帮母亲预算家庭月份电费开支情况,下表是小亮家月初连续天每天早上电表显示的读数.日期︳日 1 2 3 4 5 6 7 8 电表读数︳度2124283339424649(2)估计小亮家月份的用电量是______,若每度电是元,估计他家月份应交的电费是______.7.如图5所示,是护士统计一位病人的体温变化图,这位病人中午12时的体温约为 .8.根据图6中的程序,当输入x =3时,输出的结果y = . 9. 小明早晨从家骑车到学校,先上坡后下坡,行程情况如图7所示,若返回时上、下坡的速度仍保持不变,那么小明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_______分 .10. 一根弹簧原长13厘米,挂物体质量不得超过16千克,并861863865867 y x y x 44840.494时间/分1836 3696路程/百米图7图2图3且每挂1千克就伸长0.5厘米,则当挂物体质量为10千克,弹簧长度为________厘米,挂物体X(千克)与弹簧长度y(厘米)的关系式为_______.(不考虑x的取值范围)三、做一做,要注意认真审题呀!(本大题共38分)1.(8分)下表是三发电器厂2007年上半年每个月的产量:x/月 1 2 3 4 5 6y/台10 000 10 000 12 000 13 000 14 000 18 000(2)根据表格你知道哪几个月的月产量保持不变?哪几个月的月产量在匀速增长?哪个月的产量最高?(3)试求2007年前半年的平均月产量是多少?2.(10分)星期天,小明与小刚骑自行车去距家50千米的某地旅游,匀速行驶1.5小时的时候,其中一辆自行车出故障,因此二人在自行车修理点修车,用了半个小时,然后以原速继续前行,行驶1小时到达目的地.请在右面的图8中,画出符合他们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时)之间的图象.3.(10分)将若干张长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白纸,按图9所示的方法粘合起来,粘合部分的宽为2厘米.(1)求4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2)设x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为y厘米,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当x=20时,y的值.4.(10分)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相同路线由A地到B地,行驶过程中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10所示.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1)谁先出发?先出发多少时间?谁先到达终点?先到多少时间?(2)分别求出甲、乙两人的行驶速度;(3)在什么时间段内,两人均行驶在途中?(不包括起点和终点)图8四、拓广探索(本大题共22分)1.(10分)如图11所示,是小杰在上学路上,行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请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他在不同的时间里,都做了什么事情.2.(12分)某公司有2位股东,20名工人. 从2006年至2008年,公司每年股东的总利润和每年工人的工资总额如图12所示.(1)填写下表:(2)假设在以后的若干年中,每年工人的工资和股东的利润都按上图中的速度增长,那么到哪一年,股东的平均利润是工人的平均工资的8倍?年 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工人的平均工资/元 5 000 股东的平均利润/元 25 000图 12时间速度图11参考答案一、1~10 CDB CB DD C CC二、1.r,c. 2.22.4. 3.h=20-4t. 4.y=12-2x. 5.6.12058.86.(1)日期和电表读数;日期;电表读数;(2)度,元.7.38.2. 8.2. 9. 37.2. 10. 18,y=13+0.5x.三、1. (1)随着月份x的增大,月产量y正在逐渐增加;(2)1月、2月两个月的月产量不变,3月、4月、5月三个月的产量在匀速增多,6月份产量最高;(3)约为13 000(台).2.图象略.3.(1)4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是20×4-3×2=74(厘米).(2)y=20x-2(x-1).当x=20时,y=20×20-2×(20-1)=362.4.(1)甲先出发;先出发10分钟;乙先到达终点;先到5分钟.(2)甲的速度为每分钟0.2公里,乙的速度为每分钟0.4公里.(3)在甲出发后10分钟到25分钟这段时间内,两人都行驶在途中.四、1. 略.2. (1) 工人的平均工资:2007年6 250元,2008年7 500元.股东的平均利润:2007年37 500元,2008年50 000元.(2)设经过x年每位股东年平均利润是每位工人年平均工资的8倍.由图可知:每位工人年平均工资增长1 250元,每位股东年平均利润增长12 500元,所以(5 000+1 250x)×8=25 000+12 500x. 解得x=6 .所以到2012年每位股东年平均利润是每位工人年平均工资的8倍.。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3)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 3 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3)一、填空题(共 10 小题)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cm 和 7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 cm .△2.若∠A=∠B=2∠C ,则 ABC 是 _________ 三角形.(填“钝角”、“锐角”或“直 角”)△3.如图, ABC≌△DEF ,△ABC 的周长为 25cm AB=6cm ,CA=8cm ,则 DE= _________ , DF= _________ ,EF= _________ .4.如图,AB=AD ,BC=DC ,要证∠B=∠D ,则需要连接 _________ ,从而可证 _________和 _________ 全等.5.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和高线,且∠B=50°,∠C=70°,则∠EAD= _________ .△6.如图,CA⊥BE ,且 ABC≌△ADE ,则 BC 与 DE 的关系是 _________ .7.如图,有一块边长为 4 的正方形塑料模板 ABCD ,将一块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 点落在 A 点,两条直角边分别与 CD 交于点 F ,与 CB 延长线交于点 E .则四边形 AECF 的 面积是 _________ .8.如图,BA∥CD,∠A=90°,AB=CE,BC=ED,则△CED≌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9.如图,ABC中,AB=AC,BC=8,BD是AC边上的中线,△ABD与△BDC的周长的差是2,则AB=_________.10.如图,对面积为1的△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得到A B C,至点A,B,C,使得A B=2AB,B C=2BC,C A=2CA,顺次连接A,B,C△1 11111111111记其面积为S;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 B,B C,C A至点A,B,C,使得A B=2A B,11111112222111,得到A B C,记其面积为S;…;按B C=2B C,C A=2C A,顺次连接A,B,C△221112111222222B C,则其面积S=_________.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5555二、选择题(共8小题)11.在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2,5B.3,7,10C.3,5,9D.4,5,7△12.(2011•宿迁)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A.AB=AC B.BD=CD C.∠B=∠C D.∠BDA=∠CDA 13.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图中有三个直角三角形B.∠1=∠2C.∠1和∠B都是∠A的余角D.∠2=∠A14.如图,AC⊥BC,CD⊥AB,DE⊥BC,分别交B C,AB,BC于点C,D,E,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C是△ABC和△ABE的高B.DE,DC都是△BCD的高C.DE是△DBE和△ABE的高D.AD,CD都是△ACD的高15.角α和β互补,α>β,则β的余角为()A.α﹣βB.180°﹣α﹣βC.D.△16.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A.AB=3,BC=4,AC=8B.AB=4,BC=3,∠A=30°C.∠A=60°,∠B=45°,AB=4D.∠C=90°,AB=6△17.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AB=DE,BC=EF,∠A=∠DB.∠A=∠D,∠C=∠F,AC=EFC.AB=DE,BC=EF,△ABC的周长=△DEF的周长D.∠A=∠D,∠B=∠E,∠C=∠F△18.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ACE≌△DCB;②CM=CN;③AC=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3个B.2个C.1个D.0个三、解答题(共7小题)19.如图,在小河的同侧有A,B,C,D四个村庄,图中线段表示道路.邮递员从A村送信到B村,总是走经过C村的道路,不走经过D村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20.如图,AB=AD,BC=DC,AC与BD相交于点E,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不再添加辅助线,不再标注其它字母.不写推理过程,只要求写出四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即可)21.如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 沿着角的两边放正,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请说明它的道理.22.如图,A、B两个建筑物分别位于河的两岸,为了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沿河岸作射线BF,且使BF⊥AB,在BF上截取BC=CD,过D点作DE⊥BF,使E、C、A在一条直线上,则DE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请说明理由..23.如图,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 ABCD ,其中 AB∥CD ,在 E 、M 、F 处各有一个小 石凳,且 BE=CF ,M 为 BC 的中点,请问三个小石凳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说出你推断的理 由.△24.如图, ABC 中,AB=BC=CA ,∠A=∠ABC=∠ACB ,在△ABC 的顶点 A ,C 处各有 一只小蚂蚁,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相同速度由 A 向 B 和由 C 向 A 爬行,经过 t (s )后, 它们分别爬行到了 D ,E 处,设 DC 与 BE 的交点为 F .(△1)证明 ACD≌△CBE ;(2)小蚂蚁在爬行过程中,DC 与 BE 所成的∠BFC 的大小有无变化?请说明理由.25.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 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1)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 ABC 、 A △1B C 均为锐角三角形,AB=A B ,BC=B C ,∠C=∠C .1 1 1 1 1 l l求证:ABC≌ A △1B C .1 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分别过点 B ,B 作 BD⊥CA 于 D , 1B D ⊥C A 于D .1 11 11 则∠BDC=∠B D C =90°, 1 1 1∵BC=B C ,∠C=∠C , 1 11∴ BCD≌ B △1C D ,1 1∴BD=B D .1 1(2)归纳与叙述: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0小题)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7cm,则它的周长是17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cm和7cm,具体哪条是底边,哪条是腰没有明确说明,因此要分两种情况讨论.解答:解:①当腰是3cm,底边是7cm时: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②当底边是3cm,腰长是7cm时,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3+7+7=17cm.故答案为:17.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2.若∠A=∠B=2∠C,则ABC是锐角三角形.(填“钝角”、“锐角”或“直角”)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和已知条件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再判断形状.解答:解:设三角分别是∠A=a°,∵∠A=2∠B=3∠C,∴∠B=a°,∠B=a°,则a+a+a=180°,解a≈98°.所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钝角.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正确的设出一个角并表示出其他角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如图,ABC≌△DEF,△ABC的周长为25cm,AB=6cm,CA=8cm,则DE=6cm,DF=8cm,EF=11cm.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ABC的周长求出BC,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即可.解答:解:∵△ABC的周长为25cm,AB=6cm,CA=8cm,∴BC=25﹣6﹣8=11cm,∵△ABC≌△DEF,∴DE=AB=6cm,DF=AC=8cm,EF=BC=11cm.故答案为:6cm;8cm;11cm.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找出对应边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AB=AD,BC=DC,要证∠B=∠D,则需要连接AC,从而可证△ABC和△ADC全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连接AC,根据AB=AD,BC=DC,AC=AC即可证明△ABC≌△ADC,于是得到∠B=∠D.解答:解:连接AC,在△ABC和△ADC中,∵,∴△ABC≌△ADC(SSS),∴∠B=∠D.故答案为△AC,ABC,△AD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其判定定理,此题基础题,比较简单.5.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和高线,且∠B=50°,∠C=70°,则∠EAD= 1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BA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D,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 AE,然后根据∠EAD=∠BAE﹣∠BAD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B=50°,∠C=70°,∴∠BAC=180°﹣∠B﹣∠C=180°﹣50°﹣70°=60°,∵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BAC=×60°=30°,∵AE是△ABC的高线,∴∠BAE=90°﹣∠B=90°﹣50°=40°,∴∠EAD=∠BAE﹣∠BAD=40°﹣30°=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的定义,是基础题,准确识图找出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CA⊥BE,且ABC≌△ADE,则BC与DE的关系是相等且垂直.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C=D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C=∠E,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出∠BAC=90°,然后求出∠B+∠E=90°,从而得到∠BFE=90°,即BC⊥DE.解答:解:∵△ABC≌△ADE,∴BC=DE,∠C=∠E,∵CA⊥BE,∴∠BAC=90°,∵∠B+∠C=180°﹣∠BAC=180°﹣90°=90°,∴∠B+∠E=90°,∴∠BFE=180°﹣(∠B+∠E)=180°﹣90°=90°,∴BC⊥DE,故BC与DE的关系是相等且垂直.故答案为:相等且垂直.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垂直的定义,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有一块边长为4的正方形塑料模板ABCD,将一块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A点,两条直角边分别与CD交于点F,与CB延长线交于点E.则四边形AECF的面积是16.△S AEB =S△=S△ ,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 由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可以得到∠D=∠B=90°,AD=AB ,又∠ABE=∠D=90°,而∠EAF=90°由此可以推出∠DAF+∠BAF=90°,∠BAE+∠BAF=90°,进一步得到∠DAF=∠BAE ,所以可以证明△AEB≌△AFD ,所以 AFD ,那么它们 都加上四边形 ABCF 的面积,即可四边形 AECF 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从而求出 其面积.解答: 解:∵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D=∠ABC=90°,AD=AB , ∴∠ABE=∠D=90°, ∵∠EAF=90°,∴∠DAF+∠BAF=90°,∠BAE+∠BAF=90°, ∴∠DAF=∠BAE , ∴△AEB≌△AFD ,△∴S AEB AFD∴它们都加上四边形 ABCF 的面积,可得到四边形 AECF 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16.故答案为:16.点评: 本题需注意:在旋转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全等三角形,应根据所给条件找到.8.如图,BA∥CD ,∠A=90°,AB=CE ,BC=ED ,则△CED≌ △ABC ,根据是HL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DCE=90°,然后利用“HL”证明△CED 和△ABC 全等.解答: 解:∵BA∥CD ,∠A=90°,∴∠DCE=180°﹣∠A=180°﹣90°=90°, ∵在 Rt△CED 和 Rt△ABC 中,,∴ CED≌ ABC (△HL ). 故答案为: ABC ,△HL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求出∠DCE=90°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 ABC 中,AB=AC ,BC=8,BD 是 AC 边上的中线,△ABD 与△BDC 的周长的 差是 2,则 AB= 10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 AD=CD ,然后求出△ABD 与△BDC 的周长的差=AB﹣BC ,再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 解:∵BD 是 AC 边上的中线,∴AD=CD ,∴△ABD 与△BDC 的周长的差=(AB+AD+BD )﹣(BC+CD+BD )=AB ﹣BC , ∵△ABD 与△BDC 的周长的差是 2,BC=8, ∴AB ﹣8=2, ∴AB=10.故答案为:10.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的定义,求出△ABD 与△BDC 的周长的差=AB﹣BC 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10.如图,对面积为 1 的△ABC 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 AB ,BC ,CA 至点 A ,B ,C ,使得 A B=2AB ,B C=2BC ,C A=2CA ,顺次连接 A ,B ,C △1,得到 A B C ,111111111 1 1记其面积为 S ;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 A B ,B C ,C A 至点 A ,B ,C ,使得 A B =2A B , 11 11 11 12222 1 1 1B C =2B C ,C A =2C A ,顺次连接 A ,B ,C △2,得到 A B C ,记其面积为 S ;…;按 2 11 12 11 1222 2 22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 △5BC ,则其面积 S = 195 .5 5 5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 专题: 压轴题;操作型.分析: 根据高的比等于面积比推理出A △1BC 的面积是 A △1BC 面积的 2 倍,则 A △1B B 的11面积是A △1BC 面积的 3 倍…,以此类推,得出 A △2BC 的面积.2 2解答: 解:连接 A C ,根据 A B=2AB ,得到:AB :A A=1:3,111因而若过点 B ,A 作△ABC 与 AA △1C 的 AC 边上的高,则高线的比是 1:3, 1因而面积的比是 1:△3,则 A BC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 2 倍,1设△ABC 的面积是 △a ,则 A BC 的面积是 2a , 1同理可以得到A △1BC 的面积是 A △1BC 面积的 2 倍,是 4a ,1则 A △1B B 的面积是 6a ,1同理B △1C C 和 A △1C A 的面积都是 6a ,11△A B C 的面积是 19a ,1 1 1即 A △1B C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 19 倍, 1 1同理A △2BC 的面积是 A △1B C 的面积的 19 倍,2 21 1即 A △1B C 的面积是 △19, A B C 的面积 192,1 12 2 2依此类推,AB C的面积是S=195=2476099.△5555点评:正确判断相邻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的难度较大.二、选择题(共8小题)11.在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2,5B.3,7,10C.3,5,9D.4,5,7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2+2=4<5,∴2,2,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3+7=10,∴3,7,10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3+5=8<9,∴3,5,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4,5,7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12.(2011•宿迁)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A.AB=AC B.BD=CD C.∠B=∠C D.∠BDA=∠CD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SAS,AAS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1=∠2,AD为公共边,若AB=AC,则△ABD≌△ACD(SAS);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1=∠2,AD为公共边,若BD=CD,不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不能判定△ABD≌△ACD;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1=∠2,AD为公共边,若∠B=∠C,则△ABD≌△ACD(AAS);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1=∠2,AD为公共边,若∠BDA=∠CDA,则△ABD≌△ACD(ASA);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3.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图中有三个直角三角形C.∠1和∠B都是∠A的余角B.∠1=∠2 D.∠2=∠A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在△ABC中,∠ACB=90°,CD⊥AB,因而△ACD∽△CBD∽△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就可以证明各个选项.解答:解:∵∠ACB=90°,CD⊥AB,垂足为D,∴△ACD∽△CBD∽△ABC.A、∴图中有三个直角三角形Rt△ACD、Rt△CBD、Rt△ABC;故本选项正确;B、应为∠1=∠B、∠2=∠A;故本选项错误;C、∴∠1=∠B、∠2=∠A,而∠B是∠A的余角,∴∠1和∠B都是∠A的余角;故本选项正确;D、∴∠2=∠A;故本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把这个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14.如图,AC⊥BC,CD⊥AB,DE⊥BC,分别交B C,AB,BC于点C,D,E,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C是△ABC和△ABE的高C.DE是△DBE和△ABE的高B.DE,DC都是△BCD的高D.AD,CD都是△ACD的高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三角形的高即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根据概念可知.解答:解:A、AC是△ABC和△ABE的高,正确;B、DE,DC都是△BCD的高,正确;C、DE不是△ABE的高,错误;D、AD,CD都是△ACD的高,正确.故选C.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概念.15.角α和β互补,α>β,则β的余角为()A.α﹣βB.180°﹣α﹣βC.D.考点: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表示出α+β,再根据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列式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解:∵角α和β互补,∴α+β=180°,∴β的余角为:90°﹣β=(α+β)﹣β=(α﹣β).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利用90°和180°的倍数关系消掉常数是解题的关键.△16.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A.AB=3,BC=4,AC=8C.∠A=60°,∠B=45°,AB=4B.AB=4,BC=3,∠A=30°D.∠C=90°,AB=6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要满足唯一画出△ABC,就要求选项给出的条件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不符合判定方法的画出的图形不一样,也就是三角形不唯一,而各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ASA,是满足题目要求的,于是答案可得.解答:解:A、因为AB+BC<AC,所以这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B、因为∠A不是已知两边的夹角,无法确定其他角的度数与边的长度;C、已知两角可得到第三个角的度数,已知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画一个三角形;D、只有一个角和一个边无法根据此作出一个三角形.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三角形的作图方法等知识点;能画出唯一三角形的条件一定要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不符合判定方法的画出的三角形不确定,当然不唯一.△17.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AB=DE,BC=EF,∠A=∠DB.∠A=∠D,∠C=∠F,AC=EFC.AB=DE,BC=EF,△ABC的周长=△DEF的周长D.∠A=∠D,∠B=∠E,∠C=∠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可得当AB=DE,BC=EF,AC=DF可判定△ABC≌△DEF,做题时要对选项逐个验证.解答:解:A、满足SSA,不能判定全等;B、AC=EF不是对应边,不能判定全等;C、符合SSS,能判定全等;D、满足AAA,不能判定全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应用判定方法做题时找准对应关系,对选项逐一验证,而AAA,SSA不能作为全等的判定方法.△18.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ACE≌△DCB;②CM=CN;③AC=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3个B.2个C.1个D.0个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AC=CD,BC=CE,∠ACD=∠BCE=60°,求出∠ACE=∠BCD,根据SAS证△ACE≌△BCD,推出∠NDC=∠CAM,求出∠DCE=∠ACD,证△ACM≌△DCN,推出CM=CN,AM=DN,即可判断各个结论.解答:解:∵△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C=CD,BC=CE,∠ACD=∠BCE=60°,∴∠ACD+∠DCE=∠BCE+∠DCE,∴∠ACE=∠BCD,在△ACE和△BCD中∴△ACE≌△BCD(SAS);∴①正确;∵∠ACD=∠BCE=60°,∴∠DCE=180°﹣60°﹣60°=60°=∠ACD,∵△ACE≌△BCD,∴∠NDC=∠CAM,在△ACM和△DCN中∴△ACM≌△DCN(ASA),∴CM=CN,AM=DN,∴②正确;∵△ADC是等边三角形,∴AC=AD,∠ADC=∠ACD,∵∠AMC>∠ADC,∴∠AMC>∠ACD,∴AC>AM,即AC>DN,∴③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辨析能力.三、解答题(共7小题)19.如图,在小河的同侧有A,B,C,D四个村庄,图中线段表示道路.邮递员从A村送信到B村,总是走经过C村的道路,不走经过D村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延长AC交BD于E,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AD+DE>AC+CE,CE+BE>BC,然后整理得到AD+BD>AC+BC,从而得解.解答:解:如图,延长AC交BD于E,在△ADE中,AD+DE>AC+CE,在△CBE中,CE+BE>BC,∴AD+DE+CE+BE>AC+CE+BC,∴AD+BD>AC+BC,因此,邮递员由A村到B村送信,经过C村路程近些,所以,他总是走经过C村的道路,不走经过D村的道路.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AB=AD,BC=DC,AC与BD相交于点E,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不再添加辅助线,不再标注其它字母.不写推理过程,只要求写出四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即可)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析:由AB=AD,BC=DC知,AC是BD的中垂线,∴DE⊥AC,可由SSS证得△ABC≌△ADC及AC平分∠BAD等.解答:解:由已知得,AC垂直平分BD,即直线AC为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由对称性可知:DE=BE,DE⊥AC于△E,ABC≌ADC,△AC平分∠BAD等.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做题时要从已知开始思考,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进行取舍.21.如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 沿着角的两边放正,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请说明它的道理.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专题:证明题.分析:AC为公共边,其中AB=AD,BC=DC,利用SSS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解答:证明:△ABC与△ADC中,∵AB=AD,BC=DC,AC=AC,∴△ABC≌△ADC(SSS),∴∠BAC=∠DAC.即AE平分∠BAD.不论∠DAB是大还是小,始终有AE平分∠BA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这种设计,用SSS判断全等,再运用性质,是全等三角形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做题时要认真读题,充分理解题意.22.如图,A、B两个建筑物分别位于河的两岸,为了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沿河岸作射线BF,且使BF⊥AB,在BF上截取BC=CD,过D点作DE⊥BF,使E、C、A在一条直线上,则DE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可以沿河岸作射线BF,且使BF⊥AB,在BF上截取BC=CD,过D点作DE⊥BF,使E、C、A在一条直线上,证明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CB=∠DCE,BC=CD,∠B=∠EDC=90°,∴△ACB≌△ECD,∴AB=DE.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证明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到线段相等,得到结论.23.如图,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ABCD,其中AB∥CD,在E、M、F处各有一个小石凳,且BE=CF,M为BC的中点,请问三个小石凳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说出你推断的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首先连接EM、△MF,再证明BEM≌△CFM可得∠BME=∠FMC,再根据∠BME+∠EMC=180°,可得∠FMC+∠EMC=180,进而得到三个小石凳在一条直线上.解答:解:连接EM、MF,∵AB∥CD,∴∠B=∠C,又∵M为BC中点,∴BM=MC.,∴在△BEM和△CFM中∴△BEM≌△CFM(SAS),∴∠BME=∠FMC,∵∠BME+∠EMC=180°,∴∠FMC+∠EMC=180°,∴三个小石凳在一条直线上.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证明△BEM≌△CFM,证明出∠FMC+∠EMC=180°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如图,ABC中,AB=BC=CA,∠A=∠ABC=∠ACB,在△ABC的顶点A,C处各有一只小蚂蚁,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相同速度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经过t(s)后,它们分别爬行到了D,E处,设DC与BE的交点为F.(△1)证明ACD≌△CBE;(2)小蚂蚁在爬行过程中,DC与BE所成的∠BFC的大小有无变化?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1)根据小蚂蚁的速度相同求出AD=CE,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CD和△CBE 全等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EBC=∠ACD,然后表示出∠BFC,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B,从而得到∠BFC.解答:(1)证明:∵小蚂蚁同时从A、C出发,速度相同,∴t(s)后两只小蚂蚁爬行的路程AD=CE,∵在△ACD和△CBE中,,∴△ACD≌△CBE(SAS);(△2)解:∵ACD≌△CBE,∴∠EBC=∠ACD,∵∠BFC=180°﹣∠EBC﹣∠BCD,∴∠BFC=180°﹣∠ACD﹣∠BCD,=180°﹣∠ACB,∵∠A=∠ABC=∠ACB,∴∠ACB=60°,∴∠BFC=180°﹣60°=120°,∴∠BFC无变化.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小蚂蚁的速度相同求出AD=CE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关键.25.(2006•绍兴)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1B △1(1)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 ABC 、 A △1B C 均为锐角三角形,AB=A B ,BC=B C ,∠C=∠C .1 1 1 1 1 l l 求证:ABC≌ A △1B C . 1 1 (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分别过点 B ,B 作 BD⊥CA 于 D ,1 B D ⊥C A 于 D . 1 1 1 1 1则∠BDC=∠B D C =90°,1 1 1 ∵BC=B C ,∠C=∠C ,1 1 1 ∴ BCD≌ B △1C D ,1 1 ∴BD=B D . 1 1 (2)归纳与叙述: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 压轴题;阅读型.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首先易证得 ADB≌ A △1B C 然后易证出 1 1 ABC≌ A C .1 1解答: 证明:(1)证明:分别过点 B ,B 作 BD⊥CA 于 D ,1 B D ⊥C A 于 D . 1 1 1 1 1 则∠BDC=∠B D C =90°,1 1 1∵BC=B C ,∠C=∠C ,1 1 1 ∴ BCD≌ B △1C D ,1 1 ∴BD=B D . 1 1 补充:∵AB=A B ,∠ADB=∠A D B =90°.1 1 1 1 1 ∴ ADB≌ A △1D B (HL ),1 1 ∴∠A=∠A , 1又∵∠C=∠C ,BC=B C ,1 1 1 在△ABC 与 A △1B C 中,1 1∵,∴ ABC≌ A △1B C (AAS );1 1(△2)解:若两三角形( ABC 、 AB C )均为锐角三角形或均为直角三角形或均 1 1为钝角三角形,则它们全等(AB=A B,BC=B C,∠C=∠C△1,则ABC≌A△1B C).111111点评:命题立意: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阅读理解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做题时要认真读题,明白题意,然后按要求答题.。
【精选】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三角形》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三角形》综合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用木棒拼成的图形,符合三角形的概念的是( )2.如图,若△ABC≌△ADE,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 A.AC=DE B.∠BAD=∠CAEC.AB=AE D.∠ABC=∠AED(第2题) (第4题) (第5题)3.【教材P87习题T3变式】【2022·南通】用一根小木棒与两根长分别为3 cm,6 cm的小木棒组成三角形,则这根小木棒的长度可以为( )A.1 cm B.2 cm C.3 cm D.4 cm4.【2021·毕节】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在直尺上,则∠1的度数为( )A.70° B.75° C.80° D.85°5.【2022·吉林第二实验中学模拟】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向AB,AC两边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那么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A.BD=CD B.DE=DFC.AE=AF D.∠ADE=∠ADF6.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OA=OB,OC=OD,AD=BC,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1对B.2对C.3对D.4对(第6题) (第7题) (第8题)7.【2021·陕西】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BC,AC上,连接AD,BE.若∠A=35°,∠B=25°,∠C=50°,则∠1的大小为( )A.60° B.70° C.75° D.85°8.【教材P111复习题T6改编】如图,这是工人师傅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框架,已知∠B=∠E,AB=DE,BF=EC,其中△ABC的周长为24 cm,CF=3 cm,则制成整个金属框架所需这种材料的总长度为( )A.45 cm B.48 cm C.51 cm D.54 cm9.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画出唯一..一个△ABC的是( )A.AB=3,BC=4,AC=8 B.AB=4,BC=3,∠A=30°C.∠A=60°,∠B=45°,AB=4 D.∠C=90°,AB=6 10.如图,在△ABC中,AC⊥CB,CD平分∠ACB,点E在AC上,且CE=CB,则下列结论:①DC平分∠BDE;②BD=DE;③∠B=∠CED;④∠A+∠CED=90°.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照相机的底部用三脚架支撑着,请你说说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1题) (第12题) (第14题) (第15题)12.【开放题】【2022·宁夏】如图,AC,BD相交于点O,OB=OD,要使△AOB≌△COD,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只写一个).13.【教材P86随堂练习T2变式】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 和7,第三边长为偶数,则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14.如图,在△ABC中,BC=8 cm,AB>BC,BD是AC边上的中线,△ABD与△BDC 的周长的差是2 cm,则AB=__________.15.如图,D,E,F分别为AB,AC,BC上的点,且DE∥BC,△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若∠B=50°,则∠BDF=________.16.如图,已知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AC,BD交于点O,过点O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D,BC于点E,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17.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和高线,且∠B=50°,∠C=70°,则∠EAD=________.18.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E⊥AB于点E,且AE=12 (AB+AD),若∠D=115°,则∠B=________.三、解答题(19~21题每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66分) 19.【2022·益阳】如图,在Rt△ABC中,∠B=90°,CD∥AB,DE⊥AC于点E,且CE=AB.试说明:△CED≌△ABC.20.【2022·牡丹江四中模拟】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B=54°,∠C=76°.(1)求∠ADB和∠ADC的度数;(2)若DE⊥AC于E,求∠EDC的度数.21.【2021·黄石】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CF∥AB,DF交AC于E点,DE=EF.(1)试说明:△ADE≌△CFE;(2)若AB=5,CF=4,求BD的长.22.【教材P110复习题T4改编】如图,在△ABC中,AC=BC,D是边AB上一点,AE⊥CD于点E,BF⊥CD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CE=BF,AE=EF+BF.(1)试说明:∠ACE=∠CBF;(2)判断直线AC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加热水的过程中,热水器里的水温随所晒时间的长短而变化,这个问题中因变量是()A.太阳光的强弱 B.热水器里的水温C.所晒时间D.热水器的容量2.已知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满足y=-x+2,则当x=-1时,对应的y的值为()A.1 B.3 C.-1 D.-33.汽车离开甲站10 km后,以60 km/h的速度匀速前进了t h,则汽车离开甲站所走的路程s(km)与时间t(h)之间的关系式是()A.s=10+60t B.s=60t C.s=60t-10 D.s=10-60t 4.已知某种野生动物原来由于人们的滥捕滥杀其数量一直在减少,现在我国加强了对它们的保护,该野生动物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下列图象能够体现这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和时间的对应关系的是()5.欣欣妈妈在超市购买某种水果所付金额y(元)与购买数量x(kg)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一次性购买6 kg,则比平均分2次购买可节省()(第5题)A.4元B.3元C.2元D.1元6.某科研小组在网上获取了声速与空气温度之间关系的一些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空气温度(℃)-20-100102030声速(m/s)318324330336342348A.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空气温度,因变量是声速B.空气温度越高,声速越快C.当空气温度为20 ℃时,声音5 s可以传播1 740 mD.温度每升高10 ℃,声速增加6 m/s7.匀速向一个容器内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为一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是图中()(第7题)(第8题)(第11题)8.某图书馆租书的费用有两种收费方式,其中一种为有月租费,另一种为无月租费.这两种收费方式的租书费用y(元)与每月租书的次数x(次)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明明根据图象得出下列结论:①l1描述的是无月租费的收费方式;②l2描述的是有月租费的收费方式;③当每月租书的次数为30次时,两种收费方式的租书费用一样多;④琳琳的家人都爱看书,一个月租书次数达到50次,她选择l1所描述的方式较为划算.其中结论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计15分)9.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的度数分别为x,y,其关系式为__________,其中变量为________,常量为________.10.亮亮拿6元钱去邮局买面值为0.8元的邮票,买邮票所剩的钱数y(元)与买邮票的枚数x(枚)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11.一天,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图书馆还书,小明离家的路程s(m)与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去图书馆时的平均车速为180 m/min,则从图书馆返回时的平均车速为__________m/min.12.根据如图中的程序,当输入x=3时,输出的结果y=__________.(第12题)(第13题)13.如图是小明从学校到家里行进的路程s(m)与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观察图象,从中得到如下信息:①学校离小明家1 000 m;②小明用了20分钟到家;③小明前10分钟走了路程的一半;④小明后10分钟比前10分钟走得快.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共13小题,计81分,解答应写出过程)14.(5分)写出下列各问题中关系式中的常量与变量:(1)分针旋转一周内,旋转的角度n(度)与旋转所需要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式为n=6t;(2)当一辆汽车沿直线以40 km/h的速度向前匀速行驶时,汽车行驶的路程s(km)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关系式为s=40t.315.(5分)已知每千克化工原料的售价为120元,若y(元)表示购买x千克化工原料的总价钱.(1)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写出关系式中的变量与常量.16.(5分)下表记录的是某地某天一昼夜温度变化的数据,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早晨6时和中午12时的温度各是多少?(2)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3)这一天内温度上升的时段是几时至几时?17.(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四天的实验研究中发现:骆驼的体温会随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在这四天中每昼夜的体温变化情况相同.他们将一头骆驼前两昼夜的体温变化情况绘制成图.请根据图象回答:(第17题)(1)第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这头骆驼的体温是上升的?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多少时间?(2)第二天12时这头骆驼的体温是多少?(3)从28时到36时,这头骆驼的体温上升了多少?18.(5分)下表给出了橘农王林去年橘子的销售额y(元)随橘子的卖出质量x(kg)的变化的有关数据:x(kg)123456789y(元)24681012141618(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橘子卖出5 kg时,销售额是多少?(3)估计当橘子卖出50 kg时,销售额是多少?519.(5分)如图表示的是某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汽车在哪些时间段速度在增加?它的速度最大是多少?(2)汽车在哪些时间段保持匀速行驶?速度分别是多少?(3)求汽车从出发后第18 min到第22 min行驶的路程.(第19题)20.(5分)一辆汽车油箱内有油a L,从某地出发,每行驶1 h耗油6 L,若设剩余油量为Q L,行驶时间为t h,根据以上信息及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时,汽车的油量a=________L;(2)在行驶了________h时汽车加油,加了________L,写出加油后Q与t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第20题)(3)当这辆汽车行驶了9 h时,剩余油量为多少?21.(6分)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3 cm,在弹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x每增加1 kg,弹簧长度y增加0.5 cm.(1)计算所挂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 kg、2 kg、3 kg、4 kg、5 kg时的弹簧长度,并填入下表:x /kg01234 5y/cm 3(2)你能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吗?22.(7分)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底BC的长为6 cm,高AD的长为x cm.(第22题)(1)写出三角形的面积y与x之间的关系式;(2)指出关系式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3)当x=4时,三角形的面积为多少?723.(7分)某市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水费:若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30 m3,则每立方米按2.5元收费;若每月每户用水超过30 m3,则超过部分每立方米按3.5元收费.(1)李明家上个月用水35 m3,他上个月应交水费多少元?(2)设当月用水为x m3,请你用含x的式子表示当月所付水费的金额.24.(8分)周老师为锻炼身体一直坚持步行上下班.已知学校到周老师家总路程为2 000 m.一天,周老师下班后,以45 m/min的速度从学校往家走,走到离学校900 m时,正好遇到一个朋友,停下又聊了半小时,之后以110 m/min的速度走回了家.周老师回家过程中,离家的路程s(m)与所用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第24题)(1)求a的值;(2)b=________,c=________;(3)求周老师从学校到家的平均速度.25.(8分)某电影院地面的一部分是扇形,座位按下列方式设置:第1排第2排第3排第4排…座位数60646872…(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因变量是什么?(2)第n排有多少个座位?(3)若某排有124个座位,则该排是第几排?26.(10分)如图①,在长方形ABCD中,AB=10 cm,BC=8 cm,点P从点A出发,沿点A、B、C、D路线运动,到点D停止,点P的速度为每秒1 cm,a s 时点P的速度变为每秒b cm,图②是点P出发x s时,三角形APD的面积S(cm2)9与x(s)之间的关系图象.(1)根据图②中提供的信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当点P出发几秒时,三角形APD的面积S是长方形ABCD的面积的四分之一?(第26题)答案一、1.B 2.B 3.A 4.C 5.C 6.C7.C8.C点拨:因为当x=0时,y1=0,y2=20,所以l1描述的是无月租费的收费方式,l2描述的是有月租费的收费方式,故①②正确;因为当x=30时,y1=y2=40,所以当每月租书的次数为30次时,两种收费方式的租书费用一样多,故③正确;因为当x=50时,由题图可知y1>y2,所以选择l2所描述的方式较为划算,故④错误;故选C.二、9.y=90°-x;x,y;90°10.y=6-0.8x11.20012.913.①②④三、14.解:(1)关系式中的常量为6,变量为n,t.(2)关系式中的常量为40,变量s,t.15.解:(1)由题意得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120x.(2)由(1)可知关系式中的变量为y和x,常量为120.16.解:(1)观察表格,得早晨6时的温度是-4 ℃,中午12时的温度是7.5 ℃.(2)10-(-6.5)=16.5(℃),答:这一天的温差是16.5 ℃.(3)观察表格,得这一天内温度上升的时段是4时至14时.17.解:(1)由图可知,第一天中,在4时到16时这头骆驼的体温是上升的,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16-4=12(小时).(2)第二天12时这头骆驼的体温是38 ℃.(3)38-34=4(℃),答:从28时到36时,这头骆驼的体温上升了4℃.1118.解:(1)表中反映了橘子的卖出质量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橘子的卖出质量是自变量,销售额是因变量.(2)当橘子卖出5 kg 时,销售额为10元.(3)由表格可知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y =2x .所以当x =50时,y =2×50=100.即当橘子卖出50 kg 时,销售额为100元.19.解:(1)由图象可知,汽车在0 min 到2 min ,10 min 到18 min 速度在增加,它的速度最大是75 km/h.(2)汽车在2 min 到6 min ,18 min 到22 min 保持匀速行驶,速度分别是25 km/h 和75 km/h.(3)汽车从出发后第18 min 到第22 min 行驶的路程为75×22-1860=5(km).20.解:(1)42(2)5;24;Q =-6t +66(3)36-6×(9-5)=12(L)答:当这辆汽车行驶了9 h 时,剩余油量为12 L.21.解:(1)3.5;4;4.5;5;5.5(2)x 与y 之间的关系式为y =3+0.5x .22.解:(1)三角形的面积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y =12×6x =3x .(2)在关系式y =3x 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3)当x =4时,y =3×4=12,即三角形的面积为12 cm 2.23.解:(1)30×2.5+(35-30)×3.5=92.5(元).答:他上个月应交水费92.5元.(2)当当月用水不超过30 m 3时,当月所付水费的金额为2.5x 元;当当月用水超过30 m 3时,当月所付水费的金额为2.5×30+3.5(x -30)=(3.5x -30)元.24.解:(1)由题意可知a 的值应为900÷45=20.(2)1 100;50(3)周老师从学校到家用的总时间为50+1 100÷110=50+10=60(min),周老师从学校到家的平均速度是2 000÷60=1003(m/min).25.解:(1)由表格可知因变量是座位数.(2)由表格可知第1排的座位数为60,往后每增加一排,座位数增加4个,则第n排有60+4(n-1)=4n+56(个)座位.(3)由题意可知4n+56=124,解得n=17.答:若某排有124个座位,则该排是第17排.26.解:(1)6;2;17(2)因为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10×8=80(cm2),所以当0≤x≤6时,12×8x=80×14,即x=5.当12≤x≤17时,12×8×2(17-x)=80×14,即x=14.5.所以当点P出发5 s或14.5 s时,三角形APD的面积S是长方形ABCD的面积的四分之一.13。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全等三角形》测试卷含答案3套
全等三角形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如图,△ABC ≌△DBC,且∠A 和∠D,∠ABC 和∠DBC 是对应角,其对应边:_______、2。
如图,△ABD ≌△ACE ,且∠BAD 和∠CAE ,∠ABD 和∠ACE,∠ADB 和∠AEC 是对应角,则对应边_________.3、 已知:如图,△ABC ≌△FED ,且BC=DE 、则∠A=__________,A D=_______.4、 如图,△ABD ≌△ACE,则AB 的对应边是_________,∠BAD 的对应角是______。
5、 已知:如图,△ABE ≌△ACD ,∠B=∠C,则∠AEB=_______,AE=________。
6.已知:如图 , AC ⊥BC 于 C , DE ⊥AC 于 E , AD ⊥AB 于 A , BC=AE 。
若AB=5 , 则AD=___________.7。
已知:△ABC ≌△A ’B ’C', △A'B ’C ’的周长为12cm ,则△ABC 的周长为、 8.如图, 已知:∠1=∠2 , ∠3=∠4 , 要证BD=CD , 需先证△AEB ≌△A EC , 根据是_________再证△BDE ≌△______ , 根据是__________。
4321E D BA9。
如图,∠1=∠2,由AAS 判定△ABD ≌△ACD,则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10。
如图,在平面上将△ABC 绕B 点旋转到△A ’BC ’的位置时,AA ’∥BC ,∠ABC=70°,则∠CBC'为________度、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三条边对应相等B 、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C 、两角的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D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12、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不正确的是 ( )A B CD 12AA'BC C'A、它们的最小角相等B、它们的对应外角相等C、它们是直角三角形D、它们的最长边相等13、如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A、AB=ACB、∠BAE=∠CADC、BE=DCD、AD=DE14、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是( )A、Ⅰ和ⅡB、Ⅱ和ⅣC、Ⅱ和ⅢD、Ⅰ和Ⅲ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D、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6、 AD=AE , AB=AC , BE、CD交于F ,则图中相等的角共有(除去∠DFE=∠BFC) ( )A、5对B、4对C、3对D、2对CEDBOA17.如图,OA=OB,OC=OD, ∠O=60°, ∠C=25°则∠BED的度数是( )A、70°B、 85°C、 65°D、以上都不对18、已知:如图,△ABC≌△DEF,AC∥DF,BC∥EF、则不正确的等式是 ( )A、AC=DF B 、AD=BE C、DF=EF D、BC=EF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三角形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 2. 如图所示,分别表示△ABC 的三边长,则下面与△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 )A BC D3.如图所示,已知△ABE ≌△ACD ,∠1=∠2,∠B =∠C , 下列不正确的等式是( )A .AB =AC B.∠BAE =∠CAD C.BE =DC D.AD =DE 4. 在△ABC 和△A B C '''中,AB =A B '',∠B =∠B ',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 △ABC ≌△A B C ''',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 A .BC =B C '' B .∠A =∠A ' C .AC =A C '' D .∠C =∠C '5.如图所示,点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与△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CE ≌△BCD B.△BGC ≌△AFC C.△DCG ≌△ECF D.△ADB ≌△CEA6. 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的距离,先在的垂线上取两点,使,再作出的垂线,使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可以说明△≌△,得,因此测得的长就是的长,判定△≌△最恰当的理由是( )A.边角边B.角边角C.边边边D.边边角第3题图第5题图第7题图第2题图第6题图7.已知:如图所示,AC =CD ,∠B =∠E =90°,AC ⊥CD ,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 A .∠A 与∠D 互为余角 B .∠A =∠2C .△ABC ≌△CED D .∠1=∠2 8. 在△和△FED 中,已知∠C =∠D ,∠B =∠E ,要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条 件( )A.AB =EDB.AB =FDC.AC =FDD.∠A =∠F9.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ABC 、∠ACB 的平分线BD ,CE 相交于O 点,且BD 交AC 于点D ,CE 交AB 于点E .某同学分析图形后得出以下结论:①△BCD ≌△CBE ;②△BAD ≌ △BCD ;③△BDA ≌△CEA ;④△BOE ≌△COD ;⑤△ACE ≌△BCE ,上述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10. 如图所示,在△中,>,∥=,点在边上,连接,则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与△全等( ) 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 如果△ABC 和△DEF 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点C 和点E ,点B 和点D分别是对应点,则另一组对应点是 ,对应边是 , 对应角是 ,表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式子是 .12. 如图,在△ABC 中,AB =8,AC =6,则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 .13. 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 .14.如图所示,已知等边△ABC 中,BD =CE ,AD与BE 相交于点P ,则∠APE 是 度.第9题图 第14题图 第10题图第13题图第15题图15.如图所示,AB =AC ,AD =AE ,∠BAC =∠DAE ,∠1=25°,∠2=30°,则∠3= . 16.如图所示,在△ABC 中,∠C =90°,AD 平分∠CAB ,BC =8 cm ,BD =5 cm ,那么点D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 cm.17.如图所示,已知△ABC 的周长是21,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D ,且OD =3,则△ABC 的面积是 .18. 如图所示,已知在△ABC 中,∠A =90°,AB =AC ,CD 平分∠ACB ,DE ⊥BC 于E ,若BC = 15 cm ,则△DEB 的周长为 cm .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如图,已知△≌△是对应角. (1)写出相等的线段与相等的角;(2)若EF =2.1 cm ,FH =1.1 cm ,HM =3.3 cm ,求MN 和HG 的长度.20. (8分)如图所示,△ABC ≌△ADE ,且∠CAD =10°, ∠B =∠D =25°,∠EAB =120°,求∠DFB 和∠DGB 的度数. 21.(6分)如图所示,已知AE ⊥AB ,AF ⊥AC ,AE =AB ,AF =AC .求证:(1)EC =BF ;(2)EC ⊥BF.22. (8分) 如图所示,在△ABC 中,∠C =90°, AD 是 ∠BAC 的平分线,DE ⊥AB 交AB 于E , F 在AC 上,BD =DF . 证明:(1)CF =EB .(2)AB =AF +2EB . 23. (9分)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BD ⊥AC 于D ,CE ⊥AB 于E ,BD 、CE 相交于F .求证:AF 平分∠BAC .24. (9分) 已知:在△ABC 中,AC =BC ,∠ACB =90°,点D 是AB 的中点,点E 是AB 边上一点. (1)直线BF 垂直于直线CE 于点F ,交CD 于点G (如图①),求证:AE =CG ;(2)直线AH 垂直于直线CE ,垂足为点 H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M (如图②),找出图中与BE 相等的线段,并证明.第16题图第17题图 第24题图第22题图第23题图 第20题图第19题图第21题图参考答案1. C 解析: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大小相等且形状相同,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但不一定全等,故A错;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和大小都不一定相同,故B错;所有的等边三角形不全等,故D错.2. B 解析:A.与三角形有两边相等,而夹角不一定相等,二者不一定全等;B.与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相等,二者全等;C.与三角形有两边相等,但夹角不相等,二者不全等;D.与三角形有两角相等,但夹边不对应相等,二者不全等.故选B.3. D 解析:∵△ABE≌△ACD,∠1=∠2,∠B=∠C,∴AB=AC,∠BAE=∠CAD,BE=DC,AD=AE,故A、B、C正确;AD的对应边是AE而非DE,所以D错误.故选D.4. C 解析:选项A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中的边角边,选项B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中的角边角,选项D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中的角角边,只有选项C 不满足三角形全等的条件.5. D 解析:∵△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C=AC,CE=CD,∠BCA=∠ECD=60°,∴∠BCA+∠ACD=∠ECD+∠ACD,即∠BCD=∠ACE,∴在△BCD和△ACE中,∴△BCD≌△ACE(SAS),故A成立.∵△BCD≌△ACE,∴∠DBC=∠CAE.∵∠BCA=∠ECD=60°,∴∠ACD=60°.在△BGC和△AFC中,∴△BGC≌△AFC,故B成立.∵△BCD≌△ACE,∴∠CDB=∠CEA,在△DCG和△ECF中,∴△DCG≌△ECF,故C成立.6. B 解析:∵BF⊥AB,DE⊥BD,∴∠ABC=∠BDE.又∵CD=BC,∠ACB=∠DCE,∴△EDC≌△ABC(ASA).故选B.7. D 解析:∵AC⊥CD,∴∠1+∠2=90°,∵∠B=90°,∴∠1+∠A=90°,∴∠A=∠2.在△ABC和△CED中,∴△ABC≌△CED,故B、C选项正确.∵∠2+∠D=90°,∴∠A+∠D=90°,故A选项正确.∵AC⊥CD,∴∠ACD=90°,∠1+∠2=90°,故D选项错误.故选D.8. C 解析:因为∠C=∠D,∠B=∠E,所以点C与点D,点B与点E,点A与点F是对应顶点,AB的对应边应是FE,AC的对应边应是FD,根据AAS,当AC=FD时,有△ABC≌△FED.9. D 解析:∵AB=AC,∴∠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ABD=∠CBD=∠ACE=∠BCE.∴①△BCD≌△CBE(ASA);由①可得CE=BD, BE=CD,∴③△BDA≌△CEA(SAS);又∠EOB=∠DOC,所以④△BOE≌△COD(AAS).故选D.10. C 解析:A.∵∥,∴∠=∠.∵∥∴∠=∠.∵,∴△≌△,故本选项可以证出全等;B.∵=,∠=∠,∴△≌△,故本选项可以证出全等;C.由∠=∠证不出△≌△,故本选项不可以证出全等;D.∵∠=∠,∠=∠,,∴△≌△,故本选项可以证出全等.故选C.11. 点A与点F AB与FD,BC与DE,AC与FE ∠A=∠F,∠C=∠E,∠B=∠D△ABC≌△FDE解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并结合对应点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写出对应边和对应角.12.△△△△ABC≌△BDE,∴∠1=∠DBE.又∵∠DBE+∠3=90°,∴∠1+∠3=90°.∵∠2=45°,∴∠1+∠2+∠3=∠1+∠3+∠2=90°+45°=135°.14. 60 解析:∵△ABC是等边三角形,第13题答图∴∠ABD=∠C,AB=BC.∵BD=CE,∴△ABD≌△BCE,∴∠BAD=∠CBE.∵∠ABE+∠EBC=60°,∴∠ABE+∠BAD=60°,∴∠APE=∠ABE+∠BAD=60°.15. 55°解析:在△ABD与△ACE中,∵∠1+∠CAD=∠CAE +∠CAD,∴∠1=∠CAE.又∵AB=AC,AD=AE,∴△ABD ≌△ACE(SAS).∴∠2=∠ABD.∵∠3=∠1+∠ABD=∠1+∠2,∠1=25°,∠2=30°,∴∠3=55°.16. 3 解析:由∠C=90°,AD平分∠CAB,作DE⊥AB于E,所以D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DE的长.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E=DC .又BC =8 cm ,BD =5 cm ,所以DE =DC =3 cm . 所以点D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3 cm .17. 31.5 解析:作OE ⊥AC ,OF ⊥AB ,垂足分别为E 、F ,连接OA ,∵ 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 OD =OE =OF .∴=×OD ×BC +×OE ×AC +×OF ×AB =×OD ×(BC +AC +AB ) =×3×21=31.5.18. 15 解析:因为CD 平分∠ACB ,∠A =90°,DE ⊥BC ,所以∠ACD =∠ECD ,CD =CD ,∠DAC =∠DEC ,所以△ADC ≌△EDC ,所以AD =DE , AC =EC ,所以△DEB 的周长=BD +DE +BE =BD +AD +BE .又因为AB =AC ,所以△DEB 的周长=AB +BE =AC +BE =EC +BE =BC =15(cm ). 19. 分析:(1)根据△≌△是对应角可得到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相等的三条边和三个角;(2)根据(1)中的相等关系即可得的长度. 解:(1)因为△≌△是对应角,所以.因为GH 是公共边,所以. (2)因为2.1 cm ,所以=2.1 cm. 因为 3.3 cm , 所以.20. 分析:由△ABC ≌△ADE ,可得∠DAE =∠BAC =(∠EAB -∠CAD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DFB =∠FAB +∠B .因为∠FAB =∠FAC +∠CAB ,即可求得∠DFB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DGB =∠DFB -∠D ,即可得∠DGB 的度数. 解:∵ △ABC ≌△ADE ,∴ ∠DAE =∠BAC =(∠EAB -∠CAD )=.∴ ∠DFB =∠FAB +∠B =∠FAC +∠CAB +∠B =10°+55°+25°=90°, ∠DGB =∠DFB -∠D =90°-25°=65°. 21. 分析:首先根据角间的关系推出再根据边角边定理,证明△≌△.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得知.根据角的转换可求出.证明:(1)因为,第16题答图第17题答图所以. 又因为在△与△中,,,,AE ABEAC BAFAC AF=⎧⎪∠=∠⎨⎪=⎩所以△≌△.所以.(2)因为△△,所以,即22.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D到AB的距离=点D到AC的距离,即CD=DE.再根据Rt△CDF≌Rt△EDB,得CF=EB. (2)利用角平分线性质证明△ADC≌△ADE,∴AC=AE,再将线段AB进行转化.证明:(1)∵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DE=DC.又∵BD=DF,∴ Rt△CDF≌Rt△EDB(HL),∴CF=EB.(2)∵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ADC≌△ADE,∴AC=AE,∴AB=AE+BE=AC+EB=AF+CF+EB=AF+2EB.23. 证明:∵DB⊥AC,CE⊥AB,∴∠AEC=∠ADB=90°.∴在△ACE与△ABD 中,∴△ACE≌△ABD(AAS),∴AD=AE.∴在Rt△AEF与Rt△ADF中,∴ Rt△AEF≌Rt△ADF(HL),∴∠EAF=∠DAF,∴AF平分∠BAC.24. 解:⑴因为直线BF垂直于CE于点F,所以∠CFB=90°,所以∠ECB+∠CBF=90°.又因为∠ACE +∠ECB=90°,所以∠ACE =∠CBF.因为AC=BC, ∠ACB=90°,所以∠A=∠CBA=45°.又因为点D是AB的中点,所以∠DCB=45°.因为∠ACE =∠CBF,∠DCB=∠A,AC=BC,所以△CAE≌△BCG,所以AE=CG.(2)BE=CM.证明:∵∠ACB=90°,∴∠ACH +∠BCF=90°.∵CH⊥AM,即∠CHA=90°,∴∠ACH +∠CAH=90°,∴∠BCF=∠CAH.∵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CD=AD.∴∠ACD=45°.△CAM与△BCE中,BC=CA ,∠BCF=∠CAH,∠CBE=∠ACM,∴△CAM ≌△BCE,∴BE=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