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课件

合集下载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28
2021/10/10
29
2021/10/10
1、静脉输注 生理盐水前后输注。
2、输血前检查 必须作血型鉴定,无需交叉配血试验, 同型相输,输血器材符合质量标准,用5号以上头皮 针。
3、注意事项 ① 融化后的冷沉淀不仅要尽快输完,而 且要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
② 因故无能及时应用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过久,
不宜放4℃冰箱,也不宜在冰冻,易丧失活性。
浆蛋白等。
15
2021/10/10
(二)保存
1、保存温度 FFP于-30度以下速冻保存;FP 于-20度以下保存。
2、有效期 FFP为1年,1年后可转为FP;FP 为4年。
16
2021/10/10
(三)适应证
1、补充凝血因子 2、大量输血伴出血倾向者 3、肝衰竭伴出血者 4、口服香豆素类药物过量引起出血者 5、抗凝血酶III(AT-III)缺乏 6、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
2021/10/10
红细胞
2、悬浮红细胞(CRCS)制备时抽出原血浆 后加入原血浆一半的悬浮液制成。特点:由于 血浆基本移去,减少了血浆的不良反应;由于 加入了晶体液,黏度降低,输注更流畅。
3、洗涤红细胞(WRBC)制备时去除血浆后
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3-6次制成。特点:
以除掉99%的血浆和80%以上的白细胞和血小
痛、发绀、肺部有哮鸣音、皮肤潮红、出汗、血压下
降,可能发生窒息,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或神志不
26
清。
2021/10/10
(三)溶血性输血反应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27
2021/10/10
(四)其他不良输血反应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讲义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讲义
最快速度输入,已达到止血效果。一般1个治疗量输注速度为3040min. ③ 因故未能输注(患者高热),应常温下放置,每隔10 min左 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
血浆
(一)品种 血浆有2种:新鲜冰冻血浆(FFP)和普通冰冻血浆(FP)。 1、FFP (1)特点:除了含有血浆蛋白外,还含有全部凝血因子,特别
激发血栓形成的危险。 3、重症婴幼儿、年老体弱者或心肾功能不全
者、血容量正常的严重慢性贫血患者禁用或慎 用。
(五)输注要求
1、静脉输注 生理盐水前后输注。 2、输血前检查 必须作血型鉴定,无需交叉配血试验,
同型相输,输血器材符合质量标准,用5号以上头皮 针。 3、注意事项 ①输注前肉眼观察应为半黄色的半透明 液体,如发现颜色异常或有凝块不能输入。 ②融化后 的血浆应尽快应用,如未及时应用可放入4℃冰箱内 暂时保存,但不得超过24小时,更不可再冰冻保存。
特殊血袋保存7d,快速冰冻低温(-80度以下)保存1 年以上,但止血效果只有新鲜血小板的55%左右。
(二)适应证
1、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如白 血病、再障、淋巴瘤、恶性肿瘤大剂量花疗或 放疗后。
2、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型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3、大出血,血小板消耗过多。 4、大量输注库存血后,血小板稀释性减少。 5、血小板计数<20*10 9/L时。
红细胞
1、浓缩红细胞(RCC)制备时去掉原血浆后 剩 下 的 红 细 胞 就 是 浓 缩 红 细 胞 , 1U ( 200ML 全 血 制 成 ) 浓 缩 红 细 胞 体 积 (120+-12)ML,比容0.70-0.80。特点: ①与全血具有同样携氧能力,而容量仅为全 血的一半,可减少循环超负荷危险;②减少 了血浆中钾、钠、氨、乳酸和构橼酸含量, 适用于心、肝、肾等疾病患者输用;③减少 了由血浆引起的发热、过敏反应等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血液制品是一种可以治疗和预防临床血液疾病的医疗药品。

它们是从献血者的血液中提取、分离、制备而成的。

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血液制品包括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浓缩剂和人血白蛋白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其输注方法。

一、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悬液是一种含有红细胞的血液制品,用于改善贫血患者的血液氧运输能力。

它通常由新鲜献血提供,通过离心分离红细胞,再添加适量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进行稀释,最后进行灭菌和保存。

输注红细胞悬液时,需要注意确认病人的血型和配型是否匹配,以避免输注不合适的血型引发输血反应。

二、血小板悬液血小板悬液主要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碍等疾病。

它可以通过血小板浓缩和血小板血浆分离而制备而成。

输注血小板悬液时,一般使用血浆呈黄色、透明的包装袋,注意避免剧烈摇晃,以防止血小板受损。

三、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是从新鲜全血中提取并在冷冻保存后制备的一种血液制品。

它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可用于急性出血、凝血因子缺乏等临床情况。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前需要解冻,并在输注前进行冷沉淀清除。

为确保安全,输注时需注意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四、凝血因子浓缩剂凝血因子浓缩剂是从血浆中提取并制备的一种含有凝血因子的血液制品。

它可用于治疗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在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前,需要明确病人凝血因子的缺乏类型,以确定使用的浓缩剂种类,并仔细检查过敏史和补充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五、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是一种提取自血浆中的蛋白质制品,具有维持血容量、调节血浆渗透压和增加细胞外液等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烧伤、感染、手术和创伤等情况下的血容量不足或血浆蛋白减少。

输注人血白蛋白时,需注意其浓度和输注速度,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综上所述,临床常用的血液制品有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浓缩剂和人血白蛋白。

在进行输注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血型配型、过敏史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注方式和速度。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二)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发生中途或 输血完后。
轻度: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多见于面部)和关节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中度:除荨麻疹外还伴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 腹泻、腹痛等。
重度: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哮喘、胸 痛、发绀、肺部有哮鸣音、皮肤潮红、出汗、血压下 降,可能发生窒息,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或神志不 清。
(三)适应证
1、甲型血友病轻、中、重型患者都可输注冷 沉淀。
2、血管性血友病。 3、冷沉淀常用于阻止DIC继续发展,重建凝
血机制。 4、大量输入库存血后,易引起凝血因子稀释
性减少。 5、大出血导致凝血因子消耗过多,输冷沉淀
可以补充凝血因子。
(四)输注要求
1、静脉输注 生理盐水前后输注。
2、输血前检查 必须作血型鉴定,无需交叉配血试验, 同型相输,输血器材符合质量标准,用5号以上头皮 针。
3、注意事项 ① 融化后的冷沉淀不仅要尽快输完,而 且要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

② 因故无能及时应用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过久,
不宜放4℃冰箱,也不宜在冰冻,易丧失活性。

③ 融化后的冷沉淀可以一袋一袋的快速推入,
② 心血管患者及儿童患者速度应慢,以1ml/(kg.h)。 ③ 急性大失血患者速度宜快,50-100 ml/ min。 ④ 无论什么情况一袋血必须在4 h内输完。
血小板
(一)保存 1、保存温度 22+-2度震荡保存,震荡频率20-30次
/min。 2、有效期 机采血小板保存时间5d,手工血小板1d,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治疗与护理 保护静脉输液通畅,观察受血者反应,每15-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1.红细胞悬液(PRBC):红细胞悬液是从新鲜血液中分离出的富含红细胞的制品。

它主要用于治疗失血性贫血、贫血引起的组织缺氧等情况。

输注方法是通过静脉注射或者输血。

2.血浆制品:血浆制品是从全血中分离出的无细胞部分,包括血浆蛋白、凝血因子等。

常用的血浆制品有新鲜冷冻血浆(FFP)、新鲜血浆(FP),以及一些特定凝血因子的血浆制品如凝血因子VIII、纤维蛋白原等。

输注方法是通过静脉注射。

3.白细胞制品:白细胞制品是从血液中分离出的白细胞的制品。

它主要用于治疗粒细胞性减少引起的感染或细胞免疫缺陷。

输注方法是通过静脉注射。

4.血小板制品:血小板制品是从全血中提取和富集的血小板的制品。

它主要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症状、手术后出血等情况。

输注方法是通过静脉注射或者输血。

5.白蛋白制品:白蛋白制品是从血浆中制备的纯度高的白蛋白制品。

它主要用于治疗血浆蛋白减少引起的水肿、脱水等情况。

输注方法是通过静脉注射。

6.全血及其制品:全血是指整个血液的制品,包括红细胞、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

全血制品可用于替代大量失血或多因子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

输注方法是通过静脉注射或者输血。

7.免疫球蛋白制品:免疫球蛋白制品是从血浆中提取和制备的抗体类制品。

它主要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感染等情况。

输注方法是通过静脉注射。

这些血液制品均需注意合理的输血指征,并遵循相应的输血操作规范。

同时,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和输注方法。

医生应根据临床情况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输注血液制品,并评估输血的风险和益处,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临床上使用的常见血液制品主要包括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浓缩液、新鲜冰冻血浆和凝血因子制剂等。

这些血液制品在治疗许多疾病和医疗紧急情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这些血液制品及其输注方法的详细介绍。

1. 红细胞悬液(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红细胞悬液是由新鲜血液经过离心分离得到的红细胞成分,在治疗贫血、失血引起的缺氧症状以及手术后补充失血等情况中常用。

输注前需要进行兼容性试验,以确保不会发生输血反应。

输注方法:常见的输注方法包括静脉输注和高压输注。

静脉输注是通过在静脉中插入针头或导管,并通过缓慢推注的方式将红细胞悬液输注给患者。

高压输注是利用压力袋或泵将红细胞悬液以较快的速度输注进静脉中。

2. 血小板浓缩液(Platelet Concentrate)血小板浓缩液是由新鲜采集的全血通过离心分离得到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液制品。

它主要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如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输注方法:血小板浓缩液可以通过静脉输注方式给予患者。

输注前需要检查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功能和血液凝固指标等,以确定输注剂量。

3. 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新鲜冰冻血浆是通过将新鲜采集的全血进行离心并冷冻保存得到的血浆制品。

它含有各种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物质,在治疗凝血因子缺乏(如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或抗凝药物过量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大面积烧伤和大量出血等情况中常用。

输注方法:新鲜冰冻血浆可以通过静脉输注方式输给患者。

输注前需要检查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以确定输注剂量。

4. 凝血因子制剂(Coagulation Factor Preparations)凝血因子制剂是由血浆、人工培养的细胞或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含有特定凝血因子的制剂。

常见的凝血因子制剂包括凝血因子Ⅶ、Ⅸ、Ⅹ和纯化的人体凝血酶等。

它们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血友病等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问题。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模板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模板

(四)血小板治疗性输注


5、大输血(输血量相当于本身血容量)或大 输液使血小板稀释性减少,当血小板计数< 50*10 9/L时。 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有下列情 况者应输注:①血小板计数<20*10 9/L,伴 无法控制的出血,危及生命者;②脾切除治疗 本病的术前或术中有严重出血者。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治疗与护理 保护静脉输液通畅,观察受血者反应,每1530min测体温、血压各一次,反应较重者应立 即停止输血,将剩余血送输血科或检验科进行 检验,排除溶血性输血反应或细菌污染反应。 注意保暖、解热、镇静。一般用地塞米松或服 用其他镇静药,严重寒战者可静脉给予10%葡 萄糖酸钙注射液。 高热严重者给予物理降温。
血小板
(一)保存 1、保存温度 22+-2度震荡保存,震荡频率20-30次 /min。 2、有效期 机采血小板保存时间5d,手工血小板1d, 特殊血袋保存7d,快速冰冻低温(-80度以下)保存1 年以上,但止血效果只有新鲜血小板的55%左右。



(二)适应证


1、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如白 血病、再障、淋巴瘤、恶性肿瘤大剂量花疗或 放疗后。 2、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型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3、大出血,血小板消耗过多。 4、大量输注库存血后,血小板稀释性减少。 5、血小板计数<20*10 9/L时。
红细胞





4、少白细胞红细胞 5、年轻红细胞 6、去白细胞红细胞 7、冰冻红细胞 8、辐照红细胞 9、保存温度2-6度 10、有效期35d
(二)适应证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血浆



(一)品种 血浆有2种:新鲜冰冻血浆(FFP)和普通冰冻血浆(FP)。 1、FFP (1)特点:除了含有血浆蛋白外,还含有全部凝血因子,特别 是V、VII因子。 (2)用途:主要用语补充凝血因子,治疗凝血因子缺乏患者。 2、FP (1)特点:与FFP相比该血浆仅缺乏凝血V、VII因子。 (2)用途:常用于扩充血容量,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补充血 浆蛋白等。

1、血小板计数<20*10 9/L伴出血时。如鼻出血、牙 齦出血、咯血、呕血、黑便、血尿、阴道出血、头痛、 视网膜或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及其他交明显出血。剂量: 2U/10kg体重,一般用量8-16U血小板(或1-2个机采 血小板治疗量),每周2-3次。 2、血小板计数<50*10 9/L伴出血,一般止血措施无 效者。 3、血小板功能异常伴出血者。如血小板无力症、尿 毒症、严重肝病、某些药物等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时。 4、大出血消耗了大量血小板时。
红细胞


2、悬浮红细胞(CRCS)制备时抽出原血浆 后加入原血浆一半的悬浮液制成。特点:由于 血浆基本移去,减少了血浆的不良反应;由于 加入了晶体液,黏度降低,输注更流畅。 3、洗涤红细胞(WRBC)制备时去除血浆后 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3-6次制成。特点: 以除掉99%的血浆和80%以上的白细胞和血小 板,可减少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 生。
临床常见的血液品种有: 全血,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 少白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去白红 细胞,手工浓缩血小板,机采血小 板,新鲜(普通)冰冻血浆,冷沉 淀,人血白蛋白,人血免疫球蛋白 等。Fra bibliotek红细胞
1、浓缩红细胞(RCC)制备时去掉原血浆后 剩 下 的 红 细 胞 就 是 浓 缩 红 细 胞 , 1U ( 200ML 全 血 制 成 ) 浓 缩 红 细 胞 体 积 ( 120+-12 ) ML ,比容 0.70-0.80 。特点: ①与全血具有同样携氧能力,而容量仅为全 血的一半,可减少循环超负荷危险;②减少 了血浆中钾、钠、氨、乳酸和构橼酸含量, 适用于心、肝、肾等疾病患者输用;③减少 了由血浆引起的发热、过敏反应等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4
2021/5/27
红细胞
2、悬浮红细胞(CRCS)制备时抽出原血浆 后加入原血浆一半的悬浮液制成。特点:由于 血浆基本移去,减少了血浆的不良反应;由于 加入了晶体液,黏度降低,输注更流畅。
3、洗涤红细胞(WRBC)制备时去除血浆后
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3-6次制成。特点:
以除掉99%的血浆和80%以上的白细胞和血小
出现上述症状,同时伴有血压下降,在全麻状
态下发热反应很少出现。
24
2021/5/27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治疗与护理
保护静脉输液通畅,观察受血者反应,每1530min测体温、血压各一次,反应较重者应立 即停止输血,将剩余血送输血科或检验科进行 检验,排除溶血性输血反应或细菌污染反应。
注意保暖、解热、镇静。一般用地塞米松或服 用其他镇静药,严重寒战者可静脉给予10%葡 萄糖酸钙注射液。
浆蛋白等。
15
2021/5/27
(二)保存
1、保存温度 FFP于-30度以下速冻保存;FP 于-20度以下保存。
2、有效期 FFP为1年,1年后可转为FP;FP 为4年。
16
2021/5/27
(三)适应证
1、补充凝血因子 2、大量输血伴出血倾向者 3、肝衰竭伴出血者 4、口服香豆素类药物过量引起出血者 5、抗凝血酶III(AT-III)缺乏 6、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常见的血液品种有:
全血,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 少白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去白红 细胞,手工浓缩血小板,机采血小 板,新鲜(普通)冰冻血浆,冷沉 淀,人血白蛋白,人血免疫球蛋白 等。
3
2021/5/27
红细胞
1、浓缩红细胞(RCC)制备时去掉原血浆后 剩 下 的 红 细 胞 就 是 浓 缩 红 细 胞 , 1U ( 200ML 全 血 制 成 ) 浓 缩 红 细 胞 体 积 (120+-12)ML,比容0.70-0.80。特点: ①与全血具有同样携氧能力,而容量仅为全 血的一半,可减少循环超负荷危险;②减少 了血浆中钾、钠、氨、乳酸和构橼酸含量, 适用于心、肝、肾等疾病患者输用;③减少 了由血浆引起的发热、过敏反应等

【推荐文档】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PPT

【推荐文档】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PPT

(三)输注要求
(三)输注要求 1、静脉输注 生理盐水前后输注。 2、输血前检查 必须作ABO及 Rh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
(HIV USR 肝炎系列)。认真检查全血的外观,认真核对献血者 及患者姓名、性别、血袋条码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品 种和血量。血液从取出到输注不得超过30min,输血器材符合质 量标准,用7号以上头皮针。 3、输注速度 ① 一般成年人为200ml/h 1~3ml(kg.h)
(五)输注要求
1、静脉输注 生理盐水前后输注。 2、输血前检查 必须作血型鉴定,无需交叉配血试验,同型相输
1、血小板计数<20*10 9/L伴出血时。如鼻出血、牙 齦出血、咯血、呕血、黑便、血尿、阴道出血、头痛 、视网膜或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及其他交明显出血。剂 量:2U/10kg体重,一般用量8-16U血小板(或1-2个 机采血小板治疗量),每周2-3次。
2、血小板计数<50*10 9/L伴出血,一般止血措施无 效者。
红细胞
4、少白细胞红细胞 5、年轻红细胞 6、去白细胞红细胞 7、冰冻红细胞 8、辐照红细胞 9、保存温度2-6度 10、有效期35d
(二)适应证
1、慢性贫血 红细胞输注的目的是及时补充红 细胞数量,纠正缺氧状态。
2、急性贫血 如手术、创伤和其他出血性疾病 等。一般决定是否输血、输多少、输什么品种 ?主要依据失血量决定,出血量在20%以下可 以不输血,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即可;出血量 20%-25%,除补晶体液和胶体液外,可输注 红细胞制品;出血量25%以上,除补晶体液和 胶体液和输注红细胞外,可根据病情输注新鲜 冰冻血浆、血小板或冷沉淀等。
3、血小板功能异常伴出血者。如血小板无力症、尿 毒症、严重肝病、某些药物等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时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疾病患者输用;③减少了由血浆引起的发
热、过敏反应等
4
.
红细胞
2、悬浮红细胞(CRCS)制备时抽出原血浆后 加入原血浆一半的悬浮液制成。特点:由于血 浆基本移去,减少了血浆的不良反应;由于加 入了晶体液,黏度降低,输注更流畅。
3、洗涤红细胞(WRBC)制备时去除血浆后用 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3-6次制成。特点: 以除掉99%的血浆和80%以上的白细胞和血小板, 可减少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
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方法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主讲人:张洁
1
.
目录
临床常见的血液品种 红细胞种类、适应症及输注要求 血小板保存、适应症、禁忌证及输注要求 血浆保存、适应证、禁忌证及输注要求 冷沉淀保存、适应证、禁忌证及输注要求 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2
.
临床常见的血液品种有:
主要依据失血量决定,出血量在20%以下可以
不输血,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即可;出血量
20%-25%,除补晶体液和胶体液外,可输注红
细胞制品;出血量25%以上,除补晶体液和胶
体液和输注红细胞外,可根据病情输注新鲜冰
7 冻血浆、血小板或冷沉淀等。
.
(三)输注要求
(三)输注要求
1、静脉输注 生理盐水前后输注。
浆蛋白等。
15
.
NoSUCCESS
THANK YOU
Image
16
2020/7/23
.
(二)保存
1、保存温度 FFP于-30度以下速冻保存;FP于 -20度以下保存。
2、有效期 FFP为1年,1年后可转为FP;FP 为4年。
2、输血前检查 必须作ABO及 Rh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 (HIV USR 肝炎系列)。认真检查全血的外观,认真核对献血者 及患者姓名、性别、血袋条码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品 种和血量。血液从取出到输注不得超过30min,输血器材符合质 量标准,用7号以上头皮针。
3、输注速度 ① 一般成年人为200ml/h 1~3ml(kg.h)
13
.
(五)输注要求
1、静脉输注 生理盐水前后输注。
2、输血前检查 必须作血型鉴定,无需交叉配血试验,同型相 输,输血器材符合质量标准,用5号以上头皮针。
3、注意事项
① 输注前摇匀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记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 损伤;
② 血小板的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应以病人能耐受的 最快速度输入,已达到止血效果。一般1个治疗量输注速度为3040min.
5
.
红细胞
4、少白细胞红细胞 5、年轻红细胞 6、去白细胞红细胞 7、冰冻红细胞 8、辐照红细胞 9、保存温度2-6度 10、有效期35d
6
.
(二)适应证
1、慢性贫血 红细胞输注的目的是及时补充红 细胞数量,纠正缺氧状态。
2、急性贫血 如手术、创伤和其他出血性疾病
等。一般决定是否输血、输多少、输什么品种?
3、血小板功能异常伴出血者。如血小板无力症、尿毒 症、严重肝病、某些药物等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时。
4、大出血消耗了大量血小板时。
12
.
(四)血小板治疗性输注
5、大输血(输血量相当于本身血容量)或大 输液使血小板稀释性减少,当血小板计数< 50*10 9/L时。
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有下列情 况者应输注:①血小板计数<20*10 9/L,伴 无法控制的出血,危及生命者;②脾切除治疗 本病的术前或术中有严重出血者。
9
.
(二)适应证
1、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如白 血病、再障、淋巴瘤、恶性肿瘤大剂量花疗或 放疗后。
2、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型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3、大出血,血小板消耗过多。
4、大量输注库存血后,血小板稀释性减少。
5、血小板计数<20*10 9/L时。
10
.
(三)禁忌证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3、受血者体内已产生免疫性抗体时 如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输血后紫癜(PTP)、免疫性血小班减少性紫癜(NAITP)等。
4、脓毒败血症、脾亢时 但脾切除时有严重出血者除外。
11
.
(四)血小板治疗性输注
③ 因故未能输注(患者高热),应常温下放置,每隔10 min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
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
.
血浆
(一)品种 血浆有2种:新鲜冰冻血浆(FFP)和普通冰冻血浆(FP)。 1、FFP (1)特点:除了含有血浆蛋白外,还含有全部凝血因子,特别
是V、VII因子。 (2)用途:主要用语补充凝血因子,治疗凝血因子缺乏患者。 2、FP (1)特点:与FFP相比该血浆仅缺乏凝血V、VII因子。 (2)用途:常用于扩充血容量,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补充血
1、血小板计数<20*10 9/L伴出血时。如鼻出血、牙 齦出血、咯血、呕血、黑便、血尿、阴道出血、头痛、
视网膜或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及其他交明显出血。剂量: 2U/10kg体重,一般用量8-16U血小板(或1-2个机采血 小板治疗量),每周2-3次。
2、血小板计数<50*10 9/L伴出血,一般止血措施无 效者。
全血,悬浮红细胞,洗涤红 细胞,少白红细胞,浓缩红细胞, 去白红细胞,手工浓缩血小板,机 采血小板,新鲜(普通)冰冻血浆, 冷沉淀,人血白蛋白,人血免疫球 蛋白等。
3
.
红细胞
1、浓缩红细胞(RCC)制备时去掉原血浆后 剩下的红细胞就是浓缩红细胞,1U(200ML 全血制成)浓缩红细胞体积(120+-12)ML, 比容0.70-0.80。特点:①与全血具有同样 携氧能力,而容量仅为全血的一半,可减少 循环超负荷危险;②减少了血浆中钾、钠、 氨、乳酸和构橼酸含量,适用于心、肝、肾
以1ml/(kg.h)。
② 心血管患者及儿童患者速度应慢,
ml/ min。
8
③ 急性大失血患者速度宜快,50-100 ④ 无论什么情况一袋血必须. 在4 h内
血小板
(一)保存
1、保存温度 22+-2度震荡保存,震荡频率20-30次 /min。
2、有效期 机采血小板保存时间5d,手工血小板1d, 特殊血袋保存7d,快速冰冻低温(-80度以下)保存1 年以上,但止血效果只有新鲜血小板的55%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