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技巧——黄金分割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课堂:介绍标准的黄金分割法构图

当谈到摄影画面的构图时,首先就考虑到黄金分割法,因为它是构图的基本原理与法则。黄金分割法的美学价值在自然界中本就存在着,只是人们未发现而已。最早发现黄金分割法这一原理概念的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塞斯”。但是,在我国古代早有就人发现这一原理概念,称之为“神分线”。虽然发现早于西方,但是由于我国古代对科学不够重视,除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达到鼎盛时期外,其他各朝代对学术交流很少,几乎处于封闭状态,当时我国又没有和西方各国有交往,所以没有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黄金分割法就是对线段的一种分割方法,因为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被人们视为黄金一样的贵重,所以古希腊人称之为“黄金分割法”。在数学中称为“外中分割”,在造型艺术上又称为“黄金律”、“黄金比”。在十九世纪欧洲画家们一直推崇此法。其方法是,设一条直线,两端为A和B,分割成一长一短两条线段,C点为分割点,AB段为全线;AC段为长线;CB段为短线。见下图:

黄金分割法的分割原则是:将一条直线分割成长短两段,要求达到短线与长线之比等于长线与全线之比。就是:短线:长线=长线:全线。具体说来:假如短线与长线之比是2∶3的话,则长线与全线之比也应该是2∶3。即:CB∶AC=AC∶AB黄金分割法的具体分割法如下:设一条直线两端为A、B,以AB线长度的二分之一作为垂直线相交于B端,为BC线,将AC两点以一虚线相连,使ABC三点成直角三角形。请见下图。

以C点为轴心,CB线为半径,向虚线画圆相交于AC线,此相交之点为D点;再以A点为轴心, AD虚线为半径向下画圆相交于AB线,此相交之点为E点。E点就是AB线上的黄金分割点。其结果是:EB线为短线、AE线为长线;AB线为全线。(EB∶AE=AE∶AB)经过计算,它们的比值常数是0. 618。如果长线是1,则短线是0.618,如果短线是1,长线则是1.618。因此有人认为:618是个神奇的数字。黄金分割法的标准比值是70:113,近似于5:8。用简单的数字排列是两个数字之和约等于第三个数字,如:

2:3:5:8:13:21:34:55......等。黄金分割法与摄影构图联系甚密,不但对点的安排要按此法,就是照相机的画幅设计也按此法,例如:135型相机的片窗是24mm ×36mm,近似于2:3,120型4.5×6cm近似于3:5。都是按黄金分割法设计的。由于黄金分割法的分割方法较为复杂,又不易掌握,有人就采用较为简便方法来代替黄金分割法,国外一些摄影家采用几何图形法(也叫对角线法)求黄金分割点,但此法仍较复杂。而国内一些摄影家则采用三等份法(也叫九宫格法),这两种分割法都是简化的黄金分割法,虽与真正的黄金分割法有所差异,只是黄金分割点离中心点远一点或近一点之别,但从构图角度看来影响不大,现将三种分割法对比一下:见下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几何图形法和九宫格法所求的四个黄金分割点是一致的,稍远于中心区。而欧多克塞斯所求的四个标准黄金分割点,接近于中心区,所以我们在构图上对点的安排可稍近于中心区,也可稍远于中心区。在实际创作中,这就需要摄影者根据创作题材的需要和现场被摄景物所处的位置灵活掌握。这正是晋朝顾恺之所著的《画论》中所提到的“画有法而无定法”的理论在摄影构图法则上的体验。我们一定要遵循黄金分割法的准则,但又不能拘尼死理、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应用,才能创作出佳作来。黄金分割法构图,主要是运用黄金分割法求出四个黄金分割点来,将被摄的“点”安排在四个点的之一上,这就是对

“点”的构图。关于“点”的概念是:可以理解为一个独立体,“点”是没有绝对数量上的大小,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人一物、一个建筑、乃至一座山等等,都可以称得上“点”,总的说来:凡属一个独立体都是“点”。黄金分割法中对“点”的安排主要根据创作意图、被摄体所处的位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可安排在四个点的任何一个点上。

黄金分割法不但是对“点”的安排必须遵守的原则,也适用于对“面”和“线”的安排。在摄影构图中经常提到的六个字是:“点、线、面、光、影、色”。其中的点、线、面概括起来就是“形”;而光、影、色概括起来就是“影”。高度概括地说:“所谓构图就是对形、影的安排”。而黄金分割法就是对点、线、面的安排。因此有人说过:只要学会黄金分割法,就可以完成所有构图了,这种说法虽然不够全面,但可以说明黄金分割法对构图的重要性,因为很多构图方法都是从黄金分割法演变而来的,这足以证明黄金分割法是各种构图方法的基础。

在摄影实践中,各种景物并不会排列那样规矩、标准,也不一定都在黄金分割点上,这就要我们摄影者在现场拍摄时,根据创作意图、表现手法结合主题思想进行适当的舍取,灵活应用,即不脱离构图规律,而又不生搬硬套,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谈谈黄金分割法

让我们从介绍这个数世纪以来已经为人们所熟知的技巧开始谈这一话题,“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对许多画家/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现时的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摄影师也不例外。

原理1

如图A:“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 点,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5:8的矩形,(Y’点即为“黄金分割点”),A:C = B:A = 5:8。幸运的是,35MM胶片幅面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5:8的比率(24:36 = 5:7.5)

图A

原理2

如图B:通过上述推导我们得到了一个被认为很完美的矩形,连接该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作对角线,然后从右上角向Y’点(黄金分割点,见图A)作一线

段交于对角线,这样就把矩形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现在,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了黄金分割,下一步就可以将你所要拍摄的景物大致按照这三个区域去安排,也可以将示意图翻转180度或旋转90度来进行对照。

图B

图B-1

三分法则

“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的简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通常把被摄物置于画面中央,这往往令人生厌。在图C1和C2中,可以看到与“黄金分割”相关的有四个点,用“十”字线标示。用“三分法则”来避免对称在使用中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我们可以把画面划分成分别占1/3和2/3面积的两个区域。

图C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