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复 习 导 学 案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导学案 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导学案编号:11 主备人:审核人:审查:班级:姓名:得分:使用日期: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深化拓展】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方式与方法具体事例和亲①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西汉中期以后,为密切汉匈关系,昭君出塞;②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会盟议和①9世纪,吐蕃与唐朝会盟,史称为“长庆会盟”;②1005年初,宋辽澶渊之盟。
约为兄弟之国;③1044年,夏宋订立和议,夏对宋称臣;④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南宋皇帝向金称臣,史称为“绍兴和议”。
经济文化交流①汉朝:与西域、匈奴进行物种和技术交流,开展互市贸易;②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方面的书籍;③两宋:通过互市和榷场的形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④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修建呼和浩特城⑤清朝: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册封①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②清朝顺治皇帝赐“达赖喇嘛”封号;康熙赐“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通贡贡品赏赐。
如靺鞨族对唐朝的纳贡;宋朝给辽、西夏、金的岁币。
设置管辖机构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保护商旅往来,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②唐太宗征服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后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③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④元朝时期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的行政区域,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⑤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⑥明清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1)交融的向心性: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以汉族为核心,周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这种交融的向心性使得汉族活动区域不断扩大。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四)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课题:中国古代史(四)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教学目标:1、识记: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②金与南宋的对峙;③宋代经济的发展;④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⑤宋元时期的都市。
2、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认识到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融是历史主流。
教学重难点:北宋的中央集权政治和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导入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该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9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6-11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9—11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大金。
(2)澶州之战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
之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北宋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3)金灭辽后,对北宋发动了战争,北宋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北宋灭亡后,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
之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领先于世界地位,南宋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杭州;还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案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重要性;2.理解中国古代与邻近民族的交往方式和影响;3.掌握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主要事件和特点。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1)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2)中原地区的多民族共处与融合3)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的交流与冲突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1)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2)朝贡体系与外交使节的往来3)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使用多媒体素材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地图;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以增强合作学习和思考能力。
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古代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多民族共处情况;2.介绍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包括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冲突;3.讲解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包括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朝贡体系与外交使节的往来、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4.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探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5.学生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6.结束: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重要性,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评估1.参与讨论和展示的学生的表现;2.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或作业的质量;3.学生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理解程度。
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与邻国的具体交往方式和影响;2.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历史文献,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细节和变化。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导学案设计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学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匈奴的社会状况;匈奴统一;汉初对匈奴的“和亲”;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呼韩邪单于与昭君出塞;东汉初年匈奴的分裂;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
张骞通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班超经营西域。
西南夷;两汉对西南夷地区的管辖。
百越;汉武帝在南越地区设置郡县。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搜集有关两汉时期民族关系的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汉武帝为什么能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张骞通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班超为什么能在西域取得成功”等问题,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设计完成《两汉时期民族关系大事年表》,培养其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中华文明具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自秦朝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虽然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各民族间时战时和,但和睦融合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向。
2.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是历史上的创举,他们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汉与匈奴的关系;张骞通西域。
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预习学案】1.与匈奴的关系(1)匈奴的兴衰经济状况:以为主,逐水草而居,兼营农业;公元前3世纪时广泛使用。
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分裂:东汉初年,分裂为南、北两部,匈奴向汉称臣。
(2)汉与匈奴的关系①西汉与匈奴的和与战;汉初和亲:原因是政权初建,社会经济凋敝,国力有限。
汉武帝时反击匈奴:条件是国力强盛,中央集权巩固,军备充分;结果是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败匈奴。
汉元帝时和睦相处。
出塞,密切了的关系,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
②东汉与匈奴的关系:南匈奴归附东汉;东汉、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
◎拓展:汉武帝时由于国力弱,不能在军事上解决匈奴威胁,被迫“和亲”,而汉元帝时,国力强盛,为了加强民族友好往来,而实行主动性的“和亲”。
提优导学案: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定稿)(1)
提优导学案: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定稿)(1)专题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专题解析】我国的古代史也是⼀部以汉民族为主体、众多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秦朝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个统⼀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很早我国就有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两汉时期反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辖,也使我国民族关系得到发展,建⽴在张骞出使西域基础上的丝绸之路开通则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中华民族⼤融合的第⼀次⾼潮,但这⼀时期的战乱与分裂也造成中外交往转⼊低潮;唐朝统治者实⾏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加强了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与欧亚各国的交流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辽宋夏⾦元时期,周边各少数民族借助⾃⼰政权的⼒量加强了与汉族的交往,形成中华民族⼤融合的第⼆次⾼潮,⽽指南针在航海上的⼴泛应⽤,使中外的海上交流频繁起来;明清时期在西北、西南地区通过册封、战争、设置机构等⽅式,使民族关系进⼀步得到发展,这⼀时期⾯对外来侵略,中国的对外政策逐步由开放⾛向闭关锁国,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落伍于世界。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发展,共同推动了我国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经济⽂化的发展。
【学习⽬标】1.知道我国古代民族间交往和对外交往的重要史实。
2.概括古代各个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
3.分析并理解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发展的共同作⽤。
【知识整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及⾄始皇,……振长策⽽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胡⼈不敢南下⽽牧马……材料⼆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了怎样的影响?该王朝为了加强对南⽅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2)图⼀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3)图⼆反映了元朝的在西藏设⽴了什么⾏政机构?这个措施实施的影响是什么?(4) 依据图三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为加强对新疆和西藏管辖所采取的措施。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案
思考
由熟悉的 内容引入 本课,使学 生尽快进 入本课题, 激发学生 兴趣。
一、中国古代 民族关系的 发展及特点
1、秦汉时期
自主阅读
(1)从“学习聚焦”入手,阅读教材 60 页然后让学生
教材,归
试着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四个方面梳理秦汉民族
纳、整理教
关系的基本史实。
材史实。
(2)找一找:在地图中标出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以
解读史料,提取关键 信息。
带问题阅读教材,归 纳出答案。
培养学生 提取信息 和解读史 料的能力, 客观理性 辩证分析 问题的能
设问:如何转变?追问:清朝不再维护朝贡体制了吗? (4)出示史料,设问:根据材料概括清朝朝贡体制的 特点,并分析其弊端。 (5)设问:阅读教材 66 页“学思之窗”,思考明清时 期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是如何管控的?
根据材料思考、讨论 交流
通过以诗 证史的方 式,提供多 样化的学 习情境。
(4)合作探究:写出图 1、图 2 史料类型,说明对研究
唐朝的民族关系有哪些史料价值。
出示两宋地图,设问:这一时期民族政权特点?两宋时
期的民族关系有了怎样的发展?
引导学生
3、元明清时期
认识到清
(1)阅读教材 62-63 页,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
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培 养 归 纳 概括能力
学史明理
出示材料,结合本课所学,谈谈对“两个共同体”的理 解感悟。
交流感悟
掌握必备 基础知识, 培养家国 情怀价值 观
课堂小结
明清对外关系的巨大转变:①向平等对外关系转型,步 履维艰;②与明朝相比,清朝贡贸易性质弱,更重视政 治关系;③闭关锁国,对民间贸易严加管控。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6.定期进行复习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7.注重情感教育,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分析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3.描述和分析历史时期内我国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状况,包括和亲、战争、贸易等形式,以及这些交往对国内民族关系的影响。
4.运用历史地图、历史年表等学习工具,整理和分析历史事件,形成清晰的时间线和空间概念。
5.利用所学知识,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政策及国家关系的异同,提高历史比较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学习本章节时,可能对以下方面存在困惑:一是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分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二是国家关系演变中的利益博弈和文化交流;三是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避免简单化、标签化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从多元角度分析问题。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案例,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观。
5.通过定期的复习检测,自我评估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整体,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理解不同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3.珍视和平稳定的国家关系,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认识到战争与冲突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进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此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深入性和有效性。
河北存瑞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学案考点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中国古代史)
城 城【学习目标】大纲条目细化要求 4.隋唐(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突厥回纥革末革曷南诏吐蕃4.隋唐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原因与表现、各族的分布 兴起与分裂、与唐的关系(战争与管辖) 发展演变、与唐的关系 两部的发展情况、与唐关系、意义 统一、与唐关系、复种制统一、封建化、与唐关系(和亲、会盟) 【自主复习】一、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特点、原因及方式1、特点:⑴ 与 相结合,中央政权与边境地区联系加强。
⑵民族间 交流繁盛。
⑶边疆各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⑷主要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吸收汉族先进的 。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原因: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 高三历史学案考点51:隋唐时期组编: 樊业兵 校对: 审核: 第 周第 课高三年级文科 班级: 姓名: 日期:⑴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为多民族国家发展创造了前提。
(吸引力、威慑力)⑵经济繁荣,国力的增强,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⑶交通发达;使中原与边疆来往便利,如“参天可汗道”的开辟,促成了边疆各族政治、经济、文化与中原的联系和发展。
⑷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融合的发展,使民族交往有了良好的基础。
各民族互相交流、融合;边疆各族先后建立政权,仿照唐朝政治、军事制度,创制文字,积极采用中原先进技术,发展生产,派来中原学习,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少数民族主动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明.⑸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改善民族关系,使不同民族和睦相处,为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感召力)3、方式:①册封;②设立机构;③和亲;④会盟。
⑴册封:是唐朝皇帝给少数民族首领加上某种名称或封号,目的在于加强对其民族的联系和管理.如:唐玄宗先后册封首领骨力裴罗为“”、靺鞨首领为、首领为云南王等。
⑵设立机构:唐在少数民族区域设置管理机构的两种情况:一是派官吏管理;二是任命首领为长官管理当地人民.如:唐初,在东突厥旧地建,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地区分别设立都护府和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8世纪前期唐建立都督府。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标解读时空坐标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汉朝北逐匈奴,凿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派使臣出使大秦的史实。
2.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汉、唐两朝和周边民族及邻近各国的关系,认识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开放时期,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情况。
3.从家国情怀角度了解元朝为我国统一以及多民族国家重建作出的贡献。
知识点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秦(1)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2)秦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2.汉(1)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汉初,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期,大败匈奴。
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
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
(3)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
(4)在东北,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5)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知识点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1.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礼部及鸿胪寺。
2.隋朝(1)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2)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统治。
589年,百越女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
(3)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3.唐朝(1)唐朝政府与边疆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2)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3)南诏王曾多次被唐朝加封并遣子弟入唐学习。
(4)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设安东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
4.宋朝:先后与辽、西夏、金并立,各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未中断过。
知识点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1.元(1)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
(2)元世祖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史料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史实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综合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历史年表等工具,把握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思维。
2.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在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的作用和影响,提高评价和鉴赏能力。
3.教会学生运用史料,结合时代背景,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培养历史思维。
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通过提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请同学们分组收集有关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史料,如古籍、图片、实物等,并进行整理、分析。在下一节课上,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介绍所收集的史料及其价值。
4.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设计一组选择题和简答题,要求同学们在课后完成。通过自我检测,帮助学生发现并弥补知识漏洞。
5.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如何借鉴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成功经验,为维护民族团结、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作出贡献?
3.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通过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全球视野,增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最新复习教案: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人教版)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民族关系:主要形式有战争,册封、和亲、经济文化交流;和平为主流,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行政管理(台湾、西藏、新疆、蒙古)一、中国历代民族关系特征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秦发动对匈奴和越族的战争,修筑长城。
西汉初年与匈奴和亲,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解决匈奴问题。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迁都洛阳,以利对中原的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吸收先进的中原文明。
改汉姓、穿汉服、讲汉语、与汉人通婚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3、唐朝通过和亲、册封、会盟等和平方式与少数民族交往⑴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西北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⑵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
⑶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多次派使者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夫妇二人为促进吐蕃的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密切唐朝和吐蕃的交流、增强汉藏人民的友好做出了贡献。
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后来尺带珠丹上书唐朝时说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4、两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既有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但和平占主流。
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后改为辽。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后辽军大举攻宋,辽宋议和,史称澶渊之盟。
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
连年与宋交战,后来,双方议和。
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金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亡北宋。
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金军继续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是这一时期杰出的英雄人物。
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元、明、清:加强行政管辖,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元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元朝实行“行省制”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专题四+“多元一体”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课件++202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备考二轮复习+
返回至目录
专题四 “多元一体”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时期
相关史实
(1)对匈奴:西汉初年,与匈奴“和亲”;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
汉朝
出击匈奴。 (2)对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西域正
式归属中央政权
(1)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内迁和江南地区开
发(北民南迁与江南各族的交融),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交融
返回至目录
专题四 “多元一体”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一、知识框架
知识整合
返回至目录
专题四 “多元一体”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二、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历程
时期 史前时期
春秋战国 秦朝
相关史实 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有炎帝、黄帝等部落,炎帝、黄帝部落联盟以
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1)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 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2)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 秦始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兴修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展。 (3)元明清时期(1272—1911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明清时 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返回至目录
专题四 “多元一体”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1)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 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中原在同周边民族长期交往和 分裂中孕 斗争中,出现大规模民族交融。 育着统一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少数民族内迁,各民族交 因素 往密切,民族隔阂趋于消解,北方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强。
返回至目录
专题四 “多元一体”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学设计教学立意中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在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分裂是支流,即使在分裂中也蕴含着大一统的各种因子,最终国家还会走向更高级的统一”。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对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融合有重要促进作用,民族融合背后是“不同经济形态和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在交流中逐渐达到民族交融。
古代中国的朝贡外交体制带动了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亚洲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历朝疆域图,明确历朝疆域的四至,了解历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认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几代的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通过历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了解朝贡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主要模式,也是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体制。
认识到朝贡制度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是中国向海外各国推广中华传统封建礼制的重要载体。
3、通过探讨历代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从微观层面提高历史解释水平,提升宏观认识,涵养家国情怀。
了解通过创造历史情境,提出思考类型问题,培养用唯物史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教材通过介绍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讲述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在介绍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的史实的过程中,讲述了民族融合与封建化的互动关系。
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
本课在第四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学好本课才能理解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古代外交,为了解今天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课程中已经了解很多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对祖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而在进行新课教学的同时,应该进行适当的升华和规律探究,避免与必修知识的简单重复。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4.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历史比较、问题探讨等方式,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史料分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历史发展。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历史,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民族团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学生在先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我国历史的基本发展脉络,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具备以下特点:
2.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行为。
3.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尊重世界多样性,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地图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地域特点。
3.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他们对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情感态度,使他们认识到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历史是一部团结、开放、包容的历史。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以下重点:
1.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脉络和对外交往的主要形式。
2.各个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对外交往的关键史实。
3.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和外交观,认识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对国家繁荣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3.学生在史料解读、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和指导。
4.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能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本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我国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现状,谈谈你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外交关系发展的建议。字数不限,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合理。
作业提交时间:一周后。
注意事项: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应注重查阅相关资料,确保论述的准确性。
2.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展现个人见解。
3.作业评价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思考深度和观点表达,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目标。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时间顺序,从先秦时期开始,逐一讲解各个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先秦时期:介绍各诸侯国之间的民族关系,如齐、楚、燕、韩、赵、魏等国的互动,以及与周边少数民族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关系。
初中历史各民族关系教案
初中历史各民族关系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 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关系和睦与国家繁荣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历史事件。
2. 各朝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民族关系和睦与国家繁荣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二、自主学习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10页,阅读“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部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重点分析秦与匈奴、汉与匈奴、汉与西域、秦汉与越族、汉与西南等历史事件。
2. 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关系和睦与国家繁荣的关系。
四、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各朝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10页,总结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2. 思考:如何评价各朝代的民族政策对国家的影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同学们对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那么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二、自主学习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12页,阅读“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部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重点分析唐与突厥、唐与西域等历史事件。
2.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四、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评价唐朝的民族政策对国家的影响?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025届高中历史高考复习学案:古代中国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古代中国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答案在最后)1.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
2.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1.秦朝(1)设立官职:设典客、________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2)边疆管理: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________、桂林郡、象郡等。
2.汉朝(1)设立官职;设________管理民族事务3.隋朝(1)民族关系: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加强对________各族的统治(2)边疆管理:推行________,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3)对外关系: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4.唐朝(2)边疆管理:主要机构是大都护府、________、羁縻州。
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5.两宋时期(1)民族政权并立:先后与辽、________、金并立。
(2)民族交流交融:各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未中断过。
6.元朝(1)民族关系:“行汉法”,同时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________政策。
(2)边疆管理:元世祖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在东北、云南等地设________,征发赋役。
7.明朝(1)中央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____________。
(2)边疆管理①北方:修筑长城,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________”。
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②东北、西北和西南:设都司、卫、所、土司等机构进行管理,卫所和土司官司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属。
③西藏: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________的都司等机构,并通过贡赐、________进行经济交流。
8.清朝(1)管理机构:设立________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民族管理①联姻: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5篇
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5篇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5篇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
唐朝自建国共历21帝,统治289年,通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开创了万邦来朝的盛况。
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国力渐衰,因黄巢起义影响其根基而灭亡。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1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
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2、难点: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自主学习:1.唐与吐蕃: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皇帝说:唐蕃和同为一家了;823年,唐蕃正式结盟,立了会盟碑(拉萨大昭寺门前);2.唐与南诏: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3.唐与回纥:回纥出兵帮助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乱;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4.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联姻、册封、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平定叛乱等。
阅读课文,完成填空:(一)唐朝与吐蕃的关系1.吐蕃是 (民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他们饲养牦牛,种植。
吐蕃杰出的首领统一各部,并向唐朝皇帝请求与皇室通婚。
都城在唐太宗决定将嫁给松赞干布,加强唐蕃友好。
2. 在位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向唐朝皇室求婚,他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二)唐与南诏的关系1.六诏是族和族的先民于唐初在今云南洱海一带建立的六个政权。
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统一六诏,建立以 (今云南大理)为中心的政权。
2.唐玄宗时封他为,南诏和唐朝关系密切。
(三)唐与回纥的关系1.回纥是的祖先。
其首领建立回纥汗国后,主动向唐朝表示友好,唐玄宗封他为。
2.788年,回纥改称为。
以后唐朝册封回纥可汗的制度固定下来。
合作探究:(一)唐与吐蕃的关系1、了解吐蕃族生活的地区及其生活。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案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重点难点】梳理中国古代历朝负责民族问题的中央及地方机构、民族政策,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及借鉴作用【导学流程】一、导复习导入二、思(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1、秦朝(1)周边民族:。
(2)管理机构:管理民族事务。
(3)管理措施:。
2、汉朝(1)管理机构: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民族事务。
(2)民族关系:。
(3)边疆政策: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也设置,督率。
3、隋唐(1)管理机构: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①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③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2)边疆政策:。
4、宋朝民族关系:长期并立①各民族政权都吸收中原王朝。
②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5、元朝(1)背景: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辽、宋、西夏、吐蕃、大理等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民族政策:。
(3)管理机构:。
6、明朝(1)管理机构:。
(2)边疆管理:。
7、清朝(1)民族关系:。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1.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流交往。
2.秦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交往;汉朝已经打通通道。
3.隋唐时期:政治、对外关系、经济文化。
4.宋朝:陆路交通阻隔;海路:海运发达5.元朝:陆海通道都很畅通。
例如,马可·波罗经西亚、中亚来华,在中国生活17年,然后由泉州经海陆回到威尼斯,后来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6.明朝:致力于维护和;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屡禁不止。
7.清朝:对外关系缓慢转型;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清政府签订的。
18世纪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遭拒。
三、课堂小结四、检1、汉高祖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态度比汉高祖强硬B.“和亲”政策不再起作用C.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落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后提升训练选择性必修1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后·提升训练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汉朝建立初期,封瓯越、闽越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政权;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
这些做法表明汉朝统治者( )A.大体承接了秦朝政制B.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C.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D.重视民族和睦与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可知汉朝没有承接秦朝政制,而是简化地方行政层级,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汉初政治形势的变化,不能说明统治者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汉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没有体现治国思想,排除C项;题干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睦发展,故选D 项。
2.《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下列事件与此记载有关的是( )A.出击匈奴B.征服越族C.平西南夷D.修筑长城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自九原抵甘泉”,可知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抗击匈奴,修建通道,故A项正确;西南夷、越族是南方的少数民族,与题干材料“自九原抵甘泉”地理位置不符,故B、C两项错误;修筑长城是防御措施,与题干材料“乃使蒙恬通道”不符,故D项错误。
3.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统治者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
这表现在( )A.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B.北击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答案:A解析: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体现了“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体现了“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A项符合题意。
4.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复习导学案
宋朝
(中考
重点)
海外贸易: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元朝
5、能够列举中央政府管辖新疆、西藏、台湾的措施:(中考重点)
形成知识网络,便于知识记忆存取。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2011山东菏泽)7.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
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①设置西域都护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2、(泰安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1)五十六个民族中的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新疆地区。
这一地区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此设置了(机构)。
(2)五十六个民族中的(民族)形成于元朝。
(3)五十六个民族中的藏族主要生活在西藏地区,为加强这一地区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在此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4)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高山族主要生活在台湾地区,该地区在中国古代史上曾被(国家)侵占了38年,后被民族英雄收复;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和大陆处于分裂状态,为实现海峡两岸的早日统一,中国政府提出了的方针。
(5)请用一句话揭示这首歌的主题。
巩固A基础题组
1、(泰安中考)公元前后,在右图中这条要道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国,它们分别是
A.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
B.西周王朝和罗马共和国
9、阅读下列材料:
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民族团结,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为此,历代都采取措施,维护国家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据此回答问题:
(1)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北边和南边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西汉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是何地区?西汉政府设置什么机构管辖这一地区?(3)西藏地区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是在哪一朝代?
(4)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历史上却被侵略者长期占据。
填写下列表格。
侵略国回归时间重大事件
10、(2011山东泰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大秦始皇采取了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哪些措施巩固统一?(3分)
(2)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
请指出清朝前期抵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一个事例,(1分)并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清政府是如何对西藏、新疆地区加强有效管辖的。
(4分)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1分)举两个典型实例说明这一伟大构想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
(2分)
11、(2011·福州) (10分)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图示解析】
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图6
(1)图6中①处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应填写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图片赏析】
中国古代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创造,享誉世界。
图7 图8 图9 图1O (2)以上图片中哪一项发明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有利的航海技术条件?(2分)
【历史感悟】
(3)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个角度谈谈体会。
(1)长安(2分)(2)指南针(2分)(3)郑和下西洋(2分) (4)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分)(5)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丰富了世界文化,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分。
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12、(2011·福建龙岩)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
步骤一:走近美国历史
(1)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分)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抓住哪一次历史机遇,一跃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2分)
步骤二:探究中美关系
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之间的重大事件
时 间 大 事
1950年 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企图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抗美援朝。
1962年
煽动一些亚洲国家与中国发生冲突和边界纠纷。
欧洲
西亚 今新疆地区 河西走廊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