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什么论文-论文是什么
非战争军事行动之浅见
-1-非战争军事行动之浅见自上世纪90年代美军提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尤其是在9〃11事件后,非战争军事行动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又一安全焦点和热门话题。
其实,非战争军事行动古已有之。
早在殷商末年周武王讨伐商纣之前的战略预演——孟津观兵,其实就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正是由于这次行动中,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武王才定下武力伐纣的最后决心并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
古罗马时期,凯撒在高卢行省为休整军队和防止高卢人反叛时所实行的冬令营制度,也可以看作是西方早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只是当时还仅有其实而无其词,人们未用“非战争军事行动”来记述这些历史事件罢了。
当然,历史上的这些非战争军事行动无论从规模还是程度上讲,都不可与今天同日而语。
而且那时的人们亦未将非战争军事行动提到与战争行为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重视和研究。
上世纪末以来,非战争军事行动之所以迅速崛起并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是与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全球化的时代特征紧密相联的。
正如人们看到的,是与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全球化的时代特征紧密相联的。
正如人们看到的,以信以信息为代表的高技术群的迅猛发展,在带动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包括安全行为和观念的发展变化。
在此背景下,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一个新的安全命题,开始凸显在了人类舞台的聚光灯下。
正如人们已知的,现实世界是一个既日益信息化又加速全球化的社会。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人们对战争越来越采取一种审慎的态度。
由于战争不仅会对当事国,而且会对非当事国造成相应的伤害,使它的发动面临着法律、道德、伦理等更多限制和约束。
在求和平、谋发展的时代大潮下,穷兵黩武、妄开战端,会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陷自己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在此情况下,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精确制导武器等现代化兵器已能提供巨大的威慑力而影响对方的对抗决心时,通过显示力量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来迫使对方屈服和就范,自然会成为“上上之策”。
关于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几点论述
关于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几点论述非战争性军事行动是指一种国家或军队使用军事手段来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不涉及武装冲突或直接使用武力的行动。
这些行动主要包括军事演习、军事援助、战区外的航行自由和友好国家之间的联合巡逻等。
1.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展示军队的实力和军事技能,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可以向外界传达一个国家在军事上的实力和决心,为维护国家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2.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有利于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
军事演习是非战争性军事行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模拟实战环境和对抗演习,军队可以在战前准备阶段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作战效率和战胜敌人的能力。
3.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可以增强国际合作和军事交流。
军事援助是一种常见的非战争性军事行动,通过向其他国家提供军事装备和技术支持,可以增加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信任,加强军事交流,促进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4.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有助于塑造国家形象和维护国际地位。
友好国家之间的联合巡逻和航行自由行动可以展示一个国家的和平意愿和对国际法的尊重,赢得其他国家的尊敬和信任,从而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5.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在进行军事援助和军事演习时,可能会面临误判敌情、产生意外事故或引发不必要的冲突等问题。
在进行非战争性军事行动时,必须谨慎把握节奏和力度,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是现代军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强国家的安全和防卫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国际合作和提升国家形象。
为了确保这些行动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军事规划和指挥能力,并且在实施过程中注重风险控制和国际法的尊重。
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什么论文-论文是什么
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什么论文|论文是什么准确定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努力拓展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是我国的重要战略。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篇一:《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思考》摘要:准确定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努力拓展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渠道是“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是对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出的新要求。
人才是建军之本,如何加强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的培养,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将成为我军建设面临的一项最严峻、最紧迫、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准确定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政治性、突发性、多样性、技术性等特点,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应是: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和强烈的使命感;具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意识;具有扎实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能力和专业技能,并能胜任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发展需要的军事人才。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类型可分为四种层次:技能型技能型人才是指掌握某项非战争军事行动基本技能,把技术人员或决策者的技术措施、计划、方案转变成具体的军事行动,主要从事如装备操作、排爆、安检审查等具体实践活动的军事行动人员。
操作手、消毒员、均属于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直接实践者,直接关系行动的执行效果。
主要通过院校、部队或军地联合短期培训进行培养。
指挥型指挥型人才是指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时处于决策指挥地位的领导人才,包括科技管理人才在内,如总指挥、行动队队长、技术部主任等。
关于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几点论述
关于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几点论述非战争性军事行动是指军队在非战争状态下进行的一系列行动,旨在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民安全和实现国家对内对外的战略目标。
它涵盖了很广泛的领域,包括军事干预、军事援助、军事外交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几个关键方面。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
军队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承担着保卫国家领土、维护国家主权和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责任。
在非战争状态下,军队可以通过展示实力、加强警戒、巩固边防等方式来维护国家利益,确保国家安全。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还可以通过军事援助的形式来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友谊。
军事援助是一种国家间进行军事合作的方式,通过向其他国家提供军事装备、军事培训等形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军事援助,不仅可以提升其他国家的军事能力,同时也为自己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友谊。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还包括了各种形式的军事外交,通过军事外交来解决和预防国际间的各种军事冲突。
军事外交是指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军事问题,包括通过军事对话、军事协议、军事交流等方式来达成共识,缓解和平解决与其他国家的军事争端。
通过军事外交,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友谊,建立互信机制,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四,非战争性军事行动还涉及到一些军事干预的行为,这是在确保国家利益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的行动。
军事干预是指军队对其他国家内部事务进行介入的行为,旨在影响和改变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军事干预,可以推动其他国家的政治改革、促进人权保护等方面的进展,同时也为自己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是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民安全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军事干预、军事援助、军事外交等方式,可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友谊,解决并预防军事冲突,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任务】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资金保障论文浅谈非战争军事行动资金保障特点
【关键字】任务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资金保障论文:浅谈非战争军事行动资金保障特点摘要:该文着眼于提高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在分析非战争军事行动给资金保障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的根底上,研究出非战争军事行动资金保障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资金保障;特点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在军队院校人才培养中,要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教员。
可以说,创新型教员的培养是应对新军事变革和建设新型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逐渐成为一个地区性大国,所担负的训练、反恐行动、抢险救灾、维和等任务都显著增加,非战争军事行动资金保障面临新的任务要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只有在清楚的了解其特点的根底上,才能够根据其特点寻找到有利于非战争军事行动资金保障任务顺利完成的各种财务保障方案。
非战争军事行动资金保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金需求量大,造成资金筹措难度增大首先,部队在执行任务时需要大量的物资器材,尤其是在应对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时,需要购置很多民用物资器械,满足抗击灾害的需要。
大量物资器材的购置需要消耗巨额的资金,导致非战争军事行动对资金的需求量大。
另外,在这些物资器械中还有一部分是灾区或者部队执行任务临时大量需要的,这部分物资器械需要的时间急,并且消耗迅速,需要频繁补充,资金需求量就大且急,造成了资金筹措的难度加大。
其次,部队执行任务的地区生活物资一般比较紧张,需要异地购买,使得购买生活物资的费用会成倍增大。
执行任务的部队很大一部分是异地执行任务的,很多生活设施、基本生活用品等都需要临时购置,相关费用支出也会成倍增加。
最后,部队在执行任务时可能发生的不可预见性支出比较多。
不可预见性支出的出现,执行任务的部队必须及时进行资金的筹措,保证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顺利完成。
试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试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摘要:在当今时代,恐怖主义呈蔓延之势,地震、海啸、飓风、禽流感等自然灾害和疑难疾病频发,国家安全趋于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因此,对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就提出了严格要求,非战争军事行动越来越成为我军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军事能力培养重要性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军队履行历史使命的重要方式,是维护国家安全环境的重要途径。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再次凸显“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需求,也对我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建设带来诸多启示。
我们应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系统把握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需求,科学谋划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建设,切实研究解决相关重大问题。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呈现出常态化趋势,对我军力量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需要调整相关部队建设思路非战争军事行动主要包括反恐维稳、抢险救灾、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等。
在当今时代,恐怖主义呈蔓延之势,地震、海啸、飓风、禽流感等自然灾害和疑难疾病频发,国家安全趋于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从我国年初的大范围雪灾到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及世界频发的各种自然灾害可以看出,非战争军事行动正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
为此,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调整了本国军队的职能,许多国家把应对国内突发事件特别是抢险救灾、紧急救援等非战争行动纳入军队的职能范畴。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越来越成为我军的一项重要任务。
非战争军事行动呈现出常态化趋势,这对我军力量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军及时调整相关部队的建设思路。
二、非战争军事行动范围具有广域性,部队大范围机动,需要加强快速投送能力建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受灾范围达10万平方公里,并且大部分地方为山区。
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
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摘要:学习借鉴外军经验教训是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虽然有许多体制内容不能照抄照搬,但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是可以借鉴的。
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地合作,是关乎行动成败、扩大政治影响和军队能否融入国际环境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检验和释放国家综合实力的现实选择。
一、国外对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地合作的研究进展(一)外军普遍强调军地合作是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2010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在第6部分专门论述了“加强各种关系”的重要性。
报告认为,为了消除危机、提高应对能力和保持全球防务态势,美国国防部须加强与盟友及伙伴之间的关系,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国务院等美国政府部门及本国私营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密切合作。
同年发布的英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强化与盟友和各类伙伴的关系,在应对国内外危机中形成跨机构的努力,建立“一体化政府”的实施体制。
(二)国外着重研究了维持稳定、国家重建、人道救援、国际维和等行动类型中的军地合作问题2006年美国陆军军事历史研究中心出版的论文集《跨国行动、联盟和国际军事合作:历史与前瞻》,在第4部分收录4篇文章,专门研究了俄罗斯、加拿大和欧盟在维和行动中的国际合作。
2008年荷兰国防大学瑞金斯和勃兰两位副教授主编的《管理军政合作》一书,以国际视野和案例方式,研究了人道主义救援、维持稳定和国家重建行动中的军地合作,以及评估合作效果的指标。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沃兹教授等人2009年主编的《海军维和与人道行动》一书,回顾了英美等国海军执行维和、国家重建、人道救援和维持稳定等行动的历史、国际法依据、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且提供了5个案例分析。
2011年美国国防大学教授若沃伦主编的《安全庇护:国际介入、安全合作与美军的形象变化》一书,主张美军在各类行动中与国内外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合作,特别强调美军与伙伴的能力要互补,合作成果要互惠,合作中要互信。
近年来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研究综述
近年来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随着军事学界对于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收获颇丰,由于观点不同、角度不同,在很多问题上还存在许多争议。
对于非战争军事行动,应当给予科学性认识,能够深化我国对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理论研究。
本文对近年来非战争军事行动进行了理论研究。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宽泛地讲,只要不是战争,那么,为达成一定政治目的而展开的军事行动都应归入非战争军事行动之列。
而在和平时期,显示武力、通过军事威慑来体现政治意图,则是最常见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非战争军事行动,早已现身于古老的人类军事实践,而在二战之后,随着战略威慑理论的日益成熟,它更是许多国家经常采用的一种现代军事策略。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概念的提出目前,我国学者一致认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由美国最早提出,但对概念提出的具体时间认识不一。
张炜在《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的兴起和“中止”》一文中提出非战争军事行动概念最早见于1991年11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和颁发的第一号联合出版物《美国武装部队的联合作战》,该出版物指出:“非战争行动,包括除战争以外所有运用军事力量的军事行动”。
“在所有非战争行动中,我们的目标同样是促进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
朱之江认为,非战争军事行动是美军全维作战中的一部分,与战争行动构成一对基本军事行动范畴,是美军1993年版《作战纲要》(FM100—5号野战条令)中首次提出的。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冷战结束后美军发明的一个军事术语。
一般认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91年11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和颁发的第一号联合出版物《美国武装部队的联合作战》,而1993年版的《作战纲要》则具体阐述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1]。
二、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朱之江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归纳为内在冲突比较明显,对进攻性武力手段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控制,对象十分复杂,往往需要依靠特种部队,成本普遍低于战争行动。
关于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几点论述
关于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几点论述非战争性军事行动是指不通过使用武力来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或军事目标的一种军事行动。
与传统战争不同,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强调以非武力手段解决争端或达到目标,促进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
以下是关于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几点论述:一、多样化的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形式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具有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军事援助、训练和合作、维和行动、反恐行动、海上执法、人道主义援助等。
这些行动形式不仅多样化,而且相互关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合。
通过多种形式的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国家可以灵活地运用资源,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
二、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目标和效果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非武力手段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或军事目标。
通过提供军事援助和训练,帮助其他国家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军事力量,提高其自卫和反恐能力,一方面增强了自身安全,另一方面增进了与该国的合作关系。
又如,通过参与维和行动,能够在冲突地区维持和平与稳定,减少人员伤亡,促进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发展。
三、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优势和挑战与传统战争相比,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具有一些优势。
它避免了使用武力造成的大规模破坏和人员伤亡,减少了战乱对民众生活和经济的负面影响。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具有较低的成本,相对较易于实施。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也面临一些挑战。
它需要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合作,既需要公正和平等的合作关系,又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和目标。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执行计划,避免滥用军事力量或导致其他安全问题。
四、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国际法依据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在国际法中有相应的依据和规定。
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了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有权根据宪章第七章的规定,决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包括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如实施制裁、派遣维和部队等。
在冲突地区,同时还有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等法律规范,约束着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实施。
我军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研究
军事物流 MILITARY AFFAIRS LOGISTICS我军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研究文/邱 林 徐 鹏 张用川摘 要: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为维护和确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利益而展开的涉及外国、外军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具有目标的战略性、对象的涉外性、政策把握的国际性、安全威胁的多样性等特点,具有联合国主导、区域合作组织主导,国家战略主导等基本类型,本文并就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涉外;非战争; 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经济的全球化、利益的交织化、威胁的多样化,使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国家战略安全、政治外交互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军事威胁与震慑等诸多问题。
这些交织复杂的矛盾,要求中国必须积极主动迎接全球化经济、政治、文化的挑战,增强经济的融合与依存、政治的互信与互动、文化的争鸣与包容。
确保国家在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互动与合作中赢得主动选择权,确保战略利益的实现需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国防军事实力及积极全面参与的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
一、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基本特点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为维护和确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利益而展开的涉及到外国、外军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是确保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执行,满足部队行动需要所采取的涉及财务、军需油料、军交运输、营房、卫勤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和行动。
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具有目标的战略性、对象的涉外性、政策把握的国际性、安全威胁的多样性等特点。
第一,目标的战略性。
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国家战略行为,是和平时期国家运用军事力量体现国家意志,维护和确保国家战略利益及其外延而展开的军事行动。
后勤保障是确保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目标的定位要站在确保国家战略意图实现的高度,要具有战略眼光和大局意识,在不违背外交政策,遵守国际交往准则的基础上,排除一切干扰、阻挠,克服不利因素,不遗余力地确保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任务的完成。
国内非战争军事行动研究领域及内容-军事心理学论文-军事论文
国内非战争军事行动研究领域及内容-军事心理学论文-军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随着世界格局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我国非战争军事行动却呈上升趋势,如抗击南方冰冻灾害,汶川、玉树抗震救援,执行维和任务等,在这种环境条件下,非战争军事行动对参加人员心理有什么影响,如何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为军事心理学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
1 国内非战争军事行动研究领域及内容国内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关注最早集中在工作领域,在中国知网上,有关非战争军事行动词条的文献共有1238 条,其中2010 年发表的文章最多,共333 篇,而2007 年以前总共才有18篇。
以非战争军事行动人员心理检索,最早的文献出现在2008 年,到目前共有72 篇。
此外以抗震救灾、演习、维和、处理日遗化武心理等词条检索出的文献在2008 年后大量出现,虽然这些没有包括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全部研究报道,但已经说明这方面的研究正深入展开,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人员进行的比较性心理研究发现,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对参加人员心理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不良影响。
裴蕾等对赴四川抗震救灾的官兵383 人进行了焦虑和抑郁评估,发现焦虑状态的发生率为17. 5%,抑郁状态的发生率为51. 5%。
常文军等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抗震救灾 1 个月后170 名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地震救援官兵在震后32 ~42 d 的心理卫生状况基本正常,但处理遇难者遗体人员的阳性症状仍然较高。
进行的各种演习活动也对官兵的心理也会产生影响。
吴兴曲等对高原实弹演习对快速反应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显示,快速反应在高原实弹演习后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发生与的个性特征有一定关系。
汤丰榕等调查了海上演习中医疗队员所出现的心理状况,结果显示医疗队员在参加海上演习中,心理状态低于平时和普通人群,士兵和干部的心理状态相对较好,非现役文职人员、聘用人员的心理问题较高,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医疗队员的身份类别和环境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论非战争军事行动
On Non-war Military Operations 作者: 朱之江
作者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历史学系,江苏南京210003
出版物刊名: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页码: 83-86页
主题词: 非战争军事行动;内涵;特点;意义
摘要: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冷战后日益凸现的一种军事力量运用方式.本文通过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和实例的分析,探讨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内涵,并着重论述其不同于战争行动的特点,以及与战争行动的基本关系.非战争军事行动拓展了军事力量的社会价值,顺应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关于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几点论述
关于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几点论述军事行动一直被视为战争的工具,除了战争之外,军事行动还有着诸多其他的用途和意义。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是指军事力量在和平时期,通过一系列军事化的行动,达到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际合作、支持人道主义援助、维护国际和平等目标的一种行动形式。
本文将就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定义、意义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定义1. 维护国家安全:非战争性军事行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军事力量的展示和布局,可以有效地震慑和制约可能存在的敌对势力,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
2. 促进国际合作:非战争性军事行动也是促进国际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联合军演、军事援助等形式,可以增进国际间的军事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间的信任和友谊,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
3. 支持人道主义援助:在面对灾难和紧急情况时,军队可以利用其强大的组织和装备优势,快速投入到救援行动中,为受灾地区提供急需的援助和支持,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4. 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可以通过军事力量的展示和部署,做好各种战略威慑和应对准备,保障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地区秩序和安全。
5. 保障国家发展利益: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可以通过军事外交、军事援助等方式,有效地维护国家的海外利益,保障国家的发展权益和战略空间。
1. 多样化: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不断变化,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将更加多样化。
不仅包括军事演习、战略布局等传统形式,还将包括网络安全、信息战、太空安全等新兴领域。
2. 国际化: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将更加国际化。
各国军队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际联合军事演习、军事援助、联合反恐等行动中,加强国际间的军事合作与交流。
3. 精准化: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将更加精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各国军队将更加注重信息化作战的能力提升,在军事行动中做到精准制胜。
4. 人道化: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将更加人道化。
在灾难救援、紧急救援等情况下,军队将更加注重人道主义、规范化的行动准则,注重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人权。
关于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几点论述
关于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几点论述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简称非战军事行动,是指军队在没有爆发战争的情况下,通过军事力量开展的一种非战争军事行动。
这种行动主要是为了解决与国家安全利益直接相关的一些重大、迫切、特殊的问题,是国家利益和军事力量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是军事力量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能够增强国家的国家安全能力,还能够展示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概念、目的、特点、形式、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促进国家发展。
这种行动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与国家安全利益直接相关的一些重大、迫切、特殊的问题,如恐怖主义、维护海上通道安全、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等。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也是为了展示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影响力,维护国家声誉和形象。
1. 高度的政治性。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是一种高度政治性的军事行动形式,其本质上是属于政治目的的军事行动。
这种行动通常是在国家政治决策的指导下进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3. 利用多种手段。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具有利用多种手段的特点,包括军事力量、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等。
这种行动通常是在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多种手段综合施加压力,以达到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目的。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军事演习、军事部署、军事干涉、军事制裁等。
这些形式在不同的背景下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但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1. 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是非战争性军事行动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实战能力,增强国家的国防实力,维护国家的国家安全。
非战争性军事行动在不同的背景下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对手,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对于那些威胁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行为,国家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包括政治对策、外交对策、经济对策、军事对策等。
通过多种手段综合施加压力,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若干探讨
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若干探讨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是新时期军队履行职责使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践行我军根本宗旨、维护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
专业研讨课是高校开设的一种拓展性专业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具有重要价值。
专业研讨课实施以教师为“导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实践证明能确实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
笔者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开设了一门专业研讨课——《爆破技术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应用研究》,经过五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教学体会,提高了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提升途径在专业研讨课中得到有效拓展军队院校要认真研究新军事变革中军队院校人才培養的新特点、新规律、新要求、新举措,这是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客观要求,是推进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加强军校学员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培养,是军队院校的职责使命要求,是人才培养的必要举措,是军队能更好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必然要求。
专业研讨课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修完专业主干课后,通过专业研讨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是学生拓展和提升专业认同的有效补充,更是针对性地提高某种专业能力素质的有效举措。
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在军队院校课程设置中,基本没有主干课程和必修课,在学习完一些主干专业课后,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开设专业研讨课,可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相关理论与专业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通过课堂研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进行思维的激烈碰撞,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内涵,学会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方法,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
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在专业研讨课中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使能力提升的实现途径获得了有效拓展。
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形式在专业研讨课中有了灵活体现非战争军事行动,其主要样式包括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处置边(海、空)防突发事件、维护国家权益、参与国际维和等。
世界各国军队都非常重视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美军在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后,陆、海、空军陆续颁发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各有关条令条例,大力提供应急性救援活动。
非战争军事行动
⾮战争军事⾏动定义“⾮战争军事⾏动”原本是⼀个特定称谓。
在1993年美国陆军《作战纲要》中,美军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国际环境下,和平与战争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不清,军事⼒量在技术上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以及国际关系的⾰命性变化,已使得⼀个国家可以运⽤军事⼿段去实现许多政治⽬的⽽⽆需进⾏战争。
这就要求美军准备以战争⼿段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寻求通过⾮战争军事⾏动来维护和实现美国国家利益。
编辑本段⾮战争军事⾏动的武⼒运⽤⽅式哪些武⼒运⽤⽅式可纳⼊“⾮战争军事⾏动”之列呢?主要包括:国家援助、安全援助、⼈道主义援助、抢险救灾、反恐怖、缉毒、武装护送、情报的收集与分享、联合演习、显⽰武⼒、攻击与突袭、撤离⾮战⽃⼈员、强制实现和平、⽀持或镇压暴乱以及⽀援国内地⽅政府等。
编辑本段⼴义更宽泛地讲,只要不是战争,那么,为达成⼀定政治⽬的⽽展开的军事⾏动都应归⼊⾮战争军事⾏动之列。
⽽在和平时期,显⽰武⼒、通过军事威慑来体现政治意图,则是最常见的⾮战争军事⾏动⽅式。
从这个⾓度来说,⾮战争军事⾏动,早已现⾝于古⽼的⼈类军事实践,⽽在⼆战之后,随着战略威慑理论的⽇益成熟,它更是许多国家经常采⽤的⼀种现代军事策略。
编辑本段在美国的体现在现代军事理论⽅⾯,美军⾛在世界各国之前,美国运⽤战略威慑这样的⾮战争军事⾏动,来传达预定的政治军事意图,也远⽐其他国家频繁。
美国对外进⾏战略威慑的⼀个重要⽅式,就是每年都举⾏以各种威胁为假想对象的军事演习,演习不仅是为了检验新式武器装备和部队的战⽃⼒,也⽤来显⽰美国军事⼒量的有效性,以吓阻对⼿,“不战⽽屈⼈之兵”。
近期以来,美军⼜⼤举调兵遣将,在亚太地区举⾏5场不同形式的军事演习,有关评论认为,这与当前台湾和朝鲜半岛形势不⽆关系。
从美国的经验看,⾮战争性质的战略威慑,实际上是和战之间的中间性选择,这种军事策略能否奏效,取决于是否拥有有效的战略威慑能⼒,取决于是否有使⽤战略威慑⼒量的决⼼和意志,还要取决于是否能够通过⼀定的途径使对⽅认识和相信以上两点。
非战争军事行动与战时简论
非战争军事行动与战时简论[摘要]当今世界,非战争军事行动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
人们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和范围存在不同的认识。
在非战争军事行动条件下,文章认为,应将非战争军事行动纳入刑法中的“战时”并对“战时”进行修正,并将修正的“战时”适用于“战时缓刑”。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战时;战时缓刑军队与战争威胁密切相关,但随着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呈现安全威胁多元化、军队任务多样化的趋势。
在没有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国家同样需要大规模动用军事力量。
国家武装力量的新职能使军队的使命任务不断拓展,非战争军事行动日趋常态化,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我军在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特别是2008年以来,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参加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参加维护藏区稳定、参加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参加支援奥运工作等等。
可见,部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已成为军事活动的重要内容。
用法律形式对军事活动进行规范和定位,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非战争军事行动也在此列。
军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如何规范、如何依法执行、如何适用刑法都需要积极地探讨和应对。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非战争军事行动”来源于美军,其英文为military operation other than war,其意思为“非同于战争的军事行动”。
目前,对于“非战争军事行动”一词我军和国家有关机关都没有权威性和规范性的解释,其内涵和外延均不明确,学界对其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有学者认为,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以防止战争,消除冲突,促进和平与稳定,支持行政当局为直接目的,针对非军事力量难以完成的任务,在公认的“战争”水平或国际法标准之下使用军事力量的一种军事实践活动[1]。
有学者认为,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武装力量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而实施的不直接构成战争的军事行动[2]。
我军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战略义浅谈
MILITARY AFFAIRS LOGISTICS军事物流我军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战略意义浅谈文/徐 鹏 王维俊 邱 林摘 要: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为维护和确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利益而展开的涉及外国、外军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是确保国家战略安全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国家政治利益稳定和拓展的重要基础,是确保国家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检验国家军事力量建设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战略经济的全球化、利益的交织化、威胁的多样化,使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国家战略安全、政治外交互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军事威胁与震慑等诸多问题。
这些交织复杂的矛盾,要求中国必须积极主动迎接全球化经济、政治、文化的挑战,增强经济的融合与依存、政治的互信与互动、文化的争鸣与包容。
确保国家在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互动与合作中赢得主动选择权,确保战略利益的实现须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国防军事实力并要积极全面参与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
一、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是确保国家战略安全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为维护和确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利益而展开的涉及外国、外军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开展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战略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是积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的需要,是新的历史阶段军队职能任务拓展的重要体现。
我国通过广泛参与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推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和谐共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战略安全地带不可避免地延伸、扩展到全新的区域和领域。
国家战略安全从局部“战略生命线”安全向全球利益分布面拓展;国家战略空间安全从陆地表面向地下、海底、太空、电磁等多维空间辐射。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各强国为了维护全球战略利益安全,在海上力图控制更多的战略咽喉要道,以确保平时维护本国的航运安全,战时封锁他国海上航运和海军力量;在陆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依靠其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及不断完善的快速战略投送能力,以确保平时对潜在对手形成战略威慑,战时形成军事力量的合围和战斗力的快速到达及军事打击能力的集中释放;在空间遍布的各类、各式卫星及空天飞行器已为其争夺制天权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和保障,以确保平时遂行全球战略侦查、构建空天一体化信息平台,战时可引导非接触远程精确打击及垄断制天权;在电磁领域试图具备控制全频谱及战略信息资源,以实现平时信息“无所不知”,战时对手信息网络断裂,形成信息孤岛和信号盲区。
对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思考军事论文
对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思考军事论文国际形势,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所有相互关系的现状及其动态。
如两极格局、一超多强等都属于国际形势。
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军事论文:对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思考。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对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思考全文如下: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产生与发展(一)冷战时期,非统在调解国家间冲突,协商解决边界和领土争端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
历史上,长期的殖民统治破坏了非洲国家间关系的正常发展,欧洲列强为解决相互间的利益冲突随意就殖民地人民的利益进行交易,造成了许多遗留问题,成为非洲国家独立后冲突不断的根源之一。
1964年,非统设立调解、和解和仲裁委员会,正式通过了“关于非洲国家边界不可更改”的决议,强调所有会员国保证尊重国家独立时业已存在的边界,并应通过和平方式,完全在非洲范围内解决国家间冲突。
非统一贯坚持的维持非洲国家现存边界的立场,为解决非洲国家间的边界冲突提供了基本原则,保证了非洲的总体稳定局面。
冷战时期非洲自主维和行动有如下特点:1.非统是维护非洲和平秩序的主要力量。
这一时期,非洲次区域组织如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以下简称“西共体”)等大多处于初创阶段,关注的领域多为经贸合作而较少涉及安全与防务问题,因此还无力聚合成员国的力量以有效关注本地区的战乱与冲突。
(注:冷战时期,西共体在对外防务安排上有初步的尝试,但没有涉及内部国家间和国内冲突的解决问题。
西共体于1981年通过了《防务互助议定书》,规定共同体在紧急需要时建立一支干预部队,以帮助成员国反对外来侵略。
)2.非统关注的多为国家间冲突和外来势力的干涉,而较少涉及主权国家内部的冲突与动荡。
3.冷战期间非洲的冲突大都直接受到美苏等外部势力的操纵,非统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二)冷战结束后,非统和部分次区域组织的维和作用与维和功能明显加强。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基本特点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基本特点认清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基本特点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武装力量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而实施的不直接构成战争的军事行动。
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主要样式包括反恐怖行动、维护社会稳定行动、抢险救灾行动、处置边(海、空)防突发事件行动、维和行动、维护国家权益行动等。
作为一种特殊的军事行动,非战争军事行动在目的达成、行动方式、实施对象、指挥层次、斗争环境等方面与战争行动有着很大的区别,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特点规律,对于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反恐怖行动的特点反恐怖行动,是指反对恐怖主义的军事行动。
主要包括打击恐怖分子、救援救护、防卫重要目标等军事行动。
其主要行动特点有:政治上的敏感性。
恐怖活动往往是与境外敌对势力勾结,或受到敌对势力的支持。
军队参加的反恐怖行动关乎国家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在政治上非常敏感。
因此,反恐怖行动是政治性很强的一种非战争军事行动。
行动上的突然性。
恐怖活动往往是突发的,时间、地点、方式都具有不确定性,难以预测和防范。
因此,反恐怖行动一般情况紧急,预警时间短或很少有预警时间,准备时间仓促,战机稍纵即逝,必须快速行动,把握战机,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指挥上的复杂性。
由于反恐怖行动往往在军队、武警、民兵与地方党政机关、公安部门的相互配合下进行,有时还可能开展国际间合作。
因此,需要各种力量协调一致地完成任务,指挥关系复杂,协调任务重,协同难度大。
处置上的专业性。
随着恐怖活动的高科技化,传统的绑架、暗杀逐渐被爆炸、核生化袭击等替代,破坏性更强,专业技术程度更高。
因此,反恐怖行动需要派出专业力量或特种部队,并配备先进的装备器材,方能有效完成搜爆排爆和核生化救援任务。
手段上的特殊性。
反恐怖行动与一般常规作战不同,正规武装力量与非正规武装人员交战,传统的军事原则不再适用,有时还会引发法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什么论文|论文是什么准确定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努力拓展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是我国的重要战略。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篇一:《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思考》摘要:准确定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努力拓展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渠道是“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是对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出的新要求。
人才是建军之本,如何加强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的培养,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将成为我军建设面临的一项最严峻、最紧迫、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准确定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政治性、突发性、多样性、技术性等特点,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应是: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和强烈的使命感;具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意识;具有扎实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能力和专业技能,并能胜任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发展需要的军事人才。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类型可分为四种层次:技能型技能型人才是指掌握某项非战争军事行动基本技能,把技术人员或决策者的技术措施、计划、方案转变成具体的军事行动,主要从事如装备操作、排爆、安检审查等具体实践活动的军事行动人员。
操作手、消毒员、均属于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直接实践者,直接关系行动的执行效果。
主要通过院校、部队或军地联合短期培训进行培养。
指挥型指挥型人才是指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时处于决策指挥地位的领导人才,包括科技管理人才在内,如总指挥、行动队队长、技术部主任等。
他们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管理者、组织者、决策者和指挥者,熟悉组织实施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基本程序、内容和方法,能够运用现代指挥手段完成组织指挥工作,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果断处置情况能力和控制部队的能力。
他们的主要职能是统筹谋划行动方案、综合协调行动力量、实时控制行动进程。
技术型技术型人才是指对于一种或多种非战争军事行动样式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精通先进的技术手段,熟悉相应实践活动的实施流程,但不直接从事具体的实践操作,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的军事人才。
主要职能是技术保障、科技攻关、辅助决策。
该层次人才是提高军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是核心和关键,也是当前最紧缺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
学术型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形成发展、行动特点、主要内容、基本原则、组织指挥、后勤保障、未来发展等基础理论研究,探索非战争军事行动客观规律的人才。
他们具备深厚的基础科学知识,在非战争军事行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主要担负非战争军事行动教学、理论研究、辅助决策的任务。
该层次人才虽然不直接参与具体的行动,但对于正确指导和引领行动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努力拓展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渠道深化院校教育一要丰富教育资源。
通过军地联动,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物力资源、人才资源和网上信息资源,有效解决当前非战争军事行动人才培养过程中设施、人才、技术、教材短缺的问题。
二要改革教育方式。
紧密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综合灵活运用理论讲授、案例推演、研讨交流、实践观摩等多种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参训人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不同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样式,既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夯实基础知识;又要强化课程设置的连续性,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还要突出培养的实效性,适量增加专业技术、技能课程的比重。
强化训练演习训练演习是人才培养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
一要加大经费投入。
每年要划拨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演习专项资金,加大对其财力物力支持力度,解决场地、装备、器材、实验室等制约训练演习效益的现实问题。
二要着眼任务需要。
基于不同的行动环境、行动样式和行动对象,瞄准具体任务,聚焦可能威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加强训练演习的实战性、对抗性、针对性,提高训练效益。
三要纳入年度计划。
把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演习纳入部队年度训练计划,形成常态化、定期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改变以往训练演习的随意性、确保训练时间的落实。
突出实践锻炼实践任务锻炼是培养人才的最佳途径。
要积极协调、把握机遇、创造条件,组织部队参与社会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打击犯罪、联合军演、公共处突、反恐排爆、保交护航、军事援助、紧急撤侨等国内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增加部队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
在遂行任务中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练技术、练意志、练心理;在实践行动中检验能力、发现问题、分析思考、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整改提高。
注重模拟仿真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中运用模拟仿真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一是经济性。
模拟仿真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在确保逼真性的同时,可极大减少和节约因动用人员、武器装备而造成的物质消耗和经费开销。
二是安全性。
运用仿真手段可以模拟兵力、武器装备运用、消耗和毁伤情况,降低由于投入实兵、实装带来的训练安全风险。
三是科学性。
模拟仿真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训练环境和背景,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组织指挥、运筹决策、协调控制、运作技能等不同的训练,对训练态势实时监视、控制和分析。
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篇二:《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装备维修管理实践及对我军的启示》内容提要:管理机制规范化、管理协同高效化、管理体系精干化、管理方式高新技术化是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装备维修管理发展的趋势。
借鉴美军后勤装备维修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军实际,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装备维修管理工作,应加强统一领导,强化对军外资源和维修力量的管理,并运用网络技术提高后勤装备维修效率。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装备;维修管理作者:军事经济学院训练部教务处副处长,中校军衔。
近些年来,非战争军事行动日趋频繁,并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
美军投入较大精力积极研究和探索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常态化建设这一重大课题,并且通过一系列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积累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装备维修管理的经验。
这些经验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借鉴。
一、美军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开展后勤装备维修管理的实践概要维修管理体系的调整与变化。
军事装备维修管理体系是近来美军内部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1985年以前,美军将装备维修管理分为四个层级,即基层级、直接保障级、全般保障级和基地级。
1985年以后美军为减轻作战部队装备维修的负担,将四级维修管理体系改为三级维修管理体系,把直接保障级和全般保障级合并为中间级。
1999年美国陆军部公布的国家维修纲要,把多年以来的三级维修管理体系改为两级维修管理体系,即战场维修和国家维修。
这种管理方式较好地适应了各类军事行动对装备维修的要求。
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强化对军外维修资源的管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开展了装备维修保障社会化实践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军外资源,使装备维修保障能够更加有效地保障作战,抑制因技术保障装备不断增加而形成的/雪球效应0。
1985年,美国陆军制定了详尽的应急承包商一元化保障计划。
之后,装备技术保障社会化得到了广泛开展。
1992年美军出兵索马里实施维和行动前,就与国内的布朗#鲁特公司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份后勤民间补充计划一揽子保障合同,并于同年12月正式执行,此后该合同被广泛应用于保障美军在卢旺达、海地、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意大利和东南欧等地区的一系列军事行动。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能。
20世纪90年代,美军利用其在信息领域的技术优势,研制了远程技术保障系统,并研制开发了保障指挥控制决策系统和电子维修技术手册、远程维修系统、全球战斗保障系统、自动识别技术等。
利用这些电子化的手段实施装备维修管理,可以自动诊断装备故障,实现维修信息共享,降低维修成本。
远程技术保障是武器装备维修保障领域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项技术,它使前方维修人员与后方维修专家通过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武器装备的维护、修理提供迅速、准确的技术指导。
二、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装备维修管理的特点管理机制规范化事件后,美军迅速着手非战争军事行动机制改革,体现在后勤装备维修管理上则为:一是建立了三军一体的后勤装备维修管理体系。
美参谋长联席会议联合参谋部后勤部长提出建立联合后勤司令部的建议。
新的构想是由联合后勤司令官统管各军种部队的后勤指挥机构,按职能系统重新组织联合的维修管理、器材管理和武器系统管理。
联合后勤司令部下辖的维修司令部,统一管理陆、海、空以及海军陆战队的装备维修工作。
二是法规制度配套。
/9#110事件后,美国会通过了5反恐怖主义法6修正案,美军据此在2001年参谋长联席会议上颁发了5联合作战纲要6,将非战争军事行动与战争行动并列为美军的主要行动类型,并以同样的方式在战略、战役和战术层次上组织实施。
在战略层,维修管理的核心是确定装备维修的需求并制订大纲来满足这些需求,同时包括对靠前配置装备的维修管理;在战役层,维修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满足指挥员和军事行动计划对维修保障的需求,作为联接战术层作战单元需求和战略基地维修能力的纽带,对直接支援维修分队实施管理,对包括工业部门在内的多方面维修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以满足各种无法预料的需求;在战术层,则是在直接支援维修群指挥员和维修管理人员的领导下,对机动度较高的维修保障组在战场上的靠前保障活动实施管理和控制。
三是强化对民用维修资源的管理。
美军不仅在平时将大量的维修工作交于地方承包商负责,而且在战时也有大批民间技术力量在战场上实施维修保障。
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大量的维修工作由26个地方承包单位和当地民间力量完成。
广泛利用民间力量,通过科学管理把地方维修企业与军队装备维修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使军队维修体系的维修力量可以在战场上更靠前部署。
管理协同高效化美军认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经常由多国联合组织实施,这就需要多国力量的协调与配合。
因此,在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组织计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不同国家政治环境、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语言交流、军事实力、装备水平、后勤保障以及信息情报通信等现实问题。
为了加大协调力度,美军增加了联合部队指挥官的/联络官0数量,以便在多元文化背景与复杂环境等因素情况下能够有效实施沟通与协同。
2004年底,印度洋地区发生特大海啸后,在联合国统一协调下,美军迅速启动了危机反应机制,建立了上至国防部、下至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的三级指挥体制。
同时,还迅速建立起国与国之间、军地之间协同的联合预警机制,这种大协同在应急救援中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