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天线论文作业
西电CAD大作业微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线CAD大作业微带天线姓名:班级:学号:微带天线基本要求:工作频带1.1-1.2GHz,带内增益≥4.0dBi,VSWR≤2:1。
微波基板 =6.0 ,厚度H≤5mm,线极化。
总结设计思路和过程,给出具体介电常数为的天线结构参数和仿真结果,如VSWR、方向图等。
(80分)拓展要求:检索文献,学习并理解微带天线实现圆极化的方法,尝试将上述天线设计成左旋圆极化天线,并给出轴比计算结果。
(20分)一.微带天线1.结构与分类微带天线是近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天线。
早在1953年就提出了微带天线的概念,但并未引起工程界的重视。
在50年代和60年代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真正的发展和使用是在70年代。
常用的一类微带天线是在一个薄介质基(如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压层)上,一面附上金属薄层作为接地板,另一面用光刻腐蚀等方法作出一定形状的金属贴片,利用微带线和轴线探针对贴片馈电,这就构成了微带天线。
当贴片是一面积单元时,称它为微带天线;若贴片是一细长带条则称其为微带振子天线。
长为L,宽为W2的矩形微带天线元可看作一般低阻传输线连接两个辐射缝组成。
L为半个微带波长即为λg/2时,在低阻传输线两端形成两个缝隙a-a 和b-b,构成一二元缝阵,向外辐射。
另一类微带天线是微带缝隙天线。
它是把上述接地板刻出窗口即缝隙,而在介质基片的另一面印刷出微带线对缝隙馈电。
按结构特征把微带天线分为两大类,即微带贴片天线和微带缝隙天线;按形状分类,可分为矩形、圆形、环形微带天线等。
按工作原理分类,无论那一种天线都可分成谐振型(驻波型)和非揩振型(行波型)微带天线。
前一类天线有特定的谐振尺寸,一般只能工作在谐振频率附近;而后一类天线无谐振尺寸的限制,它的末端要加匹配负载以保证传输行波。
2.微带天线的性能微带天线一般应用在1~50GHz频率范围,特殊的天线也可用于几十兆赫。
和常用微波天线相比,有如下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低剖面,能与载体(如飞行器)共形(2)电性能多样化。
天线论文2
天线论文1.阐述线天线及面天线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具体天线进行说明。
答:线天线主要是指由半径远小于波长的金属导线构成的天线,主要用于长波、短波和超短波。
常见的线天线包括对称振子、圆(或方)环天线、螺旋天线等。
对线天线的分析,主要就是研究给定天线结构的方向和阻抗特性。
面状天线主要是指尺寸大于波长的金属或介质面构成的,主要用于微波波段,主要包括喇叭天线、抛物面天线等。
对天线的分析主要使用叠加原理。
天线的辐射符合叠加原理。
各种天线都可以分割成无限多个基本元,这些基本元上载有交变的电流或交变的磁流,每一个基本元上电磁流的振幅、相位和方向均假设是相同的,某一具体天线则由这些基本元按一定的结构连接而成。
基本元是一种基本的辐射单元,实际辐射电磁波的天线可以看成是无穷多个基本元的叠加,如果掌握了基本元的辐射特性,可以按照电磁场的叠加原理,并根据各基本元的分布,得出各类天线的辐射特性。
基本元的类型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电流元,电流元上载有交变电流,又称为电基本振子;第二类是磁流元,磁流元上载有交变磁流,又称为磁基本振子,但实际上并不真正存在磁基本振子,利用电磁场对偶原理,磁基本振子可以由电基本振子对偶得出;第三类是面基本元,面基本元是构成面天线的基本单元。
(1)线天线。
线天线首先求出元电流(或称为电基本振子)的辐射场,然后找出线天线上的电流分布,线天线的辐射是元电流辐射的线积分。
对线天线的分析主要是利用电基本振子的辐射场来进行抽象分析的。
由于电基本振子的辐射场易于求出,并且线天线可以分割成无限段长度足够小的电流元,然后将每段电基本振子产生的辐射场积分即可求得线天线的辐射特性。
根据电磁场理论,可以得到电基本振子的辐射场。
计算电基本振子的辐射场时,均采用球坐标,在球坐标系中电基本振子的电场和磁场为:式(5.1)中,是球坐标的3个自变量,I是电流振幅,是振子长度,k是相位常数,是角频率,是自由空间的介电常数。
有如下关系:以的大小为标准,将电基本振子周围的空间分为3个区域,这3个区域分别是近区、远区和中间区,在这3个区域中,电场和磁场的表示式可以简化。
西电通信原理大作业
通信原理大作业班级:021215学号:姓名:一.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综述(4G网络综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
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
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比第三代标准具有更多的功能。
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
此外,对全速移动用户能提供150 Mb/s的高质量影像服务,将首次实现三维图像的高质量传输。
他包括广带无线固定接入、广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广带系统和互操作的广播网络(基于地面和卫星系统)。
其广带无线局域网(WLAN)能与B-ISDN和ATM兼容,实现广带多媒体通信,形成综合广带通信网(IBCN),他还能提供信息之外的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
一4G主要技术要求1. 通信速度提高,数据率超过UMTS,上网速率从2 Mb/s提高到100 Mb /s。
2. 以移动数据为主面向Internet大范围覆盖高速移动通信网络,改变了以传统移动电话业务为主设计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观念。
3. 采用多天线或分布天线的系统结构及终端形式,支持手机互助功能,采用可穿戴无线电,可下载无线电等新技术。
4. 发射功率比现有移动通信系统降低10~100倍,能够较好地解决电磁干扰问题。
5. 支持更为丰富的移动通信业务,包括高分辨率实时图像业务、会议电视虚拟现实业务等,使用户在任何地方可以获得任何所需的信息服务,且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接入IP系统。
二、4G的主要特点1. 通信速度更快由于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特征莫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
天线基本原理(西电)
2.天线辐射参数-方向图
辐射参数 主瓣 副瓣 半功率波束宽度 交叉极化鉴别率 增益 前后比
2.天线辐射参数-旁瓣抑制、零点填充、波束下倾角
上旁瓣 (dB)
下旁瓣 (dB)
2.天线辐射参数-波束宽度
方位即水平面方向图
2.天线辐射参数-下倾角
为使波束指向朝向地面, 需要天线下倾
2.天线辐射参数-前后比
定向辐射(接收)-具有 一定的方向性。
终端张角传输线
对称振子
1.天线基本概念-半波振子
根据C(光速)=f(频率)×λ(波长) 得出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频率越低,波长越长,天线尺寸越大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天线尺寸越小
波长
1/4 波长
1/2 波长
1/4 波长
1/2 波长
半波振子
1.天线基本概念-半波振子
DK系列天线长度 (mm)
675 1310 675 1310 675 1310
17.5
14 16.5 12 14.5
以京信DB和DK系列天线为例
2.天线辐射参数-极化
垂直方 式
水平方式
天线所辐射的电磁波中电 场矢量在空间运动的轨迹 称为极化; 基站天线属于线极化,极 化方向与振子轴线平行。
+ 45度
频率提高一倍。同样电气性能的天线长度就减小一半。
1.天线基本概念-增益、方向图和天线尺寸之关系
波束宽度(°) 水平面 65±6 垂直面 14 7 14 90±8 7 14 120±10 7
增 益 dBi
806~960 MHz
1710~2170 ຫໍສະໝຸດ HzDB系列天线长度 (mm)
15 1315 2615 1315 2615 1315 2615
西电天线原理第一次大作业
我对天线的认识姓名:学号: 0211完成日期:2014年03月天线的形式很多,新品层出不穷,千变万化。
为了便于研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分类。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和收发共用天线。
按使用范围分类,有电视天线、广播天线、通信天线、雷达天线、手机天线和基站天线等。
按天线特性分类,在方向性和增益方面,有强方向性天线或高增益天线,弱方向性天线或低增益天线,定向天线,全向天线,笔形波束天线,扇形波束天线,余割平方波束天线,赋形波束天线等等。
在极化特性方面,分为线极化天线,其中包括垂直极化,水平极化,斜极化等,以及圆极化天线,其中包括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天线,还有椭圆极化天线等。
在频率特性方面,有窄频带天线,宽频带天线,超宽频带天线,双频带天线和三频带天线等。
按馈电方式分类,有对称天线,不对称天线。
按使用波段分类,有长波天线,超长波天线,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和毫米波天线等。
按天线外形分类,有杆状天线,平板天线,菱形天线,螺旋天线,喇叭天线,反射面天线等。
最近多年来,还开发出许多新型天线,如单脉冲天线,相控阵天线,微带天线,自适应天线和智能天线等。
二、天线的方向图天线辐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的能力,在空间不同方向上,是不一样的,即不均匀的,因而形成天线的方向性。
为了表示天线的方向特性,规定出几种方向性电参数。
我们通常采用天线的辐射方向图,简称为方向图,来进行定量分析和考核。
天线方向图是辐射参量随空间方向变化的图形表示。
辐射参量可以是辐射的功率密度,场强,相位,也可以是极化。
一般情况下,辐射方向图指远区方向图,是空间不同方向的二维函数。
通常,我们所应用的是天线辐射能量功率通量密度的方向图。
在不作专门说明的情况下,辐射方向图常常指功率方向图,或场强方向图。
三、天线的极化天线极化是描述天线辐射电磁场矢量空间指向的参数。
由天电场与磁场有恒定的关系,一般都以电场矢量的空间指向作为天线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
2017年天线技术论文
2017年天线技术论文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2017年天线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2017年天线技术论文篇一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及应用【摘要】广播电视发射天线作为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中的成员之一其作用非常关键。
文章通过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发射天线的基本知识、归类、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为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在设计和设置上供应了依据,并且要避开天线电磁污染幅射区,让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及应用可以更加普及。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应用特征广播以及电视作为当前日常生活的必备的两个媒体传播方式,人们可以透过这两种普遍的传播进行方式,掌握自身想要了解的信息,并且了解社会各行业的最新动态。
可是广播和电视传播的信息离不开发射天线。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可以传输到调频广播、电视直播的信号,可是广播电视在发射天线的技术上作为一种新型的信号传输路径,没有了微波中断运输的不稳定性,而且也可以免除传输过程时产生的噪音现象,与传统的传输方式对比而言,广播电视台发射天线抗干扰能力更强,传输信息容量相对较大,传输过程里更加便捷有效。
所以在广播电视业里获得了广泛支持,它是广播电视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1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概况广播电视发射天线作为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非常重要,并且天线又是发射系统的关键所在。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通常是由天线的输入阻抗、天线的增益、天线的极化方式以及天线的主辦等性能构成的。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运用天线和馈线的相互间的连接,以及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的比值。
天线和馈线的连接,属于天线输入阻抗,也属于馈线的特性阻抗,天线的输入阻抗由于频率的改变而改变。
天线的匹配就是要将天线输入阻抗的电抗分量消除,让电阻分量尽量接近馈线。
天线增益指的是衡量天线向着指定的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也是发射天线最关键的环节。
微波与天线结课论文
目录前言: (2)1、均匀传输线理论 (2)1.1 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2)1.2 传输线阻抗与状态参量 (2)1.4 传输线的传输功率、效率和损耗 (3)1.5 阻抗匹配 (3)1.6 史密斯圆图及其应用 (3)1.7 同轴线的特性阻抗 (3)2、规则金属波导 (4)2.1 导波原理 (4)2.2 矩形波导 (4)2.3 圆形波导 (4)2.4 波导的激励与耦合 (5)3、微波集成传输线 (5)3.1 微带传输器 (5)3.2 介质波导 (5)3.3 光纤 (5)4、微波网络基础 (5)4.1 等效传输线 (5)4.2 单口网络 (5)4.3 双端口网络的阻抗与转移矩阵 (5)4.4 散射矩阵与传输矩阵 (6)5、微波元器件 (6)5.1 连接匹配元件 (6)5.2 功率分配元器件 (6)5.3 微波谐振器件 (7)5.4 微波铁氧体器件 (7)6、天线辐射与接收的基本理论 (7)6.1 概论 (7)6.2基本振子的辐射 (8)6.3 天线的电参数 (8)6.4 接收天线理论 (8)7、电波传播概论 (9)7.1 电波传播的基本概念 (9)7.2 视距传播 (9)7.3 天波传播 (9)7.4 地面波传播 (9)7.5 不均匀媒质的散射传播 (10)8、线天线 (10)8.1 对称振子天线 (10)8.2 阵列天线 (10)8.3 直立振子天线与水平振子天线 (10)8.4 引向天线与电视天线 (10)8.5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 (11)8.6 螺旋天线 (11)8.7 行波天线 (11)8.8 宽频带天线 (12)8.9 缝隙天线 (12)8.10 微带天线 (12)8.11 智能天线 (12)9、心得体会 (12)摘要:微波是电磁波中介于超短波了红外线之间的波段,它属于无线电波中波长最短的波段,其频率范围从300MHz 至3000GHz 。
微波具有似光性、穿透性、宽频带特性、热效应特性、散射特性、抗干扰特性。
天线与电波传播宋铮答案
天线与电波传播宋铮答案【篇一:西电天线论文作业】txt>xx xxxxxxxxxxxxxxx xx xx xxxxxxx摘要:介绍了圆形口径喇叭天线的基本原理,重点对双模圆锥喇叭进行了分析,最后仿真出一个双模工作的圆锥喇叭天线的方向图、驻波比以及轴比。
关键词:圆形口径喇叭;双模圆锥喇叭天线;方向图;驻波比;轴比design research on circular aperture dual-mode horn antennaxx xx xxxxxxxx univ., xi’an 710071, chinaabstrac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circular aperture horn antenna are introduced, focusing on dual-mode conical horn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simulation work out a dual-mode conical horn antenna pattern, standing wave ratio and the axial ratio.keywords: circular aperture horn;dual-mode conical horn antenna; pattern; standing wave ratio; the axial ratio.喇叭天线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微波天线,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频带宽,功率容量大,调整与使用方便。
它常用于如下几个方面: 1 大型射电望远镜的馈源,卫星地面站的反射面天线馈源,微波中继通讯用的反射面天线馈源;2 相控阵的单元天线;3 在天线测量中,喇叭天线常用作对其它高增益天线进行校准和增益测试的通用标准等。
1 圆形口径喇叭圆锥喇叭一般采用圆波导馈电,描述圆锥喇叭的尺寸有口径直径d,喇叭长度r。
圆锥喇叭的口径场的振幅分布与圆波导中的te11相同,但是相位按平方律沿半径方向变化。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后习题答案(西电版刘学观、郭辉萍).docx
反射系数的模值
I rd- T
p~I 3
由.二叙+令=牛
求紂反豺条数的相位0」予•因向圮反射•条数
乙=乙= 82. 4/64.3°
1一几
[1.7]求无耗传榆线上冋波损耗为3(IB和10dB时的庇波比"
I?根抿回波揽耗的定义$
/.
Lr=-20 lg厂|・UP/1 1= 10
因而驻波比
_1 +1几]
★了解同轴线的特性阴抗及分类。
1.4
[L1]设-特性殂抗为50Q的均匀传输线终璀接负^/< =ICO Q.求负戎反射系故
人・在离负我0.2入,0.25入及0.5入处的输入阳抗及反射系数分别为多少?
解终瑞反肘系教为
R-Z=100 —3D二丄
& +Z。一100 4- 50 —T
根加传输线上任恿心的反射系数和输入Ffl抗的公式
p~ I T「I
所以.当冋波损耗分别为3dk和10db时的驻波比分别为5.85和1.92。
【1・8】 设某传输系统如题1.8图戍爪.咖出八”段及BC段沿线4点电压、电流和B1
抗的振幅分巾图•并求出电压的J6人值和駁小值.(图中R-soon)
fi 1.8图
解 传输线AH段为行波状态•其匕电H1大小不变.幅值等于430 V;阳抗等于450 0・电流大小不变.幅值竽于1.
Z|=Z-1- =322.87 —)736.95Q
并联支节的W
/j — T"<«rvtiin世+0.13入一0.22入 加©
并联支廿的长度,
/» =-j- -*- y- arctan卩厂]0.12A
1
[1.13]一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飢抗为70Q.负裁俎抗为乙=70+jMOQ・匸作波 长人20 cm。试设计串联支彷匹配器的位置和长度.
天线毕业论文
图2.8 等效电压方程式的等效电路
(2.23)
3.互辐射阻抗的求法
耦合对称振子互辐射阻抗的求解方法通常采用感应电动势法,该法较为复杂,实际中可直接查相应的表格曲线。
首先,复习了天线的有关知识,掌握了辐射阻抗、输入阻抗、方向性系数和增益系数等复杂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其次,学习了MATLAB的GUI相关知识,掌握了其界面设计的方法,并学习了绘图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天线参数的计算系统,并学会在界面设计好的基础上添加相关代码,实现所需要的功能。最后,在界面完成的基础上,根据原理进行检验,验证系统功能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19)
把式(2-4-3)代入上式,可得
(2.20)
上式中, 是振子2开路时,振子1不受其影响的等效电压, 是在振子2影响下振子1的附加电压; 是振子1开路时,振子2不受其影响的等效电压, 是在振子1影响下振子2的附加电压。显然振子1的附加电压 应与振子2的电流 成正比;而振子2的附加电压 应与振子1的电流 成正比,即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借助本文所编制的软件,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输入的公式计算相应的复杂的天线电气参数,通过对天线互阻抗,辐射阻抗,方向性系数等的计算,加深对天性电气性质的理解。同时,通过计算多组数据,也可以加强对天线特性随参数变化规律的把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
1.3 本次课题的主要工作
First, the related knowledge about the antenna is necessary, and we must know more about the method and the formula for the complex parameters, such as radiation impedance, input impedance, the pattern-propagation factor and the gain factor and so on .Next, we should study the related knowledge about GUI of MATLAB, and grasp themethod to design interface and to draw. Thus, we get the interface to calculate thecorrelated antenna parameters and build the code in it to realize the functionrequired.Finally, above this, carry on the exa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fortesting the validity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system function.
天线论文
题目:新型天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近年来无线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过去各式各样的实际接线也都期望透过无线而获得去线化,使得天线必须依据各种场合需求而有更合适的变化提升。
为了更快的传输率,WiFi已经开始使用MIMO(多组收发天线)技术,MIMO是实现智能型天线所必备的基础,MIMO虽然兴盛,但主要是用于固定式通信。
所以,未来的发展方向则是趋向于智能天线和微型天线。
一、智能型天线90年代以来,阵列处理技术引入移动通信领域,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智能天线(SmartAntennas)。
智能天线应用广泛,它在提高系统通信质量、缓解无线通信日益发展与频谱资源不足的矛盾、以及降低系统整体造价和改善系统管理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点。
最初的智能天线技术主要用于雷达、声纳、军事抗干扰通信,用来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等。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对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组网技术、天线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展迅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利用数字技术在基带形成天线波束成为可能,提高了天线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活程度。
智能天线技术因此用于具有复杂电波传播环境的移动通信。
此外,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迅速增长和人们对通话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移动通信网在大容量下仍具有较高的话音质量。
经研究发现,智能天线可将无线电的信号导向具体的方向,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DOA(direction ofarrinal),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达到充分高效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删除或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
同时,利用各个移动用户间信号空间特征的差异,通过阵列天线技术在同一信道上接收和发射多个移动用户信号而不发生相互干扰,使无线电频谱的利用和信号的传输更为有效。
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使用智能天线可满足服务质量和网络扩容的需要。
实际上它使通信资源不再局限于时间域(TDMA)频率域(FDMA)或码域(CDMA)而拓展到了空间域,属于空分多址(SDMA)体制。
西电微波射频导论大作业
微波射频导论大作业授课老师: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姓名:班级:学号:1.文献简介Miniature Four-Way and Two-Way 24 GHz Wilkinson Power Dividers Jeong-Geun Kim ; Gabriel M. Rebeiz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Year: 2007 V olume: 17 , Issue: 9Pages: 658 - 660Cited by: Papers (44) | Patents (3)IEEE Journals & Magazines2. 概述这篇论文呈现24GHz 四路和双路微型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Wilkinson Power Divider )。
在标准的CMOS 技术下,使用集总单元设计大大减小了芯片面积。
四路和双路威尔金森功分器的有效面积分别为2mm 0.330.33⨯和2mm 0.290.12⨯。
从22到26 GHz ,四路威尔金森功分器导致插入损耗小于2.4 dB ,即输入/输出回波损耗优于15.5 dB ,端口到端口隔离大于24.7 dB ,双路威尔金森功分器导致插入损耗1.4 dB ,输入/输出回波损耗优于8.9 dB ,并且端口到端口隔离14.8 dB 。
主要面向短程汽车雷达与相控阵天线应用。
3. 设计与仿真(1) 原理图(2) 参数选取说明L 和C 的选取是依靠T T fZ C f Z ππ21,2L ==这两个公式决定的。
T Z 是4λ传输线等效特性阻抗,在四路威尔金森功分器中4λ传输线等效特性阻抗是20Z 并且这个隔离电阻阻抗为0Z ,计算得出在24GHz 下电感值为660pH 电容值为66fF ,输入输出端口阻抗为50Ω.(3) 电路图(4) 仿真S 参数图总结:从22到26 GHz,四路威尔金森功分器,插入损耗小于2.4 dB,端口到端口隔离大于24.7 dB,输入端口回波损耗小于13.8dB。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后习题答案(西电版)
★了解同轴线的特性阻抗及分类。
1.4习题及参考解答[I. 1]设一特性阻抗为50 Q的均匀传输线终端接负4k/<=100 Q.求负我反对系数巧・在离负裁0.2入・0.25入及0.5入处的输入阳抗及反对系数分别为多少?解终端反射系数为=& - Z。
= 100 — 50 =丄11 _ K _ 100 + 50 _ T根拥传输线上任怠一恵的反肘糸数和输入阳抗的公贰r(z)= r lC ^和= z。
;兰::二在离负载0.2入.0. 25A> 0.5入反射系数和输入阻抗分别为r(0.2A)= Y“初忌• r(0.25A)MZ.(0.2入)=29.43Z -23.79° Q・ Z in(0.25A) = 25 Q> Z lft(0.5A) = 100 Q[1.2]求内外导体直径分别为0.25 cm和0.75 cm的空气同轴线的持性阻抗。
若在两导体何塡充介电常数匕= 2.25的介质.求其特性阻抗及300 MHz时的波长。
解空气同轴线的持性阻抗为乙=60 In — = 65. 9 Qa塡充相对介电常数为€,=2.25的介质后.英持件阳抗为/=300 MHz时的波长为[1.3]设特性阻抗为乙的无耗传输线的址波比为"滾一个电爪波"•点离负我的距离为人讪.试证明此时终端负我应为r(0.5A) = Y证明根据输入阳抗公式Z: + jZ, tan" 乂Z o + jZ| tan/3 z在距负栈第一个波节点处的阻抗Z /(/“)=—P y Zl— j 乙I "1,3】Z.P将匕式整理即得17I318[I. 4] 何 持性阻抗为Z =50 Q 的无耗均匀传输线•导体间的媒质参敌为 £.=2.25 ・“, = 】,终瑞接仃&=】Q 的负我"/- 100 MHz 时•兀线长度为A/40试求: ①传输线实际长度'②负载终瑞反射系敌;③ 输入端反射系数'④ 输入瑞阻抗.解传输线上的波长= 2 m因而.传输线的实际长度/ = * = 0. 5 m4终瑞反射系数为…R]—Z 。
天线论文——精选推荐
天线论文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及应用一、简介电波传播是关于无线电波在地球、地球大气层和宇宙空间中传播过程的理论。
电波受媒质和媒质交界面的作用,产生反射、散射、折射、绕射和吸收等现象,使电波的特性参量如幅度、相位、极化、传播方向等发生变化。
电波传播已形成电子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无线电波与媒质间的这种相互作用,阐明其物理机理,计算传播过程中的各种特性参量,为各种电子系统工程的方案论证、最佳工作条件选择和传播误差修正等提供数据和资料。
电磁波频谱的范围极其宽广,是一种巨大的资源。
电波传播的研究是开拓利用这些资源的重要方面。
它主要研究几赫(有时远小于1赫)到3000吉赫的无线电波,同时也研究3000吉赫到384太赫的红外线,384太赫到770太赫的光波的传播问题。
为了确定无线电系统的频率、功率、增益、灵敏度、信号噪声比和工作方式等,都需要对无线电波传播特性有所了解。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及应用。
二、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根据何种介质或何种介质分界面对电波传播产生主要的影响,可将常遇到的电波传播方式分为:(1)地波传播(电波传播主要受地球表面的影响)。
(2)对流层电波传播(电波传播主要受对流层影响)。
(3)电离层电波传播(电波传播主要受电离层影响)。
(4)地—电离层波导电波传播(电波传播主要受电离层下缘和地面的影响,此外还有埋地天线、地壳中电波传播、火箭喷焰、再入等离子体鞘套和核爆炸等影响)。
1、地波传播沿地球表面的无线电波的传播,称为地波传播。
其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
在讨论地波传播问题时,一般是将对流层视为均匀介质(有时认为对流层的折射指数垂直梯度为常数),电离层的影响不予考虑,而主要考虑地球表面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半导电性地球表面的影响,一方面使地波的垂直方向电场强度远大于水平方向电场强度,并因在地面上产生感应电流,使地波有较大的衰减;另一方面,由于地球是椭球形,在视线距离以外,地波传播可以认为是围绕弧形地球面的绕射传播。
西电微波电子线路作业
微波电子线路作业班级:020911姓名:张盎农学号:02091086一ADS混频器设计耦合器设计仿真结果低通滤波器设计仿真结果输出频谱仿真1按照文档所连错误提示2直接代入数值修改后端口1:P=dbmtow(-20),功率源输出信号功率为-20dBm Freq=3.6GHz,射频输入频率端口2:P=dbmtow(10),功率源输出信号功率为10dBm Freq=3.8GHz,本振输入频率谐波平衡仿真控制器设置如图所示本振与输出修改端口2重新设置:P=dbmtow(LO_pwr),即设置变量LO_pwr 增加变量设置V AR,设置如图所示仿真结果从图像结果可看出V out输出与本振功率有关三阶交调分析将的端口1的单品功率源更换为多频功率源P_nTone,对其设置如图所示修改端口2 和V AR的设置,如图所示修改谐波平衡仿真控制器,设置如图所示插入测量方程控件Meas Eqn,并对其参数如图设置仿真结果二,理论分析 微波混频器1、微波混频器的作用与用途微波混频器是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系统的微波接收机以及很多微波测量设备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将微弱的微波信号和本地振荡信号同时加到非线性元件上,变换为频率较低的中频信号,进一步进行放大、解调和信号处理。
2,混频原理下图是微波混频器的原理图,对它的基本要求是小变频损耗和低噪声系数。
通常,微波混频器是一种非线性电阻频率变换电路。
微波混频器的核心元件是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常见的微波混频器基本电路有三种类型:单端混频器使用一个混频二极管,是最简单的微波混频器;单平衡混频器使用两个混频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采用四个混频二极管。
本节以元件的特性为基础,分析非线性电阻微波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包括电路时-频域关系、功率关系、变频损耗、噪声特性,并给出各种微波混频器的电路实现等。
本振激励特性——混频器的大信号参量如下图所示,在混频二极管上加大信号本振功率和直流偏置(或零偏压)时,流过混频二极管的电流由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来决定。
微波 天线论文
摘要摘要本论文介绍了蜂窝移动通信中基站天线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移动通信系统及基站天线进行详细的阐述。
由于微带天线具有重量轻、低剖面、成本低、易于制造、封装和安装等许多固有的优点,本文选用微带贴片天线作为天线单元。
首先采用传输线法和腔模理论对矩形微带天线进行分析,计算出矩形贴片的长,宽,并选择基板材料和高度。
然后针对设计指标详细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微带贴片天线性能的影响,用背馈的方式完成了微带贴片天线单元的设计方案,从而简化馈电网络。
为了达到带宽,增益以及方向图等任务指标,需要通过组阵。
考虑到天线面积和实际应用的问题,采用4片等幅同相的矩形贴片构成一个4元直线阵列,并对线阵进行同相馈电,用HFSS软件对其进行优化与仿真。
最后在天线阵后面选择反射板,使天线波束往前发射,画出机械加工图,并讨论和总结波瓣宽度的规律。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定向天线微带天线阵列IABSTRACTAbstract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the base station antenna techniques for celluar mobile communication,and expound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base stationantenna.Because the microstrip antenna have advantages such as light weight,thin profile and easy manufacturing,packaging and installing. Antenna cells select the traditional round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First,rectangular microstrip antenna has been analyzed by transmission-line and modal-expansion cavity models and make a compution about the length,highness,and select the material of the basis.And then,after we have discussed kinds of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ntenna’s characteristics ,we anufactured the microstrip antenna element successfully by back-fed,simplifying the matching network.We need to organize array for getting to achieve the indexs such as bandwidth, gain and radiation patterns.Considering the antenna area and the practial application,we organize a four element line-array with four elements equiamplituded with phase,which is analyzed coaxial feeding.To optimize and simulate by HFSS.Finally, select a band at the back of the antenna array to let the beam launch toward the front,meanwhile,we draw cad processing map and discuss and give a summary of the lobe width.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ntenna directional antenna microstrip-antenna arrayII目录目录第1章引言 (1)1.1移动通信概述 (1)移动通信的特点 (1)移动系统的组成和技术的发展 (2)1.2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 (3)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情况 (3)蜂窝系统中的基站天线 (4)板状天线的发展 (6)1.3工作任务 (7)第2章板状天线基本原理及分析 (9)2.1板状天线基本原理 (9)反射板的形状 (11)蜂窝基站天线单元 (12)2.2微带天线概述 (13)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 (14)微带天线的馈电方法 (15)2.3矩形微带天线及其分析方法 (16)腔体模型理论 (17)传输线模型理论 (19)矩形微带天线的性能分析 (21)2.4基站天线的改善技术 (23)第3章阵列天线单元的性能分析 (25)3.1矩形微带天线单元的设计 (25)基板材料和贴片尺寸的选择 (25)单元的增益和方向图 (26)第4章线阵列天线的设计与仿真 (30)4.1阵列天线 (30)III目录阵列天线的馈电 (30)直线阵列分析 (31)4.2单元天线组成线阵的设计 (36)贴片间距的选择 (40)阵的仿真与测试 (40)4.3天线性能分析与波瓣宽度的设计规律 (43)结束语 (48)参考文献 (49)致谢 (50)外文资料原文 (51)翻译文稿 (56)IV第1章引言第1章引言1.1 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的特点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者至少有一方在运动状态中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它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及时可靠、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流,其优越性是固定电话无法比拟的。
天线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绪论一、绪论1.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自古至今,通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小到一次社会交际中的简单对话;大到进行太空探索时,人造探测器与地球间的信息交换。
可以毫不保留地说,离开了通信技术,我们的生活将会黯然失色。
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在广播电视领域,光纤作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媒体,以光纤网络为基础的网络建设的格局已经形成。
光纤传输系统具有的传输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串扰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已成为城市最可靠的数字电视和数据传输的链路,也是实现直播或两地传送最经常使用的电视传送方式。
随着全球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作为未来个人通信主要手段的现代通信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我国很多地区的电力通信专用网也基本完成了从主干线向光纤过度的过程。
目前,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网已成为我国规模较大,发展较为完善的专用通信网,其数据、语音,宽带等业务及电力生产专业业务都是由光纤通信承载,电力系统的生产生活,显然,已离不开光纤通信网。
无线通信现状另一非常活跃的通信技术当属,无线通信技术了。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了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等两大主要方面。
移动通信就目前来讲是3G 时代,数字化和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目前,移动通信已从模拟通信发展到了数字移动通信阶段。
无线局域网可以弥补以光纤通信为主的有线网络的不足,适用于无固定场所,或有线局域网架设受限制的场合,当然,同样也可以作为有线局域网的备用网络系统。
WLAN,目前广泛应用IEEE802.11 系列标准。
其中,工作于2.4GHZ 频段的820.11 可支持11Mbps 的共享接入速率;而802.11a 采用5GHZ频段,速率高达54Mbps,它比802.11b 快上五倍,并和820.11b兼容。
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与快捷。
在整个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来辐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成为天线,而通信、雷达、导航、广播、电视等无线电技术设备都是通过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的,均需要有无线电波的辐射和接收,因此,同发射机和接收机一样,天线也是无线电技术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良对无线通信工程的成败起到重要作用。
天线毕业论文
天线毕业论文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性能对通信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传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毕业论文中,我将详细讨论天线的原理、设计和优化,以及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首先,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负责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的设备。
它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
常见的天线类型有全向天线、定向天线和扩散天线。
全向天线可以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的360度范围内,适用于对覆盖范围要求较大的场景。
定向天线可以通过控制其辐射方向,提高信号传输的距离和质量,适用于远距离传输的需求。
扩散天线则可以增加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适用于对信号覆盖均匀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其次,天线的设计和优化对于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
天线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频率范围、增益和辐射阻抗等。
其中,频率范围决定了天线能够工作的频段,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通信系统所使用的无线频段进行设计。
增益则是天线输出信号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也是评价天线性能的重要指标,不同场景有不同的增益要求。
辐射阻抗则是天线与传输介质之间的匹配程度,影响到天线的工作效率和传输质量。
最后,天线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要求是高速、高效和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而天线的设计和优化直接决定了通信系统的性能。
在移动通信领域,天线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基站和无线网络中,支持高质量的语音通话和数据传输。
在卫星通信领域,天线则被应用于卫星接收器和发射器中,实现地球与卫星之间的数据传输。
此外,天线还被应用于雷达系统、无人机和智能家居等众多领域。
综上所述,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在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的质量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设计和优化对于提升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天线的设计和应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形口径双模喇叭天线设计研究
XX XXXXXXX
XXXXXXXX XX XX XXXXXXX
摘要:介绍了圆形口径喇叭天线的基本原理,重点对双模圆锥喇叭进行了分析,最后仿真出一个双模工作的圆锥喇叭天线的方向图、驻波比以及轴比。
关键词:圆形口径喇叭;双模圆锥喇叭天线;方向图;驻波比;轴比
Design research on Circular aperture dual-mode horn antenna
XX XX XXXXXX
XX Univ., Xi’an 710071, 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circular aperture horn antenna are introduced, focusing on dual-mode conical horn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simulation work out a dual-mode conical horn antenna pattern, standing wave ratio and the axial ratio.
Keywords:circular aperture horn;dual-mode conical horn antenna; pattern; standing wave ratio; the axial ratio.
喇叭天线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微波天线,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频带宽,功率容量大,调整与使用方便。
它常用于如下几个方面: 1 大型射电望远镜的馈源,卫星地面站的反射面天线馈源,微波中继通讯用的反射面天线馈源;2 相控阵的单元天线;3 在天线测量中,喇叭天线常用作对其它高增益天线进行校准和增益测试的通用标准等。
1 圆形口径喇叭
圆锥喇叭一般采用圆波导馈电,描述圆锥喇叭的尺寸有口径直径D,喇叭长度R。
圆锥喇叭的口径场的振幅分布与圆波导中的TE11相同,但是相位按平方律沿半径方向变化。
图2-5计算了不同轴向长度圆锥喇叭的方向系数与口径直径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圆锥喇叭仍然存在着最佳尺寸。
与矩形喇叭类似,当轴向长度一定时,增大口径尺寸的效果将以增大口径面积为优势逐渐地转向以平方相位偏移为优势。
最佳圆锥喇叭的主瓣宽度与方向系数可以由以下公式近似计算:
0.5
(1)
图1 圆锥喇叭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圆锥喇叭的方向系数
在增益最大值(图中虚线)处,可归纳出R 与D 的近似关系
λλ
15.04.22
-=
D
R op (2)
2 多模喇叭
主模喇叭E 面的主瓣宽度比H 面窄,E 面的副瓣高,E 面的相位特性和H 面的相位特性又很不相同。
因此用主模喇叭作为反射面天线的馈源,使天线的效率提高受到限制。
为了提高天线口径的面积利用系数,就必须设法给主反射器提供等幅同相且轴向对称的方向图,即所谓的等化方向图。
多模喇叭就是应此要求而设计的,它利用不连续截面激励起的数个幅度及相位来配置适当的高次模,使喇叭口径面上合成的E 面及H 面的相位特性基本相同,从而获得等化和低副瓣的方向图,使之成为反射面天线的高效率馈源。
多模喇叭可以由圆锥喇叭和角锥喇叭演变而成,但一般都采用圆锥喇叭,利用锥角和半径的变化以产生所需要的高次模。
多模喇叭天线设计主要考虑以下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高次模激励结构 它包括变张角圆锥系统,半径跃变的圆柱系统和半径张角同时跃变的圆锥系统;第二部分是移相段, 它包括圆锥移相段和直波移相段等。
图2-7就是由变张角圆锥系统A —A ´、C —C ´和直波导移相段A-B ,圆锥移相段B —C 组成的多模喇叭。
图3 多模喇叭结构示意图
在(2–5)式中
A
x
m n
和
B
x
m n
等是TE 模和TM 模的振幅系数;二元函数
),(y x f
H x
和
)
,(y x f
E x
等为标准化的横向分布函数。
上标H 和E 表示TE
mn
和
TM
mn
模,角标x,y,z 表示沿该坐
标方向的分量;一元函数)(z f
H
表示沿z 向的传播。
通常,
]exp[]exp[)(z j z j z a a f
H
mn H
mn H
mn H
Γ+-= (3)
其中
a
H
mn
为TE
mn
模的传播常数,Γ
H
m n
为TE
mn
模的反射系数;)(z f
E
的情况类似。
当某一个缺少某个分量时,可认为相应的横向分布函数为零。
由波导理论还知道,对于任意截面的柱状波导,各模电磁场满足如下功率正交条件:
0)(
1221=∙⨯+⨯⎰*
*ds H E H E (4)
以上式子表明模式1和模式2不发生功率交换,既两个模式各自独立地携带能量,传输中互相不交换能量。
式3和4是多模馈源的理论基础。
多模圆锥喇叭的物理机理可表述如下:众所周知圆波导的主模是TE
11
模。
如果圆波导
工作于主模,则其辐射方向图呈现出极低的交叉极化峰值电平。
TE
n
1模对H 面和E 面的方
向图都有贡献,而模
TM
n
1对E 面方向图有贡献,对H 面没有贡献。
通常,由于主模为
TE
11
模的喇叭的E 面方向图比H 面方向图窄,形不成旋转轴对称的辐射方向图,其峰值交叉极化电平也必然高。
因此一般说来主模馈源是一种低效率馈源。
如果在主模馈源中引入产生高次模的装置,而且合适地配置高次模与主模的相对相位,充分利用不同高次模的不同特性,就有可能对馈源系统获得很好的性能。
图4 双模圆锥喇叭
图5 双模圆锥喇叭的口径场
图4和图5所示的为双模圆锥喇叭的结构和工作特性,它是在圆锥喇叭的颈部加入了一个不连续段,除了激励主模TE11外还激励了高次模TM11。
适当调整不连续段的长度和直径,就可以控制TE11和TM11两种模式之间的幅度比及相位关系,在喇叭口径上得到较为均匀的口径场分布。
3仿真结果
利用HFSS软件设计了一个双模工作的圆锥喇叭天线,此天线中心频率为2.4GHZ,采用圆波导馈电结构,并采用两个激励模式,两个模式的初始误差为90度,构成圆极化。
本节先介绍了如何在HFSS中实现对圆锥喇叭和圆波导馈电结构的建模,然后介绍波端口双模激励和辐射边界的设置,最后生成了驻波比,二维辐射远场,圆极化轴比的仿真结果。
(1)双模圆锥喇叭天线模型,如图6所示。
图6 双模圆锥喇叭天线模型
(2)查看E面和H面的远区辐射场方向图
因为设置的激励源电场初始值在x、y方向上的分量幅度相等,y方向上电场分量相位滞后90度,波沿着z轴正向传播,所以这是一个左旋圆极化波。
左旋圆极化波的远场增益方向图,如图7所示。
图7 左旋圆极化波的E面和H面增益方向图
(3)查看驻波比
分析结果报告,可以观察出,圆极化的驻波比都低于1.12,其性能特别好,接近于理想状态。
驻波比图,如图8所示。
图8 驻波比分析结果
(4)查看轴比
在分析结果报告中,将x轴theta范围修改为-60-60度,y轴的显示数据范围修改0-2
θ=),轴比约为0.1dB,接近理想圆极化。
后的报告如图9所示。
在最大辐射方向上(即00
图9 轴比分析结果
4总结
本文讲解了喇叭天线的原理以及矩形口径喇叭天线和圆形口径天线这两种基本的喇叭天线的设计。
在设计的过程中,翻阅了不少有关方面的书籍也在网上查阅了不少资料,对所获得的资料知识进行整理,筛选,延伸,总结,对有关的公式进行了推演,最后得出此双模圆锥喇叭天线的设计思路。
5 参考文献
[1]林昌禄.天线工程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陈腾博,刘琳琳.一种双频段圆锥喇叭天线的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07
[3]冯庆玉,杜汪洋.一种基于HFSS的4GHz双模圆锥喇叭卫星天线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8,24:110-111
[4]宋铮等.天线与电波传播[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5]李明洋等.HFSS天线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