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复习专题1《内能》考试测试卷
山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 内能的利用 练习题(含解析)
![山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 内能的利用 练习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e0617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4.png)
山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内能的利用练习题一、单选题1.(2022秋·山西太原·九年级统考期末)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的主人公为了拯救人类,点燃木星上的可燃气体,借助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把即将与木星相撞的地球成功推开。
“高温气体把地球推开”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2.(2022秋·山西吕梁·九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返回舱顺利返回地球。
返回舱在下落过程中能量变化相当于内燃机的()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3.(2022秋·山西临汾·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关于其四个冲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吸气冲程中,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B.压缩冲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小C.做功冲程中,燃料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D.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能量的极少部分4.(2022秋·山西临汾·九年级统考期末)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D.0.5g汽油和2kg汽油,它们的热值是一样的5.(2022秋·山西晋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冬天天气变冷,火锅以“麻、辣、鲜、香”且“方便、快捷”的大众化特色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下列关于火锅的说法正确的是()A.火锅里的汤汁温度高时比温度低时含有的热量多B.用气体燃料燃烧加热食物时,燃料的热值是不变的C.用气体燃料燃烧加热食物时,燃料的内能转化为化学能D.往火锅里加的食物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食物的内能6.(2022秋·山西吕梁·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模型”实验中,将适量的汽油喷入厚壁有机玻璃圆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筒内底转有两根与静电电机(电源)相连接的放电针,当放电针释放电火花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火花放电使汽油燃烧的过程,将电能转化为汽油的化学能B.此装置可模拟四冲程汽油工作时的做功冲程C.燃气将软木塞冲出的过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燃气的内能不变D.汽油的热值随其质量的变小而变小7.(2022秋·山西阳泉·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不锈钢水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B.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C.不锈钢的比热容比水小,不锈钢的吸热能力比水强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8.(2022秋·山西临汾·九年级期末)小汽车已经进入我们千家万户,而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下列有关汽油机的效率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的效率越高,消耗的燃料越少B.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低C.汽油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D.在汽油机损失的能量中,主要是废气带走的能量9.(2022秋·山西太原·九年级统考期末)夜幕下的广场,孩子们都喜欢骑上能发光的滑板车遛弯,这种滑板车在人的助力下可以滑行起来,同时轮子会发光,停下来时就不发光。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5c86f35d4d8d15abf234e7a.png)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甲、乙两块质量相同的不同金属,在沸水里加热一段时间.先取出甲将其投入一杯冷水里,当达到热平衡后,水温升高20 ℃.再取出甲块,立即将乙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水温又升高20 ℃.若不计热的损失,则由此可判断()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甲的比热容跟乙相等D.无法确定比热容大小2.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对小企鹅的对话,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A.企鹅只具有化学能,不具有内能B.冰山温度低,企鹅体温高,企鹅的内能较大C.一般情况下,企鹅行动迟缓,有利于维持体能,说明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D.无论温度高低,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3.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B. 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C. 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D. 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4.烟花三月,瘦西湖的万花园,花香袭人,这是因为()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5.关于内能的说法,描述正确的是()A.刚刚出炉的铁水有内能,冰块没有内能B.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C.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6.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C.铁、水、空气、磁场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0 ℃的冰没有内能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8.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B.建筑工地上尘上飞扬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9.下列粒子最小的是()A.分子B.电子C.花粉D.飞尘10.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B.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C.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砂石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 D.相同温度的不同物质,比热容一样大11.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ma=mb,则ca>cbB.若ma=mb,则ca<cbC.若ca=cb,则ma=mbD.若ca=cb,则ma>mb1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在0 ℃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13.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和乙,分别用相同的两盏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A.甲B.乙C.一样大D.无法判断14.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C.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D.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无关15.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多B.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到零C. 0 ℃物体内能为零D.一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内能二、填空题(共3小题)16.2012年5月,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17.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现代社会提倡“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以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太阳能由于清洁环保得以大力开发,小明家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 ℃的水50 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65 ℃,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 J.[c水=4.2×103J/(kg·℃)].18.如图所示,有两根粗细、长短相同的铜棒的铁棒,在两根棒上以酒精灯为中心用蜡对称粘上几根火柴.当酒精灯加热时,会发现火柴掉下来的顺序如图中的箭头所示,而且是铜棒下面的火柴先掉光.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1) 热从物体温度______ 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______的部分;(2)两根棒中导热性能好的是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如图,在某次研究物质的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______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_______.(2)在上述实验中,若想使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下一步的在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比较两者所用的时间.20.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此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2)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试验中最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食用油,而不用酒精灯,用电加热器加热好处是________.21.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如下探究: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表:(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空气环境的温度约为________ ℃,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________(至少填一个)(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________.(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_的.(4)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 min;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方法________的冷却效果更好.四、计算题(共3小题)22.把汽油装在滴定管内,适当调节阀门,记录到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把其中一个油滴滴在水面上形成最大的油膜面积为3 m2,试估算汽油分子的直径.23.1克食盐中约有1.04×1022个分子,把1克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m3,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24.炎夏,某工厂用冰块降温.一块质量为20千克的大冰块,温度由-20 ℃升高到0 ℃过程中,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多少热量?[c冰=2.1×103焦/(千克·℃)].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先后将甲乙两金属块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不计热的损失,℃Q吸=Q放,℃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同;由题知,甲金属块比乙多降低了20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相同的热量,甲金属块降低的温度多,所以甲的比热容小,故B正确.2.【答案】D【解析】A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B项,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温度高低和质量有关,冰山的质量远大于企鹅的质量,所含分子数量多,内能应大于企鹅的内能,故B错误;C项,企鹅行动迟缓,可减少消耗生物质能,可维持维持体能,但企鹅的运动属于宏观的机械运动与内能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D项,根据分子动理论可以得到: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D 正确.3.【答案】D【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材料等有关.从图中知,a与b、c与d的质量相同,a与c、b与d的温度相同,所以d的内能比c多,d的内能比b多,c的内能比a多,b的内能比a多.4.【答案】A【解析】烟花三月,气温升高,分子运动加快.人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闻到了香味,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5.【答案】D【解析】A项,任何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 ℃的冰块也有内能,A错误;B项,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与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分子个数有关,所以温度低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B错误.C 项,0 ℃的冰化成0 ℃的水,虽然温度不变,但要不断吸热,所以内能增大,C错误;D项,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D说法正确.6.【答案】B【解析】A项,由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所以“破镜不能重圆”,故A错误;B项,花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项,铁、水、空气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传递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叫磁场,它不是由分子组成的,故C错误;D项,根据分子动理论,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另外,物质在固态时体积不一定最小,例如水凝固成冰,体积要增大,故D错误.7.【答案】B【解析】A项,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0 ℃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B项,冰是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正确;C项,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具有、所含”,故C错误;D项,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都有关系,所以单凭温度不变,不能确定物体的内能就不变,故D错误.8.【答案】A【解析】A项,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是由于水分子运动的结果,此选项符合题意.B项,尘土飞扬,是指固体颗粒尘土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项,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项,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此选项不符合题意.9.【答案】B【解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电子是非常小的.花粉和飞尘都属于固体小颗粒,是由大量的微观粒子组成,所以最小的粒子是电子.10.【答案】A【解析】A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故A正确;B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故B错误;C项,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1 kg砂石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故C错误;D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各自的比热容值,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故D错误.11.【答案】B【解析】有图像可知(1)若ma=mb,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a的温度升高幅度大,由c=知,a的比热容较小,b的比热容较大.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2)若ca=cb,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a的温度升高幅度大,由m=知,a的质量较小,b的质量较大.C选项错误,D选项错误.12.【答案】D【解析】A项,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B 项,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C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C错;D项,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13.【答案】B【解析】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图象可知,初温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较大的是甲,因使用的是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c=,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升高温度大,它的比热容就小.所以c甲<c乙.14.【答案】B【解析】A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即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项,原子的直径为d=10-10m=10-10×109nm=0.1 nm,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以纳米为单位的,就是研究的原子,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有关,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15.【答案】A【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A项,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不是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故A正确;B项,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不管温度有多低,物体都具有内能,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0 ℃物体的内能并不为零,故C错误;D项,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D错误.16.【答案】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间隙)【解析】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间隙).17.【答案】8.4×106【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Δt求水吸收的热量.解:Q放=cmΔt=4.2×103J/(kg·℃)×50 kg×(65 ℃-25 ℃)=8.4×106J.18.【答案】(1)高低(2)铜【解析】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即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根据铜棒下面的火柴先掉光,可知道铜棒的导热性强于铁棒的.19.【答案】(1)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使沙子受热均匀(2)继续给水加热,直到与沙子的温度相同【解析】(1)由Q吸=cmΔt得,升高的温度Δt=,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沙子的温度变化较大.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使沙子能够均匀受热.(2)由于沙子的吸热能力弱,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高,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应进行的操作是继续给水加热直到与沙子的温度相同,并比较两者所用的时间.20.【答案】(1)温度计秒表(2)升高的温度(3)水热量损失小【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需要测量温度和加热时间,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秒表;(2)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试验中最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食用油,而不用酒精灯,用电加热器加热好处是热量损失小.21.【答案】(1)33 ℃质量和初温(2)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效果要好(3)慢(4)℃【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温度为33 ℃时,两温度计不再变化,故环境温度为33 ℃;与牛奶降温的因素很多,但只能保证其中一个发生改变,所以需要让质量和初温相同.(2)通过实验数据发现,相同时间内,水中浸泡的牛奶温度较低,说明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效果要好.(3)当实验时间较长时,相同时间内牛奶降温的速度逐渐变慢,就是指冷却速率变慢.这是由于随着牛奶温度下降,周围水的温度在升高,使牛奶冷却的速度变慢了.(4)热水和环境温差越大,热水降温越快,所以当热奶茶和环境温度差越大时先冷却,然后再放入适量冷牛奶,故℃的冷却效果更好.22.【答案】把汽油分子大致看作球形,油膜的厚度就是油分子的直径.根据“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可得,一滴汽油的体积:V==0.001 cm3,已知油膜的面积为S=3 m2,所以汽油分子的直径d==≈3.3×10-10m.答:汽油分子的直径约3.3×10-10m.【解析】已知“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可计算出一滴汽油的体积,又进而根据一滴汽油所形成的面积,可计算汽油分子的直径.23.【答案】℃4×109m3=4×1015cm3℃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n==2.6×106个/ cm3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答: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2.6×106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可获得的信息是: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解析】℃4×109m3=4×1015cm3℃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n==2.6×106个/cm3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答: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2.6×106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可获得的信息是: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24.【答案】解:冰块吸收的热量:Q吸=c冰m(t-t0)=2.1×103J/(kg·℃)×20 kg×[0 ℃-(-20 ℃)]=8.4×105J.答:这个过程中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8.4×105J的热量.【解析】知道冰块的质量、冰块的比热容、冰块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t0)求冰块吸收的热量.。
人教版初中物理2020中考复习专题《内能》专题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2020中考复习专题《内能》专题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b581dca0116c175f0e48c5.png)
《内能》专题检测一、单选题1.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A.晒太阳 B.钻木取火 C.搓手取暖 D.压缩空气2.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A.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B.从节能的角度考虑,烧开水时用铝壶比用铜壶好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D.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C.对物体做功,它的内能不一定增大D.温度相同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相同4.小明对在厨房中看到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用天然气炉烧菜,是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B.冬天烧开水时会看到壶嘴周围冒“白气”,“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用高压锅煮牛肉容易煮烂,是因为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D.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5.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D.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6.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利用水的A.密度较大B.质量较大C.体积较大D.比热容较大7.下列事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空气被压缩温度升高B.手捧热水袋,手变暖和C.两手互搓,使手暖和D.用铁锤煅打铁块,铁块温度升高8.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选材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下面那项是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 B.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C.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 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9.在下列过程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把铜放在热水中再取出 B.把煤块碾成煤粉C.水凝固成冰 D.水吸热升温二、多选题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C.黄豆和小米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D.粉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1.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12.根据表格中给出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常温常压下几种物质的比热容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大于固体的比热容B.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和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有关C.质量相同的水和铝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铝多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和干泥土的比热容13.下列情景中,通过做功使加点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搓手.取暖B.水蒸气...将塞子冲出C.烧水.D.压缩中的燃料混合物.....三、实验题14.九年级六班的同学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1)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__________的位置(选填“铁圈”或“铁夹”);(2)图乙是A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C;(3)下表是在实验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A组的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C,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4)A、B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是相同的,但将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却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丙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f7ef4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e.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活塞对硝化棉做功,硝化棉温度升高,该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B.图乙中塞子冲出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图丙中两铅柱之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D.图丁中瓶内盛少量水是为了降低瓶内空气的温度,防止瓶子温度过高而破裂2、如图是一台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示意图,设该汽油机的转速恒定为3000r/mi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B.该冲程中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缸内气体的内能C.该汽油机每秒做功50次D.该汽油机排出的尾气温度越高,它的效率就越高3、如图所示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工作过程依次是丁、丙、甲、乙B.飞轮惯性完成冲程的是甲、乙、丁C.丁图冲程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飞轮转速2400r/min,则该汽油机1s能做功20次4、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气缸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气缸顶部有火花塞B.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空气吸入气缸C.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装置,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一般情况下汽油机的压缩比大于柴油机,其功率也更大5、关于燃料及其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燃烧的燃料,热值等于零B.燃料完全燃烧时,它的热值最大C.燃料的热值与质量和燃烧状态无关D.燃料燃烧时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6、做同样的有用功,甲、乙柴油机用时和消耗柴油对比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完成工作时间消耗柴油柴油机量3h 5kg甲相同乙2h 6kgA.甲的功率较大,热机效率较低B.甲的功率较大,热机效率较高C.乙的功率较大,热机效率较高D.乙的功率较大,热机效率较低7、2022年6月5日上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载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进行为期6个月的科学实验探究和生活,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用了液态氢作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选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大的热值B.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火箭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航天员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稳定运行时,处于平衡状态8、小明取少量燃料置于燃烧皿中,点燃后对100g的热水加热4min,然后立即将其熄灭,测得消耗燃料4.2g,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中a线所示。
【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第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内能(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第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内能(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7180f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f.png)
【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第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内能一、单选题(共10小题)1.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在南极的小企−25∘C鹅豆豆和丁丁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其中正确的是( )A.豆豆:这里温度太低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B.丁丁:再冷,冰山也有内能,只不过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丁丁:真是太冷了,如果我们想办法让自己的温度升高的话,我们所含有的热量一定会增加,到时候就不冷了D.豆豆:对啊,那我们一起跺跺脚,让自己的内能增大暖和起来吧2.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单位:()J/kg⋅∘C水 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砂石0.92×103铜0.39×103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水的比热容是水的比热容的两倍200g100g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比较大D.一般情况下,我们把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约1kg的热量4.2×107J3.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吸收热量之比为:时,它2331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A.:B.:C.:D.:922912214.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和的纯净水,2kg4kg并用不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杯水中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为1.68×105JB.甲、乙两杯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之比为3:2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杯水升高的温度之比2:3D.将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从加热至沸腾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为20°C2:35.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C)−1]水 4.2×103冰 2.1×103酒精2.4×103沙石0.92×103煤油2.1×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等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一定相等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铝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初温相等的酒精和沙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酒精的末温可能比沙石的末温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7.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状态、温度均无关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2kg50∘C 4.2×105JD.的水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多9.如图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油吸热升温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B.物体吸热多少是由构成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C.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体吸热能力强D.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10.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一章内能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一章内能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71fd9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4.png)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密封了一段空气柱的注射器。
若迅速下压活塞,此过程中()A.密封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B.密封空气的内能变大C.能量转化情况与热机的做功冲程相同D.主要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注射器内空气的内能2.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比热容/J·(kg·℃)-1物质比热容/J·(kg·℃)-1铁0.46×103砂石0.92×103水 4.2×103冰 2.1×103A.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B.由于水比砂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C.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D.质量相等的砂石和铁,降低相同温度,砂石放出的热量大于铁放出的热量3.有关图中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B.乙图中,加热试管内的水之后,瓶塞被冲开,说明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丙图中,抽掉玻璃板,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是因为上方的气体密度小D.丁图中,用力迅速压下活塞后,玻璃筒内硝化棉着火,说明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了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甲球的比热容是乙球的2倍,若乙球吸收的热量是甲球的2倍后,迅速接触,则()A.热量将从甲球传给乙球B.热量将从乙球传给甲球C.两球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热传递的方向5.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A.老人晒太阳B.电饭锅煮饭C.下滑时小孩屁股会热D.冰箱冷藏食物6.如图装置,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两试管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同时加热相同时间,甲吸收热量多C.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热量多D.乙吸热升温比甲慢7.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C.秋天里,丹桂飘香D.冬天里,雪花飘飘8.如图所示,下列描述内能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B.图乙:用打气筒向瓶内不断打气,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图丙:被冲出的塞子是烫的,这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内能减少9.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些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10.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火车经过,铁轨的温度升高C.柏油路被阳光晒热D.火炉上水烧开了11.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非晶体B.第6min甲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C.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D.在0~8min内甲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12.依据你所学的热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0C 的冰块没有内能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13.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判断14.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B.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C.丙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丁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二、填空题15.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
初中物理:《内能与热机》复习检测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内能与热机》复习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9b5b57770bf78a6429546e.png)
初中物理:《内能与热机》复习检测题(含答案)(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2.如图1所示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高速行驶汽车B.烧水时C.反复弯折铁丝 D.钻木取火车胎温度很高水温升高铁丝发烫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B.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C.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4.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像如图2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图1图2A.1:2 B.1:1 C.1:4 D.2:15.如图3所示,在比较酒精和水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图3甲装置对相同质量的酒精和水进行加热,得到图3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用同一盏酒精灯对两个试管同时加热是为了使酒精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B.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热量不同C.从图线可知水的比热容比酒精的小D.从图线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6.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用加湿器使室内空气湿润B.冬天暖气设备用水作为介质传递热量C.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作为工作介质D.人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人体自身的温度7.下列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减少各种热损失B.加润滑油减少机器各部件之间的摩擦C.充分利用废气的能量,如建热电站D.采取少消耗总能量的办法8.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水 4.2×103铝0.88×103煤油、冰 2.1×103干泥土0.84×103砂石0.92×103铜0.39×103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比热容相同的一定是同种物质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9.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也越大B.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内燃机,工作时它们的点火方式也相同C.使用热值高的燃料,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10.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25℃的水,经过一天照射后,温度升高了50℃。
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1《内能》测试卷
![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1《内能》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18632ec5727a5e9846a6198.png)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专题1《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不同的()A.温度B.内能C.质量D.热量3.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 C.沙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B.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D.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5.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別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6.小红发现自己关于热传递、热量、温度的笔记有些错乱,请你帮助她把正确的挑选出来() 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少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C.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D.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含有热量少的物体7.铜球和铅球相互接触时,铜球将热量传递给铅球,这是因为()A.铜球的温度较高B.铜球具有的内能较多C.铜球具有的热量较多D.铜的比热容较大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住宅小区房屋的窗户玻璃都是双层的,且两层玻璃间还充有惰性气体,这是因为惰性气体()A.容易导电B.不容易导热C.能增加房间的亮度D.增大玻璃的密度9.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没有内能B.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多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10.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由中子和质子组成C.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D.原子核不能再分11.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 20 ℃的水变成4 ℃的水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C.水结成冰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12.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这现象表明了()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间有阻力二、填空题(共3小题)13.与固体相比,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表明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要______(大/小),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距离要______(大/小).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间的作用越______(大/小).14.宋代陆游在《村居书喜》中写道,“花气袭人知昼暖”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分子的运动与空气的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15.水的比热容为________;若将一杯温度为15 ℃的冷水加热成80 ℃的热水,则比热容将________;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___(后面两空均选填“改变”或“不变”).三、实验题(共1小题)16.如图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支温度计及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1)该实验中________(需要/不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2)加热过程中,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数据如表所示K100看表可知:水和煤油的初温都是20 ℃.加热3min后,煤油升高的温度为________,水升高的温度为________.由此得知: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3)除了采用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之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答: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17.1克食盐中约有1.04×1022个分子,把1克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m3,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18.把汽油装在滴定管内,适当调节阀门,记录到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把其中一个油滴滴在水面上形成最大的油膜面积为3 m2,试估算汽油分子的直径.19.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材料等有关.所以A、B 选项错误;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宏观的机械运动无关,所以C选项错误;分子的运动又称为热运动,所以物体的温度升高,内部分子运动剧烈,内能一定增加.2.【答案】A【解析】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热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时,热传递停止,不再发生热传递.所以甲、乙两个物体之间能够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的温度不相等.3.【答案】B【解析】热传递的结果是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两物体温度相等后,热传递停止.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两物体内能不要一定相等;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所以B选项正确.4.【答案】D【解析】A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选项正确.B项,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变化相同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选项正确.C项,沙的比热容较小,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大,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选项正确.D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没有关系,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选项错误.5.【答案】D【解析】A项,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图象可以看出:在加热相同时间,即吸收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更大,由公式c=可知,甲液体比热容较小,此选项错误;B项,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温度时,甲需要的时间较短,也就是甲需要的热量少,此选项错误;C项,加热时间相同,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此选项错误;D项,由图象可知:加热相同时间,即吸收热量相同时,甲液体温度高于乙液体温度,此选项正确.6.【答案】C【解析】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时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A项,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时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项,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故B错误;C.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故C正确;D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7.【答案】A【解析】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方式之一,传递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传递方向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最终两物体的温度相等.即只有在温度不同时,两物体之间才会发生热传递,能否发生热传递和内能、比热容等无关.故B、C、D错误,A正确.8.【答案】B【解析】房屋窗户采用双层玻璃的目的有两个:隔音、保温.惰性气体是否导电与隔音、保温没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惰性气体不容易导热,能够起到保温的目的,B符合题意;惰性气体对房间的亮度几乎无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降低房间亮度,C不符合题意;有无惰性气体对玻璃的密度没有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B.9.【答案】D【解析】A项,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不正确.B项,空中飞行的飞机和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无法比较,因为内能的大小和温度、质量、状态等有关.故B不正确.C项,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因为内能和动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两者的大小没什么关系.故C不正确.D项,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D正确.10.【答案】A【解析】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11.【答案】C【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物质的温度、质量位置没有关系.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通常比热容要发生变化.12.【答案】C【解析】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因为油漆中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13.【答案】小大小【解析】与固体相比,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表明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要小,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距离要大,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间的作用越小.14.【答案】温度温度【解析】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当温度升高时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温度的高低影响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15.【答案】4.2×103J/(kg·℃)不变改变【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无关;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若将一杯温度为15 ℃的冷水加热成80 ℃的热水,水的比热容不变,仍为4.2×103J/(kg·℃).水结冰后,状态改变,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所以水结冰后比热容将改变.16.【答案】(1)需要(2)24 ℃12 ℃水(3)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所需的时间的方法【解析】(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需使水和煤油的质量和初温要相同.(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都是20 ℃.加热3min后,煤油升高的温度为24 ℃,水升高的温度为12 ℃.由此得知:对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的温度上升的比煤油慢,(或升温相同时,水加热的时间比煤油长,)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3)由Q=cm℃t可得c=,判断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水和煤油两种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温度变化的不同;也可以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所需的时间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液体吸热能力的大小.17.【答案】℃4×109m3=4×1015cm3℃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n==2.6×106个/ cm3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答: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2.6×106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可获得的信息是: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解析】℃4×109m3=4×1015cm3℃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n==2.6×106个/cm3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答: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2.6×106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可获得的信息是: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18.【答案】把汽油分子大致看作球形,油膜的厚度就是油分子的直径.根据“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可得,一滴汽油的体积:V==0.001 cm3,已知油膜的面积为S=3 m2,所以汽油分子的直径d==≈3.3×10-10m.答:汽油分子的直径约3.3×10-10m.【解析】已知“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 cm3”可计算出一滴汽油的体积,又进而根据一滴汽油所形成的面积,可计算汽油分子的直径.19.【答案】Q吸=c水mΔt=4.2×1O3J/(kg·℃)×0.2 kg×50 ℃=4.2×1O4J;答: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4.2×104J.【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升高值,利用热量公式Q吸=cmΔt即可求解.。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一章内能经典测试题(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一章内能经典测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102b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4.png)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的中午时分,海边沙子比海水热,是因为沙子吸热多,海水吸热少B.在寒冷的冬季,地窖里面放桶水能防止冻坏蔬菜,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放热多C.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状态无关D.在盛夏的夜晚,微风一般从陆地吹向海洋3.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4.如图所示的热学现象中,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可以用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是否有关B.乙图说明空气的密度大于二氧化氮的密度C.丙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D.丁图说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时,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5.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这有助于生物体调节自身的体温,以免因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其主要原因是水的()A.比热容大B.沸点高C.密度小D.凝固点低6.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判断7.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高B.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低C.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D.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大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小的物体8.一位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结果描绘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一章内能经典练习卷(含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一章内能经典练习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8db02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3.png)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D.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越多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温度和内能都不变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物体温度一旦降到0℃,那么物体的内能就变成零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3.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初温都相等的A和B两种物体同时加热(不计热量损失),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相同的温度,B物体吸收的热量较多B.B物质的吸热能力比A物质的吸热能力强C.加热相同时间后将A和B接触,热量将从A传递给BD.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4.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功率小的机器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D.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5.如图装置,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两试管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同时加热相同时间,甲吸收热量多C.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热量多D.乙吸热升温比甲慢6.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7.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乙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比乙物质的比热容大B.比乙物质的比热容小C.和乙物质的比热容一样大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8.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C.秋天里,丹桂飘香D.冬天里,雪花飘飘9.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这有助于生物体调节自身的体温,以免因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其主要原因是水的()A.比热容大B.沸点高C.密度小D.凝固点低10.如图为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为非晶体B .该物质的凝固时间是10minC .该物质在B 、C 两点时温度相同,内能相等D .该物质的熔点是80℃11.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 m m =甲乙丙>,当其吸收热量情况如图所示时,升高的温度关系为t t t ∆<∆=∆甲乙丙,则关于这三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比热容最小B .甲、乙的比热容相等C .甲、乙的末温一定相等D .若三个物体的温度都降低1℃,丙放出的热量最少12.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C 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C 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中考物理考点跟进专题复习训练《内能》含详细解析
![中考物理考点跟进专题复习训练《内能》含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7b137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2.png)
内能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摄氏度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D.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放热时;温度一定降低;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温度降低;一定放出热量;但内能不一定减少3、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C铜<C铝;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内能将A.一定从铜传给铝B.一定从铝传给铜C.不会发生热传递D.不能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4、关于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B.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C.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少D.热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5、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C.阳光照射石板;石板温度升高D.用热水泡脚;脚感到暖和6、一杯开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变为一杯常温的水;则A.水的内能变小B.水分子平均动能变大C.水分子的平均速度变大D.水的比热容变小7、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8、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9、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的物质的内能D.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热值大10、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11、下列实验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C.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D.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12、能量转化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洗衣机甩干衣服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炉灶中的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用电热水器烧水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没有增加D.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4、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或体积无关B.燃烧l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15、下列事例中;用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B.冬天晒太阳;人感到暖和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D.烧红的铁块温度逐渐降低二、填空题16、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的缘故.烈日下;操场上单杠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17、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相同质量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18、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__的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轮胎停在水中;通过___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19、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较大.气温降低时;水能选填“放出”/“吸收”较多的选填“温度”;“内能”;“热量”.20、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它表示质量为的砂石;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当质量为30kg的砂石放出8.28×104J的热量后;其温度将降低 .21、如图:迅速压缩活塞;棉花燃烧;这是通过方式增大内能的;其中的能量转换是 ..22、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安庆市出租车使用天然气代替柴油或汽油.已知天然气的热值是7×107J/m3.当出租车消耗0.2m3天然气时;所释放的热量是J假定天然气完全燃烧.若天然气所释放热量的84%被水吸收;能使100kg的水温度升高℃.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23、在厚玻璃瓶内装少量水;然后向密闭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口会出现 ;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 ;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成小水珠;瓶内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24、如右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1你猜想______是主要原因填“a”或“b”;2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冬天人们常用两手搓擦取暖;这表明通过_________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热水袋也能给手取暖;这表明通过________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三、实验题注释26、5分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略测量蜡烛的热值q;图中A为穿有小木棍的容器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要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是和;2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则粗略测得这支蜡烛的热值q= J/kg.物理量测量值容器中水的质量m/g 150容器中水的初温25t1/℃容器中水的末温40t2/℃燃烧前蜡烛的质量20.6m1/g燃烧后蜡烛的质量20m2/g3小华通过本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更 ;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写一条即可.27、我国自行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服务于生活;混合动力汽车由一台内燃机和一台电机组成;这台电机既可以充当电动机驱动汽车;又可以充当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内燃机并不工作;蓄电池通过电机向车轮输送能量;当需要高速行驶或蓄电池储存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启动;向车轮输送能量;并通过电机给蓄电池充电.1内燃机工作时;是燃油燃烧时释放出的能转化为能.2某种型号的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的镍氢蓄电池组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输出电压/V 300额定功率/kW 30最大容量/kW·h30质量/kg 320汽车上的电机充当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该大于/等于/小于30kW.简单说明你判断的理由.3测试人员驾驶该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0.5h;观察仪表盘;发现这段时间内汽车消耗燃油5kg;车速为50km/h;蓄电池组储存的电能由最大值的80%增加到最大值.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汽车行驶时所受阻力f和车速v的关系如图所示.①完全燃烧燃油5kg能放出 J的热量.②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 ;牵引力做功为 J.28、3分如图所示;是研究“做功与内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就会跳起来.⑴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你应当注意观察的是A.打气过程B.打气时瓶内水的情况C.瓶塞跳起的现象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出现的现象⑵在你认为应当观察的一项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___;这一现象所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29、下列表述中;主要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_________..B.科技节“我的太阳”活动中水A.双手摩擦能发热温升高C.用电锯锯管材时火星四射D.水沸腾后将壶盖顶起E.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内的水 F.冬天喝完一杯热水后感觉很暖和30、小鹏同学做“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如图所示..他用气筒向装有少量酒精的瓶内用力打气的过程中;瓶内气体的内能会选填“增大”或“减小”..当他向瓶中继续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时;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是由于瓶内的气体对外做功使其内能 ;温度降低而液化选填“增大”或“减小”..2分四、作图题五、计算题31、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是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温度;当达到约260℃时木棒便开始燃烧.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只有0.25克.巳知:来回拉一次钻弓需1.0秒;钻弓长为s=0.25米;人拉钻弓的力为16牛顿;木头比热容c=2×103焦/千克·℃;室温为20℃;问: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25%被木棒尖端吸收;则1秒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3请你估算用多长时间才能使木棒燃烧起来32、4分五一假期;小明全家驾车从高淳到南京游玩;出发前;爱学习的小明收集轿车质量kg 1050车轮与地面接触总面积m20.15高淳到南京距离km 100预设行车速度km/h 90行驶lkm耗油量g 50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N 200012分匀速行驶lkm牵引力所做的功.=4.6×107/kg.22分全程消耗的汽油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汽油33、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25℃的水.经过一天照射后;温度升高到75℃;假设用煤烧水;水吸收的热量占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10%;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煤的热值是3.0×103J/kg.问1热水器中的水升温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焦2如果用煤烧水;那么需要多少千克的煤34、沼气是当前已开发和使用的一种新型能源..通过将农村大量的秸秆、人畜粪便等发酵来获取沼气;利用沼气来烧水做饭、点灯照明.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它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图所示是一农户沼气池及使用沼气的示意图.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沼气的热值约为1.9×107J/m31沼气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若沼气灶前的沼气压强至少为0.5kPa时;沼气灶能正常工作.根据图中压力表实质上是一个U形管压强计;里面装有染成红色的水的示数;通过计算说明;该农户此时;能否使用这个沼气池中的沼气来正常烧火做饭3若沼气灶正常工作时;将一壶质量为2.5kg、温度为20 ℃的水烧开;需要消耗沼气0.13 m3.试估算沼气灶烧水的效率.4推广使用沼气对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好处写出一条即可35、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一.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收4.2×106J的太阳能;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温度升高到40℃.求: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水的比热容C=4.2×103J/kg.℃2热水器5小时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3热水器的效率η;4若改用煤气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煤气的热值q=4.2×107J/kg;假设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36、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的质量决定了整车的性能与品质;现代汽车主要分汽油与柴油两类发动机;其中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是内燃机的气缸..某台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发动机内有四个气缸;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1min内完成的工作循环2600次93''汽油气缸内汽油和空气的混合密度1.35Kg/m3排气量 1.8L 热值 4.6×107J/Kg 发动机最大功率75KW 空燃比14:11汽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大;则1min内有用功J..2汽车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一个气缸正常工作四个冲程的顺序是对甲、乙、丙、丁重新排序;图所示的冲程内燃机给汽车提供动力..3汽车的排气量是指发动机气缸的工作容积;汽车排气量越大;功率越大..空燃比指汽缸内空气和燃油的质量比..当汽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根据表中数据求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7、近年来;汽车逐步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1现在汽车的发动机大多是用汽油作燃料的汽油机..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正处在冲程;2由于过度开发和使用加剧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现在很多地方正在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一种由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替代能源;其中普通汽油体积占90%;乙醇即酒精体积占10%..某型号汽车使用上述乙醇汽油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920N;每行驶100km耗油10kg..则10kg 乙醇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乙醇汽油热值q=4.6×107J/kg3该车此时的效率为多少4请写出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38、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市普通家庭..下表为总质量:1600kg 额定功率:100kW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水箱容量:5L8.0×10-2m2汽油是能源;发动机工作时;_____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3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g=10N/kg4假若该车在水平路面上以40kW的功率匀速行驶11.5min;消耗汽油1.5kg;求小=4.6×107Jkg汽车发动机的效率..q汽油六、简答题39、塑料日光温室塑料日光温室简称塑料大棚已在很多地区普遍推广使用;大棚蔬菜生产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不同的蔬菜以及同种蔬菜的不同生长期对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如韭菜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24℃;梅豆适宜温度为15℃-29℃范围内生长..塑料大棚可在人工控制下;对大棚内的温度、光照、湿度、气体等因素进行调节;形成适宜于蔬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小环境;对大棚内有关因素的调控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关系到农户的经济效益..请用已学过的知识解答以下两题中你感兴趣的一题..1说明在自然条件下为什么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会高于外界的气温如何调节大棚内的气温;又怎样做到既节省能源又能保持适当的温度;保证冬季蔬菜作物的生长2增加蔬菜大棚内CO2气体的含量;可提高蔬菜产量;产生增收效果..对封闭蔬菜大棚内昼夜CO2气体含量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如何增加大棚内CO2气体的含量如果要使大棚内的CO2气体含量大于室外;你有什么办法获得CO2气体要求操作简便;无污染;适合农村家庭使用研究塑料大棚1提出一个你认为有价值的;关于塑料大棚性能、特点、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如:研究外界气候条件对棚“增温效应”的影响..3简要说明你准备如何进行这项课题研究..40、1一同学在做测定电阻实验中将完好的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当接通电键时电压表示数相当于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过大;请分析一下原因.. 2小明和小刚为一件事争论起来..小明说:“零摄氏度的水和零摄氏度的水蒸气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它们的内能是一样的..”小刚说:“不对;它们的内能是不一样的..”你认为他俩谁说得对说出你的理由..41、在严寒的冬天;当觉得自己的手很冷时;常常会做以下两个动作:1用嘴对手心呵气;2把两只手合起来;反复摩擦..试说明这样做分别运用到哪些物理知识..答:1242、如图所示中是物理课堂上;老师做的实验:将装有一些水的玻璃瓶用打气筒不断地给塞紧塞子的瓶子打气;当空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瓶塞子会蹦出来;能听到“碰”一声响声;还看到在瓶内形成“白气”;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43、5分小明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打气后;发现气筒壁的温度明显高于打气前的温度..对于这个现象;你作怎样的解释44、4分有同学说;冬天穿棉袄觉得暖和是因为棉袄能产生热量..请你设计两个小实验来证明他的说法是错误的;并对冬天穿棉袄觉得暖和的原因做出解释..45、4分如图所示是研究“做功与内能改变关系”的实验;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会跳出来;同时瓶内出现白雾.1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你应当注意观察的是A.打气过程B.打气时瓶内水的情况C.瓶塞跳起的现象D.瓶塞跳起瞬间瓶内出现的现象2请你解释瓶内出现白雾的原因.七、综合题46、阅读短文;解答问题.如图甲所示是我国第一艘太阳能混合动力游船“尚德国盛号”..其最具特色的太阳翼采用高效晶硅异型太阳能电池板拼装而成;整艘船最多可容纳170位旅客;排水量为60吨.“尚德国盛号”驾驶室里有—个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装置;全船照明均采用节能型灯泡及LED灯;大大降低能源损耗;“尚德国盛号”年发电量可达1.7×104kW·h;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6.2×103kg;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7t.1卫星通过发射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2如果该船满载乘客从东海驶入黄浦江;游船所受到的浮力 ;船体排开水的体积将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已知ρ海水>ρ江水.3太阳能是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清洁无污染;LED灯可以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小明对LED灯很感兴趣;拆开了自己新买的LED节能手电筒;发现灯头里有2只相同规格的LED灯泡..请你帮小明判断一下2只LED灯泡是怎样连接的;写出判断方法.. ..4某次运行中游船以300kW的恒定功率启动并保持该恒定功率沿直线运行;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速度由零逐渐增大至最大值而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牵引力F与速度的倒数1/v的关系图线如图乙中的实线所示;则游船运动的最大速度为m/s;游船运行过程中所受阻力为 N.5若仅采用标准煤给“尚德国盛号”提供电能;为使其仍达到现行的年发电量;求完全燃烧标准煤产生的内能转化成电能的效率是多大已知标准煤的热值为3.0×107J/kg47、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图甲所示.⑴核电站是利用能来发电的;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了核选填“裂变”或“聚变”;⑵ 由于一系列的爆炸;使得大量的核燃料外泄;周围的人们处在核污染中.图乙中是核辐射标志的是;3了给处于高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消防员通过喷水的方法来有效降温;这是用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⑷如果核电站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6×106t的煤炭.6×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煤炭的热值为3×107J/kg.⑸“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说法中需要改正的是.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空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D.及时将生活垃圾;废电池装在一起丢入垃圾箱48、湛江市正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推开窗门;满目清翠;走出家门;街道宽敞整洁;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小明家住市中心;他担心奶奶寂寞;想奶奶与他同住;但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愿住;这激发了小明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暑假的某一天;他请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选定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测试点的气温;如表..地点麻章城镇居民区赤坎商业区寸金桥公园廉江城镇居民区龙海天海滨遂溪农村霞山市中心吉兆湾海滨徐闻农村雷州西湖公园气温℃36.1 37.2 34 35.5 32.8 33.5 37 32.5 34.2 34.51气温最低的区域是海滨;解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水的比热容大;2质量为10kg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了5℃;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5J;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3请你为湛江市“创模”献计献策;提出两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①多植树;②建造人工湖49、社会发展到今天;能源危机开始困扰着人类;人们寻找各种可能的未来能源;以维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2006年5月24日;欧盟、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草签了一系列关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协议..这是人类开发新能源的一个重大尝试;也是中国以完全平等的地位参加的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热核聚变是在上亿摄氏度的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在可控情况下发生核聚变..聚变反应中释放出来的核能提供大量的热量..就像造出一个“人造太阳”..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中国承担的首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部件——ITER导体任务已经于2011年8月19日正式开始批量生产..项目负责人武玉研究员介绍说;中国的ITER导体生产实现了100%的国产化;在参与ITER计划的7个国家中;中国是目前在此方面达到100%国产化率的两个国家之一..建成的实验反应堆;可以在16min 产生1.44×1012J的热量..据媒体报道:1升海水提取的氢的同位素;在完全聚变反应中释放的热量相当于300升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请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估算;并回答下列问题:1若汽油的密度是0.7×103kg/m3;300升汽油的质量是多少 2分2若汽油的热值是5×107J/kg;300升汽油完全燃烧释放多少热量 2分3需要从多少升海水中提取氢的同位素;在发生聚变反应时才可以产生1.44×1012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50﹪;则它可以提供给一台功率是2KW的空调正常工作多少小时 3分4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问题;人们正在积极寻找和开发新能源;你认为除了上述方式之外;目前人类还可以开发哪些新能源至少举出一种1分50、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图所示.1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 ;其中发生的反应是可以控制的;2如果核电站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5×106t的煤炭.5×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煤炭的热值为3×107J/kg.3“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说法中需要改正的是.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空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D.及时将生活垃圾;废电池装在一起丢入垃圾箱试卷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选项A说法错误;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的量度..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越多;选项B错误;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选项C说法正确..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不是分子的运动;选项C说法错误..故选C..考点:内能、热量、扩散现象2.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内能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物体的温度、及状态有关;物体吸热时;可以是状态发生变化如熔化;温度可以不变;内能一定增加..而物体温度降低;可以对外做功;不一定放出热量;但内能一定减少..选项B正确..考点:热传递3.解析试题分析: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且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C铜<C铝;放出相等的热量;铝的比热容大;Q=cmΔt;由温度降低的小;末温高;所以一定从铝传给铜;选项B正确..考点:热传递。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测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5a163b02768e9951e7389a.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测试试题(含答案)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小阳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您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吸烟”。
这句话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作用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很小2.下面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其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王锦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
B.陈发考试时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同学都闻到了气味。
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
3.一箱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A.比热容和热值均减半B.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C.比热容减半,热值不变D.比热容不变,热值减半4.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阳光照射下,龙潭公园里石凳温度升高B.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C.把蔬菜放人冰箱内,蔬菜温度降低D.寒冬两手相互摩擦,手掌温度升高5.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用铁锤打铁块,锤头和铁块都发热B.冬天站在太阳光下感到暖烘烘的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D.把一杯50°C的热水倒入一杯0°C的冷水里,冷水变热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宇宙是有起源的、有中心的C.面包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7.关于物体的内能,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温度相同的物体所含热量也相等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一块0℃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8.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1/ 7A.压缩弹簧需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固体、液体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粉碎机可以把岩石打成粉末,说明岩石分子很小D.萝卜放在泡菜坛里会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9.小明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被动吸烟。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cf1d5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9.png)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测试题(含答案)九年级物理内能单元测试题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很小。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
C.固体、气体、液体。
D.液体、固体、气体。
4、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A.蒸发现象。
B.扩散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固现象。
5、寒冷的冬季夜晚,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将脚泡一泡才睡觉。
在此过程中,脚的内能变化情况是()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确定。
7、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10、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B.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的水没有内能。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11、把一玻璃板放入水中,取出之后,玻璃板上会有一些水粘在上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玻璃上液化成的小水滴。
B.快速取出玻璃就不会有水。
C.水扩散到了玻璃中。
D.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二、填空题1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6、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时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要使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以采用加热和摩擦两种方法。
冬天,手冷时可以捂热水袋取暖,也可以两手搓搓取暖。
前者是用加热的方法改变内能的,后者是用摩擦的方法改变内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内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小红发现自己关于热传递、热量、温度的笔记有些错乱,请你帮助她把正确的挑选出来() 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少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C.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D.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含有热量少的物体2.对于飘在空中的尘埃,正确的说法是()A.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大B.它包含有几个分子C.它有几个“纳米”D.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 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银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D.磁铁能吸引铁钉4.禁烟令于2011年5月在我国生效.小小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您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地吸烟.“这句话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间有作用力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空隙D.分子很小5.由c=,关于同一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6.质量之比为1∶2的甲、乙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1,那么甲乙比热容之比为()A. 1∶1 B. 1∶2C. 2∶1 D. 1∶47.对于热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少B.温度高的物体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含的热量少C.在热传递过程中,同一物体温度改变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D.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含的热量多8.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到现在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图中哪个模型最相似?()A.B.C.D.9.下列物理现象或物理量,跟温度高低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热量B.热运动C.热能D.热传递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住宅小区房屋的窗户玻璃都是双层的,且两层玻璃间还充有惰性气体,这是因为惰性气体()A.容易导电B.不容易导热C.能增加房间的亮度D.增大玻璃的密度11.液态的蜡在凝固成固体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这说明()A.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B.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小C.同种物质液态的分子与固态的分子不同D.液态变为固态后分子间就无空隙了12.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3小题)13.如图所示,有两根粗细、长短相同的铜棒的铁棒,在两根棒上以酒精灯为中心用蜡对称粘上几根火柴.当酒精灯加热时,会发现火柴掉下来的顺序如图中的箭头所示,而且是铜棒下面的火柴先掉光.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1) 热从物体温度______ 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______的部分;(2)两根棒中导热性能好的是____________.14.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 ∶,热奶的温度约为90 ∶,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________ min 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1)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_______.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C.均匀降低(2)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 min.∶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你认为方式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15.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分子很小,其直径尺寸的数量级约为________ m.把10 cm3的水和10 cm3酒清混合后发现它们的总体积小20 cm3,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三、实验题(共1小题)16.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色拉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色拉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如图所示.(1)试管中加入的水和色拉油除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________相同.(选填“体积”、“质量”)(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3)由于没有直接测量比热容的仪器,因此这个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4)根据表中数据算出加热6 min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 J.(5)色拉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 J/(kg·∶).(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四、计算题(共3小题)17.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质量为2 kg,温度为25 ∶的水吸收6.72×105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为多少 ∶?若将该冷水与质量为1 kg,温度为70 ∶的热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混合后水的末温为多少 ∶?1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kg,初温为80 ∶的水吸收1.26×105J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多少?若这些热量被5 kg的-50 ∶冰块吸收,则冰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c水=4.2×103J/(kg·∶),c =2.1×103J/(kg·∶))冰19.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第一个装有200 g水,第二个装有200 g酒精,若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加热,根据加热时间与其对应的上升到的温度作成如图所示,求:(1)这个电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c水=4.2×103J/(kg·∶),不计热损失](2)酒精的比热容是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时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A项,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时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项,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故B错误;C.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改变的是温度,故C正确;D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2.【答案】D【解析】飘在空中的尘埃是固体小颗粒,比分子要大得多,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3.【答案】D【解析】磁铁能吸引铁钉,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属于分子间的作用力.4.【答案】B【解析】抽烟时,烟雾会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分子在空气中运动,从而使抽烟者周围的人们也会吸入烟雾,造成被动吸烟,所以选项B合题意.5.【答案】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比热的公式c=是由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t0)变形而来,可以利用它计算物质的比热容.6.【答案】A【解析】已知:m甲∶m乙=1∶2、Q甲∶Q乙=1∶1、Δt甲∶Δt乙=2∶1;根据Q=cmΔt得,c=,所以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7.【答案】C【解析】热量是过程量,即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多少,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谈到热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的热量,故B、D说法错误;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温度的变化量有关,与温度高低无关,同一物体温度改变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故A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8.【答案】D【解析】卢瑟福在总结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他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并位于原子中心,带负电荷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这个原子核高速旋转,因此,原子结构的模型就像太阳系一样,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电子相当于行星绕太阳运转.9.【答案】A【解析】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指发生热传递时,传递内能的多少,而温度高低是一个状态量;故热量与温度没有直接关系,故A符合题意;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可见热运动与温度有直接关系,故B不符题意;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具有的热能就越大;可见热能与温度有直接关系,故C不符题意;热传递是发生在温度不同的物体接触时产生的物理现象,与温度有直接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答案】B【解析】房屋窗户采用双层玻璃的目的有两个:隔音、保温.惰性气体是否导电与隔音、保温没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惰性气体不容易导热,能够起到保温的目的,B符合题意;惰性气体对房间的亮度几乎无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降低房间亮度,C不符合题意;有无惰性气体对玻璃的密度没有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答案】B【解析】液体变成固体时由于分子间距离减小而使体积减小;液态的蜡凝固时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减小了,由此可说明多数物体从液体变为固体时体积减小.12.【答案】C【解析】A项,由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合题意;B项,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不合题意;C项,水蒸气将木塞冲出,是气体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符合题意;D项,压缩空气,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合题意.13.【答案】(1)高低(2)铜【解析】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即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根据铜棒下面的火柴先掉光,可知道铜棒的导热性强于铁棒的.14.【答案】∶14随时间的变化热奶温度是先快后慢的降低(1)B(2)∶【解析】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水温约为20 ∶,热奶的温度约为90 ∶,热奶的温度比水温高,热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容器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则由图象可知:热奶的温度随时间降低的是曲线∶.热奶和容器中的水发生热传递时,直到二者温度相等时,热传递停止;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开始的5分钟温度极速降低,5-10分钟降低的比较缓慢,而10-15分钟内温度只降低几摄氏度,所以变化特点是随时间的变化热奶温度是先快后慢的降低.并且能从图上看出第14分钟两者的温度相同了.(1)参考这个实验的图象,沸水放在房间里,和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应该相似,即是先快后慢的规律.(2)一杯热奶咖啡冷却时,根据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先快后慢的规律可知:开始时温度自然降低的快,不必加冷牛奶,5 min后在温度降低比较缓慢的时候再加一匙冷牛奶,效果会比一开始就加冷牛奶到热咖啡中好一些.15.【答案】分子10-10间隙【解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十分微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把10 cm3的水和10 cm3酒清混合后发现它们的总体积小20 cm3.16.【答案】(1)质量(2)加热时间(3)温度(4)2.1×104(5)1.9×103【解析】(1)为了便于比较水和色拉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实验除让水和色拉油的初温相同外,实验前还必须控制水和色拉油的质量相同;(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的温度.实验中,我们控制水和牛奶的质量相同且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所以我们是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加热6 min水的温度变化量为Δt=45 ∶-20 ∶=25 ∶;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0.2 kg×25 ∶=2.1×104J;(5)因为加热6 min水和色拉油吸收的热量相等,因此由Q=cmΔt可得:c===1.9×103J/(kg·∶).17.【答案】解:由题意可知:冷水吸收热量Q吸=6.72×105J,冷水的质量m冷=2 kg,冷水的初温t0=25 ∶,由Q吸=cm(t-t0)得,吸热后水的终温:t末=+t0=+25 ∶=80 ∶+25 ∶=105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则水升高后的温度为100 ∶;(2)热水质量m热=1 kg,热水的初温t0′=70 ∶,若不计热损失时,Q吸=Q放且Q=cmΔt,得cm冷(t-t0)=cm热(t0′-t),混合后水的终温:t===40 ∶.答:混合后水的末温为40 ∶.【解析】(1)根据热量公式Q吸=cmΔt可计算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然后根据水的沸点判断水的末温;(2)冷水吸热的热量等于热水放出的热量,列出等式后可计算混合后终温.18.【答案】解:(1)由Q吸=cmΔt得水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30 ∶,水的初温为80 ∶,升高30 ∶后,水的温度为110 ∶,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并且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所以水吸热后,温度不会升高到110 ∶,水的末温为100 ∶;(2)由Q吸=cmΔt得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12 ∶;答:水的温度升高到100 ∶;冰块升高的温度为12 ∶【解析】(1)已知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水升高的温度,然后求出水的末温(注意水的末温为100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2)已知冰的质量、比热容、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可以求出冰块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19.【答案】(1)水在5 min内吸收的热量:Q吸=c1m1(t1-t01)=4.2×103J/(kg·∶)×0.2 kg×(35 ∶-15 ∶)=1.68×104J,不计热损失,所以电加热器5 min放出的热量Q放=Q吸=1.68×104J,电加热器1 min放出的热量:Q放===3.36×103J;(2)酒精在4 min内吸收的热量:Q吸′=4×Q放′=4×3.36×103J=1.344×104J,根据Q吸=cm(t-t0)可知,酒精的比热容:c2===2.2×103J/(kg·∶)答:(1)这个电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是3.36×103J;(2)酒精的比热容是2.2×103J/(kg·∶).【解析】(1)从图象中找出水的初温和末温,根据公Q吸=cm(t-t0)求出水在5 min内吸收的热量,即电加热器5 min放出的热量,再除以5即可得出每分钟放出的热量;(2)因为是相同的电加热器,所以可以求出酒精在4 min内吸收的热量,再根据公式Q吸=cm(t-t0)求出酒精的比热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