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盾构操作指导书》word版

《盾构操作指导书》word版

第七章盾构操作指导书1、盾构掘进操作指导书一、开始作业前准备工作1、将电控柜内的漏电开关及无保险丝断路器断开;2、确认电控柜上的“380V及220V电源”显示灯是否亮;3、确认电控柜上“控制电源”显示灯是否灭了;4、接通电控柜内的漏电开关,按动试验按钮,确认漏电开关能跳闸;5、确认油箱内液压油是否在上限(推进油缸全部缩进时确认);6、注脂泵贮罐中是否有油脂;7、通过切削刀盘支撑部的油位计,确认齿轮油位是否在液位计间(H-L间);8、确认切削刀盘驱动减速电机的减速机油位是否在液位计间(全部);9、确认液压用快速接头是否确实接上;10、确认No.2台车左边螺旋输送机P回路上的球阀是否全部打开。

二、掘进开始操作顺序控制电源(开)灯测试按钮(开)推进油缸操作方式(掘进)推进油缸P.U.(开)螺旋运输机闸门、拼装机旋回P.U.(开)螺旋运输机P.U.(开)超挖刀、注浆油缸P.U.(开)铰接、同步注浆箱搅拌P.U.(开)螺旋输送机P.U. (开)泥浆注入设备、同步注浆设备运转准备完成确认(推进油缸选择)按下要选择的油缸触摸键土箱车到位确认铃(安全确认)起动皮带输送机切削刀盘起动(左)或(右)推进油缸(伸)用SJ 速度旋钮调速螺旋输送机(ON)NO.1、NO.2螺旋输送机闸门(开)用螺旋机旋钮开关控制转数三、管片拼装操作室控制台操作顺序土箱车装满或到了所定的掘进量NO.1、NO.2螺旋输送机(OFF)推进油缸(止)切削刀盘(OFF)螺旋输送机闸门(闭)螺旋输送机P.U (OFF)推进油缸操作方式(组装)拼装机油缸P.U.(ON)管片组装操作(拼装机和推进油缸组装管片)拼装机油缸P.U.(ON)四、掘进结束操作顺序推进油缸P.U.(OFF) 螺旋机闸门、拼装机回转P.U.(OFF)螺旋机P.U.(OFF) 超挖刀、注浆油缸P.U.(OFF) 铰接、同步注浆搅拌P.U.(OFF) 控制电源(ON)五、纠偏方法根据盾构报表中高程和平面高程的偏差和盾壳与管片四周的间隙,严格控制盾构姿态,避免盾构卡住圆环管片,发现盾构姿态出现偏差时及时纠偏,使盾构按隧道设计轴线推进。

隧道盾构法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隧道盾构法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成都市轨道交通号线土建工程标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号:A版修改状态: 0发放编号:编制:复核:审核:批准:有效状态:2014年11月目录1、工程概况 01.1工程概述 01.2 设计概况 (1)1.3地质概况 (1)1.4区间右线管线与隧道关系 (3)2、适用范围 (3)3、编制目的 (3)4、编制依据 (4)5、施工测量内容 (4)5.1地面控制网测量 (4)5.2联系测量(几何定向,标高传递) (6)5.3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测量 (9)5.4 盾构施工测量 (11)5.5 VMT系统安装、调试、检测 (13)5.6盾构掘进测量 (14)5.7贯通测量 (16)5.8隧道竣工测量 (16)6、仪器的维护及测量注意事项 (17)6.1 测量仪器使用与维护 (17)6.2 测量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7)6.3 各种表格与记录 (18)7、测量保证措施 (18)7.1 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18)7.2 测量安全保证措施 (20)7.3 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21)间右线隧道盾构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成都地铁 号线土建工程 标金沙博物馆站~茶店子站两个盾构区间右线地铁隧道,即金沙博物馆站~一品天下站~茶店子站区间右线隧道,区间盾构自茶店子站小里程端下井始发,沿一品天下大街掘进至一品天下站大里程端接收,过站(一品天下站180.49m ),在一品天下站小里程端二次始发,沿同和路至青羊大道下穿摸底河到金沙博物馆站大里程端接收并吊出,本标段采用一台海瑞克S-786#盾构机(7号线编号25#盾构机)掘进施工。

盾构施工线路平面示意(如1-1图所示)。

图1-1 金~一~茶右线区间盾构施工线路平面示意图金沙博物馆站一品天下站 茶店子站摸底河青羊大道同和路一品天下大街蜀汉路成都地铁2号线1.2 设计概况成都地铁7号线土建工程6标金沙博物馆站~茶店子站两个盾构区间右线地铁隧道,茶店子站~一品天下站右线里程YCK33+789.9~YCK34+870.5,全长1080.6m。

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

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

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1000字
盾构隧道是一种常见的地下隧道建设方式,尤其适用于城市环境下的地下道路建设。

隧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盾构隧道的施工效果和使用效益。

下面就盾构隧道设计的一些指导原则进行简要介绍。

一、隧道选择
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评估地质环境的复杂程度。

同时,需要从经济性、社会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确定隧道的最佳位置。

二、隧道断面设计
盾构隧道的断面设计既要满足对交通工具的要求,也要确保路面的舒适性和通风效果。

一般来说,隧道断面的高度应根据交通工具的高度和通风需求进行设计,宽度应考虑车辆车身宽度和路面宽度等要素。

三、隧道长度和弯曲半径 design
隧道长度和弯曲半径的设计取决于道路的使用规模和具体位置。

在设计时还需结合地质情况和使用条件,确定最合适的长度和弯曲半径。

四、地质条件评估
地质环境复杂的区域,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评估地下环境的复杂程度、土层的稳定性等因素。

同时这也是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避免地下水位、软弱土层、城市建筑物等对施工的影响。

以上就是盾构隧道设计的一些指导原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细化,确保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和实用性。

【精品】盾构掘进作业指导书

【精品】盾构掘进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第二章盾构操作内容一、盾构操作基本步骤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操作面板1.控制室面板现场遥控板一、盾构机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开机前应首先确认无人停留在盾构机的危险区域(如皮带机等区域),无人对盾构机进行维修工作。

其次应依次打开水阀、加压泵和两台空压机,并确认它们能否正常工作。

再次检查土斗是否已准备好。

最后检查所余的电缆和水管长度是否足够。

(2)操作顺序1、检查复位功能键“Reset”工作是否正常(LED灯亮或不亮)。

若工作正常并使盾构机处于掘进模式,则先使测量系统(VMT)处于“advance”掘进模式,再依次按下下列泵的“start”键。

“filtercircuit”→“filtercircuitshield”→“lubricationpump”→“gearoilpump”→“steeringpump”→“feedpump”→“cutterheaddrive1”→“cutterheaddrive2”→“cutterheaddrive3”→“screwconveyor”→“auxiliaryhydraulics”→“pushpump”→“tailskinsealingcompound(“automatic”模式)“。

其次启动“cutterHeadStart”模式下的“Step1(慢速)”或“Step2(快速)”→“left或right”→“start”。

同时启动泡沫系统(现今使用“manual”模式),先启动“liquidpump(速度一般调至最大,约50左右)”,其次启动“airregulation”(速度一般在300L/min左右)。

再次,是否马上掘进(advance)取决于土仓压力,若土仓压力过高,则依次按下“beltconveyor”中的“start”键→“strokegate2”中的“open”键→“SCREWCONVEYOR”中的“start”键。

进行出土以减少土仓压力。

若过小,则先按“advance”掘进键,待压力升高到一定值后再出土。

地铁盾构隧道课程设计说明书

地铁盾构隧道课程设计说明书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基础工程] 课程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吴兴征课程编号:141238总学时:1.5周周学时:40h学分:1.0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三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开课时间:2017-2018 学年春学期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8年6月目录第一章课程题目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荷载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内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施工图绘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课程题目介绍如图1所示,为一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横断面,有一块封顶块K ,两块邻接块L ,两块标准块B 以及一块封底块D 六块管片组成,衬砌外62000=D mm ,厚度350=t mm ,采用通缝拼装,地层基床系数20000=k 3kN/m 。

混凝土强度为C50,环向螺栓为5.8级(可用8.8级)M30,管片裂缝宽度允许值为0.2mm ,接缝张开允许值为3mm 。

地面超载为20kPa 。

试计算衬砌受到的荷载,并用荷载-结构法按均质圆环计算衬砌内力,画出内力图,并进行隧道抗浮、管片局部抗压、裂缝、接缝张开等验算及一块标准管片配筋计算。

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课程设计说明书(共00页)姓 名 杨 均 学 号 导 师 丁 文 琪 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2010年7月1. 设计荷载计算1.1 结构尺寸及地层示意图ϕ=7.2ϕ=8.92q=20kN/m 图1-1 结构尺寸及地层示意图如图,按照要求,对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上层厚度进行调整:mm 43800 50*849+1350h ==灰。

按照课程设计题目,以下只进行基本使用阶段的荷载计算。

1.2 隧道外围荷载标准值计算 (1) 自重 (2)竖向土压若按一般公式:21/95.44688.485.37.80.11.90.185.018q m KN h ni i i =⨯+⨯+⨯+⨯+⨯==∑=γ 由于h=1.5+1.0+3.5+43.8=48.8m>D=6.55m ,属深埋隧道。

应按照太沙基公式或普氏公式计算竖向土压:a 太沙基公式: 其中:(加权平均值0007.785.5205.42.7645.19.8=⨯+⨯=ϕ) 则:b 普氏公式:取竖向土压为太沙基公式计算值,即:21/02.189p m KN e =。

(3) 拱背土压mkN R c /72.286.7925.2)41(2)41(2G 22=⨯⨯-⨯=⋅-=πγπ。

其中:3/6.728.1645.11.728.10.8645.1m KN =+⨯+⨯=γ。

(4) 侧向主动土压其中:21/02.189p m KN e =,则:2000022/06.154)27.745tan(1.122)27.745(tan )85.54.702.189(q m KN e =-⨯⨯--⨯⨯+=(5) 水压力按静水压考虑: a 竖向水压: b 侧向水压: (6) 侧向土壤抗力衬砌圆环侧向地层(弹性)压缩量: 其中:衬砌圆环抗弯刚度取2376.123265120.35×0.1103.45EI m KN ⋅=⨯⨯= 衬砌圆环抗弯刚度折减系数取7.0=η; 则:(7) 拱底反力其中:3/6.728.1645.11.728.10.8645.1m KN =+⨯+⨯=γ,与拱背土压对应则:2R /91.17410 955.2 2π-6.7955.20.2146+75.8π+189.02=P m KN =⨯⨯⨯⨯⨯。

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

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

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一、引言盾构隧道是一种在地下挖掘的隧道施工方法,用于建设地铁、地下通道等工程。

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设计标准和指导,确保盾构隧道的安全、高效建设。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设计应满足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震等因素的要求,确保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安全。

2. 经济性:设计应考虑施工成本、维护成本和使用寿命,追求最佳经济效益。

3. 可持续性: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内容1. 地质勘探: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包括地层特征、地下水位、地下岩石性质等。

根据勘探结果确定盾构隧道的设计参数。

2. 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使用要求,确定盾构隧道的结构形式、尺寸和材料。

考虑地震、地下水压力等因素,进行结构计算和抗震设计。

3. 施工工艺:根据盾构隧道的结构和地质条件,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

包括盾构机的选择、掘进方法、支护措施等。

4. 排水设计:根据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盾构隧道施工和使用期间的排水效果。

5. 通风设计:根据盾构隧道的长度、交通量等因素,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的合理控制。

6. 照明设计:根据盾构隧道的用途和长度,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确保隧道内的照明效果和能耗控制。

7. 消防设计:根据盾构隧道的用途和长度,设计合理的消防系统,确保隧道内火灾的及时发现和扑灭。

四、设计标准1. 地质标准: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参考相关地质标准,确定地层特征、岩石强度、地下水位等参数。

2. 结构标准:根据盾构隧道的结构形式和使用要求,参考相关结构标准,确定结构尺寸、材料强度等参数。

3. 施工标准:根据盾构隧道的施工工艺和地质条件,参考相关施工标准,确定盾构机的选择、掘进方法、支护措施等。

4. 排水标准:根据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参考相关排水标准,确定盾构隧道的排水系统和设备。

5. 通风标准:根据盾构隧道的长度、交通量等因素,参考相关通风标准,确定通风系统和设备。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 课程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公路隧道支护结构的基本计算方法,熟悉矿山法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工艺,掌握公路隧道施工设计的基本方法。

2 题目《公路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题目一: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II 类围岩(即IV级围岩),埋深H=3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3 KN/m3,计算摩擦角ф=35o ,变形模量E=6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二: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I 类围岩(即V级围岩),埋深H=5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0 KN/m3,计算摩擦角ф=25o , 变形模量E=1.5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三:某一级公路隧道通过III 类围岩(即IV级围岩),埋深H=3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3 KN/m3,计算摩擦角ф=35o ,变形模量E=6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四:某一级公路隧道通过II 类围岩(即V级围岩),埋深H=5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0 KN/m3,计算摩擦角ф=25o , 变形模量E=1.5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五: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V类围岩(即III级围岩),埋深H=2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5 KN/m3,计算摩擦角ф=50o , 变形模量E=10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题目六:某一级公路隧道通过IV类围岩(即III级围岩),埋深H=2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5 KN/m3,计算摩擦角ф=50o, 变形模量E=10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以上六题共用条件:衬砌材料采用C25喷射混凝土,材料容重γh=22 KN/m3,变形模量 E h=25GPa)3 隧道洞身设计内容(1) 按相应公路等级的行车速度确定公路隧道建筑限界(2) 按公路隧道要求对隧道衬砌进行结构设计(拟定结构尺寸);(3) 按规范确定该隧道的竖向均布压力和侧向分布压力;(4) 计算衬砌结构的内力(画出弯矩图和轴力图);(5) 对衬砌结构进行配筋验算。

盾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盾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盾构施工作业指导书1、线路描述鼓楼大街站~什刹海站区间(以下简称鼓什区间)区间出明挖段后沿鼓楼外大街南行,途中绕避鼓楼,沿鼓楼西大街折向东南,沿地安门内大街南行到达什刹海站,途中正穿或旁穿大量平瓦房,其中一处为文保建筑旧式铺面房。

鼓什区间起始里程为YDK18+107.794~YDK19+139.317,区间总长度为1031.523m,其中左线盾构起始里程为YDK18+256.594~YDK19+139.317,长度为882.723m,其余148.8采用明挖法施工。

受工期和场地限制,盾构机采用分体始发。

左线盾构始发井起始里程为YDK18+212.394~YDK18+256.594,长度为44.20m。

2、地质描述本工程隧道穿越多种地层,左线盾构始发段主要穿越⑥层粉质粘土,⑥1层粘土,⑥2层粉土,⑦4层中细砂,⑧层粉质粘土。

始发段拱顶地层主要为⑤8层卵石圆砾,⑥层粉质粘土,⑥1层粘土,⑥2层粉土。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揭露了4层地下水,第一层为上层滞水,较普遍存在;第二、三层为层间滞留水,仅局部存在;第四层为潜水,水位埋深较大,因多年干旱及附近施工降水等原因引起潜水水位大幅度下降。

3、地面房屋情况描述鼓什区间沿线房屋多为老式四合院建筑,绝大部分为70年代以前建筑,另外还存在部分100年以上建筑,结构主要以砖木、砖混为主。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卵石等组成。

场地属非液化地基,无不良地质作用,但上述这些建筑外观古老陈旧,多数存在墙体开裂、墙皮脱落现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该区间进行地铁隧道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建筑物的沉降。

4、正常掘进施工技术通过初始掘进和初期掘进段的地基变形监测的结果确定的在不同地质地层中盾构推进的各项参数的调节控制方法。

测定和统计不同地层条件下推力、扭矩的大小;盾构机姿态的控制特点;同步注浆的参数和浆液配合比;同步注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各种刀具的适应性等。

盾构隧道衬砌设计指南(前言、第一章)

盾构隧道衬砌设计指南(前言、第一章)

盾构隧道衬砌设计指南(前言、第一章)(国际隧道协会第二工作组) 摘要:本《指南》由国际隧协第二工作组(研究组)编写,分三章:第一章介绍设计程序概要;第二章为详细的设计方法;第三章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包括设计实例。

由于盾构隧道衬砌的设计方法不同,因此本指南并未建议应把重点放在其中某一设计方法上。

本指南提供了一些盾构隧道衬砌的基本概念,以便为隧道衬砌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前言 尽管本《指南》介绍了一些盾构隧道衬砌的基本概念,但它并不替代各个国家及各个工程项目的相关规范。

根据《国际隧协章程》(ITA.1976年)第二节所规定的国际隧协的目标,本指南的目的是推进盾构隧道的设计进步。

 本《指南》的工作开始于1993年国际隧协第二工作组(研究组)的阿姆斯特丹会议。

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和调查,本《指南》于1999年12月完成。

 本《指南》包括三章: 第一章 概述了盾构隧道设计程序; 第二章 介绍了详细的设计方法; 第三章 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包括盾构隧道设计实例。

 由于存在各种合适的盾构隧道衬砌设计方法,因此本《指南》并未建议优先考虑某一设计方法,而是介绍了全球普遍使用的设计方法。

 盾构隧道通常在软弱围岩中开挖,而非在岩石中开挖。

隧道衬砌参数,如尺寸和材料强度,不仅受围岩条件的制约,而且还受施工条件的制约。

隧道衬砌设计实践需要丰富的经验与实践及理论知识。

因此,本《指南》不可能包括隧道衬砌设计的每个方面,但本《指南》将提供一些对设计实践人员十分有用的基本知识。

希望这些基本知识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进步会不断改进。

 第一章盾构隧道衬砌设计程序概要隧道规划工作之后,总是按如下顺序设计盾构隧道衬砌。

 1 坚持规范、规程和标准 拟建的隧道应按适当的规范标准、规程或标准进行设计,而这些规范标准、规程或标准由主管此项目的人员确定,或由项目负责人员与设计人员讨论确定。

 2 确定隧道内部尺寸 确定拟设计隧道的内径应考虑隧道用途所需空间尺寸的大小。

盾构隧道衬砌设计指南(第三章)

盾构隧道衬砌设计指南(第三章)

盾构隧道衬砌设计指南(第三章)(国际隧道协会第二工作组) 第三章设计实例设计实例1 (本设计实例由日本隧道协会编写)1 隧道功能 设计的隧道将用作污水隧洞。

 2 设计条件 2.1 管片尺寸 管片类型:RC,平板型 管片衬砌直径:DO=3350mm 管片衬砌矩心半径:RC=1612.5mm 管片宽度:b=1000mm 管片厚度:t=125mm 2.2 围岩条件 埋深:H=15.0m 地下水位:G.L.-2.0m Hw=15.0-2.0=13.0m N值:N=30 土的容重:γ=18kN/m3 土的水下容重:γ’=8kN/m3 土的内摩擦角:φ=32度 土的粘聚力:C=0 kN/m2 反作用系数:k=20MN/m3 侧向土压系数:λ=0.5 附加荷载:PO=10kN/m2 盾构千斤顶推力:T=1000kN@10个 岩土状况:砂质 材料允许应力: 混凝土: 额定强度fck=42MN/m2 允许抗压强度σca=15MN/m2 钢筋(SD35): 允许强度σsa=200MN/m2 螺栓(材料8.8): 允许强度σBa=240MN/m2 在检验管片衬砌承受盾构千斤顶推力的安全性时,可以采用修正的允许应力值(修正的允许应力值是上述应力值的165%),这是因为管片衬砌可评定为临时结构。

2.3 设计方法 本盾构隧道将依据日本土木工程师协会颁发的《盾构隧道设计与施工规范》进行设计。

 l 如何检验/计算分力:弹性公式法(见本指南表Ⅱ-2)。

 l如何检验衬砌的安全性:允许应力设计法。

 3 荷载条件 3.1 隧道拱顶处减低土压计算 用Terzaghi公式计算隧道拱顶处的垂直土压(Pel)。

 Pel=MAX(γ’h0,2γ’Do) h0=4.581m(由Terzaghi公式给出;见本《指南》2.2节“围岩压力”中的公式2.2.1)<2D0=6.7m Pel=2γ’D0=53.60kN/m2 3.2 荷载计算 静止荷载: g=γc@t=3.25kN/m2 式中: γc =RC管片的容重=26kN/m3底部静止荷载的反作用:Pg=πg=10.21kN/m2 隧道拱顶处垂直压力: 土压:Pel=2γ’Do=53.60kN/m2 水压:Pwl=γwHw=130.00kN/m2 P1= Pel+Pwl=183.60kN/m2 隧道底部垂直压力: 水压:Pw2=γw(Do+Hw) =163.50kN/m2 土压:Pe2=Pel+Pwl-Pw2 =20.10kN/m2 隧道拱顶处侧向压力: 土压:qel= λγ’(2Do+t/2) =27.05kN/m2 水压:qwl=γw (Hw+t/2) =130.63KN/m3 q1=qel+qwl=157.68kN/m2 隧道底部侧向压力: 土压:qe2= λγ’(2Do+DO-t/2) =39.95kN/m2 水压:qw2=γw(Hw+DO-t/2) =162.88kN/m2 q2=qe2+qw2=202.83kN/m2 反作用力: )]0454.0(24/[)2(4211kRc EI q q p +−−=δ =0.00016374m Pk=kδ=3.27kN/m2 式中, δ=隧道起拱线处衬砌的位移; E=管片弹性模量=33000000kN/m2; I=管片面积惯性矩; =0.00016276m4/m; k=反作用系数=20MN/cm3。

盾构施工作业指导书(2)

盾构施工作业指导书(2)

目录1.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施工工艺流程 (1)5.技术要求 (6)6.劳动组织 (6)7.设备机具配备 (7)8.质量控制及检验 (7)9.安全及环保措施 (7)太平隧道【虎~虎】区间盾构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编制盾构施工作业指导书,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现场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规范施工,同时也有效的保证了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该作业指导书可以帮助一线操作人员对施工程序更加了解,使现场施工更具可操作性。

2.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穗莞深城际修改施工图洪梅至长安金沙段盾构隧道设计总说明及平纵断面、端头加固设计图设计图》第八册;(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3.适用范围太平隧道盾构区间施工设计范围:SZH-2标虎门火车站~1、2号工作井盾构区间隧道。

虎门火车站~虎门商贸城区间盾构段右线范围为:DK47+432.601~DK48+100,DK48+384.5~DK50+479.119,全长2762.09m;左线范围为:ZDK47+456.165~ZDK48+122.4,ZDK48+276~ZDK49+820.139,全长2210.374m。

4.施工工艺流程4.1施工工艺流程图盾构掘进工作是盾构隧道施工的主要环节,掘进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施工中应使各个环节、工种密切配合,环环相扣,施工的进度、质量才可能满足总进度目标、质量目标的要求。

盾构隧道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图4-1 盾构掘进作业工序流程图4.2施工工艺及要求 4.2.1盾构掘进方向控制根据以往盾构施工经验及相关理论知识,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控制盾构掘进方向:⑪ 采用隧道自动导向系统和人工测量辅助进行盾构姿态监测该系统配置了导向、自动定位、掘进程序软件和显示器等,能够全天候在盾构机主控室动态显示盾构机当前位置与隧道设计轴线的偏差以及趋势。

盾构掘进作业指导书

盾构掘进作业指导书

盾构掘进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盾构掘进作为一项重要的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在隧道、地铁等项目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确保盾构施工的安全、高效进行,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和操作流程,以引导施工人员按照规范进行作业。

二、工地准备1. 检查并确保盾构机的正常运转,包括刀盘、导向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各项设备的功能正常;2. 根据工程要求,检查盾构管片及其他工具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并准备充足的备用件;3. 检查施工现场的支护设备、通风设备和应急设备是否完备;4. 确保施工现场符合安全操作要求,包括作业区域划定、施工标识、安全标示等。

三、盾构作业操作流程1. 盾构机的安装与调试(1)在位置指示器的指引下,将盾构机准确定位,并进行刀盘切割;(2)根据盾构机的尺寸和重量,使用适当的设备进行吊装;(3)将盾构机移动到预定的位置,并确保机体水平;(4)根据设计要求将盾构管片从施工井运送至工作井,并进行预先组装;(5)进行盾构机的灌浆密封、电气连接等调试工作。

2. 盾构掘进的操作流程(1)根据设计要求,在工作井底部垫设沙板,并进行初次掘进;(2)根据盾构机的推进力和掘进速度,确定合适的进推速度,并进行掘进;(3)及时清理刀盘上的渣土,确保刀盘正常工作;(4)对土层进行连续注浆,加固土层结构;(5)进行临时支护工作,并使用盾构管片进行二次衬砌;(6)根据施工需要,启用脱盾设备进行管片的吊装、拼装和安装;(7)密封管片接口,并进行灌浆密封;(8)继续掘进,重复以上工序,直至完成整个施工环节。

3. 盾构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隔离带和安全警示牌,并严格落实安全交底;(2)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并按规定进行操作;(3)严禁操作人员饮酒、吸烟等影响安全的行为;(4)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确保现场安全秩序;(5)定期检查盾构机及相关设备的安全状况,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6)及时记录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和事故,并进行整改和防范措施。

地铁盾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地铁盾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地铁盾构施工作业指导书前言本作业指导书根据沈阳地铁施工的相关经验,结合股份公司施工工艺手册、《盾构技术理论与实践》及相关施工规范,并以石家庄地铁为施工背景编写。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适用于土压平衡盾构机,并可做作泥水盾构施工参考。

目录一、适用范围.........................................................................................................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2.1 编制依据................................................................................................2.2 编制原则................................................................................................三、作业准备.........................................................................................................3.1 技术准备................................................................................................3.2人员配备.................................................................................................3.3物资、设备准备 ...................................................................................3.4施工现场准备........................................................................................3.5其它准备.................................................................................................四、技术要求.........................................................................................................4.1 原材料及其它材料要求.....................................................................4.2管片检验要求........................................................................................五、施工工艺流程................................................................................................5.1 盾构井端头处理 ..................................................................................5.1.1 作业内容 ..................................................................................5.1.2 工艺流程图..............................................................................5.1.3 工序步骤 ..................................................................................5.1.4 工艺装备 ..................................................................................5.1.5 人员组织 ..................................................................................5.1.6施工质量检查、检验验收....................................................5.2 盾构机组装、调试施工.....................................................................5.2.1 作业内容 ..................................................................................5.2.2 工艺流程图..............................................................................5.2.3 施工工艺 ..................................................................................5.2.4 质量控制措施 .........................................................................5.2.5 设备工具配置.......................................................................5.2.6 人员配置 ..................................................................................5.2.7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3 盾构洞门破除施工..............................................................................5.3.1 作业内容 ..................................................................................5.3.2 工艺流程图..............................................................................5.3.3 施工工艺 ..................................................................................5.3.4 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5.3.5 劳务组织 ..................................................................................5.3.6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5.3.7质量控制措施 ..........................................................................5.4 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施工.....................................................................5.4.1 作业内容 ..................................................................................5.4.2 工艺流程图..............................................................................5.4.3 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措施...................................................5.4.4 材料需求 ..................................................................................5.4.5 人员组织 ..................................................................................5.4.6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5.4.7 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5.5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工艺.....................................................................5.5.1 工艺概述 ..................................................................................5.5.2 工艺流程图..............................................................................5.5.3 施工工艺 ..................................................................................5.5.4 劳务组织 ..................................................................................5.5.5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5.5.6质量控制措施 ..........................................................................5.5.7 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5.6盾构到达施工........................................................................................5.6.1作业内容 ...................................................................................5.6.2工艺流程图...............................................................................5.6.3 施工工艺 ..................................................................................5.6.4 材料及设备..............................................................................5.6.5 劳务组织 ..................................................................................5.6.6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5.7 常压开仓施工.......................................................................................5.7.1 工艺概述 ..................................................................................5.7.2 工艺流程图..............................................................................5.7.3 施工工艺 ..................................................................................5.7.4 常压开仓设备及材料............................................................5.7.5 常压开仓劳务组织 ................................................................5.7.6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7.7质量控制说明 ..........................................................................5.8 盾构带压进仓作业工艺.....................................................................5.8.1 工艺概述 ..................................................................................5.8.2 工艺流程图..............................................................................5.8.3 施工工艺 ..................................................................................5.8.4 工艺装备 ..................................................................................5.8.5 劳务组织 ..................................................................................5.8.6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8.7 质量控制说明 .........................................................................5.9 盾构穿越特殊地段施工.....................................................................5.9.1 工艺概述 ..................................................................................5.9.2 工艺流程图..............................................................................5.9.3 施工工艺 ..................................................................................5.9.4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5.9.5劳务组织 ...................................................................................5.9.6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5.9.7 质量控制措施 .........................................................................5.10 管片安装工艺 ....................................................................................5.10.1 作业内容................................................................................5.10.2 工艺流程图............................................................................5.10.4工艺装备 .................................................................................5.10.5 劳务组织................................................................................5.10.6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5.11 管片缺陷处理 ....................................................................................5.11.1 作业内容................................................................................5.11.2 工艺流程图............................................................................5.11.3 施工工序步骤.......................................................................5.11.4 作业组织................................................................................5.11.5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5.11.6 质量控制................................................................................5.12 壁后注浆施工工艺 ...........................................................................5.12.1 作业内容................................................................................5.12.2 工艺流程及管理程序图 .....................................................5.12.3 施工工艺................................................................................5.12.4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5.12.5 劳务组织................................................................................5.12.6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5.12.7 质量控制措施.......................................................................5.13 监控量测 .............................................................................................5.13.1 作业内容................................................................................5.13.2 工艺流程图............................................................................5.13.4 工艺装备................................................................................5.13.5 作业组织................................................................................5.13.6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5.13.7 质量控制措施.......................................................................5.14 控制测量 .............................................................................................5.14.1 作业内容................................................................................5.14.2 工艺流程图............................................................................5.14.3 施工工艺步骤.......................................................................5.14.4 人员组织................................................................................5.14.5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在黏土层、砂土层及砂砾层施工的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施工。

盾构隧道衬砌设计指南(第二章)

盾构隧道衬砌设计指南(第二章)

盾构隧道衬砌设计指南(第二章)(国际隧道协会第二工作组) 第二章盾构隧道衬砌设计方法1 总则 1.1 应用范围 本《指南》为i)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和ii)在非常软弱的地层(如冲积或洪积层)中修建的盾构隧道的二次衬砌的设计提供了总要求。

本《指南》亦可用于隧道掘进机(TBM)在土层或软岩中开挖的岩石隧道的管片衬砌。

软弱围岩的物理性质如下: N≤50E=2.5×N≤125 MN/m2q u=N/80≤0.6 MN/ m2公式1.1.1式中,N:标贯试验得出的N值;E:土的弹性模量E;B-B断面A-A断面图Ⅱ-2 管片衬砌盾壳内完成的管片衬砌系统:所有管片都有盾壳内拼装、衬砌在盾壳内完成的管片衬砌系统。

 扩大型管片衬砌系统:除封顶管片外,其他所有管片都在盾壳内拼装,而封顶管片在紧接盾壳之后插入,完成衬砌施作的管片衬砌系统。

 厚度:隧道横截面上衬砌的厚度。

 宽度:宽片的纵向长度。

 接缝:衬砌中不连续的部分及管片之间的接触面。

 接缝的类型: A普通型接缝 a.具有连接件a)直型钢螺栓b)曲型钢螺栓c)可重复使用的倾斜型钢螺栓d)塑料或钢制连接件b.无连接件c.具有导向杆B雌雄型接缝 C铰接型接缝 a.凸凹面铰接型接缝b.双凸面铰接型接缝c.具有中心调节元件(钢杆件)的接型接缝d.无中心调节元件的铰接型接缝D销式接缝 环形接缝:环与环之间的接缝。

 径向接缝:管片之间的纵向接缝。

 接缝螺栓:连接管片的钢螺栓。

 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应选取适当的衬砌构成、管片形状、接缝和防水细节、公差等,以便高效、可靠、迅速地拼装管片。

选取上述内容,应考虑下列因素: l管片拼装方法、细节及拼装设备; l隧道的功能要求,包括寿命和防水要求; l围岩和地下水状况,包括地震状况; l隧道当地的施工习惯。

 1.4 符号 本《指南》中有下列符号(见图Ⅱ-3): t:厚度; A:面积; E:弹性模量; I:面积惯性矩; EI:抗挠刚度; M:力矩; N:轴向力; S:剪切力; ζ:通过接缝处毗邻管片传递的力矩的增加量与M(1+ζ)的比值。

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

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

篇一: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第三篇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第一章基本情况介绍我国在城市地下铁道的建设中,因埋深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允许采用明挖法施工时,矿山法暗挖施工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施工方法,但从已建地下铁道的工程实践上看,因其难于从根本上解决防渗漏水问题、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和工程进度难于控制等因素,在地下铁道的建设中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局限。

而盾构施工法以其良好的防渗漏水性、施工安全快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极小等优点,在地下铁道的建设中已成为重要的可选施工方法之一,在许多场合已成为首选方法。

尤其是随着近年国内外盾构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盾构设备在工程成本中所占比重的下降,盾构法施工的综合工程造价已接进甚至低于矿山法暗挖施工,特别是在地层条件差、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位高等情况下盾构法已具明显技术经济优越性。

随着我国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高潮的到来,地下铁道的建设呈高速增长之势,从长远来看,盾构隧道技术在包括城市地下铁道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世界各国的地下铁道等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与我国一致,即主要采用盾构法、矿山法及明挖法3大系列技术及各种辅助工法。

根据日本1991年对东京、大阪等主要城市的统计,在总延长75224米的城市隧道工程中,矿山法的比例占6.1%、盾构法占60.9%、明挖法占33%。

在建筑物密集和对周围环境影响限制严格的大城市中,盾构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章盾构断面及隧道线型设计2.1 内空及断面形状自1869年greathead 发明圆形回转式盾构机以来,盾构隧道断面的主要形状为圆形。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盾构断面的形状出现了半圆形、矩形以及马蹄形等,但一般圆形断面使用得最广泛,成了盾构断面的标准形状。

其主要理由如下:①一般条件下,对外压是坚固;②施工中,便于盾构机的推进和管片的制作和拼装;③即使盾构机产生偏转,也对断面利用影响不大。

最近,除单圆断面外,又出现了双圆盾构隧道断面,如日本广岛54号国道系统盾构工程—世界首条双圆盾构工程、名古屋4号线隧道工程、千叶县干线管道建设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第三篇盾构隧道设计指导书第一章基本情况介绍我国在城市地下铁道的建设中,因埋深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允许采用明挖法施工时,矿山法暗挖施工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施工方法,但从已建地下铁道的工程实践上看,因其难于从根本上解决防渗漏水问题、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和工程进度难于控制等因素,在地下铁道的建设中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局限。

而盾构施工法以其良好的防渗漏水性、施工安全快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极小等优点,在地下铁道的建设中已成为重要的可选施工方法之一,在许多场合已成为首选方法。

尤其是随着近年国内外盾构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盾构设备在工程成本中所占比重的下降,盾构法施工的综合工程造价已接进甚至低于矿山法暗挖施工,特别是在地层条件差、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位高等情况下盾构法已具明显技术经济优越性。

随着我国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高潮的到来,地下铁道的建设呈高速增长之势,从长远来看,盾构隧道技术在包括城市地下铁道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世界各国的地下铁道等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与我国一致,即主要采用盾构法、矿山法及明挖法3大系列技术及各种辅助工法。

根据日本1991年对东京、大阪等主要城市的统计,在总延长75224米的城市隧道工程中,矿山法的比例占6.1%、盾构法占60.9%、明挖法占33%。

在建筑物密集和对周围环境影响限制严格的大城市中,盾构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章盾构断面及隧道线型设计2.1 内空及断面形状自1869年greathead 发明圆形回转式盾构机以来,盾构隧道断面的主要形状为圆形。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盾构断面的形状出现了半圆形、矩形以及马蹄形等,但一般圆形断面使用得最广泛,成了盾构断面的标准形状。

其主要理由如下:①一般条件下,对外压是坚固;②施工中,便于盾构机的推进和管片的制作和拼装;③即使盾构机产生偏转,也对断面利用影响不大。

最近,除单圆断面外,又出现了双圆盾构隧道断面,如日本广岛54号国道系统盾构工程—世界首条双圆盾构工程、名古屋4号线隧道工程、千叶县干线管道建设工程。

而我国在上海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也修建了国内第一条杨浦线双圆盾构隧道工程。

此外,随着内河及远洋航运事业的发展,在内河、海湾(海峡)通行轮船的吨位和密度越来越大,要求桥下通行的净空越来越高,跨度也越来越大,使修建桥梁的造价及难度大增。

同时,受城市规划的限制,不管是修建隧道还是道路桥梁,两岸线路的衔接随着城市的发展更为困难。

因此,修建水下大断面盾构隧道跨越江河及海湾(海峡)就成为主要的可选方案,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成为唯一选择。

如我国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武汉越江大断面盾构公路隧道,杭州万庆春路大断面盾构隧道、南京越江大断面盾构隧道等。

这些都是随着盾构技术的进步,要求即能满足使用目的,又能保证结构安全,同时具备功能强、造价低的结果。

2.2 不同用途隧道的内空断面盾构隧道的内径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满足使用目的所必要的内空(包括维修管理上的裕度和施工误差)和施工上的安全性,而其外径则是内径加衬砌厚度(一次衬砌或一次加二次衬砌)决定的。

2.2.1 单线地铁尺寸的拟定地铁列车沿着固定轨道高速运行,需要在特定的空间中运行。

根据车辆轮廓尺寸和性能、线路特性、设备安装及施工方法等因素竟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的空间尺寸称为限界。

为了确保运营的安全,各种建(构)筑物和设备均不能侵入限界。

地铁限界包括车辆界限、设备界限、建筑界限、接触轨和接触网界限。

标称隧道限界为5200mm。

实际的隧道直径和轮廓,应使一个虚拟的标称直径为5200mm的以理论轴线为中心的圆盘,在任何一个垂直于业主图纸所定义的隧道理论轴线的平面内通过隧道而不碰触隧道的任何地方。

以此为原则,目前国内拟定隧道管片的内径尺寸,主要有5400mm和5500mm两种单线地铁尺寸。

内径?5400 内径?5500图1 单线地铁内空断面尺寸2.2.2 双线地铁尺寸的拟定(1)双线单圆隧道断面尺寸①限界确定的原则车辆限界应根据车辆主要尺寸等有关参数,并考虑静态和动态情况下,所达到的横向和竖向偏移量及偏移角度,可按产生的最不利情况决定。

接触轨受电的车辆主要尺寸应符合如下规定:? 车辆长度:车体长度19000mm,两车辆中心距离19520mm;? 车辆最大宽度为2800mm;? 车辆高度为3515mm;? 车辆定距为12600mm;? 固定轴距2300mm;? 地板面距轨顶的高度为1100mm;? 受流器安装尺寸:受流器端部距车体横向中心为1473mm;受流器中心距轨道顶部高度为140mm。

②双线单圆隧道隧道限界? 区间直线地段各种类型隧道建筑限界,应满足各种设备安装的要求。

? 采用盾构施工的圆形隧道,应按全线最小曲线半径计算加宽以确定隧道建筑界限。

? 道岔的建筑限界。

在直线段上应根据不同种类的道岔和车辆的有关尺寸,计算出加宽和安装设备所需的加高量,分别进行加宽和加高。

? 竖曲线的建筑限界,在直线上应根据不同竖曲线半径及车辆有关尺寸计算的加高量进行加高。

图2 双线单圆隧道内空断面尺寸(2)双线地铁双圆断面尺寸①限界确定的原则车辆限界应根据车辆主要尺寸等有关参数,并考虑静态和动态情况下,所达到的横向和竖向偏移量及偏移角度,可按产生的最不利情况决定。

接触轨受电的车辆主要尺寸应符合如下规定:? 车辆长度:车体长度19000mm,两车辆中心距离19520mm;? 车辆最大宽度为2800mm;? 车辆高度为3515mm;? 车辆定距为12600mm;? 固定轴距2300mm;? 地板面距轨顶的高度为1100mm;? 受流器安装尺寸:受流器端部距车体横向中心为1473mm;受流器中心距轨道顶部高度为140mm。

②设备限界的确定设备限界应根据车辆限界、轨道状态不良引起车辆的偏移和倾斜,并计及适当的安全量等因素计算确定。

具体限界尺寸见《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

③建筑限界的确定建筑限界的确定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区间直线地段各种类型的隧道建筑限界与设备限界之间的间距,应能满足各种设备安装的要求。

? 地段矩形和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应按直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分别进行加宽和加高,其加宽和加高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l12?a2?x4cos??y4sin??x4 曲线内侧加宽:e内?8r22l2?(l?a)1?x8cos??y8sin??x8 曲线外侧加宽:e外?08r———车体长度(mm) l0l1 ———车辆定距(mm)a ———车辆固定轴距(mm)r ———圆曲线半径(mm)h ———超高值(mm)s ———内外轨中心距离(mm)(xn,yn)为计算加宽和加高的控制点坐标值采用盾构施工的圆形隧道,应按全线最小曲线半径确定隧道建筑限界。

? 竖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应在直线地段上根据不同竖曲线半径及车辆的有关尺寸计算的加高量进行加高,其加高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l12?a2凹形竖曲线:?h1? 8r122l20?(l1?a)凸形竖曲线:?h2? 8r2r1,r2分别为凹凸形竖曲线半径(mm)④隧道相关限界的确定《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所规定的单圆隧道直线段的限界为?5200m,考虑管片制造误差、施工误差以及隧道在运营阶段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将单圆隧道建筑限界直径定为5400或5500mm。

根据《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规定,双线地下铁道,当两线间无墙柱及其它设备时,两设备限界间应有不小于100mm的安全量。

查阅规范可知最大车型设备限界宽度为1703mm,再考虑考虑管片制造误差、施工误差以及隧道在运营阶段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双线间的距离为:2*[1703+70(设备安装空间预计值)+50(双线最小间距)+150(管片厚度预计值)+200(考虑误差)]=4346mm,为方便施工,取为4400mm或其他。

衬砌管片厚度为隧道内径的4~6%,即为216mm~324mm,为方便计算,先暂取为300mm,待以后计算完成后再最终确定。

管片内径:5,400图3 双线双圆隧道内空断面尺寸(3)公路双车道内空断面尺寸①隧道主体工程主要技术标准设计荷载:城—a级。

隧道路面横坡:1-2%。

地震烈度:7o设防。

设计车速:隧道内60km/h。

隧道建筑限界: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确定,净空高5.2m。

最大纵向坡度不得大于6%,而且隧道内纵坡的连续长度应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

隧道防水等级为3级。

管片外径:6,000篇二:盾构设计说明书10210123 文树勋目录第一章课程题目介绍 ............................................................................. . (2)第二章荷载计算 ............................................................................. .. (3)第三章、盾构管片内力计算 ............................................................................. . (8)1、惯用修正法计算: ........................................................................... .. (8)2、同济曙光荷载结构法进行计算: ...........................................................................113、惯用修正法计算与同济曙光软件荷载结构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18 第四章、盾构标准管片配筋与裂缝计算 .............................................................................20第五章、盾构纵向接头设计与张开度验算 (21)第六章、盾构管片局部受压验算 ............................................................................. (23)第七章、盾构隧道抗浮验算 ............................................................................. .. (25)第八章、盾构设计施工图绘制 ............................................................................. . (25)参考资料: ........................................................................... .. (26)第一章课程题目介绍如图所示,为一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横断面,有一块封顶块k,两块邻接块l,两块标准块b以及一块封底块d六块管片组成,衬砌外d0=6200mm,厚度t=350mm,采用通缝拼装,地层基床系数k=20000kn/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