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革命时期建筑
入19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

入19世纪后期,由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建筑的功能、技术有了极大的改变,传统的审美观念也受到强烈的冲击,当时在欧美流行的古典主义风格在新时代中遇到了尖锐的挑战。
到20世纪初,逐渐出现了早期现代建筑的风格,其主要特征是,基本上按功能要求创造形式,采用先进的结构和新材料,摒弃了古典主义虚假、繁琐的装饰和不合实用的多余构件,但在总体上仍保持比较严谨的传统构图。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现代建筑迅速兴起。
现代建筑又称功能主义建筑,虽然流派众多,但在建筑艺术的根本问题上则是一致的,即建筑艺术必须无条件服从技术;建筑美首先是功能合理,技术先进,建造方便;承认建筑造型要符合形式美,但这只是因为形式美本身是纯客观的科学法则,利用它有助于实行建筑结构标准化,材料设备系列化,最初还是为技术服务。
现代建筑反对附加的艺术处理,忽视民族的传统审美趣味,形成了与传统建筑迥异的建筑艺术观念。
现代建筑风行大约半个世纪之后,又兴起了创造所谓后现代建筑风格的潮流。
推动这股潮流的理论猛烈地抨击20~30年代的现代建筑,提倡建筑的文脉主义、引喻主义和装饰主义,重视大众的一般趣味,并且在实践中建造了一批带有传统的形式和审美趣味的作品,也有可能逐渐形成一种新的风格工业革命把生产力大大推进了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场”。
而更为重要的后果是生产关系的巨大、广泛变革,使整个社会鲜明地分为两个互相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文字但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就是工厂化,机器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并非任何行业都可以使用机器,机器实际上是人手的延伸,早期的机器代替不了复杂的手工劳动,像制鞋,裁衣这一类工作它无法做,更不要说工艺水平高的钟表等.因此当纺织,制钉,刀具这些行业早早实行机械化时,多数行业却仍然保持手工操作,无法使用机械.但工业革命仍然把这些行业改造过来了,办法就是工厂化.1771年阿克莱特在克莱普顿建立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工厂",他所设计的水力纺织机必须使用水力,因此他在河边建造一座厂房,在厂房里安置许多纺织机,让一台水轮机同时带动所有织机.由此,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形式就出现了,他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 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爆发工业革命以后,到19世纪初,欧洲各国先后进入了或者完成了这场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革命。
工业革命时期建筑

欧洲建筑风 格-古典复兴 建筑[2] ,18世纪60 年代到19世 纪流行于欧 美一些国家。
工 业 革 命
古典复兴建筑最明 显的特征是扬弃中 世纪时期的哥特式 建筑风格,而在宗 教和世俗建筑上重 新采用古希腊罗马 时期的柱式构图要 素。
工 业 革 命
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
工 业 革 命
伦敦铁桥峡
中文名称: 铁桥峡 英文名称: Ironbridge Gorge 国家: 英国 所属洲: 欧洲 批准时间: 1986 批准标准 1986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 C(I) (II) (IV) (VI)被列入《世界 遗产目录》
钢铁框架结构
巴黎圣日内维 夫图书馆
伦 敦 老 火 车 站
米兰艾曼尔美术馆
工 业 革 命
“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y)
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关于城市 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 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 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 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 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工 业 革 命
工 业 革 命
2、主要理论与流派
城市规划理论:
产业革命后的城市化
“带型城市”(linear city) “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y)
建筑流派
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 折衷主义(eclecticticism)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工 业 革 命
产业革命后的城市化
建筑流派
古典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 现的一种建筑风格。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 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形成带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 复兴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 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第一次工业革命ppt课件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城乡结构: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材料五: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7世纪中
18世纪中
19世纪中
农村 城市
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 口占总人口比例
21%
农业
工业
79%
英国国民经济中 的比重示意图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以英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5.世界关系格局: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加剧殖民掠夺)东方从属
特 点 缺点:动力不足 细而易断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水 力 粗而结实
1779年 骡 机 水 力 细而结实
1785年 水力织布机 水 力 效率提高40倍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
制约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 缺点: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需要更强大、更持久、更稳定、能在任何地方、任何季节都能使用的动力
(二)发展: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7万磅
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
1740年 1800年
要大。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共产党宣言》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生产结构: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工场,建立现代工厂制度;
材料三: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 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 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安置 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 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 了,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 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国籍 职业 发明成就
意义
英国 钟表匠 飞梭(零部件)提高了织布速度
英国 木 工 珍妮纺纱机 提高了生产效率
英国 修理工 新型蒸汽机 提高了生产力
近现代建筑史

近现代建筑史 (总述)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冲击a.生产集中而引起的人口恶性膨胀。
b.住宅、资本家不断建房,而广大民众只能住简陋贫民窟。
c.生活方式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新建筑类型提出了新的需求.给城市与建筑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二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反应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
二.探求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
一、复古思潮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建筑形式。
1.古典复兴新兴资产阶级试图借用古典的外衣去扮演进步的角色,将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遗产作为创作的源泉,而极力攻击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繁琐、矫揉造作。
a 巴黎万神庙 b.古罗马万神庙2.浪漫主义—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又夹杂有虚无主义色彩,提倡便用中世纪的建筑类型,又称哥特复兴。
英国国会大厦3.折衷主义——越过古典主义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式样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
(集仿主义)a.产生原因:建筑需要用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商标的要求与供资产阶级个人玩赏和猎奇的嗜好。
b.集仿的式样有:希腊、罗马、拜占庭、哥特、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
c.特点:语言混杂,但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
巴黎歌剧院:立面是意大利晚期的巴洛克风格,参杂了洛可可的雕饰。
对欧洲各国折中主义影响巨大。
二、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工业大生产的发展——建筑的高度和跨度突破传统局限——平面与空间设计上更自由。
博览会与展馆:始与巴黎,发展为全球,成为新建筑方式的试验田。
a.伦敦“水晶宫”展览馆——开辟了建筑形式与预制装配技术的新纪元。
设计人:帕克斯顿b.顶峰: 1889年埃菲尔铁塔(最高)与机械馆的问世(跨度最大)。
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生产急剧发展,技术飞速进步。
建筑上,新功能与旧形式之间矛盾尖锐,引起对古典建筑形式所谓的“永恒性”的质疑,对新事物敏感的建筑师积极探索。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 ③理论家:提出建筑创造的七原则:真实,纪念性,服从。 • 拉斯金在《建筑七灯》中说:“我们对任何建筑都要求它有三种良好 的品质 • 一、它服务好,能够用最好的方式做它应该做的事---功能合理 • 二、它说得好,恰当的字眼说它应该说的话---表现思想精神 • 三、它很好看,不论它该做什么,该说什么,它都应该叫我们看起来 喜欢---形式美观 • 一座建筑物,不可能是真实的又是仿古的,拉斯金寻求新风格,但新 风格必须建立在哥特的基础上:结构像哥特建筑那样忠实,装饰自然, 平面和形体自由活泼,像中世纪世俗建筑,特别推崇意大利威尼斯的 哥特建筑-----维多利亚哥特,特别在住宅中成就最大。
• • • • • • • •
B、浪漫主义,19C30G---70G 浪漫主义成为主流。 又称哥特复兴,以哥特风格出现,富于画意和神秘气氛。 真实---避免虚假的使用材料和隐蔽支柱,也不用机器加工而用手工。 纪念性---建筑要为未来而建,因为建筑只有经历风霜,饱含历史联想 之后才会伟大。 顺从---就要忠诚于过去的建筑形式,同时也强调艺术创造性。 ④活动范围: 教堂、学校、车站、住宅,各地区发展不同,英德流行较早,法、意 流行较小。 代表建筑:英国国会大厦,巴雷爵士做的设计原采用古典主义和意大 利文艺复兴混合的手法,在建造过程中,英国女王为了抵抗,在兴起 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强化基督教,提倡哥特式建筑,国会大厦大致对称, 但西南角有一个维多利亚塔高102.4m,西北有一个大钟塔高100.3m, 挂着13T重的大钟,两座灯塔打破了原来的古典主义立面,形成了哥 特式跳跃的轮廓,它沿着泰晤士河的立面,虽然也哥特化了,但是遗 漏着古典主义平稳的构图。
• • • • • •
③ 批判性与古典主义的理性的比较(政治要求不同) 前者倡导"自由,平等,博爱"——借助于共和时代的罗 马文化,最合乎理性的社会是从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自由 思考的社会,反应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后者强调民主,维护君权——帝国时代的罗马文化 ④ 古典复兴的建筑理论——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没有 理由的装饰一律不要 a、建筑的理性是功能,是自然,是真实。 b、强调回归自然,反对古典主义蔑视自然的态度→凡 是自然创造的都是正确的。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精美课件

牛耕图
春秋铁器
铜 镢
商 朝
战国铁农具
它说 铜铲在 一 商 人 类 说 朝 社 会 所 起 的 作 用
珍妮机
史蒂芬孙的火车
“克莱蒙特”号蒸汽船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 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 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 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 技术的发明。
哈 格 里 夫 斯
纺纱
这种纺车发明于16世纪早期, 它是通过工人脚踏踏板,带动纺 轮转动来进行纺纱的。这种纺车 能够同时进行搓捻棉线和缠绕棉 线两项工作,但是生产力很低。
棉纺织业
织布 织布机上的长线是经线,
穿梭于经线间的是纬线,织布 机下设有踏板,织工通过踏板 来进行工作。
人力
珍妮机
珍妮纺纱机
可同时纺出十几根纱,极大提 高了生产效率。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 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 25公里 。
交通运输的革新
美国人富尔敦发明1807汽船
汽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蒸汽机作动力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 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 代”。 19 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 世界上的第一个工业国家。 (2)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 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与 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 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1688光荣革命后,资 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 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 英国议会大厦 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 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殖民国家
世界近现代建筑

世界近现代建筑时代背景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
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
到十九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
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
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始于十八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导致社会、思想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正是应用了这些新的技术可能性,突破了传统建筑高度与跨度的局限,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
这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初期生铁结构以金属作为建筑材料,早在古代建筑中就已开始,而大量的应用,特别是以钢铁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则始于近代。
随着铸铁业的兴起,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Darby )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起来,1793~1796年在伦敦又出现了更新式的单跨拱桥——桑德兰桥,全长达236英尺(72M )。
在房屋建筑上,铁最初应用于屋顶,如1786年巴黎法兰西剧院建造的铁结构屋顶(设计人:Victor Louis )以及1801年建的英国曼彻斯特的萨尔福特棉纺厂(设计人:Watt and Boulton )的七层生产车间,这里铁结构首次采用了工字形的断面。
第七章 欧美工业革命时期建筑讲诉

第二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 巴黎的圣心教堂 (1875~1877), 它的高耸的穹顶 和厚实的墙身呈 现拜占廷建筑的 风格,兼取罗曼建 筑的表现手法;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节 建筑的新技术、新材料与新类型
一、初期生铁结构: ❖ 桥梁: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建筑创作中的两种倾向: ❖ 复古思潮; ❖ 探求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和新形式。
第七章 欧美工业革命时期建筑
第二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一、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 ❖ 又称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流行于欧
美的一些国家。 ❖ 产生原因及其背景。
第二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 不列颠博物馆
第二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二、浪漫主义(ROMANTICISM):
❖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 文学艺术领域活跃的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上有一定 的反映。
❖ 产生背景:
第三节 建筑的新技术、新材料与新类型
第四节
一、巴黎改造: ❖ 1853年,奥斯曼。
城市探索
第四节 城市探索
二、“新协和村”: ❖ 欧文。
第四节 城市探索
三、“田园城市”: ❖ 霍华德: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
很大影响。
❖ “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 合体。
第四节 城市探索
❖ 巴黎歌剧院 (1861~1874), 它是法兰西第二帝 国的重要纪念物,剧 院立面仿意大利晚 期巴洛克建筑风格, 并掺进了繁琐的雕 饰,它对欧洲各国建 筑有很大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29张PPT) (2份打包)

工业革命的进程: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进蒸汽机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 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 。—斯塔夫里 阿诺斯《全球通史》 作用:蒸汽机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极大提高生产力。
你知道吗? 19世纪 现代工厂制度 最终确立
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 为基础。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 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 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6、国际关系的变化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 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 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 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 探索、斗争的历程。
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
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
要大。”
和2、孩发子动们机都一一开起始被出,套现人在无们钢产就铁必和阶须蒸级工汽作的—轭男具人下、。女动人
物机器等等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 钢铁机器上。工厂和家庭生产不同,它有集中的 生产场所、纪律和管理制度。纺纱厂工人经常每 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有时甚至工作更长时间。
聚焦热点 学会反思
根据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在国家崛起 中有哪些关键因素,请就科技强国谈 谈自己的看法。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25张PPT

纽可门机
体积小,效率高,限制少
瓦特改良蒸汽机
蒸汽机的发明还在哪些领域推广开来?
蒸汽机带动纺纱机
蒸汽机车
钢铁工业中心
使用蒸汽作为动力的煤矿
蒸汽动力的轮船
走近英国工匠
斯蒂芬森(1781—1848),因家庭窘 迫,没有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很 小就出来做工,由于是机械师家庭 出身,斯蒂芬森从小熟悉矿井里用 来抽水的蒸汽机。
B. 水力织布机 D. 焦炭炼铁法
4.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
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
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来自了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1
为什么最早在英国兴起?
图一: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
图二:英国海外殖民地
图三:三角贸易示意图
图四:圈地运动
这种纺车是通过工人脚踏踏板,带 动纺轮转动来进行纺纱的,但是一次 只能纺1根纱。
珍妮纺纱机
18世纪60年代,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 发明的手摇纺纱机,一次能纺纱8根线,经 过改进后一次纺线量达到了80根。
阶级关系: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 大对立的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 业无产阶级。
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问题?
18世纪末欧洲工厂
1855年,英国谢菲尔德
18世纪末,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 晾晒的衣服变黑……
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
以下是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一些变化,其中哪个对社会的发 展不利?
A.飞梭
√ B.蒸汽机 C.珍妮机 D.火车
新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上英国馆中的陈列机器
蒸汽机把英国推上世界工业主导国的地位。 1851年,英国工业实力到达巅峰时,在伦敦的海德 公园举行了一次大型展览,其目的是向全世界显示 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蒸汽机的历史意将义有,助无并论报怎偿后样代夸的大劳 (也詹—1不姆7—3为斯6《-过·1全8。瓦1球9”特通)史》作动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3、工厂制度的确立:
(1)前提: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 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设置摆脱 自然条件限制,规模也更大。 (2)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 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 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 提高了织布速度。 飞梭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一种能使纬纱来回穿越经纱的速度得到加 快的简单的弹跳装置。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2、工业革命的进程:
(2)1765年,哈格
里夫斯发明了纺纱
机,将它命名为
哈 格
“珍妮机”,这一
煤矿
许多部门利用蒸汽机提 供动力带动机器、进行 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 纺织工厂厂生产的发展,人类 进入“蒸汽时代”。
印刷厂
18世纪末英国 工厂场景
棉纺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
纳最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
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空气
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
1 工业革命初期欧洲的建筑[1]
![1 工业革命初期欧洲的建筑[1]](https://img.taocdn.com/s3/m/a316721eff00bed5b9f31dd4.png)
(近代)(现代)一、新材料和新技术英国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这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1、初期生铁结构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Darby)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起来。
铁最初应用于屋顶,如1786年巴黎法兰西剧院的铁结构屋顶以及1801年建的英国萨尔福特棉纺厂的七层生产车间,是生铁梁柱和承重墙的混合结构,这里铁结构首次采用了工字形的断面。
•世界上第一座全部用生铁浇铸的桥,由于新颖的技术和材料,吸引了无数人来做为艺术品参观,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
• •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大厦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巴黎改建•自1853年起,法国赛纳区行政长官欧思曼执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城市建设政策,在巴黎市中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工程。
其目的是解决城市功能结构和人口增加由于急剧变化而产生的种种矛盾和对帝国首都进行景观装点外;其政治目的还在于从市中心区迫迁贫民无产阶级,改善巴黎贵族与上层阶级的居住环境。
•巴黎的干道规划为十字形加环形路,以香榭丽舍大道为东西主轴。
其中对称的中轴线道路布局以及纪念性碑柱或塑像的装饰性广场丰富了巴黎的城市面貌。
道路宽度与两旁建筑物的高度都有一定的比例规定,屋顶坡度也有定制。
巴黎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壮丽的市中心之一。
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巴黎改建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这在当时是首创。
它适应了因城市结构的改变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它也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
但巴黎改建未能解决城市贫民窟问题,对国内和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也未能解决。
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新协和村•欧文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共40张PPT)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789年 1740年 1800年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材料二
资本主义体系的金字塔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材料三
1855年 ,谢菲尔德 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西方国家开始统治世界
A
4.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 匹克盛会”。1851年,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陈列的展品有
B
①珍妮纺纱机 ②网络长椅 ③火车机车 ④汽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5、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 了工业革命的起点。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 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 ( ) A.农业 B.交通运输业 C.棉纺织业 D.面粉加工业
18世纪60年代——1840年代(英国)
棉纺织业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进蒸汽机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完成标志——大机器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发明
对欧美——生产力、社会面貌、社会转型
影响 对世界——资本主义统治,西方先进、东方落
1.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 鸣声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 人类崭新的历史的伟人去世。这位伟人是:
材料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 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英国贩奴船平面图
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资本
材料三: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 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 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 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殖民国家,商
现代建筑史:工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

3、德国的新艺术运动
德国新艺术运动称为青年风格派 代表人:贝伦斯 代表作:路德维希展览馆
4、奥地利的新建筑探索
维也纳学派:
代表人:瓦格纳 代表作: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分离派:
同传统决裂,与学院派分离 代表人:奥别列、霍夫曼
强调动感和速度(无实际作品)
风格派与构成派:
热衷于几何型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代表作:荷兰乌德勒支地方住宅
思考题:(对新建筑的探索)
功能主义建筑解决了什么问题? 博览会建筑产生于哪个年代?代表作有哪些? 工业革命对城市建设有何影响? 新建筑产生的时代背景? 工艺美术运动发生于何年代? 主要代表作和建筑风格是什么? 新艺术运动发生于什么年代? 各国的特点?代表作有哪些? 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和构成派的主要特点? 现代建筑派的主要贡献? 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是谁的作品? 主要风格是什么? 芝加哥学派有何风格?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代表作有哪些? 现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技术前提是什么?
五、博览会建筑
英国国际博览会的水晶宫 法国国际博览会的埃菲尔铁塔和机械馆
水 晶 宫
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机械馆
法 国 巴 黎 国 际 博 览 会 机 械 馆
第二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
初对新建筑的探索
由于生产急剧发展和技术飞速进步,建筑摆脱 了旧技术和形式的限制,特别是钢和钢筋混凝 土的广泛应用,促使探索新材料与新结构结合 的新建筑形式。 德、法、英、美等国最具有代表性。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几年间,房荒严重,建 筑活动兴旺,传统建筑受到挑战。 出现了新的建筑流派,产生了高层和超高层建 筑,涌现出了现代派建筑大师。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共21张PPT)

认识到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 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
【反思完善】
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 世界的统治。
国际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
下列图片反映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如何正 确对待?
• 工业的发展,造成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等问题。 • 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
【拓展延伸】
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有哪些?
1.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3.圈地运动使国内出现充足劳动力; 4.殖民掠夺获得充足的资金。
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 2.最早的国家 3.最早的部门
18世纪60年代 英国 棉纺织业
上述情景中,作坊主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种“能 取代水流做动力”的机器的广泛使用,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机广泛使用极大提高了 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向纵深发展。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人类进入
农业文明 “蒸汽时代”工业文明
人力 畜力 水力
蒸汽动力
情景二:现在我们的作坊搬迁到了城市,我打算扩 大生产规模,各位股东们,你们觉得我需要做到哪几点 才能保证咱们的作坊越做越好呢? 如集中的生产场所、采用机器生产、面向市场、加强劳 动纪律、管理制度等
第一章工业革命时期建筑

(2)当时的考古学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珍品大 量出土,为这种思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建筑类型:
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 纪念性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一般的住宅、教堂、学校等影响不大。
另外,为了采光的需要,铁和玻璃两种建筑材料配合应用,在十九世纪建筑 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如巴黎旧王宫的奥尔良廊(1829-1831,P.Fontaine)、 第一座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物——巴黎植物园的温室(1833, Rouhault),而最著名的则是1851年建造的伦敦“水晶宫”。
布赖顿英国皇家别墅
4、概况
(1)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法国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 中心。法国大革命前的巴黎万神庙这样的古典建筑,拿破仑时代的雄 师凯旋门、马德兰教堂等都是古罗马建筑式样的翻版。
(2)英国、德国:以希腊复兴建筑形式为主,典型实例为爱丁堡中 学、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等,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以雅典卫城的 山门为蓝本),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和阿尔塔斯博物馆也都是 复兴希腊建筑形式的;
“带形城市”(linear city)
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 现有城市 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
现有城市
“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以交通干线(公路、铁路)作为城市布局的主 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 这样
的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 民便于接触自然,也能把文明设施带到乡村。
工业遗产建筑分级

工业遗产建筑分级一、建筑历史价值工业遗产建筑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与工业发展历程的关联性和对历史事件的见证性。
这类建筑应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且与某一特定时期的工业活动密切相关。
它们见证了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的历程,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背景。
建筑历史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与工业发展历程的关联程度、历史事件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二、建筑技术价值工业遗产建筑的技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建造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和工艺。
这些技术反映了某一特定时期的工程技术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水平。
例如,一些工业遗产建筑使用了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如钢铁、水泥、玻璃等,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的技术进步和工程实践。
建筑技术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采用的技术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创新性。
三、建筑美学价值工业遗产建筑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造型、空间布局和装饰等方面。
这些建筑在视觉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美感,反映了某一特定时期的审美趋势和艺术风格。
例如,一些工业遗产建筑的外观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美学理念;另一些则注重装饰和细节处理,体现了工艺美术运动的美学风格。
建筑美学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造型、空间布局和装饰的独特性和美感。
四、建筑社会价值工业遗产建筑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与社区和工人的互动关系上。
这些建筑不仅是工业活动的场所,也是工人社交、交流和学习的场所。
它们见证了工人运动和社会变革的历史,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
建筑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与社区和工人的关联程度、在工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
五、建筑环境价值工业遗产建筑的环境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上。
这些建筑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也是其所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该地区的独特风貌和文化景观。
建筑环境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对地区风貌的贡献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内容
1、资产阶段革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 2、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进行的规划探索。
规划思想: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 3、建筑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功能提出建筑的新类型。
建筑分析:铁结构与装配化建造对传统建筑的冲击,新结构、 新材料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矛盾,对古典建筑形式的简化。 4、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建筑分析:复古思潮在建筑中的体现。
一、工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
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为建筑空间的自由化、合理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引起了建筑形式的变化
第7页/共65页
二、城市规划探索
巴黎改建 田园城市 工业城市 带形城市
第8页/共65页
巴黎规划与改建
概况:1853年,奥斯曼,三个目的: ○ 装点帝国首都; ○ 拓宽道路,疏导城市交通; ○ 从市中心迁出贫民,改善贵族的居住条件与环境。
第13页/共65页
“工业城市”
法国建筑师加尼埃1901年的工业城市规划方案; 出发点:基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 主要内容:
(1)功能分区:中央为市中心;长条形居住区与市中心紧邻,工业区 位于居住区东南;各区间均有绿带隔离。
(2)城市交通:火车站设于工业区附近,铁路干线通过地下铁道深 入城市内部,设快速干道和供飞机起飞的实验性场地。
第12页/共65页
“田园城市”的意义:
1、用以解决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与理想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以及大城 市与接触自然之间的矛盾; 2、不仅对城市规模、功能布局、人口密度、环境保护等城市规划问题提 出一系列主张,还设计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统筹城乡的社会制度,目的在于 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 3、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对“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镇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4、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也为生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
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 建设新型城市,集城市生活的优点与乡村的美好环境于一体的田
园城市。城市的发展要遵循有助于城市的发展、美化和方便。当 城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若干 个田园城市,环绕一个中心城市(人口为5~8万人)布置,形成 城市组群——社会城市。城市组群中每座城镇在行政管理上独立, 各城镇居民实际属于社会城市的一个社区。 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3)住宅组群:长条形居住区,以整齐简洁的钢混建筑为主。 优点:
(1)布局紧凑,工业用地连片,居民点用地较集中; (2)重视规划的灵活性,为城市各功能要素的发展留有余地。
第14页/共65页
“带形城市”(linear city)
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泰在1882年提出。 认为圈层发展是导致城市拥挤、卫生恶化的原因,主张城市呈狭长带 状发展。 “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以交通干线(公路、铁路)作为城市布局 的脊椎,城市沿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城市宽度500米,长度无 限。
第2页/共65页
课程目的
了解西方近现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正确认识建筑与文化、 建筑与历史、建筑与传统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
通过学习建筑史,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评论建筑,进一步了 解建筑发展的延续性与时代性。
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建筑思潮和流派的分析,培养正确的理论认 识和修养,学会理性思考现代建筑的发展和未来,提高自身的建 筑审美和设计能力。
第1页/பைடு நூலகம்65页
课程内容
第一章:18~19世纪——欧美复古思潮(古典、浪漫、折衷主义) 第二章:19~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第三章:战后初期——新建筑运动高潮(现代建筑派及其代表人物) 第四章:二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第六章:20世纪6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
第5页/共65页
一、工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
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是空前的 城市人口恶性膨胀 居住条件日益恶化 道路交通拥挤堵塞 旧城进行改造规划 要求规划有预见性 预留城市发展空间
巴黎改建、新协和村、田园城市 工业城市、带形城市、方格城市
第6页/共65页
1、土地归集体所有;
2、限制城市规模,在外围建设永久绿带。 3、实行城市功能分区,力求工、商、农、居均衡发展。
4、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 设,环形林阴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思想精髓:追求集自然之美、社会公正与城乡一体的城市规划。
第11页/共65页
课程简介
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以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发展历史为脉络, 讲述了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奠基的古典建筑,经过中世纪、文艺复 兴及古典主义世纪的各阶段发展,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形成的建筑 体系在两千多年来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则以工业革命后西方建筑的变革为主题,讲述 了传统建筑逐渐被历史淘汰和新建筑由探索走向新生的过程,以及 “现代建筑”的出现~现代建筑“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规划内容: ○ 以“大十字”及两条环路交通系统作为城市的交通骨架; ○ 将市中心分散为若干个区中心; ○ 改善市政建设:1)自来水——供应量增大;2)照明汽灯——供应 量增大;3)开办出租马车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出租车先驱。 3、实施状况:三个未能
第9页/共65页
以星形广场为核心 12条放射状大道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
香榭丽舍始于卢浮宫正门前的协 和广场,止于矗立在星型广场中心的 凯旋门前。 位于卢浮宫与凯旋门连心 中轴线上。是一条集高雅及繁华,浪 漫与流行于一身的世界著名的道路。
第10页/共65页
“田园城市”(garden city)
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1898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规划模式。
缘由: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概念: “田园城市”,即为健康、生活和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 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个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 地归民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