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期末考试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领域与范围的总会。(海平面以上10千米,海平面以下12千米。大量生物局限在海平面上下100米。)
第一章:
(1)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包含起源于共同祖先、形态和生物学特征极相似的不同个体的集合。
(2)种群:分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相同物种的所有个体即为一个种群,种内个体常分成若干群。
(3)变种:种内某些个体积累了一定的形态变异,且比较稳定,又分布在一定的空间地域,据此可定名为变种。
(4)变型:虽有形态变异,但零星分布。
(5)植物分类的单位:门、纲、目、科、属、种。
(6)地衣门:多年生,是自养型蓝藻或绿藻与异养型真菌共生体。
(7)完整花的组成:花轴、花托、花柄、花萼、花瓣、雄蕊群、雌蕊群。
第二章
(1)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类群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子:非生物因子:
a.气候因子:光、温、降水、风等。
b.土壤因子:土壤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c.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等。
生物因子。
a.植物因子:植物间机械作用、共生、寄生和附生、竞争等。
b.动物因子:摄食、传粉、践踏等。
c.人为因子:垦殖、放牧、采伐、污染等。
(3)非密度制约因子——作用强度与植物密度无关。如:极端天气事件、温度等。
(4)密度制约因子——作用强度随植物密度改变而变化。如:物种间竞争、食草动物的影响;一定条件下的营养、空间、光、水等。
(5)生态因子的一般特征:
a.综合作用:各因子非孤立、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b.主导因子作用:众多因子非等价,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
变化,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
c.阶段性作用:植物需要的阶段性。
d.不可替代和补偿性作用。
e.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6)适应:指一种植物在某类生境中能正常生长和繁殖的现象。
(7)春化作用:种子发育前期需要一定的低温保证种子的发育。
(8).生态类群:在相似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相似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对某一项生态因子形成相似的可遗传的适应特征,从而具有相似的需求性和耐性范围,这群植物组合即为一种生态类群。
(9)生态型:分布广泛的同种植物,长期生活在分布区内不同生境中,发生基因型分化,形成对各自生境的不同适应特征,称为不同的生态型。
(10)生态差型:同种分布区内不同生境特征连续变化,同种内不同生态型的适应特征也可能呈现连续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生态差型。
(11)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一定临界值(14h)才能开花。
(12)短日照植物:日照少于一定临界值(8_12h)才能开花。
(13)有效积温:高于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日平均温度的累加。
(14)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各个发育期需要满足一定的有效积温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15)物候:植物长期适应温度的节律性变化而形成相应的生长发育规律
(16)中生植物:水湿条件适中的陆地环境
(17)湖岸边适合生长的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18)水体富营养化:
a、定义:水体富营养化,N、P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b、自然界的湖泊都经历着天然营养化,但人为作用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
c、俗称:“水华”“赤潮”
d、形成: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呈厌氧状态
e、结果:少数适应性强的植物占绝对优势
(19)生活型: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综合适应特征来划分植物类群,称为生活型。
(20)Raunkiaer生活型系统:
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
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补充英语单词:
种species、种群population、变种variety、变型form、界kingdom 、门Division、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学名scientific name、藻菌植物门Thallophyta、苔藓植物门Bryophyta、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棉花Gossypium、向日葵Helianthus
第三章
1、种——面积曲线:通常采用逐步扩大样地面积的方法,根据所得数据可绘制种
类-面积曲线图。在曲线转折处所示的面积,称为群落的最小面积,即包含了群落大多数种类的最小空间。及假定第一个所取面积为1,则依次为2、2²、8、…2的n次方。
依次排查出不同的种的方法。
2、决定多样性梯度的因素:
(1)进化时间学说:进化的越早则多样性越稳定,因而多样性就越丰富。
(2)生态时间学说:生态形成的时间早则生物多样性丰富,反之则少。
(3)空间异质性学说:由于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而变化因而造成温度水分随纬度分布的不均匀,赤道上由于水热充沛,则多样性丰富,高纬度地区则相反。
(4)气候稳定学说:当一地气候温定时,为该地生物的生存进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环境,则气候稳定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
(5)竞争学说:因为存在竞争,则优胜差汰,因而经过进化留下来的是一些适应环境的因而竞争强则多样性丰富。
(6)捕食学说:某地区假若捕食性动物种类居主导地位,则该地的生物就会控制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7)生产力学说:某地的生产力强,则为生物提供的能量就相应多,生物种类就相应的丰富。
(8)我认为,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水热条件分析,如同纬度海拔比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