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体育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的表现: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服务于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谛;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
而且自己通过亲身
体验把问题解决。
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
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更好得多。
二、体育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
当教师以知识技能作为传授重点的时候,传授过程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观察、练习,再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
当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教学时,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监测学生在解决问题后的反思。
教师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和步骤。
教师在课堂的位置,将不再是固定位置——讲解、示范,而是在操场上和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感受运动的喜悦。
三、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
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
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
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
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
同样在跳绳、拍皮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
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
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四、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教委颁布了(96)1号文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逐步推广落实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
根据这一文件精神,我校在高年级从1998年秋季开始实行了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改革。
主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比例做了较大程度的调整。
有三分之一的课程改为”体育活动课”。
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
是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
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
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
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
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
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
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拚搏的精神。
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在体育课中,学生一方面要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动作,一方面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样,要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往往要体脑结合,既要领会技术动作,又要通过不断的身体练习来掌握技术动作和增强体质,因此,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疲劳感觉,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要认真上好体育课,使学生感到技术动作容易学,身体锻炼乐无穷,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六、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
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既能使学生较快地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又能使学生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运动的能力,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在正常条件下,准备部分脉搏应在110次/分至130次/分之间,平均120次/分,基本部分130次/分至150次/分之间,最高峰170次/分,平均140次/分左右,结束部分130次/分至至90次/分,平均110次/分左右,课的密度35%,平均脉搏124次/分左右。
这样使运动曲线、练习密度、运动理比较科学合理,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总之,我们在从事教学实践中应顾及到每个学生发展,把学生的今天和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个始终能够保持教学方式与
学习方式动态平衡的具有生命力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