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导学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四](https://img.taocdn.com/s3/m/742a602da1c7aa00b42acb32.png)
二、拓展习作思路,自我构思
(一)说产生心愿的原因。你们的心愿是美好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交流。
(二)实现心愿的办法。小组讨论,组织通顺的语言来回答。
(三)小组汇报。
(四)阅读并思考两篇例文的构思。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试写初稿,自主修改
审核人
课 题
语文园地四·习作
课 型
新授课
上课人
学习目标
1.能用流利、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愿望;让学生说真话、写真话。
2.选择合适的材料,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自由写作。
3.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积累名言警句。
学习重点
选择合适的材料,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愿望。感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3.学生小组汇报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咱们学习了很多语文写作的小妙招,希望可以在平时的习作中运用起来。
教
学
反
思
反思人:
年 月 日
学习难点
在“即兴发言”口语交际中有创意地“即兴”表达。
学法指导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
学 案
修订栏
学
习
流
程
学
习
流
程
一、温故导新
1.当今社会是开放的信息社会,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开拓的精神,还要有出众的口才。出众的口才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素质。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即兴发言。
2.抽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看到某些事物,就会让人联想到某一类人或是产生某一种情感。有些诗人就把他们写进了诗歌。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 即兴发言》【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同步作业】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 即兴发言》【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同步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e327d91c5da50e2524d7ff6.png)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即兴发言》【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同步作业】教学目标1.掌握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
2.学会运用即兴发言的技巧,提前打草稿,快速组织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良好的语言、语文素养,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增强对汉语的兴趣和认同感。
教学重点1.掌握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
2.学会运用即兴发言的技巧,提前打腹稿,快速组织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良好的语言、语文素养,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增强对汉语的兴趣和认同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停课不停学,在家安心学。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我们知道当今社会是开放的信息社会,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开拓的精神,还要有出众的口才。
出众的口才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素质,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探讨有关即兴发言的话题。
那什么是即兴发言呢?即兴发言是指在时间紧迫,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某个问题发表见解、提出主张,或表达某种情感、某种愿望。
它既能培养我们快速构思,具有出众的口才,又能锻炼我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那么怎样更好地交流,更好地通过言语影响他人,领导他人?怎样在简短的时间里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想法,达到交流的目的,把事情做得更好?下面就跟着郑老师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二、理解掌握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首先欣赏一段2019主持人大赛金奖得主《邹韵90秒即兴演讲》的视频,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视频中人物的语言、声音、动作有的特点,并思考即兴发言有什么样的特点?通过观看这个视频,即兴发言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嗯,这个问题对我们小学生来说确实有点难,让老师来告诉大家吧。
(一)即兴发言有三个特点:1、临场性即兴发言既不能事先拟就讲稿,也不能进行试讲,它必须靠临时准备、临场发挥,因此临场性就成了即兴发言最主要的特征。
2、针对性由于即兴发言一般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现实话题作出迅速反应,这就使话题的内容被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显示出鲜明的针对性,所以即兴发言选取的角度宜小,内容宜集中,要力求说在点子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导学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c521ae6294dd88d0d26b59.png)
《心愿》习作导学案习作目标:1. 能畅想自己的心愿,抒发内心的情感。
2.能将自己的话题作为重点来写,习作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习作重点)3、分享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修改错误。
习作过程一、提前问自己,做好习作前准备。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都表达了作者的心愿。
习作前收集整理其他表达心愿的古诗词,增加写作素材。
六年级正是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想象与期盼的年龄段,你们心中肯定常常蕴着许多美好的心愿。
习作前,可轻轻向自己发问,“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在心愿卡上列举自己的美好心愿,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以备习作前的选择。
二、阅读课文,畅聊心愿,拓展习作思路确定习作内容——内心的愿望。
阅读课文“心愿图”,明确心愿可以从“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三个不同维度去选择。
明确这么多美好的心愿,有的是实实在在的,通过努力能达到的,有的心愿是是虚幻的,只能在想象中实现。
明确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都能借助我们的笔让它提前在心中实现。
同时根据课文给出的提示,思考:这些提示有没有触动你的心绪,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哪些提示给了你新的启示?从而打开思路.思考并确自己最想分享的心愿。
三、精心构思,整理提纲阅读课文下方写作提示:1、确定表达方式。
思考自己习作内容与哪种形式更关联,确定最适合的方式表达心愿。
2、思考:想选择什么材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提示:习作内容可以写心愿的美好.可以写产生心愿的原因.可以写为了达成心愿自己准备怎么做,可以写想把心愿与谁分享,还可以写自己各种不同的心愿,等等。
3、列提纲。
四、开始习作习作时结合提纲。
五、品评习作可以仔细聆听老师讲评代表性的习作。
也可以主动看看习作能力强的同学习作。
对别人的习作,要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观点。
吸取优点,也要明晰缺点。
六、对照要求,自我修改要求:轻声读自己的习作,读一读,品一品,对照习作要求、标准将自己习作满意的地方做上标记。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3c07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4.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能:把握情感、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过方:朗读、合作探究3、情态:厌战、思乡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文学常识《诗经》)或者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或者播放舞蹈《采薇》或者欣赏名人大家的朗诵,在欣赏中初步奠定情感基调2、初读文章,扫清字词障碍(多媒体展示)孔疚(jiù)靡盬(mígǔ)、玁狁(xiǎnyǔn)寰宇(huán)神裔(yì)肴馔(yáozhuàn)宅邸(dǐ)逃遁(dùn)象弭(mǐ)归聘(pìn)四牡(mǔ)骙骙(kuí)所腓(féi)雨雪霏霏(yù)整饬(chì)有感情朗读文章3、再读课文,分析结构(提问)(一)、难归原因、生活艰苦(手法—重章叠句,反复吟叹;内容—比兴手法——植物生长,时间流逝,士兵焦虑痛苦与日俱增)(二)、战争(未直写战争残酷,而写战车马高大,侧面突出战争残酷)(三)、归途伤悲(今昔对比,大雪纷飞,饥渴难当,气氛悲怆)4、析读课文,分析情感(合作探究)①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普通士兵——离乡出征——生活艰苦——内心伤痛——厌战——思乡②问: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小组讨论,交流,选代表回答问题或者看哪位同学手举的高,看起来比较活跃或者找一个靠窗的,或者靠窗的同桌起来回答下)表现:“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说好要归,迟迟不归,君问归期未有期(好,请坐,这位同学找的非常仔细啊,看来对文本把握的非常清晰,还有其他同学要补充吗)“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忧心忡忡,归心烧灼“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今昔对比,大雪纷飞,饥渴难当,气氛悲怆。
归纳小结(参照板书)布置作业:写一段文字表达思乡情绪板书设计:采薇(一)、难归原因、生活艰苦—比兴手法——重章叠句、痛苦焦虑(二)、战争—四牡骙骙——侧面描写——突出战争残酷(三)、归途伤悲——雨雪霏——两相对比———饥渴难当,气氛悲怆〖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2】篇〗[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与民族的智慧,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1a1788804d2b160a4ec00f.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1 《文言文两则》1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重点:熟读成诵学习难点:参考注释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重点学习《学弈》,能根据课后注释理解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明白“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或一心二用”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为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成语导入,激发兴趣“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一定很熟悉,谁来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一篇文言文----《学奕》(板书课题)二、自学体验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对学生读书习惯进行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4.对照相应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5.自主学习,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各小组代表把自己最不认识的生字和最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2.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和句意。
3.学生相互解疑答难。
4.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仍存在的字、词、句理解疑难进行点拨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探究解决。
四、归纳提升:1.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38fd5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8.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能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能有感情朗读描写老班长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精神,从而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教学过程】一、检查自学字、词情况1、根据意思听写词语: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
2、齐读生字、新词。
3、说说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默读课文并思考:⑴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⑵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2、反馈。
三、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的含义1、齐读。
2、质疑: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怎么会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3、讨论。
4、定向。
找一处老班长的语言,读读,简要说说意思,然后想想反映了老班长的什么精神,最后有感情朗读。
5、自学。
6、交流。
(以感情朗读为重)7、体会老班长的精神。
8、说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9、练习。
四、课堂作业设计1、根据意思写词语。
2、体会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情节,概括文章内容。
2.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3.总结文章拟题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简评:目标最后表述为“学习目标”,每一条目标都要包含有行为主体(默认为学生)、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和行为结果。
如第一条: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抓主要事件梳理文章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另外,目标的提炼要与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匹配,与课文内容匹配。
】【教学重难点】运用学习方法,通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主要学习活动,应该是落实单元阅读训练要素,重点放在让学生运用方法(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体会老班长的精神品质。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42a84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6.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导学案】第四单元:日积月累【课前导学】一、课文内容回顾本单元主要学习了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讲述了白鹿洞书院座落在美丽的白鹿洞山下,书院里的学子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却通过坚持学习、互助合作,成为了一群书香充沛的儿童。
他们用学习积累知识,朝着理想迈进的方式,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二、课文重点梳理1. 掌握课文重点单词:洞穴、书院、肯定、向往、偶像、姑娘、辅导、尽责、意味着、淘汰。
2. 理解课文并思考: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一所罕见的千古书院,学子们在书院内面对各种困难,逐渐形成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课堂探究】一、词语解释请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选择对应的词语。
1. 肯定 A.否定 B.不行 C.赞同 D.不同2. 意味着 A.表示 B.反映 C.好奇 D.错误3. 姑娘 A.少女 B.小孩 C.大婶 D.大伯4. 淘汰 A.选拔 B.合格 C.保留 D.成功二、课文理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白鹿洞书院的地理环境如何?为什么白鹿洞书院成为了一所罕见的千古书院?2. 学子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3. 课文最后一句话“我们像书一样,日积月累。
只要用心读书,就会受益无穷。
”是什么意思?【拓展延伸】一、写一段话,描述你向往的地方或你的偶像。
二、心灵鸡汤一则: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懈,才能够获得成功。
【思考反思】汉字有句话叫“日积月累”,就是说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够取得较大的成就。
你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你从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体会呢?你如何在语文学习中进行日积月累呢?【课后作业】1.课文跟读熟读。
2.完成拓展延伸中的作业。
3.做一道与“肯定”相关的习题,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4.预习第五单元内容。
以上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1500字完整内容,范文格式以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模板变动或者无法硬性使用,请及时修改.【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课前导学】一、课文内容回顾本单元学习了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主要内容是讲述了白鹿洞书院座落在美丽的白鹿洞山下,书院里的学子们通过坚持学习、互助合作,不断努力,成为了一群书香充溢的儿童。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6dae4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9.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第【1】篇〗【课前解析】本文是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目标】1.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2.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插图,音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中的故事就发生在长征过草地的途中,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2.揭示课题《金色的鱼钩》,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设置疑问: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二、复习生字青稞威胁收敛搀扶抽噎瞻仰搪瓷碗目不转睛奄奄一息喜出望外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纠正字音。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朗读课文,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汇报交流预设:课文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四、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3自然段,并思考: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地点是哪里?2.老班长的任务是什么?3.划出文中对老班长外貌描写的句子,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出示文章段落,教师讲解。
五、小组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4-19自然段,并同桌讨论:在护送病号的途中,老班长是怎样做的?都有哪些描写?(动作、神态、语言)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写上批注。
出示文章段落,教师讲解。
六、感知品质1.当我们快要走出草地时,老班长怎么样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119a3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9.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采薇》为高中语文必修二中诗歌单元所选篇目。
之前,已通过《氓》的讲授,向学生介绍了《诗经》赋、比、兴手法及其现实主义风格。
本诗为《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表现征战士卒思念家乡、厌恶战争、期盼胜利、控诉苦乐不均等复杂情感,体现“小雅怨诽而不乱”的风格。
其中,第一至三章“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第四、五章侧面描写战争场景的表现技巧,第六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名句品析,及全诗情感,为本诗赏析重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一篇《氓》的学习,已经大致了解《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相关艺术手法和主要风格特征。
本篇中士卒复杂的情感,将是他们理解的难点。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2、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情感。
过程与方法1、音读、意读、情读、美读;2、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达到感悟情感、品味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远戍士兵复杂的情感内涵;2、呼吁学生爱护和平、反对战争。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布置学生独立预习,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旁批大意。
2、课前检查与反馈:请生齐读全诗。
(二)课堂教学1、导入:人类的进程,总伴随着一段段血战前行的战争史。
那一场场血淋淋的战争,也成就了一个重要的诗歌题材——战争诗。
各代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不同的战争情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视死如归)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家国之恨)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战斗豪情)小结:古往今来,不同诗人从各自的角度诠释出了不同的战争情感。
那么,三千多年前的名篇《采薇》,又流露出怎样的情感,我们一起来品读。
2、意读师翻译第一章,请生翻译余下五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明于谦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明于谦导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764b1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6.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明于谦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明于谦导学案第1篇】一、疏言:理解大意1、导入解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冕写的《墨梅》,体会到了墨梅的纯洁、高尚。
在这首诗中,诗人这样赞颂墨梅(学生接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把迷人的清香与纯洁的品质留给了人间。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一首赞美石灰的古诗《石灰吟》。
(屏幕出示全诗,教师范读。
)(2)谁知道石灰?(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石灰是将石灰石放入窑中用烈火煅烧而成,它的外形仍像一块石头,我们叫它生石灰。
生石灰加水就变成了粉末状的熟石灰。
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用熟石灰粉刷出来的。
“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女儿吟》等。
)2、读通诗句(1)通过自读、抽读、齐读,让学生读准每一个字的音。
(2)教师相机正音,重点订正平舌音和翘舌音。
3、理解诗意(1)讨论:同桌同学互相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不明白的画出来。
(2)解疑:请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师生解答。
重点讲解“若等闲”的含义。
(“若”是“好像”的意思,“等闲”是平常的,整句诗的意思是烈火焚烧好像是很平常的事。
)(3)讲述:让学生完整地说出全诗的意思,不恰当的地方师生订正、补充。
(这首诗大体意思是:制作石灰十分困难,先从深山中千锤万凿取石头,然后用烈火煅烧取来的石头。
石灰具有崇高的品格,为了造福人类,它把清白留在人间,即使粉骨碎身也全然不怕。
)(4)吟诵:这就是石灰的品格,既平平凡凡,又轰轰烈烈,难怪诗人于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学生诵读全诗。
)二、显象:感受品格1、历尽磨难:感受石灰和于谦的形象(1)石灰的生成历尽了千辛万苦,可谓“千锤万凿出深山”;面对磨难与危险,石灰又是那么的从容自若,真是“烈火焚烧若等闲”。
读一读第一、二句诗,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比如:为了烧制石灰,深山里的石灰石被铁锤击破了头,砸断了腿,被凿子凿开了心,掏出了肚;石灰石被运下山,又忍受熊熊烈火焚烧。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成长足迹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成长足迹](https://img.taocdn.com/s3/m/163f465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b.png)
第六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教材简析时间像从指尖流过的细沙,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 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课题成长足迹内容简说:阅读材料《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作者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自己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表达了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从王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善于洞察学生心理、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忘不了的笑声》是一篇描写同学的文章.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的别具一格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讲述了自己学生时代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成功,作文《补考》被老师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后被陆续刊载,作者在激励下成为作家,表达了自己对老师、母校的感激之情.课题依依惜别内容简说:阅读材料:《给老师的一封信》是翁钦露写给老师的信.《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演讲稿,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给校长的建议》这封建议书语言恳切,表意清楚、透彻.作者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馆的建议.《同学录》是一首短诗.这首诗也是一封情味浓浓的倡议书,鼓励同学们动手制作一本班级同学录.《毕业赠言》中选登了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学生写给学生的.学习目标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有效利用《同步阅读》教材,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2.以知识树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整合课内外知识,指引学生自主学习.学习重点1.通过阅读《同步阅读》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帮助.课时分配3长足迹 ................... 7〜8课时4依惜别 ................... 7〜8课时教法与学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交流、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时光,在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意要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活动目标】1.通过实物、实例、照片、档案等资料的梳理和展示,激起学生对母校和老师的眷恋之情.2.通过阅读和讨论,初步了解本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形式和任务,合理组合和安排系列活动,制订出切实可行而有创意的综合性学习班级和小组活动计划.3.初步讨论和交流计划,借鉴别人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正.同时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心活动】制订和交流综合性学习小组班级和活动计划.【活动流程】一、回味,唤起眷恋之情1.时间在悄悄地流逝,我们在一天天地成长.当我们学完了前五组课文之后,同学们,这意味着什么?2.我们小学的学业即将完成,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去开始自己新的学习生活.此时此刻,你能说说自己的心情吗?3.还记得六年前,我们第一次来到校园的情景吗?那时你有多高?是谁陪着来的?还记得那时的样子吗?4.今天,我们已经长成了一个“小大人”,已经不再依偎父母,已经完成了小学学业,现在我们又是什么心情呢?二、展示,激发任务驱动1.我们,几十个成员,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我们团结奋进,我们互相帮助,我们在这儿留下欢笑,我们在这儿流过汗水.大家请看一一(展示以往活动剪影,班级在学校中获得的奖状、证书,激发学生追忆往事的愿望.)2.其实,值得说的、值得忆的太多太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开展一次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好不好?三、阅读,拟订活动计划1.你想在这次活动中做哪些事情呢?2.请大家浏览活动建议后,将我们可以开展的活动罗列出来.L 捌览建议.制定计划收集整理实物、图片、资料一阅读别人同忸小学生播的作品L 讲述自己成长E 的故事制作班缎纪念册一临别赠言'再为母校做些玉_栽一棵纪念树 ’写一份倡议书■交一封建议书3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活动?可以以个人形式开展的是什么活动?宜于集体 开展的是什么活动?想一想,除了活动建议里的活动,我们还可以开展什么活动?4 .上学期开展综合性活动时,我们就已经尝试着制订个人和小组活动计划, 想一想,我们的计划要包括哪些内容?(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及方式、参加 人员及分工)5 .交流、展示、评议、调整、修订计划.“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一一活动计划“成长足迹”板块1 .难忘的启蒙【学习目标】1 .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品质和习惯.3 .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学习难点】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阶段 成长足迹 依依惜别【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1.(板书:知识做人)看到这两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2.(板书:难忘的启蒙)启蒙是什么意思?老师的启蒙为什么令作者难忘呢?3.作者在文中写与了哪些令他难忘的事情?(板书:抗日演讲两次批评宽容逃课)二、学习课文、体会内容(一)抗日演讲1.哪些段落写了抗日演讲?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3 —5自然段,可以用心读读,可以拿笔圈画,也可以小声地与同桌交流,想想这部分写了老师启蒙我什么?你从哪里体会到?2.指名交流(板书:爱国)引导:那时我还小,不大懂得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老师们知道吗?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3.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老师们显然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这是何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勇气,怎么不令学生敬佩?4.齐声朗读第5自然段,感受老师们的英勇的爱国精神.(二)两次批评1.批评是老师常用的教育方式,即使好同学也不例外,作者在小学时有两个强项一一作文和写字,为什么在这两个强项会受到批评?2.指名交流“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见,难道鼻子有这么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师在告诫我什么(板书:正直诚实)为什么老师说“对我来说,丙就是不及格”?这句话告诫我什么?(板书:勤勉)3.对我的过错老师丝毫不放过,表现了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指名朗读表现老师对我的批评的语句.4.丰富插图内容: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根据课本描述,想象一下老师对我某次批评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说说受到批评后,我对老师说了些什么?5.虽然隔多年,但这样的批评作者还是刻骨铭心.同学们,你在的小学中有类似的情景吗?(三)宽容逃课1.对学生的教育,老师一向很严格,但在作者印象中,老师对我们上日语课特别宽容,为什么?2.联系课文讨论,体会老师爱国情感.(四)首尾段落1.引读:正因为启蒙老师的言传身教感染着作者,因此作者一直向往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后来,作者沙健孙也走上了启蒙老师走过的路,成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2.理解重点句:既然我的老师……开花结果呢?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由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齐读这句话)3.这一段与哪一段相互呼应?4.指名朗读第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齐读第一段,体会作者的满怀深情)三、欣赏歌曲、升华感情.1.的确,儿童纯洁的心灵就像一块未开垦的土地,启蒙老师播下怎样的种子,就会获得怎样的收获.钱老师今天之所以站在讲台上跟你们上课,也深受我的启蒙老师一一杨老师的影响.我也经常想起一首歌一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今天我把它带来与大家一起欣赏,让我们把这首歌献给天下所有的启蒙老师.2.播放歌曲.2.老师领进门【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文段充分感知文章中田老师的形象.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谢之情.【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介绍作者.1.出示课题:老师领进门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其实是一份埋藏在大作家记忆深处4 0年的真实表白,是一位著名学者对一个乡村私塾老师的真情流露,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课题.2.这位作家就是刘绍棠.(出示人物介绍)作家刘绍棠,1936年2月生,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曾先后出版长篇小说11部,中篇、短篇小说集8部等.在他上中学的青少年时代,即发表文学作品.他上高中时,作品《青枝绿叶》就被选为语文教材.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指名读一读)过渡:这是一位有名的大作家,他却对一个普通的乡村私塾老师念念不忘,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指名说一说在作者心中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如:在“我”心中田老师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好老师.)二、细读课文,感受文中情感1.作家刘绍棠走在家乡的路上偶遇阔别40年的老师时心中除了那份激动还会有……(学生:尊敬、感谢)是的,“我”感谢老师的教育、培养.你从哪里看出来?(出示句子:我仍然像4 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播下文学的种子.)(1)自由读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为什么作者讲这样的话?(如:田老师的讲课使“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种子在“我” 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田老师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2)一起用激动、感谢的心情读读这句话.2.引导学生思考:你是怎么理解“文学的种子”的?为什么田老师在“我” 年幼时能播下“文学的种子”?请大家读课文,找到文中的语句来体会.(1)你从哪里感受到田老师讲的课娓娓动听?(理解词语:娓娓动听)(2)(出示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小路、村庄、炊烟、亭台以及花草等)来,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小诗.小结:你看,简简单单的一首诗,在田老师的口中却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美景.不仅让我们学到10个数字,还把诗歌内容与故事情节巧妙结合起来.你说,这样的创造怎能不使我们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读故事内容.有几处儿化音,是北方人讲话的特点,要读出韵味,注意语气、语调、情感.(出示此一:衣襟儿小喜神儿娘儿俩点数儿)(3)过渡:对,田老师就是这样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教育学生,尽管当时办学条件差,老师年纪又轻.男同学来读读第一、二自然段.(4)引导学生思考: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可看出田老师的讲课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重点理解句子:(出示句子)(根据学生感悟适时点拨)①“我听得入了迷,……我才惊醒.”“戛然而止”什么意思?田老师讲得那么好听,为什么戛然而止?“发呆”、“惊醒”是怎样状态?说明什么?(结合“直到……才”时间长理解,说明当时听故事很入迷,老师把简单的东西讲成含有文化的内容,使我从小产生对文学的兴趣.)“捅”是什么动作?为什么要“捅”我一下?(体会确实听得出神了.)②“我在田老师门下……春雨点点入土.”“门下受业”什么意思?(跟随田老师学习,在田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听到上千个故事”后会有什么收获?(联系上下文讨论:因为田老师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我不仅记下了许多故事,还潜移默化学到了许多骗故事的方法、丰富的语言,提高了听故事、说故事的能力,产生了编故事的欲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凑.”听到上千个故事,我也会像田老师那样娓娓动听地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了)“有如春雨点点入土”为什么这样说?(联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比喻田老师教的知识、编的故事以及生动的语言都被“我”接受了.“我”也有了创作的欲望和本领)3.过渡:在作者心里,田老师是伟大的,像魔术师一样,但老师却说…… (出示句子: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1)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老师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当时田老师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讨论明白:老师不以为然,无心的,随意做做,平时就是这样上课的,摇头笑笑等等.意思是:你现在有这样大的成就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小结:你看,田老师到现在还是那么虚心,他从不居功自傲认为学生的成就是靠他的教育,他认为学生才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一个多么朴实的乡村老师.(2)过渡:刘绍棠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其中一条确实离不开田老师的教育.这次碰到老师,他就想起老师的教育,对他万分感激.当田老师说“无心插柳柳成阴”时,刘绍棠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句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说说句子包含的意思.(如:田老师培养我、教育我的恩情,我终生难忘)小结:是啊,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田老师的教育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了课文,说说作者对老师是怎样的感情?(我觉得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3)今天老师的要求不是用句号,而是冒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把作者对老师的那份深情写成一段话.(出示:写话练习----- 写话-------- 交流)总结:所以尽管时隔40年,作家还是这样尊敬老师,感谢老师,感谢老师的桃李情.(板书:桃李情深)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读这一段(出示句子:我回家乡去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三、回到课题.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以“老师领进门”为题,你觉得“门”指什么?2.总结:是的,老师领着学生走进了文学的大门,知识大门,人生大门,领着学生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了一位著名的大作家.3.新来的王老师【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自主阅读,品读人物.3.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学习重点】1.通过本文教学,培养学生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2.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相遇相识的老师有很多,老师给予的关心、帮助、鼓励都是我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回忆一下,哪位老师令你印象最深刻?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切之情,走进第三课《新来的王老师》的学习.二、初读,学习生字词.打开书本P129页,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词语.撇撇(pi苞)嘴折叠(zh6 die) 自顾自摇摇头齐刷刷(shua) 大踏(ta)步哄(hong)堂大笑工工整整前仰后合资质平庸差(cha)生(1)齐读.(2)学生点读巩固.(3)释词促解(资质平庸).(4)运用词语造句.(5)齐读巩固.三、再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请大家仔细认真地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四、精读,把握人物形象.1.解读蔡林.(1)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悟“这是一个的学生”.①学生举手回答.②有感情地齐读.(2)导读第3〜14自然段,了解以前的蔡林是个怎样的孩子.①分角色来模拟对话.②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说说原来的蔡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③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读句子.2.解读王老师.(1)谈话:蔡林如此大的转变,都要归功于谁?(2)面对蔡林,王老师都做了些什么呢?再次走进第3〜14自然段,请大家速读,找出相关语句,从中你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学生根据相关语句进行汇报,教师相机引导.(3)出示差生档案.①齐读差生档案.②此时无声胜有声,王老师是通过差生档案想告诉蔡林什么?③蔡林读懂王老师的信了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④蔡林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找回了自信.从这一件事中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的老师.根据回答,板书.五、拓展延伸.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一定有很多老师给过我们支持、帮助与鼓励.在即将离开恩师的时刻,我们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拿起笔,写下你内心最真挚的话语.老师,我想对您说……六、总结.亲爱的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小小的鼓励,往往能给人无穷的力量.六年的学习生活里,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关心和帮助我们的老师吧.因为有老师地循循善诱和无微不至地关怀,所以我们更自信地大踏步走向美好的未来.努力学习吧,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感恩生活,善待他人.七、布置作业.将课堂上交流的资料整理成文章.4.忘不了的笑声【学习目标】1.领悟作者的写作切入点一一通过笑声写出一个个同学的特点.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同学间浓浓的情谊.【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同学间浓浓的情谊.【学前准备】制作相关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前几篇文章都是写老师的,这篇文章是写同学的.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自己对同学的留恋的.二、整体感知.1.文章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文章都写了“我”小队的队员,有余晓、鲁珊、方萍、陈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爱笑.)2.除了写上面这几个人的笑声,文章还写了哪些笑声?(还写了野炊时候的笑声、春游时的笑声、智力竞赛得胜时的笑声、早会评比获奖时的笑声.)三、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把疑难问题和还没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合作研讨.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若有不同的意见,集中全班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学生问题参考:(1)作者认为,这些笑声都是什么样的笑声?(2)作者的写作视角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1)最后一段中表明这些笑声都是快乐的笑声、团结的笑声、充满理想的笑声.(2)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通过笑声表现出同学的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之间的亲切情谊,写作角度别出心裁.四、小结.这是一篇视角独特的文章,抓住了同学们的笑声表现同学的特点,表现了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情景.我们写作文也要选择合适的角度,抓住特点,表现某一主题.五、作业.1.把学习这节课的收获写在笔记本上.2.回忆六年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同学,并把他的特点写下来.5.作文上的红双圈【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主题,体会文章思想感情.2.自主阅读,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3.感受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和关爱.【学习重点】懂得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学前准备】制作相关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在《新来的王老师》一文中,王老师别有用心,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给了他特别的鼓励,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章,看看老师对学生又有哪些帮助.二、自读课文,思考问题.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2)“我”的作文《补考》有着怎样一段不平凡的经历?(3)当“我”听说作文被贴在报告栏上时,“我”有什么表现?(4)“红双圈”给“我”这一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组织学生就以上问题进行交流,教师明确:(1)文章写了因为一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自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一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2)贴在报告栏上一一发表在县办刊物上一一发表在地区刊物上一一发表在正式刊物上.(3)表现:“我很兴奋,即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4)影响:“我”在红双圈的鼓励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最终成为作家.三、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从本文中你学到了什么写作手法?(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了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四、交流体验.1.文中讲述的故事在你身上发生过吗?请与同学交流类似的经历,并谈谈你的感想.学生交流后,教师作适当总结.2.让学生将交流的情况整理成文.制作班级纪念册【学习目标】1.以生活为本,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2.说写结合,完成两篇小作文.(1)介绍照片中的“我”.(2)为同学的照。
小学语文教案:2019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小学语文教案:2019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936da7be23482fb5da4c4c.png)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14.卖火柴的小女孩学习目标(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重难点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是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一、预习导航:1、课堂预习单同学们,大年夜本来是很高兴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鸡、鸭、鱼、虾等好菜,但在沙俄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你们想知道她在街上卖火柴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写什么,然后试着先分段。
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xk b 1 . co m同学们,做旁批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你在读课文时边读文边在课文的空白处作批注,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会作批注,你就拥有了一个学习的法宝。
2、拟定检测题预估问题(1)、看拼音写词语。
yáo lán wéi qún liè fèng chú chuāng(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她在一座房子墙角里坐下来,蜷(quán,juǎn)着腿缩成一团。
②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tián,tiān)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③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pèn, pén)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同步作业+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同步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8df6270029bd64783e2ce1.png)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同步作业+答案】
教学目标:
1、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
2、结合课内和课外的例子,学会开头的方法和作用、结尾的方法和作用。
3、对同一作品的优劣开头进行对比,感悟开头结尾对于文章的重要。
4、给学生一个主题,完成课后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
梳理学过的课文,体会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好处。
结合课内和课外的例子,学会开头的方法和作用、结尾的方法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教师直接导入交流平台
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才能让大家有往下看的欲望;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二、探讨交流平台
1、预设一:关注首尾呼应
(1)教师课件出示:朗读《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和结尾,品味表达的效果。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
(2)欣赏《匆匆》文章开头结尾
学生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匆匆》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匆匆》
【我发现】
2、预设二:关注设问式开头
欣赏《藏戏》开头,品味表达的效果。
课件出示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藏戏》师指名生读。
教师评价
【我发现】
3、预设三:关注开门见山式开头。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主讲稿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主讲稿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4ae23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0.png)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 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 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 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5.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 息。尝试使用多种媒介阅读。
课标分析
一、本年段的学习目标
【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
2.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阅读与鉴赏】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习作要素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要求学生对小说的“三要素”有一定的基本认知,从“关注”和“感受”两个动词中,探究情节和环境对表现人物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分析单元内容组成,了解单元结构与联系。
4.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对于这一要素,统编教材有这样进阶性的安排。本单元习作训练的重点在于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环境和人物设计情节,把故事写完整,并通过环境、心理等描写凸显人物形象,因此,这与之前的发挥想象续写故事、编写童话等有所不同。从小说阅读,到自己创编故事,让学生经历由阅读到表达的过程,既加深学生对小说基本特点的理解,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13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13](https://img.taocdn.com/s3/m/c494c1d80066f5335b812146.png)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
案人教版
②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
③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打“v”。
凡卡在信中回忆了乡下的生活,是因为:
①乡下的生活很幸福。
②乡下的生活虽然很艰难,但在凡卡看来,和爷爷在一起生活是多么自由、快乐,那么值得怀念。
课文的结尾写凡卡做美梦,是为了说明:
①凡卡寄出信后非常高兴。
②凡卡十分想念他的爷爷
③在那样的社会里,凡卡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只能是个梦,永远不能实现。
(5)课文通过这件事,反映
了
(6)课文是按着过记叙的,先
写
接着,最后。
3、我的疑惑:通过读书我有以下几个问题要和同学探讨:
疑问
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导学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c2bb1a312b3169a451a45f.png)
语文园地学习目标。
1.回顾、对比所给文章的开头、结尾,分析其中的好处,并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2、熟读古诗,理解诗句含义,感悟诗人在诗中为他认定事物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3、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4、积累五条关于“志向与心愿”的名言警句,提升个人修养,逐渐完善自我,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担当的中国人。
学习过程。
一、自读交流平台。
1、先自读交流平台内容,读读这些开头和结尾,回顾以往的学习,体会些开头和结尾的特点,体会其作用。
2.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想想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强调主題,加深读者的印象。
《藏戏》的开头运用问句和排比激发读者的好奇之心,表达对藏戏的推崇之情。
《草原》开门见山,直接人题.给人简洁明了的感觉。
《匆匆》以问句结尾,呼应了开头,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慨叹,余味悠长。
《那个星期天》的结尾含蓄深刻,引人深思。
3.拓展延伸除了这些开头和结尾,你在平时的阅读中还关注了哪些开头和结尾?可以鉴赏其他文章的开头、结尾。
4、总结方法,运用习作。
在一篇文章中,我们应当关注开头和结尾,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平常的阅读和写作。
读读自己以前写过的习作的开头和结尾,对比,说出满意和不足之处。
二、语句段运用。
第一组:诗句1.自读诗句。
联系原诗,明白诗意,体会含义,感悟诗情。
思考:几句诗中,诗人分别描述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被赋予了什么样的品格和志向?明确:第一句描写了竹子,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气节。
第二句描写了梅花,赋予了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第三句描写了菊花,做人要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2、想想自己读过的其他古诗,说说还有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3.可将诗人表达的品格和志向运用到生活之中。
如,思考:提到红军长征精神你会想到哪些古诗?想到坚页不屈的李大钊,你又会想到哪些古诗?第二组:人物外貌和神态1.自读第一则材料。
可将这些句子还原到课文中,可删去这些外貌和神态描对比阅读,回顾以往学习,体会表达效果不同。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12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12](https://img.taocdn.com/s3/m/63820682f46527d3250ce060.png)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四、针对性作业1、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惨,你们可以为她改写命运吗?2、课下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
五、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童话作家。
他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塞。
父亲是一个穷苦鞋匠,曾在拿破仑军队中当过雇佣兵。
父亲死后,母亲靠洗衣度日,祖母有时还上街行乞。
因家境贫寒,安徒生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十四岁时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
后来在一些艺术家帮助之下,获得了助学金,才正式上学。
他刻苦学习,终于从文盲变成了作家。
在十七岁那年,安徒生发表了诗剧《阿尔芙索尔》,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安徒生写过一些剧本、小说、游记和诗歌,但他的主要作品是童话。
他的童话和过去的童话不同,并不是民间传说的重述。
安徒生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168篇童话故事。
安徒生的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发表于1835年底,作为他送给孩子们的新年礼物。
此后,他的童话故事相继出版。
在英语国家中,安徒生的作品是青少年教育的范本,同时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他的作品被译成八十多种文字,是丹麦对世界文学最伟大的贡献。
15.凡卡学习目标(1)会写课文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通过感情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重难点本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结尾句子的含义。
难点是体会课文对比、衬托的写法。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1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198923328bd63186bdebbc46.png)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课前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契柯夫的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一、预习导航:1、课堂预习单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丰满、情真意切。
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通过学课文对外国文化有初步了解,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二是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三是进一步激发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首先交流一下读书方法: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线索,接着认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反复读这些段落,画出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并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同时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课堂要研究的问题。
最后试着完成拟定检测题预估问题的内容。
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尝试完成“挑战自我”栏目中设计的问题。
相信你能行!2、拟定检测题预估问题(1)、看拼音写词语。
shēng xiùróu zhòu dúdǎpié zu ǐxiá zimāpíng chōu yècuōyān yèzhàn shu ǐ(2)用“v”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模(mómú)糊结(jiējié)实捉弄(nòng lòng )模(mómú)样结(jiējié)束弄(nòng lòng )堂(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x k b 1 . c o m①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去酒店打酒。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10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10](https://img.taocdn.com/s3/m/edf9d27fd0d233d4b04e6961.png)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你是谁?”他问对方。
“我是快乐王子。
”“那么你为什么哭呢?”“以前在我有颗人心而活着的时候,并不知道眼泪是什么东西,因为那时我住在逍遥自在的王宫里,那是个哀愁无法进去的地方。
白天人们伴着我在花园里玩,晚上我在大厅里领头跳舞。
沿着花园有一堵高高的围墙,可我从没想到去围墙那边有什么东西,我身边的一切太美好了。
我的臣仆们都叫我快乐王子。
而眼下我死了,他们把我这么高高地立在这儿,使我能看见自己城市中所有的丑恶和贫苦,尽管我的心是铅做的,可我还是忍不住要哭。
你看,远处的一条小街上住着一个女裁缝。
她那瘦削的脸上布满了倦意,一双粗糙发红的手上到处是针眼,她的孩子生病了,在发烧,嚷着要吃桔子。
他的妈妈除给他喂几口河水外什么也没有,因此孩子老是哭个不停。
小燕子,你愿意把我剑柄上的红宝石取下来送给她吗?我的双脚被固定在这基座上,不能动弹。
”小燕子从王子的宝剑上取下那颗硕大的红宝石,用嘴衔着,飞到了那个女裁缝的宿舍……就这样,快乐王子每看到一个穷困可怜的人,就请小燕子把他身上的宝石、金片拿去送给那个人……现在的快乐王子变得很难看,他剑柄上的红宝石已经掉了,蓝宝石眼珠也不见了,他也不再是黄金的了。
而小燕子也在大冷天里因为舍不得离开快乐王子而冻死了。
虽然快乐王子的雕像很快被推到了,和小燕子的尸体一起被扔进了垃圾堆,但是他们的灵魂是高尚的,纯洁的,也是最快乐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耸立()怜悯()纯洁()2、快乐王子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文中写到的让快乐王子不快乐的现实是什么?请你概括的写一写。
3、这篇文章和本文在写法上有那些相同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四
学习内容:语文园地四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学习时间:5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
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二、自学体验:
想:1.先想一想由“学会生存”这四个字想到了什么;再想想自己遇到、听到或从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了解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事情。
2.想想这些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结果怎样,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把自我保护的方法要说清楚。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学会生存”的方法。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学会生存”的方法,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3.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四、归纳提升:
1.小组讨论:要把“学会生存”的方法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六、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上节课,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它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二、自学体验:
1.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
2.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若是写自我保护的事情,一定要把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写清楚;若是写《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就要先把鲁滨孙让你感动的地方写出来,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2.每一个内容选择二三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四、归纳提升: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修改草稿。
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2.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六、反思总结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作文写作,这节课我们来进行作文评讲。
二、自学体验:
1.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学生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欣赏、补充。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教师挑选典型作文或学生推荐典型作文。
2.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评议要点: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
(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
(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
3.接受同学们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四、归纳提升:
(一)欣赏佳作
1.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2.学生自由朗读,看看从中学到什么。
(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二)出示一篇较差作文
1.学生读习作,大家聆听内容;
2.同学们找出错误、不足进行修改。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继续修改作文:把优生的作文让写作较差的同学欣赏,学习别人的写作思路和方法;较差同学的作文请优生修改,真正做到了培优补差的目的。
六、反思总结
第四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学习了这一单元你收获到了什么呢?同学们,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吧!
二、自学体验:
1.各自轻声朗读“交流平台”的内容,可以想一想自己还读过哪些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哪些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还可以思考一下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你觉得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有哪些克服阅读困难的好办法?阅读长篇文学作品时,怎样提高阅读速度?怎样养成做阅读卡片或读书笔记的习惯?
2.再读一读“日积月累”,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先自己理解句意。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学生就自学体验中的第一个问题,与小组、全班交流展示,并让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完善。
2.小组内交流各自对日积月累中句子的理解,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四、归纳提升:
1.说说自己是怎样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
2.从自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实际中总结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
方法。
3.鼓励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如何形成自己的见解。
4.从名言警句中任选一两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名言警句,以鞭策激励自己。
六、反思总结
第五课时(词语盘点趣味语文)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积累了很多词语,这节课我们就进入“词语盘点”,看看要求我们会读会写哪些词语吧!
二、自学体验:
1.自由读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自由读趣味语文,体会这些趣味语文趣在哪儿?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若还有不会读的或读不准的找小组同学帮助解决。
2.各小组代表把自己小组最易读错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3.小组间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4.教师巡回指导。
5.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趣味语文中,体会到的有趣和从中感受到的东西,再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四、归纳提升:
1.积累4字词语,并抄写2遍。
2.搜集更多的趣味语文,与同学交流分享。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就学生汇报的词语进行再次的认读巩固;
2.对难写、易错写的词语进行重点指导,教师先教写,再让学生写在写字本上。
3.让学生对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六、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