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艾滋病与分枝杆菌-

合集下载

结核分枝杆菌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预防控制策略

结核分枝杆菌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预防控制策略

结核分枝杆菌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预防控制策略陆丽红doi :10.3969/j.issn.1009-6663.2012.12.067作者单位:536000 广西北海,北海市结核病防治院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 )感染通常是HIV 感染者与AIDS 患者主要病死原因[1]。

研究表明HIV 可促进Mtb 潜在感染的复燃,并加快Mtb 自然感染后临床症状的出现[2]。

活动性TB 的发生加速HIV 感染者的疾病进展与死亡[3]。

两病相互促进,互为影响,给艾滋病和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结核分枝杆菌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5]。

一、艾滋病和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截至2009年底,估计全球存活的AIDS 或HIV 感染者约有3330万例。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 )最新更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全世界共有3420万名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者,比一年前的3350万HIV 感染者略有增长。

我国AIDS 流行形势也十分严峻[6]: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现有HIV 感染者和AIDS 患者78万人,其中AIDS 患者15.4万例;全人群感染率0.058%。

估计2011年新发HIV 感染者4.8万人,AIDS 患者相关死亡2.8万例。

我国艾滋病疫情特点:(1)艾滋病疫情呈低流行态势,但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2)HIV /AIDS 人数增加,AIDS 发病和死亡增加;(3)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所占比例继续增高。

(4)感染人群多样化,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增多,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流行模式多样,流行形势复杂化。

WHO 报告显示,全球现有结核病患者1400万,年新发患者940万[7]。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高负担国家之一,也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居全球第二位。

2019年继续医学教育《抗菌药物》答案

2019年继续医学教育《抗菌药物》答案
B、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C、大肠埃希菌
()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妊娠期应禁用
E、利巴韦林
()仅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效,对其它分枝杆菌及其它微生物无效
D、吡嗪酰胺
()可用于治疗重症或伴血流感染的尿路感染患者
A、碳青霉烯类
()可作为美洲利什曼原虫病的替代治疗药物
B、两性霉素B
()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
C、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所致的血流感染多生在社区
C、肝毒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B、肝毒性
百日咳的治疗药物首选()
D、红霉素
百日咳的治疗药物首选()
A、红霉素
不符合异烟肼的特点的描述是()
C、常单独用于治疗结核病
不属于吡嗪酰胺的特点的是()
A、不易进入脑脊液和细胞内
不属于抗分枝杆菌药物的是()
D、利福布汀
不属于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是()
A、轻症皮肤、软组织感染只需局部消毒,不必应用抗菌药物
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叙述有误的是()
A、重症患者选用口服药,若临床表现无显著改善可肌肉注射
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叙述有误的是()
E、重症患者选用口服药,若临床表现无显著改善可肌肉注射
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品种选择评价描述错误的是()
D、在急性感染期,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无法渗入炎性前列腺组织,故应避免选用
关于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使用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
E、肾功能减退可使本类药物在肾脏代谢减慢而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因此肾病患者应减量应用
关于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适应证,描述错误的是()
E、对寄生虫病无效

艾滋病与分支杆菌感染

艾滋病与分支杆菌感染

艾滋病与分支杆菌感染发表时间:2011-06-28T10:52:35.05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刘云芳[导读] 目的:了解艾滋病与结核的发病过程,与淋巴细胞计数(T-CD4)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刘云芳【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病与结核的发病过程,与淋巴细胞计数(T-CD4)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在不同的T-CD4细胞水平上,肺外结核的发生率是不一样的。

方法:就结核病的病原学,发病机理,临床常表现的多样性进行概述。

讨论机体在感染HIV病毒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重叠感染,反复感染,多部位感染;病情的复杂性;结果:有效的预防、治疗,可以降低结核的发病率,感染死亡率。

【关键词】艾滋病;T-CD4;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严重免疫抑制;免疫重建炎症综合症(IRIS)【中图分类号】R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324-0211分支杆菌感染病原学:结核分支杆菌、鸟分支杆菌1.1结核分支杆菌:1.1.1艾滋病混合感染结核的特点:结核是艾滋病最常见的疾病,而且是导致艾滋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核可以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但是经常发生在HIV感染的早期,艾滋病多合并播散型和肺外结核。

肺结核的胸片表现不典型,结核菌检查阳性率低,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症状呈非特异性,如果病人咳嗽超过3周,伴咳痰、体重下降,病人可以有发热、盗汗、体重下降或不适但也可能是由于艾滋病的消耗综合症、鸟分支杆菌复合群(MAC)、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MV)或其他的机会性感染;有文献报道有26-42%的HIV感染结核的患者可发生结核菌性败血症,对于T-CD4<100的患者阳性率更高。

故推荐对于所有的怀疑结核感染的HIV感染者行血结核菌培养,因一旦获得阳性结果即取得了确凿的细菌学证据。

结核不论是否合并HIV感染,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合并HIV后抗结核治疗的效果较差,副作用多;二者在流行上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结核感染者容易感染HIV,因为感染结核后肉芽肿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可以激活并促进HIV在T细胞内繁殖,故结核患者的HIV感染率比一般社会人群的HIV感染率高;而HIV感染者也容易感染结核,主要机制是HIV感染引起T淋巴细胞功能下降、数量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丧失,所以艾滋病患者结核感染率也比一般人群的感染率高。

2019年继续教育公共课好医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答案

2019年继续教育公共课好医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答案

()可用于治疗重症或伴血流感染的尿路感染患者C、碳青霉烯类()是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E、阿奇霉素()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以减少其毒性反E、两性霉素B()与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是各型肺结核短程疗法的基石B、利福平BSI肺炎链球菌对()耐药者多见,需注意药敏试验结果D、红霉素或克林霉素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首选药物是()E、氟康唑氨基糖苷类的抗结核药是()A、链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呋塞米合用的原因是()A、呋塞米增加其耳毒性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C、肝毒性百日咳的治疗药物首选()D、红霉素不属于时间依赖性杀菌剂的是()D、阿奇霉素初治菌阳/或菌阴结核疗程一般是()个月E、6达托霉素为()抗菌药物E、环脂肽类大环内酯类()禁止与特非那定合用,以免引起心脏不良反应B、克拉霉素滴虫阴道炎的宜选药物是()C、甲硝唑对多黏菌素类药物,错误的描述是()E、快速杀菌剂对磺胺类药物不敏感的细菌是()B、立克次体对青霉素过敏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人,可选用()B、氯霉素对庆大霉素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耐药菌少对尚未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进行()A、预防性治疗对厌氧菌无效的药物是()A、克林霉素对厌氧菌无效的药物是()A、克林霉素对于实施隧道式血管导管或药盒置入术的患者,建议()A、不推荐预防用药对于实施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患者,关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建议是()B、不推荐常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对于实施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高危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次A、1对于头霉素类药物的适应证描述错误的是()B、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拟杆菌属等需氧菌引起的腹腔感染多黏菌素类药物适用于以下哪类感染()D、铜绿假单胞菌复杂性血流感染需全身使用抗菌药物()E、4~6周肝病时避免应用以下哪种抗菌药物()C、两性霉素B肝功能减退的患者在应用林可霉素时,应()E、肝病时减量慎用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疗程至少为()D、4周钩端螺旋体病治疗时为避免治疗后出现(),初始治疗阶段抗菌药物的剂量宜小C、赫氏反应钩端螺旋体中、重度感染可选头孢曲松()g,静脉滴注,qdE、1关于白喉抗毒素说法正确的是()A、青霉素不可代替白喉抗毒素关于达托霉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E、不可用于治疗肺炎,因其可被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灭活关于对氨基水杨酸,下列描述错误的是()E、严重肾病者可使用本药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叙述有误的是()B、根据病原选用杀菌剂,应单一用药关于脓胸的治疗原则,叙述有误的是()A、慢性脓胸患者可口服给药,若无好转可静脉给药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叙述有误的是()A、重症患者选用口服药,若临床表现无显著改善可肌肉注射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儿童群体中应用说法错误的是()A、大于6月龄儿童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适应证与成人相仿关于替加环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替加环素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关于头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A、不推荐头孢西丁用于<6个月的婴儿红霉素不能作为下列哪种疾病的首选药物()D、肺炎球菌所致的大叶性肺炎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以选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方式为(D、iv.gtt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疗程为()C、4~6周急性肾盂肾炎伴发热等明显全身症状的患者,疗程一般为()D、2周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E、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的病原菌主要为()D、A组溶血性链球菌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病原菌以()最为常见,三者约占病原菌的近80%D、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初始治疗可()E、口服阿莫西林急性细菌性中耳炎为减少复发,疗程应为()D、7~10天加强监督检查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体措施包括()E、以上均是甲硝唑属于FDA妊娠期用药中的哪种类别()D、B类经常发生链球菌咽峡炎或风湿热的儿童及成人,可预防性给予下列哪种抗菌药物()C、苄星青霉素经验治疗动物咬伤,宜选药物为()A、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具有抗非发酵菌的碳青霉烯类药物不包括()D、厄他培南抗菌药物购用品种遴选应以()为目标,保证抗菌药物类别多元化E、优化结构、确保临床合理需要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小时,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药至感染灶控制或完全消散B、72~9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是抗菌药物管理的核心策略B、分级管理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即()而定A、药敏试验结果可引起视神经炎的抗结核药是()E、乙胺丁醇可用于合并HIV患者的抗分枝杆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的药物是()C、利福布汀可诱发红斑狼疮的抗真菌药物是()A、灰黄霉素喹诺酮类药物的适应证,错误的是()E、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有效立克次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是()E、多西环素利福平对哪种疾病无效()E、乙脑利奈唑胺的适应证不包括()C、社区获得性肺炎,由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所致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药物联合,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通常采用()种药物联合E、2林可酰胺类抗生素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应避免与以下哪种药物联用()E、西咪替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家庭的儿童,可预防性给予下列哪种抗菌药物A、利福平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磺胺疗程为()D、1~3月猫、狗咬伤(多杀巴斯德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不可用()E、头孢氨苄目前国内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等糖肽类的耐药率在()以内D、5%念珠菌血症的抗真菌治疗疗程为血培养阴性后再用()周E、2脓肿>()的脑脓肿患者考虑手术引流D、2.5cm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的病原体为()A、产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性坏疽病原菌是()D、产气荚膜梭菌侵袭性真菌病的治疗疗程通常较长,需要考虑患者的免疫状态、感染病原菌和药物种类,一般在()周或以上A、6~12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目前临床应用仅有()E、口服品种法罗培南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是()D、禁用于对青霉烯类药物过敏者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适应证不包括()B、下呼吸道感染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真菌性心内膜炎疗程需()或更长,以降低复发率B、6~8周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是()B、氯霉素伤寒带菌者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或氟喹诺酮类口服,疗程为()周C、6伤寒和副伤寒治疗疗程一般为()天E、10~14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使用磺胺甲噁唑时,应()C、轻、中、重度肾功能减退时均需减量肾功能减退时,不宜使用以下哪种抗菌药物()E、四环素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应()给药A、一日多次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但以下哪种药物不在推荐之列()C、阿奇霉素实施淋巴管造影术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类抗菌药物1次C、第一代头孢菌素实施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类抗菌药物1次A、第一代头孢菌素实验室工作者不慎暴露于鼠疫耶尔森菌,应预防性给予下列哪些抗菌药物()E、多西环素或SMZ/TMP使用()时,应注意抗生素相关腹泻和假膜性肠炎的发生,如有可疑应及时停药A、克林霉素使用四环素治疗无效的是()E、变形杆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人麻风病患者多菌型用药为()D、利福平+氨苯砜+氯法齐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人麻风病患者少菌型疗程为()个月C、6首选红霉素治疗的疾病是()E、军团菌肺炎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B、罗红霉素鼠咬伤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可选药物()A、多西环素四环素用于()A、斑疹伤寒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重点不包括()A、多重耐药定植菌或携带状态,不宜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不包括()C、自我国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以来,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上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中不包括下列哪种药物()C、多立培南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减少替加环素不可用于下列()感染D、变形杆菌属替加环素的作用机制是()B、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替加环素适应证不包括()C、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晚发医院获得性肺炎于入院几天发生()D、≥5万古霉素对哪种细菌引起的感染无效()B、绿脓杆菌为避免回归热初始治疗时出现赫氏反应,应该()D、抗菌药物的剂量不宜过大为预防脊髓手术I类手术切口感染,围手术期可以预防应用下列哪类抗菌药物()D、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预防皮瓣转移术(游离或带蒂)或植皮术Ⅱ类手术切口感染,围手术期可以预防应用下列哪类抗菌药物()D、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预防外固定架植入术Ⅱ类手术感染,围手术期可以预防应用下列哪类抗菌药物()B、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预防胃、十二指肠、小肠手术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围手术期可以预防应用下列哪类抗菌药物()D、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霉素类下列不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是()D、头孢克洛下列不属于梅毒治疗应选的药物是()D、甲硝唑下列不属于治疗皮肤炭疽的药物是()D、甲硝唑下列不属于治疗气性坏疽的可选药物是()E、卡泊芬净下列关于布鲁菌病说法错误的是()D、属丙类传染病下列关于立克次体病说法正确的是()C、立克次体病是由立克次体科,柯克斯体科,巴通体科中的多个属、种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病下列关于破伤风说法错误的是()E、新生儿破伤风应按丙类传染病报告下列关于破伤风说法错误的是()E、新生儿破伤风应按丙类传染病报告下列关于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A、青霉素钾盐应快速静脉注射下列关于肾功能减退的成人美罗培南使用剂量错误的是()B、血液透析患者剂量每次为0.5g,每12h给药一次下列关于鼠疫说法错误的是()D、属乙类传染病下列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C、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一般都需要调整剂量下列关于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A、本类药物不宜用于治疗轻症感染,可作为预防用药下列关于替加环素给药方案说法错误的是()E、治疗广泛耐药格兰阴性菌感染宜单药治疗下列关于吸入炭疽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A、宜选磺胺类治疗下列关于性传播疾病说法正确的是()D、同时检查和治疗性伴侣下列关于阴道感染治疗说法错误的是()E、治疗期间不影响性生活下列关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说法错误的是()A、常见病原体以病毒为主下列关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说法错误的是()A、常见病原体以病毒为主下列哪项不属于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适应证()E、风湿性心内膜炎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的适应证()E、鼻炎下列哪些品种不属于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B、头孢拉定/舒巴坦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已证实对人类致畸,危险性大于受益()C、奎宁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已证实对妊娠期妇女有危险性,但仍可能受益多()B、替加环素下列属于第四代头孢菌素的是()D、头孢吡肟下列属于引起细菌性眼内炎的革兰阴性杆菌是()A、铜绿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科细菌小于5岁的婴幼儿脓胸,常见病原菌为()D、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MRSA发生率高,可选用()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C、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新生儿期应避免应用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C、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新生儿为预防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眼炎,可给予下列哪些抗菌药物的眼药水()E、四环素或红霉素猩红热主要由()引起C、A组溶血性链球菌胸外科手术(食管、肺)Ⅱ类手术切口,不太可能含有污染菌是()D、大肠杆菌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超过()天的高危患者和实体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也有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指征C、7氧头孢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不包括()D、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3天内禁酒医疗机构应每月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项目不包括()A、Ⅱ、Ⅲ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和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和使用疗程合理率以下除哪种情况,可先予以抗菌药物注射给药()E、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以下对于抗菌药物给药剂量的认识,错误的是()A、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应应用可耐受的最大剂量以下哪类手术Ⅱ、Ⅲ类切口可能含有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A、结肠、直肠、阑尾手术以下哪类手术Ⅱ、Ⅲ类切口可能含有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C、胃、十二指肠、小肠手术以下哪类手术Ⅱ、Ⅲ类切口可能含有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A、肝、胆系统及胰腺手术以下哪项属于Ⅳ类切口(污秽-感染手术)()B、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以下哪种抗菌药物可以引起灰婴综合征()D、氯霉素以下哪种抗菌药物可以引起新生儿的溶血性贫血()B、磺胺药及呋喃类以下情况原则可以预防使用抗菌药物()C、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D、普通感冒、麻疹易透过血脑屏障,对隐球菌性脑膜炎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C、氟胞嘧啶因颅底骨折导致化脓性脑膜炎,可能的致病菌为()D、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发生的非化脓性并发症,抗菌治疗疗程需()天D、10引起淋巴管炎及急性蜂窝织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D、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脓疱病最主要的病原菌为()E、溶血性链球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颌面部感染不选的药物是()B、第三代头孢菌素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结膜炎不选的药物是()C、阿糖腺甙有关特比萘芬的叙述不正确的()C、对念珠菌有杀菌作用早产儿、新生儿应避免使用()E、氯霉素粘脓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病原是()C、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D、铜绿假单胞菌治疗B组链球菌所致的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宜选药物为()D、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治疗阿米巴肠病宜选药物()A、甲硝唑治疗不动杆菌属所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宜选药物()D、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草绿色链球菌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宜选药物为()D、青霉素+庆大霉素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肺脓肿,宜选药物为()C、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治疗肠杆菌属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宜选药物为()C、头孢吡肟或氟喹诺酮类治疗肠球菌属所致的血流感染,宜选药物为()A、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治疗放线菌属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宜选药物为()E、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宜选药物为()C、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空肠弯曲菌所致的肠炎,宜选药物()E、阿奇霉素治疗淋球菌性宫颈炎宜选的治疗药物是()C、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蜱传回归热可选多西环素100mg口服,(),7~10天A、bid治疗沙眼衣原体所致的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宜选药物为()E、多西环素治疗鼠疫的首选药物是()C、链霉素治疗头癣的首选药物是()D、灰黄霉素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所致的脓胸,宜选药物为()A、糖肽类±磷霉素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治疗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尽早开始诊断性试验治疗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使用时必须首先以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药物浓度不宜超过(),缓慢静脉滴注E、0.1%~0.5%。

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研究

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研究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5.03.019作者单位: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陈莉贞(现在浙江省青春医院工作)、李兰娟];浙江省青春医院五病区(姚鹏)引用格式:陈莉贞,姚鹏,李兰娟.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研究[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8(3):269-271.·诊疗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研究陈莉贞 姚鹏 李兰娟【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分枝杆菌,结核; 诊断Diagnosisof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infectioninpatientswithAIDS ChenLizhen,YaoPeng,LiLanjuan.【Keywords】 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Diagnosis【Firstauthor’saddress】 StateKeyLaboratoryforDiagnosisandTrea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forDiagnosisandTrea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CollegeofMedicine,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03,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iLanjuan,Email:ljli@zju.edu.cn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常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其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1-2]。

HIV感染者一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会大大缩短病毒感染的潜伏期,迅速发展为艾滋病,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3]。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分析》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分析》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综合评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依据。

一、引言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受损。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艾滋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复杂,治疗难度大。

因此,了解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情况,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某三甲医院近五年内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2. 数据收集通过查阅患者病历、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相关信息。

3. 统计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生存情况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生存分析。

三、结果1. 临床特征(1)年龄与性别: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平均年龄较高。

(2)临床表现: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盗汗、体重减轻等表现。

(3)实验室检查:患者血常规、血沉等指标常异常,肺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病变。

(4)合并症:部分患者合并有其他机会性感染,如细菌性肺炎、真菌感染等。

2. 治疗与预后(1)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抗HIV药物、抗非结核分枝杆菌药物等。

(2)生存分析:通过生存分析发现,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等。

其中,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生存时间相对较长。

四、讨论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复杂,治疗难度大。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的综合评估,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特征分析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特征分析
合诊 断 。痰 培养方 法采用 美 国 B A C T E C 9 6 0培养仪 。菌型鉴定
诊2 0 0 8 -2 0 1 1 年间诊治 的 1 1 8 4 例艾滋病人进行 了回顾性调查
研究 。
1 资 料 与 方 法
采用胶 体金快 捷诊 断法 , 试 剂盒 由杭州创新 生物检验 技术有 限 公 司提供 。
养 及胸片检查均难以对 N T M做 出正确诊断 , 应推广痰 培养及菌种鉴定作 为主要诊 断方法 。 【 关键词】 艾滋病 ; 非 结核分枝杆 菌; 流行 病学调 查 ; 临床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 中图分类号】 R 4 4 6 .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8 ( c ) 一 0 0 5 3 — 0 3
N T M 所 占 比例 明显 高于非 H I V感染者组 ( P < 0 . 0 5 ) ;调查 组痰培 养 N T M 阳性人群 的 C D 4 + 分布情 况为 C D 4 +  ̄5 0 / I x L占
3 6 . 5 1 %, 5 0 ~ 2 0 0 / t x L占 3 4 . 9 1 %, 2 0 0 ~ 3 5 0 / p  ̄ L占 1 4 . 2 9 %, > 3 5 0 / p  ̄ L占 1 4 . 2 9 %。 胸 片阳性率 1 9 . 0 5 %。 药敏 检测显示 N T M对一线 抗 结核药物耐药率高 。结论 艾滋病人 群中 , N T M在痰分枝杆 菌培养 阳性人群 中的比例明显高于 HI V阴性的患者 : N T M与 C D 4 + 有 明显相关性 , 呼吸道 N T M检 出率 随着 C D 4 + 水平 的下 降而上 升 ; N T M 的临床 x线表现不典 型 , 常规的痰涂片 、 痰培

艾滋病患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艾滋病患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考虑患者因素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 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 度、合并症等因素,以制定符合
患者个体情况的治疗方案。
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 情变化及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
加强患者教育
患者应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 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并按时复 诊。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
B超检查
对于合并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可通过B超检查观察 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判断是否存在非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
MRI检查
对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MRI检 查可清晰显示脑部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有助 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04 抗感染治疗策略与实践源自抗感染治疗原则早期、足量、联合、规律、全程用药
治疗原则与方案
治疗原则
艾滋病患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同时,应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药物组合和用药时间,免疫治疗则包括使用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等。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 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探索新的诊断技术和方法,提高非结 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为患者提供更加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建立统一的治疗指南和规范化的治疗 方案,减少治疗差异,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预后。同时,加强多学科协作 和综合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 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THANKS
06 专家共识解读与展望
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艾滋病患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表现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表现

生堡越射堂盘壶!Q!Q生2旦筮丝鲞筮!期垦!i望』曼堑型。

墨!巳!!燃!垫!Q。

!些竺:坠!影像表现已有报道㈧,而AIDS合并NTM肺病的影像表现笔者未见国内报道,为此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4月10例经确诊为AIDS合并NTM肺病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的追踪观察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者,男9例,女l例,年龄24~46岁,平均36.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热、咳嗽伴咯痰、呼吸困难等。

外周血CD。

+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16.1(5—64)×106/L(最低时计数),仅有l例>50×106/L,CD4+/CDs+比值为0.077(0.01—0.58),仅有2例>0.05(余8例为0.0l~0.03)。

所有患者均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活检培养菌型鉴定证实。

本组患者血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初筛及确证实验均为阳性,结合临床表现和体征均符合国家卫生部1997年颁布的AIDS诊断标准,均进行了多次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s+、CD;/CDs+)检查。

2.影像检查方法:本组10例患者均行常规胸部直接数字摄影(DR)或床边x线胸片检查,其中7例患者行胸部CT扫描,应用PhilipsMx8000螺旋CT机,在常规螺旋扫描基础E行HRCT扫描,层厚6.5mm,层间距6.5mm,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mgL/Illl),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注射流率2.5~3.0mL/8;局部HRCT连续扫描,层厚1mm,层间距1mm。

3.菌型鉴定及实验室检查:HIV一1抗体阳性由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确诊。

菌型鉴定在抗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基础上,应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PB64特异蛋白由本院细菌室完成。

结果10例患者x线胸片显示,9例有明显病变,1例只有轻微病变;6例为双肺受累,4例为单肺受累(右肺3例,左肺1例);5例为大面积实变并空洞形成(4例并对侧肺野散发病灶)。

艾滋病患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艾滋病患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推动学科发展
通过专家共识的解读和推广,可以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推动艾滋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领域的 学科发展。
提高公众认知
专家共识的发布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和非结核分枝杆 菌感染的认识和了解,减少歧视和误解,为患者提供更好 的社会支持。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虽然专家共识提供了诊治建议,但艾滋病患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仍需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实践。
治疗原则与目标
早期、规范、全程
治疗
艾滋病患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 感染后,应尽早开始规范的治疗 ,确保全程足量用药,以提高治 愈率。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原菌种 类、药物敏感性等因素,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的营 养支持、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措 施,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易感人群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 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 剂者等易感染NTM。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NTM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 呼吸系统症状,以及淋巴结肿大、皮肤软组织病变等。严重 者可出现败血症、脑膜炎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诊断方法
NTM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细菌学检查,包括涂片镜检、分离 培养及菌种鉴定等。此外,还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 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由于NTM培养周期长且易受污 染,因此诊断难度较大。
免疫学检查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针对非结核 分枝杆菌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 ,辅助诊断感染。
影像学检查
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辅助 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
的肺部病变。
诊断流程优化建议
针对艾滋病患者,应提高对非结 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警惕性,加强

艾滋病论文参考文献(拟定109个)

艾滋病论文参考文献(拟定109个)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以下是整理好的109个关于艾滋病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

艾滋病论文参考文献一: [1]罗艳,王旭初,陈珺芳,金洁,张兴亮,丁建明,李西婷,许珂. 杭州市2010-2017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19(11):808-812. [2]张椰,李现红,鄢芳. 基于共词分析的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防治领域研究热点[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19(11):801-807. [3]罗业涛,敬丹,叶孟良. 基于IMB模型的流动MSM艾滋病预防行为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19(11):816-821. [4]尤柳萍,李瑶. 艾滋病咨询检测诊室艾滋病和梅毒患者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及影响因素[J]. 中外医疗,2018,37(29):73-75. [5]许前磊,马玉青,许向前,桑锋,谢世平,郭会军,徐立然,李青雅,金艳涛.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临床研究实践与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5285-5289. [6]哈力木拉提·阿布都沙拉木,邓江玲,王淑娟,武兰,刘胜. 早期间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病致低氧血症的疗效观察[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1):128. [7]梁丽俊,汪菊萍,聂欢,刘原杰.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与CD4计数的相关性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3):3581-3584. [8]高建美,黄玉玲,梅丽敏. 2017年成都市郫都区被调查大学生的艾滋病认知及性行为现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8,34(12):1461-1467. [9]张莎,唐立,李惠琴,李田舒,陈庆玲. 人格在艾滋病防治医护人员职业压力与医患关系间的作用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18,34(10):894-897. [10]甘军,宫占威,卢娟,冯晓妍,李军政,皇甫超济. 对某部队新兵艾滋病知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9,35(01):33-36. [11]孙舒曼,李智明,张辉国,胡锡健. 2011-2016年中国艾滋病疫情时空特征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22(12):1207-1210+1215. [12]豆正东,芮蓓,方艳姣,张正红. 2017年芜湖市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及艾滋病与梅毒感染状况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2):1239-1243. [13]周微微,白莹,白金剑. 甘井子区VCT门诊求询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J]. 预防医学,2019,31(01):68-70. [14]李娜,谢云飞,金芳. 慈溪市社区戒毒康复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J]. 预防医学,2019,31(01):73-76. [15]鄢章存,李剑,余旻. 关于艾滋病合并梅毒感染的综述[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2):261-263. [16]李春英,郭巍,陈航,冯才碧,赖文红,罗映娟,肖体呈,袁风顺,陈晨. 泸州市艾滋病异性传播病例高危性行为史调查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01):71-74. [17]郑莹莹. 浅析《费城故事》中艾滋病人的权利和尊严[J]. 农家参谋,2019(01):209-210+250. [18]黄德扬,刘晋新,张烈光,甘清鑫,凌洲焜. 艾滋病合并肺癌的CT表现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01):81-83. [19]蒙志好,左勇,邬剑威,沈银忠.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OL]. 传染病信息,2019(06):544-547[2019-01-18]. [20]张彦,胡国启,司丽,刘标,刘朋,刘萍,张学武.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分析研究[J/OL]. 传染病信息,2019(06):552-554[2019-01-18]. [21]刘建忠,陈瑶,肖明中,林连美. 益气解毒法与补肾解毒法对艾滋病患者TLRs通路及下游炎症因子的影响 [J/OL].中医学报,2019(01):145-148[2019-01-18]. [22].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J]. 协和医学杂志,2019(01):31-52. [23]咸庆飞,刘颖,杨巧丽,孙萌. 中医从脾论治艾滋病[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01):371-373. [24]谭曙光,施一,刘军,高福. 艾滋病疫苗突破需要颠覆性思维[J]. 科学通报,2018,63(01):9-15. [25]韩孟杰. 贯彻落实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将艾滋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01):2-4. 艾滋病论文参考文献二: [26]罗艳,陈芳,张兴亮,李西婷,丁建明. 杭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2018,30(03):217-220. [27]金洁,罗艳,陈芳,李西婷,张兴亮,许珂. 杭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2018,30(03):248-252+256. [28]刘环,刘宇丹,田小兵. 南充市5所大中专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J]. 职业与健康,2018,34(03):395-398. [29]李世福,董文斌,蔡英,付金翠,高良敏. 男男性传播与异性性传播HIV新近感染者艾滋病疾病进展比较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8,45(02):340-343+355. [30]郭振友,马明霞,谢润德,童飞,陈辉.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艾滋病高发区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作用路径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18,34(01):24-28. [31]杨兴光,钱跃升,张娜,郝连正,黄鹏翔,胡军,于海英,王国永,陶小润,康殿民. 山东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8,13(01):68-71. [32]叶振淼,王大勇,赵丽娜,苏德华,陈向阳,汪若秋,张鹤美,金茜. 2012-2016年温州市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流行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8,45(05):776-780. [33]郭燕,刘轶,周宁. 中国青年学生人群艾滋病相关知信行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2018,34(05):714-716+720. [34]霍志鹏,左晓芳,康东伟,展鹏,刘新泳. 抗艾滋病药物新靶标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药学学报,2018,53(03):356-374. [35]陈梦清,程伟彬,徐慧芳,蔡衍珊,钟斐,陈希,樊莉蕊,李婧妍. 广州市大学生对同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02):203-206. [36]张冬梅. 艾滋病疫苗研发领域的投资趋势[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8,49(02):262-270. [37]贺生,甘启英,范双凤,曾亚莉,向俊蓓,冯燎. 青年学生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02):208-210. [38]张艳佶,魏然,刘建忠,魏沙,林连美. 武汉地区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02):196-198+201. [39]王莹莹,杨海涛,王永红,刘淑君. 石家庄市358例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生存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22(03):258-261. [40]文湖钧,徐鹏,吕繁,焦振山. 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务体系现状及特点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03):378-380. [41]黎灿. 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6):178-179. [42]吴锋耀,董文逸,韦彩云,刘冬梅,谢周华. 艾滋病高发地区传染病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建设[J]. 中国护理管理,2018,18(02):150-153. [43]陈婧,王蒙蒙,潘发明. 滁州市2012—2015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 安徽医药,2018,22(03):450-455. [44]全凯锋,吴玉梅,谢晓艳,覃青连,胡旦芳,袁洁辉,袁国辉,魏倩倩,况杰. 学生社团开展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18,34(03):250-253. [45]张秋月,张彤.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 中国病毒病杂志,2018,8(02):103-108. [46]郭振友,马明霞,谢润德,童飞,陈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信行综合评价研究[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04):399-402. [47]谷家仪,范小艳,曾颖. 专业心理咨询技能在艾滋病患者中应用现状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18,18(03):411-415. [48]周学标. 艾滋病认知调查并行同伴教育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2018,44(02):177-179. [49]穆金萍,宋巍. 2007-2016年沈阳市学生艾滋病疫情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8,45(08):1504-1507. [50]吉克春农,裴容,杨淑娟,王启兴,廖强,余刚,肖琳,姚永娜,龚煜汉,王科,王菊,边仕超,刘茜. 2010-2015年凉山州艾滋病哨点MSM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8,45(07):1301-1304+1308. 艾滋病论文参考文献三: [51]姚成,朱盼盼,谢东.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药物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2018,42(02):84-98. [52]曹丕,吴建军,苏斌,王哲,闫江舟,宋畅,阮玉华,邢辉,邵一鸣,廖玲洁. 艾滋病患者更换二线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J].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04):387-390. [53]殷建营,买晓颖. 河南省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05):764-767. [54]付莉,王燕,万彬,曾琼,肖旭珏,曾丽. 四川省艾滋病护理人员心理一致感与职业倦怠及其相关性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8,45(09):1559-1562. [55]陈天麒,马迎华. 青少年艾滋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防控策略分析[J]. 中国病毒病杂志,2018,8(03):170-176. [56]魏士雄,库雄,刘建忠,王蕾,魏然,郑泽顺,张艳佶. 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感染频发原因初探[J]. 中国性科学,2018,27(04):146-150. [57]余史丹,邬声远,蓝丽爱,程茹,范国荣. 抗艾滋病药物体内分析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中南药学,2018,16(05):652-660. [58]徐晓华,绳宇,黄辉煌,宋冰. 艾滋病内在歧视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测[J]. 护理学杂志,2018,33(09):79-82. [59]房晴晴,蒋维,冯萍,陈立宇. 艾滋病和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对比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9(03):459-462. [60]赵俊仕,贺健梅,陈曦,郑军,覃碧云,陈洁. 长沙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现状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06):673-676. [61]赵正阳,徐立然,李春燕,马秀霞,桑锋,孟鹏飞,李亮平,王豪杰,韩迎东. 以小建中汤为例探析建中法在艾滋病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的运用[J]. 中医研究,2018,31(06):1-3. [62]万荣珍,何茂锐,李冬菊,陈莉,邓玲. 压力管理方案在艾滋病患者陪伴者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8,53(04):443-447. [63]宣舟斌,商颖,徐湘,李志义,韩雪,邓阳. 上海市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定向干预效果评价[J]. 现代预防医学,2018,45(11):2067-2072. [64]梁海旭,恽朝晖,张莹. 我国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现状及校园干预研究进展[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8,20(03):277-281. [65]黎雅娟,刘保湘,黄道平,罗承君,谢敏. 常德市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07):837-840. [66]周信娟,沈智勇,阮玉华,孟琴,刘玄华,吴秀玲,黄精华,朱秋映. 经母婴传播艾滋病患者生存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8,34(07):964-967. [67]郭娜,姜太一,粟斌,汪雯,张彤,吴昊. 艾滋病简化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07):749-754. [68]章礽荫,叶雯,施裕新,李宏军.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与艾滋病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累及腹部淋巴结的鉴别诊断[J]. 中国临床医学,2018,25(03):438-441. [69]胡雨蒙. 艾滋病的双重污名:工具与符号——基于一个艾滋病论坛的网络民族志研究[J]. 医学争鸣,2018,9(03):60-62+65. [70]谢颖倩,李艳,付笑冰,刘珺,关梓蕾,黎健荣,杨放,林鹏. 广东省2011―2016年新报告老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18,44(03):238-242. [71]杨作凯,方益荣,卢巧玲,单杏仁.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J]. 预防医学,2018,30(09):961-963+966. [72]李连杰,赵雁丰,常春,殷瑛,冯群岭,卜祥彬,赵晋丰. 某部队官兵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18,34(07):589-593. [73]王小莉,杨小武,陈远方,钱喆,金晓霞. 南京市某艺术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歧视情况及影响因素[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08):842-845+864. [74]唐蓓蓓,李子木,高海滨,罗龙江,吴茜茜,罗向群,岑丰先,姜枫,唐友明. 中医药联合HAART干预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不良的Meta分析[J]. 中医学报,2018,33(08):1375-1379. [75]刘亚柯,王重建,袁雪,杨淑敏,孙亮,陈震,陈冰. 中国艾滋病患者自我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3(04):425-429. 艾滋病论文参考文献四: [76]穆金萍,宋巍,王路. 2008-2017年沈阳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8,45(16):2894-2897+2949. [77]李婷,郑永唐,田仁荣. 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策略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8,46(04):69-75. [78]王勇,黄匡时. 全球及中国艾滋病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和死亡特征[J]. 人口与社会,2018,34(04):78-88. [79]杨柽,董永海,万海清,叶佳庆,司红玉,马员宇,胡国良. 南昌市三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8,45(17):3201-3206+3211. [80]邓芝伶,唐艳,陈小博,周芸. 艾滋病健康宣教讲座对桂林市中职生艾滋病知识行为态度影响的效果评估[J]. 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7):129-131. [81]陈辉,郭振友,马明霞,谢润德,童飞. 广西桂林市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8,45(17):3151-3154. [82]王汝佳,鲍彦平,时杰,赵敏,张锐敏,谌红献,刘志民,陆林. 合成毒品滥用人群中不安全性行为与艾滋病预防措施状况分析[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8,27(04):272-277. [83]曹越,黄笛,刘小平,郭昫澄,李十月,燕虹,孟详喻,方程,曾宪涛. 中国医务人员艾滋病污名现状meta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8,34(08):1182-1186. [84]桑锋,许前磊,许向前,金艳涛,李青雅,谢世平,郭会军,徐立然,宋夕元. 队列研究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临床应用前景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09):3771-3775. [85]韦贤瑞,郭伟贵,茅乃玲,潘菊鲜. 北海市乡村医生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的调查研究[J]. 应用预防医学,2018,24(04):296-298. [86]杨欣雨,李若瑜,刘伟. 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研究概述[J]. 菌物学报,2018,37(10):1267-1277. [87]马素娜,谢世平. “脾”在艾滋病防治及延缓其病程进展中的作用[J]. 中医杂志,2018,59(21):1824-1827. [88]杨名,贺连香,李力,林淳青,曹晓霞,袁素娥,林莉,易宜芳,唐慧,刘万里,莫丹,刘鹏,王红红.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反艾滋病歧视培训方案的改编及应用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8,53(09):1104-1109. [89]高彦杰,王丽娟,丁海峰,宋亮,姜树林. 北京市某艺术类大学新生艾滋病知晓情况调查[J]. 职业与健康,2018,34(20):2819-2822. [90]郭璐,朱正平,徐园园,吴苏姝,刘黎,李昕. 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J]. 中国健康教育,2018,34(09):788-792. [91]黄一鸣,王永斌,王镇德,阎聪侠,潘晶晶,张生奎,许春杰,李小明,朱莹,武建辉,袁聚祥. 基于SARIMA-ERNN组合模型预测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09):881-886. [92]徐聪慧,陈清峰,王璐,李菊梅,韩孟杰. 艾滋病防治三个90%策略实施进展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09):957-960. [93]梁海旭,张莹,恽朝晖. 2017年辽宁省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1):1359-1363. [94]钟晓东,赵旭梅,汤后林,张辰辰,刘秋杉. 2013-2016年四川省大竹县艾滋病暗娼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1):1344-1347. [95]努尔吉别克·叶鲁巴衣,阿赞·喀力. 评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1):293. [96]郑武,笪琴,张薇,汤恒,彭国平. 湖北省接受艾滋病HAART患者CD4~+T淋巴细胞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1):1325-1328. [97]俸如玉. 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203例心电图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9):129+131. [98]杨芳,李乙萍,赵磊,郑婕,李蕾,李达,施怀海,王晓丹. 中越老缅边境地区艾滋病防治跨境合作能力建设获益性评估[J].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156-1161. [99]潘超平,黎燕宁,黎泽明,杨翠连,庄少武,潘梦华. 广西艾滋病高危人群对艾滋病预防服务的满意度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8,45(18):3339-3342+3351. [100]刘秀儒,唐杰,王冬华. 艾滋病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 护理管理杂志,2018,18(10):737-740. 艾滋病论文参考文献五: [101]李太生. 中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十五年:成功与挑战[J]. 四川医学,2018,39(09):987-989. [102]张孟媛,张强,罗佳伟,杨书. 重庆市艾滋病发病人数的ARIMA时间序列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18,35(05):650-654. [103]陈国春,卫峥,马波,黄和冲,崔曼曼. 艾滋病患者高效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2):3414-3417+3421. [104]刘建敏,董雪,刘娜,李欣,王琪. 2016年沈阳市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20):2493-2495+2498. [105]王俊杰,陈清峰,韩孟杰.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潜在风险评估量表开发研究[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10):1036-1039. [106]吴翘楚,刘李林,王艳惠,胡晓雯. 国内外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11):1101-1105. [107]陈云霞,吴东胜,张乃中,熊瑛,吴瑛. 皖南3所高职院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 中国校医,2018,32(11):819-824. [108]张薇,张艺,申幸福,李玲,汤恒,彭国平,郑武. 湖北省≥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特征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18,29(05):497-499+567. [109]刘斌志,张奡楠. 新世纪我国青少年艾滋病教育研究回顾与前瞻[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30(06):28-32.。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特征分析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特征分析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中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感染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该院2008—2011年间门诊诊治的1 184例艾滋病人(包括HIV感染者/AIDS患者下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将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菌型鉴定结果与同期HIV阴性临床诊断结核的患者(以下简称非HIV感染组)1032例检测阳性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总结艾滋病合并NTM的临床特征。

结果艾滋病人组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51例,占总筛查人数的12.8%,其中结核分枝杆菌(MTB)88例,占58.28%,NTM 63例,占41.7%;而非HIV感染组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536例,其中MTB 514例,占95.9%,NTM 22例,占4.1%,两组比较HIV组NTM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HIV感染者组(P <0.05);调查组痰培养NTM阳性人群的CD4+分布情况为CD4+≤50/μL占36.51%,50~200/μL占34.91%,200~350/μL占14.29%,>350/μL占14.29%。

胸片阳性率19.05%。

药敏检测显示NTM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高。

结论艾滋病人群中,NTM在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人群中的比例明显高于HIV阴性的患者;NTM与CD4+有明显相关性,呼吸道NTM检出率随着CD4+水平的下降而上升;NTM的临床X线表现不典型,常规的痰涂片、痰培养及胸片检查均难以对NTM做出正确诊断,应推广痰培养及菌种鉴定作为主要诊断方法。

标签:艾滋病;非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非结核分支杆菌(NTM)是指除结核分支杆菌复合体(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C)及麻风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ML)以外的分支杆菌,是艾滋病人中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病原体[1]。

HIV合并嗜血分枝杆菌感染1例

HIV合并嗜血分枝杆菌感染1例

HIV合并嗜血分枝杆菌感染1例苏俊;金鑫;朱召芹【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嗜血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该病原体感染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项目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嗜血分枝杆菌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中的一种慢性生长菌.本文对一例罕见的HIV合并嗜血分枝杆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一例艾滋病女性患者,表现为长期低热、干咳气促、消瘦和皮下结节,两肺广泛炎症.标本血培养鉴定为NTM感染.后因准备开展药敏试验尝试菌株中性罗氏培养基传代培养,转种多次,始终无法生长.后经血培养,分离株全基因组测序证实为嗜血分枝杆菌.后续临床采取针对该病原体药物治疗方案,随访病人病情稳定.结论嗜血分枝杆菌为较罕见菌种,且无法在普通中性罗氏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诊断需要依据血培养以及全基因组测序,需要临床诊疗中进行关注.【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8(036)004【总页数】3页(P634-636)【关键词】NTM;嗜血分枝杆菌;诊断;治疗【作者】苏俊;金鑫;朱召芹【作者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检验科,上海 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检验科,上海 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检验科,上海 2015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1;R512.91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迄今为止,共发现154种NTM和13个亚种,大部分为腐物寄生菌,仅少部分对人体致病[1]。

嗜血分枝杆菌为NTM 中的一种慢生菌,该菌是1978年Sompolinsky等[2]首次从一名患有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皮下伤口处分离到。

因其生长需要氯化血红素或柠檬酸三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故该菌在普通中性罗氏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无法生长,给该菌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2019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患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2019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患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2019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患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全文)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分枝杆菌属内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complex,MTC)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

迄今为止,共发现154种NTM和13个亚种,大部分为腐物寄生菌,仅少部分对人体致病。

NTM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特别是土壤和水中,可侵犯人体肺脏、鼻窦、淋巴结、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免疫抑制人群的播散性感染[1]。

NTM是艾滋病患者肺内和肺外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在前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时代,近43%的艾滋病患者合并播散性NTM感染(血或肠系膜淋巴结培养阳性)[2],其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avium-intracellulare complex,MAC),几乎占播散性NTM感染的86%。

在引入ART和克拉霉素的一级预防后,HIV感染者中播散性MAC的感染率显著下降,约2.5例/千人年[3,4]。

在前ART时代,HIV感染者中NTM血症的年病死率达到71%[5]。

病死的危险因素包括抗分枝杆菌治疗和(或)ART的延迟,以及NTM血症的水平[6,7] 。

在后ART时代,虽然发达国家非HIV感染人群NTM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但HIV感染者NTM的感染率和病死率却逐渐下降[8,9]。

但对于资源有限国家来说,艾滋病患者NTM的感染率持续升高,特别是在亚非拉地区,并且是导致艾滋病患者住院和病死率上升的主要原因[10,11,12,13,14]。

中国是分枝杆菌感染的高负担国家,HIV感染率为7.2%,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患病率为22.8%。

文献报道,艾滋病患者的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标本中约50%为NTM[15,16]。

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随着免疫缺陷的不断加重,肺外结核如淋巴结核、 胸膜炎、心包炎、脑膜炎,伴有或不伴有肺内结 核,更为常见。并且大多数出现在CD4+<200/ ul的结核病患者身上。 免疫缺陷的严重程度也决定着组织病理学表现。


临床表现

在严重免疫缺陷者伴高分支杆菌载量时, 结核病的症状不典型或症状较少。抗病毒 治疗后,免疫重建可能会使活动性结核病 症状表现出来,导致结核杆菌感染部位出 现显著的炎症反应。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 体重减轻以及局部炎症反应如淋巴结炎、 肺组织实变、浸润、结节和渗出。组织学 上表现为剧烈的肉芽肿性反应。伴有或不 伴有干酪样坏死,可出现抗酸染色+。
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如果全身广泛皮疹伴发热或波及粘膜,则应立即 停用所有药物,抗结核药物应该更换为替代药物, 同时应把患者转移到上级治疗机构,有专家制定 治疗方案。 20%接受标准的四联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会出现AST 水平升高。 药物性肝功能损伤定义为AST≥3倍ULN伴有相应 的症状,或AST>5倍ULN不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可以引起肝功能损伤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霉素 类或吡嗪酰胺。还可以有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偶 尔有不成比例的升高。后一种表现多见于利福霉 素。
病情监测和不良反应的处理

随访应询问服药依从性和抗结核药物可能 发生的副作用。
服用乙胺丁醇时应询问有无视力盲点或模 糊,并进行视力和色觉检测。

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胃肠道反应:应检查AST和胆红素,如果 AST升高在正常值上限3倍以内或低于基线 值,考虑症状不是肝炎引起。常用解决方 案为,不停用抗结核药物情况下处理胃肠 道症状,可以通过更改服药时间或与食物 同时服用来减轻胃肠道症状。
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病的发病率在HIV阳性者比在HIV阴性者高出八倍之多 。
广西研究结果
• 660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CXR 92.1%,
sputum smear 66.9%, sputum liquid culture
50.5%.
• Active TB is common: 151/660 (23%)
•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involved 365 097
people.
• Prevalence of Active pulmonary TB: 3.7‰.
肺结核患病率 3.7/1000人
• Smear + PTB 1.2‰, Culture + PTB 1.6‰.
涂阳1.2‰, 菌阳 1.6‰.
• 结核通过增加HIV病毒复制和加强HIV免疫抑制效
果,可能加快HIV疾病进展 。第一,结核病人的 单核细胞的增加,感染HIV的易感性增加,第二, 干扰素(IFN)-γ、IL-1和TNF释放。这些因子可 以增强HIV的复制。第三,结核杆菌细胞壁的阿拉 伯甘露糖是HIV复制的诱导剂,第四,结核杆菌和 纯蛋白衍生物可诱导单核细胞内HIVRNA表达增强。
• HIV感染者中,其它感染的出现(包括结核)可使HIV更
快复制,病程迅速进展。
• HIV相关的结核可表现典型或非典型临床和/或放射学特征。
非典型特征常出现在免疫严重抑制的病例。
概述
• 全球HIV/TB双重感染占HIV/AIDS人群综述的三分之一。 • 在发展中国家,HIV/AIDS人群中25%-65%合并有结核病 • 泰国10% • 越南31.6% • 香港21.8% • 台湾24.9% • 在非洲,结核病患者中感染HIV的流行率约40% ,并且结
概述
• 结核病是世界范围内HIV感染者最常见的死因。 • HIV的感染增加了新近感染结核分支杆菌者(由于免疫抑
制)快速进展为结核病的可能性;HIV是目前所知可促使
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快速进展为结核病的最强大因子。
• HIV感染个体在一生中发展为活性结核病的风险为50%,
而非HIV感染者的风险仅为5-10%。
两种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TB on HIV
• Accelerate HIV replication • CD4 drop • Reduce ART levels • Increase ART toxicities • Increase mortality • Increased pill burden
艾滋病与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 和治疗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石亮
主要内容
• 艾滋病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HIV/TB混合感染概述 • 二者的相互影响 • 混合感染的方式 • 混合感染的特点 • 混合感染的治疗
2000 national TB survey 全国结核筛查
smear+
Yu, et al. Chin J Lab Med, 2009
• Incidence of active TB: 9.7% (38/391.5 person-
years)
Per 100-person Years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HIV positivity rate in TB patients = 5-10 times of HIV prevalence in general population
• 然而,本次调查也反映出目前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
肺结核疫情地区间差异显著。西部地区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约为中部地区的 1.7倍和东部地区的2.4倍;农村地区患病率约为城镇地区的1.6倍。二是肺结 核患者耐多药率为6.8%,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十分严重。三是肺结核患者中有 症状者就诊比例仅为47%,患者重视程度不够。四是已经发现的患者规则服 药率仅为59%,服药依从性有待提高。五是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仅为 57%,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
Incidence of death among persons with HIV/AIDS
18
16
14
72% p < .0001
12
10
8
6
4
2
0
Year of Diagnosis
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 HIV感染损害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主要是通过使
CD4+T淋巴细胞缺失 。免疫功能被破坏,导致 HIV感染者患原发性结核和复发性结核病的数量增 加
100%。2001-2010年,全国共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828万例。其中,传染 性肺结核患者450万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到90%以上。
• 调查结果显示,与2000年相比,全国肺结核患病率继续呈现下降趋势,防治
工作取得显著效果。15岁及以上人群肺结核的患病率由2000年的466/10万降 至2010年的459/1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下降尤为明显,由2000年的 169/10万下降到66/10万,十年降幅约为61%,年递降率约为9%。
• Annual infection rate(年感染率): 0.72% • Latent TB(潜伏结核): 44% (PPD > 6mm)
Chin J Tuberc Respir Dis, 2002.
2010年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 2010年以来,全国以县为单位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始终保持在
• Pulmonary TB 67%, extrap TB 25%, Both 8%.
• Sputum culture was positive in 91/333
cases(27.3%), 61.5%(56/91) for TB,
38.5%(35/91) for NTM.
• Among 50 culture positive cases, only 19 (38%)
HIV on TB
• More reactivation (3-13
folds*)
• More re-infection • Atypical presentation • More EPTB • Increased transmission
* 2009 MMWR
In low HIV prevalence are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