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与作家作品关系_浅论民俗文化对鲁迅的影响_张昕
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
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第一篇: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鲁迅小说与绍兴民俗文化摘要:鲁迅小说除了以深刻地思想见长之外,还常以绍兴为背景,反映了出一个地域、时代浓郁的风土人情与精神面貌。
其间包涵的民俗文化不容忽视,更反映了民众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鬼神的信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和心理。
关键词:鲁迅小说;民俗现象;鬼神信仰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1]民俗和文学有着太多的相同资源、相同想像、相同观念、相同任务,及宗教、仪式和风格上的相同类型,这使它们纠缠在一起,相互影响、变化、生长和消歇。
民俗具有熔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炉的多重文化品性,为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一种特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
鲁迅的小说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民俗文化体系,他在小说中向读者展示了婚姻民俗、祭祀民俗、信仰禁忌民俗、社会制度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等等丰富而又翔实的民俗事象。
这些民俗事象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与浙江绍兴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散射出久远的光辉。
一、鲁迅小说反映的民俗现象(一)祭祀习俗祭祀在当地也称“祭福”。
灶神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神祗,已有很久的历史《战国策,·赵策三》中有“梦见灶君”[2]的话。
灶君亦称灶神、灶王。
原始人有祭火的习俗,祭灶风习亦历史久远,《论语·八佾》中王孙贾就有“媚奥媚灶”[3]之问。
人们认为灶神除执掌灶火外,还考察人间太平并告知天帝。
腊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上天,供奉一种富有粘性的糖,借此粘住灶神的牙齿,使他没法向玉皇大帝陈说人们的过失。
每年的供奉就是为了“贿赂”灶神,求他在天帝面前多说两句好话,以保佑来年的风调雨顺。
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
《祝福》中就写了敬神祭祖这个习俗。
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探析
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探析民俗文化,通常是指产生于民间的文化,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关于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习惯,包括乡土风俗、节日风俗等。
民俗文化来源于生活,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民俗文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奠定了文学创作的重要基础。
在我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大量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来源于生活,是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生活状态的总结,为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来源,使得中国的文学创作有了更扎实的基础。
以民俗文化为基础的中国文学作品,不断地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从而促进中国文学作品的繁荣发展。
其次,民俗文化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容,使得文学作品更被大众所接受,拓展了文学作品的广度和深度。
在文学作品中融入民俗文化,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丰富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文学作品的描述在特定的民俗文化的语境下,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提高文学作品的文学性。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优秀的民俗文化与文学作品的审美是一致的,以民俗文化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大大地提高了文学作品的深度。
二、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一)文学创作中乡土民俗的体现乡土民俗,通常指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形成的风格迥异的风俗习惯,以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存在,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民俗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例如,在莫言的作品《红高粱》中突出的体现了民俗文化。
其中,作品中对于新娘出嫁坐花轿的形象描述,表现了我国传统婚礼民俗文化的特点,向读者传达了中国传统婚礼民俗的喜庆与吉祥。
而在书中,对于花轿以及男主人公余占鳌大碗喝酒的描写,突出地体现了我国的传统的民俗文化。
高晓声的文学作品深刻地体现了常州的民俗文化。
生产民俗奠定了高晓声文学创作的基础,同时,其文学作品体现了浓浓的生活民俗的特性。
譬如,在常州的传统风俗习惯中,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上,在田埂周围围绕着烧稻草火把,祈祷第二年的丰收,这就是“收田财”的风俗习惯,也是高晓声第一篇小说《收田财》创作的基础。
透过《朝花夕拾》中的民俗看鲁迅的文化哲学观
在《 民俗美学发生论》 中说 :任何美 , “ 以其发生 形态和发展 形 态 来 看 , 是 以 民 俗 为 其 依 托 和 前 提 的 , 是 美 的 , 是 都 它 也 民俗的 ; 反过来说 , 任何 民俗 的发生 发展 , 又是 以美 为契 机
阐发之能事 , 在叙 述小隐 鼠被 害之前 的章节几乎 全是成人 视角 中的极 力叙述 , 所指无非是现实世界 的笔伐争斗 , 这一 部 分 类 似 鲁 迅 的杂 文 风 范 ; 当笔 触 转 向童 年 世 界 的时 候 , 而
而言 , 人类 的仪式 当然 更为完备和 隆重 , 与其说人类 的迎娶 仪 仗是 “ 性交 的广告 ” 莫 如说动 物的更是 如此 。那 么具有 ,
中( 对于 中国风俗 的提倡 和 自身研究 ) ( 化论 思 想 ) 西 进 文
化 视 野 的 鲁 迅 为 什 么 那 么 迷 恋 “ 鼠 成 亲 ” ? 这 里 就 涉 老 呢 及 到 了文 化 观 的 问 题 。
鲁迅的小 说 , 其 “ 出病 苦 , 在 揭 引起疗 救 的注 意” 这一
旗 帜 之下 奇 峰 崛起 ; 迅 的 杂 文 , 其 犀 利 睿 智 的 笔 锋 之 下 鲁 在 冷峻奇绝 ; 鲁迅 的散 文《 野草》 孤独虚 无 、 在 炙热 冷冽 的氛 同中“ 自言 自语 ” …文 章 总 总 , 双 冷 峻 锐 利 的 眼 睛 穿 透 … 一 历 史 的 时 空 。我 们 看 到 战 斗 并 痛 苦 着 的 鲁 迅 , 棱 的 影 子 多 投射在黑夜之路上。然而 , 当我们 看到早晨带 露 的花朵在 傍 晚 的余 辉里 温 润 宁静 时 , 们 想 到 了 记忆 深处 的 童 年 , 我 童
世 界 之 间 的 价 值 分 裂 , 人 视 角 与 儿 童 视 角 就 永 远 不 可 能 成 彻 底 合 一 。 “ 最 终 暗 含 了 两 个 时 空 两 种 生 存 遭 遇 的 参 ”它
鲁迅文学创作中民俗文化的传承分析
鲁迅文学创作中民俗文化的传承分析作者:张潆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6期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猛烈文化批判者,鲁迅长期以来形成反孔反封建形象,甚至一部分人认为鲁迅影响了中国文化断裂的人。
鲁迅凭借着特有悟性以及体验来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经过调整、处理以及科学创新,促使鲁迅文化作品以及文学思想等都呈现出非常强烈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的色彩。
本文对民俗文化对于鲁迅文学创造的影响作了分析,提出了鲁迅文化创造中民俗文化传承,为更好的理解鲁迅文学创作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鲁迅;文学创造;民族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01一、前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所占比例非常大,居于传统文化体系中基础地位,民俗文化存在于历史边缘,处于无所为而为状态,在具体行动时,民俗文化价值以及民俗文化经验都能够体现正统文化侧影,同时也投射出庙堂文化。
鲁迅文学精神以及文学创造同中国的传统民间文化具有非常密切關系。
从鲁迅角度来看,民进不仅体现可改造文化体,还能够体现出乡土情结,情感性以及主观性非常强。
鲁迅所表达民俗理念属于感性存在体,体现鲁迅在社会、文化、历史、民族心理等多重投射,属于多重视角整合体。
二、民俗文化对鲁迅文学创造的影响1、民俗文化为作家创造提供源泉鲁迅创作中所涉及文艺理论内容比较多,劳动创造艺术思想提出给予巨大启迪。
鲁迅文艺理论中肯定了劳动人民非凡的艺术创造力,民众精神财富为作家创作提供源泉。
民间文艺中蕴含丰富民众智慧,创作题材方面,将充满乡土气息艺术形式、多样化人物形象以及灵活表现手法等融入到作品中,诸如,《中国小说历史的变迁》中强调神话在小说、诗歌中的重要作用,从神话角度选取素材形象,逐步渗透到新文学创作内,特别是广为流传传说、故事、神话等等,是作家创作核心店。
例如,“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广为人知并且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神话故事,背后所潜藏战斗精神值得人们传承。
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读·闻·观59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张晶晶摘要: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越来越多的作家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融入民俗文化。
本文分析了民俗文化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具体使用手法,供各位文学创作者参考。
关键词:民俗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引言民俗文化就是民间风俗文化,具有非常浓重的地域特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组成。
民俗文化可以体现一个地区的风土气息,民俗文化应用于文学作品中可以增加作品灵气,使作品更加真实,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民俗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学术学家一致认为文学的产生离不开实际生活,也就是离不开民俗文化,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加入民俗文化更有利于作品的传播。
一、民俗文化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民俗文化包含的种类非常的多,比如乡土文化、生活文化、礼节文化等等,这些民俗文化都可以当做文学创作素材。
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为例,他的作品中就融入了很多的民俗文化,更加生动的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思想。
将不同的民俗文化融入到文学作品中,文学作品将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
通过阅读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可知,在文学作品中融入民俗文化的手段与方式是非常多的,加快了我国文学领域的发展脚步。
从文学创作角度进行分析,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现当代社会特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作品影响力,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要尽可能详细的描述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文学与民俗文化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大部分作家会选择在文学作品中融入民俗文化,使得作品更加饱满生动,但是还有一部分作家喜欢通过其他写作方式来丰富自己的文学作品。
本文以莫言、陈忠实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为例,对民俗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做出简单介绍:1.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种,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体现,而且乡村文化的表现形式也非常的多,分为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两种。
另一种启蒙:民俗文化视域中的鲁迅美学
一从现代文化启蒙者的角度,人们惯常把思想者鲁迅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连在一起,而忽略了作为生活者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微妙联系。
乡土、民间在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建构中是强有力的一极,[1]鲁迅思想的形成与此密切相关。
“乡俗中国”不仅是鲁迅反思的对象,更是他现代思想意识形成的内在视角。
“乡俗”对于鲁迅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一个想象性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浪漫的故土情怀,而是一个实际的责任空间,一个人生实践。
鲁迅逝世时,蔡元培所献的挽联上写着:“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鲁迅在他去世前一个月写下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将来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对此,人们认为这反映了鲁迅的虚无主义思想。
这实在是误解。
也许正是对某种虚幻现实的拒斥,对中国人生存真实的揭示和关注,使蔡元培领悟到鲁迅的心迹,领悟到“空头文学家”背后的深刻的所指。
这正如竹内好所说:“鲁迅的这种虚无主义,当然是以一个后进的、封闭的社会为条件的,但是应该注意到,他在鲁迅那里却孕育着一个诚实的生活者的实践……”[2]学者孙歌指出:“鲁迅所扮演的启蒙者和思想家角色,不是按照通常意义上高于他人的方式完成的,而是以他自身特有的‘强韧的生活者’的方式进行的。
”[3]这个“生活者”是我们不太熟悉的鲁迅,然而却是同样真实的鲁迅。
民间生活、民间艺术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进入到鲁迅对现代中国的思索。
也许是《故乡》的影响,人们印象中鲁迅笔下的乡土总是呈现一派肃杀萧索的氛围,那是一个落后愚昧的中国;然而这不是他对于乡土的全部记忆。
鲁迅笔下所描绘的在民间传说、歌谣、民间花纸、绣像的声影世界中所输出的是另一种乡土,它有趣而充满温情,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民间艺术里指示着鲜活的存在,那里是畅达的、昂扬的,有时甚至是狂欢的。
我有时读鲁迅的书,也偶然能感到乡土气。
在隐隐的、缓缓的文脉里,一颗心与古老大地的气脉紧紧地融化在一另一种启蒙:民俗文化视域中的鲁迅美学徐迎新起了。
鲁迅的写作和民俗文化关系研究的可能性
方式 存在 , 更 多地 表现 为一 种人 们生 存的 文化氛 围 � 文 化知 识和 理论 积累 相对比 较匮 乏
关系 话题 的研 究上 , 除 却个 别研 究在 一些 零散点 上 � 化 学科 创始 人钟 敬文 先生所 言
作者简介 � 王元中 � ( - ), 男 , 甘肃甘谷人 , 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教授 , 博士 � � 博兰霓 语 其意为 在我们 � 思想的时候 我们思想中所表现出的在潜 � 移默化中所受教育 的影响 见林毓 生所著 中 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年三联书店出版
� 从文 化视 角言 说鲁 迅写 作的 人, 注意 力一 般较 面 且零 散 多集 中于 中国 传统 文化 和西 方近 现代 文化影 响两 个 面向 , 前 者着 重于 批判 , 而 后者 则侧 重于 吸收 影响 , 因 缘于 此 外的 关注 自然 还有 , 例 如民 间文 化对 于鲁 迅写作 的 世 纪中 国政 治形 势的 特殊 发展 , 特 疑 作 已 有的 研究 如此 这般 的表现 , 招致了 人们 对于 鲁 迅的 写作 和民 俗文 化关系 话题 建立 的必 要性 的怀 民俗文化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鲁迅的写 它 到底 能不 能构 成我 们理 解或考 察鲁 迅写 作的 如此这 般的 质疑 为 人们 的 怀 疑所 吸 引 ,
加 之不 满于 已有 研究 在鲁迅 的写 作与 民俗 文化 关系 话 题上 的表 现, 所以 本论 文在文 本细 读和 问题 语境 历 史还 原的 基础 上, 希冀 能够 通过具 体的 分析 和有 效 的文 艺民 俗学 方法 运用 , 对 人们于 此话 题的 质疑
研究 者思 维的 限制 和规 范, 加之 � 一些 研究 者根 深蒂 作 一些 个人 力所 能及 但也较 为系 统的 说明 和解 答
浅谈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高等教育2019 年 8 月250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幅员辽阔的地区以及多元化的民族,给我国民俗文化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民俗文化在中国当代的文学创作中被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来说,其需要借助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地域特征,所以说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不能脱离民俗文化,而且在中国当代文学对民俗文化的使用也创新了民俗文化的传播途径,得到了双赢的效果。
一、中国当代文学以及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在1917之后的五四运动中,胡适和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中发表了文章,也代表着中国文学创作进入了现代化。
对于民俗文化来说,群众在民间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生活习性和言行举止。
而在中国当代文化创作中融入了民俗文化,强化了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优化了当代文学作品。
[1]二、文学与民俗文化的内在联系1.民俗文化和文学创作的起源关联文学的起源没有明确的定义。
从古至今,我们的前辈就已经创作了一些文化,像鬼神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文化的创建一般都是为了记录当时的活动或者是传承习俗,这都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
而且在一些文学的创作中也会突显出当地文化的特征,以及人文风情,所以说,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民俗文化在起源上就有紧密的联系。
[2]2.民俗文化与文学发展中的关联民俗文化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的文学作者马林诺夫斯基曾说过:一般文学创作的语境分为两种,其一是情境;其二是文化,其中说的情境就是文学作品的发展背景,一般指的都是民俗文化,包含人物的生活习性、发展特色以及民族精神。
而且民俗文化是通过诸多文学语境提炼出来的,给读者传达出来多种形态的语境以及文学表现形式。
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素材一般都是从民俗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带有民俗文化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不论是从文章质量还是从情感传达方面都能够得到优质的推广。
[3]三、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1.乡土乡情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对于民俗文化来讲,“乡土乡情”属于其重要组成的部分。
浅论文学创作中的民俗机制
浅论文学创作中的民俗机制浅论文学创作中的民俗机制摘要:民俗文化与文学创作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作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民俗机制的影响。
民俗机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作家无意识地流露,如民俗心理对作家的导向;二是作家有意识地糅合,如民俗事象在文本中的渗透,以及由此形成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文学创作民俗文化民俗心理民俗审美民俗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一种积久成习的生活文化。
民俗一旦形成,便附着于整个民族的全部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任何个体都无法脱离一定民俗文化的影响。
诚如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所言:“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
”也就是说,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受到民俗的洗礼与规范。
文学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要表现人,表现人的关系、人的事情和人的思想情感,就离不开与之相关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即民俗”。
因此,从民俗视角来审视文学创作,会发现民俗文化与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从民俗心理、民俗意象、民俗审美三个角度来探讨民俗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民俗心理对作家的导向民俗心理,是指一定人类群体中蕴含的一种较为稳定的习俗意识定势。
它是民俗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循环往复留下来的心理意识,经过历史的传承而逐步成型的。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民俗是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伴而生的一种文化形态。
一方面,它以其多姿多彩的生活样式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材料储备和题材选择;另一方面,它又以其生活相的存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和行为。
由于民俗具有超越时空的传承性,它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相对的固定下来,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民俗文化的存在与延续。
这种持续传承的民俗文化在千百年的歷史进程中逐渐积淀衍化为一种民俗心理。
民俗心理一旦形成,人们的一切生产、生活以及行为活动都会受到它既定的意识定势的制约。
越民俗文化与鲁迅的文学创作
书
’
.
”①
在 鲁 迅 的笔 下
,
,
不仅 有迎 神 赛 会的 盛况 也
;
、 、
待 到有 十 多
有雷峰塔 白蛇 法 海 的 传 说 既 有 祝 福 送 灶 婚丧礼
、
人 了 即 一 拥 上 马 疾 驰 到 野 外的 许多无 主 孤 坟 之 处 环 绕三 匝 下 马 大 叫 将钢 又 用力 的连 连刺 在 坟
. “
二 丑 艺术 》 《 专 门介 绍 在 《 门外 杂谈 》 等 杂文 里 及 一 些 书 信 日记 谈 话 中 又 不 只一 次 提 到 它
, , , 、 、 。
、
“
”
,
开创 了现
、
正是 这
”
.
种 对 民 间 文 化 的偏执 使 得 鲁 迅 的 作 品 被涂 上 了 一
层 浓 郁 的地方特 色 阿 Q 是 未 庄 的 戴 上 一顶 瓜 皮
,
民俗 是 一 种来 自民 间为一 地 之 民 共 同传 承 共 同 信 守 的风 俗 习 惯
有 人 根 据其 内容 的 不 同 将其
、 、 、 。
小 帽就 失 去 了 他
。
同 样 没 有吉 光 七 的 长 明 灯 也 就
,
.
.
分 为 生 活 消费的 民 俗 心 理 的 民 俗 行 动 的 民 俗 语 言 的 民 俗等几个 方 面
很 值得 注 意 的
, ,
.
.
鬼 王 蓝 面 鳞 纹 手 执钢 又 还 得 有十 几 名 鬼 卒 则
“
鲁迅 的 作 品 不 营 是 旧 中 国 社 会 生
`
普 通 的孩子都可 以 应募
论鲁迅小说中_民俗情结_的文化韵味
论鲁迅小说中_民俗情结_的文化韵味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他的小说中充满了浓郁的民俗情结,使得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
首先,在鲁迅小说中,民俗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表现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故事新编》里,他千变万化的使用各种民俗,如神话、谚语、歌谣、民间故事等,使得每一个故事都显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例如,在《家》中,他使用民俗来表达人类对家庭、友谊和爱情的渴望,使读者能够真正体会到那种温馨而又难以忘怀的家园情怀;而在《狂人日记》中,他使用民俗来塑造出张爱玲形象,把她奇特而又不可复制的性格展现出来。
其次,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情结也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蒂,其中有许多传统的文化观念,如“天人合一”、“天道酬勤”以及“尊师重教”等。
这些文化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鲁迅小说中,可以说是鲁迅小说最显著的文化特色之一。
例如,在《彷徨》中,通过让主人公回忆自己少年时代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把“天人合一”、“尊师重教”等精神深刻地展现出来,以此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也使用这些文化观念,如“天道酬勤”,使得每个故事都显得更有意义。
最后,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情结还表现出中国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在《彷徨》中,他把主人公所具有的智慧和勇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此体现出中国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例如,在《故事新编》中,他将中国民族的智慧和勇气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每个故事都显得更加生动而充满智慧。
总之,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情结表现出浓郁的文化韵味,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深厚根蒂以及中国民族智慧和勇气。
他的小说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而且也深深吸引着众多读者,让他们能够在小说中感受到浓郁的文化韵味。
以民俗之名解读鲁迅作品
以民俗之名解读鲁迅作品曹亮摘要:针对鲁迅作品教学中对民俗教学的忽略,提出立足民俗,从文化层面解读鲁迅作品的观点,建议语文课教学中,尝试以民俗为突破口,解读主题、背景、人物和情节,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关键词:民俗主题背景人物情节以民俗之名解读鲁迅作品所谓民俗,就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并世代流传下来的民俗习惯和文化心理传统。
民俗浓缩了深广的现实的历史的社会内容,是展现一个民族生活的重要窗口。
鲁迅先生是一位民俗文化意识非常深厚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有诸多传统节日、民俗内容。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如《孔乙己》《阿Q正传》《社戏》《祝福》《药》等,分别涉及了端午节、社戏、祭灶节(谢年)、清明节等节日,几乎篇篇以节日民俗为重要背景或发展情节来引发人们对国民性的思考。
在绍兴教鲁迅作品是种幸运,在绍兴学鲁迅作品也是种幸运。
幸运的理由是,我们和鲁迅处在一个同样的空间中,尽管时光流逝,然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绍兴,终究完整或部分地保留了鲁迅时代的文化民俗,没有保留下来的部分,也有比较多的机会通过其它渠道有所了解。
在这相似的文化氛围中,读鲁迅作品少了些距离,多了些熟稔。
只是有些时候,有点距离却未必不是好事,太接近了却反而有“身在此山中”的迷茫。
在教学鲁迅作品的时候,那些老师和学生都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绍兴民俗往往不被重视,一略而过,甚至因熟视而致无睹。
而这种情况可能也发生在绍兴以外地区的课堂上。
很多时候,我们对小说中的风俗描写往往满足于课文注释中的寥寥几语,而忽视对这些民俗作深层次的解读。
但我以为,鲁迅小说中丰富的民俗生活绝不仅仅只为体现绍兴的地方风情,绝不仅仅只为给作品增添独特色彩,民俗描写,在鲁迅的作品中实在还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可以挖掘。
因此,我觉得我们有必要“以民俗之名解读鲁迅作品”,让学生从民俗入手,感知鲁迅作品博大的内涵。
带领学生从民俗入手解读主题鲁迅的创作宗旨,就是调动一切艺术手段为实现他的主题服务。
民俗对于文学究竟意味着什么
民俗对于文学究竟意味着什么的报告,600字
民俗对文学的意义可以说是广泛的,它在影响中的影响深远而多样。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探讨民俗如何改变文学形式,以及它为文学带来的潜在好处。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民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人类行为和文化,用来传播故事和观念。
它可以为作者提供一个特别的框架,用来讲述一个故事或探讨一种观点,同时也能使文学作品具有吸引力和情感。
因此,民俗可以给文学作品带来更多的深度和关联性。
此外,民俗文化还能帮助文学作品扩展它的范围。
由于一个民间故事的特殊性,它能吸引不同的读者群体,甚至使其在多个文化中得到更好的理解。
例如,一部好莱坞电影可以将一个民间故事带到全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它,同时也使它在原来可能无法传播的地方得到广泛传播。
最后,民俗文化也有助于文学作品保持其新颖性和独特性。
它能帮助作者正确把握新闻事件的背景信息,同时也能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些事件。
同时,民俗文化也能帮助作者准确把握文学的历史背景,帮助读者理解其中的隐喻和象征层面。
总之,民俗文化对于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提升文学作品的视觉和情感效果,还可以帮助文学作品吸引更多的读者,帮助作品具有更多的影响力。
同时,民俗文化也能帮助作者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并让文学作品更加独特和新颖。
鲁迅文学创作中民俗文化的传承分析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鲁迅文学创作中民俗文化的传承分析张潆方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高级中学摘 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猛烈文化批判者,鲁迅长期以来形成反孔反封建形象,甚至一部分人认为鲁迅影响了中国文化断裂的人。
鲁迅凭借着特有悟性以及体验来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经过调整、处理以及科学创新,促使鲁迅文化作品以及文学思想等都呈现出非常强烈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的色彩。
本文对民俗文化对于鲁迅文学创造的影响作了分析,提出了鲁迅文化创造中民俗文化传承,为更好的理解鲁迅文学创作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鲁迅;文学创造;民族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50-01一、前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所占比例非常大,居于传统文化体系中基础地位,民俗文化存在于历史边缘,处于无所为而为状态,在具体行动时,民俗文化价值以及民俗文化经验都能够体现正统文化侧影,同时也投射出庙堂文化。
鲁迅文学精神以及文学创造同中国的传统民间文化具有非常密切关系。
从鲁迅角度来看,民进不仅体现可改造文化体,还能够体现出乡土情结,情感性以及主观性非常强。
鲁迅所表达民俗理念属于感性存在体,体现鲁迅在社会、文化、历史、民族心理等多重投射,属于多重视角整合体。
二、民俗文化对鲁迅文学创造的影响1、民俗文化为作家创造提供源泉鲁迅创作中所涉及文艺理论内容比较多,劳动创造艺术思想提出给予巨大启迪。
鲁迅文艺理论中肯定了劳动人民非凡的艺术创造力,民众精神财富为作家创作提供源泉。
民间文艺中蕴含丰富民众智慧,创作题材方面,将充满乡土气息艺术形式、多样化人物形象以及灵活表现手法等融入到作品中,诸如,《中国小说历史的变迁》中强调神话在小说、诗歌中的重要作用,从神话角度选取素材形象,逐步渗透到新文学创作内,特别是广为流传传说、故事、神话等等,是作家创作核心店。
例如,“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广为人知并且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神话故事,背后所潜藏战斗精神值得人们传承。
鲁迅的写作和民俗文化关系研究的可能性
鲁迅的写作和民俗文化关系研究的可能性
王元中;逯全明
【期刊名称】《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0)003
【摘要】从实际的情况看,民俗文化以及与民俗文化相关的表现,构成了鲁迅写作极为丰富并且极有意味的写作内客,但是由于受既有落后民俗理念的影响,加之民俗文化在鲁迅写作中往往以精神或心理等无形形态存在的缘故,鲁迅的写作和民俗文化的关系这一本来很有价值的话题并未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立足于写作的本位立场,在更为宽阔的思维空间中审视鲁迅在写作中对于民俗文化内容的主体措置及其对后来作家写作的影响,也便成了重新梳理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可能也重要的途径.
【总页数】5页(P25-29)
【作者】王元中;逯全明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甘肃,天水,741001;天水市第三中学,甘肃,天水,7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97
【相关文献】
1.民俗文化与作家作品关系——浅论民俗文化对鲁迅的影响 [J], 张昕
2.从"沉默鲁迅"(1909-1917)的日记和汉画收藏看鲁迅反击生命虚无、实施自我救
赎的可能性 [J], 彭小燕
3.鲁迅研究的新成果、新收获——评王元忠先生的新著《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J], 霍志军
4.中学语文教学渗透民俗文化的可能性及策略探析 [J], 吴新光
5.中学语文教学渗透民俗文化的可能性及策略探析 [J], 吴新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鲁迅与民俗文化的开题报告
鲁迅与民俗文化的开题报告鲁迅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他对于民俗文化的探究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围绕着鲁迅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展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鲁迅与民俗文化的背景鲁迅是一位出生于晚清时期的知识分子,他的成长背景深受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影响。
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鲁迅也曾经学过中医,对于中医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浓厚的兴趣。
同时,早在青年时期,鲁迅就开始关注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不公与苦难,写下了许多揭露社会黑暗面的作品,这些作品也反映了民俗文化的某些方面。
二、鲁迅对民俗文化的看法鲁迅认为,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基础。
他强调民俗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认为它具有良好的文化积淀和传承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他也谴责了一些部分社会对于民俗文化的破坏和侵蚀。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民俗文化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例如《阿Q正传》中的庙会和《狂人日记》中的节日庆典等。
三、鲁迅对民俗文化的影响对于鲁迅对于民俗文化的关注,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能够在他的社会思想和社会活动中看出来。
例如他在西安的《民国日报》上发表过关于庙会的文章,在《世界日报》上关于民间习俗的研究等等。
鲁迅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也激发了一批学者对于这个方向的研究,这在当时是一种比较新的研究方向。
四、结论综上所述,鲁迅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对于民俗文化的关注和研究已经成为他文学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文化的影子;在他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追求。
同时,鲁迅对于民俗文化的研究也促进了当时文化研究领域的普及和发展,其影响也一直持续至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e X u e F a Z h a n g 科学发展☆作者简介:张昕(1980-),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从事汉语言研究,黑龙江省孤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民俗文化与作家作品关系———浅论民俗文化对鲁迅的影响张昕(黑龙江省孤儿职业技术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民间文学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象征系统,是在广大劳动人民中流传,反映人民大众思想感情以及审美观念、艺术情趣的感情创作。
鲁迅认为民间文学是生产者的艺术。
无论是古代的文人学者,还是现当代的作家,他们的文学创作无不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
有人说:无论就时间、美、创作天才说,人民总是第一个诗人、哲学家,他们是文化和文学创作的源泉。
由此可见,作家所受的民间文化的熏陶对其审美惯性和民俗性格均起到了重要影响。
鲁迅就是受民俗文化影响极大的作家之一。
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中,对汉魏以来的志怪小说中的鬼神迷信、原始信仰、神话传说等描写所进行的分析和阐释,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民俗学方面的识历和见地。
民俗的影响尤其表现在他的创作上。
鲁迅自己就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回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
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
”①每一个作家都会把自己独有的生活面带进作品中去,特别是幼年的感受,故乡的印象,而当这种影响伴随着时代的风云和作家一同成熟起来,则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他毕生的作品。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艺术内容方面,也体现在艺术形式方面。
作家自觉不自觉地使他的作品带有了家乡风情和民俗色彩,并打上了自己思想情感和性格的印记。
一、民俗心理的制约:在民俗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作家很难摆脱和背离在思想情感深处的民俗心理的制约翻开一部中国文化史、文学史,我们看到,几乎所有杰出的人物,无不受到这种民族文化精神的熏陶;与此同时,他们又以自己的人格精神汇进传统文化中。
鲁迅的小说创作有其独特的题材选择和情思表述,他以其“偏苦于不能全忘记”的记忆深处的故乡的乡镇生活为主要创作素材,以故乡中的下层人民为主要描写对象,建构起他笔下独特的鲁镇世界。
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乡土情结则是一种包容了人类祖先往昔岁月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原始意象。
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除了《社戏》和《故乡》中抒写了故乡童年的美好记忆外,大多数作品都刻意展示了一个古老丑陋、缺少温暖的乡土社会,而鲁迅以解剖刀般的笔细细写出,就是揭示出病苦引出疗救的注意。
基于鲁迅心灵深处那种受奚落的情绪记忆:大家庭的变故,少年的屈辱和奚落,事态的炎凉,对故乡的憎恶成为他心灵中最浓烈的情绪记忆,所以,在鲁迅的小说中,他常以冷漠的笔调,愤懑的情感描写乡镇社会下层人们受奚落、侮辱的场景,揭示批判缺少诚和爱的国民性。
二、民俗传统观念的影响:民俗传统观念在作家作品形象塑造中具有重要渗透作用在鲁迅小说中所渗透的我们民族的传统观念是令人无法忽视的。
他采取了理性的分析态度对民族传统进行反省:既猛烈批判其中的封建糟粕,也注意吸取和弘扬民主性的精华。
小说一方面表现了对旧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控诉,一方面表现了对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极弘扬。
《明天》中,单四嫂子对宝儿的爱就通过一系列的民俗描写表现得憾人心灵。
为给儿子治病,她求神签,许心愿,讨单方,请何小仙,耗尽心血。
儿子死后,她痛不欲生,烧纸钱,烧《大悲咒》,入殓时给他穿顶新的衣裳,平日喜欢的小玩意都一一放在枕头旁边,以至九妈掐着指头仔细推敲也想不出一点缺陷。
这是中国古代女子在三从四德的传统观念影响下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表现。
这一细节,对于表现中国式的人伦之情也是相当具有典型意义的。
在小说《故乡》中,当老年闰土叫“我”为“老爷”时,不禁使“我”感到此时两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而在气闷、痛苦的同时,又希望下一辈的水生和宏儿能够永远“一气”,不再隔膜。
不难看出,中国传统的人伦关系,对鲁迅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在鲁迅的小说中得到充分表现,民俗文化的这种渗透就是随着一代代的作家作品传承给华夏子孙的,这种文化情绪也必将为我们所继承。
摘要:中国作为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更是为我们华夏子孙所继承,而这些反映人民大众思想情感的民俗文化也对历代文人学者的思想及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鲁迅的作品中,我们亦可以体会到其中的意蕴。
关键词:民俗心理;民俗传统观念;民俗纠葛;民俗语言;民间风俗中图分类号:K 89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9—0127—02W e n X u e Y a n J i u☆文研究127Theory Researc h 学论理三、民俗纠葛的影响:民俗纠葛构建了作家作品情节的冲突,触动作品情节的变化传统民间文化具有生活方式、道德信念和统治序列一体化的模式,其常态表现就是民间起居饮食、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
我们在鲁迅的《祝福》中则可看到这种由民俗导致的激烈的情节冲突。
小说一开始先渲染浙东鲁镇“岁暮谢年祭祖”的浓郁的民俗氛围,然后,祥林嫂的悲剧就在这个充满迷信的环境里展开。
封建思想的代表──鲁四爷讨厌、歧视样林嫂,认为“寡妇克男人”,反映了他的鬼神信仰,而这种鬼神信仰还主宰了他的活动,并企图通过对鬼神的祭祀、邀福来佑护他生活的各个方面。
祥林嫂最终被赶出家是鲁四老爷一手造成的悲剧,地主阶级的残酷无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祥林嫂身上,我们不难看出鲁迅是真正了解劳动人民心灵的。
他不只写出了祥林嫂肉体上的痛苦,更写出了祥林嫂精神上难以忍受的痛苦,并揭示出造成这些致命痛苦的思想和社会原因,可以说,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民俗纠葛引起了民众不同的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悲苦,从而也影响了鲁迅一生的创作。
四、民俗语言的影响:约定俗成的语言联想形成了作家作品中一系列的象征标识进入二十世纪,清帝国灭亡,帝王突然失名,中国文化的同一性断裂了,在这种状况下,如何反观自己呢?如何不至于失语呢?鲁迅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他写作的真实困境。
在《阿Q正传》中,我们不难看到“Q”这个奇怪的名字标记,而与“Q”最为相似的,另一记号就是“D”了,当小“D”取代了阿Q在赵府的地位时,阿Q进入了“空名”状态,但我们必须找到名字记号所标记的“空白”,那么,《阿Q正传》的空白到底在哪呢?那就让我们看一段阿Q与小D的龙争虎斗吧。
阿Q进三步,小D(便)退三步,都站着;小D进三步,阿Q(便)退三步.(又)都站者。
大约半点钟,……阿Q的手放松了,在同一瞬间,小D的手也正放松了,同时直起,同时退开,都挤出人丛去。
“记着吧,妈妈的……”阿Q回头去说。
“记着吧,妈妈的……’小D(也)回头来说。
这应该是中国小说描写中最为惊人的一幕,叙述本体成了一面镜子,语言上的奇妙对称,打斗动作的相互模仿,“同时”等词更是暗示时间的一致性,而“记着吧”这样的警告,以表明叙述者不愿陷入传统忘却自我的模式中,也为鲁迅自我反思提供了可能。
一个阿Q不单单让我注意到了他的名字,也让我们关注于他的名字所带来的象征标识和社会地位。
而这种“精神胜利法”,显然在封建社会的未庄是行不通的。
与此同时,鲁迅先生笔下《阿Q正传》中名字的空白,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有的社会地位的不同。
五、民间风俗的影响:民间风俗赋予作家作品浓郁的环境特色,也揭示了作品的主题文学作品最能显示地方莫过于风俗画的描绘了,因为风俗特征恰恰是一定民族、时代、乡土的显著标志。
鲁迅小说中关于浙东乡镇世态人情、风土习俗的描绘,鲜明逼真,引人入胜。
风俗画不仅是小说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典型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鲁迅小说中用人物行动去融合和引导出一幅幅风俗画,揭示出人物悲苦的命运及根源。
如鲁镇的祝福之夕,家家杀鸡宰鹅,忙着年终大典,让天地圣众歆享牲醴和香烟,气氛强烈,其社会意义的深刻性溶入在充满悲愤感情的诗的境界之中,因而在所控诉的祝福气氛中吃人的罪恶,也就激起了读者更深的共鸣。
列夫·托尔斯泰说,优秀文学富于魅力的艺术因素之一是“基于历史事件写成的风俗画面”。
②这是因为,民俗文化作为历史积淀的产物,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土壤。
鲁迅先生的小说之所以为人们所称道,正在于他把深遂的主题和鲜明的人物个性与浓郁的典型环境画面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使其透露出时代的气息和民族的精神。
总之,作为文化巨人,鲁迅先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他对人生的感悟,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所展示出来的社会面貌。
正如别林斯基指出的:“一切这些习俗……构成一个民族的面貌,没有了它们,这民族就好比是一个没有脸的人物。
”③所以,文学作品里所反映的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越丰富,越鲜明,就越能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文学作品越是“有地方色彩的,倒窥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
”④鲁迅先生的小说之所以能在国际上广为传播,也是和它富于民族性这一特点分不开的。
在谈到民间传统文化及其思想对于鲁迅先生的影响时,他曾说:“自己却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的沉重。
”⑤又说:“我正因为生在东方,而且生在中国,所以‘中庸’,‘稳妥’的余毒,还泡肌浃髓……使我自惭究竟不及白人之毒辣勇猛”⑥,鲁迅“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⑦,因而鲁迅作品中对于旧社会的攻击和抑制,十分深刻而有力。
然而旧传统加于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也制约着他对旧传统的批判,使他心理上常常陷入极大的矛盾和痛苦中。
鲁迅明确地体察到自己的现实处境,认识到自己无法割断与历史传统文化的联系———这才是真正的觉醒和自觉,才是充分意义上的对传统文化的反省,所以,在民间文化对他不断深入地熏陶和感染的同时,鲁迅先生采取“择取”的态度,将他对民间文学的不断传承抒写于他的笔端,展示于他的作品之中。
可以说,在传统民俗文化与现当代文学之间,鲁迅先生及其作品无疑是一座坚固的桥梁;鲁迅先生对文化的解剖和领悟也是无人能及的。
注释:①鲁迅:《朝花夕拾·小引》,载《鲁迅作品全编·散文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②托尔斯泰:《日记》(1865年9月30日),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一册,200~201页。
③《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杜1963年版,第27页④《鲁迅书信集·致陈烟桥(1934年4月19日)》⑤《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9月第22页)⑥《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9月第22页)⑦《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9月第22页)参考文献:[1]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2]戚廷贵.美的发生与流变[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3]中华传统文化大观[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杜,1993.[4]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M].北京:学苑出版杜,1990.[5]黄乔生.走进鲁迅世界·散文卷[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6]朱晓进.鲁迅文学观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杜,1996.[7]鲁迅作品全篇(散文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8]金宏达.鲁迅文化思想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9]陈漱渝.鲁迅风波[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10]顾明远,俞芳,金锵,李恺.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1.(责任编辑/肖莉虹)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