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师教学用书

合集下载

中学化学教师阅读书单

中学化学教师阅读书单

全民阅读中学化学教师推荐阅读书目适切性调查各位老师:您好!为了全面了解中学化学学科教师阅读的现状,现在部分化学教师中开展推荐阅读书目适切性的调查。

如果您觉得还需要推荐一些化学书籍,请在问卷最后写出书名;如果没有,请写“无”。

感谢您的配合,祝您工作生活愉快!《无机化学》[M].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上册、下册). 2003.《有机化学》[M].李景宁主编. 杨定乔, 张前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上册、下册), 2011.读过,喜欢。

读过,不喜欢。

读过,觉得一般。

没读过,想读。

没读过,不想读。

《物理化学》[M].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傅献彩等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上册、下册), 2005.《分析化学》[M].武汉大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2000. 《结构化学基础》[M].周公度, 段连运.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化学原理选讲》.严宣申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2.《化学基础论》[M].【法】安全托万・洛朗・拉瓦锡, 任定成.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Atkins' Physical Chemistry》[M]. Atkins P W, De Paula J.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生命分析化学》[M].汪尔康主编, 陈义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6.《仪器分析》[M].朱明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2000. 《近代无机化学导论》申泮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邢其毅、裴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化学概念与应用》.Phillips.J.S.著王祖浩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物质科学》(上、下).OEC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食品化学》、《环境化学》[M].大卫•E.牛顿著, 王中华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1.《化学中元素概念的演变》波•凱德洛夫著,龚育之译.科学出版社.1985.《超越分子前沿》,美国21世纪化学科学的挑战委员会,陈尔强等译,科学出版社,2004.《化学电源》[M].程新群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化学教学论》(第二版).刘知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化学实验课程与教学论》郑长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刘知新主编,刘知新、王建成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化学案例教学论》王祖浩等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导论》吴俊明,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科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基础》王磊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化学教学论实验》(第三版).任红艳, 程萍, 李广洲.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化学实验论》刘知新主编,梁慧姝、郑长龙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化学课程论》刘知新主编,何少华、毕华林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化学教学系统论》刘知新主编,刘知新、王祖浩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化学学习论》刘知新主编,吴俊明、王祖浩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化学教育心理学》王祖浩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金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英】斯宾塞, 胡毅, 王承绪.人民教育出版社(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2005.《化学教学设计:任务、策略与实践》毕华林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中学化学疑难辨析》吴星、吕琳、张天若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高中化学实验疑难问题探究》林肃浩著.浙江大学出版,2013.《这就是元素》.【英】罗伯特•温斯顿著.张伯尧,张景华译.科学普及出版社.2012. 《美国中学核心理科教材•物质科学:化学基本原理》塞克著.施忆译.浙江科技出版社,第1版.2011.《美国中学核心理科教材•物质科学: 物质的基础》塞克著.施忆译.浙江科技出版社,第1版.2011年10月1日)《英国中学主流教材•科学教材译丛:化学》【英】Lawrie Ryana著.李远蓉主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课堂转型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王云生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课堂研究》钟启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化学教学前沿的智慧》杨剑春.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常生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王云生的中学化学教学主张》王云生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本质:理论和策略》【美】威廉.麦克马斯著. 李广洲,刘前树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学科学和教科学:利用技术促进知识整合》【美】马西亚•C•林等著,裴新宁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名师课堂教学设计与点评:中学化学》倪娟等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致命的元素:毒药的历史》(英)约翰.埃姆斯利著,毕小青译新知三联书店.2003. 《初中化学教学建议》.杨建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著名特级老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化学卷》.吴星.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文化有根课堂有魂——郑胤飞课堂教学设计》.郑胤飞.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让教师都爱上教学—307个好用的课堂管理策略》.罗森布卢姆-洛登(美)等著.罗兴娟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拿破仑的纽扣:改变历史的16个化学故事》潘呢.拉古德/杰.布列森著,程来飞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蜡烛的化学史》迈克尔•法拉第.伦敦出版社.1870.《化学会呼吸》王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什么是什么:化学世界》【德】雷纳•科特.【德】莉娜•克里斯腾森著.王勋华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诺贝尔奖讲演全集.化学卷》.《诺贝尔奖讲演全集》编译委员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化学是什么》周公度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化学的今天与明天》,R.布里斯罗,科学出版社,2001.《相同与不同》(美)洛德•霍夫曼著,李荣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科学与教育》【英】托•亨•赫胥黎著,单中惠平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民主主义与教育》[M].【美】约翰•杜威.人民教育出版社(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2004.《科学革命的结构》[M].【美】托马斯•库恩.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科学哲学丛书), 2012.《为什么是门捷列夫?》[M]. EricR.Scerri.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牛津科学素养读本), 2012.《化学与社会》[美]LucyPrydeEubanks、CatherineH.Middlecamp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化学教育史》刘知新主编,张家治等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化学重要史实》袁翰青.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著者:西奥多•格雷(Theodore Gray)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化学元素周期王国第2版》著者:英国的彼得•金斯著,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2.《万物简史》著者:美国的比尔•布莱森美国接力出版社出版.2003.《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孙宝国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能吃的化学》作者:(美)大卫•E.牛顿.王中华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给发烧的地球降降温》.袁飞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化学哲学新体系》【英】道尔顿著,李家玉,盛根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 2006.《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M].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 米切尔・鲁特-伯恩斯坦.海南出版社(创新思维宝典), 2001.《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卡尔・波普尔著, 傅季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2005.《科学精神的形成》加斯东•巴什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判决性实验:拉瓦锡化学革命研究》冯翔,袁江.科学出版社.2015.《化学史传》【日】山冈望.商务印书馆,1995.《化学方法论》王德胜.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美丽的化学反应》梁琰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中国化学史》郭保章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科学史》[英]W. C.丹皮尔.李珩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5.《化学简史》[英]J. R. 柏廷顿. 胡作玄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04. 《化学史通考》丁绪贤(作者) 商务印书馆:2011.《自然》学科经典系列:化学的进程(英汉对照) 精装.Philip Ball 等编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居里夫人文选.玛丽•居里》(作者), 王鸣阳(注释解说词),胡圣荣(译者),周荃(译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怀疑的化学家》波义耳著,袁江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化学史教育的基础化学》陈耀亭等.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科学的历程》(第2版) 吴国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科学的旅程》(插图版),雷•斯潘要贝格著,黛安娜•莫泽著,郭奕玲译,陈蓉霞. 2012.《化学哲学基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组、《化学哲学基础》编委会,科学出版社,1986.《科学的社会功能》.贝尔纳(英),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生活大爆炸里》的科学.【美】戴夫•佐贝尔著.秦鹏.肖梦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化学的历史背景》亨利﹒M﹒莱斯特.吴忠译. 北京:商务出版社,1982.《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迈克尔•马修斯(澳)著.刘恩山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2017.《什么是科学》.吴国盛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极简宇宙史》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法】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16.《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夏正盛.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件(2021年11月修订)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件(2021年11月修订)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1 身边的化学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分析有关的 简单问题。 2.了解化学学科学习的主要内容。 3.知道怎样学习化学。
返回
新课导入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注意就会发现,我们的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与化学有关的制品和物质变化现象。
有哪些制品 和变化呢?
新课讲解
液体的量取
量筒: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度不高。 使用注意事项: ①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 器,不能在量筒里溶解或稀释溶液。 ②量液时,量简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简内 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 体的体积。 ③量筒的规格等于或略大于所量液体的体积
新课讲解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新课讲解
试管 主要用途:用作少量 试剂的反应容器,在 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注意事项:加热后不 能骤冷,防止炸裂。
新课讲解
试管夹
用途:试管夹能够夹取试管, 加热时能夹住试管,避免手 接触温度过高的试管。 注意事项:试管夹应夹在试 管的中上部,手应该持试管夹 的长柄部分,以免大拇指将短 柄按下,造成试管脱落。
用特殊合金材料制造的我国“和谐号”高速列车。
新课讲解
三、化学与环境、健康
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必须减少 和处理“三废”(废渣、废水和废气)排放,这同 样要用到先进的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
新课讲解
我们天天都要锻炼身体,这离不开用 化学材料建造的体育场馆。
新课讲解
防病治病都要用到各种化学药物,西药基本 上都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中药也要用化学方法加工提 炼。
新课讲解
二、练习实验基本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
括 为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_化学_九年级上册_-教师教学用书(附课本习题答案及讲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_化学_九年级上册_-教师教学用书(附课本习题答案及讲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题2 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 离子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和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和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绪言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像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抓住学生的这种情感,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和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再次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建议如下:1.这是一个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题,尽管教材中出现了原子、分子、元素等,但仅仅是作为名词出现,并不要求了解它们的涵义,不要不恰当地把属于后面单元的教学内容提前到这个课题中完成,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板书

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板书

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板书教案编写要求:1. 每个章节包括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

2. 教学内容要紧扣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3.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 课堂练习要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一、第一章: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1. 学习目标:了解化学的科学内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掌握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命名;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2.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命名;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3. 教学难点:物质的分类和命名;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

5. 教学步骤:(1)引入新课,介绍化学的科学内涵和研究对象。

(2)讲解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命名。

(3)讲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4)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练习:(1)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B. 所有物质都可以分为分子、原子和离子。

C.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D.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选择题: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 化合物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 物质的分类只有化合物一种。

D. 元素是构成分子的基本粒子。

7. 板书设计: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命名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命名:化学式、名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第二章: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学习目标: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本质;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科学的起源与发展了解化学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1.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认识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基本粒子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应用1.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特征第二章:物质构成的奥秘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掌握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了解主族元素与过渡元素的性质2.2 化学键与化合物的类型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与特点掌握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2.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特点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第三章:物质的分类与反应3.1 物质的分类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无机物与有机物等基本概念掌握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的分类与特点3.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点3.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与规则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技巧第四章:物质与能量的变化4.1 燃烧反应与能源了解燃烧反应的类型与特点认识燃料的分类与能源利用4.2 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4.3 酸碱反应与中和反应理解酸碱反应的实质与特点掌握中和反应的类型与应用第五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5.1 烃类化合物认识烷烃、烯烃和炔烃等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掌握烃类化合物的命名与分类5.2 醇类化合物了解醇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掌握醇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5.3 醚类化合物认识醚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了解醚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六章:碳及其化合物6.1 碳的单质了解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掌握碳的化学性质6.2 碳的氧化物认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结构与性质掌握碳的氧化物的应用6.3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了解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结构与性质掌握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转化第七章:金属与金属化合物7.1 金属的性质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掌握金属的活动性序列7.2 金属的氧化物认识金属氧化物的结构与性质掌握金属氧化物的制备与反应7.3 盐类的水解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与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应用第八章:有机合成材料8.1 塑料了解塑料的组成与性质掌握塑料的应用与回收8.2 合成纤维认识合成纤维的种类与性质了解合成纤维的应用8.3 合成橡胶了解合成橡胶的组成与性质掌握合成橡胶的应用第九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9.1 蛋白质了解蛋白质的组成与性质掌握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与作用9.2 脂肪认识脂肪的组成与性质了解脂肪的食物来源与作用9.3 碳水化合物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掌握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与作用第十章:生活中的化学10.1 清洁剂了解清洁剂的种类与作用原理掌握清洁剂的使用方法10.2 燃料认识燃料的种类与性质了解燃料的安全使用与环境保护10.3 药物了解药物的组成与作用原理掌握药物的正确使用与保存方法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十一章:空气与水资源11.1 空气的成分与性质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掌握空气的性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1.2 氧气的制备与用途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与方法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应用11.3 水资源及其保护认识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第十二章:溶液与浓度12.1 溶液的概念与性质理解溶液的组成、特点及表示方法掌握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12.2 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学习溶液稀释与浓缩的方法和计算了解溶液稀释与浓缩在生产中的应用12.3 溶液的分离与提纯掌握溶液过滤、蒸馏等分离方法学习溶液提纯的原理与操作第十三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13.1 原电池原理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与应用掌握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3.2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认识金属腐蚀的类型与原因学习金属腐蚀的防止方法13.3 电解质与电极反应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与分类掌握电极反应的类型及应用第十四章:化学实验技能14.1 实验基本操作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14.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与原则了解实验方案的评价标准与方法14.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表达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与技巧第十五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15.1 化学与环境保护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责任掌握化学污染的防治方法15.2 化学与资源利用学习化学在资源利用中的作用与方法了解化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策略15.3 化学与人类健康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学习化学在保障人类健康中的作用与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1. 化学科学的起源与发展: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套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设计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⒈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规律的科学。

⒉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⒉启发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

教学重点:⒈知道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丰富多采的自然科学。

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实验准备:⒈点燃酒精灯的实验;⒉氨水使画有酚酞试液的滤纸变红的实验。

教学用具:酒精灯、小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浓硫酸;氨水、画有酚酞试液的滤纸。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练习:1、课本的第一面就是一幅彩图:一只小猫安静地坐在用火灼烧的新材料面板上,你觉得这种新材料一定具有A、易导电B、隔热性C、绝缘性D、密度小2、下列措施与环保无关的是A、退耕还林,封山育林B、回收并集中处理废旧电池C、有加碘盐取代传统食盐D、实施垃圾分类袋装化3、下列说法不符合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是A、某商品广告“本品属纯天然物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菜刀用后要及时洗干净并擦干,可以防锈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所以水是生命之源D、油锅起火,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用锅盖盖严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研制艾滋病疫苗的过程中,化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B、利用化学可研制开发新能源C、利用化学,人类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物质D、化学工业只会给人类带来益处不会有什么害处5、以下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A、青蛙是否属于两栖类动物B、电炉发热的原理C、下一次月蚀的日期D、寻找能治疗SARS的药物6、“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

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用作燃料7、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及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师教学用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师教学用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师教学用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一本针对初中化学教师编写的教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九年级化学课程。

该教材包含了九年级化学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和教学方法,以及大量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该教材的特点是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通过各种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该教材还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该教材还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总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教材,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化学课程,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全书教案(每课都附带练习题_很实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全书教案(每课都附带练习题_很实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案绪言一、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共7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共7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共75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简介化学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1.总课时执行时间电化教育课时月日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重点和难点:1。

什么是化学?2.化学角色的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编写多媒体教学程序设计实验设备(课前在黑板中央用无色酚酞写的白纸上写上“化学”一词)[导论]从今天起,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领域——化学(让一个学生同时在纸上喷洒碱液)[投影显示]美丽的图片[说明]我将与你一起进入化学世界,消除你的问题,享受化学的魅力。

【广播视频】“多彩的物质世界”【摘要】我们看到的多彩的物质世界与化学有关,化学无处不在。

探索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什么是化学:[答]那么化学研究什么和什么是化学?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以下问题:1。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什么是化学?组织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

【摘要】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问题]你能说出一些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但科学家后来根据他们的需要创造了它们吗?[摘要和介绍]塑料、许多药物、合成纤维??介绍纳米铜、聚合物薄膜材料、玻璃纤维和尼龙绳的性能和应用(附图)。

了解化学发展史:[引导自学]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4页的相关内容,了解化学发展史。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化学史。

第1页,共75页教学拓展化学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我们的上述研究,你如何描述化学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你能举个例子吗?【摘要】从人类的衣、食、住、行的角度,列举了大量事实来说明化学与人类发展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答:]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化学反应,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彩色图片中的猫、鸟和汽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学习和使用好化学可以造福人类,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学化学怎么样?根据你的学习经验,你将如何学习化学?【说明】化学与物理学和生物学一样,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初中化学教研员推荐材料(3篇)

初中化学教研员推荐材料(3篇)

第1篇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特推荐以下几份材料,以期为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推荐1. 教材推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是我国目前最流行的初中化学教材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全面:教材涵盖了初中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大量的图片、图表,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化学概念。

(3)循序渐进:教材编排合理,由浅入深,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化学知识。

(4)贴近生活:教材中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参考书推荐《初中化学教学参考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目标明确:参考书针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详细阐述,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重点。

(2)教学过程详尽:参考书对每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导入、新课讲解、巩固练习等环节。

(3)教学案例丰富:参考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有助于教师拓展教学思路。

(4)教学评价科学:参考书对教学评价进行了详细说明,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资源推荐1. 网络资源(1)中国知网:提供大量的化学教学论文、教案、课件等资源,有助于教师丰富教学素材。

(2)中国教育在线:提供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试题等。

(3)化学学科网:提供化学教学视频、实验演示等资源,有助于教师拓展教学手段。

2. 教学软件推荐(1)化学教学软件:如《化学实验大师》、《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助于教师开展实验教学。

(2)多媒体教学软件:如《PowerPoint》、《Flash》等,有助于教师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推荐1.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化学教研员推荐书籍(3篇)

初中化学教研员推荐书籍(3篇)

第1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初中化学教研员推荐以下几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性的书籍,供广大化学教师参考。

一、《化学教育心理学》作者:李政涛推荐理由:本书以化学教育心理学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化学教育中的问题,探讨了化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对于化学教师来说,了解化学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开展化学教学活动。

二、《化学教学论》作者:张树军推荐理由: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化学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为化学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教学指导。

三、《化学课堂教学策略》作者:陈宝琴推荐理由:本书针对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解决方法。

书中内容丰富,案例典型,有助于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作者:赵志伟推荐理由: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等。

对于化学教师来说,掌握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五、《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作者:王后雄推荐理由:本书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探讨了化学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书中结合课程标准,分析了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化学教师提供了教学指导。

六、《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作者:李晓东推荐理由:本书介绍了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

对于化学教师来说,掌握化学教育研究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七、《化学教育评价》作者:刘艳霞推荐理由:本书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介绍了化学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书中内容丰富,案例典型,有助于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价。

八、《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作者:杨立民主编推荐理由:本书以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为核心,全面介绍了化学课程改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板书

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板书

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板书教案内容:一、第一章:物质与化学反应1.1 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分类,掌握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内容:介绍物质的分类,举例说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列出物质分类的定义和特点,用图示表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组成。

1.2 化学反应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

教学内容:介绍化学反应的定义,举例说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板书设计:列出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类型,用图示表示各种反应的特点。

二、第二章:原子与分子2.1 原子教学目标:了解原子的结构,掌握原子的组成和原子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介绍原子的结构,解释原子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

板书设计:列出原子的结构,用图示表示原子序数的意义。

2.2 分子教学目标:了解分子的概念,掌握分子的性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介绍分子的概念,解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性质。

板书设计:列出分子的概念和性质,用图示表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三、第三章:溶液与化学平衡3.1 溶液教学目标:了解溶液的定义,掌握溶液的性质和溶液的浓度。

教学内容:介绍溶液的定义,解释溶液的性质和溶液的浓度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列出溶液的定义和性质,用图示表示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

3.2 化学平衡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化学平衡的原理和化学平衡常数。

教学内容:介绍化学平衡的概念,解释化学平衡的原理和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板书设计:列出化学平衡的定义和原理,用图示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

四、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4.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教学内容: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和特点。

板书设计: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类型,用图示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4.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教学目标: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教师教学用书第一节空气【目的要求】1.了解空气的组成。

2.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3.通过介绍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使学生受到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重点】本节教学重点应放在通过实验判断空气组成和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并借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1.初中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经具有较为丰富的常识。

例如,空气的存在、空气有质量、有浮力,在自然环境中由热胀冷缩而产生对流,运动成风,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氮气和少量二氧化碳,以及氧气能供人呼吸和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了。

鉴于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出发。

因此,课前应该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材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2.建议课的开始除检查学生对绪言课重点容的理解程度外,还应该检查他们掌握有关空气常识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引起学习动机。

不管学生以前是否见过类似教材[实验1-1]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本次课都最好按教材上的描述做好演示。

通过演示一则可以指导学生锻炼观察、分析的本领,学习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术;二则可以领会这个实验设计的意图,以便于对200多年前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时的实验思路加深体会。

3.在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组成成分的基础上,或讲述或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关于近200多年来,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一段历史,教材编为选学,教学上虽可不做要求,但读后能使学生知道些历史)。

重点应放在:当时科学家们是怎样进行科学研究的,应该介绍他们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

同时也应该叙述一下,从那时起,科学家们把“天平”用于研究工作,使化学研究走向了定量化。

4.教材通过讲述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有关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资料,尤其应该对当地有关的乡镇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作些调查了解,培养学生建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讲述过程中也应该介绍一下大气的自净作用(一种自然环境的调节的重要机能),一般来说能使空气成分相对保持固定,但当污染〔如煤烟、金属粉尘、酸雾和其他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等)的大量排放;可结合当地环境举例〕的程度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

从而启发学生,一定要学好化学知识,在今后工作中,不论你在什么行业,都应该从各自的岗位上,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

5.对稀有气体要讲清,早期把它们统称为惰性气体,是因为在发现它们的时候,只注意了它们不跟其他元素起化学反应的一面。

当发现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跟某些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化合物的事实后,才把它们改称为稀有气体。

通过这一段简史介绍,可以启发学生,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总是在不断扩展,科学思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当经常接受新事物,在学习中要适当发展求异思维,而不能盲目地接受甚至产生僵死的或孤立片面的思想。

稀有气体的用途以及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教学大纲上列为选学容。

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做些简介,至少在以后教学中讲到原子结构、离子化合物时还要涉及到“惰性”的概念。

如果有条件的话,在介绍稀有气体用途时,可以演示稀有气体在放电管中的放电现象,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愿望。

以上选学容,连同有关大气污染与防治的容也可以放在课外活动中展开专题讨论。

6.本节课开始就可以介绍几种元素的符号如O(氧)、N(氮)等,以避免记忆的负担集中到元素一节的教学之后。

【演示实验建议】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演示实验,如果实验室没有适用的钟罩,也可以用图11的装置来完成。

广口瓶配一个带有燃烧匙和玻璃导管的塞子,导管的另一端与伸入盛水大烧杯中的玻璃导管以软胶管相连。

导管用弹簧夹夹紧,勿使漏气。

广口瓶装有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分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演示时,点燃燃烧匙的红磷(匙应铺垫石棉纸)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充满五氧化二磷白烟,当五氧化二磷溶于水后,瓶压强减小。

打开弹簧夹,水必然被压入广口瓶中,进水的体积恰好近于广口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可以说明空气中约含有1/5体积的氧气。

当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剩余气体时,火柴熄灭,说明主要是氮气。

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

图1-1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图1-2 自己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简易装置 如果找不到以上仪器、药品,可想些土办法进行实验(甚至可以发动学生想些办法回家去做),例如按图12的装置,用一个大碗盛半碗水,取一小段蜡烛固定在小木块上,使之浮在水面。

用一个玻璃杯(最好是直筒形的)按容积分成五等分,用橡皮筋做上记号(若杯口大而底小,可把满杯水分成五等分,然后一份一份地添进杯中,随时记下记号)。

将蜡烛点燃后,立即将杯子扣在蜡烛上,并使杯沿刚刚没入水面成全封闭,在蜡烛逐渐熄灭并冷却后,可观察到杯水面上升约一个刻度。

当然用这个方法其准确度和重现性都比较差些(这主要是空气的热膨胀,以及二氧化碳是气态生成物且比五氧化二磷难溶于水的缘故),但总比不做实验要强。

还有一点应该注意,如果要检验杯中剩余气体时,不能将杯子直接从水中提起(为什么?)。

【习题分析和答案】第1题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氮气,氧气,氧气,氮气。

第2题 因为水杯(或广口瓶)里充满空气,所以不容易扣下去。

【资料】本资料如“空气成分的发现史”、“大气污染与防治”等,都可作为组织专题课外活动的参考资料。

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造成的。

原始的大气是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

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游离态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水蒸气和氮气。

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中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

由此可见,空气的成分始终以极慢的速率变化着。

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

空气的相对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

这些成分所以几乎不变,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

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空气的不定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

例如,在工厂区附近的空气里就会因生产项目的不同而分别含有氨气、酸蒸气等。

另外,空气里还含有极微量的氢气、臭氧、氮的氧化物、甲烷等气体。

灰尘是空气里或多或少的悬浮杂质。

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稳定的。

2.空气质量周报从1997年5月起,我国有几十座城市先后开始定期发布城市空气质量周报,为大众提供环境质量信息。

在此基础上,、、、于1998年5月开始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这种方式适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

不同地区的首要污染物有所不同。

空气质量分级标准是:空气污染指数5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空气质量日均值的一级标准,空气质量优;100点对应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200点对应三级标准,空气轻度污染;300点对应四级标准,空气中度污染;超过300点则为五级标准,空气属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周报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环境信息服务的新形式。

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以及时准确地向广大群众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促进群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市民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随时了解本市的空气污染指数。

这些举措提高了全民的环境意识,可以增强群众对空气污染的监督。

3.大气污染与防治大气有自净作用。

进入大气的污染物,经过自然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或是向广阔的空间扩散稀释,使其浓度下降,或是受重力作用,使较重粒子沉降于地面,或是在雨水洗涤下返回,或是被分解破坏等从而使空气净化。

这种大气的自净作用是一种自然环境的调节的重要机能。

应当指出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一种自净过程,因为在此过程中,既耗用二氧化碳,又向大气补充氧气。

当大气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即出现大气污染。

排放到大气里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可以分几类:粉尘类(如煤烟等),金属尘类(如铁、铝等),湿雾类(如油雾、酸雾等),有害气体类(如碳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

从大气污染发展的历史来看,可以分二氧化碳、烟尘污染,二氧化硫、金属尘污染和光化学污染三个时期。

大气污染从早期的英国伦敦烟雾型发展到新型的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公害事件连绵不断,此起彼伏。

据统计,单是伦敦的十几起烟雾事件,就夺走了近万人的生命。

有记载的公害事件不胜枚举,现分别举例于下:(1) 伦敦的雾是有名的。

1952年冬天,天气特别冷而阴湿,家家都烧煤取暖。

由于几天没有风,气象出现特殊变化,出现下层气温低,上层气温高,空气对流受到妨碍的逆温层。

逆温层把烟雾压在下面几天不散,引起人们呼吸困难,几千市民出现胸闷、喉痛、咳嗽症状。

年老体弱者死亡4 000多人。

(2) 日本战败后,经济完全崩溃。

从1946—1955年是战后经济的恢复期,到了1955年,日本开始了经济的发展。

从1956—1961年可以说是日本经济的成长期,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执行了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发展方针。

如日本的四日市,1955年垄断资本家造了一座炼油厂,围海造田,规模极大。

结果是,新工业加上原有工业排放出来的废气使空气严重污染,使四日市终年烟雾不散,烟雾层厚度高达500 m。

SO2和金属尘含量超过允许标准的5倍以上。

由于这种污染,据统计,到1970年癌症和气喘病患者增多,气喘病蔓延,患病者达6 400人。

(3) 光化学烟雾的污染最早出现在美国洛杉矶。

由于开始未能查明原因,又无有效措施,使该市每年有60多天笼罩在光化学烟雾之中,终于在1952年爆发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当时烟雾含量高达6.5×10-7,不少儿童和老人眼睛红肿,呼吸困难;蔬菜由绿色变黄色,菠菜到了不能吃的地步;橡胶制品变得失去弹性而龟裂;仅加利福尼亚州,就有190万棵松树受害,其中30%枯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