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形象》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教学设计
1 . 引导学生复 习中学时学过 的写人叙事古诗词 , 并
能运用“ 知人论世” 的鉴 赏 方法 。 2 . 采 取 由浅 入 深 、 从 感 性 到理 性 的技 巧 , 通过诗歌 形 象示 例 分 析 。 结 合 一定 的训 练 过 程 , 以 培 养 学 生 鉴 赏 古 代 诗 歌 形 象 的能 力 。
一
度 的能力 , 养成积极 、 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 过 程 与方 法
个民族 的传统并 非某 些不变 的无生命 的典籍 .
而是 始终处 在生成 之 中的活 的 有机体 . 当然 , 传 统 不 仅是文化传 承 . 更 是 一 代 人 对 人 类 永 恒 精 神 价 值 的 不 息追 求 . 凡是 不拥 有传 统的人 . 同 时也就 不拥 有创新 的 凭 借 和 可 能 。 希 望 同学 们 , 在 今 后 的学 习 中 古 诗 文 的 阅 读 应 显 示 这 方 面 的眼 光 和 觉 悟 . 为 今 后 的 创 新 夯
1 . 感受 、 理解 、 分析 高考试题中古代诗词 鉴赏题 目
所 涉 及 的 形 象 类别 及 意 义 。 2 . 培 养学 生 较 高 的 文学 素养 、 评 价 古诗 词 形 象 的能 力 和 积 极 健 康 的审 美 观 .能 够 正确 解 答 形 象 类 诗 歌 鉴
赏 题
“ 悟” 三个环节 。 深 入 体 悟 。尤 其 是 如 何 品 的 问 题 , 实际
会来临 。 请 不要 错 过 。
补疑 : 从这首诗 中 。 我们可 以感受到 . 词 作 者 方 文
山有 深厚 的 古诗 词 底 蕴 。“ 东风破” 原是古琵琶曲 , 词 作
情 感 态度 与 价值 观
鉴赏诗歌的形象 学案
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案第一课时一、预习《步步高》P101-104 人象、物象、景象二、导入三、高考真题(2013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竹轩诗兴宋·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6分)四、考点解读《步步高》P102五、基础整合《步步高》P102-104六、课堂练习: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1、题葡萄图(明)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
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2、水调歌头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
后高宗向金求和,叶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
此词即作于其间。
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3、孤雁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1]云低暗度,关月[2]冷相随。
未必逢矰[3]缴[4],孤飞自可疑。
注释: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关月:边关的月亮。
③矰:短箭。
缴(zhuó):系箭的丝绳。
诗中的孤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4分)七、小结八、课后练习:1、(2013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4分)鹧鸪天酬孝峙①[清] 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
折腰久矣谢无能。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意象)复习课教学设计含反思
诗歌鉴赏(意象)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诗歌传统意象的寓意。
能力目标:1.教会学生掌握诗歌意象鉴赏的方法2.提高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鉴赏的方法。
难点:鉴赏诗歌的意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的诗经、楚辞,汉、魏晋的乐府古诗,唐诗、宋词、元曲就是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发展史中一颗颗璀璨明珠。
历代诗歌中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堪称我国民族语言的结晶。
我们先看“语文1”第一单元学习要求第二段中一段话“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这说明鉴赏诗歌的意象与把握诗歌的情感是学习诗歌单元的重点。
众所周知,诗歌常常用具体的意象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可以说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
二、引入主体内容(一)诗歌意象的内涵(给学生明确什么是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景象,形象。
对于这种蕴含着深厚文化或诗人感情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意象”,即意中之象。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有了“人”“花”“月”“鸟”“涧”等意象的组合,才有了静谧恬然的意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有了“月”和“江”的意象组合,于是就有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人生探问和宇宙畅想。
可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二)诗歌意象的特点(概括常见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1、含蓄性古诗中的意象往往言在此意在彼。
以物喻人香草——君子恶禽——小人。
以物寄情杨柳——惜别圆月——思乡落花——伤春浮云——漂泊流水——惜时古迹——怀旧黄叶——悲秋莲花——高洁红豆——相思丁香——哀愁红药——悲苦羌笛——凄切芳草——离恨以物指事舟楫——引荐长亭——送别2、特定性在不同的诗句中,特定的意象都可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高中语文_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和考点;2、了解诗歌形象的类型;3、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技巧。
4、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分析形象型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1、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技巧。
2、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分析形象型答题模式。
【教学资源】1、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第四、五册教材。
2、教师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包含音频、视频、幻灯等,并发放古代诗歌鉴赏的部分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描述】类型一:鉴赏景物形象【规范答题技巧】意境,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一、绘景:抓住主要意象,描绘画面。
二、析境:准确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三、悟情: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典例剖析绝句二首(其一)①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①诗写于诗人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提示:(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清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
类型二:鉴赏事物形象【规范答题技巧】第一步:概括物象的特征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第三步:结合诗人经历剖析人所托之志、所言之情典例剖析【2013年全国Ⅱ卷】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提示: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类型三:鉴赏人物形象【常见的人物形象】【常见人物形象类别术语】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设计
教师指导:请结合诗人生平、写作背景及诗歌后的注释加以分析。
1、陈子昂
陈子昂生性耿直,关怀天下,直言敢谏,一度遭到当权者的排斥和打击。不但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壮志难酬的陈子昂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后被奸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
2、写作背景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族李尽忠、孙万荣叛乱,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参谋军事。武攸宜轻出兵,致使前军陷没。陈子昂热情进谏,并自荐分麾下万人为前驱,但武氏以书生轻之,不纳。数日后,陈子昂再谏,激怒了武氏,将其贬为军曹。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作业布置(5分钟)
七、新题演练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3、注释信息
(1)诗后附有“幽州台”的注释,这就暗示:诗人登临的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如今昭王不再,贤才无举,登临此地,作者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
(2)抓人物语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诗歌鉴赏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形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诗歌形象,理解诗人情感和诗歌主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感受诗歌形象的美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形象的定义和分类。
2. 分析诗歌形象的方法。
3. 诗歌形象在表达诗人心境和诗歌主题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形象的分类和分析方法。
2. 难点:如何通过诗歌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诗歌主题。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2. 新课导入:介绍诗歌形象的定义和分类。
3. 案例分析:分析几首诗歌中的形象,如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4. 方法指导:教授如何分析诗歌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诗歌主题。
5. 实践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形象,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选取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形象,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短文。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诗歌形象的意义。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诗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形象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
4.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反馈,评估学生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八、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诗歌,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
2. 教学PPT:制作课件,展示诗歌形象的分析方法和实例。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和文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形象。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理解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特征,包括外貌、性格、动作、心理等方面。
2. 诗歌人物形象的作用:人物形象在诗歌中起到展现主题、表达情感、塑造意境等作用。
3. 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观察外貌、分析动作、品味语言、感悟心理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第二课时:讲解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3. 第三课时:分析具体诗歌人物形象,进行鉴赏实践。
4. 第四课时: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5. 第五课时:总结课堂内容,进行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诗歌鉴赏作业:布置相关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分析深度。
七、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收集不同风格和时期的诗歌文本,用于案例分析和鉴赏实践。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参考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自主学习。
3.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诗歌人物形象的相关内容。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和讨论报告,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精品教学教案《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设计语文组张银玲学习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及类型。
2、熟悉有关人物形象的命题方式和解题策略。
3、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答题要领并规范组织答案。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答题要领并规范组织答案。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流程:、导语设计以《登幽州台歌》导入。
二、明确《考纲》要求,了解形象及人物形象的分类。
“考纲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握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作品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人物形象类型:(1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 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命题揭秘】高考考查形式:1.分析诗歌塑造(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诗人)形象?2.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是怎样的?或者试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咼考真题呈现: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什么形象)诗人通过记述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的遭遇。
(形象的特征)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形象的意义)【方法点拨】明确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意象等;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②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等以及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四、课堂练习2、作品刻画的第三人称人物形象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鉴赏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文学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仅唐代就留存诗歌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名篇佳作历久不衰。
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知诗圣之关心民生,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柳先生之弃官遁世,怡情田园。
但如何体其形,味其神,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1)什么是诗歌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李煜《虞美人》。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区分下列诗句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还是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客观人物形象2、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客观人物形象3、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抒情主人公形象4、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课)共3篇
《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高三复习课)共3篇《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课)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内涵2.掌握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语言技巧技能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诗歌意境2.能够准确判断古典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与意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欣赏和理解力2.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二、教学内容《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导入环节:欣赏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给好友岑参离别时所作。
诗中通过草原景观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与思绪。
此节课的导入环节将通过欣赏该诗歌,引导学生进入古典诗歌的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二、讲解环节:介绍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内涵此环节将着重介绍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常用手法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古典诗歌案例的解读,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写法及其用意有透彻的理解。
三、实践环节:学生自选一首古典诗歌进行解析学生将自主选择一首古典诗歌,深入剖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探究其蕴含的意义,从而实践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内容。
四、总结环节:集中讨论各组学生的分析成果此环节将旨在让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分析的成果,通过集中讨论的方式,梳理和总结以前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三、教学方法此次教学将采用“讲解+实践+讨论”的教学方式。
在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听诗歌欣赏带入课堂;在讲解环节,通过讲解和案例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手法;在实践环节,学生将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在总结讨论环节,学生将交流各自分析的成果,从而提供一个合作学习和互助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对课程内容的回顾和梳理。
高中语文_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和步骤。
教学重难点: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当中,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如游子形象、少年形象、战士形象、闺妇形象等等。
2、齐读这些诗句。
3、交代学习目标:古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是高考的一个重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课题)先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课件3)。
二、诗歌人物形象分类虽然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很多但基本可以分成两类(展示课件4)了解了诗歌人物形象的分类,对我们把握人物形象,分析鉴赏诗歌,做诗歌鉴赏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高考当中人物形象鉴赏题目有哪些类型。
三、了解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展示课件5)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了这类题目的问法,我们再来看这类题目如何解答,也就是我们来学习一些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例题分析例1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①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的。
②特点: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③“蓬头”“侧坐”等表明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例2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1、逐胜:寻觅美景软红光:柔软的红色光芒2、这首诗歌中的形象是否是诗人自己?3、运用哪些描写手法来塑造形象?4、突出诗人的哪些特点?本诗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5、规范答题步骤(展示课件9)分析人物形象切入点一: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衣着和所处的环境描写等。
《诗歌意象》教学设计
《诗歌意象》教学设计《诗歌意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诗歌意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诗歌意象的分析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诗歌意象的概念和特点,诗歌意象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诗歌意象的分析方法和技巧,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意象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对诗歌意象有初步的了解。
阅读法:组织学生阅读经典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意象的魅力。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象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掌握诗歌意象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意象的运用和创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写作法:让学生运用诗歌意象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优美的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诗歌吗?你们知道诗歌中的意象是什么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诗歌意象。
讲授新课讲解诗歌意象的概念和特点:诗歌意象是指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它是诗歌的灵魂和核心。
诗歌意象具有象征性、暗示性、多义性等特点。
讲解诗歌意象的分析方法和技巧:诗歌意象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包括:寻找意象、分析意象的特点和作用、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意象所表达的情感等。
讲解诗歌意象的运用和创新:诗歌意象的运用和创新包括:运用传统意象、创造新意象、运用意象组合等。
1. 2. 3. 1. 2. 1. 2. 3. 4. 5. 1. ◦ ◦ ◦ 2. ◦ ◦ ◦阅读经典诗歌组织学生阅读经典诗歌,如《静夜思》《登高》《沁园春·雪》等。
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这些意象的特点和作用。
《诗歌鉴赏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形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景、事等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特点。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诗歌形象来理解诗歌主题和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去感知和创造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形象的特点,理解诗歌形象与诗歌主题、情感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去感知和创造诗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形象的概念、特点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中的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形象的感悟和创作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诗歌材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展示一首诗歌,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形象。
1.2 学生分享对诗歌形象的初步认识。
2. 讲解诗歌形象2.1 教师讲解诗歌形象的概念、特点和分析方法。
2.2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具体诗歌中的形象。
3. 案例分析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形象。
3.2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分享对诗歌形象的感悟。
4. 诗歌创作练习4.1 教师布置诗歌创作任务,要求运用形象思维。
4.2 学生现场创作,分享作品,互相评价。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形象的重要性。
5.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5.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2. 诗歌分析评价: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对诗歌形象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3. 诗歌创作评价:评价学生在诗歌创作环节运用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创作的诗歌是否具有形象鲜明、情感丰富的特点。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诗人或文学评论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诗歌形象的理解。
2.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朗诵体验诗歌形象的美感。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导言: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古代诗歌不仅有着优美的音韵、独特的意象,更是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本专题旨在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作用,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 熟悉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等基本要素,学会利用这些要素鉴赏古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之达到“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目标。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中国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能够从多方面观察和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① 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次课上学过的内容,与古代诗歌有关的内容,并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上一节课内容。
② 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告知学生将听一首名叫《七步诗》的古代诗歌,回答一些问题,了解其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
2. 学习过程① 听课:学生合上书本,听课时着重注意理解每句话,思考每个词汇和句式的意义。
老师要停顿一些时候,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
② 看文:让学生重新阅读这首诗歌,并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鼓励同学们在书上划出一些关键词,并思考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③ 分组探讨: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比较每个人所划的关键词。
并请他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作者通过强烈的意象表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中有哪些情感元素?并请同学们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从多个层次进行论述,通过各自的观点去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②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能力目标:①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②学会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类题型。
情感目标:体会人物形象的情感,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难点:人物形象类题型如何规范解答【教学方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进行文字图片处理,以期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一、导入吟诵着XXX“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XXX之恃才放旷;吟诵着XXX“穷年忧XXX,叹息肠内热”,可知XXX之心忧百姓;吟诵着XXX“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柳之怡情田园。
在诗歌的天空里,英雄、征人、游子、悲士、隐士、宫女、思妇……一个个鲜明的形象如群星闪耀,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1二、明白概念人物形象:作品中描写的人物;诗人自我形象。
三、鉴赏人物形象的办法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示儿XXX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XXX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分析描写技巧,抓住人物特点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该人。
3、通过分析周围环境、景物等的烘托作用来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军城早秋XXX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四、高考链接·规范答题请联合全诗,扼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XXXXXX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XXX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2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
(形象特征)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施展阐发了诗人一样平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应了诗人潇洒的生活立场;“竹”“雪”“梅”等意象施展阐发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具体分析)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课件(共21张PPT)
诗 鉴歌
赏
鉴赏方法
策略1:从标题、作者、注释入手,琢磨人物形象
诗 鉴歌
赏
从标题、作者、注释入手,琢磨人物形象
➢ 如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显著经过标题就能够大致 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诗人形象。
➢ 有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如湖北卷《劳停驿》(欧阳修)注 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据此能够琢磨,诗中所塑造人物形象大致是“被贬蛮荒、 漂泊在外”诗人形象。
提醒:一个(形象特征)(身份)形象。 答:一个(可爱灵巧、认真学钓鱼)(山野孩子)形象。
第19页
链接高考
·高考全国卷2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 杭州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 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以后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 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 安肯来邪?”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策略2
正面塑造:动作、外貌(神态、姿态、风度、衣着)心理、语 言等,尤其是细节描写 例: ①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 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外貌、细节、动作)→漂亮曼妙从容女子形象 ②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长恨歌》
(外貌、细节)→肤如凝脂、白净细嫩、丰肉微骨
第21页
鉴赏人物形象基本解题思绪
1. 明确题干鉴赏对象是抒情主人公形象 还是诗歌所刻画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诗歌形象》教学设计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人物、事物或画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鉴赏诗歌形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形象的含义;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技巧;3、诗歌形象鉴赏练习【教学重点】1.找出诗词写了什么形象;2.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诗歌形象的含义和分类⑴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人物、事物或画面。
形象可以是抒情主体即人物形象,包括①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②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也包含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和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
理解此含义时应注意:准确地把握形象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
例如,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孤帆”“远影”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友人直到“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和留恋。
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离愁别绪、伤别情怀等等。
二、技巧点拨:(一)景物形象(景物形象包括景象和物象两个方面)1、景象。
诗中的景象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等。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因此我们可遵循“概括景象(意境)特点、描摹诗歌图景、剖析作者思想”的思路进行分析鉴赏。
①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②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提问方式】:(1)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什么的意境?(2)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分析步骤】:1.找出诗人描写景色的有关诗句,抓住主要景物。
2.概括景色营造的氛围。
3.结合诗歌意境分析作者情感。
【答题步骤】1.描绘诗歌中展示的图景画面。
抓住主要的景物,用描写方式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原诗,二要想象合理,三要语言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的词语(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冷、清新明丽等)概括,准确的体现景色的特点情调。
3.分析作者借助景色抒发的情感。
切忌空洞,要具体。
答出“为什么”或“如何表现的”。
例1: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马帘子挂起。
【分析】作者看到之景有“海浪如云”“急雨欲来”,听到之声有“北风吹起”“雷声隆隆”,描述了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而这一切是诗人在“西楼”“卧”着看到和听到的,由此可见诗人的心胸。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劲气势。
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例2:读唐诗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燕子正在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远洋在沙洲上静谁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的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2.物象。
物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曲折地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品格节操。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基本思路:提炼所描写的物象的特征的词语,凸现其自然属性,理解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例3: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分析解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例4: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解答】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
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三、练习设计1.请从环境、心理描写等角度评析诗中的李凝形象。
题李凝幽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
首联“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
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
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的答案:(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
(语意相同即可)(2)不是。
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
①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
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
②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着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闲居江宁。
此诗写于他晚年闲居之时。
陂,水池。
问:前人评价这首诗说:“安石遗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之中。
”情作简要分析。
答案:诗人借助杏花形象,赋予其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形象而深沉的表达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
第二课时(二)人物形象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鉴赏的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基本思路: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
提问方式:(1)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形象?(2)这首诗歌中的“xx”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分析步骤:1.找出诗人描写人物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识别性质。
2.概括描述形象特征。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答题步骤:1.描绘诗歌中人物的形象。
2.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并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位。
3.归纳的形象寄托的作者(或抒发自己情怀,或借物自况)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例1: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分析】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
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
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分析】前两句回忆当年的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方,意味脱离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旧貂裘。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感慨,“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达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愤慨。
【答案】全词塑造了一个身处江湖,未忘忧国的抗金英雄形象。
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闲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身老未忘忧国,暮年之志不已的爱国精神,以及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练习设计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1)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2)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你认为它“妙”在何处?答:①时序交替,触景伤情;②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战争频繁,时尚动荡,民不聊生。
(“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本题不能作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