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局解概要(重要)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习重点提要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是按照人体的局部分区,研究各区域的层次结构及其内的器官与结构的位置、毗邻关系和临床应用的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在局部解剖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熟悉掌握以下内容:一、重要局部结构(如沟、管、窝、孔、三角等)二、重要局部的层次(如腹壁与颅顶层次)三、内脏器官:位置、毗邻、血供等四、四肢:血管神经束;血管、神经的重要行程与分布五、与临床有关的问题:手术注意事项;神经损伤表现等本资料中的重点将用粗字底线予以标注,在重点知识点后将尽量附上图谱、歌诀、表格帮助大家记忆,“okay提示”指出常考点或特别重要的重点目录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局部解剖学的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人体的分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人体的基本层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头颈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颅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额顶枕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颞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颈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局部解剖学重点

局部解剖学重点

局部解剖学重点局部解剖学:研究人体各部位由浅入深的层次结构、形态特征及毗邻关系。

(横向研究人体结构之间的关系)一:头部1腮腺咬肌区境界:前界——咬肌前缘;上界——颧弓及外耳道;下界——下颌骨下缘;深部——茎突至咽、舌诸肌及血管、神经;浅面——皮肤与浅筋膜主要结构:腮腺,咬肌,上颌动脉,面神经,下颌后静脉及颈外动脉层次结构由浅入深:皮肤;浅筋膜、浅层的血管、神经分支、腮腺管;腮腺咬肌筋膜;腮腺浅部和穿过腮腺的血管、神经;咬肌、下颌支、腮腺深部腮腺:呈不规则楔形,位于外耳道前下方的下颌后窝内,上至颧弓和外耳道,后达乳突及胸锁乳突肌前缘,下达下颌角稍上方,前面有下颌支、咬肌和翼内肌,其深面为茎突和起于茎突的诸肌,并可深达咽侧壁。

腮腺管:在颧弓下1.5cm处向前横行于腮腺咬肌筋膜的表面,面神经颧支和颊支之间腮腺淋巴结:注入颈外侧淋巴结穿行腮腺的血管、神经:纵向穿行腮腺的结构:颈外动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横向穿行腮腺的结构:上颌动脉、上颌静脉、面横动脉、面横静脉、面神经分支。

2.面部间隙咬肌间隙:前界——咬肌前缘与颊肌;后界——下颌支后缘及腮腺组织;上界——颧弓下缘;下界——下颌骨下缘;内界——下颌支外侧面;外界——咬肌深面。

许多牙源性感染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

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

上界——翼外肌;下界——下颌支与翼内肌相贴近的夹缝;前界——颞肌及下颌骨冠突;后界——下颌支后缘及腮腺;内界——翼内肌筋膜的外面;外界——下颌支与颞肌的内面。

此间隙内有舌神经、舌动脉、下牙槽神经和同名动、静脉通过。

下牙槽神经阻滞,即把麻醉药注射于此间隙内,牙源性感染常累及此间隙。

舌下间隙:位于下颌体的内侧。

上界——口底黏膜;下界——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前外侧——下颌舌骨线以上的下颌骨体内侧面;后界——止于舌根。

间隙内有舌下腺、舌神经、舌下神经、舌下血管等。

舌下间隙向后上通翼下颌间隙。

3.颅顶层次及各层特点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局解期末复习资料

局解期末复习资料

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节头部名词解释1.眉弓:为骨性标志,位于眶上缘上方,额结节下方的横行弓状隆起。

眉弓适对大脑额叶下缘,其内侧份深面是额窦。

2.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四骨的汇合处,多呈“H”形。

该处颅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当外伤时,易骨折并损及脑膜中动脉前支,形成硬膜外血肿。

3.“头皮”:是指颅顶部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及枕额肌三层结构的合称。

三层结构紧密连接,难以将其各自分开,故三层合称头皮。

4.腮腺鞘: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

腮腺鞘与腮腺结合紧密,并发出间隔,深入到腺实质内,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

5.“腮腺床”:位于腮腺深部的深面,是由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等共同形成的结构。

6.海绵窦:是颅内硬脑膜窦之一,位于蝶鞍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尖端。

窦内有颅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

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小的腔隙。

窦内血液流动缓慢。

简答题1.额顶枕区的境界和层次结构。

(1)境界:前为眶上缘,两侧为上颞线,后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

(2)层次结构:覆盖于额顶枕区的软组织有五层,有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

其中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连接紧密,较难将其各自分开,故常合称为“头皮”。

深部的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连接疏松,较易分离。

2.额顶枕区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可分为前、后两组。

(1)前组:距正中线约2 cm处有滑车上动、静脉和滑车上神经。

距正中线2.5 cm处有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

上述血管、神经分布于额顶部。

(2)后组:有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分布于枕区。

3.面动脉走行位置和分支。

走行位置:面动脉是颈外动脉分支之一,于颈动脉三角内起自颈外动脉,穿经下颌下三角。

局解复习重点

局解复习重点
局解复习重点内容汇总
头部:
1. 额顶枕区的层次和特点 2. 腮腺咬肌区及穿经腮腺的结构、腮腺床 3. 翼下颌间隙 颈部:
1. 体表标志:环状软骨弓 2. 颈筋膜的层次与间隙 3. 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锁骨上三角、胸锁乳突肌区、斜角肌
间隙
4. 甲状腺动脉与喉神经的关系 5. 胸部:
1. 乳房后间隙及乳房淋巴回流 2. 胸膜腔穿刺的部位和层次 3. 心包裸区 4. 动脉导管三角 5. 后纵隔的结构排布 腹部和盆部:
1. 腹壁层次和形成结构 2. 腹股沟管,直疝和斜疝的鉴别 3. 盆膈、尿生殖膈、会阴及其间隙 上肢:
1. 腋窝的境界、内容和淋巴回流 2. 肌肩袖 3. 肘窝 4. 前臂的血管、神经走行 5. 鼻烟窝 6. 手掌的筋膜间隙 下肢:
1. 臀部的血管和神经 2. 血管腔隙 3. 股三角、骨鞘及股疝 4. 直疝三角 5. 踝管及其内容物
背部:
1. 背部肌肉的层次 2. 胸腰筋膜 3. 腰上三角 4. 枕下三角 5. 骨纤维管 6. 腰椎穿刺的层次
填图:
颈筋膜横断面 手掌的

局部解剖学重点归纳

局部解剖学重点归纳

局部解剖学教案绪论,下肢前面浅层结构【学习内容】一、股前内侧区浅层结构(一)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内踝前方→股骨内侧髁的后方→隐静脉裂孔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大隐静脉曲张◆大隐静脉穿刺或切开常选部位(二)腹股沟浅淋巴结superficial inguinal lymph nodes 10~13个,呈“T”型排列,分纵横两群。

横群:腹股沟韧带下方,收集腹前壁下部、臀部、会阴部、肛门、外生殖器和子宫底等结构的淋巴。

纵群:大隐静脉近端的两侧,为腹股沟下外、内侧浅淋巴结,收集足、小腿内侧及大腿浅部的淋巴(三)皮神经概况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前皮支、隐神经、闭孔神经皮支、足背外侧皮神经、腓浅神经→足背内侧、中间皮神经(四)阔筋膜broad fascia阔筋膜增厚→髂胫束,临床上常用以缝合或修补体壁薄弱和缺损阔筋膜缺口→隐静脉裂孔(卵圆窝),筛筋膜阔筋膜发出3个肌间隔:外侧肌间隔(较强)内侧肌间隔(较薄)股后肌间隔(薄弱)二、小腿前区浅层结构(一)皮神经概况隐神经(L2、3):小腿内侧腓浅神经(L4,S1、2)足背皮神经(内侧到外侧):隐神经、趾背神经、足背内侧皮神经、足背中间皮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二)深筋膜的有关结构小腿深筋膜在踝关节附近增厚,形成支持带以约束有关的肌腱。

伸肌支持带:小腿横韧带、小腿十字韧带腓骨肌支持带屈肌支持带:分裂韧带【小结】一、阴股沟皮瓣下肢皮肤内侧(特别为股内侧)较薄,皮脂腺较多;外侧和后部较厚。

大腿前、内侧皮肤面积较大,位置隐蔽,因此股前部和内侧区为皮瓣理想的供区之一。

以阴股沟皮瓣为例:1.皮瓣范围会阴部与股部之间的沟称阴股沟。

该皮瓣前达耻骨结节平面;后达肛门中点平面;内侧男性达阴囊根部,女性达大阴唇外侧,可供范围约15×8 cm。

2.皮瓣的特点(1)供区皮肤薄而柔软,绝大部分无毛,具有一定弹性,皮脂腺丰富,皮肤湿润,尤以阴囊(阴唇)外区更佳。

局解复习大纲

局解复习大纲

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

9.上颌动脉的分段及主要分支(1)第一段又称下颌段,主要分支有a下牙槽动脉,b脑膜中动脉(2)第二段又称翼肌段,主要分支有颊动脉(3)第三段又称翼腭窝段,主要分支有a上牙槽后动脉b眶下动脉10.下颌神经主要分支:a颊神经b耳颞神经c舌神经d下牙槽神经11.额顶枕区的层次:分为五层,依次是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

其中浅部三层紧密结合,不易分离,常被合称为“头皮”。

12.颅顶及颞区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滑车上神经和动、静脉;眶上神经和动、静脉;颧神经颧颞支;枕大神经和枕海绵窦内结构有:靠外侧壁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以及窦腔内的颈内动脉和展神经。

13.海绵窦内结构 P18二、颈部1、颈部分区:颈部分为固有颈部和项部。

两侧斜方肌前缘之前和脊柱前方部分称为固有颈部,即通常所指的颈部;两侧斜方肌前缘之后和脊柱后方的区域称为项部。

固有颈部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颈前区的内侧界为颈前正中线,上界为下颌骨下缘,外侧界为胸锁乳突肌前缘。

颈前区以舌骨为界分成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舌骨上区含颏下三角和左、右下颌下三角;舌骨下区含左、右颈动脉三角和肌三角。

颈外侧区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中1/3上缘之间。

肩胛舌骨肌将颈外侧区分为枕三角与锁骨上三角(大窝)。

胸锁乳突肌区即此肌所覆盖的区域。

2、副神经:从乳突尖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1/3交点,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的连线。

3、颈部神经:(1)颈丛皮支颈丛皮支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时,位置表浅且相对集中,常为颈部手术阻滞麻醉的穿刺点。

1)枕小神经:勾绕副神经后,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分布至枕部及耳廓背面上部的皮肤。

2)耳大神经:颈丛皮支中最大的分支。

绕胸锁乳突肌后缘,并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上行,分布至耳廓及腮腺区皮肤。

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局部解剖学总结名词解释:1、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及海绵窦交通。

假设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2、腮腺床: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后4对脑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

3、腮腺咬肌筋膜4、海绵窦:位于垂体及蝶鞍两侧的双层硬脑膜之间的间隙。

窦内有结缔组织小梁,呈海绵状,血流缓慢,易产生血栓。

5、神经点:是颈丛皮质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约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6、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与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其前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7、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在颈部大血管与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鞘,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膈;鞘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与迷走神经等8、颈动脉三角:9、胸膜顶:是覆盖肺尖的壁胸膜,突入颈根部,高出缩股内侧上缘2-3cm。

10、椎动脉三角11、乳房后隙:乳房及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乳房后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与淋巴管。

因此乳房可轻度移动。

乳腺癌时,乳房可被固定在胸大肌上12、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与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

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13、乳房悬韧带:乳房结缔组织中有许多纤维束,两端附着于皮肤与胸肌筋膜。

14、胸锁筋膜:位于喙突、锁骨下肌与胸小肌之间的筋膜。

穿经锁胸筋膜的构造:头静脉、胸外侧神经、胸肩峰动脉、淋巴管。

15、胸膜隐窝:16、肋膈隐窝:又称肋膈窦,呈半环形,是肋胸膜反折成膈胸膜处形成的间隙。

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容量大,积液常积聚于此。

17、肺段18、食管下三角19、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下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

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与心浅丛。

该三角是心脏手术时寻找动脉导管的部位。

20、心包:为一闭合的纤维浆膜囊,分为内外两层。

局解复习要点

局解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1.颈A鞘: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A,颈内A,颈内V及迷走N所形成的筋膜鞘。

2.颈A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的三角区域,内有舌骨大角,颈总A及分支。

3.颈袢:由上根和下根在环状软骨平面合成。

C1前支先和舌下N联合,再于二腹肌后腹下方离开舌下N下行,即为颈袢上根。

颈袢下根源自C2、C3的前支,他们离开颈丛后于颈内V浅面联合下行,在颈A鞘的前外侧面与上根汇合而成颈袢。

颈袢发出的分支支配大部分舌骨下肌。

4.斜角肌间隙:指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间隙,有锁骨下A和臂丛通过。

5.锁骨上间隙:位于颈前中部、胸骨柄上方,由颈浅筋膜两侧构成,内有颈V弓。

6.气管前间隙:介于气管前筋膜和气管之间,下通上纵膈,内有脂肪结缔组织和甲状腺下V。

7.腱膜下间隙:腱膜下间隙又称腱膜下疏松CT,是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一层疏松CT,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头皮撕脱伤多自此层分离。

8.神经点: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是临床颈部皮N阻滞麻醉的部位。

9.腮腺床:腮腺深面的茎突诸肌,颈内A、V和后4对脑N,共同形成“腮腺床”。

10.枕下三角: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由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围成的三角,内有枕下N和椎A通过。

11.椎十字韧带:寰椎横韧带中部向上、向下各发出一纵行纤维束,分别附着于枕骨大孔的前缘和枢椎体后面,纵横纤维共同构成寰椎十字韧带,有限制突齿后移的作用。

12.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3~7颈椎体上面侧缘的椎体钩与下面侧缘的唇缘所构成的关节,称钩椎关节。

13.甲状腺悬韧带:甲状腺假被膜增厚,连于甲状腺侧叶内侧面和峡部后面称甲状腺悬韧带,有固定甲状腺作用。

14.椎A三角:是指颈长肌、前斜角肌、锁骨下A第一段及第6颈椎前结节围成的锥形区,称椎A三角,内有椎A、V,甲状腺下A,颈交感干及颈胸N节等。

15.头皮:头部软组织由浅入深依次为肤、浅筋膜,帽状腱膜与枕额肌,腱膜下疏松CT和颅骨外膜。

局部解剖学复习重点

局部解剖学复习重点

七年制2009级(PS:全中文考试,满分70分,实验考试20分,外加三幅画图和一分实验报告10分)一.简答1.斜角肌间隙构成及其内容物2.三边孔组成和穿过的结构3.穿过梨状肌上孔的结构及排列关系4.收肌管内容物及排列关系5.动脉导管三角边界和内容物6.直肠肛管的淋巴回流7.胃的淋巴结回流8.食管静脉丛与肝门静脉的侧支循环9.腹股沟管的四壁10.会阴浅隙的构成及内容11.肋角前部神经和血管的走行和排列关系二.论述题1.甲状腺的毗邻,动脉及来源,静脉及回流,甲状腺与神经的关系并且手术中需要注意什么?2.某人左侧肱骨骨干骨折,导致左侧不能伸腕及伸指并且伴有左侧手背虎口处皮肤感觉障碍,请用解剖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3.叙述子宫的毗邻,淋巴回流,结扎子宫动脉时候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原因2012级一:40道选择(0.5分一个)鼻烟壶、颈深筋膜构成哪些结构、腹壁下动脉、胃的动脉经过哪些结构二:简答题(2分一个):1、收肌管境界及内容;2、肘窝境界及内容;3、腕管构成及内容;4、颅顶软组织分层及血管和神经主要走行于哪一层;5、气管切开经过哪些层次;6、胸膜腔穿刺手术入路经过哪些层次;7、胃的淋巴结群;8、后纵隔内,气管后方结构及分布;9、腹股沟三角构成及意义;10、直肠和肛管的动脉及来源。

三:论述题(5分一个):1、男性尿生殖区结构层次;男性尿道球部破裂,尿液会渗入哪些结构?论述原因。

(以案例形式出题);小腿前、外侧群肌肉和皮肤的神经支配。

(以踢球损伤为案例出题)2013级总分50分,90分钟一.选择(40个,共20分)踝管,腕管,收肌管,肘窝,股环,动脉导管三角,腹股沟管,睾丸鞘膜,乳房淋巴回流,胆囊三角,听诊三角,会阴深隙内结构,颈动脉鞘,股鞘,胸长神经,手指皮肤神经支配,颈浅层,尺神经深支伴行二.简答(10个,共20分)1.股三角的构成和内容物及其位置关系2.四边孔的境界和内容物3.控制前臂旋前和旋后的肌肉和神经支配4.甲状腺动脉及其来源5.颈动脉三角6.食管静脉丛7左右肺切除易损伤胸导管的原因8.肋间血管和神经的位置关系9.直肠和肛管的淋巴10.会阴深隙构成及内容物三.论述(2个,共10分)1.(1)腹部经腹直肌切口层次(2)胃动脉及其来源(3)胃淋巴结分布及其回流(4)胃后壁结构2.梨状肌位置上下口通过结构病例(貌似和坐骨神经有关,因为提及了坐骨神经投影)2014级(机考)一.选择题(80*0.5=40)二.简答题(5*2=10)1.三边孔2.直肠肛管淋巴循环3.动脉导管三角4.胆囊三角。

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

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

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局部解剖学复习重点头部1 腮腺咬肌区的境界与内容。

何谓腮腺床?穿经腮腺的结构有哪些?上界:颧弓与外耳道下界: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咬肌前缘后界: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内容:腮腺、咬肌以及血管、神经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舌咽、迷走、舌下神经共同构成腮腺床纵行: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横行: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面神经的分支2.腮腺咬肌区:为腮腺和咬肌所在的下颌支外侧面和下颌后窝的区域。

其上界为颧弓与外耳道;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内侧界深至咽旁,为腮腺深部邻接的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Ⅹ~Ⅻ对脑神经等;浅为皮肤与浅筋膜。

腮腺咬肌区内主要结构为腮腺。

此外,还有咬肌以及面侧部的有关血管、神经、淋巴结等。

3.试述腮腺咬肌区的位臵、境界及其内容?1)位臵:即腮腺和咬肌所在的下颌支外侧面和下颌后窝。

2)境界:上界为颧弓和外耳道;下界平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3)主要内容:腮腺、腮腺导管、腮腺淋巴结、咬肌以及穿经腮腺的面神经的分支、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等。

4.腮腺床:指位于腮腺深部深面,并与之相邻的一些结构,诸如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第Ⅸ~Ⅻ对脑神经等结构,这些结构统称为腮腺床。

5.腮腺鞘:由腮腺咬肌筋膜的浅,深层包被腮腺而成。

浅层很致密,深层较薄弱。

鞘与腮体结合紧密并发出许多间隔,将腮腺分成若赶小叶。

在腮腺前缘出,浅、深两层筋膜又和为一层覆盖于咬肌的表面,称为咬6. 试述腮腺的毗邻及穿经腮腺结构的名称和排列关系?1)毗邻:位于面侧区。

上缘邻外耳道、颧弓及颞下颌关节;下缘平下颌角;前内邻接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后缘;后邻乳突前缘和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

浅面与耳大神经的末梢和腮腺浅淋巴结相邻;深面与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后四对脑神经相邻。

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整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重点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腋窝 axillary fossa P2腋部皮肤在上肢外展时呈现非常明显的凹陷。

前:胸大肌构成腋前襞;后:背阔肌、大圆肌构成腋后襞;内:胸壁;外:臂上段。

腋腔 axillary cavity①组成:尖向上,由第一肋、锁骨、肩胛骨上缘围成;底向外下,为筋膜和皮肤;前壁为皮肤、浅深筋膜、胸大小肌、锁胸筋膜;内侧壁为前五肋、肋间肌、前锯肌;后壁为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外侧壁为肱骨近侧段、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

②内容物:腋动脉+分支、腋静脉+分支、臂丛+分支、腋淋巴结群。

肘窝cubital fossa P2、20、23肘关节前方的三角形凹陷。

外界:肱桡肌;内界:旋前圆肌;上界:肱骨内、外上髁连线。

肘窝由肱二头肌腱膜、浅V、皮N覆盖,窝底是肱肌和旋后肌。

肘窝内有肱二头肌,肱A末端,桡、尺A的起始,正中N和桡N。

鼻烟窝P3拇指外展伸直时形成的三角形凹陷,尺侧:拇长伸肌;桡侧:拇短伸肌;拇长展肌。

手指压窝底可摸到桡动脉搏动。

锁胸筋膜clavipectoral fascia,P6、12又称喙胸锁筋膜,包绕胸小肌的筋膜向上延伸,在胸小肌上缘与锁骨之间存在较致密的膜,或略带脂肪的膜性结构,由腋腔到胸前壁的血管、神经、淋巴管等结构,大都穿过此膜。

腋鞘 axillary sheath,P8 、12又称颈腋管,喙肱肌内侧,包绕腋A、V,臂丛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腋淋巴结群的深筋膜所形成的筋膜鞘。

三边孔 triangular space,P10P12P31系腋腔底后壁肌肉构成的孔状结构,其上界:肩胛下肌、小圆肌,下界:大圆肌,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该孔有旋肩胛A从前至后绕过肩胛骨外侧缘进入冈下窝。

四边孔quadrangular space,P9P12P31系腋腔底后壁肌肉构成的孔状结构。

其上界:肩胛下肌、小圆肌;下界:大圆肌、背阔肌;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该孔有旋肱后A、V,腋N通过。

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

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

头部掌握内容: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腱膜下间隙及颅顶部的危险区;颞浅间隙、颞深间隙和颞筋膜间间隙的概念;腮腺的位置、分部、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咬肌间隙、翼颌间隙、颞下间隙的概念;翼外肌的毗邻;上颌动脉的分段和各段的分支;海绵窦的位置、交通及通过的结构熟悉内容:颅顶部的血管、神经的分组;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和结构层次;腮腺咬肌筋膜的形成及腮腺鞘的特点;面血管的走行及面静脉的交通;下颌后静脉的合成及注入部位;了解内容:头部的体表投影;面部浅层结构和面肌的名称、位置作用;面侧区深部各间隙的交通;上颌动脉的走行;颅底内面3个窝的组成及结构。

Parotid sheath(腮腺鞘):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分两层包绕腮腺。

在腮腺前缘处两层融合,覆盖咬肌,称为咬肌筋膜。

Parotid duct(腮腺管):由浅部前缘发出,伴行面横血管和面神经颊支。

长约5-7cm,在颧弓下1.5cm处,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的腮腺乳头。

颈部掌握内容:颈深筋膜浅层、中层和深层形成的结构;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和内容;肌三角的境界和内容;甲状腺的毗邻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的关系;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的关系;气管颈部的毗邻;颈动脉鞘的内容与毗邻;前斜角肌的毗邻关系;锁骨下动脉各段的毗邻和分支;胸膜顶的毗邻关系。

熟悉内容:二腹肌后腹的毗邻关系;甲状腺的血管;甲状旁腺的位置;颈袢的形成与分布;颈丛的位置与分支;颈外侧淋巴结的区分;枕三角的境界和内容;锁骨上大窝的境界;椎动脉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了解内容:颈动脉干的位置、组成与分支;颈外侧区的区分和境界;锁骨下动脉的走行和分段。

Superasternal space(胸骨上间隙):内有颈静脉弓、颈前静脉下端、胸锁乳突肌胸骨头。

Pretracheal space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层与气管颈部之间,其内有疏松结缔组织、甲状腺下静脉、奇静脉丛、甲状腺最下动、静脉等。

R etropharyngeal space咽后间隙:为颊咽筋膜与颈深筋膜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上肢1.1 肩部 1.1.1腋区腋窝:内侧壁:前锯肌、上位4肋及肋间肌;外侧壁:肱骨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短头、喙肱肌;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

顶:锁骨中1/3部、第一肋外缘和肩胛骨上缘构成;底:皮肤、浅筋膜、腋筋膜锁胸筋膜: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深筋膜,有头静脉、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N 穿过 肱三头肌长头在大圆肌后方和小圆肌前方穿过,在腋窝后壁形成2个肌间隙。

位置 上界 下界 外侧界 内侧界 通行 三边孔 腋窝后壁小圆肌& 肩胛下肌大圆肌& 背阔肌肱三头肌长头 — 旋肩胛a 四边孔肱骨外科颈肱三头肌长头旋肱后a&腋N腋动脉分支及血供:以胸小肌分界(1)第一段分支:胸上a ,营养第1、2肋间隙(2)第二段分支:胸肩峰a ,营养胸大小肌、三角肌和肩峰;胸外侧a 营养胸大小肌、前锯肌和乳房 (3)第三段分支:肩胛下a (旋肩胛a+胸背a ),营养冈下窝和背阔肌;旋肱前/后a 营养肱骨外科颈附近结构 臂丛分支:内5,尺神胸内正中内,前臂和臂内侧皮;外3,肌皮胸外正中外;后4,桡腋胸背肩胛下5根3干6支5大分支腋鞘:包裹腋av 和臂丛的结缔组织膜,亦称颈腋管。

——临床锁骨下臂丛麻醉处。

腋淋巴结群:外侧、胸肌、肩胛下、中央、尖(除中央外,)上肢——外侧胸前外侧&乳房外侧——胸肌背部、肩部&胸后壁——肩胛下1.1.2 肩胛区三角肌区:臀外侧皮N ,属于腋N 皮支肩胛上横韧带:肩胛切迹上方,其上为肩胛上a ,其下为肩胛上N ,均营养支配冈上下肌 肌腱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互相连接形成的环形腱板。

肩关节动脉网:是由肩胛上a ,旋肩胛a ,肩胛背a 三条动脉的分支相互吻合形成,肩部血液重要侧枝循环。

1.2臂部 1.2.1臂前区头静脉 :行于肱二头肌外侧沟,伴行前臂外侧皮N ,连于颈外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测,注入腋V 贵要静脉: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行前臂内侧皮N ,注入肱静脉或腋静脉 肘正中静脉,前壁正中静脉臂肌群:前群=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后群=肱三头肌、肘肌 肱动脉分支及伴行: 1)肱深动脉:伴行桡N 2)尺侧上副动脉:伴行尺N 3)尺侧下副动脉正中N :伴肱动脉,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尺N :行于肱动脉内侧,臂中点附近穿肌间隔,进入臂后区 桡N :行于肱动脉后方,伴肱深动脉入肱骨肌管,进入臂后区1.2.2臂后区臂外侧皮N (腋N 皮支)、(前)臂后皮N (桡N 皮支)肱骨肌管:肱三头肌三个头与桡N 沟之间围成,通行有桡N 及肱深血管。

1.3肘部肘窝:肘前区三角凹陷,其尖朝上肢远端1、 境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底是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

顶由——中央——尖——锁骨下干 ——尖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及肱二头肌腱膜2、内容:尺向桡——正中N、肱av及尺&桡av、肱二头肌腱,桡侧返a和桡N。

1.4前臂1.4.1前臂前区前臂肌前群(桡→尺)1)浅层: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2)中层:指浅屈肌3)深层: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血管N束1)桡侧血管N束:桡av,桡N浅支;行于前臂桡侧肌间隙2)尺侧血管N束:尺a(分出骨间总a),尺v、尺N;行于尺侧腕屈肌桡侧3)正中N血管束:正中N,正中a(发自骨间前a);行于指浅、深屈肌之间4)骨间前血管N束:骨间前a,骨间前N;行于拇长、指深屈肌之间,后进入旋前方肌深面前臂屈肌后间隙:位于拇长、指深屈肌腱后方,旋前方肌前方,经腕管与掌中间隙相通,炎症可蔓延1.4.2前臂后区前臂肌后群(桡→尺)1)浅层:桡侧腕长、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2)深层: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骨间后血管N束:骨间后av,桡N深支(穿过旋后肌改名为骨间后N);位于前臂后群浅深层间肱二头肌内侧沟:肱动脉&正中N、尺N&尺侧上副动脉、桡N&肱深动脉肱二头肌外侧沟:前臂外侧皮N1.5腕和手1.5.1腕屈肌支持带:位于腕掌侧韧带远侧深面,亦称腕横韧带,厚而坚韧。

浅面结构:尺av;穿行结构:桡侧腕屈肌腱;深面结构:腕管及内容。

腕尺侧管通有尺Nav;腕桡侧管通有桡侧腕屈肌肌腱腕管: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通行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N。

鼻烟窝:位于手背桡侧的浅凹。

桡侧界为拇长展&拇短伸肌腱;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腱;近侧界为桡骨茎突。

内通桡动脉。

手背腕区6个骨纤维鞘:从桡侧到尺侧排列,依次通过各骨纤维管的肌腱及腱鞘为:1.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及腱鞘;2.桡侧腕长与腕短伸肌腱及腱鞘;3.拇长伸肌肌腱及腱鞘;4.指伸肌腱与示指伸肌肌腱及腱鞘;5.小指伸肌腱及腱鞘;6.尺侧腕伸肌腱及腱鞘1.5.2手掌手掌正中由浅入深分别经过哪些层次?1、浅层结构: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掌腱膜)2、中层结构:掌浅弓及分支,正中N及分支,尺N浅支及分支,指浅、深屈肌腱&蚓状肌3、深层结构:骨间掌侧筋膜,掌深弓及分支&尺N深支分支、掌骨及骨间肌掌中间鞘=中间骨筋膜鞘:由掌腱膜、掌内、外侧肌间隔、骨间掌侧筋膜内侧半及拇收肌筋膜共同组成。

内有指浅、深屈肌的8条肌腱、4块蚓状肌、屈肌总腱鞘、掌浅弓及其分支和N等。

掌中间隙:位于掌中间鞘尺侧半深方。

前界为第3~5指屈肌腱、第2~4蚓状肌;后界为掌中隔后部,第3、4掌骨,骨间肌及其掌侧筋膜;内侧界为内侧肌间隔;外侧界为掌中隔。

掌中间隙向远侧经指蹼间隙通手背,向近侧经腕管通前臂屈肌后间隙。

鱼际间隙:位于掌中间鞘桡侧半深方。

前界为掌中隔前部、示指屈肌腱和第1蚓状肌;后界为拇收肌筋膜;外侧界为外侧肌间隔;内侧界为掌中隔后部。

正中N返支:经腕管在屈肌支持带下缘处发出,钩绕拇短屈肌后进入拇短展肌深面,支配拇短屈、拇短展和拇对掌。

掌腱膜:掌长肌腱纤维分散,紧密连结于深筋膜浅层中部而形成。

三个指蹼间隙。

掌浅弓:由尺动脉终支和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位于掌腱膜深方,屈肌总腱鞘的浅面。

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

伴行尺N掌深支,位于骨间掌侧肌与骨间掌筋膜之间。

手部肌群1)外侧群: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拇收肌2)中间群:蚓状肌,骨间掌侧肌,骨间背侧肌3)内侧群: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尺N:浅支行于尺动脉尺侧,分为指掌侧固有N和指掌侧总N,深支主要为肌支,行于掌深弓。

指髓间隙=指髓:位于远节指骨的骨膜和皮肤之间的密闭间隙,约占其远侧的4/5部。

特点:指髓内有许多血网状的纤维束或膈连于丰富的皮肤与骨膜之间,内血管神经丰富。

临床意义:指髓间隙感染是,由于纤维隔抵抗力强,限制脓液向周围扩散。

2.下肢2.1臀部臀肌浅中深三层:(臀大肌)→(臀中肌→梨状肌→股方肌)→(臀小肌→闭孔外肌)梨状肌上下孔:梨状肌与坐骨大孔上下缘之间的间隙。

由外向内i梨状肌上孔:臀上Navii梨状肌下孔:坐骨N、股后皮N、臀下Nav,阴部内av、阴部N2.2股部大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经内踝前方,沿小腿伴隐N上行,经股骨内侧髁后方,沿大腿伴股内侧皮N上行,在耻骨结节下方接纳五属支穿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

五属支:旋髂浅v、腹壁浅v、阴部外v、股外侧浅v、股内侧浅v阔筋膜:1)髂胫束:大腿外侧,阔筋膜增厚而成的扁带状结构。

起自髂嵴前份,下端附于胫骨外侧髁、腓骨头和膝关节囊下部。

2)隐静脉裂孔(卵圆窝):为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约1横指处阔筋膜的卵圆形凹陷。

覆盖有筛筋膜,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穿过。

肌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部,后外界为髂骨,内侧界为髂耻弓。

内有髂腰肌、股N和股外侧皮N通过。

血管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部,后外界为髂耻弓,后内界为耻骨肌筋膜、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

内有股鞘、股av、淋巴管。

其最内侧为股管上口,即股环。

股三角:位于股前区上1/3部,呈倒三角形凹陷,下续收肌管(1)境界: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下界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

(2)内容:(由外向内)股N、股鞘(包含股动静脉、股管)、腹股沟淋巴结、脂肪组织等。

股鞘:为腹横筋膜及髂筋膜向下延续而成的筋膜鞘,约3~4cm,漏斗状。

鞘内二隔三腔,外、中、内侧分别容纳股a、股v、股管股管:为股鞘内侧格,漏斗状,约1.5cm。

前壁为阔筋膜;后壁为耻骨肌筋膜;外侧壁为纤维隔。

股管下角为盲端。

股环:为股管上口,卵圆形,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纤维隔。

股动脉:起于腹股沟韧带中点后,行于股三角、收肌管内,穿收肌腱裂孔,腘窝内移行为腘动脉。

上而下分支:浅动脉(旋髂浅a、腹壁浅a、阴部外a);股深动脉;数条穿动脉股N:起于腰丛,行于髂筋膜深面,进入股三角,发出众多肌支、皮支、关节支;最长的皮支为隐N。

收肌管:位于股中1/3段前内侧的管状间隙。

前界为缝匠肌与大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内侧壁为大收肌。

上口通股三角,下口为收肌腱裂孔。

从前向后通行有股N内侧肌支,隐N,股a,股v。

收肌腱裂孔:大收肌一个肌腱止于股骨内上髁上方的收肌结节,与股骨之间形成的裂孔。

闭孔N:起于腰丛,(浅层)长收肌→前支→短收肌→后支→大收肌坐骨N:起于骶丛,全身最粗大,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入股后部,于腘窝上角分为胫N和腓总N2.3膝部腘窝:膝后区一菱形凹陷,外上界为股二头肌腱,内上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内外侧下界为腓肠肌内外侧头。

腘窝内由浅入深依次有胫N、腘v、腘a、腓总N(外上界)。

腘a在腘窝五分支:膝上(下)内(外)侧动脉、膝中动脉——参与膝关节动脉网坐骨N:经梨状肌下孔,于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向后达腘窝。

支配大收肌坐骨部、半腱半膜肌、股二头肌长短头胫N:经比目鱼肌深面伴胫后动脉下行。

支配小腿后群肌及足底肌。

皮支为腓肠内侧皮N腓总N:沿股二头肌内侧缘走向外下,绕腓骨颈穿腓骨长肌达小腿前面。

损伤表现:足和趾不能背屈,足下垂内翻腓浅N:穿腓骨长肌起始部,在腓骨长短肌之间下行。

肌支支配腓骨长短肌。

腓深N:穿腓骨长肌和趾长伸肌间,后在胫骨前肌和拇长伸肌间下行至足背。

肌支支配小腿前群肌大腿肌前群内侧群后群缝匠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肌前群外侧群后群深层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踇长伸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2.4小腿小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伴腓肠N上行至小腿后区正中线,穿入腘窝汇入腘静脉。

腓肠N:多由腓肠内侧皮N和腓肠N交通支吻合而成。

胫前动脉:由腘动脉分出,穿骨间膜,伴腓深N下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