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节乘法估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理解估算方法。
2、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解释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一起去公园,门票18元,9个人大约一共多少钱?二、共同探究1、完成引导:完整地说一说你收集的信息?分析列式“18X9≈?2、尝试估算,探索方法带领学生完成估算过程:可看做20X10=200,所以大约一共200元;也可看做20X9=180,所以大约一共180元;也可看做18X10=180,所以大约一共180元。
方法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相类似,估算时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看成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估算结果。
3、巧理信息,探究明理师: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呢?分析小结:估算的时候我们可能把因数看大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也可能会把因数看小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小,不同的估算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估算结果,但都会与实际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4、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刚才我们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得出3种不同的结果,那是不是每种三、应用提高,巩固深化1、随堂练习,检验效果29X3≈ 197X4≈ 41X9≈四、互动总结,课外延伸互动总结:今天的学习乘法估算,你学会了么?课外延伸:请你把你是怎样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故事记录下来,写一篇生动的数学日记。
附:板书设计略。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乘法估算”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三单元《体育场》教科书第33页、第34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同桌准备一篇__、黄豆1千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投影出示:宝鸡体育场举办的《同根同祖·同一首歌》大型演唱会图片。
1、师问: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感想?2、师问:你估计这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让学生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投影出示课本主题图),估一估能做多少人?(1)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座位数。
(2)小组交流,让每个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估算结果。
(3)小组选派代表,反馈结果。
学生a:每小块看台大约有100个座位,一共有26个看台,大约有2600人。
学生b:体育场每排大约有1300个座位,一共有10排,大约有1300人。
学生c:体育场上下两层为一个区域,每个区域有200个座位,大约有14个区域,大约有2800人。
学生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投影出示一个看台的放大图,让学生进行估算。
(1)数一数:一个看台的人数,告诉有28个看台,你能估算出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吗?(2)理解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28×72≈2100(人) 6×12×28≈1800(人)把28看成30,72看成70,30×70=2100,所以28×72≈2100把12看成10,28看成30,6×10×30=1800,所以6×12×28≈1800小结:一般情况,估算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据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数,计算简便。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乘法估算∣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乘法估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乘法估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
2. 乘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乘法估算练习题的讲解与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乘法估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演示法:通过具体例题演示乘法估算的方法。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对比法:比较乘法估算和精确计算的结果,体会乘法估算的优越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乘法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计算乘法。
2. 新课导入: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
3. 方法讲解:详细讲解乘法估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例题演示:通过具体例题演示乘法估算的方法。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乘法估算方法,强调其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乘法估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练习题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乘法估算方法的运用能力。
4.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乘法估算测试,评价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乘法估算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0-72页“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谈话引入: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
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
“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将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建立联系。
(3)注重方法,建立模型。
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8。
板书课题:乘法并板书29×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生可能答:必须先求出29个同学买门票要花的钱,然后再和一共带的钱比大小。
及时鼓励学生,不仅会列出算式,而且明白为什么这样算。
②选择算法。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
(学生可能选择估算,也可能选择精确计算,老师均认同)以后学习了笔算,我们也可以精确计算。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7题。
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口算比赛 20×4= 100×6= 300×7= 50×4= 4000×6= 700×8= 300×4= 600×6= 90×8= 200×7= 100×7= 3000×2= (二)新课 1、出示例题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1)学生自己读题(2)列算式 29×8≈(3)29乘8大约得多少?(4)挑生回答师总结:因为29接近30,30乘8得240。
所以29乘8大约得240,可以用约等号≈来表示。
29×8≈240(元)答:带250元够买门票。
2、试一试 21×6 ≈ 48×5 ≈ 397×3≈ 510×7≈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1、(1)估算39乘5时,因为39接近(),可以将39看做()进行估算,所以39乘5约等于()。
(2)估算598乘3时,因为598接近(),可以将598看做()进行估算,所以598乘3约等于()。
说一说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
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即可。
2、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27×4≈ 73×5≈61×7≈ 319×5≈ 302×9≈ 396×4≈ 7×111≈ 6×219≈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估算的例子。
乘法的估算教案范文
乘法的估算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能够应用乘法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乘法的估算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乘法的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2.学生准备好教材、笔记本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让学生复习一下乘法的知识。
2.新知引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在计算乘法时,如果两个数较大,我们如何进行运算呢?3.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乘法的估算方法。
首先,由于乘法与加法的分配律相同,我们可以将较大的数按位分拆,分别与较小的数进行相乘,然后再将结果相加。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近似数进行乘法的估算。
4.实例演练(25分钟)教师通过实例演练来让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首先,教师给出一道题目:32×27=?,并向学生解释我们可以将32拆成30和2,27拆成20和7,然后将拆分的结果与10的倍数进行相乘,再将结果相加,最终得到答案。
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练习乘法的估算方法,并互相讲解。
5.拓展应用(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李华每天走路上学需要20分钟,现在计划乘坐公交车,要走到公交站还需要10分钟,那么乘坐公交车上学需要多长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答案。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乘法的估算方法,强调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快速解决问题。
7.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乘法的估算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然后检查答案,让学生互相讲解。
六、板书设计:__________________1.分拆乘法2.近似估算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掌握了乘法的估算方法。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一、新授
1、教学例5
(1)投影出例如5图,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确此题并不用求出准确数,只要估算就行了。
教师板书:49104
(2)学生讨论估算方法
(3)汇报:
生:4950 104100
50100=5000,应该准备5000元。
生:4950 104110
50110=5500,应该准备5500元。
(4)比较
师: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
生:第二种估算方法好一些。
要求带多少钱,在估算时要把近似数取大些,才不会造成钱不够的现象,所以这道题用第二种估算好一些。
2、P60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估算方法。
二、稳固练习
1、P61、1
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不一样,只要是正确的都给予肯定,不作统一要求。
2、P61、2-4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估算方法。
3、P62、5
先在小组内交流估计方法,后在全班交流
4、P62、7,P63、9、1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P63、12
答案:20316,20326,20336,20346
三、布置作业
P62、6,P63、8、11
板书设计:乘法估算
4950 104100
491045000
让学生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要求:掌握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并进一步联系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难点、重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能使用估计得到方法判断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估算、验算,努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一、复习1、列竖式计算并且验算54×32=37×24=2、估算,并且判断计算的结果比几百大,比几百小。
42×3053×2040×1925×40二、新授1、出示例题:1头奶牛1天可以挤奶29千克,照着样计算,小明家1天大约可以挤奶多少千克?师:你能迅速估计出积大约是多少吗?2、小组讨论研究。
把估计的方法写下来。
汇报:29×42->20×40(800多)30×50(1500少)30×40(1200)那么这些估算的结果和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呢?3、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集体练习笔算4、师小结:把两个乘数都看成比原数小的整十数时,估算的结果比准确的小;都看成比原数大的整十数时,估算结果比准确的.大;如果把两个乘数都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时,估算结果和准确的差不多。
我们可以利用这几种不同的估算方法来判断计算的结果是否准确。
三、巩固练习1、29×63=42×58=你们能估计一下计算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吗?(结果在1800左右;结果比1200大,比2100小)(结果在2400左右;结果比2000大,比3000小)第一题全班集体讨论结果范围,再集体计算,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比较。
第二题,按第一题要求集体练习(在计算前先用三种方法估算出结果范围)板演,小结。
小学数学《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反思作者:赵宇星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2期摘要: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培养小学生应有的估算意识与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对《乘法估算》进行教学设计和反思,能够更好地通过创设情境、运用不用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估算素养。
关键词:乘法估算;教学设计;反思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12-0024-041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与分析1)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6单元第70页例7,即乘法的估算。
前面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乘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它们为估算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题7创设了航天航空展览的情境,29个学生去参观,门票8元/张,带250元够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计算来源于生活,理解估算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产生估算学习的需要。
教材把例题7分为三大部分:“阅读与理解”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理解估算的价值,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往大估、往小估等基本策略,并能在具体情境当中灵活应用,提出问题后,教材给出了精确计算和估算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了解有些问题用估算就可以解决,体会估算的价值;“分析与解答”教学估算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不等式的性质依靠估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回顾与反思”把得到的结果,返回到原实际问题中,确定是否是实际问题的准确答案。
2)教学重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3)教学难点。
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根据问题情境需要具体分析。
4)基本数学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独立思考等方式自主探究新知,体验学习的乐趣。
1.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了解了什么是近似数,并能结合具体情境估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
乘法的估算例7(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乘法的估算例7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学年:2023-2024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1. 乘法估算的方法。
2. 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乘法估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乘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乘法估算吗?它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乘法估算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将乘数分解成10的倍数,然后进行计算。
3. 通过例7,演示乘法估算的具体步骤。
例7:估算32×47的结果。
步骤1:将32分解成30和2,将47分解成40和7。
步骤2:计算30×40=1200,30×7=210,2×40=80,2×7=14。
步骤3:将步骤2的结果相加,得到1200 210 80 14=1504。
步骤4:比较估算结果1504和准确结果32×47=1504,说明估算方法正确。
4. 总结乘法估算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乘数分解方法,避免出现较大误差。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乘法估算的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强调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估算的方法。
2. 鼓励学生将乘法估算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乘法估算的定义、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了乘法估算的基本技巧。
通过例7的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乘法估算的步骤。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3、乘法估算教案
《乘法估算》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交流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过程。
2、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的估算的实际问题。
3、在估算和计算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的习惯,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体会合适方法估算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根据具体情境灵活的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的创设生活引入春天是人们出游的好季节,人们在春天出游可以呼吸春的气息,一览春的美丽景色,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春游的时候坐火车是很多人采用的交通工具,火车的安全性也是比较好的。
咱们说一说你对火车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发言我们都知道火车长长的,有好几节车厢,每节车厢都能做好多人,咱们现在来看下面这节车厢,(出示课本16页图)同学们说一说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呢?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1.自学通过图我们知道了这节车厢定员是118人,这列火车一共有12节车厢,那这样一列火车能站下多少人呢?列式:118×12我们现在来估算一下,说一说你的估算方法2.小组讨论118×12的估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可以顺着学过的估算方法思考:先把118四舍五入成120,就变成前面做过的题120×12;如果有学生提到把12看作10估算差的太多,不合理,教师要给予表扬。
另外一种估算方法是:把118四舍五入成120,12四舍五入成10,这样的结果是120×10 =1200,讨论两种方法的优劣,实际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估算的过程。
3.实际结果让学生自己计算118×12,得出结果,在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比较哪种估算的结果跟实际结果最接近,提出为题:还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吗?如把118看作120,先估算10节车厢有多少座位,在估算两节车厢有多少座位,然后相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1《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1《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乘法的估算》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方法,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估算的方法。
2.如何运用乘法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具体操作,引导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估算工具,如计算器、纸笔等。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如“小明和小红玩游戏,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乘法估算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乘法估算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如,对于3×4,可以先估算成3×5,然后计算得到15。
教师讲解乘法估算的原理和步骤。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乘法估算的题目,学生独立进行估算。
如,估算5×6、7×8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些乘法估算的题目。
如,估算8×9、10×11等。
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估算》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高学习效果。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巩固乘法估算知识。
2.收集生活中运用乘法估算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乘法运算基础,能够熟练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乘法估算的学习将更加顺利。然而,由于乘法估算涉及到对计算结果的近似处理,学生可能会在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在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如购买3个价格为9.8元的水果,询问学生如何快速估算出总价。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
2.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表内乘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提问:“我们之前学习的表内乘法有什么作用?如何运用表内乘法进行计算?”
为了巩固学生对乘法估算的理解和应用,确保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56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学生在家长监督下独立完成,并注意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练习题1:主要考察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掌握;
-练习题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题3:提高学生的口算和笔算乘法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估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
2.使学生理解乘法估算的原理,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口算和笔算乘法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乘法估算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估算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乘法估算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如四舍五入法、取整数法等。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估算的定义2. 乘法估算的方法3. 乘法估算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概念,然后引入乘法估算的概念。
2. 讲解新课:(1)讲解乘法估算的定义:乘法估算是指在进行乘法运算时,为了简化计算或者快速得到近似结果,对乘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后再进行计算的过程。
(2)讲解乘法估算的方法:主要介绍两种方法,一是四舍五入法,二是取整数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两种方法的使用。
3. 练习与实践: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操作,以此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些问题,通过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乘法估算的意义和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以及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乘法估算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以便于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
五、家庭作业:布置一些乘法估算的题目,要求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以进一步巩固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乘法估算數學教案的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乘法估算教案中班
乘法估算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理解乘法的概念和意义;2.运用近似估算方法进行乘法计算;3.培养学生快速计算和估算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乘法表海报;•教学实例的图片或卡片。
学生准备:•学生放置的乘法表卡片。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复习(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加法运算和近似估算方法。
2.提示学生,什么是乘法?为什么学习乘法很重要?3.教师出示乘法表海报,向学生展示并解释乘法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步骤二:学习乘法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教师向学生解释乘法的概念和意义,可以使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说明。
2.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需要计算大量相同的数字时,使用乘法比较高效,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步骤三:近似估算乘法结果(20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乘法计算的实例,并解释如何通过近似估算的方法求出乘法结果。
2.引导学生学习快速估算的技巧,例如,将一个数字四舍五入为最接近的十位或百位,然后进行乘法计算。
3.分发乘法表卡片给学生,让学生尝试通过近似估算方法计算乘法结果。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20分钟)1.教师设置一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近似估算计算,并填写在乘法表卡片上。
2.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并互相纠正答案。
3.教师随机选择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近似估算过程和答案。
步骤五:扩展与应用(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进行计算。
2.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合作,讨论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3.鼓励学生通过近似估算方法来计算结果,并与精确计算进行比较。
步骤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乘法的重要性和近似估算的实用性。
2.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收获。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学习到了乘法的概念和意义,并掌握了近似估算乘法结果的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学生参与度高,并且能够灵活应用乘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乘法估算》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乘法估算》是人教版三班级下册第50页的教学内容,这是在三班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来计算的。
教材把乘法估算编排在口算整十乘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后面,这样的支配既能够使同学提高口算力量,又能够使同学比较简单理解和把握乘法估算方法。
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同学应当把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同学的思维也具有乐观的促进作用。
教材把估算方法的应用设置在同学熟识的生活情境中,还列举了多种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改革理念。
二、说目标依据教材特点我预备从学问、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____年三班级下册数学《乘法估算》说课稿:同学能结合详细情境,在乐观参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乘法估算学问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详细问题。
3、给同学创设主动探究估算学问的空间,培育估算意识提高估算力量。
4、同学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加同学学好估算的信念。
教学重点:使同学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敏捷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详细问题。
(过渡语:如何把教材的内容以生动活泼、清晰明白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同学学习,是重中之重。
这涉及到老师怎么教,同学怎么学。
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不行分割。
)三、说教法和学法教法:《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同学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
例如选择同学所熟识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好玩的素材内容,信任能够吸引同学的留意力,激发同学的爱好。
同时,应当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同学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把握估算的技能。
在教学中,还要鼓舞同学探究和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进展同学敏捷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东街小学赵晓婷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课题:乘法估算。
教学内容:课本P60—例5、做一做、P62—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结合实际,让学生懂得应根据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选择恰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生活化。
3、理解、掌握乘法估算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1、理解、掌握乘法估算基本方法。
2、会选用最恰当的估算方法,力求使结果与实际情况最接近。
关键:根据实际情况求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教具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60页例5的情境图。
)
1、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大概看出他们需多少钱吗?
2、我们也准备去秋游,老师要去游乐园为大家购票,每人需49元,一共104人。
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呢?你们愿不愿帮老师算算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1、课件出示例5。
2、认真审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弄清题意,写出解答算式。
a、说说用乘法解答的理由,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
b、讨论“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的含义。
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是“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买票”。
只需要估算出一个近似值。
板书:49×104≈(元)
(2)独立估算。
学生用已有估算经验独自估算“49×104≈?”,并写出估算过程。
(3)小组交流。
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各小组总结出本小组认为比较合适的一种或几种估算方法。
(4)全班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各组组长汇报本组的估算情况。
学生估算的方法及过程可能是:(用投影展示)
方法一:49×104≈5000元方法二:49×104≈5500元方法三:49×104≈5200元
49≈50 49≈50 49≈50
104≈100 104≈110 50×104=5200
50×100=5000 50×110=5500
应该准备5000元。
应该准备5500元。
应该准备5200元。
(5)组织讨论。
讨论:谁的估算方法恰当一些?为什么?
第一种估算理由:根据“四舍五入”法,取因数的近似值,49最接近整十数50,104最接近整百数100。
因此,50×100=5000的值比较接近于“49×104”的值。
第二种估算理由:把49估成50没有疑义。
把104估成110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因为只有这样,准备的钱才够买套票。
否则,习惯地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值,得到的结果是:准备的钱不够买票,会使几个学生没钱买票而坐不上车。
第三种估算理由:既与所需钱接近,又符合实情,是最接近于准确值的。
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对交流出来的三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和估算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让多数学生形成共识:虽然第一种方法接近准确数值,但与实际情况不符;第二种估算方法符合实际情况,但超出太多;第三种方法与所需钱最接近,既不浪费,又不短缺。
3、概括总结估算的基本方法:
a、既接近准确数值又符合实际;
b、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一般用口算能得出结果)。
所以,估算时关键在于如何求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利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本第60页的“做一做”。
(1)弄清题意,列出解答算式。
(这里有一个隐含条件,即全年12个月)
(2)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3)反馈估算方法。
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方法一:720≈700(取整百数,方便计算)。
720×12=8400(桶)
所以,结果比8400多一些。
(因为700﹤720)
方法二:720≈800(考虑到12估成10,变小,所以将720估成800 ,变大。
)
12≈10
800×10=8000(桶)
所以,结果大约是8000桶。
(不能确定是大于8000,还是小于8000。
)
方法三:720≈700
12≈10
700×10=7000(桶)
所以,结果比7000多。
对于以上三种估算方法,都有它的理由,只是第三种机械地利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结果,误差比较大。
第二种估算,更没有第一种那样接近准确值。
这是因为全年12个月,不能取近似值,计算时只能用原数。
所以在估算中,凡出现有固定意义的数字,一般不“四舍五入”。
如:前面例5中的“104”一样。
2、举例说一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估算知识。
四、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判断。
(1)近似数比准确数大。
()(2)567750≈56万。
()(3)一个苹果重大约是60克。
()(4)姐姐1分钟大约能走1000米。
()(5)8□6×40≈36000,□中可填5、6、7、8、9。
()
2、课件出示课本P62-5题,要求:
(1)独立操作,自主寻找估计的办法。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估计的过程,总结估算方法。
(3)把估计的字数与实际字数相对照,看看估计的字数是否接近准确结果。
五、课堂小结,归纳收获。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强调:估算大致分两种情况。
(1)在式题计算中,直接利用“四舍五入”法把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进行估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应选择最恰当的估算方法,是估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六、布置作业,应用知识。
1、一辆客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48千米,从A地到B地,行驶11小时,A、B两地的路程大约有多少千米?
(估算多一些或少一些都可以,原因是多或少均对实际行驶不产生多大影响。
)
2、学校计划装修教室。
预算:每间教室需要铺地砖192块,共有36间教室,工程队应该购买这样的地砖多少块?
(估算一定要多一些,原因是若少估的话,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
)
附:板书设计
乘法估算
例5.(大屏幕投影例5的内容。
)
方法一:49×104≈5000元方法二:49×104≈5500元方法三:49×104≈5200元
49≈50 49≈50 49≈50
104≈100 104≈110 50×104=5200
50×100=5000 50×110=5500
应该准备5000元。
应该准备5500元。
应该准备5200元。
(钱不够)(钱超出太多)(钱最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