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湖北省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展览规模以及博物馆的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湖北省博物馆提供参考和建议。
2. 调研背景湖北省博物馆作为湖北省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承载着传承历史文化、宣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本次调研旨在探究博物馆当前的发展状况,以便更好地提供文化展示和教育引导的服务。
3. 调研方法通过参观博物馆、参与展览活动、与博物馆员工交流以及查阅相关文献等方式进行调研。
4. 调研结果4.1 展览内容及规模湖北省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湖北省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在过去的一年里,博物馆组织了多个大型主题展览,例如《楚文化展》、《革命历史展》等。
展览规模较大,展出的文物藏品丰富,充分展现了湖北省的历史风貌。
4.2 展览设计及布局博物馆的展览设计得当,整个展区呈现出优美的流线,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观展体验。
展览内容的呈现既有文字介绍,又配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方式。
展品的灯光照明合理,够突出展品的特色,同时避免了过度照明对文物的损害。
4.3 服务水平评估博物馆的服务人员热情周到,能够为观众提供详细的解说和讲解,使观众更好地了解湖北省的文化。
同时,博物馆内设有导览图和导览器材料,观众可以自行查阅相关信息。
博物馆还开设了社会教育课程,面向各个年龄层次的观众提供了专业的文化教育。
4.4 成果展示及社会影响湖北省博物馆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在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使许多古代文物得以修复和展示。
其次,在学术研究与交流上,博物馆积极邀请专家学者来进行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提升了博物馆的学术影响力。
最后,在文化传播与普及方面,博物馆不仅利用传统展览形式,还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展览,提升了湖北省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5. 调研结论湖北省博物馆在展览内容、展览规模、展览设计、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湖北省博物馆构造调研
湖北省博物馆构造调研一、博物馆简介湖北省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总占地面积达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
地上 4 层,建筑总高度 39.87m,天然地基、柱下独立基础、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馆藏文物20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件(套),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馆舍由编钟馆、楚文化馆、综合陈列楼组成。
现设有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社教部、协调部、考古部、文保中心等业务部门,隶属于湖北省文化厅。
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也是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的一个浓缩。
建筑呈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凝重、古朴、浑厚、现代,酝酿浓郁人文气息。
馆区内绿荫掩映,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编钟馆等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构成一个硕大无朋的“品”字。
其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
整个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
室外环境按景观式、园林式的特点进行布局,通过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园林绿化、配套的综合服务设施等形式,营造出与博物馆主体建筑和谐配套的历史文化氛围,给观众提供一个休闲、舒适、幽雅、公园式的室外游览空间二、墙面装饰构造外墙湖北省美术馆的建筑外墙为浅灰色花岗石装饰,花岗岩石墙面是一种天然石材墙面,它具有典雅、庄重、富丽堂皇的效果,是墙面高级装修的做法之一。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常呈整体均粒状结构,其构造致密,强度和硬度极高,孔隙率和吸水小,并有良好的抗酸碱和抗风化能力,一般多用于室外装修,耐久性可达100~200年。
作为饰面材料的花岗岩可以为毛面或表面磨细抛光,经磨光处理的花岗岩石板,光亮如镜,质感丰富,有华丽高贵的装饰效果。
而细琢加工的板材,具有古朴坚实的装饰风格。
花岗岩的颜色很多,常见的有粉红色、灰白色、灰色、暗红色等。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一、博物馆简介: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的一个浓缩,现馆舍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
建筑呈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凝重、古朴、浑厚、现代,酝酿浓郁人文气息。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 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
馆舍由编钟馆、楚文化馆、综合陈列楼组成,设有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社教部、协调部、考古部、文保中心等业务部门。
二、博物馆的环境分析:(1)太阳的周期运动对省博的光环境影响较小,因为省博是西北朝向,是人为减少阳光直射。
且历史文物博物馆对自然采光要求低,省博展览空间基本上无开窗,缺乏自然采光。
(2)街道的南侧日照更加充足。
(3)武汉市主导风向是西南风。
(4)由于墙面开窗较少,展览空间墙面未开窗,所以室内自然通风不好。
但是馆内安装了空调通风装置,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室内通风状况。
(5)夏季自然通风有6,7,8三个月。
(6)冬季顶层即第四层会比较寒冷。
(7)室外主要噪音源是街道马路,和休闲广场。
(8)室内房间中门厅及展厅外的休息处噪音较大。
(9)省博屋顶为坡屋顶,从下到上逐层收分,并在各楼层出挖空创造了室外休息空间并为室内提供自然采光;屋顶设有屋顶花园;采用了仿古琉璃砖。
(10)外立面主要运用石材(11)室内地板为大理石,门厅墙面抹灰,展厅根据布展的不同需求在墙面上运用了木材,石材及抹灰。
(12) U型建筑体量围合成了相对私密的公共空间即休闲广场,展厅,门厅,视听室,商店为公共空间,厕所,办公室,藏品库为私密空间。
(13)易用性较强,布局符合参观人群心里生理需求。
三、镇馆四宝:战国1 9 7 8 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钟架长7 4 8 厘米,高2 6 5 公厘米。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 包括楚惠王熊章在公元前4 3 3 年赠送的一件镩钟) ,分三湖北鄂西一带是古人类化石的重要发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 1 5 2 . 3 厘米,重 2 0 3 . 6 公斤。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1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省博馆区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构成一个硕大的“品”字。
其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两殿”、“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
整个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环绕各层走廊干阑等楚式建筑特点,建筑外墙为浅灰色花岗石装饰,屋面用深蓝灰色琉璃瓦铺装。
室外环境通过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园林绿化、配套的综合服务设施等形式,营造出与博物馆主体建筑和谐配套的历史文化氛围,给观众提供一个休闲、舒适、幽雅的室外游览空间,是武汉市一座光彩夺目的标志性建筑。
下面从省博的建筑风格布局、建筑室内外装修等方面来分析湖北省博物馆的建筑手法:一、建筑风格:由于湖北地处古代楚国地域,省博作为湖北古代文化、文物的一种象征标志,所以从建筑形式上充分尊重沿袭了古代楚国时的建筑风格。
古代楚文化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建筑思想,从艺术效果上讲求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
首先,从建筑布局上采用了中轴对称、一台两殿的建筑手法。
让人进入这组建筑群后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充分符合它作为一个省级性博物馆的建筑性格。
其次,建筑群最中央的是一个高台干阑式的宫殿形式,正是因为其高台式的手法,将整个博物馆的含蓄而深沉的美凸显出来。
在屋顶的处理上,采用了传统的青砖黛瓦,屋坡的折线反字及以后的举折的做法。
虽然曲度不大,屋角也没有翘起,刚健质朴的气势较浓,但也初步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字型的屋顶造型,既扩大了室内的空间感,同时有利于排水。
造型上运用水平方向的层层屋檐,环绕各层的走廊栏杆,极力削弱体型上的竖高感觉,使之时时回顾大地,仿佛对大地有着无比的眷恋;屋面、屋脊、装饰局部的曲线运用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最后,中央宫殿旁的两个附属宫殿在建筑风格上与主体是和谐统一的。
但让我疑惑的是为什么左侧的建筑色调与主体一样的灰色,右侧却是仿木红色的建筑色调。
湖北省博物馆实践分析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实践报告————————————————————————————————作者:————————————————————————————————日期:2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实践报告学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起止时间:2013年10月19日-21日实践地点:湖北省博物馆年级专业:2013级历史专业学号:201321043035学生姓名:张景润指导教师:李勇军老师实践成绩:实践报告一、实践项目名称: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二、实践指导教师:李勇军老师三、实践目的与意义:学习了解荆楚文化,提高综合素质。
四、实践内容:看今朝,风骨犹存今天有幸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深感意义之重大。
博物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代表着当地历史风味的所在。
提供给人的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汇集与并置,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性的集聚。
在博物馆里,不同的收藏理念和展会来源会赋予博物馆完全不同的风貌。
博物馆也能在无形中折射出一个国度、一个地域、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厚度。
参观博物馆有利于我们了解过去,品味过去。
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塑造我们的崇高品格,铸造我们的精神风骨。
进入馆内,首先参观的是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文明展,它被为意大利的曙光时代。
伊特鲁里亚是古罗马人对意大利托斯卡纳,拉齐奥、拉丁姆北部等地区的通称,公元前12世纪兴起,维兰诺万文化是其代表。
公元前1000年左右,伊特鲁里亚人已有铁器和精美的工艺品。
伊特鲁里亚在与希腊、腓基尼-布匿等文化的接触中,手工业、商业逐渐兴盛,所生产的布凯罗黑陶、青铜器和金银器遍及地中海沿岸。
公元前6世纪时,信奉多神教的伊特鲁里亚人控制了第勒尼安海一侧的亚诺河与台伯河地区,建立了松散的城邦联盟,势力达到高峰,罗马王政时代的国王就有三位是伊特鲁里亚人。
到罗马共和国时期,伊特鲁里亚文化最终融入罗马文明。
尽管没有伊特鲁里亚的文献流传下来,但大量的出土文物揭示出伊特鲁里亚在风俗、文化、宗教和建筑诸多方面对罗马,乃至西方文明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湖北省博物馆考察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考察报告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中心,是一座集文物展览、保护、研究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本次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湖北省博物馆的展览特色、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以及博物馆的管理运营情况,现将考察情况做如下报告。
首先,湖北省博物馆的展览特色非常突出。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以楚文化和三国历史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展览设计新颖独特,展品陈列精美,展示手法多样。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三国历史的丰富内涵,对湖北省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和展览呈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其次,湖北省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博物馆设有专门的文物保护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对所收藏的文物进行科学保护和研究,积极开展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保证了文物的完好性和传世性。
在文物研究方面,博物馆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文物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文物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次,湖北省博物馆的管理运营情况值得肯定。
博物馆管理严谨高效,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工作人员素质高,服务意识强。
在运营方面,博物馆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和学习,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同时,博物馆还注重与其他博物馆的交流合作,开展了多项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为湖北省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湖北省博物馆作为一座集文物展览、保护、研究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展览特色突出,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扎实,管理运营高效。
我们对湖北省博物馆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愿意与博物馆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湖北省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希望湖北省博物馆在未来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更多的人群带来文化的魅力和教育的力量。
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报告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报告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其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是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点),其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
整个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对楚文化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在博物馆内我们参观了,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剑,1965年在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被誉为越王青铜剑之首。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
《郧县人》。
郧县人是长江中下游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属直立人。
1989年和1990年,先后在郧县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发现了2具人类头骨化石。
遗址的年代距今约100万年。
《郧县人》以“郧县人”的发现为主线,也展示了湖北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
《屈家岭》。
屈家岭文化是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岭最先发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距今5100~4500年。
这一时期的社会分层、宗教活动等现象加剧,出现了大量聚落群和古城,出现了一系列文明因素。
展示了江汉地区史前氏族社会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
《盘龙城》。
1954年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商代早期城址。
城址约建于公元前15世纪,在商代晚期衰落。
盘龙城的建筑技术、青铜工艺、埋葬习俗、玉器风格、陶器特征等方面都与商代二里冈上层文化一致。
展示了商代“南土”盘龙城城址的考古发现。
《九连墩纪事》。
九连墩墓葬群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
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为配合湖北省孝感市至襄樊高速公路的建设,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九连墩1、2号墓及陪葬的车马坑进行了科学发掘。
《九连墩纪事》展示了墓葬发掘的过程和楚国高级贵族墓的墓葬文化。
《书写历史》。
二十世纪初七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土了一些战国秦汉简牍,湖北是出土战国秦汉简牍批次和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与背景湖北省博物馆是一家以收藏、研究、展示湖北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为主要职能的博物馆。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该博物馆的现状、发展方向、问题与潜力,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及内容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博物馆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馆址及场馆规模、展览与收藏情况、教育与科研活动、展览和文创产品开发、营销与宣传策略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 博物馆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根据调研结果,湖北省博物馆的管理机构设置合理,人员数量适中。
但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培养和引进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人才。
2. 馆址及场馆规模湖北省博物馆的馆址较为优越,位于省会城市中心,交通便利。
然而,场馆规模相对较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参观者需求。
因此,建议在保持现有馆址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或开设分馆,以提高展示和服务能力。
3. 展览与收藏情况该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湖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等多个方面。
收藏品也较为丰富,但在科技手段运用和展示手法上仍有待改进,以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吸引力。
4. 教育与科研活动调研结果显示,湖北省博物馆在教育与科研活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项目和活动,如举办讲座、开展研究项目等。
然而,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提高教育和科研水平。
5. 展览和文创产品开发博物馆在展览和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创新意识不强、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
建议加强与设计师、艺术家等的合作,创造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展览和文创产品。
6. 营销与宣传策略湖北省博物馆在营销与宣传方面需要加强,目前的传统宣传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公众文化需求。
建议加大对社交媒体、网络平台和新媒体的利用,创新宣传方式,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
2. 扩建或开设分馆,以提高展示和服务能力。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分析
展示设计作业
内容: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姓名:XXX 学号:12354568 班级:装饰一班
展示完毕
谢谢观看。
湖北鄂西一带是古人类化石的重要发现地。1 9 8 年 和1 9 9 0 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在郧县青 曲镇曲远河 口的学堂梁子发现了两具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头骨 化石的面部特 征与中国和亚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相一致, 但鼻根点 凹陷, 类似 于欧洲古人类, 科学测定约为距今1 0 0 万年的直立 人。郧县人 I 号头骨化石是湖北首次发的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 石。
四 博物馆主色调
入口选择为两条道路(黄鹂路和东湖路)交叉转角处。道路与建筑人口之间 设置小型广 场,作为人流集散缓冲 。早期的省博只有栋建筑 ,为现在主体建筑左侧 的编钟馆.建筑背面临水.偏南朝向.入口位于东湖路边远离交叉路 口.曲径通幽,临水行进,相比于现在的人口位置,更显自由。 博物馆的主入口采用对称的双体阙,纳入了安检、值班、行李暂存的功能。 阙的风格是结合主体建筑的造型特点,通过严谨的比例推敲和精致的细部 处理使其与楚文化精美的艺术风格相协调。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
一 简介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的一个浓缩,现馆舍位 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建筑呈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凝重、 古朴、浑厚、现代,酝酿浓郁人文气息。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 49611平方米,展 厅面积13427平方米。馆舍由编钟馆、楚文化馆、综合陈列楼组 成,设有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社教部、协调部、考古部、 文保中心等业务部门。
镇馆之宝
春秋晚期1 9 6 5 年湖北江陵望山1 号墓出 土。 通长5 5 . 7 厘米,宽4 . 6 厘米。此剑铸 造精美, 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 正面近格处有 “ 越王勾践, 自作用剑” 的乌篆铭文。剑 格正面嵌 蓝色琉璃,背面嵌绿松石。剑刃薄且锋利, 毫无锈蚀, 至今仍寒光袭人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篇一:湖北省博物馆实践报告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期:起止时间:实践地点:湖北省博物馆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张景润指导教师:李勇军老师实践成绩:本科实践报告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2013年10月19日-21日2013级历史专业201321043035实践报告一、实践项目名称: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二、实践指导教师:李勇军老师三、实践目的与意义:学习了解荆楚文化,提高综合素质。
四、实践内容:看今朝,风骨犹存今天有幸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深感意义之重大。
博物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代表着当地历史风味的所在。
提供给人的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汇集与并置,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性的集聚。
在博物馆里,不同的收藏理念和展会来源会赋予博物馆完全不同的风貌。
博物馆也能在无形中折射出一个国度、一个地域、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厚度。
参观博物馆有利于我们了解过去,品味过去。
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塑造我们的崇高品格,铸造我们的精神风骨。
进入馆内,首先参观的是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文明展,它被为意大利的曙光时代。
伊特鲁里亚是古罗马人对意大利托斯卡纳,拉齐奥、拉丁姆北部等地区的通称,公元前12世纪兴起,维兰诺万文化是其代表。
公元前1000年左右,伊特鲁里亚人已有铁器和精美的工艺品。
伊特鲁里亚在与希腊、腓基尼-布匿等文化的接触中,手工业、商业逐渐兴盛,所生产的布凯罗黑陶、青铜器和金银器遍及地中海沿岸。
公元前6世纪时,信奉多神教的伊特鲁里亚人控制了第勒尼安海一侧的亚诺河与台伯河地区,建立了松散的城邦联盟,势力达到高峰,罗马王政时代的国王就有三位是伊特鲁里亚人。
到罗马共和国时期,伊特鲁里亚文化最终融入罗马文明。
尽管没有伊特鲁里亚的文献流传下来,但大量的出土文物揭示出伊特鲁里亚在风俗、文化、宗教和建筑诸多方面对罗马,乃至西方文明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伊特鲁里亚式几何纹克拉特陶瓶,青铜剑与剑鞘、战车与头盔、维图罗尼亚金项链和金发箍、塔拉莫奈陶三角楣饰、沃尔泰拉式陶盖瓶和石棺等等。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是一种公文格式,专指陈述调查本身或由调查得出的结论,可以是机关对其内部调查的结果,也可以是由独立的研究人员进行调查的结果,其使用范围很广,报告的风格与结构因应各个机构的惯例而有所不同。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博物馆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博物馆调研报告一. 博物馆简介博物馆筹建与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
也是全省考古勘探,发觉和文物保护研究的中心。
目前拥有各类馆藏文物20余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国家一级文物800余件。
珍贵的有反映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实的实物和领导人的信札、手稿以及照片、报刊;太平天国的纪年武器和城门石刻;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布告、入城证和一部分文献。
在历史文物方面,最突出的是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青铜器、漆器等,尤以屈家岭文化、楚国历史和古代乐器等方面的藏品最为典型,其中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和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大型成套编钟极为珍贵,出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珍视。
该馆建馆以来,举办各类陈列展览近百个,主要有《湖北省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展览》、《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湖北战国秦汉漆器展览》、《董必武同志纪念展览》、《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斗争史展览》等。
其中《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陈列了从该墓出土的1万余件文物中挑选的青铜器、漆器、兵器、乐器等精品600件,并吸收了多年来有关曾侯乙墓研究的科学成果,内容丰富,形式设计亦较新颖。
主要出版物有《京山屈家岭》、《云梦睡虎地秦墓》、《随县曾侯乙墓》。
二. 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滨,占地6.5公顷。
四周交通便利,周围建筑迎合了博物馆建筑的外观风格,因此使博物馆显得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
另外,博物馆与湖北省艺术馆相临,与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三. 省博物馆建筑特点省博物馆总平形式采用了对称的形式,主馆综合馆位于正中,两边楚文化馆与编钟馆相对而建,与主馆形成了一个三面围合的空间,空间与入口处的大型集散广场相连,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大于小的对比。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16页PPT
于欧洲古人类, 科学测定约为距今1 0 0 万年的直立
人。郧县人
I 号头骨化石是湖北首次发的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
石。
四 建筑布局
省博建筑主体为西北朝向,采用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式布局.反映出传统宫殿 类古建的严谨秩序。对于亲近太众的博物馆建筑而言.过于严肃.作为弘扬大 楚文化的文化建筑, 明显不妥 。主体建筑背临东湖 坐拥美景,但没有考虑 自然水景元素,仅在广场内部人工设置水景,可谓舍本逐末。
采用严正布局、拒水、朝西北做法处理代表楚文化的博物馆建筑,显然是与楚 文化自身
浪漫、自由、勇于创新的特点相违背的。
四 博物馆主色调
入口选择为两条道路(黄鹂路和东湖路)交叉转角处。道路与建筑人口之间 设置小型广
场,作为人流集散缓冲 。早期的省博只有栋建筑 ,为现在主体建筑左侧 的编钟馆.建筑背面临水.偏南朝向.入口位于东湖路边远离交叉路 口.曲径通幽,临水行进,相比于现在的人口位置,更显自由。
博物馆环境分析
室外主要噪音源是街道马路,和休闲广场。
室内房间中门厅及展厅外的休息处噪音较大。
省博屋顶为坡屋顶,从下到上逐层收分,并
在各楼层出挖空创造了室外休息空间并为室
内提供自然采光;屋顶设有屋顶花园;采用
了仿古琉璃砖。
外立面主要运用石材。
室内地板为大理石,门厅墙面抹灰,展厅根
据布展的不同需求在墙面上运用了木材,石
一 简介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的一个浓缩,现馆舍位 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建筑呈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凝重、 古朴、浑厚、现代,酝酿浓郁人文气息。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 49611平方米,展 厅面积13427平方米。馆舍由编钟馆、楚文化馆、综合陈列楼组 成,设有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社教部、协调部、考古部、 文保中心等业务部门。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3月22日,我们参建筑学1班师生一行28人来到湖北省博物馆进行了一次博物馆设计之前的参观考察。
现在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 博物馆简介博物馆筹建与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
也是全省考古勘探,发觉和文物保护研究的中心。
目前拥有各类馆藏文物20余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国家一级文物800余件。
珍贵的有反映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实的实物和领导人的信札、手稿以及照片、报刊;太平天国的纪年武器和城门石刻;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布告、入城证和一部分文献。
在历史文物方面,最突出的是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青铜器、漆器等,尤以屈家岭文化、楚国历史和古代乐器等方面的藏品最为典型,其中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和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大型成套编钟极为珍贵,出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珍视。
该馆建馆以来,举办各类陈列展览近百个,主要有《湖北省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展览》、《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湖北战国秦汉漆器展览》、《董必武同志纪念展览》、《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斗争史展览》等。
其中《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陈列了从该墓出土的1万余件文物中挑选的青铜器、漆器、兵器、乐器等精品600件,并吸收了多年来有关曾侯乙墓研究的科学成果,内容丰富,形式设计亦较新颖。
主要出版物有《京山屈家岭》、《云梦睡虎地秦墓》、《随县曾侯乙墓》。
二( 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滨,占地6.5公顷。
四周交通便利,周围建筑迎合了博物馆建筑的外观风格,因此使博物馆显得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
另外,博物馆与湖北省艺术馆相临,与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三( 省博物馆建筑特点省博物馆总平形式采用了对称的形式,主馆综合馆位于正中,两边楚文化馆与编钟馆相对而建,与主馆形成了一个三面围合的空间,空间与入口处的大型集散广场相连,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大于小的对比。
展厅围合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庭院,庭院中设有水景与有装饰作用的交通坡道,这个坡道以桥的形式形成了一个参观导航枢纽,将参观的友人引入各个馆内。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也是湖北省内最大的博物馆。
本次调研报告就是对湖北省博物馆进行的一次深入调研,目的在于了解博物馆的展览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吸引力。
首先,在参观博物馆期间,我们发现博物馆的展览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湖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湖北的革命历史展览,以及楚文化展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每个展览区域,都有详细的展览解说,提供了很好的导览服务,使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展品和相关历史知识。
其次,博物馆的展览环境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览区域的布置非常精心,采用了现代化设计风格,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艺术氛围。
此外,博物馆的保护措施做得很到位,展品的保存状况良好,能够长久地保存并向人们展示历史的厚重。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博物馆的人流量管理不够有效。
尽管博物馆设有导览服务和人流引导员,但在繁忙的时间段,人流仍然堆积在一起,导致参观的舒适度下降。
其次,博物馆内的交通导向不够明确。
有时候,游客在博物馆内转向的地方会感到困惑,需要更清晰的标示和指引路线。
最后,博物馆的教学活动不够丰富多样。
虽然有一些针对学校的教育活动,但对成年人和休闲游客来说,缺乏有针对性的文化讲座和互动体验活动。
综上所述,我们对湖北省博物馆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它在展览内容、展览环境等方面表现出色。
但是,也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人流量管理、交通导向和教育活动丰富性。
建议增派导览人员,优化人流管理,提供更清晰的导览标示;开展更多针对不同人群的教育活动,增加互动体验环节,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希望湖北省博物馆能够不断改进和创新,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所展示的文物和艺术品丰富多样,展示了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为了了解该博物馆的展览情况、参观者的反馈以及服务水平,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选取了200名参观者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对展览内容的满意度、服务质量的评价以及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建议等。
三、调研结果1. 参观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参观者对湖北省博物馆的展览内容非常满意。
其中67%的参观者评价展品丰富多样,有86%的参观者认为展览内容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此外,参观者对博物馆的保护措施也较为满意,有76%的参观者认为文物保护措施得到了有效执行。
2. 服务质量调查结果关于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参观者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82%的参观者对导览员的服务态度表示满意,78%的参观者认为导览员对展品有深入的了解。
此外,博物馆的观众服务中心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认可,70%的参观者对其提供的服务表示满意。
3. 参观者意见和建议参观者在调查问卷中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一些参观者认为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可以更加多元化,涵盖更广泛的历史和文化主题。
此外,一些参观者提出应该加强对展品的讲解,以便更好地传播文化知识。
还有一些参观者希望博物馆能够增加互动体验项目,提升参观者的参与感。
四、结论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湖北省博物馆在展览内容和服务质量方面得到了参观者的认可。
然而,参观者提出的建议也值得博物馆的关注。
博物馆应继续丰富展览内容,涵盖更多的历史和文化主题,以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同时,博物馆应加强对展品的讲解,提供更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增强参观者的学习体验。
此外,博物馆可以增加互动体验项目,提供更多的参与性活动,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参与其中。
湖北省博物馆作为湖北省的文化象征和重要的公共教育机构,应不断改进和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展示能力,为广大参观者提供更好的文化体验。
湖北省博物馆观众行为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
2.参观行为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观众在参观前会提前了解湖北省博物馆的相关信息, 主要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观众进入博物馆后,参观顺序以按照展 览主题为主,部分观众会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参观。参观过程中,大多数观众会展 览内容、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相关衍生品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
四、建议措施
2、宣传活动:博物馆应提升宣传活动的策划能力,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如社交 媒体、短视频等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可以开展与社区、学校等合作,将宣传深 入到基层。另外,可以通过开展特色活动如主题展览、讲座等吸引更多观众。
四、建议措施
3、社会服务:博物馆应提升服务意识,为观众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服务。 例如,可以提供多语言版本的解说服务,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需求。同时, 残障人士也应得到足够的,博物馆应增加相应的便利设施,提升他们的参观体验。 此外,可以开展更多文化活动如讲座、工作坊等,丰富观众的文化生活。
内容摘要
最后,观众的反馈和建议也是改进博物馆工作的重要途径。博物馆应该通过 调查问卷、在线评价等方式,收集观众的反馈和建议,及时发现并改进问题,进 一步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内容摘要
总之,博物馆观众心理与行为是相互关联的,只有深入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喜 好,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博物馆应该从观众的认知和情感出发,不断优化参观 流程和参观习惯,同时重视观众的反馈和建议,以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这篇文章 强调了博物馆观众心理与行为研究的重要性,认为这有助于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
总之:观众调查与博物馆发展
总之:观众调查与博物馆发展
观众调查在博物馆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反馈, 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提高观众的满意度。这将有利于博物馆吸引更多 的观众,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和价值。因此,观众调查应成为博物馆工作中的重要 环节。
湖北省博物馆研学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研学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研学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著名的博物馆,是湖北省文化教育和传承的重要基地。
我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让我深刻地审视到湖北省地理位置及其文化一直以来发挥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将会对湖北省博物馆的设计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历史回顾
湖北省博物馆自1973年建成以来,一直是本地文化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全国第三大省份博物馆之一,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文物以及湖北省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二、陈列设置
馆藏以湖北省历史文化为主,从甲骨文、合璧、地域文物、艺术品、宗教文物到西汉楚江文物等各类展品组成。
不仅展示了湖北省历史文化的多样性,还重点收藏了晚清保留下来的一些文物。
如武汉抗日烈士文物收藏品案及其他当代历史文物等等。
三、研学活动
湖北省博物馆对外开放,不仅针对专家学者开展研讨会,也每年都会
组织研学活动,让社会各界人士及学习团体参加参观。
每次参观活动,都会安排专业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结合古韵湖北文化全貌帮助大家
了解到湖北省文化深层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
四、文化启发
短暂的参观总结,我在湖北省博物馆体会到了厚重的人文气息和多元
文化的精明,湖北省的优秀文化正在以不同的形式与全国各地的文化
交互,从而启发着湖北人的文化辨识能力和视野。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湖北省博物馆的耐心指导和专业的讲解,令我对
湖北省的历史文化深有体会。
以上便是我对湖北省博物馆的研学报告,敬请认可!。
博物馆调研报告定稿版
博物馆调研报告精编WORD版
3月22日,我们参建筑学1班师生一行28人来到湖北省博物馆进行了一次博物馆设计之前的参观考察。现在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 博物馆简介
博物馆筹建与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也是全省考古勘探,发觉和文物保护研究的中心。目前拥有各类馆藏文物20余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国家一级文物800余件。珍贵的有反映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实的实物和领导人的信札、手稿以及照片、报刊;太平天国的纪年武器和城门石刻;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布告、入城证和一部分文献。在历史文物方面,最突出的是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青铜器、漆器等,尤以屈家岭文化、楚国历史和古代乐器等方面的藏品最为典型,其中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和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大型成套编钟极为珍贵,出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珍视。 该馆建馆以来,举办各类陈列展览近百个,主要有《湖北省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展览》、《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湖北战国秦汉漆器展览》、《董必武同志纪念展览》、《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斗争史展览》 等。其中《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陈列了从该墓出土的1万余件文物中挑选的青铜器、漆器、兵器、乐器等精品600件,并吸收了多年来有关曾侯乙墓研究的科学成果,内容丰富,形式设计亦较新颖。主要出版物有《京山屈家岭》、《云梦睡虎地秦墓》、《随县曾侯乙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博物馆
一、博物馆简介: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的一个浓缩,现馆舍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
之滨。
建筑呈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凝重、古朴、浑厚、现代,酝酿浓郁人文气息。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 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
馆舍由编钟馆、楚文化馆、综合陈列楼组成,设有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社教部、协调部、考古部、文保中心等业务部门。
二、博物馆的环境分析:
(1)太阳的周期运动对省博的光环境影响
较小,因为省博是西北朝向,是人为
减少阳光直射。
且历史文物博物馆对
自然采光要求低,省博展览空间基本
上无开窗,缺乏自然采光。
(2)街道的南侧日照更加充足。
(3)武汉市主导风向是西南风。
(4)由于墙面开窗较少,展览空间墙面未
开窗,所以室内自然通风不好。
但是
馆内安装了空调通风装置,一定程度
上改善了室内通风状况。
(5)夏季自然通风有6,7,8三个月。
(6)冬季顶层即第四层会比较寒冷。
(7)室外主要噪音源是街道马路,和休闲广场。
(8)室内房间中门厅及展厅外的休息处噪音较大。
(9)省博屋顶为坡屋顶,从下到上逐层收分,并在各楼层出挖空创造了室外休息空间并为室内提供自然采光;屋顶设有屋顶花园;采用了仿古琉璃砖。
(10)外立面主要运用石材
(11)室内地板为大理石,门厅墙面抹灰,展厅根据布展的不同需求在墙面上运用了木材,石材及抹灰。
(12) U型建筑体量围合成了相对私密的公共空间即休闲广场,展厅,门厅,视听室,商店为公共空间,厕所,办公室,藏品库为私密空间。
(13)易用性较强,布局符合参观人群心里生理需求。
三、镇馆四宝:
战国1 9 7 8 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钟架长7 4 8 厘米,高2 6 5 公厘米。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 包括楚惠王熊章在公元前4 3 3 年赠送的一件镩钟) ,分三湖北鄂西一带是古人类化石的重要发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 1 5 2 . 3 厘米,重 2 0 3 . 6 公斤。
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
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 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春秋晚期1 9 6 5 年湖北江陵望山1 号墓出土。
通长5 5 . 7 厘米,宽4 . 6 厘米。
此剑铸造精
美,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
正面近格处有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乌篆铭文。
剑格正面嵌
蓝色琉璃,背面嵌绿松石。
剑刃薄且锋利,毫无锈蚀,
至今仍寒光袭人。
湖北鄂西一带是古人类化石的重要发现地。
1 9 8 9 年
和1 9 9 0 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在郧县青曲镇曲远河
口的学堂梁子发现了两具人类头骨化石。
郧县人头骨化石的面部特
征与中国和亚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相一致,但鼻根点凹陷,类似
于欧洲古人类,科学测定约为距今1 0 0 万年的直立人。
郧县人
I 号头骨化石是湖北首次发的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青花四爱图梅瓶为元代之物高3 8 . 7 厘米,口径6 . 4
厘米,底径1 3 厘米。
2 0 0 6 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
靖王朱
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
梅瓶小口外撇,短颈丰肩,圈足
平底。
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分别绘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
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故名“四爱图”梅
瓶,足部饰仰覆莲纹。
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
白釉泛青,
色彩青翠艳丽。
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四、建筑布局
省博建筑主体为西北朝向,采用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式布局.反映出传统宫殿类古建的严谨秩序。
对于亲近太众的博物馆建筑而言.过于严肃.作为弘扬大楚文化的文化建筑,明显不妥。
主体建筑背临东湖坐拥美景,但没有考虑自然水景元素,仅在广场内部人工设置水景,可谓舍本逐末。
采用严正布局、拒水、朝西北做法处理代表楚文化的博物馆建筑,显然是与楚文化自身浪漫、自由、勇于创新的特点相违背的。
五、博物馆人口设计
入口选择为两条道路(黄鹂路和东湖路)交叉转角处。
道路与建筑人口之间设置小型广场,作为人流集散缓冲。
早期的省博只有栋建筑,为现在主体建筑左侧的编钟馆.建筑背面临水.偏南朝向.入口位于东湖路边远离交叉路口.曲径通幽,临水行进,相比于现在的人口位置,更显自由。
博物馆的主入口采用对称的双体阙,纳入了安检、值班、行李暂存的功能。
阙的风格是结合主体建筑的造型特点,通过严谨的比例推敲和精致的细部处理使其与楚文化精美的艺术风格相协调。
入口区环境设计
以厚实的矮墙和低矮的花池烘托黑底盒字的博物馆铭牌通过两倒花池灯座的点缀丰富甬道日的环境层次。
保留甬道区左边的±坡和高太的樟树,作为林荫休息区,将甬道区右边的场地设计为供观众游览的花境。
运用轻巧透明的手法处理地下车库出口的楼梯间使其融八园林之中减少对主体建筑的干扰。
六、博物馆主体色调
除左侧编钟馆采用褐色外,其余主体建筑呈蓝色。
楚文化在颜色偏好方面为尚黑,喜赤。
省博建筑主体采用强现代感的蓝色与楚文化象征不符。
博物馆被称为永久性的机构。
对博物
馆建筑,其表达重点应在于永久性而非时代感。
博物馆是文物的归属,受全社会的委托来保持人类的文化遗产,所以它是永恒的.必须要表达一种永久性的概念。
若是采用赤或黑作为省博的主体色调,相信在符合楚文化以及永久性表达方面都会有更好的表现。
七、博物的建筑风格
湖北省博物馆扩建工程由1999年建成的编钟馆和即将动工兴建的楚文化馆、综合陈列馆三座单体建筑和配套设施组成,其建筑风格为仿楚式建筑,其建筑造型庄重典雅,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富有新意,高度体现了历史文献及湖北考古资料中所反映出来的楚国建筑风貌.该建筑突出了楚国高台建筑,多层坡顶的宽重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的特点,建筑外观采用了楚墓中出土的漆木器上所常见的黑色(琉璃瓦),米黄色(外墙),暗红色(外墙柱)和茶色(玻璃)等色彩,同时也利用了新技术新材料,以体现出现代博物馆的功能要求和时代特征.拟建的综合陈列馆和编钟馆、楚文化馆形成“一主两翼”的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离台建筑群布局格式。
湖北省博物馆属大型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所处楚国的故地这一历史文化环境和东湖风景区这一地理区位环境,编钟馆以陈列展出楚文化历史文物为主要内容。
为此,其编钟馆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历史文献及湖北考古资料中所反映出来的楚国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高台建筑,多层坡顶的宽重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的特点。
建筑外观采用了楚墓中出土的漆木器上所常见的黑色(琉璃瓦),米黄色(外墙),碚红色(外墙柱)和茶色(玻璃)等色彩。
同时,它又是一座现代博物馆的建筑,故也利用了新技术、新材料,以体现出时代的特征。
编钟馆的建筑风格突出了楚文化的主调,并把楚文化、湖北地方风情、自然环境与时代特征有机地融为一体。
个人觉得博物馆主要的不足:
编钟馆,6米×6米的结构柱网尺寸不很理想
在建筑布局中,其灵活性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楼板层结构的设计。
为了争取较大的灵活性,在支撑系统方面宜增大开间,扩大进深和柱网。
因为空间窄长,柱子林立,内部使用将不够灵活。
据有关资料表明,柱网间距大的博物馆使用中适应性指标高,反之则少。
编钟馆二楼回廊展厅建筑面积730平方,米,选用6米×6米的结构柱网,展厅内竞出
现了l2根柱子,且都立在中心区,既不利于布展,又有碍参观人流的活动,给观众和工作人员带来很多不便。
如选用7.5米×7.5米的结构柱网,就可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上述展厅的柱子就可以减少至8根,且立在中心区的柱子可减少至4根,这对博物馆展厅的使用无疑是最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