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知识学
财务会计与全面预算管理知识学

生产预算反映的是在满足销售需求和期末产成品 存货量的基础上,公司应生产的产品数量。
编制生产预算时,不仅要考虑企业的销售能力,同 时还要考虑预算期初和期末的存货量,因为一般企业通 常都会保持一定的存货储备量,以应付生产和销售的不 确定性。
(2)固定预算缺点: 过于机械呆板,可比性差
(2)弹性预算的优势
在编制调整弹性预算时,考虑了数量 的影响,因此实际数与预算数之间的差异 就没有包含数量的波动。因此,如果管理 人员对数量是不可控的,那么弹性预算就 是一种合适的方法,由此可见,运用弹性 预算可以减少管理人员因数量变动而承担 的风险:
预算范围宽
可比性强
(3)二者差异比较
这两种不同的预算方法差别在于管理人员对 数量的控制能力不一样。如果管理人员对数量具 有某种程度的控制能力时,他才需对数量变动的 影响负责。
对219家美国上市公司进行调查后发现,也 48%的公司在对生产成本进行预算时使用的是弹 性预算,但只有27%的公司在对销售部门、研究 与开发、管理费用进行预算时用的是弹性预算的 方法。这些数据表明了弹性预算在生产部门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在生产部门中,数量指标是已知 的,而成本将随着数量的就化而就化。
五、全面 预算 的 编制 要点
编制顺序是先编制销售预 算,然后再以“以销定产”的 方法,依次编制生产预算、直 接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 算、制造费用预算、销售及管 理费用预算等,同时编制各项 专门决策预算;最后,根据业 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再编制 财务预算。
企业的财务预算是在上述经营预 算和资本支出预算的基础上,按照 一般会计原则和方法编制出来的。
30250
330000 30000 120000 480000
2024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第八章知识点

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 业的总目标,一般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通过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 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
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提高 投资回报率等手段,最大 化股东财富。
通过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 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等方式,实现企业价值的 最大化。
财务管理的原则与职能
系统原则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 统,需遵循系统整体优化的原则。
现金流量表分析
评估企业盈利能力及利润 分配情况
利润表分析
了解企业资产、负债及所 有者权益状况
资产负债表分析
财、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比率
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等,反映 企业盈利能力
03
02
营运能力比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反映企业资产运营效率
预算执行与控制
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同时,加强 预算执行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预算调整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重大变化或不可预见因素,应及时进行预算调整,确保预算与 实际经营情况相符。
成本控制与管理
成本分类与核算
正确划分成本的种类和范围,采用适当的成本 核算方法,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03
04
评估计划执行 结果
财务预测与计划的评价指标
准确性指标
衡量预测或计划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接近程度, 如平均误差、均方误差等。
可靠性指标
反映预测或计划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如 预测区间、置信水平等。
灵敏性指标
体现预测或计划方法对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 即参数变化对结果的影响程度。
实用性指标
评价预测或计划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 性和便捷性。
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知识点

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知识点在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和会计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着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效益。
本文将围绕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知识点展开论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针对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方面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其目的是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合法、合规、高效,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维护单位的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原则1. 收支平衡原则:事业单位应保持收入和支出的平衡,确保资金的正确运用和合理分配。
2. 限额制度原则:事业单位根据预算限额开展经费支出,确保经费使用符合预算规定。
3. 审计监督原则:事业单位应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确保财务活动合规性和准确性。
4. 刚性支出原则:事业单位必须保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刚性支出,确保人员稳定和正常运营。
5. 经费使用合理原则:事业单位应根据业务需求合理调配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事业单位会计知识点1. 制度与政策:事业单位应熟悉国家相关会计制度和政策,包括会计法规、财务制度、核算办法等,确保会计核算的规范和准确。
2. 会计核算: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包括日常收支、固定资产、负债、凭证、账簿等核算工作,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应按照预算制度进行经费管理,编制预算计划、执行预算,实现资金的有效运用和控制。
4. 财务报表:事业单位应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
5.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产保管、支出审核、会计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控制措施,确保财务活动的安全和合规。
6. 成本管理:事业单位应进行成本核算,了解单位的成本构成和成本控制情况,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决策。
7. 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应做好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财务会计学》预算管理与成本分析

《财务会计学》预算管理与成本分析财务会计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有效的预算管理和成本分析。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通过编制预算,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和评价的一种管理方法。
成本分析是指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企业的成本结构及成本控制的方向。
预算管理的核心是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
预算编制是企业根据经济活动的目标和计划,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预先规划和安排,并将其转化为货币数额的过程。
预算控制则是通过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异常和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补救,确保企业实现预算目标。
预算管理的好处在于能够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更加科学、有效,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成本分析是企业核算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并评估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水平,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制定成本控制策略和决策的参考。
成本分析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成本的时序分析、成本单位分析和成本变动趋势的分析等。
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识别出非经济性成本,优化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预算管理与成本分析的关系还体现在两者的共同目标和价值判断。
预算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成本分析则是为了管理者做出关于经济活动的决策。
无论是预算管理还是成本分析,都是为了使企业的经济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和利用,通过合理的经营决策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因此,预算管理和成本分析都需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对企业的利益进行综合考虑和权衡,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和风险控制。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与成本分析是财务会计学中重要的内容,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更加科学有效。
预算管理通过预先规划和安排,实现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和评价;成本分析通过对成本的评估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成本控制的依据和参考。
会计学基础知识点

会计学基础知识点会计学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会计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有关经济事务的信息,帮助用户做出有关决策。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会计学知识点,其中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等方面的内容。
1.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财务会计是一种会计学方法,用于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报告。
它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有关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的信息,帮助用户做出有关投资决策。
财务会计涵盖了以下知识点:1.1 会计基础会计基础是财务会计的基础。
它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原则、会计规范、会计概念等方面的内容。
会计基础为财务会计提供了框架和标准,确保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报表提供了有关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的信息。
1.3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们提供了规范化的财务报告要求,确保公司的财务报表准确、一致和可比。
会计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等。
1.4 会计原则会计原则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们规定了财务报表应当如何编制和报告。
会计原则包括货币计量原则、成本原则、核算期原则、真实性原则等。
2.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一种会计学方法,用于为公司的内部管理提供信息。
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管理层做出有关公司战略和运营方面的决策。
管理会计涵盖了以下知识点:2.1 预算预算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预算是一个计划,用于规划公司的收入和支出。
它提供了有关公司的运营情况的信息,并帮助管理层做出有关投资和支出的决策。
2.2 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的另一个核心内容。
它提供有关公司产品和服务成本的信息。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2.3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提供有关公司绩效的信息,包括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
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措施

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措施【摘要】本文探讨了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措施。
建立了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为整体规划提供支持。
通过优化财务会计数据和预算管理的结合方式,加强了信息共享。
加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的信息共享,保障了有效监督。
结论指出,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为企业管理提供更科学的手段,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财务和预算,提升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财务会计、预算管理、理论基础、整体规划、数据优化、信息共享、监督、企业管理、竞争力、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务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通过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类、分析和报告,帮助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预算管理则是企业财务规划的基础,通过制定预算计划、监控执行情况、分析偏差原因,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可以使企业管理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可以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财务会计提供了企业过去的财务数据和业绩表现,而预算管理则为企业未来的财务计划和目标设定提供了依据。
通过将两者结合起来,企业管理层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通过财务会计的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各项费用和收入的来源,为预算管理提供依据。
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各项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使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种结合将为企业提供更科学的经营手段,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方式,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是财务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
这些课程涵盖了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和审计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了在未来从事财务管理、会计和审计工作所必需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的内容、意义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财务管理课程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基础、财务报表分析、财务预算与控制、资本预算和财务决策等内容。
通过学习财务管理课程,学生可以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学会财务预算和控制的技巧,提高财务决策的能力。
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管理和运营财务,还能提高他们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财务会计与审计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基础、财务报表分析、财务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审计等内容。
通过学习财务会计与审计课程,学生可以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规范,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学会财务会计准则的应用和财务报表的审计技巧。
财务会计与审计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能提高他们的财务会计和审计能力,为其未来从事会计和审计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后,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财务市场的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的发展也将促进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与审计领域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为财务专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对财务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与审计能力,还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财务会计与总预算管理知识分析

暂付款
借出数
余额:尚待结 算的暂 付款
结算收回或 转列支出数
3、暂付款的帐务处理
财政机关借出暂付款时: 借:暂付款 贷:国库存款
收回暂付款时: 借:国库存款 贷:暂付款
核销转列支出时: 借:有关支出类科目 贷:暂付款
二、与下级往来的核算
1、核算内容: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本级 财政与下级财政之间的尚未结算暂挂往来 的款项。
1、从收入方面看:意味着所有的收入将直接缴入国 库,而不通过有关部门或单位设置的收入过渡账户;
2、从支出方面看:意味着财政资金将在实际使用时 从国库账户直接划入供货商或劳务提供者,而不通 过有关部门或单位设置的财政资金管理帐户。
(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组成
1、财政部门开设的账户 (1)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
第二篇 财政总预算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思路:
一般预算收入 上解收入 调入资金 补助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 上解收入 补助收入
专用基金收入
财政周转金收入
一般预算支出 上解支出 补助支出
基金预算支出 上解支出 补助支出 调出资金
专用基金支出
财政周转金支出
一般预算结余
基金预算结余 专用基金结余 财政周转基金
(3)在商业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专户。
2、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单位零余 额账户
该零余额账户专门用于财政授权支付,以及与国库单一 账户进行清算。该账户为过渡性账户,是预算单位的 一个授权支付用款额度。代理银行根据预算单位开具 的支付令向有关货品及劳务供应商支付款项,并按日 向国库单一账户申请清算,清算后该账户余额为零, 故又称为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
3、特设银行账户
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财务管理是组织管理的核心之一,包含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资本预算和风险评估等方面。
了解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对管理者和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其主要职责是记录、归纳和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
财务会计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例如股东、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和社会大众等。
* 会计等式财务会计的核心是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指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这意味着企业所有的资产都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来支持。
* 财务报表财务会计主要通过三种财务报表来公开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显示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并列出企业拥有的所有资产的价值。
利润表显示企业在特定时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
现金流量表报告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现金流量,包括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
二、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其主要职责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层提供信息。
它提供有关企业运营的定量和定性信息,以帮助管理层做出合理的决策。
* 成本分析一个重要的管理会计实践是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将企业活动与相应的成本联系起来,帮助管理决策者了解企业的运营成本,并发现可能的成本节约措施。
成功的成本分析需要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分类,以便确定每种产品和服务的成本。
* 预算预算也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预算是一个计划,它标志着公司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支出和收入。
管理层可以使用预算来引导企业的实际经营。
同时,预算也可以帮助管理层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三、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和业务环境的评估来衡量企业的健康状况。
财务分析可以使用多个指标和工具,例如比率分析、垂直和水平分析等。
* 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
财务比率包括偿债能力、流动性、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四个方面。
管理层可以使用这些指标来评估公司的介绍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会计专业需要学哪些科目和技能

会计专业需要学哪些科目和技能会计专业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职业,具备稳定、广泛的就业前景。
会计专业人员需要拥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日益多样化的财务工作和审计需求。
为此,学习和掌握一定数量的科目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专业会计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会计专业需要学习哪些科目和技能,以及如何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一、会计专业需要学习的科目1. 财务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是会计专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它涵盖了会计基本理论、会计记录方法、财务报表、财务分析等内容,为从业人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掌握财务会计学知识是进行财务分析、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等工作的基础。
2. 税法学税法学是贯穿于会计专业中的学科,在国家税务制度和政策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掌握税法学知识尤为重要。
税法涉及税收分类、税种、纳税义务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从事税务工作的会计专业人员来说尤为必要。
3. 成本会计学成本会计学是会计专业中的又一重要学科。
它主要关注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为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掌握成本会计学知识对于从事成本核算和财务分析方面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4. 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是会计专业中的一门高级学科。
它主要关注企业管理决策、预算控制、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以支持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
掌握管理会计学知识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作用。
5. 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学是会计专业中的又一重要学科。
它主要关注企业财务规划、资本结构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的知识,以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制定财务决策和实践。
掌握财务管理学知识对于企业的财务控制和笔记具有重要作用。
6. 统计学统计学是描述经济现象的一门学科,会计专业人员需要掌握统计学知识以支持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此外,统计学还可帮助从业人员进行业务预测和分析。
7.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当今业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会计专业人员也不例外。
行政事业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分析案例

5000
4、收到银行通知:一年期存款到期,本金 200000元,利率2%,取得利息,会计处理如 下:
借:银行存款
4000
贷:其他收入—利息收入 4000
5、当年固定资产核算改为采用提取折旧的方 法,计提折旧3000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事业支出
3000
贷:累计折旧
3000
6、接受其他单位捐赠复印设备一套,价值 76000元,计入捐赠收入,会计处理如下:
借:库存材料
5500
贷:其他收入
5500
7、2008年7月,A局通过局长办公会形成决议,
以本局接受无偿划拨的一栋房屋作为抵押物, 为C单位的银行借款提供担保。
8、2008年9月,下属C单位出现经费困难,申 请A局给予补助,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为 保证C单位业务活动正常运转,用预算资金拨 给C单位补助款300000元。会计处理如下:
款,但为解决下属单位用款问题,决定以本单 位原值3000万元的办公楼作抵押担保,向某 商业银行借款100万元,该笔贷款借给下属单 位B用于经营周转,并约定一年内还清,B单 位支付A局15%的资金使用费,财务部门照此
办理,并仅仅在固定资产明细账作备查处理, 尚未收到资金使用费。
6、2008年6月,A局在进行财产清查的过程中, 盘盈办公用甲材料3500元,盘盈照相机一台, 估价2000元。会计处理如下
3、A局该项处理不正确。
理由:基建工程应按照批准的图纸和预算执 行,如需改变图纸,应向相关部门申请并调 整预算。
4、本事项中B单位的做法正确。
5、A局处理不正确。
A局将办公楼用于担保,违反了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有资产不能用于担保。
应要求下属单位及时归还贷款,停止该项贷款 行为。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管理基础知识分析

• 上缴代扣的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5
贷:银行存款
15
• 【例题】2008年末,A事业单位计算出其经 营业务应交纳企业所得税2 200元。2009年 初,予以上交。
• 2008年末: 借: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 2 2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 200
• 2009年初:
• 借:专用基会——修购基金 8.1
贷:银行存款
8.1
• 同时
借:固定资产 8.1
贷:固定基金
8.1
• (2)接受捐赠、盘盈的固定资产,借记“固 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 (3)报废的固定资产,借记“固定基金”科 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事业单位固定 资产毁损、报废、出售等处置过程中取得的 收入扣除发生的支出后的净额,报经批准不 需上缴的,列入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
• 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无形 资产的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按照摊销额, 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 科目。
• 【例题·计算题】A事业单位不实行内部成本 核算。2010年10月5日,因业务需要,购入 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价款700万元。
•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700
贷:银行存款
• (三)对外投资
• 1.以货币资金的方式对外投资,
• 借:对外投资【实际支付的款项】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 2.投资期内实际取得的利息、红利等各项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 3.到期收回或出售 借:银行存款 其他收入【差额】 贷:对外投资 其他收入【差额】 同时,调整事业基金的明细科目。 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财务管理专业所学内容

财务管理专业所学内容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学:学习会计原理、会计基础知识、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等。
2. 财务管理学:学习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财务分析、资本预算、资金管理等。
3. 财务会计学:学习财务会计制度、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财务会计报告等。
4. 管理会计学:学习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成本控制、预算管理、业绩评价等。
5. 金融学基础:学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等基本知识。
6. 投资学:学习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资本市场分析、投资组合管理、投资估值等。
7.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程:学习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产品的设计,包括证券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8. 国际金融:学习国际金融体系、汇率风险管理、国际资金流动等。
9. 财务法律与税法:学习财务法律和税法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
10. 信用风险管理:学习企业信贷评估、风险预警、债务重组等。
以上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些主要学习内容,具体课程设置可能因不同学校而有所差异。
中级财务会计_财管_第3章 预算管理知识点汇总

预算:数量和金额,与战略目标一致,数量化、可执行性。
作用:①规划、控制、引导活动,使达到目标;②实现部门协调;③业绩考核依据。
预算根据不同的标准,预算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预算是未来经营活动的依据)各种预算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般将由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组成的预算体系,称为全面预算体系。
经营预算分预算(或辅助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资金预算财务预算 预计利润表 (总预算)预计财务报表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算管理的原则:战略导向原则: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 过程控制原则:及时监控、分析融合性原则:以业务为先导、以财务为协同 战略导向、过程控制、平衡管理、融合性、权变性 平衡管理原则:平衡权变性原则:刚性与柔性相结合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预算工作的组织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考核层。
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公式法或者列表法公式法:运用总成本性态模型(y=a+bx),y表示成本预算总额,a表示成本固定基数,b表示预算弹性定额,x属于预计业务量(如产量、销量、工时,不包括库存量)公式法优点:便于一定范围内计算任何业务量的预算成本,可比性和适应性强,工作量相对较小。
(和列表法相比)公式法缺点:(1)成本分解比较麻烦,每个费用子项目甚至细目足以进行成本分解(归档成本、变动成本)工作量很大。
(2)对于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只能先用数学方法修正为直线才能应用公式法(3)有时需备注说明不同业务量范围的固定费用和单位变动费用(4)相关弹性定额可能仅适用于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列表法:含义:首先要在确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划分出若干个不同水平,然后计算各个预算值,最后汇总列入一个预算表格。
优点:不管实际业务量多少,不必计算,查表可知;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可按总成本性态模型计算填列,不用修正为直线。
缺点:并不能所有的业务量都能计算汇总列入预算表,往往需要根据插值法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比较麻烦。
编制弹性预算,要选用一个最能代表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的业务量计量单位,例如,以手工操作为主的车间,可以选用人工工时,制造单一产品或零件的部门,可以选用实物数量,修理部门可以选用直接修理工时等。
会计与财会专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会计与财会专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会计与财会专业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经济领域的学科。
学习会计与财会需要掌握一系列基础知识与技能,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主要方面。
一、会计基础知识1. 会计原理:学习会计原理是会计与财会专业的基石。
了解会计基本原理、会计主体、会计货币等概念,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
2. 会计凭证:准确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是会计的重要任务。
学习会计凭证的种类、制作方法和使用规则,能够正确编制会计凭证。
3. 会计账簿:了解会计账簿的种类与用途,熟练掌握手工记账和电算化记账的方法。
4. 财务报表:学习编制财务报表的步骤和规范,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含义与作用。
二、财务管理技能1. 预算管理:学习编制预算,掌握预算的编制流程和关键要素的确定方法。
学习如何根据预算进行预测和控制。
2. 成本管理:了解成本的组成和计算方法,掌握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技巧,以提高企业的成本效益。
3. 利润管理:学习利润分析和盈利能力的评估方法,掌握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策略与技巧。
4. 现金管理:了解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进行现金流量预测、现金储备和短期投资管理。
三、税务管理知识1. 税务法规:学习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法法规,了解纳税义务和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
2. 税务筹划:学习如何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合法地减少企业的税负。
了解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和减免办法。
3. 税务申报:掌握税务申报的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填写各类税务申报表。
4. 税务审计:了解税务审计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应对税务审计的技巧。
四、审计与鉴证知识1. 审计理论:学习审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会计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2. 审计程序:掌握审计的步骤与流程,学习如何进行初步审计、细部审计和总括审计。
3. 鉴证服务:了解鉴证服务的内容与范围,学习如何进行财务鉴证和业务鉴证。
五、国际财务会计准则1. IFRS概述:了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机构和主要内容,学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运用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核算管理知识分析

审核
¥20,000.00
¥20,000.00出纳来自制单登记固定资产
编号: 2
摘要
总账科目
购买传真机(财政直接
支付)
固定资产
记账凭证
填写日期 科目
明细科目
借方金额 20,000.00
固定基金
附单据数: 贷方金额
20,000.00
合计
主管
记账
审核
¥20,000.00
¥20,000.00
出纳
制单
(二)财政授权支付
财政补助收入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明细科目
借方金额 30,000.00
附单据数:1 贷方金额
30,000.00
合计
主管
记账
审核
¥30,000.00
¥30,000.00
出纳
制单
单位向财政局报送《预算单位2012年度预算 结余资金申报核定表》,经财政局核准后, 根据《核定表》进行账务处理:
财政核准后,根据核定表入账
(1)实际支用直接支付结余资金时,冲减挂账,会计分录为:
借:器材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投资等 贷:其他应收款——结转预算结余
(2)实际支用授权支付结余资金时,会计核算不变。
四、对 账
财政国库管理机构、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预算单位、代理银 行应建立全面的对账制度,在认真处理各项账务的基础上,加强 对账工作,定期、及时地与有关部门和单位核对账务。 预算单位在处理完当月账务后,应就其“零余额账户”与代理 银行核对财政授权支付的额度、支出数、额度结余数,对账单由 代理银行提供。经双方签章后的对账单由预算单位随同月份会计 报表逐级上报。
借:器材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投资等 贷:基建拨款——本年基建预算拨款等——财政直接支付
财务管理课程知识体系

财务管理课程知识体系
财务管理课程知识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模块:
1. 财务会计基础:
- 会计原则与假设
- 财务报表的构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会计分录和会计周期
2. 管理会计:
- 成本会计与预算编制
- 决策分析与成本控制
- 绩效评估与管理
3. 财务分析:
- 财务比率分析
- 现金流量分析
- 投资分析与估值
4. 企业融资:
- 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
- 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
- 风险与收益分析
5. 投资管理:
- 投资组合理论
- 证券分析
- 风险管理与分散化
6. 国际财务管理:
- 外汇市场与汇率
- 国际资本流动
- 跨国公司财务策略
7. 税法与税收规划:
- 税收政策与税法规定
- 企业与个人所得税规划
- 国际税收规划
8. 财务规划与预算:
- 长期财务规划
- 预算编制与控制
- 财务预测与风险评估
9. 公司治理与道德:
- 公司治理结构
- 内部控制与合规
- 财务伦理与职业道德
10. 财务信息系统:
- 会计信息系统
- 财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1. 战略财务管理:
- 企业战略与财务战略的整合 - 长期财务决策
- 价值创造与股东价值最大化12. 案例研究:
- 分析真实企业的财务决策案例
- 应用财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知识体系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财务管理视角,使他们能够在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岗位上发挥专业作用。
财务会计与财政总预算管理知识分析概念

收到预算收入时,根据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入 账;办理库款支付时,根据支付凭证回单入账。
“国库存款”可按照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存款设置明 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有外币收支业务的总预算会计 应按外币的种类设置外币存款明细账。
其他财政存款的核算
核算各级总预算会计未列入“国库存款”科目反映 的各项财政性存款,包括:
按规定不宜存入国库,或者必须设置各种专门账户 (财政专户)管理的专项资金,如由财政部指定存 入专业银行的专用基金存款(如农业发展基金,农 发行作为财政专户开户行);
未设国库的乡(镇)财政在专业银行的各项财政资 金存款。
3. 财政总预算会计在支出的确认上具有“以拨代支”的 特点。通常支出的确认是以“耗用”为标准,即当某 些资料或资金被实际耗用掉时,才记为支出。但财政 总预算会计却不同,它将拨付给单位的资金拨款直接 记为“支出”。我国采用这一假定,是认为:对财政 已经拨付给预算单位的钱,从时间上来看,它们最终 必然会转化为支出,即使暂时单位存在结余,也仅仅 是“时间上的差异”。
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各级政府预算的会计核算 职能都由相应的财政部门担当,因此,财政总预算会计 也相应地分为中央、省、市、县四级。
根据我国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4条,财政 总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会计核算,反映预算执行, 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基 本任务具体如下:
1. 处理总预算会计的日常核算事务。办理财政各项收 支、资金调拨及往来款项的会计核算工作;及时组 织年度政府决算、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的编审和汇总 工作,进行上下级财政之间的年终结算工作。
财务会计必备知识体系

财务会计必备知识体系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财务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决策、规划和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财务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体系,以便能够准确地记录、分析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财务会计必备的知识体系。
一、会计基础理论首先,财务会计人员必须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这包括会计的定义、职能、对象和目标等。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反映,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
会计假设是构建会计理论的基础,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持续经营下去,会计分期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不同的期间以便进行核算和报告,货币计量则规定了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会计原则是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规范,如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确保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利润”则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这两个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贯穿于整个会计处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财务预算学习目标:⏹理解财务预算的意义和作用⏹理解财务预算治理的前提、重点和特征⏹熟悉财务预算的各种编制方法及其特点⏹掌握并能应用各种编制方法编制财务预算第一节财务预算概述预算确实是对以后事件的预测和规划。
预算对学生来讲也并不陌生,例如,预备期末考试的学生要进行时刻预算,这将有助于他们对有限的复习时刻进行合理的分配,为考试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庸》有句古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在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中,企业要生存求进展,就必须明确目标,而盲目经营,缺乏规划往往是企业失败的缘故之一。
编制财务预算,并实施严格的财务预算治理,已成为现代企业治理的一种国际惯例。
据国际某知名调查机构的调查,不仅世界500强中的大公司均无一例外地实施严格的全面预算治理,而且在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和荷兰五国的国内公司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后得知,编制完整的全面预算的公司占被调查公司总数的百分比在上述五个国家分不为:91%、93%、95%、100%和100%。
一、全面预算与财务预算(一)全面预算的意义和内容全面预算,又称总预算,是指依照企业战略性的长期目标,在科学的生产经营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用数量和金额的表格形式全面反映一定预算期内企业的销售、生产经营、采购等各项经营业务以及投资、筹资、成本操纵等各项财务活动的经营理财策略和可能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一整套全面的综合的经营理财规划。
并以此反映企业总体目标,作为操纵企业以后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标准和考核评价其结果的依据。
全面预算按其涉及的预算期可分为短期预算和长期预算。
短期预算通常是指年度预算,也包括月度预算或季度预算,本章要紧讨论年度预算。
长期预确实是指预算期超过一年的预算,有时也可细分为中期预算和长期预算,立即2-3年期的预算称为中期预算,而将3年以上的预算称为长期预算。
全面预算体系要紧由日常业务预算、资本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部分组成。
日常业务预确实是指在科学的生产经营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依照企业确定的经营目标,用数量和金额的表格形式反映并规划一定预算期内企业销售、生产经营、采购等各项差不多经营业务的专门预算。
具体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消耗和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制造成本预算、销售及治理费用预算等。
资本决策预确实是指依照企业短期和长期的经营目标,在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的基础上所编制的专门决策预算。
财务预确实是一种综合性的财务规划,它要紧采纳货币资金计量的形式将企业确定的经营目标和投资、筹资决策具体化、数量化、系统化,通过对资金的合理配置,反映企业在预算期内货币资金的收支情况和在各项经营业务中的成本费用操纵要求,以及可能企业应实现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预算。
狭义的财务预算要紧包括:现金预算、可能资产负债表、可能利润表和可能现金流量表等。
而广义的财务预算还应包括,贯穿于企业日常各项生产经营业务预算中的成本费用预算。
尽管财务预算既是全面预算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全面预算体系的最后环节。
然而,因为一方面企业财务确实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筹资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另一方面财务预算又是从价值方面总括地反映日常业务预算和资本决策预算结果的一种总预算。
因此能够将广义的财务预算视同全面预算,在企业实务中对这两者也往往不加以区分。
本章讨论广义的财务预算。
(二)财务预算的意义和作用财务预确实是治理会计和财务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财务预确实是建立在企业经营治理全过程之中的一种综合性的全面规划,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体现,它为企业制定了以后进展变化的蓝图,为企业要达到的目标设置了规定的路线,为企业各级各部门明确了具体奋斗目标,它是企业沟通协调的工具,是操纵考核的标准尺度。
编制财务预算在企业治理中的重大作用要紧有以下几个方面:1.承上启下,能使企业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企业最高治理层依照企业制定的进展愿景和长期战略目标,结合市场竞争态势,确定每一预算期的经营目标。
如何将企业最高治理层的经营决策目标转化为企业各级各部门和全体职员的奋斗目标和具体工作,财务预算确实是一个承上启下,能使企业经营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的治理工具。
企业的经营决策目标是多重的,不可能用唯一的数量指标来表达,而通过编制财务预算,一方面能够分门不类、有层次有系统地用数量表达企业的各种经营目标,如销售、生产、成本、费用、收入、利润等目标;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的经营总目标又能够被分解并量化为各级各部门的具体经营目标。
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具体经营目标,就有利于动员全体职员为之奋斗。
假如各级各部门都能依照财务预算规定,完成自己的具体经营目标,那么企业经营总目标的实现就有了坚实的保障。
2.能够明确企业内部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增强各级治理人员的治理责任。
通过编制财务预算,能够使各级各部门的治理人员和职员明确自己应达到的数量化的具体经营目标,明确自己相应的职责和权限。
如此既有利于增强各级责任单位的治理责任,激发各级治理人员的积极性;又能促使治理人员和职员关注企业预算期的各项生产经营条件的改善和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的阻碍,积极研究对策,不断提高经营治理水平。
3.财务预算能促使治理人员有效、准确的编制打算,对人工、原料、设备、资金等有限资源做最经济的配置。
任何企业的原料、设备、资金等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差不多上有限的。
假如企业的各级各部门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无打算地盲目使用各种有限资源,就必定会造成资源的白费,降低有限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损害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
通过编制财务预算,了解了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的总体目标,以及企业的有限资源,就能促使企业各级各部门治理人员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树立全局观念,依照企业的整体利益和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准确地将有限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做最经济的配置,进行最充分的利用,最大程度地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
4.能够增进各部门之间的了解,有利于沟通与协调企业内部各级各部门的经营活动。
企业内部各级各部门必须协调一致,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的总目标。
但由于各部门的职责和具体目标不同以及本位主义作祟,往往容易强调自身的困难而忽视其他部门的局限,有时还会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甚至冲突的现象。
例如,生产部门假如不考虑市场需求,编制一个扩大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产量的自以为是最好的预算,但销售部门却无法将产品全部销售出去,其结果必定给企业造成白费和损失。
通过编制财务预算就能够为企业内部各级各部门提供一个相互了解沟通、相互协调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提高企业各级治理人员和全体职员的全局整体观念,有利于综合平衡企业内部各方利益,增进各部门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协作,有效防止冲突,实现企业整体经济利益最优。
5.既是操纵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实现目标利润的标准,也是进行业绩考核与提供激励的依据和尺度。
财务预算具有标准性和尺度性的特性。
财务预算承上启下,那个地点“上”是指企业的经营决策目标,“下”是指企业的日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通过编制财务预算将经营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地与日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建立了有机的联系,为企业要达到的目标设置了规定的路线,为企业各级各部门明确了具体奋斗目标。
因此,财务预算就能够有效地防止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偏离预定的经营决策目标,成为操纵企业日常各项经营活动的标准;同时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完成程度就自然成为检查和评价企业各级各部门治理人员和职员的工作成效优劣和质量高低的标准尺度,并为业绩考核和奖惩激励提供了依据。
业绩考核和绩效衡量在现代企业治理中十分重要,“不能衡量就不能治理”。
由于财务预算既是操纵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标准,又是对企业各级各部门和全体职员进行业绩考核的尺度,更是进行激励和奖惩的依据,因此,它在现代企业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财务预算治理财务预算治理确实是指以编制财务预算为起点,并以此为标准和尺度,围绕财务预算的实施、操纵、评价和考核而展开的一系列企业内部治理活动。
财务预算治理既是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重要治理方法和工具,也是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成为国内外成功的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纳的一种现代企业治理模式。
财务预算治理是企业成功的钥匙,若将财务预算与当代最权威的治理工具――平衡计分卡相结合,将财务预算治理纳入平衡计分卡战略治理系统,那么财务预算就不仅能在合理配置企业有限的经济资源和宝贵的人力资源、量化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目标、规范企业的日常治理操纵、落实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经营职责和权限、确定业绩考核的尺度和依据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而且能为实现企业愿景和长期战略目标服务,成为实施企业战略治理的必需工具。
企业推行财务预算治理应以市场为主导,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治理;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制造财宝为核心;应以财务治理为基础,实施全面的经济责任制。
具体来讲,企业实施财务预算治理的前提是必须设立强有力的最高领导机构;重点是进行成本操纵,现金治理;特点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一)设立预算治理最高领导机构财务预算治理是一项全面性和综合性的企业治理工作,财务预算的编制和实施也是一项特不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各级各部门方方面面和全体职员的切身经济利益,假如没有企业最高治理层的足够重视和鼎力支持,缺乏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财务预算的编制就会流于形式,事实上施也必定是轰轰烈烈走过场。
因此,专门设立企业预算治理最高领导机构是推行财务预算治理的前提,是实现财务预算预期效果的必要保障。
强有力的预算治理最高领导机构应由企业最高治理者,如首席执行官CEO或者总经理挂帅负责,由副总经理和首席财务执行官CFO或者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总工程师等企业高级治理人员,以及各要紧部门负责人组成。
其中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应在上下沟通,左右协调中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预算治理最高领导机构的要紧职责是:1.依照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和经营决策目标,制定每一预算期的财务预算总体要求。
2.审查并协调各级各部门编制的预算,调整和批准各级各部门编制的预算。
3.汇总编制企业总预算,并颁布实施。
4.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能够依照市场竞争需要和企业经营目标,修改、补充和完善正在实施中的预算。
但要明确修改预算的程序和权限。
5.建立预算执行信息反馈系统,全面跟踪、监督、检查、分析和评价各级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保证预算确定的经营目标之实现;制定奖惩激励标准,并据此进行绩效考核。
(二)以成本操纵,现金治理为重点。
财务预算治理应突出成本操纵,操纵成本费用也是财务预算的要紧功能之一。
上世纪二十年代,财务预算确实是在企业要求对成本费用进行操纵的需要中产生并进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