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一等奖2篇

4、《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认识“怖、吱、誓、蔑、津、蔚、谓、凄”8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复述课文。
3、体会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难点: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1、收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资料。
2、教师自制简单的课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预习提纲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冒险吗?你有过冒险的经历吗?试着讲一讲。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美国同名长篇小说中的节选内容,(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3、课前,同学们收集了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谁来介绍介绍。
[简介作者,缩短了孩子与作者的距离,也缩短了与文本的距离。
]4、(出示汤姆索亚的插图)这个小男孩叫汤姆索亚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今天,我们一同来认识他。
二、展示与交流1、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
1)读词语:恐怖吱声发誓轻蔑津津有味蔚蓝本无所谓凄惨(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吱、蔑、津”3个字的读音。
“怖、吱、蔚、凄”等字,可以让学生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
“津”字要与形近字“律”比较。
“蔑”字比较复杂,书写是要写正确。
)2)理解词语: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
轻蔑:轻视,看不起。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凄惨:凄凉,悲惨。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讲了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在坟场探险时目睹了一起凶杀案,汤姆勇敢地站出来指出真正的凶手。
还了讲同学蓓姬过生日时,汤姆又和大家一起去山洞探险,汤姆和蓓姬迷了路,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在山洞里发现了凶犯乔。
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精选14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精选14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篇1【教学设想】课程教材研究所8月4日在因特网上发布了这样一段文字:“新课标教材和以往语文教科书相比,这套教材有不少创新之处,其中之一便是名著导读的设计。
它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以突出和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实质上这是一个蕴涵着此次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指向而又为广大师生所忽略的崭新栏目,如何认识它的意义,特别是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切身实践,以期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目的,是此次语文实验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段文字道出了编者设计“名著导读”的意图,也成为了我们备课的指南。
因此,我们在备这篇名著片断时,尝试着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线索,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主人公的心理,体味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2、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3、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5、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会学生略读和精读的方法;2、由对人物的分析进而引申到对社会、人生作深刻的思索;3、马克吐温独特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步骤】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提前一至两个月布置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全书,引导学生采用略读方法,了解全书内容,复述故事情节,理清线索等。
二、任选一章试作点评学生从全书中任选一片断(建议课本节选为佳)进行点评,并阐述选之理由,用自己的心和作品对话。
教学生学会精读。
三、四边互动走近人物在前面略读和精读的基础上,能启发学生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通用5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2、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3、品读原著,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并启发学生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4、通过学习,提高利用网络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1、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2、探讨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学习难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的整合。
学习过程:一、引读。
1、二十一世纪初,一部电影《哈利波特》风靡了整个世界,昼夜之间哈利波特成了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与英雄。
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塑造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青少年偶像英雄,那就是:汤姆·索亚。
2、引出了我们的主人公汤姆·索亚,那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图书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对于马克·吐温,我们的同学通过网络资料已经了解了不少情况,我也找到了一些,还有图片,算是一点补充吧。
我把这些资料做成了一个帖子发在了我们的教学论坛资源库中,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我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的同学可也没闲着,不少人给我的信箱中发来了他们所写的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我挑选了一篇,让他发在我们的资源库中,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原创梗概。
二、导读。
1、读书而有所感。
看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作为同龄人,汤姆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制成电子文档,再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教研教学版里,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好帖我将会给他加精。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汤姆・索亚的冒险经历,感受他的勇敢和机智。
3.体会小说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汤姆的形象。
2.体会小说的特点。
2.难点
1.理解汤姆的行为动机。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播放冒险电影片段,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概括汤姆的冒险故事。
3.精读课文
1.分析汤姆的性格特点。
2.体会小说的情节设置。
4.总结拓展
1.总结汤姆的品质。
2.推荐其他冒险小说。
5.布置作业
1.写一篇关于冒险的作文。
2.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全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并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2.能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并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02教学流程一、默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1.谈话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认识了喜欢航海和冒险的鲁滨逊、充满幻想的尼尔斯。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外国名著的脚步,去认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索亚。
齐读课题。
2.关注导读,明确任务。
(1)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
你觉得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他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如果你还想知道汤姆的其他故事,就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吧。
(2)指名交流反馈。
3.运用方法,梳理情节。
(1)勾连已知,回顾方法。
在学习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后,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小标题来梳理故事情节,请你用这样的方法梳理这篇文章的情节。
自学要求:①快速默读节选,边读边想:节选中写了哪些情节?②抓关键词,用小标题梳理故事情节,并在课文旁边作批注。
(2)学生默读批注,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相机板书。
哀悼失踪孩子迎接他们归来讲述山洞经历看哈克和贝琪(4)借助关键词,用小标题串联故事情节,归纳主要内容。
二、聚焦汤姆言行,感受人物形象1.明确学习任务,自主评价人物(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关注主人翁的言行。
出示自学要求:①再读第4~15自然段,边读边想:汤姆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②填写学习单,看看你能写出汤姆的几个特征。
学习单:(2)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汇报,多维度评价人物。
交流“我眼中的汤姆”,并用关键词在黑板上写出汤姆的主要性格特征。
预设:勇敢、爱冒险、会想办法、爱吹嘘、看重友情、有正义感……要点:①聪明。
2023年《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15篇)

2023年《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15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1教学目标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能力,能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4.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把握主要内容,并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两篇名著片段,课下也阅读了这两篇名著的一部分内容,相信名著中鲁滨逊勤劳勇敢、聪明乐观的精神和尼尔斯的顽皮已经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位同学,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一个精彩片段(板书课题),去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赶快翻开书本吧!二、简介作者。
马克·吐温(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
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三、浅显探讨小说精彩片段。
(一)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片段的主要内容。
(汤姆·索亚和小伙伴山洞历险返回家后的故事)(二)细读课文,小组讨论。
精彩片段主要写了哪些故事情节,你最喜欢哪个情节?1.寻找失踪的两个孩子。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5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5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精彩之处。
2.感知人物形象,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精彩之处。
教学难点:感知人物形象,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L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通过题目你能猜测一下汤姆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吗?为什么?生:我觉得他是一个爱冒险的孩子,因为这本书的题目中有“历险记”这三个字;我觉得汤姆应该是一个调皮、聪明的孩子,因为我觉得敢于冒险的人都很有智慧,而且性格都很活泼,不安现状;我觉得汤姆应该还是一个人缘比较好的孩子,因为历险应该是多个人一起才有意思,如果只有汤姆一个人历险,就不好玩了【设计意图】通过题目初步引发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猜想,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对本书的阅读兴趣。
2.同学们刚刚的猜测非常好,那谁能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呢?关于作者的信息我们可并不陌生。
生: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人,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并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进一步巩固训练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1.默读节选片段,你能说说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吗?生: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生:我觉的是汤姆和贝琪在山洞分开的部分,他们两个都是孩子,而且贝琪还是女孩子,他们两个分开之后如果遇到危险自己可能应付不过来;我要补充,我觉的是汤姆独自寻找洞口的时候最惊险,因为在最后我们知道山洞里面还有别人(杀人犯),这真是太冒险了;我读到汤姆在洞里饿了三天三夜的时候,感觉到洞里的环境应该很恶劣,这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3.你觉得这个片段中哪里描写的最精彩?生:我觉得这里面的人物神态描写的很好,撒切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绝望状态可以让我感同身受;我觉得汤姆的语言写的也很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很好的表现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我觉得场面描写的也很好,比如汤姆回来后大家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还有大家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等等。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包括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又有所关联。
第一部分讲的是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在坟场探险时目睹了一起凶杀案,汤姆勇敢地站出来指出真正的凶手。
第二部分讲同学蓓姬过生日时,汤姆又和大家一起去山洞探险,汤姆和蓓姬迷了路,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在山洞里发现了凶犯乔。
脱险后,汤姆告诉人们乔在山洞里,应把他救出来,接受审判。
当人们打开山洞时,发现乔已经饿死了。
课文通过讲述汤姆·索亚的历险故事,说明了他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两大部分。
课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总写汤姆·索亚是个聪明、调皮而又富有正义感的男孩,喜欢冒险。
后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了他的这些特点。
接着讲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在坟场探险时目睹了一起凶杀案。
罗宾逊大夫、乔和穆夫·波特三个盗墓贼为钱发生争执,大夫打昏了波特,乔杀死了大夫。
哈克贝利因害怕凶犯报复,提出绝不把看到的说出去,汤姆同意了哈克贝利的意见。
然后讲人们发现了罗宾逊大夫的尸体和波特的刀子,逮捕了波特,准备审判他。
汤姆的心理十分矛盾,他想去作证,但害怕乔报复,所以“不寒而栗”。
汤姆觉得不去作证,波特就会受到冤枉,他良心不安。
最后他打定主意决定出庭作证。
从这里可以看出汤姆富有正义感。
最后讲在法庭上,汤姆勇敢地指出了杀死大夫的是乔,不是波特。
汤姆开始出庭时,看到乔铁青的脸,“心里怕得要命”,说话“有点吞吞吐吐”。
后来他“话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自然了”,他讲出了事情的经过。
乔看到事情败露,逃跑了。
波特被释放。
课文的第二部分先讲同学蓓姬过生日时,汤姆和蓓姬在山洞探险迷了路。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17 汤姆·索亚历险记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惨命运唤起了我们深深的同情。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对于马克吐温你们不陌生吧。
语文园地四中有讲到幽默的他。
在五年级也学过一篇课文《金钱的魔力》。
他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语言风趣幽默,亲切自然。
《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有人说:如果马克。
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
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一)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过程与方法:1.本文是略读课文,可以先从题目入手,猜测小说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在学生阅读梗概,浏览精彩片段后,让学生简要说说小说的内容,并围绕“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人”“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等问题交流读书感受,感受小说的有趣。
3.把梗概和精彩片段进行对比阅读,找一找精彩片段可能是梗概的哪一部分。
并且通过猜测梗概中相关部分内容、抓住梗概中矛盾或不明之处,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重点:1、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2、探讨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学习难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的整合。
四、学习过程:一、引读。
1、二十一世纪初,一部电影《哈利波特》风靡了整个世界,昼夜之间哈利波特成了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与英雄。
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塑造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青少年偶像英雄,那就是:汤姆·索亚。
2、引出了我们的主人公汤姆·索亚,那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图书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对于马克·吐温,我们的同学通过网络资料已经了解了不少情况,我也找到了一些,还有图片,算是一点补充吧。
我把这些资料做成了一个帖子发在了我们的教学论坛资源库中,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我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的同学可也没闲着,不少人给我的信箱中发来了他们所写的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我挑选了一篇,让他发在我们的资源库中,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原创梗概。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3.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惨命运唤起了我们深深的同情。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
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精选3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梗概,拟小标题,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通过品析“精彩片段”,概括历险过程、比较大悲大喜,感受情节的精彩;抓住人物言行、外貌等细节描写,了解夸张、反衬的表现手法;进而感悟主人公形象。
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质疑引入2′1.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
古人有以诗会友,以酒会友,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算是以书会友。
2.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我们曾在五下年级学过他写的文章——《金钱的魔力》。
(出示作者)3.出示原书。
这本书的书名叫《汤姆.索亚历险记》,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请大家都来注意这个词——“历险”,读读这个词,会给你什么感觉?惊险,你的感觉呢?预设学生回答:惊险、刺激、疯狂、恐怖、好玩……那么汤姆.索亚到底会经历哪些冒险,险到什么程度呢?今天这堂课会让我们更好地去读这本书。
二、发现不同2′先请大家把课文翻到86页,快速地浏览一下第17课,这篇课文跟以往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这篇课文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梗概,另一部分是精彩片段。
(板书:梗概、精彩)理解梗概。
那什么是梗概呢?谁来说一说?就是说是大概,浓缩,缩写……注意不是主要内容。
对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来说这梗概就是这本书内容的缩写。
三、学习“梗概”9′1.那么书中汤姆.索亚经历了哪些冒险呢?我们可以借助哪一部分来去了解?A.聪明!请快速默读梗概部分,想一想汤姆经历了哪些冒险?你也可以在相应的冒险旁边采用小标题来概括。
B.汤姆经历了哪些冒险?这是汤姆经历的一个冒险,我们可以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是——试胆量汤姆还经历了哪些冒险呢?C.引导概括——①前面我们概括的一个经历是试胆量,哪这个冒险可以用怎样的小标题,可以吗?②这个***字,我们可以换成——“**”。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通用15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通用15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2、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断;3、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5、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谈谈自己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二、简介马克·吐温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他于183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的一个法官家里。
从12岁起,马克·吐温便出去当印刷学徒工、送报人、排字工人,在密西西比河沿岸一代过着流浪生活。
后来他又当过水手、矿工、新闻记者等。
穷苦的流浪生活使马克·吐温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接触到更多的劳动人民,使他对美国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他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写作素材。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马克·吐温进入创作的高峰期。
从《汤姆·索耶历险记》到《王子与贫儿》,从《竞选州长》到《百万英镑》,马克·吐温对社会中的欺诈、陷害、伪善等等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马克·吐温文笔犀利,既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又善于进行夸张描写,寓讽刺于其中;他描绘的资本主义社会那一幅幅既离奇又真实的图画,使读者感到又滑稽又辛辣。
1910年4月21日,马克·吐温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病逝。
由于对美国文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被后人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三、概括全书的情节一个主题:一个孩子从少年到成熟期的成长故事。
六年级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六年级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积累文中出现的精彩词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研读、小组合作探究及情境模拟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汤姆索亚的勇敢、聪明和善良,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冒险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体会他的勇敢和聪明。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幽默元素和讽刺意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性和社会现实。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软件、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背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播放《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动画片断,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然后提问学生是否看过这部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接着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正音解难。
3.默读课文,思考:汤姆索亚为什么要离家出走?他经历了哪些冒险?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
4.交流讨论,明确文中提到的汤姆索亚离家出走的原因和冒险经历。
教师相机指导。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细读课文,画出表现汤姆索亚勇敢、聪明、善良的语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小组合作探究:汤姆索亚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他在冒险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对他的历险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汤姆索亚的性格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幽默元素和讽刺意味,理解这些元素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
4.品读课文,思考:你从汤姆索亚身上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和收获。
5.感情朗读课文,加深对汤姆索亚性格特点的认识和体会。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通用9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课外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教学策略1、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解决重难点,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阅读理解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围绕汤姆写了一件什么事;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自悟为主,抓住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出个性,读懂片段的内容,在对主人公人物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在畅谈个人见解的过程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既形成独到的认识,又达成共识:扬善惩恶,真与善是永恒的教育主题。
3、表达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激发学生及时针对文本交流探讨,品味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相关背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课堂导入。
今天给同学们讲一位大作家的故事。
大作家有一次到某地的一个旅店投宿,别人事先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精选8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4、感悟作者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品质,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回顾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生举手回答)今天老师还要推荐一篇长篇小说给你们,它就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的四大名著之一《汤姆·索亚历险记》。
(板书课题)这部小说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有人说:“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请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情。
(2)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小组探究,交流反馈。
(1)课文主要写了这几件事:①孩子们回来前小镇上人们的悲痛心情;②孩子们归来时人们的欣喜;③汤姆·索亚讲述自己和贝奇在山洞遇险的经历;④汤姆·索亚探望生病的小伙伴哈克。
(2)课文主要记叙了汤姆·索亚在山洞历险后返回家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品味精彩(一)品味情节,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
预设1:困难重重的历险1、汤姆讲述冒险的这段经历很精彩。
那么,在山洞里迷了路的汤姆和贝奇是怎样一步步脱离险境的?浏览第4自然段,跟随课文内容,你也来走一走。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梗概的大意即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2、欣赏作品的精彩片段,感悟作者语言的特点,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学习重点:在快速阅读中了解梗概的大意,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习难点:在片断赏析过程中选取一个语言训练点(六个“怎样”,五个“如何”),让孩子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外国名家的作品?2、今天老师还要推荐一篇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板书)给你们,它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
吐温先生(板书)的四大名著之一。
对于马克吐温你们不陌生吧。
语文园地四中有讲到幽默的他。
在五年级也学过一篇课文《金钱的魔力》。
他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语言风趣幽默,亲切自然。
《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有人说:如果马克。
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见一见这颗明珠。
二、学习梗概1、请看题目,你觉得这篇小说的关键词应该是什么?什么叫历险?2、学习梗概部分,写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下来吗?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3、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历险结果是什么?——挖出了强盗“乔埃”埋藏的金币。
所以这篇小说还穿插着一个谁的故事?使得整个故事格外的惊险和引人入胜!——真正强盗“乔埃”的故事。
4、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了什么样的了解?淘气的机灵鬼、孩子头儿、在小伙伴中无所不能胆大妄为、顽皮好奇、无拘无束、向往自由独立三、赏析精彩片断1、默读课文精彩片断,你觉得这是属于哪一次历险后的故事?——山洞历险返回家后的故事。
它是属于梗概中的哪一部分内容?2、梗概十一自然段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人们和两个孩子的心境?——虚惊一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阅读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
3、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书的内容,激发读课文的兴趣
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同名长篇小说。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通俗易懂,人物特点鲜明。
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利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课的设计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去读书,让学生自行探究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生的主人。
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质疑,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多媒体打出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的封皮)
2、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3、通过书名,你能猜猜这本书的内容吗?
(学生猜测)
4、简要介绍整本书的内容。
二、阅读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1、理解“梗概”的意思。
2、自由阅读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提醒学生留意:梗概中写到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主要写的是哪次历险?你从哪知道的?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主要内容。
3、请若干学生简要复述小说梗概所讲的内容。
三、浏览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1、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对照,想想精彩片段写的是梗概的哪一部分。
2、再读精彩片段,围绕下面的问题交流:
(1)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汤姆•索亚的调皮、喜欢冒险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一是他和哈克贝利半夜到坟场去练胆,二是他不顾同学的劝阻,到山洞探险。
)
(汤姆•索亚的正义感主要体现在他勇敢地站出来,在法庭上指证杀死大夫的不是波特,而是乔。
当知道人们已用大铁门把山洞锁死时,又告诉人们乔还在山洞里,他犯了罪应判刑,但不能让他憋死在山洞里。
)
(2)你认为精彩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交流,学生可能认为事件精彩,可能认为语言精彩,只要有所体会就可。
根据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注意语言幽默夸张的特点,读相关语段。
四、结合课堂的讨论和读书产生的疑问,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1、通过读梗概,你对什么内容还产生了要细读原著的兴趣?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你有什么想法?
2、拓展阅读汤姆刷墙的精彩片段。
3、鼓励学生读整本书,为读书交流作准备。